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oss-Listing and Valuation Effects" Evidence From Nairobi Securities Exchange
1
作者 Kennedy Munyua Waweru Ganesh P. Pokhariyal Muroki F. Mwaura 《Journal of Moder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2012年第9期1371-1380,共10页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valuation effects of cross-listing. The study has conducted a univariate analysis of the Tobin's Q and the market-to-book ratio for the period before and after the cross-li...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valuation effects of cross-listing. The study has conducted a univariate analysis of the Tobin's Q and the market-to-book ratio for the period before and after the cross-listing by using paired tests. Non-cross-listed firms are then included in multivariate regressions by using pooled Time Series Cross Section (TSCS) and Panel Corrected Standard Error (PCSE) regressions for a period of 13 years to find out if 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the valuations between cross-listed firms and non-cross-listed firms. The study'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Tobin's Q of cross-listed-firms increases two years prior to cross-listing and that it continues to increase two years after cross-listing. The market-to-book ratios also show an increase two years prior to cross-listing and up to one year after cross-listing, then decrease in the second year after cross-listing. When non-cross-listed firms a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cross-listed firms are valued higher than non-cross-listed firms. When data are portioned for positive earnings per share (EPS) and dividends, results indicate that valuation is the highest when EPS is positive. Since segmentation theories cannot be ruled out, the study's findings are more in support of the growth opportunity hypo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listing valuation effects Tobin's Q market-to-book ratio
下载PDF
敬畏是一种心境——宋明儒家敬畏思想的一种诠释
2
作者 蒋伟 张谢立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33-39,共7页
基于宋明儒家敬畏思想的整体梳理可知,敬畏不仅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工夫和心境。敬畏心境是将天之生于人的性理发明为己身主宰,表现为心处于“诚”且“专”的状态。敬畏心境与敬畏情感、敬畏工夫两者之间存在本末、先后以及体用关系,把... 基于宋明儒家敬畏思想的整体梳理可知,敬畏不仅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工夫和心境。敬畏心境是将天之生于人的性理发明为己身主宰,表现为心处于“诚”且“专”的状态。敬畏心境与敬畏情感、敬畏工夫两者之间存在本末、先后以及体用关系,把持和修行敬畏的情感和工夫可以涵育敬畏心境,持守敬畏的心境也可以使敬畏情感得以中正、敬畏工夫得以自然。敬畏心境也有其独特的涵养之道,一方面可以通过“系心于一事”、“一心在理上”以及“必有事”的工夫为己身确立主宰,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在格物致知中致以“精一之功”使己身之主既“诚”且“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敬畏 敬畏心境 敬畏情感 敬畏工夫
下载PDF
从“法”的三个层次观复“唐尚法”的书学命题
3
作者 芮念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38,I0002,共7页
梁巘“唐尚法”命题中“法”的理解不必局限于书学技法的表层,“法”是事物的本然性、实然性和应然性的一种深刻、清晰而集中的总结,从“法”的深层义视角探究这一命题的内涵是值得尝试的路径。
关键词 唐尚法 本然之法 实然之法 应然之法
下载PDF
论神圣长江与人的敬畏感
4
作者 周宪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5-203,I0005,共10页
敬畏自然是中华民族早熟的生态智慧的体现,在当下“长江病了”的危机中,对母亲河的敬畏成为重新调整人与自然关系及长江生态保护的关键一环。爬梳从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到当代对长江敬畏之心的重新唤起,乃是探究长江文化美学精神的新理... 敬畏自然是中华民族早熟的生态智慧的体现,在当下“长江病了”的危机中,对母亲河的敬畏成为重新调整人与自然关系及长江生态保护的关键一环。爬梳从古代天人合一的观念,到当代对长江敬畏之心的重新唤起,乃是探究长江文化美学精神的新理路。如何将古代生态智慧与当代科学理论相融合,如何在新时代激发人们普遍的对母亲河长江的敬畏感,便成为当前长江文化研究的题中之义。创新性提出母亲河长江的神圣性范畴,并借助古典儒家哲学资源深刻阐发其神圣性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将长江神圣性与敬畏感相关联,聚焦长江文化中人与环境的复杂情感关系,强调民族共同体对长江神圣性之敬畏乃是长江文化及其当代生态意识传承与塑造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河长江 神圣性 敬畏 亲环境倾向
