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州地区RhD变异型献血者分子生物学分析
1
作者 杨贺才 曾群娟 +3 位作者 马晓莉 吕永磊 耿明璐 王丽萍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866-871,共6页
目的研究郑州地区RhD变异型献血者血清学特征及基因突变机制。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送至本实验室的1619名RhD阴性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试验方法进行RhD阴性确认试验及RhCE表型检测。采用RHD基因... 目的研究郑州地区RhD变异型献血者血清学特征及基因突变机制。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送至本实验室的1619名RhD阴性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应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间接抗球蛋白试验方法进行RhD阴性确认试验及RhCE表型检测。采用RHD基因扩增和Sanger测序检测RhD变异型标本基因型。结果RhD阴性确认试验共检出RhD变异型69例,比例为4.26%(69/1619)。RhCE表型分别为ccEe、Ccee、CcEe、CCee。包含17种基因型,15种D变异型表型。RHD^(*)weak partial 15等位基因最多(33例),频率为47.83%(33/69),主要表型为ccEe;其次是RHD^(*)DVI.3等位基因20例,频率为28.99%(20/69),主要表型为Ccee。RHD^(*)weak partial 15/RHD^(*)01EL.01杂合子3例,频率为4.35%(3/69),皆为CcEe表型。其他罕见基因型共13例,频率为18.84%(13/69)。抗筛阳性3例,比例为4.35%(3/69)。女性献血者2名,皆有孕产史,经抗体鉴定为抗-D;男性献血者1名,为抗-M。结论郑州地区RhD变异型献血者中RHD^(*)weak partial 15基因型最常见,其次为RHD^(*)DVI.3基因型。对保障安全供血,指导临床精准输血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rhD变异型 基因型 分子生物学 郑州
下载PDF
2例罕见RhD变异型RHD*DEL37的分子生物学分析
2
作者 王鹏 杨子瑶 +2 位作者 王萌 王巍 李爱芝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2-356,共5页
Rh血型系统是输血医学中重要的常规检测血型系统,因RhD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一直以来倍受临床重视。本研究报道了2例罕见的RHD基因变异型RHD*DEL37个体的血清学和基因特征,这2例个体的血液样本经血清学方法(试管... Rh血型系统是输血医学中重要的常规检测血型系统,因RhD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病一直以来倍受临床重视。本研究报道了2例罕见的RHD基因变异型RHD*DEL37个体的血清学和基因特征,这2例个体的血液样本经血清学方法(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鉴定为RhD阴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PCR-SSP)对样本进行RHD基因分型和合子型分析,基因分型结果为RHD基因阳性,并排除了常见的几种RHD基因变异体的可能。RHD基因合子型检测阳性,证明其中一条RHD等位基因1~10外显子全部缺失。进一步对样本RHD基因1~10外显子基因进行Sanger法测序,测序结果显示在另一条等位基因第8内含子上的第1154-31号碱基发生了T>C突变,国际输血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Blood Transfusion,ISBT)将该突变等位基因命名为RHD*DEL37,表型为RhD放散型(D-elute,Del)。本研究中,2例血清学初筛RhD阴性的样本通过分子生物学检测,其基因型为RHD*DEL37/RHD-(RHD*01N.01)。由于这2例个体无血缘关系,提示我国可能存在携带该基因突变的人群。本研究提示分子生物学方法可辅助鉴别血清学初筛为阴性的RhD变异体样本,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和血清学方法在准确鉴定血型、保障患者输血安全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HR血型系统 血清学 基因分型技术 等位基因
下载PDF
中国人输血产生RhCE同种抗体的风险和预防策略
3
作者 赵桐茂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482-485,490,共5页
目的探索一种评估输血产生RhCE同种抗体风险的新途径,并制定选择RhCE相容供者的策略。方法根据兰德施泰纳法则和群体遗传学原理,确定在随机输血中供者与受者RhCE抗原错配的组合,根据中国人Rh血型分布大数据资料,计算错配组合的概率以及... 目的探索一种评估输血产生RhCE同种抗体风险的新途径,并制定选择RhCE相容供者的策略。方法根据兰德施泰纳法则和群体遗传学原理,确定在随机输血中供者与受者RhCE抗原错配的组合,根据中国人Rh血型分布大数据资料,计算错配组合的概率以及找到相容供者的机会。结果分析文献报告的458542例中国人RhD、C、c、E和e抗原分型资料,结果表明在只采用RhD同型输血的策略中,RhCE抗原错配占全部输血的25.16%,其中Rh表型DCCee、DccEE、DCcee和DccEe错配分别占比14.97%、5.01%、2.21%和2.26%,表型Dccee、DCCEE、DCCEe和DCcEE错配合计占比0.71%。Rh表型DCcEe个体可以接受任何Rh表型供者的血液。结论中国人Rh血型以高频率DCe单倍型为特征,Rh表型DCCee个体是随机输血后产生RhCE同种抗体的高风险群体。RhC、c、E和e抗原分型对寻找Rh抗原匹配供者有重要意义。使用常见RhCE表型相容供者的输血,可以预防大约90%的受者产生RhCE同种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输血 兰德施泰纳法则 rh血型系统 rhCE抗原匹配 输血反应 血型抗原 同种抗体 群体遗传学 中国人
