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nNin合金团簇尺寸对RhnNin/TiO_(2)催化合成气制乙醇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静静 凌丽霞 +2 位作者 马彩萍 章日光 王宝俊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5-1494,共20页
本工作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微观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不同Rh-Ni合金团簇尺寸的RhnNin/TiO_(2)(n=1、2、3、4)催化剂上的合成气制乙醇反应。结果表明,Rh1Ni1/TiO_(2)和Rh3Ni3/TiO_(2)能够显著促进CO活化转化及C−C链的形成,并抑制甲烷的... 本工作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微观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不同Rh-Ni合金团簇尺寸的RhnNin/TiO_(2)(n=1、2、3、4)催化剂上的合成气制乙醇反应。结果表明,Rh1Ni1/TiO_(2)和Rh3Ni3/TiO_(2)能够显著促进CO活化转化及C−C链的形成,并抑制甲烷的生成。其中,Rh1Ni1/TiO_(2)表现出最高的乙醇生成活性和相对选择性。电子性质分析表明,在Rh1Ni1/TiO_(2)催化剂上,合金团簇上Ni原子及载体上Ti和O原子向Rh原子转移的电荷最多,合金团簇上Rh-Ni间相互作用最强,且合金团簇与TiO_(2)载体间的相互作用也最强,其催化活性最高。在525 K下,从头算分子动力学模拟(AIMD)模拟显示Rh1Ni1/TiO_(2)催化剂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制乙醇 rh-Ni合金团簇尺寸 金属-载体间相互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Rh/CeO_(2)催化剂中Rh的负载量对其CO_(2)加氢生成甲醇和乙醇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2
作者 郑珂 刘冰 +1 位作者 胥月兵 刘小浩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14-1223,共10页
将CO_(2)捕获并通过加氢转化为醇类等高值化学品是实现CO_(2)减排和碳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Rh/CeO_(2)催化剂在CO_(2)加氢反应中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结合XRD、Raman、H2-TPR、CO_(2)-TPD、CO-DRIFTS和XPS等表征方法,揭示... 将CO_(2)捕获并通过加氢转化为醇类等高值化学品是实现CO_(2)减排和碳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Rh/CeO_(2)催化剂在CO_(2)加氢反应中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结合XRD、Raman、H2-TPR、CO_(2)-TPD、CO-DRIFTS和XPS等表征方法,揭示了Rh负载量(0.1%–2.0%)对其CO_(2)加氢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MPa、250℃的反应条件下,Rh负载量为0.1%时Rh/CeO_(2)催化剂上CO_(2)加氢产物以乙醇为主。随着Rh含量的增加,CO_(2)转化率增加,但乙醇选择性降低;当Rh负载量为2.0%时,产物以甲醇为主。对于Rh负载量不同的催化剂上的CO_(2)加氢反应,其产物选择性的差异与催化剂中Rh的存在形式和电子性质有关;原子分散的Rh^(+)有利于稳定CO^(*),CO^(*)与CH_(3)^(*)进行C–C偶联形成乙醇,而金属态的Rh团簇则容易促成CO^(*)加氢生成甲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甲醇 乙醇 氧空位 rh单原子 rh团簇
下载PDF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Rh_(13) Cluster with Three Possible Symmetries
3
作者 KUANG Xiang-Jun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67-672,共6页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13-atom Rh clusters with three possible high symmetry geometries have been studied by using the first-principles DV-LSD method. An anomalous symmetry dependence of the cluster mag... Electronic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13-atom Rh clusters with three possible high symmetry geometries have been studied by using the first-principles DV-LSD method. An anomalous symmetry dependence of the cluster magnetism was found that the total magnetic moment of the icosahedral Rh13 cluster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wo lower-symmetry clusters in a wide range of interatomic spacings. An energy difference is identified to explain this anomalous relationship, which has been found to be also useful for judging whether the broadening technique is correctly used and whether multiple input potentials must be used to reach the actual ground state in the LSD calculation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with those of previous theory and recent experiment. The actual geometry of the Rh13 cluster is suggested to be a distorted icosahedr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13 clusters electronic structure magnetic properties three possible symmetries
下载PDF
