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armacokinetic comparison among resveratrol and some of its naturally occurring analogs
1
作者 Hai-shuLIN SamuelChaoMingYEO WanCHEN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08-108,共1页
OBJECTIVE To elucidate the structural-pharmacokinetic relationship and identify resveratrol analogs with favorable pharmacokinetic profiles for potential medicinal application. METHODS The pharmacokinetic data of resv... OBJECTIVE To elucidate the structural-pharmacokinetic relationship and identify resveratrol analogs with favorable pharmacokinetic profiles for potential medicinal application. METHODS The pharmacokinetic data of resveratrol(trans-3,5,4-trihydroxystilbene),pterostilbene(trans-3,5-dimethoxy-4-hydroxystilbene),resveratrol trimethyl ether(trans-3,5,4-trimethoxystilbene)and some other herbal resveratrol analogs were extracted from the authors′recent publications and compared.RESULTS Aqueous solubility,to different extent,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barrier to oral absorption of resveratrol and its analogs.In addition,the para hydroxyl group(s)on the aromatic ring was less liable to metabolism compared to the meta-hydroxyl group(s).Pterostilbene and resveratrol trimethyl ether displayed more superior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than resveratrol,i.e.much slower clearance and abundant plasma exposure.CONCLUSION Pterostilbene appears to be a favorable candidate for further development.Resveratrol analogs with meta-hydroxyl group(s)might have poor metabolic stability and suffer from rapid clearance and low oral bioavail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veratrol PTEROSTILBENE resveratrol trimethyl ET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f Mechanism of Action of Resveratrol 被引量:5
2
作者 Wenzhe Dong Yan Zhou Zhifang Yang 《Pharmacology & Pharmacy》 2016年第4期170-175,共6页
Resveratrol is a kind of polyphenolic compound that widely exists in plants and has extensive physiological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 and is very useful for human health. For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function of RV,... Resveratrol is a kind of polyphenolic compound that widely exists in plants and has extensive physiological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 and is very useful for human health. For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function of RV, people are doing a variety of groundbreaking researches.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RV is embodied in aspects such as oxidative stress and diseases of neuropathy, anti-oxygenation and pro-oxidant effect and RV target molecule, etc. This article mainly summarized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of resveratrol in these a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veratrol Oxidative Stress Antioxidant Effect Pro-Oxidant Effect Target Molecule of resveratrol
下载PDF
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及其糖苷异构体的反相HPLC分析 被引量:33
3
作者 戴蕴青 韩雅珊 +3 位作者 惠柏棣 陈雷 钟粟 赵文恩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8,共5页