下载PDF
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Rh血型转变研究
4
作者 童欣欣 钟明璐 +3 位作者 黄慧瑛 邓晖 黄建云 魏亚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2期230-236,共7页
目的检测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供、受者及移植后患者的Rh血型抗原C、c、E、e,探究受者Rh血型抗原转变为供者Rh血型抗原C、c、E、e转变时间与过程。方法收集HSCT前供、受者以及移植后患者的抗凝全血标本,用微柱凝胶卡检测AB... 目的检测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前供、受者及移植后患者的Rh血型抗原C、c、E、e,探究受者Rh血型抗原转变为供者Rh血型抗原C、c、E、e转变时间与过程。方法收集HSCT前供、受者以及移植后患者的抗凝全血标本,用微柱凝胶卡检测ABO血型、Rh血型,统计分析并比较ABO、Rh血型抗原转变与时间。结果排除红细胞输注的影响,58例HSCT患者Rh血型抗原C、c、E、e完全转变为供者的Rh血型抗原所需时间为(57.81±8.99)d,患者的年龄和血液病种类影响Rh血型抗原转换时间,性别、移植方式和供受者ABO血型相合性对Rh抗原转变时间无影响。移植后第3周部分患者开始出现少量供者红细胞,第4周开始检测到混和嵌合状态,第7~10周Rh血型抗原完全转变。此外,比较25例供、受者ABO血型和Rh血型均不相同的HSCT患者的Rh血型抗原转变时间和ABO血型转变时间,Rh血型抗原转变时间较ABO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期检测HSCT患者移植后Rh血型抗原可以作为辅助判断移植效果的指标之一,对HSCT患者移植后输注Rh血型相容性的红细胞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rh血型抗原 转变时间
下载PDF
桂北地区Rh血型系统分布及Rh分型配合性输注的临床应用价值
5
作者 张国光 容海燕 +3 位作者 黎夏婷 唐碧芸 于秋玲 于路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3期1950-1954,共5页
目的探讨桂北地区人群Rh血型系统C、E、c、e抗原和表型分布情况,分析RhC、E、c、e表型配合性输注的疗效,为临床Rh表型配合性输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该院9645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RhD阳性标本9610例,RhD... 目的探讨桂北地区人群Rh血型系统C、E、c、e抗原和表型分布情况,分析RhC、E、c、e表型配合性输注的疗效,为临床Rh表型配合性输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该院9645例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RhD阳性标本9610例,RhD阴性标本35例。检测并分析9610例RhD阳性标本RhC、E、c、e抗原和表型分布情况。另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210例输血患者进行配血观察研究。在ABO和RhD同型的基础上,将210例输血患者分为RhC、E、c、e配合性输注组(观察组,105例)和非配合性输注组(对照组,105例)。两组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2 U,检测两组输血前后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水平和红细胞压积(HCT),记录两组输注后红细胞输注有效率、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桂北地区RhD阳性抗原阳性率为99.64%(9610/9645)。9610例RhD阳性血型主要抗原C、c、E、e的分布频率分别为94.09%(9042/9610)、41.43%(3981/9610)、33.04%(3176/9610)、96.44%(9268/9610)。9610例RhD阳性标本中,有9种形式,其表型及分布频率分别为CCDee(57.76%,5551/9610)、CcDEe(26.56%,2552/9610)、CcDee(8.76%,842/9610)、ccDEE(3.34%,321/9610)、ccDEe(2.14%,206/9610)、CCDEe(0.79%,76/9610)、ccDee(0.43%,41/9610)、CcDEE(0.20%,19/9610)、CCDEE(0.02%,2/9610)。两组输血前Hb水平、HCT、WBC及PL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血后Hb水平、HCT均高于输血前,观察组输血后WBC低于输血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后Hb水平、HCT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两组红细胞输注有效率、不规则抗体阳性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桂北地区人群Rh表型为CCDee和CcDEe占优势,表型CCDEE最少。有妊娠史或需反复输血患者,在ABO和RhD同型基础上,优选Rh表型配合性血制品进行输注,可减少Rh系统抗体的产生,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红细胞输注效果,保障输血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抗原 rh表型 配合性输注 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安全
下载PDF
泉州地区献血人群ABO、Rh血型分布特点分析
6
