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与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效果对比
1
作者 赖雪云 卢素文 蒋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50-54,共5页
目的:对比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与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4月-2020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92例指端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皮瓣修复术分为三组,其中行邻指皮瓣修复的56例患者为对照... 目的:对比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与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4月-2020年5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92例指端缺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皮瓣修复术分为三组,其中行邻指皮瓣修复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70例患者为逆行组,行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的66例患者为背侧支组,比较三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指关节活动度、两点辨别觉、皮瓣感觉功能、患指皮肤颜色、术后并发症及患指预后情况。结果:三组手术时间、近侧指关节活动度及远侧指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逆行组两点辨别觉优于对照组和背侧支组(P<0.05),逆行组与背侧支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三组皮瓣感觉功能优良率数值比较,逆行组>背侧支组>对照组,三组间及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三组患指皮肤颜色优良率数值比较,逆行组>背侧支组>对照组,三组间及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内,逆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背侧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逆行组患指各指标(皮瓣血运、外形美观情况及感觉功能状态)均优于对照组和背侧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与指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均可修复指端缺损,但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外形美观状态更好、皮瓣颜色恢复更佳、皮瓣感觉功能更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 指端缺损 指动脉 逆行岛状皮瓣 背侧支岛状皮瓣
下载PDF
指固有动脉顺行与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石娜 崔彦明 梁盾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顺行与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手指软组织缺损350例,按方法分为逆行组和顺行组,各175例。逆行组给予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顺行组给予指固有动...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顺行与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手指软组织缺损350例,按方法分为逆行组和顺行组,各175例。逆行组给予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顺行组给予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2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指间关节活动度及密歇根手部功能量表评分,手术相关指标。结果随访1年,顺行组感觉功能优良率高于逆行组,两点辨别觉短于逆行组(P<0.01)。顺行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逆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逆行组(P<0.05)。随访期间,2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和术后6个月,2组伤侧近指间关节(PIP)及远指间关节(DIP)活动度均大于术前,且术后6个月大于出院时(P<0.05);出院时,顺行组伤侧PIP及DIP活动度大于逆行组,但术后6个月小于逆行组(P<0.01)。随访1年后,2组日常活动能力、全手总体功能、工作能力、疼痛、外观及手部功能满意度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结论相比于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在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量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且可有效促进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手指感觉的恢复,但对指间关节活动度恢复具有一定影响,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软组织缺损 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指固有动脉顺行岛状皮瓣修复 指间关节活动度 密歇根手部功能量表评分
下载PDF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术、逆行岛状皮瓣术对指端皮肤缺损患者恢复情况、手指外观及手指功能评分的影响
3
作者 孟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7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对指端皮肤缺损患者采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术、逆行岛状皮瓣术治疗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2月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指端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逆行岛状皮瓣术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对指端皮肤缺损患者采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术、逆行岛状皮瓣术治疗的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12月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指端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逆行岛状皮瓣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手指外观和手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指间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术前和对照组术后(P<0.05)。术后研究组外观不满意率、痛觉敏感率、感觉麻木率、两点辨别觉检查试验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和6个月研究组手指外观与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手指感觉、血液循环、恢复工作情况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指端皮肤缺损患者采用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术治疗,相较于逆行岛状皮瓣术,能更好地改善围手术期指标,恢复手指功能,加快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掌浅支皮瓣术 逆行岛状皮瓣术 手指功能 修复情况
