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bined 23-gauge sutureless vitrectomy and clear corneal phacoemulsification for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epair 被引量:2
1
作者 Hoseok Moon Hee Jin Sohn +2 位作者 Dea Yeong Lee Jong Yeon Lee Dong Heun N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5年第1期122-127,共6页
AIM: To assess the outcomes of combined 23-gauge sutureless vitrectomy and clear corneal phacoemulsification with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for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 repair.METHODS: This was a ret... AIM: To assess the outcomes of combined 23-gauge sutureless vitrectomy and clear corneal phacoemulsification with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for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 repair.METHODS: This was a retrospective, consecutive,noncomparative, interventional case series of 30 eyes of3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combined sutureless vitrectomy and clear corneal cataract surgery for the repair of RRD. The principal outcome measures were primary anatomical success rate, reasons for redetachment, final visual acuity, and surgical complications.RESULTS: Primary reattachment was achieved in 27eyes(90.0%). The reasons for redetachment(3 eyes, 10%)were incomplete laser retinopexy, persistent chronic subretinal fluid, and 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respectively. The logarithm of the minimum angle of resolution visual acuity(mean±SD) improved from 0.76±0.74 preoperatively to 0. 21 ± 0. 37 6 months’ postoperatively(P 【0.0001). Postoperative hypotony was not detected,but 1 eye( 3. 3 %) had increased intraocular pressure(30 mm Hg) with spontaneous resolution. No endophthalmitis developed during follow-up. Macular pucker was detected in 3 eyes(10.0%).· CONCLUSION: Combined 23-gauge sutureless vitrectomy and clear corneal phacoemulsification with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 for RRD repair was proven safe and effective. It may provide not only the known advantages of conventional combined surgery, but also additional advantages such as less conjunctival fibrosis and the maintenance of stable intraocular pressure with low risks of postoperative hypotony and intraocular pressure ele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ear corneal phacoemulsification combined 23-guage sutureless vitrectomy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下载PDF
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手术后屈光状态的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焕霞 姜涛 +3 位作者 王哲 孙哲 杨丛丛 全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手术后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RRD的患者30例30眼的临床病例资料。高度近...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RRD)患者行玻璃体切割联合晶状体手术后屈光状态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RRD的患者30例30眼的临床病例资料。高度近视组15例15眼,非高度近视组15例15眼。两组患者均先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并填充硅油,3个月后均行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植入术。IOL植入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玻璃体切割术前均测量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根据这两项指标计算IOL植入后的预测屈光度。硅油取出结合IOL植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测眼轴长度、角膜曲率、验光计算实际屈光度数(实际屈光度)。两组手术前后均测量最佳矫正视力并计算Log MAR视力。观察两组手术前后Log MAR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的变化,分析高度近视组术后屈光预测误差与术前眼轴长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后两组视力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屈光较术前均向近视方向漂移,随时间变化近视漂移逐渐增大,术后各时间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非高度近视组术后各时间点屈光较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屈光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均为P<0.05);非高度近视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高度近视组术后6个月屈光预测误差与术前眼轴长度之间呈负相关(R^2=0.580,P=0.001)。结论RRD患者行玻璃切割联合晶状体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高度近视患者术后屈光向近视方向漂移,且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屈光向近视方向漂移更明显;高度近视患者术后眼轴增长,角膜曲率增大,高度近视患者术前眼轴越长,术后屈光越向近视方向漂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白内障 联合手术 屈光
下载PDF
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均清 杨侠 董晓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572-1574,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是否能减少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者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眼科医院2009-07/2011-07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15例18眼,实施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随访观察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是否能减少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者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眼科医院2009-07/2011-07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15例18眼,实施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并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联合术可能会降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术后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淑琼 方家华 +1 位作者 黄祥平 朱炎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403-1405,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并观察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10-01/2012-01因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在我院住院的患者45例45眼,其中原发性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38例,复发性视网膜... 