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dentification of anti-gastric cancer effect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resveratrol: From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bioinformatics to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1
作者 Ying-Qian Ma Ming Zhang +5 位作者 Zhen-Hua Sun Hong-Yue Tang Ying Wang Jiang-Xue Liu Zhan-Xue Zhang Chao Wa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2024年第2期493-513,共21页
BACKGROUND Gastric cancer(GC)is one of the most aggressive malignancies with limited therapeutic options and a poor prognosis.Resveratrol,a non-flavonoid poly-phenolic compound found in a variety of Chinese medicinal ... BACKGROUND Gastric cancer(GC)is one of the most aggressive malignancies with limited therapeutic options and a poor prognosis.Resveratrol,a non-flavonoid poly-phenolic compound found in a variet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has shown excellent anti-GC effect.However,its exact mechanisms of action in GC have not been clarified.AIM To identify the effects of resveratrol on GC progression and explore the related molecular mechanisms.METHODS Action targets of resveratrol and GC-related targets were screened from public databases.The overlapping targets between the two were confirmed using a Venn diagram,and a“Resveratrol-Target-GC”network was constructed using Cyto-scape software version 3.9.1.Th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network was constructed using STRING database and core targets were identified by PPI network analysis.The 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A total of 378 resveratrol action targets and 2154 GC disease targets were obtained from public databases,and 181 intersection targets between the two were screened by Venn diagram.The top 20 core targets were identified by PPI network analysis of the overlapping targets.GO function analysis mainly involved protein binding,identical protein binding,cytoplasm,nucleus,negative regulation of apoptotic process and response to xenobiotic stimulus.KEGG enrichment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involved signaling pathways mainly included 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MAPK signaling pathway,IL-17 signaling pathway,TNF signaling pathway,ErbB signaling pathway,etc.FBJ murine osteo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FOS)and matrix metallopeptidase 9(MMP9)were selected by differential expression analysis,and they we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immune infiltration.Molecular docking results showed that resveratrol docked well with these two targets.Resveratrol treatment arrested the cell cycle at the S phase,induced apoptosis,and weakened viability,migration and invasion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Furthermore,resveratrol could exhibit anti-GC effect by regulating FOS and MMP9 expression.CONCLUSION The anti-GC effects of resveratrol are related to the inhibi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migration,invasion and induction of cell cycle arrest and apoptosis by targeting FOS and MMP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veratrol Gastric cancer Network pharmacology BIOINFORMATICS Molecular docking
下载PDF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Resveratrol
2
作者 Pengfei SONG Jianxue GANG +2 位作者 Sujun ZHAO Wenqiang YANG Xiuling YU 《Medicinal Plant》 CAS 2021年第3期44-49,共6页
Resveratrol is a non-ketone polyphenolic compound containing a stilbene structure.It exists in many common medicinal plants.It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anti-tumor,antioxidant,antibacterial and cardi... Resveratrol is a non-ketone polyphenolic compound containing a stilbene structure.It exists in many common medicinal plants.It has many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such as anti-tumor,antioxidant,antibacterial and cardiovascular protection.In this paper,the advances in research of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of resveratrol in recent years were reviewed,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veratrol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dvances in research