下载PDF
微型带蒂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软组织皮肤缺损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刘军国 张义鹏 +1 位作者 李健 范相举 《当代医学》 2023年第32期142-145,共4页
目的分析指端软组织皮肤缺损治疗中微型带蒂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住院的70例指端软组织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供区为微型带... 目的分析指端软组织皮肤缺损治疗中微型带蒂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于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住院的70例指端软组织皮肤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治疗,供区为微型带蒂指固有动脉,统计患者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患者治疗前后指间关节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上肢功能评定表(DASH)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分。结果术后,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7.14%,并发症发生率为4.29%。治疗后,患者近指间关节活动度、远指间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VAS评分低于治疗前,DASH、WHOQOL-BREF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端软组织皮肤缺损治疗中微型带蒂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手指功能,减轻疼痛感,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端软组织皮肤缺损 微型带蒂指固有动脉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下载PDF
跖底外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足底创面 被引量:12
5
作者 罗永湘 王体沛 方煌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80-82,共3页
为了探讨跖底前外侧负重区溃疡、缺损的修复方式,采用跖底外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跖底前外侧顽固性溃疡、痛性鸡眼及胼胝切除后的缺损共9例10个皮瓣,宽度为3~4cm,长度为3~5cm。术后皮瓣均全部成活。经1~10年随访... 为了探讨跖底前外侧负重区溃疡、缺损的修复方式,采用跖底外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跖底前外侧顽固性溃疡、痛性鸡眼及胼胝切除后的缺损共9例10个皮瓣,宽度为3~4cm,长度为3~5cm。术后皮瓣均全部成活。经1~10年随访,患足能负重行走,无疼痛、无跛行,皮瓣耐磨,经长时间行走,未出现破损。认为,跖底外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跖底前外侧缺损的最佳选择。其缺点是皮瓣面积较小,供瓣区需游离植皮消灭创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底外侧动脉 逆行岛状皮瓣 足底创面 修复术
下载PDF
手背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7
6
作者 路来金 姜永冲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5-137,共3页
作者通过对12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血管染料灌注、解剖观察,发现手的掌背动脉在指蹼处与指掌侧总动脉或其分支之间有吻合支相连,该吻合支外径较粗,位置恒定,有静脉伴行.以此吻合支为蒂、掌背动脉为轴,设计了手背递行岛状皮瓣。本文阐述了... 作者通过对12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血管染料灌注、解剖观察,发现手的掌背动脉在指蹼处与指掌侧总动脉或其分支之间有吻合支相连,该吻合支外径较粗,位置恒定,有静脉伴行.以此吻合支为蒂、掌背动脉为轴,设计了手背递行岛状皮瓣。本文阐述了皮瓣设计的解剖学依据,并就皮瓣的血供特点、切取范围、优缺点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本皮瓣质地好,血管恒定、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也可带伸肌腱和掌骨片复合移植,对手掌或手指的修复,具有其它皮瓣不可比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皮瓣 手背 掌背动脉 解剖学
下载PDF
第4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潘希贵 田青业 +2 位作者 胡红军 潘朝辉 王成琪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通过活体及标本解剖观测,为第4掌背动脉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对40例活体(80侧手)用Doppler血流探测仪检查第4掌背动脉的出现率。8例新鲜的成人手标本灌注红色乳胶,2例在第3指掌侧总... 目的:通过活体及标本解剖观测,为第4掌背动脉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通过对40例活体(80侧手)用Doppler血流探测仪检查第4掌背动脉的出现率。8例新鲜的成人手标本灌注红色乳胶,2例在第3指掌侧总动脉起点处加压灌美蓝。结果:第4掌背动脉的出现率为96%。以其血供来源将其分为3型。其血供的基础是第4掌背动脉远近侧轴点处2条较粗大的皮支,皮支之间在筋膜层构成了丰富的网状血管结构,在指蹼处与指掌侧总动脉或分支之间有吻合支相连,设计以此吻合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临床应用15例,皮瓣全部成活。结论:该皮瓣适宜于修复小指、环指远指节间关节以近的不同平面的皮肤缺损,特别适宜于小指脱套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背 逆行岛状皮瓣 掌背动脉 解剖学 皮肤缺损
下载PDF
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8
8
作者 肖春林 赵敏 +5 位作者 史柏娜 周江军 高伟 杨俊 付美清 熊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2-734,共3页