下载PDF
论儒家“敬”思想及其当代德育价值
5
作者 陈行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7-92,共6页
儒家“敬”思想能够帮助道德个体深化自我认知、提升修养,从而促进道德自觉和自律。通过对这一思想的产生与演进、主要内涵及社会功能进行梳理,可以挖掘其蕴含的道德价值,以启示当今的立德树人工作。
关键词 儒家思想 德育
下载PDF
复杂系统视阈下“畏惧自然”环境伦理观的当代建构--基于约纳斯“责任原理”的考察
6
作者 叶立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0-47,共8页
构建具有较强道德约束力和实践规范性的环境伦理观,是破解当今生态危机、确立人类在自然系统中合理定位的理论基石。由于“非人存在物”是否具有内在价值或固有价值存有广泛争议,“畏惧自然”可以成为一种比敬畏生命、尊重自然更有思想... 构建具有较强道德约束力和实践规范性的环境伦理观,是破解当今生态危机、确立人类在自然系统中合理定位的理论基石。由于“非人存在物”是否具有内在价值或固有价值存有广泛争议,“畏惧自然”可以成为一种比敬畏生命、尊重自然更有思想根基、更有理论依据、更具道德约束力,且更少争议的环境伦理方案。由于自然系统的复杂性、行为演化的不可预测性等,以及人类对自然的依附性和已拥有强大的技术“力量”,为了保证未来“人类必须存在”,人类不得不“畏惧自然”。人类的思想观念层面要求对自然时刻保持畏惧的心理状态,理论认知层面要求运用“弹性思维”维持系统的稳定以防止不合理行为导致的系统崩溃,只消耗“利润”、不损害“资本”构成实践规范层面的核心内容。三个维度有机统一,共同构成规范人类行为的“畏惧自然”环境伦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畏惧自然 复杂系统 责任原理 敬畏生命 尊重自然
下载PDF
中国传统道德敬畏观的内在价值逻辑和现代转化--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
7
作者 李文静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1-57,共15页
传统道德敬畏观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对道德原则的尊重和敬畏,认为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这种道德观念源于自然规律和社会实践,具有深刻的逻辑关系和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道德自... 传统道德敬畏观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强调对道德原则的尊重和敬畏,认为道德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石。这种道德观念源于自然规律和社会实践,具有深刻的逻辑关系和历史渊源,是中华民族道德自信的重要来源,也是进行道德建设的传统根基。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道德敬畏观的本质内涵与目标指向更加明确,它强调对道德原则的尊重和敬畏,指向生命与自然,因而有必要结合时代要求进行现代转化,以充分发挥其内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道德敬畏观 历史渊源 内在价值 现代转化
下载PDF
5G网络天面工程合理性优化策略研究
8
作者 田洛 秦璐 方东旭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4年第8期56-59,共4页
随着5G的飞速发展,网络容量、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急剧增加,这对基于4G站址建设的5G网络天面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旨在探索一种从网络发展演进视角出发的5G天面工程合理性优化策略,聚焦于解决天面受阻、天面布局不合理(特... 随着5G的飞速发展,网络容量、频谱效率和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急剧增加,这对基于4G站址建设的5G网络天面结构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旨在探索一种从网络发展演进视角出发的5G天面工程合理性优化策略,聚焦于解决天面受阻、天面布局不合理(特别是天面位置过低)和天面接反等典型问题,为移动通信天面结构的优化提供一种更快速、更精准的解决方案,进而降低排查与优化成本,提升用户体验及5G网络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天面优化 天面受阻 天面低层 天面接反
下载PDF
论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对非人类中心主义“敬畏生命”方法论的超越
9
作者 鲁桐君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化希望通过以人“不在场”的方式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其哲学方法论上体现为“敬畏生命”。“敬畏生命”确立的初衷是为了把人从恶化的生态环境中拯救出来,最终却陷入为了拯救人而又消灭人的逻辑悖论。然而,解决生... 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化希望通过以人“不在场”的方式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在其哲学方法论上体现为“敬畏生命”。“敬畏生命”确立的初衷是为了把人从恶化的生态环境中拯救出来,最终却陷入为了拯救人而又消灭人的逻辑悖论。然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立足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社会”。马克思人化自然观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既主张“人化自然”的必要性,又确立“自然人化”的实践性,为走出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化“敬畏生命”的困境提供了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文化 “敬畏生命” 马克思人化自然观
下载PDF
公民投票的民粹化图景及其隐忧
10
作者 李洋 《宜宾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1-10,共10页