用反相HPLC同时测定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及糖苷4种异构体。以 OASISTM固相萃取柱进行前处理,以 Hypersil C18(4.6 mm×250mm,5μm)为色谱柱,乙睛-水(含 0.1%三乙胺)梯度洗脱,同时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88nm和 308nm检测。结果表明:... 用反相HPLC同时测定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及糖苷4种异构体。以 OASISTM固相萃取柱进行前处理,以 Hypersil C18(4.6 mm×250mm,5μm)为色谱柱,乙睛-水(含 0.1%三乙胺)梯度洗脱,同时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88nm和 308nm检测。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及其糖苷4种异构体在 20 min内可得到较好的分离,其回收率均在(95.7±1.4)%以上,最小检测限为0.001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HPLC分析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糖苷 红葡萄酒 PDA检测器
下载PDF
白藜芦醇合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4
作者 党尉 尉亚辉 曹炜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2-159,共8页
白藜芦醇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抗毒素 ,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 ,因此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已引起多方关注。白藜芦醇合酶是白藜芦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 ,它催化 1分子 4_香豆酰辅酶A和 3分子丙二酰辅酶A反应合成白藜芦醇 ,它是白藜... 白藜芦醇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抗毒素 ,具有多种医疗保健作用 ,因此其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已引起多方关注。白藜芦醇合酶是白藜芦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 ,它催化 1分子 4_香豆酰辅酶A和 3分子丙二酰辅酶A反应合成白藜芦醇 ,它是白藜芦醇生物合成中惟一必需的酶 ,关于它的研究已广泛开展起来。本文综述了白藜芦醇的药理活性、白藜芦醇合酶的酶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合酶 植物抗毒素 生物合成 药理活性 酶学性质 诱导途径 白藜芦醇合酶基因
下载PDF
白藜芦醇烟酸酯与白藜芦醇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樊慧婷 熊晓云 +4 位作者 曹蔚 李小强 邹永 张学景 梅其炳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74-878,共5页
目的:比较白藜芦醇及前药白藜芦醇烟酸酯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用噻唑蓝还原法(MTT法)分别检测白藜芦醇烟酸酯、白藜芦醇对体外培养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肝癌细胞(HepG2)、及人肺癌细胞(A549)的生长抑制作用... 目的:比较白藜芦醇及前药白藜芦醇烟酸酯抗肿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体外实验用噻唑蓝还原法(MTT法)分别检测白藜芦醇烟酸酯、白藜芦醇对体外培养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肝癌细胞(HepG2)、及人肺癌细胞(A549)的生长抑制作用。体内实验采用荷瘤小鼠抑瘤率分别检测白藜芦醇烟酸酯、白藜芦醇对小鼠肝癌(H22)和小鼠肉瘤S180的抗肿瘤作用。通过检测脾脏指数、胸腺指数等指标观察白藜芦醇烟酸酯、白藜芦醇对免疫器官的影响。结果:白藜芦醇烟酸酯对Hela,HepG2和A549的IC50依次为12.4×10-5, 9.0×10-5,14.6×10-5 mol·L-1;白藜芦辞对此3种细胞的IC50依次为6.3×10-5,5.4×10-5,7.8×10-5mol·L-1。白藜芦醇烟酸酯、白藜芦醇25,50,100 mg·kg-1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对小鼠肉瘤S180的平均抑瘤率依次为38.1%,49.4%,62.2%及30.6%,41.4%,54.8%,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对人肝癌(H22)的平均抑瘤率依次为35.9%,45.5%,56.6%及30.1%,38.3%,50.2%,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在相同剂量下,白藜芦醇烟酸酯对S180和H22的抑瘤率明显高于白藜芦醇(P<0.05)。同时两化合物对免疫功能均无抑制作用。结论:白藜芦醇烟酸酯不仅保留了母体药物白藜芦醇体外的细胞毒活性,且体内抗肿瘤作用明显强干母体药物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烟酸酯 噻唑蓝还原法 小鼠移植性肿瘤
下载PDF
汉中地区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及苷元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37
6
作者 周建军 张宏杰 +1 位作者 杨培君 李会宁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14-416,共3页