Pt_(n)Rh_(38-n)团簇电子结构及吸附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4
作者 梁晓庆 陆林璐 《台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9,共9页
铂、铑及其合金团簇因其催化活性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深入了解Pt-Rh纳米团簇的结构和电子特性,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并确定了不同组分Pt_(n)Rh_(38-n)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同时,在对其合金团簇结构研究后发现:Pt原子倾向于占据团簇表面,... 铂、铑及其合金团簇因其催化活性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深入了解Pt-Rh纳米团簇的结构和电子特性,使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并确定了不同组分Pt_(n)Rh_(38-n)团簇的最低能量结构。同时,在对其合金团簇结构研究后发现:Pt原子倾向于占据团簇表面,而Rh原子倾向于占据团簇内部,从而形成了Rh(核)-Pt(壳)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团簇对CO分子的吸附性,发现CO更倾向于吸附在Pt_(n)Rh_(38-n)团簇表面的Rh原子上,根据电子态密度分析,其原因是费米能级附近的d电子贡献主要来自Rh原子。以上研究结果对于Pt-Rh中等尺寸合金团簇的结构形成、电子性质以及CO分子的吸附性能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为双金属团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铑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结构 吸附性
下载PDF
Rh_(n)(n=1-10)在CeO_(2)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5
作者 周玉芬 杨飞勇 +2 位作者 刘振香 陈彤 王以昊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66-72,共7页
为了了解Rhn团簇在载体CeO2三个不同晶面上吸附的几何结构及吸附能,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选择CeO_(2)三个低密勒指数晶面,系统计算了Rhn团簇在载体CeO_(2)三个不同晶面上吸附的几何结构及相应的吸附能。结果表明:Rh_(n)团簇在CeO_(2)(1... 为了了解Rhn团簇在载体CeO2三个不同晶面上吸附的几何结构及吸附能,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选择CeO_(2)三个低密勒指数晶面,系统计算了Rhn团簇在载体CeO_(2)三个不同晶面上吸附的几何结构及相应的吸附能。结果表明:Rh_(n)团簇在CeO_(2)(111)(110)表面,随着Rh原子数的增多,Rhn/CeO_(2)从2D平铺聚集趋向于3D团聚;而在(100)表面,Rhn团簇趋向于单原子分散于载体表面;同时,Rhn团簇在CeO_(2)三个不同晶面的相应吸附能随Rh原子数的增多而下降,吸附作用增强。通过计算Rhn团簇在CeO_(2)三个晶面的几何结构及吸附能发现,影响Rhn团簇在CeO_(2)表面吸附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有CeO_(2)的不同晶面、Rhn团簇的大小及其载体表面的排列方式等。研究为设计开发低温高效的Rhn/CeO_(2)催化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rh团簇 吸附 CeO_(2)
下载PDF
Rh_(13)原子簇的电子结构和磁性性质研究
6
作者 邝向军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51-254,共4页
利用离散变分 -局域自旋密度泛函方法对Rh1 3原子簇在进行了电子组态优化和键长优化的基础上 ,计算得到了原子簇的平衡键长、结合能、态密度分布和净磁矩 ,所得与实验更为接近 ,对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的差异给出了可能的解释。
关键词 rh13原子簇 电子结构 磁性性质
下载PDF
密度泛函理论研究Rh_n(n=2-5)团簇与部分小分子体系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刘艳琦 张菁菁 +2 位作者 李艽 梁小刚 段海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77-883,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计算研究了Rh_n(n=2-5)团簇吸附小分子(H_2、O_2、N_2、NO、CO、NO_2、CO_2)体系的基态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特性.结果表明:N_2、NO、CO和CO_2在Rhn表面以物理吸附的形式存在,H_2和NO_2在Rhn表面发生化学吸附,O_2在Rh...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系统计算研究了Rh_n(n=2-5)团簇吸附小分子(H_2、O_2、N_2、NO、CO、NO_2、CO_2)体系的基态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特性.结果表明:N_2、NO、CO和CO_2在Rhn表面以物理吸附的形式存在,H_2和NO_2在Rhn表面发生化学吸附,O_2在Rhn表面的吸附与Rh团簇所含原子数目的奇偶性密切相关:O_2在含奇数原子铑团簇表面发生化学吸附、在含偶数原子铑团簇表面发生物理吸附;对于各小分子在Rhn表面的物理吸附而言,吸附能强弱顺序为NO>(CO≈NO_2≈O_2)>(CO_2≈N_2)>H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团簇 密度泛函理论 几何结构 吸附
下载PDF
Rh-Co/Al_2O_3双金属催化剂上CO加氢反应
8
作者 周建略 陈耀强 +2 位作者 曹昭 龚茂初 陈豫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8-13,共6页
用非传统方法制备了Rh2Co2/Al2O3、Co2/Al2O3、Rh4/Al2O3和用传统方法制备了(Rh+Co)/Al2O3催化剂。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研究了上述催化剂的CO加氢活性及选择性,并系统地研究了H2/CO... 用非传统方法制备了Rh2Co2/Al2O3、Co2/Al2O3、Rh4/Al2O3和用传统方法制备了(Rh+Co)/Al2O3催化剂。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研究了上述催化剂的CO加氢活性及选择性,并系统地研究了H2/CO比值和温度对反应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Rh2Co2/Al2O3的活性不仅高于Rh4/Al2O3和Co2/Al2O3,而且也高于(Rh+Co)/Al2O3,在选择性方面与上述样品也有明显差异。当H2/CO比值从6:1变到1:1时,其它催化剂的反应活性大为降低,而Rh2Co2/Al2O3仍保持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铑钴催化剂 一氧化碳 加氢反应