作者 侯志婷 林毅胜 +3 位作者 丁培燕 陈吓燕 黄小静 章永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泉州地区献血人群ABO和Rh血型分布特点,丰富稀有表型资料库,以期指导采供血计划和无偿献血者招募策略的制订,保障泉州地区的临床用血。方法收集2018—2022年泉州市190195名献血者数据,分析其ABO和RhD血型分布特点,进行ABO血型Ha... 目的探讨泉州地区献血人群ABO和Rh血型分布特点,丰富稀有表型资料库,以期指导采供血计划和无偿献血者招募策略的制订,保障泉州地区的临床用血。方法收集2018—2022年泉州市190195名献血者数据,分析其ABO和RhD血型分布特点,进行ABO血型Hardy-Weinberg吻合度检验,并对2022年8月至2024年4月本站RhD阴性标本进行RhC、c、E、e抗原分型检测,建立稀有表型资料库。结果泉州地区献血人群ABO表现型O>A>B>AB,基因频率r>p>q,期望值与观察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规律。汉族RhD阴性献血者占比0.44%,271名RhD阴性献血者中,共检出6种表现型: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dee;未检出CcdEE、ccdEE、CCdEE、CCdEe,2例未检出C(c)抗原,RhC、c、E、e抗原频率由高到低均为e>c>C>E。结论血型遗传规律不能真实反映献血人群的血型分布,根据研究所得的献血人群ABO和Rh血型分布特点可用来指导制订采供血计划和精准的无偿献血者招募策略,保障本地区的血液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rh血型 血型分布 基因频率 泉州
下载PDF
官能团修饰的UiO-66负载Rh催化剂合成及其催化CO_(2)加氢制乙醇性能
7
作者 郑珂 胥月兵 +1 位作者 刘冰 刘小浩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23,共11页
二氧化碳(CO_(2))通过加氢转化为乙醇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制备不同官能团(—OH和—NH_(2))修饰的UiO-66负载Rh催化剂Rh UiO-66,在间歇高压反应釜中评价所制备催化剂对CO_(2)加氢制乙醇反应的催化性能... 二氧化碳(CO_(2))通过加氢转化为乙醇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制备不同官能团(—OH和—NH_(2))修饰的UiO-66负载Rh催化剂Rh UiO-66,在间歇高压反应釜中评价所制备催化剂对CO_(2)加氢制乙醇反应的催化性能,并结合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方法,探究官能团改性对Rh基催化剂上CO_(2)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Rh UiO-66催化剂相比,经官能团修饰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明显增强,尤其是经—NH_(2)修饰的催化剂(Rh UiO-66-NH_(2))表现出了优异的催化活性、乙醇选择性和循环稳定性;—NH_(2)修饰后,催化剂中Rh+含量明显增加,有利于稳定CO*,并促进其与CH_(x)*发生C—C偶联和加氢反应生成乙醇;在压力为3.0 MPa、温度为250℃的条件下,Rh UiO-66-NH_(2)催化CO_(2)加氢反应的CO_(2)转化率为5.6%,乙醇选择性高达84.7%,且5次循环反应后催化剂性能基本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乙醇 rh催化剂 官能团 电子性质
下载PDF
智能配血系统助力Rh血型相容性输注的效果评价
8
作者 范瑞 施芳芳 +4 位作者 马云静 尚玮玮 唐文飞 张晓影 马海梅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4期531-535,共5页
目的评估智能配血系统在提高Rh血型相容性输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我院红细胞输注情况,2022年与2023年患者作为实验组,运用智能配血系统对Rh五抗原进行了最大程度的配合性输注,2020年与2021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ABO血型、红细胞不... 目的评估智能配血系统在提高Rh血型相容性输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我院红细胞输注情况,2022年与2023年患者作为实验组,运用智能配血系统对Rh五抗原进行了最大程度的配合性输注,2020年与2021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ABO血型、红细胞不规则抗体,Rh(D、C、E、c、e)抗原。解析本院患者Rh抗原表型与抗原频率的分布特征,总结献血者与患者之间的Rh表型相容性输注比例变化,分析不规则抗体及Rh抗体构成情况。结果在RhD阳性患者最常见的表型是CCee,RhD阴性患者最常见的表型是ccee。对抗原频率分析揭示D抗原频率最高99.55%,E抗原频率最低49.30%。基因频率中D基因频率为99.55%,E基因频率为28.66%。总结历年不同分数区间Rh五抗原配合性输注情况,90分以上的相合匹配率逐年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他分数区间呈下降趋势。在不规则抗体的构成中,Rh抗体所占比例持续下降,以抗-E最常见,其次为抗-Ce。结论利用智能配血系统实现Rh血型五抗原配合性输注,不仅降低了Rh血型系统抗体产生的几率,提升了输血治疗的安全性;而且减少输注无效,提高了输血治疗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配血系统 rh血型 信息化 临床输血
下载PDF
4例ABO和Rh血型嵌合体的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许志远 李晓菲 +2 位作者 刘婷婷 张烨 苗天红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3期342-348,共7页