目的 测定汉中地区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及苷元的含量。方法 采用 HPL C法直接测定 ,色谱柱为 EclipseXDB C8柱 ,流动相为乙腈 -水 ,流速为 1m L / min,检测波长为 30 3nm。结果 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含量为 2 .5 % ,白藜芦醇的含量为 0 .4... 目的 测定汉中地区虎杖中白藜芦醇苷及苷元的含量。方法 采用 HPL C法直接测定 ,色谱柱为 EclipseXDB C8柱 ,流动相为乙腈 -水 ,流速为 1m L / min,检测波长为 30 3nm。结果 虎杖中白藜芦醇苷的含量为 2 .5 % ,白藜芦醇的含量为 0 .4 3%。结论 汉中地区虎杖中白藜芦醇的含量为首次报道 ,白藜芦醇苷的含量高于文献报道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白藜芦醇苷 白藜芦醇 HPLC法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白藜芦醇合酶基因的克隆及对毕赤酵母的转化 被引量:4
7
作者 郭芝光 尉亚辉 +2 位作者 刘蕾 张儒 朱剑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63-266,共4页
目的建立白藜芦醇合酶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方法通过PCR、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连接、电激等方法,构建表达载体,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结果从葡萄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了 1 200 bp目的基因,并克隆至pBS-T栽体;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PIC3.5... 目的建立白藜芦醇合酶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方法通过PCR、限制性内切酶消化、连接、电激等方法,构建表达载体,转化毕赤酵母GS115。结果从葡萄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了 1 200 bp目的基因,并克隆至pBS-T栽体;成功构建了表达载体pPIC3.5K/RS;目的基因成功整合进毕赤酵母GS115基因组中。测序及PCR鉴定证明,白藜芦醇合酶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系统建立成功。结论所得方法无需高质量的RNA,从而降低了试验条件,达到了快速简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合酶 基因克隆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下载PDF
花生白藜芦醇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田立荣 廖伯寿 +4 位作者 黄家权 王圣玉 雷永 晏立英 李栋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22-528,共7页
在花生体内,白藜芦醇合成酶是白藜芦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也是最主要的限速酶。将花生或葡萄中的白藜芦醇合成酶基因转化到其它植物中,可以有效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本文简要介绍了白藜芦醇一般特性,对花生中白藜芦醇的分布、诱... 在花生体内,白藜芦醇合成酶是白藜芦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也是最主要的限速酶。将花生或葡萄中的白藜芦醇合成酶基因转化到其它植物中,可以有效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本文简要介绍了白藜芦醇一般特性,对花生中白藜芦醇的分布、诱导因素作了相关介绍,并阐述了白藜芦醇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及白藜芦醇合成酶基因的克隆、诱导表达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白藜芦醇 诱导因素 白藜芦醇合成酶
下载PDF
白藜芦醇烟酸酯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并诱导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2
9
作者 樊慧婷 熊晓云 +4 位作者 曹蔚 高中宝 李小强 贾敏 梅其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5期540-544,共5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的修饰物白藜芦醇烟酸酯(ResT)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增殖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ResT处理HepG2细胞,MTT法检测ResT对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Hochest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发生;流式...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的修饰物白藜芦醇烟酸酯(ResT)对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增殖的影响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ResT处理HepG2细胞,MTT法检测ResT对HepG2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Hochest荧光染色法观察凋亡细胞的发生;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测定Caspase-3酶活性。结果:ResT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HepG2细胞与ResT作用后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形态改变,FCM分析显示大部分细胞阻滞于G1期,S期细胞比例降低。且药物作用组出现凋亡峰。药物作用12、24、48h后,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8.7%、21.1%、和32.7%。显示ResT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同时Caspase-3酶活性显著增强。结论:ResT可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增殖,其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阻滞细胞于G1期及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烟酸酯 HEPG2 细胞凋亡 CASPASE-3
