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Qiming Granule(芪明颗粒) on Retinal Blood Circulation of Diabetic Retinopathy:A Multicenter Clinical Trial 被引量:18
1
作者 罗向霞 段俊国 +8 位作者 廖品正 吴烈 余扬桂 邱波 王育良 李毓敏 阴正勤 刘晓玲 姚克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2009年第5期384-388,共5页
Objective: To objectively assess the effect of Qiming Granule (芪明颗粒)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by 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 (FFA). Methods: In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arallel... Objective: To objectively assess the effect of Qiming Granule (芪明颗粒)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by 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 (FFA). Methods: In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parallel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patients with DR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control group (calcium dobesilate capsule) and the test group (Qiming Granule). Changes in the retinal blood circulation time were recorded by FFA after 3 months of medication. Results: Significant reduc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retinal arterio-venous circulation time (AVCT) in both groups (P〈0.01), the value was 7.635 ± 3.149 s before treatment and 5.165 ±3.382 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reated group, and 7.737±3.413 s and 5.313±3.472 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Qiming Granule also reduced the arm-to-retinal circulation time (ARCT, P〈0.05). The value was 17.867± 3.872 s before treatment and 15.643 ± 4.648 s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reated group, and 17.217 ± 3.833 s and 16.312± 3.613 s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respectively. The ARCT in the tested group was reduced,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ost-medication (P〈0.01). Conclusion: As a Chinese medicine complex prescription, Qiming Granule may alleviate retinal hypoxia and ischemia by increasing retinal blood flow and improving the blood cir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ic retinopathy 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 retinal blood circulation time Qiming Granule
原文传递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李建华 胡立东 周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6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0月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白内障患者分成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在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心理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0月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白内障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老年白内障患者分成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聚焦解决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眼压、视网膜静脉循环时间、心理波动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眼压低于对照组,视网膜静脉循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降低(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出现头晕、严重视力模糊、前房出血及结膜水肿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聚焦解决模式护理用在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眼压,减少视网膜静脉循环时间,此外还可减少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情绪的发生,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解决模式护理 白内障 心理波动 视网膜静脉循环时间
下载PDF
活血法和止血法对晚期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学晶 李丽梅 +3 位作者 张丽霞 张红 张励 唐由之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5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观察基础治疗联合活血通络药物或凉血止血药物对晚期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视力和静脉循环时间的影响。方法 167例(167眼)临床确诊为晚期CRVO的患者分为非缺血型90眼和缺血型77眼,按基础治疗联... 目的观察基础治疗联合活血通络药物或凉血止血药物对晚期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视力和静脉循环时间的影响。方法 167例(167眼)临床确诊为晚期CRVO的患者分为非缺血型90眼和缺血型77眼,按基础治疗联合活血药还是止血药分为活血组和止血组。治疗至少1个月以上,观察治疗前后视力和静脉循环时间。