下载PDF
白藜芦醇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机制的网络药理学分析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1
3
作者 董杨逗 钮宇恒 +3 位作者 张羽 霍如婕 刘清华 田新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6,共9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识别分析白藜芦醇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并结合临床数据以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和Target net数据库筛选白藜芦醇靶点,通过数...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识别分析白藜芦醇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潜在靶点和作用机制,并结合临床数据以及分子生物学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和Target net数据库筛选白藜芦醇靶点,通过数据库Genecards、OMIM、TTD收集NSCLC靶点,利用Venny 2.1.0平台获得药物和疾病靶点的交集;应用Cytoscape 3.7.2软件与String数据库生成靶标蛋白互作网络(PPI),并进行拓扑分析;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交集靶标的基因图谱;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排名前三位的核心靶基因与白藜芦醇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得临床病例样本,分析相关靶基因在NSCLC患者(n=1017)和健康人群(n=627)的表达情况;细胞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30、50μmol/L)白藜芦醇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SRC、EGFR及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筛选得到的潜在靶点共有40个,经过拓扑分析得到关键靶点8个,其中EGFR、SRC、ESR1等靶点与NSCLC密切相关;白藜芦醇抗NSCLC主要涉及肿瘤蛋白多糖、雌激素信号通路、PI3K/AKT等多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显示,白藜芦醇与关键靶点具有稳定的结合能力;临床样本结果显示,靶基因EGFR、SRC、ESR1、HSP90AA1以及MMP9的表达在NSCLC中上调;TNF、CDC42以及RELA的表达在NSCLC中下调;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药物干预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了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SRC、EGFR、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结论:揭示了白藜芦醇在治疗NSCLC的过程中涉及多个作用靶点及多条信号通路,明确了白藜芦醇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其抗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非小细胞肺癌 网络药理学 癌症基因组图谱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白藜芦醇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虹君 雷奇 +3 位作者 王治林 钟晓武 邱亚 李丽华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3期178-187,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等生物学信息方法,探讨白藜芦醇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分子机制,为白藜芦醇治疗OSCC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http://www.swisstargetpred...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等生物学信息方法,探讨白藜芦醇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的分子机制,为白藜芦醇治疗OSCC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http://www.swisstargetprediction.ch)、SEA数据库(http://sea.bkslab.org)、Pharm mapper数据库(http://lilab-ecust.cn)检索获得白藜芦醇的相关靶点,以DISGENET(www.disgenet.org)、OMIM(https://omim.org)、GeneCards(https://www.genecards.org)数据库筛选OSCC疾病靶点,取药物与疾病靶点的交集,再采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疾病-靶点-通路”网络,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蛋白进行富集分析,最后通过AutoDock及PyMOL对关键蛋白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合富集分析和分子对接结果预测白藜芦醇治疗OSCC可能的分子作用机制;细胞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50、100μmol/L)白藜芦醇对OSCC细胞株HSC-3细胞Src酪氨酸激酶(Src tyro-sine kinase,SR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雌激素受体基因1(estrogen receptor gene 1,ESR1)及磷脂酰肌醇三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数据库得到白藜芦醇药物靶点243个,OSCC疾病靶点6094个,将药物与疾病的靶点进行交集获得116个潜在靶点,潜在靶点主要集中参与体内蛋白质自磷酸化、肽基酪氨酸磷酸化、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干预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抗OSCC的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白藜芦醇与EGFR、ESR1、SRC等OSCC关键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细胞实验结果表明,白藜芦醇药物干预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了HSC-3细胞中SRC、EGFR、ESR1及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结论白藜芦醇对OSCC细胞SRC、EGFR、ESR1、p-PI3K、p-AKT靶点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口腔鳞状细胞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SRC酪氨酸激酶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雌激素受体基因1 磷脂酰肌醇三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下载PDF