目的:探讨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方法和手术时机的选择并观察疗效。方法:总结、分析2010-01/2012-01因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在我院住院的患者45例45眼,其中原发性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38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7例。手术方法包括巩膜环扎、经巩膜穿刺口脉络膜上腔引流、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眼内光凝、C3F8填充术或硅油填充术。结果:患眼45眼均行巩膜环扎术,均于手术中成功引流脉络膜上腔液体,6眼行C3F8填充,39眼行硅油填充术,45眼视网膜脉络膜全部复位,视网膜裂孔封闭。其中23眼术后视力≥0.1。结论:合并脉络膜脱离的视网膜脱离,采用巩膜环扎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经巩膜穿刺口脉络膜上腔积液引流的联合手术方式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脉络膜脱离 联合手术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联合剥膜硅油充填术治疗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永健 周吉林 鞠志恒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MHRD)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共108只)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共53只患眼)以及对照组30例(...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MHRD)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共108只)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共53只患眼)以及对照组30例(共55只患眼),观察组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剥膜硅油充填术,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C3F8),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并发症发生、复发率情况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共有45只患眼视力提高,视力不变有8例,无视力下降,患者术后半年视力恢复率为94.34%;对照组患者术后视力1个月提高者有34例,视力不变者有21例,无视力下降,患者术后半年视力恢复率为76.36%。治疗后观察组中心凹厚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MHRD患者应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剥膜硅油充填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及中心凹厚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裂孔 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联合剥膜硅油充填术
下载PDF
综合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琼球 甄玉贤 +1 位作者 杨万初 余清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7-298,共2页
目的 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对Ⅲ级膜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本院Ⅲ级膜视网膜脱离 36例 ,应用巩膜外冷凝、垫压、环扎、压力空气作分离膜牵引的操作工具 ,塑形充填剂于Ⅲ级膜视网膜脱离的治疗。结果  30例治愈 ,治愈率... 目的 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对Ⅲ级膜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本院Ⅲ级膜视网膜脱离 36例 ,应用巩膜外冷凝、垫压、环扎、压力空气作分离膜牵引的操作工具 ,塑形充填剂于Ⅲ级膜视网膜脱离的治疗。结果  30例治愈 ,治愈率为 83% ,未愈 6例。结论 应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Ⅲ级膜视网膜脱离对于尚无配套内路手术条件的医院 ,或不能支付昂贵的手术费用贻误治疗的患者是可行的方法 ,可以使患者恢复部分有用视力 ,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疗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疗效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巩膜扣带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7
作者 杨旸 祁勇军 梁凤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910-911,共2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巩膜扣带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巩膜扣带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27例,分别为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病理性近视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并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巩膜扣带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巩膜扣带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27例,分别为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病理性近视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并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视网膜脱离复发、硅油眼视网膜脱离复发。结果:一次手术复位24例,复位率89%。主要并发症有高眼压。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巩膜扣带是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巩膜扣带 复杂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后节联合前节手术的利与弊
8
作者 李鹤一 高明宏 李建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762-763,共2页
目的:探讨在后节手术中合并前节疾病(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联合手术的利与弊,并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方法:有针对性的分为A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B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 ... 目的:探讨在后节手术中合并前节疾病(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病)联合手术的利与弊,并分析影响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方法:有针对性的分为A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B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为了便于对比,又将A组分为A1组:单纯玻璃体切割组;A2组: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摘除组;A3组: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组。将B组分为B1组:单纯玻璃体切割组;B2组: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摘除组;B3组:玻璃体切割+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组。结果:手术的并发症为主要观察指标,A组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B组为手术复发或更严重的PVR形成。其并发症的发生率A3>A2>A1,A3明显高于A2和A1,均有统计学意义,A2>A1,但无统计学意义。B组三组的结果与A组三组相同。结论: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不选择联合手术,如影响操作则选择非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节 前节 联合手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使用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夏泽梅 张良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triamicinolone acitate,TA)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手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7月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16例(16眼),手术前3-5d天患眼玻璃体腔内注射T...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triamicinolone acitate,TA)玻璃体腔内注射联合手术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广东省人民医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7月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16例(16眼),手术前3-5d天患眼玻璃体腔内注射TA,观察注射曲安奈德后患者眼压、眼前段炎症反应及眼底脉络膜脱离变化情况,联合B超检查脉络膜脱离复位情况,随访3-12个月观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retinopathy, PVR)的发生情况。结果16例患者前段炎症反应减轻,15例患者眼压回升,脉络膜脱离复位;手术后随访3-12个月,15眼保持视网膜复位,1眼因PVR发展而再发视网膜脱离。结论术前使用TA玻璃体腔内注射可有效消除眼前段炎症反应,促进眼压回升和脉络膜复位,对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曲安奈德