目的探讨两套血供的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7月-2013年12月,采用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创面5例。应用高位皮支切取带蒂逆行股前外侧皮瓣,应用"外增压"原理,端侧吻合... 目的探讨两套血供的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7月-2013年12月,采用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创面5例。应用高位皮支切取带蒂逆行股前外侧皮瓣,应用"外增压"原理,端侧吻合动脉增加皮瓣供血。结果 5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形满意,质地好,供区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两套血供的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血管蒂长,切取面积大,皮瓣血运好,存活率高。是临床修复小腿中上段创面的一个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逆行股前外侧皮瓣 高位皮支 外增压 小腿中上段 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指动脉中节背侧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4
9
作者 乔悾 汪剑威 +5 位作者 武志刚 郭爱民 万文婷 高尚 祝勇 常志强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指固有动脉中节背侧主干血管穿支与远节支形成的“兀”形血管网,设计指动脉中节中段背侧逆行或顺行血管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8月-2014年9月,分别以手指中节指固有动脉的中段背侧支为蒂,逆行或顺行切... 目的 探讨应用指固有动脉中节背侧主干血管穿支与远节支形成的“兀”形血管网,设计指动脉中节中段背侧逆行或顺行血管穿支皮瓣修复手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8月-2014年9月,分别以手指中节指固有动脉的中段背侧支为蒂,逆行或顺行切取2-5指中节指背皮瓣修复位于近节指背、远节指腹指端皮肤缺损22例,皮瓣最大切取面积1.5 cm×3.0 cm.结果 术后随访3-18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两点辨别觉6-9 mm,所累及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该皮瓣具有操作相对简单、不损伤指固有动脉及指神经、成功率较高等优点,是修复手指近节指背、末节指端、指腹皮肤缺损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动脉中节背侧穿支 “兀”形血管网 逆行或顺行穿支皮瓣
下载PDF
不同术式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强 彭吾训 《医学研究杂志》 2017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的33例(33指)指端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进行治疗,用指固有血管神经束远侧指间关节背侧支...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的33例(33指)指端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进行治疗,用指固有血管神经束远侧指间关节背侧支顺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8指,指固有动脉侧方掌侧皮瓣修复指端缺损5指,手指末节侧方筋膜皮瓣修复指端缺损5指,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8指,吻合指背神经的指动脉终末背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7指。皮瓣切取平均面积为(1.2×1.5)cm^2^(1.8×2.5)cm^2。结果 5种手术方式得到的有效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指末节侧方筋膜皮瓣修复指端缺损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手术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指端缺损患者采用不同术式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可以更好的修复患者的损伤,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端缺损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 指背神经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 手指末节侧方筋膜皮瓣修复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和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两种术式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1
11
作者 焦成 冯志杰 +3 位作者 张吉龙 李宝明 马靖华 杨佐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5期1638-1642,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和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两种术式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以术式选择不同分为两组,行指蹼动脉... 目的 对比分析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和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两种术式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唐山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手指皮肤缺损患者,以术式选择不同分为两组,行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者30例(指蹼组),行指背逆行岛状筋膜蒂皮瓣修复者30例(指背组)。比较两组皮瓣外观、感觉功能、质地及臃肿等情况,统计皮瓣成活率,计算皮瓣臃肿率,两点辨别觉,总主活动度、触觉、温度觉、压觉、手部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指蹼组皮肤缺损面积和皮瓣切取面积为(11.21±1.97)、(14.76±2.42) cm^(2),均明显大于指背组[(4.95±0.85)、(6.08±0.96) 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皮瓣成活率、皮瓣臃肿率和两点辨别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 0.05)。指蹼组末次随访时手部有温度觉者占比为90.00%,高于指背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蹼组手部压觉、手部功能均明显优于指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指蹼组末次随访时GQOL-74评分显著优于指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蹼动脉穿支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其血供更可靠,适用缺损面积更大,值得临床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皮肤缺损 指蹼动脉穿支 逆行岛状皮瓣 皮瓣外观 感觉功能 皮瓣成活率 总主活动度