目的研究血型嵌合体的血清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确认方法。方法对4例医院输血科送检做ABO和RhD血型的患者,进行ABO和Rh血型鉴定、毛细管离心分离新生红细胞、吸收试验、DTT处理凝集红细胞试验,同时对患者1的血样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患... 目的研究血型嵌合体的血清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确认方法。方法对4例医院输血科送检做ABO和RhD血型的患者,进行ABO和Rh血型鉴定、毛细管离心分离新生红细胞、吸收试验、DTT处理凝集红细胞试验,同时对患者1的血样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患者1:ABO血型为AB/B型嵌合,Rh血型为RhCE基因嵌合;患者2:Rh血型为RhD基因嵌合;患者3:ABO血型为AB/B型嵌合,Rh血型为RhD基因嵌合;患者4:ABO血型为O/B型嵌合,Rh血型为RhCE基因嵌合。结论在血型血清学上,排除患者有近期输血史,同时又不存在使患者抗原减弱的疾病情况下,ABO和Rh血型出现混合外观现象是其主要特征,实验人员可依据此怀疑患者是有血型嵌合体的可能通过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嵌合体 ABO嵌合 rh嵌合 毛细管离心 熔解曲线
下载PDF
母胎Rh血型不合胎儿贫血行宫内输血的应用效果及护理
10
作者 钟春玲 佘喜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4期2046-2050,共5页
目的探讨母胎Rh血型不合胎儿贫血行宫内输血的效果及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疗效及降低宫内输血并发症。方法采取非随机对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母胎Rh血型不合胎儿贫血行宫内输血治疗... 目的探讨母胎Rh血型不合胎儿贫血行宫内输血的效果及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疗效及降低宫内输血并发症。方法采取非随机对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因母胎Rh血型不合胎儿贫血行宫内输血治疗的19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孕妇年龄为(31.39±4.13)岁,孕周为(26.34±4.71)周,其中初产妇2例,经产妇17例,不良孕产史9例,伴有胎儿水肿4例。给予宫内输血,并在宫内输血前、中、后给予相应的护理,记录宫内输血前后胎儿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压积(HCT)及输血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结果输血后,胎儿Hb浓度及HCT均较输血前升高[(121.56±27.69)g/L比(69.90±22.34)g/L、(36.87±7.84)%比(21.17±6.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37、-12.702,均P<0.05);输血后发生1例(5.26%)胎儿心动过缓;1例(5.26%)胎死宫内;随访显示17例(89.47%)早产,1例(5.26%)足月生产。结论母胎Rh血型不合胎儿贫血行宫内输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护理方面需加强胎儿宫内输血的护理,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物品准备,术中做好体位护理、用药护理、输血护理、病情观察,术后做好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健康指导,其对保证输血效果、降低宫内输血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rh血型系统 宫内输血 胎儿 护理
下载PDF
乙肝病毒再激活致Rh血型阴性患者肝功能衰竭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尼亚孜艾力·萨伊提 全斌 李倩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90-93,共4页
糖皮质激素是神经和免疫系统介质,临床上用于治疗过敏、自身免疫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一线药物。高剂量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会出现激素引起的免疫抑制、高血糖、继发性感染以及骨质疏松症等副作用。然而,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再激... 糖皮质激素是神经和免疫系统介质,临床上用于治疗过敏、自身免疫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一线药物。高剂量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会出现激素引起的免疫抑制、高血糖、继发性感染以及骨质疏松症等副作用。然而,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案例少见。我们报道一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Rh阴性血型患者因膜性肾病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1年后出现纳差、腹胀以及黄疸等肝功能衰退的表现。考虑患者服用糖皮质激素史,我们怀疑糖皮质激素激活乙型肝炎病毒导致的肝功能衰竭。住院期间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行人工肝治疗后肝功能明显改善。这说明乙型病毒性肝炎再激活导致的肝功能衰竭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b system, DPMAS)模式拟行人工肝治疗明显改善患者预后,缓解血源紧张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再激活 肝功能衰竭 皮质醇 rh血型阴性