在民粹主义的渗透下,公民投票逐渐沦为政治博弈中首选的合法性工具,各党派希望通过主导公投走向来标榜“公意”,进而为自己“造势”。公投民粹化是公投的一种不良倾向,是指无视客观标准,基于“人民”与“精英”的对立思维,刻意抬高、美... 在民粹主义的渗透下,公民投票逐渐沦为政治博弈中首选的合法性工具,各党派希望通过主导公投走向来标榜“公意”,进而为自己“造势”。公投民粹化是公投的一种不良倾向,是指无视客观标准,基于“人民”与“精英”的对立思维,刻意抬高、美化并利用公投集会参与形式的观点及行为。公投民粹化在理论认知层面表现为对公投的盲目推崇,在制度实践层面表现为公投工具化。公投理论建构的缺失,无法抑制民粹主义蔓延;而民粹主义对公投的渗透,反过来引发公投理论的混乱,并阻碍公投理论的制度建构进程。完善公民投票的理论建构与制度建设才能消解公民投票中的民粹主义要素,促使公民投票的理性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投民粹化 公投崇拜 公投工具化 议题捆绑 公意偏离 公投理论建构
下载PDF
好古·崇晋·尊唐:戴表元对前代诗学接受的三个向度
11
作者 赵源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9-95,共7页
作为宋末元初重要的学者、诗人与诗论家,戴表元的诗论与其学养密不可分。因此,从其思想层面讨论其诗学,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其诗学的理解。出于对宋末士人务虚、庸俗的鄙夷,戴表元向慕三代,因之倡言好古。戴表元在学问上追仰三代,在此好古... 作为宋末元初重要的学者、诗人与诗论家,戴表元的诗论与其学养密不可分。因此,从其思想层面讨论其诗学,有利于加深我们对其诗学的理解。出于对宋末士人务虚、庸俗的鄙夷,戴表元向慕三代,因之倡言好古。戴表元在学问上追仰三代,在此好古思想的指引下,他广泛而有针对性地汲取前代诗学之优点而针砭当时诗坛,其中又以对“晋”与“唐”两种范式的讨论最为究心。可以说,出于对前宋覆灭的反思而来的好古思想是其对前代诗学接受的根本,而“崇晋”与“尊唐”则是两翼。从思想的层面出发揭示戴表元的前代诗学接受,将使得我们对其诗论有更为立体与深刻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戴表元 好古 崇晋 尊唐 诗学接受
下载PDF
Infectious Disease Update in Obstetrics: A Modern Approach to the Patient with a Positive Screening Test for Syphyilis in Pregnancy
12
作者 Papa Essilfie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24年第1期102-109,共8页
Screening for maternal syphilis has been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routine antenatal screening tests in most countries for many years. This is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virulence of the spirochete which causes the infec... Screening for maternal syphilis has been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routine antenatal screening tests in most countries for many years. This is not only because of the virulence of the spirochete which causes the infection but also because of its vertical transmission rate and the potential severe adverse complications/morbidity that can result from its transmission to the fetus. Although the incidence of maternal syphilis and its fetal sequalae in low-income countries has been considerable for several years, the disease has been almost non-existent in high income countries with wide antenatal screening coverag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programmes for Syphilis. The recent alarming increase in the incidence of maternal syphilis in high income countries has spawned a renewed public health interest in the infection, with several countries updating and strengthening public health guidance in an attempt to stem this dramatic trend. This is a short clinical update for the practising obstetrician on how to manage the antenatal patient with a positive syphilis screening 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ponema Pallidum CHANCRE Condyloma Lata Gummas VDRL Test RPR Test revere-Sequence Testing Jarisch-Herxheimer Reaction
下载PDF
论中共领袖人物画传的党史学习教育功能
13
作者 康立芳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2-48,共7页