下载PDF
利用基因转化提高虎杖毛状根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12
10
作者 苗晓燕 于树宏 +1 位作者 沈银柱 黄占景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95-999,共5页
通过转白藜芦醇合酶(resveratrol synthase,RS)基因提高虎杖毛状根中主要活性成分——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和白藜芦醇苷(polydatin,PD)的含量。用改进的高盐低pH法提取葡萄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获得RS基因序列,构建表... 通过转白藜芦醇合酶(resveratrol synthase,RS)基因提高虎杖毛状根中主要活性成分——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和白藜芦醇苷(polydatin,PD)的含量。用改进的高盐低pH法提取葡萄基因组DNA,通过PCR扩增获得RS基因序列,构建表达载体pCAMBIA1300—35S—RS,然后采用冻融法转化发根农杆菌ATCC11325,继而浸染划伤的虎杖无菌幼苗叶片,PCR和RT—PCR法鉴定RS基因在虎杖毛状根中的整合与表达,高效液相色谱(highly effectiv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转基因毛状根中RE及PD的含量。首次成功诱导获得转RS基因虎杖毛状根,经鉴定该基因已在虎杖毛状根中得到整合与表达,RE和PD的含量分别为17~187μg·g^-1DW和836~1970μg·g^-1 DW,而未转基因虎杖毛状根中RE和PD的含量分别为0~130μg·g^-1 DW和190~320μg·g^-1 DW。在所选取的不同根系中,转基因毛状根PD的含量均得到显著提高,最高含量是未转基因毛状根的5倍,而RE含量提高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毛状根 resveratrol synthase基因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苷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光谱法测定虎杖中的白藜芦醇及其苷的顺、反异构体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波 张寒俊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虎杖中的白藜芦醇及其苷的顺、反异构体的含量。方法采用Nucleodur100-5C18柱(250mm×4·6mmID,5μm);流动相为异丙醇和水二元梯度洗脱系统;流速0·6mL·min-1;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和测定虎杖中的白藜芦醇及其苷的顺、反异构体的含量。方法采用Nucleodur100-5C18柱(250mm×4·6mmID,5μm);流动相为异丙醇和水二元梯度洗脱系统;流速0·6mL·min-1;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为334nm,发射波长为404nm。结果在选定色谱条件下白藜芦醇及其苷的顺、反异构体线性关系良好。样品加样平均回收率:反式白藜芦醇及其苷分别为96·7%和99·1%;顺式白藜芦醇及其苷分别为91·1%和93·7%。相对标准偏差:反式白藜芦醇及其苷分别为1·34%和0·72%;顺式白藜芦醇及其苷分别为1·27%和2·08%。结论本方法精密度好、结果可靠,适合虎杖中白藜芦醇及其苷的顺、反异构体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虎杖 异构体 白藜芦醇苷 白藜芦醇 荧光检测器
下载PDF
白藜芦醇衍生物白皮杉醇和乙酰化白藜芦醇辐射防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春燕 郝述霞 +3 位作者 佟鹏 齐雪松 吕慧敏 苟巧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45-348,共4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衍生物白皮杉醇(piceatannol)和乙酰化白藜芦醇(acetylated resveratrol)对受照射淋巴母细胞AHH-1和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运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0、10、20、50、100和500μmol/L)白皮杉醇和...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衍生物白皮杉醇(piceatannol)和乙酰化白藜芦醇(acetylated resveratrol)对受照射淋巴母细胞AHH-1和小鼠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运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0、10、20、50、100和500μmol/L)白皮杉醇和乙酰化白藜芦醇作用72 h对AHH-1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不同终浓度(0、10、20和50μmol/L)白皮杉醇和乙酰化白藜芦醇预处理AHH-1细胞2 h后对经4 Gy ^(60)Coγ射线照射的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并进一步观察白藜芦醇、白皮杉醇和乙酰化白藜芦醇对^(60)Coγ射线辐射损伤模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和受照后30 d内小鼠平均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细胞(0μmol/L)相比,10、20和50μmol/L白皮杉醇和乙酰化白藜芦醇作用AHH-1细胞72 h对细胞存活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显著提高受照AHH-1细胞的存活率(P<0.05或P<0.01)。受照后24 h,乙酰化白藜芦醇中(100 mg/kg)、高(200 mg/kg)剂量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与照射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照射对照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和受照30 d内小鼠平均存活时间显著降低(P<0.05);与照射对照组相比,白藜芦醇和乙酰化白藜芦醇高(100 mg/kg)剂量组小鼠受照后30 d内平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白藜芦醇衍生物白皮杉醇和乙酰化白藜芦醇均对受照射淋巴母细胞AHH-1细胞具有一定的辐射防护作用;乙酰化白藜芦醇对受照射小鼠亦具有显著的辐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白皮杉醇 乙酰化白藜芦醇 辐射 AHH-1