下载PDF
RHD*845A/1227A变异型个体的分子机制
12
作者 谢秀华 吴凡 +1 位作者 邓清 庄乃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50-1154,共5页
目的:研究1例罕见的RhD变异型个体的基因突变机制。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对样本进行Rh分型,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RhD抗原以及抗体筛查。D-screen试剂分析样本的RhD抗原表位。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RHD基因以及RhD... 目的:研究1例罕见的RhD变异型个体的基因突变机制。方法:采用常规血清学方法对样本进行Rh分型,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确认RhD抗原以及抗体筛查。D-screen试剂分析样本的RhD抗原表位。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RHD基因以及RhD杂合型分析,Sanger测序方法分析RHD基因编码区序列。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样本RHD mRNA,对RHD cDNA进行TA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血清学检测该样本RhD抗原为弱阳性,Rh分型为CcDEe,抗体筛查结果为阴性。经D-screen试剂检测样本表现出部分D的抗原表位分布。经RHD基因编码序列分析发现,RHD基因第6外显子第845位和第9外显子第1227位碱基均显示G/A杂合。TA克隆得到3种剪接异构体。结论:该研究对象为RHD基因845G>A和1227G>A突变个体,该杂合突变导致样本红细胞RhD抗原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rhD变异型 rhD基因 DNA测序
下载PDF
RhD阴性患者输注“亚洲型”DEL型红细胞短期内引起高效价抗-D的同种免疫研究
13
作者 卢霞 潘英芳 +2 位作者 赵爱平 徐群 沈云青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6期835-839,共5页
目的通过对1例RhD阴性患者输注“亚洲型”DEL红细胞后诱发同种抗-D免疫的研究分析,探讨RhD阴性患者输注DEL型策略。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ABO及Rh系统血型抗原检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高分辨熔解曲线和基因测序分析检测DEL型的RHD... 目的通过对1例RhD阴性患者输注“亚洲型”DEL红细胞后诱发同种抗-D免疫的研究分析,探讨RhD阴性患者输注DEL型策略。方法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ABO及Rh系统血型抗原检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高分辨熔解曲线和基因测序分析检测DEL型的RHD基因分型。结果受血者为O型,RhD阴性。供血者为RHD 1227G>A突变的“亚洲型”DEL,Rh表型为Ccee。受血者输血后抗体筛查阳性,并鉴定为抗D和抗C,抗D效价512,抗C效价128。结论RhD阴性患者输注“亚洲型”DEL红细胞会引起抗-D同种免疫。因此对于RhD阴性献血者应加强DEL型的筛查,必要时可以增加RHD基因检测以保障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 “亚洲型”DEL型 抗-D 同种免疫 rhD 1227G>A 突变
下载PDF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etection of Rh blood group antigens and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pregnant women with a second pregnancy
14
作者 Xiao-Ling Fu Xing-Dan Zhao +3 位作者 Ai-Han Weng Su-Jiao Li Xue-Yu Wang Kai-Nian Ya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2年第8期23-28,共6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henotype distribution of five antigens of Rh blood group system and the specificity of Rh blood group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henotype distribution of five antigens of Rh blood group system and the specificity of Rh blood group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h blood group antibody and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in second-child pregnant women,and to provide laboratory basi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Rh-HDN).Methods:500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 were collected as the study group and 500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 as the control group(all pregnant women underwent obstetric examination in the