中共领袖人物画传具有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独特的党史学习教育功能。以中共领袖人物画传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教育和引导社会成员学史明理,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为什... 中共领袖人物画传具有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独特的党史学习教育功能。以中共领袖人物画传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有助于教育和引导社会成员学史明理,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有助于教育和引导社会成员学史增信,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有助于教育和引导社会成员学史崇德,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造福人民的公德、严于律己的品德,教育和引导普通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规范;有助于教育和引导社会成员学史力行,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在锤炼党性、为民服务、推动发展上力行,教育和引导普通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为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领袖人物画传 学史明理 学史增信 学史崇德 学史力行
下载PDF
Patterns of Clay Minerals Transformation in Clay Gouge, with Examples from Revers Fault Rocks in Devonina Niqiuhe Formation in The Dayangshu Basin 被引量:2
14
作者 MENG Jie LI Benxian +1 位作者 ZHANG Juncheng LIU Xiaoy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S1期59-60,共2页
The role of authigenic clay growth in clay gouge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cs of berittle faulting and fault zone processes,including creep and seismogenesis,and providing new ins... The role of authigenic clay growth in clay gouge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as a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cs of berittle faulting and fault zone processes,including creep and seismogenesis,and providing new insights into the ongoing debate about the frictional strength of brittle fault(Haines and van der Pluijm,2012).However,neither the conditions nor the processes whi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th Examples from revers Fault Rocks in Devonina Niqiuhe Formation in The Dayangshu Basin Patterns of Clay Minerals Transformation in Clay Gouge
下载PDF
以敬畏之心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2
15
作者 梅萍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2,共8页
敬畏是出于对党的崇高事业发自内心的自觉认同和虔诚信仰,是在法律之外的自我警醒和精神自律。它体现了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人生追求和道德情感,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在机制与德性力量。敬畏也是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精髓... 敬畏是出于对党的崇高事业发自内心的自觉认同和虔诚信仰,是在法律之外的自我警醒和精神自律。它体现了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人生追求和道德情感,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内在机制与德性力量。敬畏也是中国传统廉政文化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本质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光荣传统。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是党的自我革命所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以此为主线,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就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廉政敬畏体系的丰富内涵。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必须从内生机制入手,让党员、干部知敬畏、明羞耻,存戒惧、守底线,增强定力,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敬畏 自我革命 全面从严治党
下载PDF
论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古代渊薮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振刚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9-58,共10页
“为人民服务”出自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演讲。该思想的提出,有其鲜活的历史情境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面对当时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思想,以期众志成城,打败日本侵略者;阐明革命事业的目的是解放人民,... “为人民服务”出自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演讲。该思想的提出,有其鲜活的历史情境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面对当时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毛泽东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根本思想,以期众志成城,打败日本侵略者;阐明革命事业的目的是解放人民,政权的合法性源于人民信赖,执政者必须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思想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有着深刻的古代思想来源。“为人民服务”不但合乎古代“民本”思想,合乎“敬民”“畏民”的思想,还与古代“安民”“为民”的思想一脉相承。这些古代思想一道,共同成为毛泽东“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渊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为人民服务 思想 民本 敬民 安民