白藜芦醇药理作用及新型纳米微粒载药系统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振涛 丁燕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19期101-104,共4页
白藜芦醇是一种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多酚类化合物,药理研究揭示其具备抗肿瘤、抗炎、抗糖尿病、抗骨质疏松、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因此在医药健康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其水溶解度低、稳定性较差以及生物利用度不高的问题,长期以... 白藜芦醇是一种在植物中广泛存在的多酚类化合物,药理研究揭示其具备抗肿瘤、抗炎、抗糖尿病、抗骨质疏松、神经保护等药理作用,因此在医药健康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其水溶解度低、稳定性较差以及生物利用度不高的问题,长期以来制约了其临床开发。本文对近年来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及新型纳米微粒载药系统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白藜芦醇临床制剂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抗肿瘤 神经保护 药理作用 纳米微粒
下载PDF
白藜芦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6
作者 金河 王梦炎 +1 位作者 方凌云 罗灿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7期1126-1131,I0004,共7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将细胞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白藜芦醇组(20μmol/L)、中剂量白...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对结肠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SW480细胞,噻唑蓝(MTT)法检测人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将细胞分成对照组、低剂量白藜芦醇组(20μmol/L)、中剂量白藜芦醇组(40μmol/L)及高剂量白藜芦醇组(80μmol/L)。细胞划痕实验法测定人结肠癌SW480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人结肠癌SW480细胞侵袭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人结肠癌SW480细胞凋亡,吖啶橙染色法检测人结肠癌SW480细胞自噬,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0、40和80μmol/L白藜芦醇导致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且不同浓度白藜芦醇培养48 h最为适宜。与对照组对比,白藜芦醇不同剂量组中,细胞迁移能力减弱(P<0.05),且细胞的迁移率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提高逐渐减少。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经白藜芦醇处理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细胞凋亡率随白藜芦醇浓度增加而逐步提高(P<0.05)。在实验组中,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在接受白藜芦醇处理后细胞自噬数量增加,且随着白藜芦醇浓度的提高,细胞自噬数量逐步增加(P<0.05)。相较于对照组,各剂量的白藜芦醇组Bcl-2下降、Bax与Caspase-3增加。相较于对照组,不同剂量白藜芦醇组显示出PI3K和p-Akt蛋白下降;不同剂量白藜芦醇组Akt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通过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降低其增殖能力,减弱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以控制结肠癌的侵袭和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结肠肿瘤 磷脂酰肌醇3-激酶类 原癌基因蛋白质c-akt 药理作用分子作用机制
下载PDF
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机理和合成途径 被引量:49
7
作者 王征 罗泽民 邓林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白藜芦醇具有多种药理作用 。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药理作用 作用机理 化学合成 生物合成 分布
下载PDF
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及其合成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燕 戴佳锟 +2 位作者 祁洋 王永智 尉亚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844-4845,4853,共3页
白藜芦醇作为一种植物抗毒素存在于多种植物中,是一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对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合成途径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药理作用 合成途径
下载PDF
白藜芦醇药理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9
作者 安梅 周瑾 陈晓宇 《肿瘤药学》 CAS 2014年第4期242-246,共5页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抗毒素,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如葡萄、花生和藜芦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白藜芦醇具有如抗癌、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及神经保护作用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当前已有制药公司开发出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的...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抗毒素,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如葡萄、花生和藜芦等。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白藜芦醇具有如抗癌、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及神经保护作用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当前已有制药公司开发出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白藜芦醇药物,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本文从白藜芦醇的来源、一般特性、生物合成、体内代谢和药理活性等方面综述了白藜芦醇的生物学效应和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生物学效应 药理活性 抗肿瘤