integrated obsteric clinic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January 2021).To detectethe Rh blood group antigens(D,C,c,E,e)of the two groups of samples,screene the irregular antibodies,identify the specificity of irregular antibodies,determine the titer and record the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of pregnant women with positive Rh blood group antibodies.Results:There were 11 Rh phenotypes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 in the study group:CCDee(152cases,30.4%),CcDEe(136cases,27.2%)CcDee(84cases,16.8%),ccDEE(30cases,6%),ccDee(31cases,6.2%),CCDEe(14cases,2.8%),ccDEe(9cases,1.8%),cc dee(18cases,3.6%),CCDEE(2cases,0.4%),CcdEe(12cases,2.4%),Ccdee(6cases,1.2%),CCd ee(6cases,1.2%).A total of 42 cases(8.4%)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 were negative for RhD.There were 10 Rh phenotypes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 in the control group:CCDee(144cases,28.8%),CcDEe(138cases,27.6%),CcDee(90cases,18%),ccDEE(42cases,8.4%),ccDee(28cases,5.6%),CCDEe(10cases,2%),ccDEe(8cases,1.6%),cc dee(19cases,3.8%),CCDEE(1cases,0.2%),CcdEe(11cases,2.2%),Ccdee(9cases,1.8%).A total of 39 cases(7.8%)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 were negative for RhD.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 in the study group,the positive rate of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was 4.0%(20/500),and the specificity of Rh blood group antibodies was found as follows:anti-E 1.8%(9/500),anti-D 1.4%(7/500),anti-C 0.4%(2/500)and anti-Ec 0.4%(2/500).The positive rate of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0,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Rh-HDN was found in 10 newborns(2%)of the 20 women with positive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second child,and the antibody titer during pregnancy was more than 32.No Rh-HDN occurred in newborns in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first pregnancy,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Pregnancy stimulation can increase the probability of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pregnant women,and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Rh blood group can easily cause Rh-HDN,so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routine detection of five antigens of Rh blood group and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during prenatal examination.It is helpful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Rh-blood irregular antibodies and the assessment of fetal or neonatal risk of Rh-HD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 blood group antigen Pregnant woman Irregular antibody detection HDN
下载PDF
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中不规则抗体检测技术对不良反应及溶血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巴芳芳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3期84-86,共3页