下载PDF
整体护理对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视网膜脱离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3
10
作者 姜安丽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307-310,共4页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对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150例,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对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收治的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150例,随机数字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2组患者分别以各自的方式护理6个月后,对2组患者视力恢复情况、疼痛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从而评价2组护理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视力情况、疼痛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无明显差异(P> 0. 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提高35眼(46. 67%),对照组患者视力提高8眼(10. 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无痛患者明显较高,中度疼痛患者明显较低,且疼痛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随访发现,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且生活质量较好和良好的患者明显较多(P <0. 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非常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仅有1例患者对护理效果不满意,满意度高达98. 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 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高达98. 67%,明显高于对照组85. 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整体护理可明显改善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视网膜脱离术后患者视力情况,减轻术后眼部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更加,适宜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护理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联合手术5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亚军 钟景贤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1711-1712,共2页
目的: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伴白内障患者采取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经确诊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53例患者,考虑视网膜脱离术后不久又要施行白内障摘除手术者,采取联合手术治疗方式。先作角巩膜缘隧道切口,连续环形撕囊,使用“... 目的: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伴白内障患者采取联合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经确诊为复杂性视网膜脱离53例患者,考虑视网膜脱离术后不久又要施行白内障摘除手术者,采取联合手术治疗方式。先作角巩膜缘隧道切口,连续环形撕囊,使用“削梨法”超声乳化碎核技术,I/A吸净晶状体皮质,隧道切口8字缝合1针;再作标准三通道PPV,解除视网膜牵拉,待视网膜回复时注入重水,完成油/液交换,使视网膜复位,将IOL植入囊袋内或睫状沟,虹膜周切孔一个;随访期3~18mo。结果:所有病例均Ⅰ期植入PC+IOL。视网膜解剖复位50眼(94%);术后视力较术前有提高49眼,占92%。手术并发症为不同程度葡萄膜炎反应,硅油进入前房1眼,发生硅油乳化2眼。结论: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合并有白内障的患者,联合手术是安全、有效、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联合手术 超声乳化 玻璃体切割术
下载PDF
黄斑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黄斑下积液(SMF)发生的影响因素及SMF对患者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卫文 黄雄高 +2 位作者 符树宇 刘亮 陈又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黄斑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术后黄斑下积液(SMF)发生的影响因素及SMF对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黄斑脱离型RRD患者80例(80眼)。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眼底病主任医师进行玻璃... 目的探讨黄斑脱离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患者术后黄斑下积液(SMF)发生的影响因素及SMF对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黄斑脱离型RRD患者80例(80眼)。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名经验丰富的眼底病主任医师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根据患者术后1个月OCT检查是否发生SMF,将80例患者分为无SMF组(59眼)和SMF组(21眼)。收集两组患者裂孔定位、血清总胆红素含量、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等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血清总胆红素含量、NLR和BCVA的组内和组间差异,寻找SMF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无SMF组患者下方视网膜裂孔引起的RRD发生率低于SM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者均达到视网膜解剖复位,观察期(3个月)内未发生硅油填充下视网膜再脱离。术后1个月有6眼SMF自行吸收,剩余21眼仍存在SMF并且持续至术后3个月。术后3个月,有6眼SMF较术后1个月加重。术后3个月,无SMF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含量高于术前,SMF组患者低于术前,无SMF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含量高于同时期SM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3个月,无SMF组和SMF组患者NLR均低于术前,无SMF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NLR均高于同时期SM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MF组患者术后3个月BCVA较同时间点无SMF组差,各组内患者术后3个月BCVA均好于术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下方视网膜裂孔是术后SMF发生的危险因素(OR=4.510,P=0.044);术后3个月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和NLR是术后SMF发生的保护因素(OR=0.706,P=0.010;OR=0.304,P=0.040)。结论下方视网膜裂孔、术后3个月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和NLR是术后SMF发生的影响因素,SMF与氧化应激和炎症有关,SMF对视力的早期恢复是不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 黄斑下积液 血清胆红素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观察
