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卷曲方式对Rh原子在单壁碳纳米管内外吸附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莎 吴锋民 +1 位作者 滕波涛 杨培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52-560,共9页
碳纳米管曲率与卷曲方式是同时存在并影响金属原子在碳纳米管内外吸附行为的重要因素,单独研究卷曲方式对金属吸附行为的影响较困难.选取曲率相近、卷曲方式不同的扶手椅型(6,6)、锯齿型(10,0)与手性(8,4)单壁碳纳米管(SWCNT),利用密度... 碳纳米管曲率与卷曲方式是同时存在并影响金属原子在碳纳米管内外吸附行为的重要因素,单独研究卷曲方式对金属吸附行为的影响较困难.选取曲率相近、卷曲方式不同的扶手椅型(6,6)、锯齿型(10,0)与手性(8,4)单壁碳纳米管(SWCNT),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Rh原子在SWCNT内外的吸附行为.构型优化表明:由于SWCNT卷曲方式不同,导致Rh原子在(6,6),(10,0)与(8,4)SWCNT内外吸附的稳定构型不同;不同卷曲方式亦使SWCNT与Rh原子相互作用的C原子不同,导致Rh在不同管型内外吸附能的差异.电荷密度分析表明,SWCNT管外的电荷密度大于SWCNT管内的电荷密度,不同卷曲方式SWCNT电荷密度变化不同.差分电荷密度显示卷曲方式不同导致Rh原子与C原子相互作用时轨道取向不同,得失电子情况略有差异.能带结构分析表明,Rh原子吸附后的SWCNT在费米能级附近出现掺杂能带.吸附Rh原子后的(6,6)SWCNT仍呈金属性;当Rh原子在(10,0)SWCNT管内吸附时,SWCNT由半导体性转变为金属性,而Rh原子在SWCNT管外吸附时,SWCNT带隙降低;吸附Rh原子的(8,4)SWCNT带隙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单壁碳纳米管 rh原子 卷曲方式
原文传递
Rh_(13)原子簇的电子结构和磁性性质研究
2
作者 邝向军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51-254,共4页
利用离散变分 -局域自旋密度泛函方法对Rh1 3原子簇在进行了电子组态优化和键长优化的基础上 ,计算得到了原子簇的平衡键长、结合能、态密度分布和净磁矩 ,所得与实验更为接近 ,对理论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的差异给出了可能的解释。
关键词 rh13原子 电子结构 磁性性质
下载PDF
Rh/CeO_(2)催化剂中Rh的负载量对其CO_(2)加氢生成甲醇和乙醇产物选择性的影响
3
作者 郑珂 刘冰 +1 位作者 胥月兵 刘小浩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14-1223,共10页
将CO_(2)捕获并通过加氢转化为醇类等高值化学品是实现CO_(2)减排和碳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Rh/CeO_(2)催化剂在CO_(2)加氢反应中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结合XRD、Raman、H2-TPR、CO_(2)-TPD、CO-DRIFTS和XPS等表征方法,揭示... 将CO_(2)捕获并通过加氢转化为醇类等高值化学品是实现CO_(2)减排和碳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Rh/CeO_(2)催化剂在CO_(2)加氢反应中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并结合XRD、Raman、H2-TPR、CO_(2)-TPD、CO-DRIFTS和XPS等表征方法,揭示了Rh负载量(0.1%–2.0%)对其CO_(2)加氢活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 MPa、250℃的反应条件下,Rh负载量为0.1%时Rh/CeO_(2)催化剂上CO_(2)加氢产物以乙醇为主。随着Rh含量的增加,CO_(2)转化率增加,但乙醇选择性降低;当Rh负载量为2.0%时,产物以甲醇为主。对于Rh负载量不同的催化剂上的CO_(2)加氢反应,其产物选择性的差异与催化剂中Rh的存在形式和电子性质有关;原子分散的Rh^(+)有利于稳定CO^(*),CO^(*)与CH_(3)^(*)进行C–C偶联形成乙醇,而金属态的Rh团簇则容易促成CO^(*)加氢生成甲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甲醇 乙醇 氧空位 rh原子 rh团簇
下载PDF
Using density functional calculations to elucidate atomic ordering of Pd-Rh nanoparticles at sizes relevant for catalytic applications
4
作者 Lorena Vega Hristiyan A.Aleksandrov Konstantin M.Neyman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49-1757,共9页
Pd-Rh nanoparticles are known to easily undergo surface restructuring in reactive environment. This study quantifies, with the help of density functional(DFT) calculations and a novel topological approach, atomic orde... Pd-Rh nanoparticles are known to easily undergo surface restructuring in reactive environment. This study quantifies, with the help of density functional(DFT) calculations and a novel topological approach, atomic ordering and surface segregation effects in Pd-Rh particles with compositions 1:3, 1:1 and 3:1 containing up to 201 atoms(ca. 1.7 nm). The obtained data are used to reliably optimise energetically preferred atomic orderings in inaccessible by DFT Pd-Rh particles containing thousands of atoms and exhibiting sizes exceeding 5 nm, which are typical for catalytic metal particles. It is outlined, how segregation effects on the surface arrangement of Pd-Rh nanoalloy catalysts induced by adsorbates can be evaluated in a simple way within the present modelling set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ity functional calculations Atomic ordering Pd rh nanoparticles Size relevant
下载PDF
Rh在单壁碳纳米管上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培芳 胡娟梅 +2 位作者 滕波涛 吴锋民 蒋仕宇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31-3337,共7页
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Rh原子在(6,6)单壁碳纳米管内外的吸附行为.通过对Rh在单壁碳纳米管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构型与吸附能的研究发现:Rh吸附在管内、外的洞位最稳定,且管外吸附比在管内强.这是由于单壁碳纳米管的卷曲效应使得管... 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Rh原子在(6,6)单壁碳纳米管内外的吸附行为.通过对Rh在单壁碳纳米管上不同吸附位的吸附构型与吸附能的研究发现:Rh吸附在管内、外的洞位最稳定,且管外吸附比在管内强.这是由于单壁碳纳米管的卷曲效应使得管外电荷密度比管内大造成的.态密度分析表明,吸附在管内外的Rh原子的5s电子均转移到了4d轨道上;Rh原子4d轨道上的电子转移到了(6,6)碳管上,使Rh带正电,碳管带负电.结合能带分析表明,Rh原子吸附在管内磁性较弱,而吸附在管外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单壁碳纳米管 rh原子 吸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