目的探究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中应用不规则抗体检测技术的效果,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输血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接诊的非Rh血型系统输血患者80例,按照是否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分组,各40例,对照组未进... 目的探究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中应用不规则抗体检测技术的效果,以降低输血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输血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接诊的非Rh血型系统输血患者80例,按照是否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分组,各40例,对照组未进行检测,观察组进行检测,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同时统计不规则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型分布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低于对照组(32.5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同血液成分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低于对照组(27.50%),差异显著(P<0.05);IgG型占比20.0%、IgM型占比57.5%、IgG型+IgM型占比22.5%。结论重视输血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及溶血情况,在其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患者的输血安全性更高,提高临床输血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系统 输血 不规则抗体检测 不良反应及溶血
下载PDF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caused byantibodies of Rh blood group(11cases)
16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362-,共1页
关键词 rh Hemolytic transfusion reaction caused byantibodies of rh blood group
下载PDF
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血型产妇输血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17
作者 艾则孜·阿布力米提 陈睿峰 阿力亚·热木托 《当代医学》 2023年第8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在Rh(D)阴性血型产妇输血中储存式自体输血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Rh(D)阴性血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方式进行输血治疗干预,比较不同时间段血液学指标[血红蛋白(Hb... 目的探讨在Rh(D)阴性血型产妇输血中储存式自体输血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Rh(D)阴性血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方式进行输血治疗干预,比较不同时间段血液学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PLT)及红细胞压积(HCT)]变化。结果采血前、采血后24 h及回输血后,产妇Hb、RBC、PLT、H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产妇在采血过程中,均未呈现出手脚冰凉、面色苍白以及全身虚汗等表现;胎心监护未发现异常情况;所有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合理采用储存式自体输血方式进行干预,可避免针对Rh(D)阴性血型产妇在实施手术过程中,呈现出血源紧张情况,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D)阴性血型 产妇 储存式自体输血 安全性
下载PDF
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中D基因多态性研究
18
作者 雍乐 刘新 +1 位作者 王安 王川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411-413,417,共4页
【目的】探讨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中D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定期产检的54例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采用微柱凝胶卡检测RhD血型,采用抗人球蛋白凝胶卡法进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采用Rh分型卡鉴定... 【目的】探讨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中D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本院定期产检的54例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采用微柱凝胶卡检测RhD血型,采用抗人球蛋白凝胶卡法进行间接抗球蛋白试验(IAT),采用Rh分型卡鉴定RhCE抗原分型,采用吸收放射试验检测Del血型,采用序列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PCR-SSP)鉴定标本的Del血型基因型,采用D-Screen试剂的反应格局表鉴定部分DⅥ3型,针对10个RHD基因外显子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测序。