结果 (1)缺血型CRVO视力(3.451±0.714)低于非缺血型(4.09±0.586),静脉循环时间(23.523±12.162)秒较非缺血型(18.692±9.99)秒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晚期非缺血型CRVO患者,活血组治疗后视力由(4.017±0.575)提高至(4.262±0.511),止血组治疗后视力由(4.171±0.593)提高至(4.398±0.4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晚期缺血型CRVO患者,活血组治疗后视力由(3.418±0.669)提高至(3.609±0.7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止血组治疗后视力由(3.5±0.785)提高至(3.67±0.9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晚期非缺血型CRVO患者,活血组治疗后静脉循环时间由(18.564±9.06)秒延长至(18.813±10.919)秒,止血组治疗后静脉循环时间由(18.016±8.561)秒延长至(18.95±10.504)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晚期缺血型CRVO患者,活血组治疗后静脉循环时间由(22.347±8.315)秒延长至(25.257±11.323)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止血组治疗后静脉循环时间由(25.405±16.679)秒延长至(31.55±15.729)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晚期非缺血型CRVO患者,在基础治疗上无论联合止血法还是活血法均可改善视力,而对于晚期缺血型CRVO患者而言,在基础治疗上联合活血法可改善视力,采用止血法使静脉循环时间延长,不利于视力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络 凉血止血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力 静脉循环时间
下载PDF
视网膜循环时间与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分型 被引量:2
4
作者 白建伟 惠延年 张鹏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2000年第5期S101-S103,共3页
目的 探讨视网膜循环时间 ( RCT)与视网膜静脉阻塞 ( RVO)分型的关系 .方法 对 5 3例 ( 5 3眼 )有视网膜动脉硬化的 RVO患者 ,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 FFA)确定的 RCT分型 .将 >5 s的定为缺血型 ( HR) ,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RVO... 目的 探讨视网膜循环时间 ( RCT)与视网膜静脉阻塞 ( RVO)分型的关系 .方法 对 5 3例 ( 5 3眼 )有视网膜动脉硬化的 RVO患者 ,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 FFA)确定的 RCT分型 .将 >5 s的定为缺血型 ( HR) ,其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RVO) 13例和分支静脉阻塞 ( BRVO) 13例 ,≤ 5 s的定为郁滞型 ( VSR) ,其中 CRVO17例和 BRVO10例 .结果  CRVO和 BRVO中 HR的 RCT均有明显延长 ( P<0 .0 1) ;与对照组比较 ,CRVO和 BRVO中 HR,VSR的 RCT明显延长 ( P<0 .0 5~ 0 .0 1) .结论 以 RCT进行 RVO的分型方法 ,简单明确 .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闭塞 视网膜循环时间 分型 FFA
下载PDF
活血法和止血法对早期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学晶 张守康 +3 位作者 张丽霞 王民秀 镇华 亢泽峰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4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药物及凉血止血药物对早期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视力和静脉循环时间的影响。方法 42例(42眼)临床确诊为早期非缺血型CRVO的患者(剔除转化为缺血型CRVO患者6例6眼)按早期使...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药物及凉血止血药物对早期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视力和静脉循环时间的影响。方法 42例(42眼)临床确诊为早期非缺血型CRVO的患者(剔除转化为缺血型CRVO患者6例6眼)按早期使用活血化瘀中药还是凉血止血中药分为活血组和止血组。治疗至少14天以上,观察治疗前后视力和静脉循环时间。结果 (1)活血组转化为缺血型CRVO者2眼,止血组转化为缺血型CRVO者4眼,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活血组视力由(3.935±0.79)提高至(4.418±0.491),止血组视力由(4.09±0.647)提高至(4.458±0.44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后活血组静脉循环时间由(26.154±8.793)秒缩短至(19.414±8.349)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止血组治疗后静脉循环时间由(24.633±19.019)秒缩短至(18.783±14.097)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早期非缺血型CRVO患者,使用活血化瘀治疗可促进堵塞血管再通,取得不次于凉血止血药物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络 凉血止血 早期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视力 静脉循环时间
下载PDF
视网膜循环时间的计算机测量方法研究
6
作者 张恒义 虞亚军 郑筱祥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9-82,共4页
荧光物质从肘静脉至视网膜血管的平均传输时间 (MTT)及动静脉平均循环时间 (MCT)等视网膜循环时间 (RCT)作为代表视网膜循环状态的参数 ,可用于对视网膜动、静脉阻塞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视网膜血管疾病的诊断 ,在临床上具有较为重要的... 荧光物质从肘静脉至视网膜血管的平均传输时间 (MTT)及动静脉平均循环时间 (MCT)等视网膜循环时间 (RCT)作为代表视网膜循环状态的参数 ,可用于对视网膜动、静脉阻塞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视网膜血管疾病的诊断 ,在临床上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描述了一种基于数字图象处理技术的RCT测量新方法 :首先通过眼底荧光造影摄像机与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相联接 ,将造影过程转化为荧光眼底数字图象序列 ,利用数字图像技术 ,对序列图象进行位置匹配 ,在选定的测量点上 ,分析眼底荧光稀释过程中荧光强度的变化 ,进一步数据处理后 ,计算出RCT。利用本系统测量的结果为正常人从肘至视网膜动脉的MMT为 15 .2s± 1.2s ,至静脉的MMT为 17.2s± 1.5s ,MCT为 2 .1s± 0 .3s。该方法可消除眼动等引起的位置偏差对测量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荧光图象 平均循环时间 图象处理 计算机测量方法
下载PDF