下载PDF
生物安全性白藜芦醇合成酶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水稻遗传转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海青 柳絮 +2 位作者 王庆国 姚方印 刘炜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白藜芦醇是植物遭受胁迫时自身分泌的一种可抵御病菌感染的抗菌素,对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白藜芦醇合成酶在白藜芦醇合成途径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水稻稻瘟病作为一种由真菌引起的严重病害,具有高发性、毁灭性的特点,对水稻品质... 白藜芦醇是植物遭受胁迫时自身分泌的一种可抵御病菌感染的抗菌素,对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白藜芦醇合成酶在白藜芦醇合成途径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水稻稻瘟病作为一种由真菌引起的严重病害,具有高发性、毁灭性的特点,对水稻品质及生产危害极大。本研究从花生中分离到白藜芦醇合酶基因PNRSC,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构建入经改造的以玉米泛素Ubi为启动子、以生物安全性的bar基因为选择标记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CAM-BIA1300中,经农杆菌介导对黄淮稻区主栽品种圣稻13进行遗传转化,经Basta抗性鉴定及分子筛选,证明白藜芦醇合成酶基因已整合入水稻基因组,并获得转基因株系。目前转基因植株已移栽至大田,为进一步进行基因功能鉴定及田间抗病水稻新品种培育提供了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合成酶基因PNRSC 水稻稻瘟病 Ubi启动子 BAR基因 Basta 抗病水稻新品种培育
下载PDF
干红葡萄酒中顺、反白藜芦醇及其苷的HPLC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波 张寒俊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4-67,共4页
采用PolarisC18-A色谱柱(100×2.0mmid,3μm),PhenomenexC18预柱(4×3.0mmid),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柱温40℃,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34nm;发射波长404nm,直接进样,同时分离了顺、反白藜芦醇及其苷。结果显示... 采用PolarisC18-A色谱柱(100×2.0mmid,3μm),PhenomenexC18预柱(4×3.0mmid),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mL/min,柱温40℃,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34nm;发射波长404nm,直接进样,同时分离了顺、反白藜芦醇及其苷。结果显示:在选定色谱条件下,白藜芦醇及其苷的顺、反异构体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0.7% ̄98.5%;相对标准偏差为0.51% ̄1.68%。该方法精密度好,结果可靠,适合于红酒中顺、反白藜芦醇及其苷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葡萄酒 异构体 白藜芦醇苷 白藜芦醇 荧光检测器
下载PDF
虎杖白藜芦醇合酶基因转化拟南芥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柳忠玉 庄楚雄 +2 位作者 生书晶 邵利 赵树进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8-142,共5页
为验证虎杖白藜芦醇合酶基因PcRS在转基因植物中合成白藜芦醇的有效性,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1380-35S-PcRS,通过农杆菌介导,利用花序浸泡法转化拟南芥.转化子在含有潮霉素的培养基上经筛选后,利用PCR和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进一步证... 为验证虎杖白藜芦醇合酶基因PcRS在转基因植物中合成白藜芦醇的有效性,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1380-35S-PcRS,通过农杆菌介导,利用花序浸泡法转化拟南芥.转化子在含有潮霉素的培养基上经筛选后,利用PCR和Southern杂交技术检测,进一步证实PcRS基因已整合到拟南芥基因组.经过选育得到了遗传稳定的T3代纯合子转基因拟南芥株系.Northern杂交证实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拟南芥纯合子株系中实现表达,并且通过HPLC法检测到终产物是反式白藜芦醇苷.两周大拟南芥幼苗产生的反式白藜芦醇苷为136μg/g(鲜重),干重为1813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白藜芦醇合酶 转基因 拟南芥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苷
下载PDF
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cDNA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蕾 尉亚辉 +3 位作者 张儒 荆西刚 郭芝光 朱剑光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2期7-9,共3页