13
作者 沙亚飞 龙心光 李忠平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6年第11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2-09-2015-03收治的8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5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12-09-2015-03收治的8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5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以及术后视网膜下积液吸收时间。结果随访半年后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视网膜下积液24 h内吸收20例,对照组术后视网膜下积液24 h内吸收3例,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可帮助患者快速恢复视力,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药利水方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渗出性视网膜脱落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丹 王淑玲 王桂花 《中医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295-298,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利水方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渗出性视网膜脱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渗出性视网膜脱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降眼压和解痉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中药利水方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渗出性视网膜脱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渗出性视网膜脱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降眼压和解痉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利水方(茯苓30 g,丹参30 g,生黄芪30 g,车前子10 g,川芎10 g,茺蔚子10 g)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视网膜脱离、视力情况,以及术后1周、1个月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指标比较。结果:观察组视网膜脱离情况改善的有效率是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4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脱离高度、RNFL厚度、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的RNFL脱离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FL平均厚度、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RNFL脱离高度、RNFL平均厚度、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显著低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RNFL脱离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FL平均厚度、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利水方能够有效改善循环,还可以对高血压患者血管痉挛引起的视网膜缺血有改善作用,并促进患者视网膜下积液吸收,进而改善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渗出性视网膜脱落 中药利水方 中医药疗法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崔瑞 赵才 许行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9年第8期603-605,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32例(32眼)。发现合并裂孔者23例。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将曲安奈德注射于玻璃体腔,术后随访3~24个月,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率,视...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32例(32眼)。发现合并裂孔者23例。行玻璃体切除术,术中将曲安奈德注射于玻璃体腔,术后随访3~24个月,观察术后视网膜复位率,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复位率为81.2%,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矫正视力最高为0.5,最低0.03,平均矫正视力0.2。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阻止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再生,提高了视网膜复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曲安奈德 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
原文传递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前后眼压及眼轴改变的对比研究
16
作者 王文军 唐罗生 朱小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8年第10期1916-1920,共5页
目的:检测脉络膜脱离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术式的术前、术后眼压及眼轴的变化,探讨眼压、眼轴与手术的相关性及两者与发病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6年12月间诊断为脉络膜脱离合并视网膜脱离,并行手术治疗的... 目的:检测脉络膜脱离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术式的术前、术后眼压及眼轴的变化,探讨眼压、眼轴与手术的相关性及两者与发病时间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6年12月间诊断为脉络膜脱离合并视网膜脱离,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30例(30眼),均为首次手术使视网膜成功复位。按照需要分组后分别在确诊后使用糖皮质激素,然后在手术前1天、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时应用A超以及Goldmann眼压计对患者进行眼轴以及眼压的测量,并使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1.确诊时,患者对测眼压较患侧眼压高,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术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7~10天后,患眼眼压值较激素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两手术组术后(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复位组为取硅油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及术后6月的眼压比术前1天眼压均显著升高(P<0.01);术后1月比术后1周的眼压有所降低(P<0.05);术后1月、3月及6月眼压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2.确诊时,患者对侧眼轴较患侧眼轴长,有统计学差异。术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7~10天后,患眼眼轴较激素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视网膜手术组术后1周、术后1月、术后3月和术后6月均比术前1天延长,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周(29.46±2.12mm)至术后6月(28.29±2.63mm)的眼轴逐渐回缩(P<0.01)。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复位组患者在硅油取出术后1周、1月、3月和6月比复位术前1天眼轴均显著延长(P<0.01);硅油取出术后1周(27.74±2.07mm)至术后6月(27.72±2.17mm)时眼轴无明显改变(P>0.05)。3.脉脱型视网膜脱离患者在确诊时双眼眼压差值与接受治疗前病程呈直线相关(r=0.833),病程越长眼压差值越大。结论:1.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患眼确诊时眼压降低、眼轴缩短。2.发病时间越长,患眼眼压越低。3.患者术前应用糖皮质激素,可改善病情,提升患眼眼压。4.常规视网膜手术复位后患者眼压回升、眼轴延长,但在术后1周至术后6月内眼轴长度会有所缩短,眼压值在术后1月内也会有所回落,1个月后趋于稳定;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复位患者在硅油取出术后,眼压较视网膜复位术前回升、眼轴也较视网膜复位术前延长,硅油取出术后1周至6月间眼轴值无明显改变,眼压值在硅油取出术后最初1个月内有所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趋于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 眼压 眼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