下载PDF
白藜芦醇的药理学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0
作者 孟雪莲 杨静玉 吴春福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1-54,共4页
目的综述白藜芦醇的药理学进展。方法综述近年来发表的29篇文献。结果与结论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多酚化合物,存在于葡萄等多种植物中,被认为是一种植物抗毒素。研究表明,白藜醇具有抗肿瘤、心血管保护、抗炎等多种生物药理学活性。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白藜芦醇的药理功能及分离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超 郝青南 马兵钢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65,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白藜芦醇的药理学及化学研究进展。包括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抗菌作用、抗癌作用、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保护肝脏的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和激素调节作用。介绍了有机溶剂浸提法、碱溶酸沉淀法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白藜芦醇的药理学及化学研究进展。包括白藜芦醇的抗氧化作用、抗菌作用、抗癌作用、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保护肝脏的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和激素调节作用。介绍了有机溶剂浸提法、碱溶酸沉淀法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和超声波辅助处理提取法从虎杖等植物中提取白藜芦醇。分析了白藜芦醇的检测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法等及这些方法的特点。为白藜芦醇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药理学 提取 检测
下载PDF
白藜芦醇纳米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文君 吴梦婷 +3 位作者 张国锋 李想 陈泳霖 杨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71-377,共7页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自由基、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等诸多药理活性。但因其水溶性差和见光易分解的性质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在食品和药品方面的应用。纳米传递系统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靶向...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自由基、抗心血管疾病、抗肿瘤等诸多药理活性。但因其水溶性差和见光易分解的性质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在食品和药品方面的应用。纳米传递系统因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靶向性及缓释性等诸多优点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型传递系统。基于近年来白藜芦醇纳米传递系统的研究不断深入,对白藜芦醇的主要药理作用、药动学性质及其纳米传递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白藜芦醇今后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药理作用 药代动力学 生物利用度 纳米传递系统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藜芦醇治疗肺癌的生物分子机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丽慧 耿其顺 +5 位作者 朱子家 王文斌 沈志博 李砺锋 薛文华 赵杰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6期46-51,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运用在线数据库研究白藜芦醇治疗肺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PubChem、Swiss 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数据库分别获取白藜芦醇和肺癌的相关基因,取二者交集基因,使用S...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运用在线数据库研究白藜芦醇治疗肺癌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PubChem、Swiss 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数据库分别获取白藜芦醇和肺癌的相关基因,取二者交集基因,使用String数据库获得交集基因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图,使用DAVID6.8对交集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网络模型。使用AutoDock4.2.6软件对白藜芦醇和重要靶点进行分子对接。Western blot检测白藜芦醇对人肺癌H1975细胞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获得白藜芦醇和肺癌交集基因78个,PPI网络图表明交集基因关系密切。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55项、分子功能26项、细胞组分18项,以及86条相关通路,其中以PI3K-Akt通路富集靶点较多。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白藜芦醇与PIK3CB、PIK3CA这2个重要靶点均能稳定结合。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白藜芦醇能够显著降低人肺癌H1975细胞p-Akt蛋白表达。结论白藜芦醇可能主要通过作用于PIK3CB、PIK3CA靶点,介导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治疗肺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肺癌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分子对接
下载PDF
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7
14
作者 黎永胜 文军 《医学综述》 2008年第3期469-471,共3页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抗体,是植物在遇到真菌感染、紫外线照射等不利条件时产生的植物防御素,对植物本身起保护作用。白藜芦醇普遍存在于葡萄科、百合科、豆科等70多种植物中。白藜芦醇的抗心血管疾病作用因"法国悖论"而... 白藜芦醇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抗体,是植物在遇到真菌感染、紫外线照射等不利条件时产生的植物防御素,对植物本身起保护作用。白藜芦醇普遍存在于葡萄科、百合科、豆科等70多种植物中。白藜芦醇的抗心血管疾病作用因"法国悖论"而始被学者们认识,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尚具有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抗菌抗病毒、抗衰老及雌激素样活性等多种药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药理作用 抗肿瘤
