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下颌下腺切除术的解剖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良嗣
黄晓明
+4 位作者
罗小宁
张思毅
梁璐
宋新汉
卢仲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9-663,共5页
目的为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下颌下腺切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并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新鲜尸体15具(30侧),观测耳后发际区和颌下区的解剖层次及重要结构。新鲜尸体5具(10侧),模拟内镜手术,术后解剖标本,观察有无神经、血管损伤。结...
目的为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下颌下腺切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并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新鲜尸体15具(30侧),观测耳后发际区和颌下区的解剖层次及重要结构。新鲜尸体5具(10侧),模拟内镜手术,术后解剖标本,观察有无神经、血管损伤。结果耳后发际区的分离层面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与颈深筋膜浅层之间。胸锁乳突肌上部浅面,由后上至前下依次为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外静脉。颌下区的分离层面在颈阔肌深面与下颌下腺鞘膜之间。下颌缘支出腮腺后:①66.7%行于下颌骨下缘之上(7.21±0.50)mm;②23.3%平行下颌骨下缘;③10%行于下颌骨下缘以下(9.43±0.32)mm。在咬肌前下角处,面神经下颌缘支均与面动脉和面静脉交叉,交叉点至下颌角距离分别为(29.86±2.77)mm和(25.71±3.32)mm。舌下神经经茎突舌骨肌和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颌下区。舌骨舌肌浅面,自上而下分别是舌神经、下颌下腺导管、舌下神经。10侧模拟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无重要结构损伤,无需中转切口。结论熟悉耳后发际区和颌下区的解剖层次、标志及参数,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下颌下腺切除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后发际入路
内镜辅助
下颌下腺
解剖
手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耳后发际切口行下颌下腺切除术的临床总结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志刚
王斌
冯靓婧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371-375,共5页
目的:探讨经耳后发际切口行下颌下腺切除术的可行性、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效果。方法:此次临床总结纳入的患者共计63例,均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于2015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以单侧下颌下腺良性病变为诊断收入院...
目的:探讨经耳后发际切口行下颌下腺切除术的可行性、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效果。方法:此次临床总结纳入的患者共计63例,均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于2015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以单侧下颌下腺良性病变为诊断收入院,均行患侧下颌下腺切除术。在这些患者中,38例采用传统的颌下手术切口入路(颌下切口组),25例采用耳后发际切口入路(耳后发际切口组)。我们记录并比较2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神经损伤情况、术后面动、静脉出血及美容效果。结果:颌下切口组和耳后发际切口组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在手术时间上,颌下切口组平均手术时间是(42.47±6.59)min,耳后发际切口组平均手术时间是(89.28±9.69)min,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颌下切口组无神经损伤表现及术后面动、静脉出血,耳后发际切口组只有术后耳垂暂时性麻木3例,无面神经下颌缘支、舌神经及舌下神经损伤表现及术后面动、静脉出血。术后美容效果方面,颌下切口组的美容效果评分平均为4.42分,而耳后发际切口组的评分平均为8.04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经耳后发际切口入路行下颌下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而且相比传统的颌下切口入路,它的美容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下腺
颌下切口
耳后发际切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腮腺浅叶切除术的解剖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良嗣
黄晓明
+4 位作者
梁璐
张贝
卢仲明
罗小宁
张思毅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672-1675,共4页
目的:为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腮腺浅叶切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并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新鲜尸体15具(30侧),观测耳后发际区和腮腺区的解剖层次及重要结构;新鲜尸体5具(10侧),模拟内镜手术,术后解剖标本,观察有无神经、血管等损伤...