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和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楚 陈京霞 邹玉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1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和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2例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和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维生素B12、叶酸水平,黄斑厚度、出血斑、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变化,以及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cy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均P<0.05),黄斑厚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变薄(均P<0.05),出血斑较治疗前均显著缩小(均P<0.05),视网膜动脉通过时间(A2-A1)、视网膜静脉通过时间(V2-V1)和视网膜动静脉通过时间(V2-A1)较治疗前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视网膜毛细血管通过时间(V1-A2)较治疗前均显著延长(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黄斑厚度和出血斑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V1-A2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提高维生素B12和叶酸水平,改善视网膜毛细血管的血流动力学,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同型半胱氨酸 维生素B12 叶酸 视网膜动静脉循环时间
下载PDF
CRAO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及其与视网膜循环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贾炜 刘沛洋 +6 位作者 王海燕 雷涛 王润生 张博 张磊 李娟 薛晓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168-1172,共5页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急性期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并分析其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视网膜循环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纳入2019-01/2021-03就诊于陕西省眼科医院且... 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急性期患者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并分析其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视网膜循环时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纳入2019-01/2021-03就诊于陕西省眼科医院且临床诊断为CRAO急性期(病程≤7d)的患者43例43眼,均行FFA、OCTA、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检查及溶栓治疗。将治疗前OCTA显示患眼视网膜血管血流信号较对侧健眼增强或不变的患者纳入A组,OCTA显示患眼视网膜血管血流信号较对侧健眼降低的患者纳入B组。应用Image J软件处理OCTA图像评估治疗前黄斑区视网膜血管密度,FFA检查记录治疗前患眼视网膜循环时间。结果:A组患者患眼和对侧健眼视网膜血管密度均高于B组(25.08%±4.40%vs 12.24%±3.41%,25.72%±2.70%vs 17.89%±4.55%,均P<0.001),B组患者视网膜动脉主干-末梢充盈时间(FT)[96(20.50,193.50)s]较A组[11(5.00,19.50)s]延长(P<0.001)。病程、对侧健眼视网膜血管密度、FT是患眼视网膜血管密度的相关因素(均P<0.05),且影响强度由大到小依次是FT、病程、对侧健眼视网膜血管密度,其中病程、FT与患眼视网膜血管密度具有负相关性。结论:CRAO患者OCTA视网膜血管密度与FFA视网膜循环时间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视网膜循环时间
下载PDF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视网膜循环时间与中心视力损害的关系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润生 吕沛霖 +2 位作者 王宾 万雅群 雷晓琴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患者中心视力损害与病程、视网膜循环时间的关系。方法对99例99只眼CRAO患者的中心视力、发病病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视网膜循环时间等量化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RAO患者不同病程... 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患者中心视力损害与病程、视网膜循环时间的关系。方法对99例99只眼CRAO患者的中心视力、发病病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视网膜循环时间等量化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RAO患者不同病程时间(2-21d)与中心视力损害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网膜循环时间中视网膜动脉荧光充盈间期与中心视力损害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臂-视网膜循环时间与中心视力损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循环时间指标中视网膜动脉荧光充盈间期与中心视力损害相关,时间愈长视力损害愈重,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动脉闭塞/诊断 视网膜循环时间
原文传递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大视杯发生率探讨
10
作者 李德姣 王宁利 +1 位作者 陈术 李爱红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1-303,共3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大视杯的发生率,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选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4例208只眼,进行视盘眼底彩照,图像分析仪测定其C/D比值,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分组,C/D≤0.3组和C/D≥0.6组。比较两... 目的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大视杯的发生率,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选择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04例208只眼,进行视盘眼底彩照,图像分析仪测定其C/D比值,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分组,C/D≤0.3组和C/D≥0.6组。比较两组间的眼压和视网膜循环时间之间的差异。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C/D≤0.3的占51.92%;C/D≥0.6的占14.90%。C/D≤0.3组和C/D≥0.6组的眼压分别为(14.91±2.15)mmHg;(13.70±2.73)mmHg(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0.6组的视网膜循环时间为(2.69±1.58)s,较C/D≤0.3组(1.90+0.58)s明显延迟(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C/D比值大于0.6的比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造成C/D比值增加的因素考虑以视网膜缺血为主,而非眼压增高所致,说明视网膜血液循环障碍对C/D比值的扩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C/D比值 视网膜循环时间眼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