下载PDF
理学养生之道——以朱子心性修养论为中心
17
作者 赵薇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0-120,共11页
作为禀天地之气而生、法四时而成的人,如何把握养生之大道?朱子给我们道出了养生的根本道理。朱子的养生之道以心性修养为基础,注重道德修身,以成就圣贤、君子为宗旨目标;朱子的心性修养论,强调心的知觉、主宰作用以及对天理的认知、情... 作为禀天地之气而生、法四时而成的人,如何把握养生之大道?朱子给我们道出了养生的根本道理。朱子的养生之道以心性修养为基础,注重道德修身,以成就圣贤、君子为宗旨目标;朱子的心性修养论,强调心的知觉、主宰作用以及对天理的认知、情欲的节制,以“中和”作为对身、心、性情的整体调摄原则,追求的是“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精神境界。而这种超然的人生境界、怡然自得的心理状态以及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恰恰是个体存养所希望达到的理想的生命状态。所以,朱子的心性修养论,虽然不以养生为目的,却养在其中。朱子的养生之道是建立在心性修养论基础上的“天人理一”的养生体系,从树立“天人一理”的养生观以及身心共养、养生先养心、养心先养德、养气存心、情志养生、“仁者寿”为养生最高境界等几个方面阐述养生之道。系统研究建立在朱子心性论基础上的养生之道,可以对今天人们的养生诉求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生 心统性情 格物穷理 主敬 浩然之气
下载PDF
敬畏生命:现代生命价值观的理性复归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嘉琳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15,25,共6页
敬畏生命,涵盖了人们对生命之理性与感性的双重认知,从语义概念到历史渊源再到内生逻辑,它都可以看作是生命价值观的起点。现代社会中的生命科学技术与人们的认知水平齐驱并进地发展攀升,生命价值观与敬畏生命之间的张力逐渐显现。为了... 敬畏生命,涵盖了人们对生命之理性与感性的双重认知,从语义概念到历史渊源再到内生逻辑,它都可以看作是生命价值观的起点。现代社会中的生命科学技术与人们的认知水平齐驱并进地发展攀升,生命价值观与敬畏生命之间的张力逐渐显现。为了社会的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这一张力维持在适度水平。这要求人类必须再次拾起敬畏生命的理性,对生命的神圣予以重视,使现代生命价值观的理性复归得以完成。如此便可以防止生命异化,更好地守卫人类身体,守护人类生命的神圣与尊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价值观 异化 理性复归 敬畏生命
下载PDF
直流输电用大功率逆阻型IGCT器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龙龙 王峰瀛 +5 位作者 张闻闻 魏晓光 汤广福 贺之渊 崔翔 高冲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708-4716,共9页
受限于大功率可关断器件的发展,高压直流输电用可控关断的电流源型换流器(current source converter,CSC)一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该文首先介绍基于换流器级联的CSC拓扑方案,搭建250kV/750kW的直流输电仿真系统,提取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 受限于大功率可关断器件的发展,高压直流输电用可控关断的电流源型换流器(current source converter,CSC)一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该文首先介绍基于换流器级联的CSC拓扑方案,搭建250kV/750kW的直流输电仿真系统,提取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revere blocking integrated gate commutation thyristor,RB-IGCT)器件应用于直流输电系统所应满足的技术要求;其次,分析低通态压降、损耗优化和高du/dt和di/dt的RB-IGCT器件关键设计方法。最后,对研制的4500V/3000ARB-IGCT关键核心参数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研制的RB-IGCT器件可以满足CSC的要求,是构建CSC的可行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电流源型换流器 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下载PDF
甘泉先生论乃师“静坐”说
20
作者 叶蓬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80-87,共8页
湛甘泉先生的“随处体认天理”与乃师陈白沙先生的为学思想是一致的,与作为乃师为学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的“静坐”说并无实质性的冲突。甘泉先生在《答余督学》中对“静”的批评不是对乃师的“静坐”说的批评,而是为了在朱子后学的攻击... 湛甘泉先生的“随处体认天理”与乃师陈白沙先生的为学思想是一致的,与作为乃师为学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的“静坐”说并无实质性的冲突。甘泉先生在《答余督学》中对“静”的批评不是对乃师的“静坐”说的批评,而是为了在朱子后学的攻击境遇中与“为静而静、荒忽寂灭”的禅宗划清界限。与乃师对“静坐”说的全方位理解不同,早期甘泉先生倾向于将“静坐”仅仅理解为思想层面而非行为或制度层面的为学方法,以“随处体认天理”加以补充,致仕之后则更为强调“静坐”作为整体性的为学方法的作用,对其理解的全面性与“随处体认天理”更为趋同。因之,学界某些认为甘泉先生背叛师门之说难以令人苟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坐” “随处体认天理” 自得 自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