下载PDF
Rh-ZSM-5分子筛吸附CO、H2O和O2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丹 吴安安 +1 位作者 谭凯 吕鑫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3-839,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簇模型方法研究了小分子CO、H2O和O2在Rh交换的ZSM-5分子筛(Rh-ZSM-5)上的吸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H 2O和O2或CO可共吸附在Rh+上形成四配位铑配合物,其中Rh仅与ZSM-5表面的一个桥氧配位;在H 2 O和O 2共存时,最...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簇模型方法研究了小分子CO、H2O和O2在Rh交换的ZSM-5分子筛(Rh-ZSM-5)上的吸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H 2O和O2或CO可共吸附在Rh+上形成四配位铑配合物,其中Rh仅与ZSM-5表面的一个桥氧配位;在H 2 O和O 2共存时,最稳定的表面吸附物种为Rh(H 2O)2(O 2),含一个超氧离子;引入具有强配位能力的CO后,最稳定的表面吸附物种为Rh(CO)2(H 2O),阻碍了O 2的化学吸附.这暗示此前人们认为在CH 4/CO/H 2O/O2/Rh-ZSM-5混合体系中通过O 2的化学吸附活化甲烷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ZSM-5 羰基铑物种 化学吸附 簇模型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Rh/Ti_(3)C_(2)T_(x)MXene催化剂用于氨硼烷催化产氢
10
作者 张庆萧 付雪力 +2 位作者 赖慧荣 姬培熠 李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5期546-552,共7页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基(MXene)催化剂对于水解产氢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以二维过渡金属碳化钛(Ti_(3)C_(2)T_(x)MXene)材料为载体,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了超高分散度的二维Ti_(3)C_(2)T_(x)MXene材料担载的金属铑(Rh)催化剂(Rh/Ti...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基(MXene)催化剂对于水解产氢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以二维过渡金属碳化钛(Ti_(3)C_(2)T_(x)MXene)材料为载体,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了超高分散度的二维Ti_(3)C_(2)T_(x)MXene材料担载的金属铑(Rh)催化剂(Rh/Ti_(3)C_(2)T_(x)MXene).利用单层二维Ti_(3)C_(2)T_(x)MXene材料高度暴露的表面,实现了Rh亚纳米团簇的高度分散.在常压的温和条件下,将制得的Rh/Ti_(3)C_(2)T_(x)MXene催化剂用于氨硼烷的常温分解.在35℃,0.1 MPa的条件下,氨硼烷可以在3 min内完全实现氢气(H_(2))的释放.催化剂的结构表征证明:Rh亚纳米团簇的平均尺寸约为0.66 nm.构效关系研究表明:二维Ti_(3)C_(2)T_(x)MXene载体表面高度暴露的碳钛键(C-Ti)结构可以起到锚定和高度分散Rh亚纳米团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氨硼烷 储氢材料 二维过渡金属碳化钛(Ti_(3)C_(2)T_(x)MXene)材料 铑(rh)亚纳米团簇
下载PDF
组合对Ag-Rh双金属团簇熔化行为的影响
11
作者 潘洋 黄世萍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9-592,共4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6种不同组合、具有正十面体壳对称构型、原子总数为魔幻数(309)的Ag-Rh双金属团簇的熔化过程。研究金属原子间作用力采用Sutton-Chen多体作用势能模型,初始构象取自半巨正则系综Monte Carlo模拟结果。通...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研究了6种不同组合、具有正十面体壳对称构型、原子总数为魔幻数(309)的Ag-Rh双金属团簇的熔化过程。研究金属原子间作用力采用Sutton-Chen多体作用势能模型,初始构象取自半巨正则系综Monte Carlo模拟结果。通过分析模拟所得到的平均单原子势能Ua和等容热容Cv与温度的关系,得出各团簇的熔点,还发现Ag-Rh双金属团簇熔点与团簇中Ag原子数的增加呈近似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壳对称构型 Ag-rh双金属团簇 正十面体
原文传递
羰基铑簇合物衍生的多相烯烃氢甲酰化催化剂的性能及红外表征
12
作者 黄林 郭文硅 +2 位作者 刘安明 李大明 徐奕德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1993年第5期365-376,共12页
在常压下,Rh_4(CO)_(12)或Rh_6(CO)_(16)簇合物衍生的Rh/SiO_2对乙烯,丙烯氯甲酰化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并有利于直线醛的形成.乙烯氢甲酰化体系的表面催化比活性与Rh分散性的关系表明.乙烯氢甲酰化反应具有结构敏感性,而... 在常压下,Rh_4(CO)_(12)或Rh_6(CO)_(16)簇合物衍生的Rh/SiO_2对乙烯,丙烯氯甲酰化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并有利于直线醛的形成.乙烯氢甲酰化体系的表面催化比活性与Rh分散性的关系表明.乙烯氢甲酰化反应具有结构敏感性,而乙烯加氢反应具有结构非敏感性,高分散的金属表面有利于主反应的选择性.通过红外光谱跟踪,发现表面Rh在反应气氛中显示零价.根据接触时间对催化反应的影响,推测多相烯烃氢甲酰化及加氢反应都在Ph^0活性中心上进行.另外,担载羰基铑簇合物的热分解红外研究结果指出,表面羰基化合物金属中心上的配位不饱和性对氢甲酰化催化活性似乎起着重要影响,簇合物只有完全脱羰才能提供高活性的催化中心.在反应气氛和CO气氛中,担载Rh_6(CO)_(16)表现出一致的热稳定性,说明反应气中的CO对稳定羰基物起着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铑簇合物 铑催化剂 氢甲酰比 烯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