【结果】54例初筛RhD阴性孕妇中,单克隆(IgG+IgM)抗D-抗体IAT试验检出3例阳性,经鉴定为D变异型;酸放散法检出阳性18例,除上述3例D变异型外,其余15例均为Del表型,36例D阴性标本。D变异型与Del表型均未产生抗-D,36例D阴性标本中2例产生抗-JKb合并抗-cE,7例产生抗-D(其中1例产生抗-C合并抗-D)。RhCE分型结果显示:D阴性血型以ccee为主,Del表型以Ccee为主,无ccEe与ccee。3例D变异型中,D-Screen检出2例部分DⅥ3型,剩余1例经RHD基因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为弱D15型,RHD基因存在c.845G>(p.Gly282Asp)纯合突变。PCR-SSP检出15例阳性,与酸放散法检出阳性的例数一致,15例Del表型均携带RHD*01EL.01。15例Del表型中,合子型D+/D+1例,且其基因型为RHD*01EL.01/01EL.01;合子型D+/D-14例,且其基因型均为RHD*01EL01/01N.01,占93.33%。【结论】54例陕西汉族初筛RhD阴性孕妇中D基因结构存在复杂的多态性,变异等位基因D阴性血型以ccee为主,Del表型以Ccee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Hr血型系统/遗传学 孕妇 基因表达 多态现象 遗传 汉族
下载PDF
孝感地区受血者Rh血型系统抗原分布及Rh血型相容性输注可行性探讨
19
作者 邢杰 马祥斌 +1 位作者 祝辉 乐正宇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孝感地区部分输血治疗患者Rh血型系统主要抗原表型分布比例,探讨本地区Rh血型系统相容性输注的可行性。方法:微柱凝胶法检测2019年7月至2023年2月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治疗中的1835例患者的红细胞Rh血型系统D、C、c、E、e抗... 目的:分析孝感地区部分输血治疗患者Rh血型系统主要抗原表型分布比例,探讨本地区Rh血型系统相容性输注的可行性。方法:微柱凝胶法检测2019年7月至2023年2月孝感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治疗中的1835例患者的红细胞Rh血型系统D、C、c、E、e抗原,计算Rh抗原表型的抗原频率及表型分布。于2021年10月1日选择对输血患者进行Rh同型或相容性输注。结果:1835例输血治疗患者共检出13种表型。抗原频率:D抗原为99.6%,C抗原为91.3%,c抗原为53.9%,E抗原为45.6%,e抗原为94.45%。对输血患者进行Rh相容性输注后,Rh血型系统产生的不规则抗体阳性率由1.77%(25/1414)下降至0.82%(12/1456),输血治疗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由6.6天减少至4.3天;Rh血型相容性输注前、后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供血者常规检测Rh系统血型,建立孝感地区Rh血型表型数据库,对需要输血的患者进行相容性输注,对输血安全和输血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系统 表型 抗原频率 配合性输注
下载PDF
探究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中应用不规则抗体检测技术的效果
20
作者 吴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4期155-157,共3页
目的 观察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中应用不规则抗体检测技术的效果。方法 125例有输血风险需接受血液检测的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前均应用不规则抗体技术检测。分析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情况、免疫球蛋白类型分布情况;并统计输血不良反... 目的 观察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中应用不规则抗体检测技术的效果。方法 125例有输血风险需接受血液检测的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前均应用不规则抗体技术检测。分析不规则抗体特异性分布情况、免疫球蛋白类型分布情况;并统计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25例患者检测结果不规则抗体中抗M抗体39例,占比31.20%为最多;其次为抗P1抗体31例,占比24.80%次之;未确定特异性和抗Lea抗体分别为18例(14.40%)及17例(13.60%)。125例患者中不规则抗体免疫球蛋白类型为免疫球蛋白M(IgM)最多为97例,占比为77.60%;免疫球蛋白G(IgG)为21例,占比为16.80%;IgM+IgG为5例,占比为4.00%;空白未检出2例,占比为1.60%。125例输血患者中,其中1例发生发热反应,未发生过敏、溶血等不良反应,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0%。结论 对需要输血的非Rh血型系统患者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测,对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保证输血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应作为临床输血前必查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血型系统 输血 不规则抗体检测 高危妊娠监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