下载PDF
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安彦川 刘合胜 +1 位作者 李迅 曾静达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指端缺损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邻指皮瓣术治疗,试验组应用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 目的探讨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指端缺损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邻指皮瓣术治疗,试验组应用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皮瓣两点辨距觉、满意度差异。结果试验组住院时间(7.25±0.81)d较对照组(10.92±1.25)d明显缩短(P <0.05);试验组优良率97.55%明显高于对照组80.49%(P <0.05);试验组皮瓣两点辨距觉(7.09±1.12)mm同对照组(8.72±1.35)mm比较明显下降(P <0.05),试验组满意度(96.35±3.86)分同对照组(81.29±2.71)分比较显著提高(P <0.05)。结论针对指端缺损患者应用同指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指 指动脉 逆行岛状皮瓣修复 指端缺损
下载PDF
掌背动脉联合指固有动脉蒂骨膜瓣逆行转移在手指指骨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安才 邹旭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22期62-63,75,共3页
目的分析掌背动脉联合指固有动脉蒂骨膜瓣逆行转移在手指指骨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我科收治的30例手指指骨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试验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自... 目的分析掌背动脉联合指固有动脉蒂骨膜瓣逆行转移在手指指骨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我科收治的30例手指指骨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试验组(1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自体骨游离植骨手术,试验组患者接受掌背动脉联合指固有动脉蒂骨膜瓣逆行转移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背动脉联合指固有动脉蒂骨膜瓣逆行转移在手指指骨骨不连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保障患者的手功能恢复,提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指骨骨不连 掌背动脉联合指固有动脉蒂骨膜瓣逆行转移 自体骨游离植骨手术
下载PDF
逆行性面动脉-颏下岛状肌皮瓣在颊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14
作者 黄利浩 牛艳红 方喜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8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逆行性面动脉-颏下岛状肌皮瓣在颊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颊面部组织缺损患者38例,按照患者所采用的手术修复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逆行性面动脉-颏下岛状肌皮瓣进行... 目的探讨分析逆行性面动脉-颏下岛状肌皮瓣在颊面部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颊面部组织缺损患者38例,按照患者所采用的手术修复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逆行性面动脉-颏下岛状肌皮瓣进行移位修复,而对照组患者采用胸大肌皮瓣进行移位修复。术后进行为期一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以及感染发生率以及日常生活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治疗失败3例,有2例患者复发,最终治疗有效率(73.68%)明显低于实验组患者(100.00%),同时实验组患者进食(100.00%)、语言(100.00%)以及其他功能(100.00%)恢复情况分别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73.68%)、(68.42%)、(73.6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逆行性面动脉-颏下岛状肌皮瓣在颊面部组织缺损中治疗效果显著,同时复发率极低,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面部组织 缺损 逆行性面动脉-颏下岛状肌皮瓣 胸大肌皮瓣
下载PDF
以骨间背侧动脉为蒂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25
15
作者 路金来 王首夫 +4 位作者 尹维田 付忠国 张君 孙春华 罗云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8-210,251,共3页
在60侧灌注血管染料的新鲜成人上肢标本上,观察了骨间背侧血管在前臂背侧的起点、走行和分支,发现该动脉终末支在腕上2.5cm 水平,与骨间掌侧动脉背侧支之间有恒定的吻合支相连,并以此吻合支为蒂,设计了前臂骨间背侧血管逆行岛状皮瓣。
关键词 骨间背侧动脉 皮瓣 前臂桡
下载PDF
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感觉功能随访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施凯兵 周振宇 +3 位作者 刘璠 沈美华 施晓健 沈灵杰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20年第3期210-213,共4页
背景:目前临床对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研究报道较多,随访着重在皮瓣的成活、外形质地、手指屈伸活动等方面,缺少对感觉恢复的系统测定。目的:观察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感觉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 背景:目前临床对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研究报道较多,随访着重在皮瓣的成活、外形质地、手指屈伸活动等方面,缺少对感觉恢复的系统测定。目的:观察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感觉恢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采用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的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患者22例,其中6例采用皮瓣内的掌背神经和指固有神经缝合。术后1、3、6、9、12、18、24个月随访患者深压痛觉、单丝触觉、两点辨别觉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止血带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20例皮瓣完全成活,2例皮瓣远端少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愈合。随访时间24~30个月,平均(24.5±0.3)个月。术后1个月22例患者深压痛觉均恢复;末次随访感觉恢复评价达S3:3例,S2:18例,S1:1例,末次随访两点辨别觉测定均大于20mm。随访患者中最长一例随访30个月,末次随访感觉测定S3,两点辨别觉测定大于20mm。该例患者感觉恢复在术后18个月以后基本无变化。结论: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掌侧软组织缺损的深压痛觉在术后1个月就能恢复;感觉恢复能达到S3,达S3+困难;无法恢复两点辨别觉。对一些特殊行业、对指掌侧感觉要求较高的手指掌侧缺损患者慎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软组织缺损 掌背动脉 逆行岛状皮瓣 感觉恢复