为得到含有白藜芦醇合酶cDNA(RS cDNA)并能表达白藜芦醇(Res)的转基因植物,以花生为材料,从其根部提取基因组DNA,并以其为模板,利用引物悬挂延伸PCR法扩增得到大小约1200bp的片段,将这个片段连接到克隆载体PBS-T上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证明... 为得到含有白藜芦醇合酶cDNA(RS cDNA)并能表达白藜芦醇(Res)的转基因植物,以花生为材料,从其根部提取基因组DNA,并以其为模板,利用引物悬挂延伸PCR法扩增得到大小约1200bp的片段,将这个片段连接到克隆载体PBS-T上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证明,此片段就是花生的RS cDNA。将此片段再正向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之间,对重组子进行筛选与鉴定,证明花生的RS cDNA已经正确插入PBI121中,成功的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121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合酶 白藜芦醇 引物悬挂延伸PCR法 重组子 植物表达载体
下载PDF
RP-HPLC紫外、荧光检测法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及其苷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汪冬庚 刘宝华 +1 位作者 黄金华 陈广通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比较虎杖药材中白藜芦醇及其苷的两种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串联紫外-荧光检测器法同时测定虎杖乙醇提取物中白藜芦醇及其苷的含量。C18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紫外... 目的:比较虎杖药材中白藜芦醇及其苷的两种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串联紫外-荧光检测器法同时测定虎杖乙醇提取物中白藜芦醇及其苷的含量。C18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紫外检测波长λ=290 nm,荧光波长λEx/λEm=334/404。结果:两种方法线性范围、回收率、精密度等试验的比较结果基本一致,但荧光检测法灵敏度相对较高。结论:两种检测方法均能准确测定虎杖中白藜芦醇及其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白藜芦醇苷 白藜芦醇 反相高效液相层析 荧光检测器
下载PDF
DMAP催化合成白藜芦醇烟酸酯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耀武 金传山 《宿州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以烟酸、白藜芦醇为原料,采用DMAP催化合成方法制备白藜芦醇烟酸酯,期望寻找优化的白藜芦醇烟酸酯合成路线。方法:以烟酸、白藜芦醇为起始原料,经酰氯化、DMAP催化成酯等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论:通过本实验工艺路线合成白藜芦... 目的:以烟酸、白藜芦醇为原料,采用DMAP催化合成方法制备白藜芦醇烟酸酯,期望寻找优化的白藜芦醇烟酸酯合成路线。方法:以烟酸、白藜芦醇为起始原料,经酰氯化、DMAP催化成酯等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结论:通过本实验工艺路线合成白藜芦醇烟酸酯,产率90.3%,成酯反应时间比传统方法缩短一半。产物经过IR、1H-NMR等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白藜芦醇烟酸酯 DMAP催化
下载PDF
白藜芦醇乙酰阿魏酸酯的合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丽丽 黄鹏 +3 位作者 汪电雷 袁琦明 叶峰 宣美军 《广州化工》 CAS 2013年第17期68-69,100,共3页
合成了白魏藜芦醇乙酰阿魏酸酯。以阿魏酸为原料与乙酸酐先制得乙酰阿魏酸,再与二氯亚砜反应制得乙酰阿魏酰氯,然后和白藜芦醇反应合成白藜芦醇乙酰阿魏酸酯,并用IR、MS、1H NMR等方法确证了结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产率较高... 合成了白魏藜芦醇乙酰阿魏酸酯。以阿魏酸为原料与乙酸酐先制得乙酰阿魏酸,再与二氯亚砜反应制得乙酰阿魏酰氯,然后和白藜芦醇反应合成白藜芦醇乙酰阿魏酸酯,并用IR、MS、1H NMR等方法确证了结构。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工艺简单,产率较高,操作方便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阿魏酸 白藜芦醇乙酰阿魏酸酯 合成
下载PDF
(E)-脱氢二聚白藜芦醇-11,11′,13,13′-四甲醚的全合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成路 申洪江 +5 位作者 邹立伟 许永廷 广东 李元东 王杨 王利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80-1183,共4页
以3,5-二甲氧基苯甲酸(1)为起始原料,经过甲醇酯化、氢化铝锂还原、四溴化碳溴代和Wittig-Horner反应,高产率的合成了Wittig-Horner试剂(5)。化合物5与对羟基苯甲醛(6)的羟基保护产物(7)偶联得到化合物(8),后者经去甲氧基亚甲基保护和... 以3,5-二甲氧基苯甲酸(1)为起始原料,经过甲醇酯化、氢化铝锂还原、四溴化碳溴代和Wittig-Horner反应,高产率的合成了Wittig-Horner试剂(5)。化合物5与对羟基苯甲醛(6)的羟基保护产物(7)偶联得到化合物(8),后者经去甲氧基亚甲基保护和仿生氧化偶联反应成功地全合成了(E)-脱氢二聚白藜芦醇-11,11′,13,13′-四甲醚(10)。通过1H NMR、13C NMR、IR、H RMS等测试技术确定化合物10为二聚芪类化合物(E)-脱氢二聚白藜芦醇-11,11′,13,13′-四甲醚,总收率48.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氧化偶联 二聚芪类化合物 (E)-脱氢二聚白藜芦醇四甲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