下载PDF
虎杖苷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5
作者 王亚运 张琪 《医学综述》 2017年第5期989-991,996,共4页
虎杖苷是虎杖等中药的有效成分,其是白藜芦醇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因而也称为白藜芦醇苷,其药理作用与白藜芦醇类似,可在体内相互转化,但虎杖苷具有更强的抗氧化作用和稳定性。虎杖苷具有调节离子通道以及蛋白激酶的作用,广泛应用于改善... 虎杖苷是虎杖等中药的有效成分,其是白藜芦醇与葡萄糖结合的产物,因而也称为白藜芦醇苷,其药理作用与白藜芦醇类似,可在体内相互转化,但虎杖苷具有更强的抗氧化作用和稳定性。虎杖苷具有调节离子通道以及蛋白激酶的作用,广泛应用于改善心肌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障、抑制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抗休克、抗肺动脉高压、降血脂以及抗血栓形成等,提示其具有重要的开发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苷 白藜芦醇苷 药理作用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晓霞 黄红娜 +1 位作者 张丹参 薛贵平 《医学综述》 2009年第20期3168-3171,共4页
白藜芦醇是虎杖、葡萄、决明子和花生等天然植物中的一种有效成分,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抗肿瘤、心血管保护作用、抗炎抗菌、保肝、免疫调节及雌激素样作用等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白藜芦醇的性质以及在神经药理作用方面的应用及机制,并介... 白藜芦醇是虎杖、葡萄、决明子和花生等天然植物中的一种有效成分,具有神经保护作用、抗肿瘤、心血管保护作用、抗炎抗菌、保肝、免疫调节及雌激素样作用等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白藜芦醇的性质以及在神经药理作用方面的应用及机制,并介绍了白藜芦醇的其他药理作用,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神经药理 生物活性
下载PDF
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佳军 韩金良 田玉顺 《药学研究》 CAS 2017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白藜芦醇是一种非黄酮类多酚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中,具有抗肿瘤、抗氧化、调节血脂等多方面有益于人类健康的重要功能。本文就对近几年白藜芦醇及其衍生物药理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药理作用 研究现状
下载PDF
白藜芦醇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0
18
作者 江文沁 沈金芳 《药学进展》 CAS 2003年第3期159-162,共4页
介绍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白藜芦醇的药理学活性及作用机制。该化合物因能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 ,影响一氧化氮的合成 ,抑制细胞色素 P4 5 0 ,诱导细胞凋亡以及具激素样活性 。
关键词 白藜芦醇 二苯乙烯类化合物 中药 环氧化酶 一氧化氮 细胞色素P450 细胞凋亡 激素样活性
下载PDF
白藜芦醇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51
19
作者 张兰胜 刘光明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7年第4期72-74,80,共4页
目的:综述天然产物白藜芦醇的化学合成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有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近几年研究表明,白藜芦醇的化学合成方法主要有Perkin反应、Heck反应以及Wittig-Horner反应。同时发现它具有抗肿瘤、抗氧化、保肝等... 目的:综述天然产物白藜芦醇的化学合成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有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近几年研究表明,白藜芦醇的化学合成方法主要有Perkin反应、Heck反应以及Wittig-Horner反应。同时发现它具有抗肿瘤、抗氧化、保肝等多种药理作用。结论:白藜芦醇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显示了其良好的研究及开发前景,今后进一步加强临床应用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化学合成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小鼠艾滋病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杨子峰 洪志哲 +5 位作者 唐明增 李向阳 张奉学 朱宇同 王新华 符林春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48-150,155,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虎杖提取物白藜芦醇的体内抗小鼠艾滋病病毒作用。【方法】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 模型组,白藜芦醇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0、4 mg·kg-1·d-1),齐多呋定(AZT)组(剂量为100mg·kg-1·d-1)... 【目的】观察中药虎杖提取物白藜芦醇的体内抗小鼠艾滋病病毒作用。【方法】BALB/C小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 模型组,白藜芦醇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0、4 mg·kg-1·d-1),齐多呋定(AZT)组(剂量为100mg·kg-1·d-1);除正常组外,其他组小鼠均腹腔接种Friend型鼠白血病病毒(FLV),复制小鼠艾滋病模型;病毒攻击后1 d,各组均按设计剂量给药,连续21 d;剖杀小鼠,观察白藜芦醇对模型小鼠的脾指数(质量比)及脾指数抑制率、胸腺指数(质量比)、外周血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以及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高剂量组能抑制模型小鼠的脾肿大(P<0.05)和胸腺萎缩(P<0.01),升高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P<0.05或P<0.01), 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但对外周血的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未见显著性影响。【结论】白藜芦醇具有一定的体内抗小鼠艾滋病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分离和提纯 虎杖/治疗作用 白藜芦醇/药理学 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中药疗法 鼠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免疫学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