下载PDF
以骨间后血管及其返支为蒂串连皮瓣设计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1
17
作者 彭毓斌 卢书文 +3 位作者 唐茂林 全宏华 周晓斌 李蓉孙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7-328,共2页
目的 :为以骨间后血管及其返支为蒂串连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40侧上肢标本上观测了骨间后动脉及其返支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 :前臂背侧下 2 / 3区的皮瓣由骨间后动脉供血 ,而上 1/ 3区由骨间后动脉返... 目的 :为以骨间后血管及其返支为蒂串连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40侧上肢标本上观测了骨间后动脉及其返支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结果 :前臂背侧下 2 / 3区的皮瓣由骨间后动脉供血 ,而上 1/ 3区由骨间后动脉返支 (或骨间返动脉 )供血。骨间后动脉起点外径 1.5mm ,管蒂长可达 15cm ,骨间后动脉返支起点外径 1.1mm ,血管蒂长 5cm。结论 :以骨间后动脉及其返支为蒂截取的串连皮瓣 ,向下可修复手部大面积组织缺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间后动脉 骨间返动脉 逆行岛状皮瓣 血管蒂
下载PDF
第一趾蹼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趾端损伤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金光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70-271,共2页
在35只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上和23只足血管铸型标本上,解剖观察了第一趾蹼皮瓣的血管分支分布和吻合。第一跖背动脉在趾蹼间隙处与第一跖底动脉或趾底动脉间有吻合支相连,吻合支外径平均0.7mm,有伴行静脉。以此吻合支为蒂,... 在35只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上和23只足血管铸型标本上,解剖观察了第一趾蹼皮瓣的血管分支分布和吻合。第一跖背动脉在趾蹼间隙处与第一跖底动脉或趾底动脉间有吻合支相连,吻合支外径平均0.7mm,有伴行静脉。以此吻合支为蒂,第一跖背动脉为轴,可设计第一趾蹼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趾背、趾底和足底远端组织缺损。文中对皮瓣的血供、静脉回流、皮瓣的设计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蹼 第一趾蹼皮瓣 解剖
下载PDF
手指背侧皮肤缺损不同修复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英 《安徽医学》 2013年第6期754-75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指背侧皮肤缺损修复方法和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手指背侧皮肤缺损患者随机分为A组(45例)和B组(45例),A组患者采用尺动脉腕上穿支微型游离皮瓣修复,而B组患者则采用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组患者其他治疗措施相同... 目的探讨手指背侧皮肤缺损修复方法和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手指背侧皮肤缺损患者随机分为A组(45例)和B组(45例),A组患者采用尺动脉腕上穿支微型游离皮瓣修复,而B组患者则采用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2组患者其他治疗措施相同,比较A组和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感染率和伤口Ⅰ期愈合率。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观察2组患者手部外形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感染率均明显少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伤口Ⅰ期愈合率、手部外形完好率和功能恢复完全率均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背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背侧皮肤缺损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较有,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动脉腕上穿支微型游离皮瓣 手背逆行岛状皮瓣 手指背侧皮肤缺损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异形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型创面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应良 丁艳芬 +5 位作者 张文龙 夏燕 余昌德 王敬 赵庆华 起家发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报道多种不同形状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型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4月-2019年1月,收治手指中型创面33例35指,分别采用圆形皮瓣修复5指,椭圆形皮瓣修复15指,长矩形皮瓣修复10指,Y形皮瓣修复3指,圆矩形皮瓣修... 目的报道多种不同形状的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型创面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4月-2019年1月,收治手指中型创面33例35指,分别采用圆形皮瓣修复5指,椭圆形皮瓣修复15指,长矩形皮瓣修复10指,Y形皮瓣修复3指,圆矩形皮瓣修复2指。结果术后33例35指皮瓣完全成活。出院后26例27指皮瓣获6~77个月的随访,平均15.4个月,7例失访。皮瓣外观良好,质地柔软,两点辨别觉6~10 mm,平均6.5 mm,外观无明显臃肿,无破溃,无明显手指发冷、冻伤病例。采用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法评定手指功能:优23指,良3指,可1指,优良率96.3%。结论异形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是修复手指中型创面的一种良好方法和选择,可满足多种复杂创面的修复要求,皮瓣成活率高,功能满意,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中型创面 外科皮瓣 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 治疗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