目的:为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腮腺浅叶切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并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新鲜尸体15具(30侧),观测耳后发际区和腮腺区的解剖层次及重要结构;新鲜尸体5具(10侧),模拟内镜手术,术后解剖标本,观察有无神经、血管等损伤。结果:耳后发际区的分离层面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与颈深筋膜浅层之间。胸锁乳突肌上部浅面由后上至前下依次为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外静脉。耳大神经分支点至耳垂根部距离为(22.85±2.01)mm。腮腺区皮瓣的分离层面在咬肌筋膜与腮腺实质之间。面神经出茎乳孔,经茎突根部的浅面、外耳道软骨与二腹肌后腹之间进入腮腺。面神经总干分叉点与乳突尖距离为(19.10±3.10)mm,与下颌角距离为(39.49±5.78)mm。耳后动脉起自二腹肌后腹上方的颈外动脉后壁,主干跨面神经总干浅面。10侧模拟内镜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无重要结构损伤,无需中转切口。结论:熟悉耳后发际区和腮腺区的解剖层次、标志及参数,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腮腺浅叶切除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后发际入路
内镜术
腮腺
解剖
手术
原文传递
题名
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下颌下腺切除术的解剖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良嗣
黄晓明
罗小宁
张思毅
梁璐
宋新汉
卢仲明
机构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59-663,共5页
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A2011029)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1B080701035)
文摘
目的为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下颌下腺切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并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新鲜尸体15具(30侧),观测耳后发际区和颌下区的解剖层次及重要结构。新鲜尸体5具(10侧),模拟内镜手术,术后解剖标本,观察有无神经、血管损伤。结果耳后发际区的分离层面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与颈深筋膜浅层之间。胸锁乳突肌上部浅面,由后上至前下依次为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外静脉。颌下区的分离层面在颈阔肌深面与下颌下腺鞘膜之间。下颌缘支出腮腺后:①66.7%行于下颌骨下缘之上(7.21±0.50)mm;②23.3%平行下颌骨下缘;③10%行于下颌骨下缘以下(9.43±0.32)mm。在咬肌前下角处,面神经下颌缘支均与面动脉和面静脉交叉,交叉点至下颌角距离分别为(29.86±2.77)mm和(25.71±3.32)mm。舌下神经经茎突舌骨肌和二腹肌后腹深面进入颌下区。舌骨舌肌浅面,自上而下分别是舌神经、下颌下腺导管、舌下神经。10侧模拟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无重要结构损伤,无需中转切口。结论熟悉耳后发际区和颌下区的解剖层次、标志及参数,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下颌下腺切除术安全、可行。
关键词
耳后发际入路
内镜辅助
下颌下腺
解剖
手术
Keywords
retroauricular hairline approach (rha)
Endocope-assisted(EA)
Submandibular gland(SMG)
Anatomy
Surgery
分类号
R323.1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R782.7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耳后发际切口行下颌下腺切除术的临床总结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志刚
王斌
冯靓婧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出处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371-375,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经耳后发际切口行下颌下腺切除术的可行性、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效果。方法:此次临床总结纳入的患者共计63例,均来自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市第一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于2015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以单侧下颌下腺良性病变为诊断收入院,均行患侧下颌下腺切除术。在这些患者中,38例采用传统的颌下手术切口入路(颌下切口组),25例采用耳后发际切口入路(耳后发际切口组)。我们记录并比较2组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神经损伤情况、术后面动、静脉出血及美容效果。结果:颌下切口组和耳后发际切口组所有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在手术时间上,颌下切口组平均手术时间是(42.47±6.59)min,耳后发际切口组平均手术时间是(89.28±9.69)min,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颌下切口组无神经损伤表现及术后面动、静脉出血,耳后发际切口组只有术后耳垂暂时性麻木3例,无面神经下颌缘支、舌神经及舌下神经损伤表现及术后面动、静脉出血。术后美容效果方面,颌下切口组的美容效果评分平均为4.42分,而耳后发际切口组的评分平均为8.04分,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经耳后发际切口入路行下颌下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而且相比传统的颌下切口入路,它的美容效果更好。
关键词
下颌下腺
颌下切口
耳后发际切口
Keywords
submandibular gland
lateral transcervical
approach
retroauricular
hairline
incision
分类号
R782.7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腮腺浅叶切除术的解剖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良嗣
黄晓明
梁璐
张贝
卢仲明
罗小宁
张思毅
机构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出处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1672-1675,共4页
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No:A2011029)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1B080701035)
文摘
目的:为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腮腺浅叶切除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并评价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新鲜尸体15具(30侧),观测耳后发际区和腮腺区的解剖层次及重要结构;新鲜尸体5具(10侧),模拟内镜手术,术后解剖标本,观察有无神经、血管等损伤。结果:耳后发际区的分离层面在表浅肌肉腱膜系统与颈深筋膜浅层之间。胸锁乳突肌上部浅面由后上至前下依次为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外静脉。耳大神经分支点至耳垂根部距离为(22.85±2.01)mm。腮腺区皮瓣的分离层面在咬肌筋膜与腮腺实质之间。面神经出茎乳孔,经茎突根部的浅面、外耳道软骨与二腹肌后腹之间进入腮腺。面神经总干分叉点与乳突尖距离为(19.10±3.10)mm,与下颌角距离为(39.49±5.78)mm。耳后动脉起自二腹肌后腹上方的颈外动脉后壁,主干跨面神经总干浅面。10侧模拟内镜手术顺利完成,术中无重要结构损伤,无需中转切口。结论:熟悉耳后发际区和腮腺区的解剖层次、标志及参数,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腮腺浅叶切除术安全、可行。
关键词
耳后发际入路
内镜术
腮腺
解剖
手术
Keywords
retroauricular
hairline
approach
endocopy
parotid gland
anatomy
surgery
分类号
R322.9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下颌下腺切除术的解剖研究
陈良嗣
黄晓明
罗小宁
张思毅
梁璐
宋新汉
卢仲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耳后发际切口行下颌下腺切除术的临床总结
刘志刚
王斌
冯靓婧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1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耳后发际入路内镜辅助腮腺浅叶切除术的解剖研究
陈良嗣
黄晓明
梁璐
张贝
卢仲明
罗小宁
张思毅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