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Sapindus mukorossi and Rheum emodi extracts against H pylori: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 被引量:47
1
作者 Mohammed Ibrahim Aleem A Khan +3 位作者 Santosh K Tiwari Mohammed Aejaz Habeeb MN Khaja CM Habibullah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44期7136-7142,共7页
AIM: To evaluat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Sapindus mukorossi (S. mukorossl) and Rheum emodi (R. emodl). METHODS: Powders of S. mukorossi and R. emodi were extracted successively with petroleum ether, benzen... AIM: To evaluate the 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Sapindus mukorossi (S. mukorossl) and Rheum emodi (R. emodl). METHODS: Powders of S. mukorossi and R. emodi were extracted successively with petroleum ether, benzene, chloroform and ethanol and were concentrated in vacuum. The disk diffusion method was used for in vitro studies and in vivo studies were performed on male Wister rats. Thirty resistant clinical isolates of H pylon, as determined by their antibiotic sensitivity patterns by E-test, along with two Gram +ve (S. aureus, B. subtilis) and two Gram -ve (E. coli, P. vugaris) organisms were screened for their susceptibility patterns against these extracts. RESULTS: In our screening, all 30 resistant isolates and the other four organisms (two Gram +ve S. aureus, B. subtilis and two Gram -ve, E. coli, P. vugaris) were sensitive to the test compounds. It was found that ethanol and chloroform extracts of S. mukorossi and ethanol and benzene extracts of R. emodi inhibited Hpylori at very low concentrations, In the in vitro study, the isolates showed a considerable zone of inhibition at very low concentrations (10 μg/mL) for both the extracts. In the in vivo study, the H pylori infection was cleared with minimal doses of extracts of S. mukorossi (2.5 mg/mL) and R. emodi (3.0 mg/mL) given orally for seven days. CONCLUSION: We can conclude from this study that the extracts of S. mukorossi and R. emodi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pylori in vitro and, in in vivo studies, the H pylori infection cleared within seven days at very low concentrations. We also found that H pylori did not acquire resistance against these herbal extracts even after 10 consecutive pass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 pylori Sapindus mukorossi rheum emodi
下载PDF
Hepatoprotective activity of Sapindus mukorossi and Rheum emodi extracts: 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ies 被引量:26
2
作者 Mohammed Ibrahim Mohammed Nane Khaja +5 位作者 Anjum Aara Aleem Ahmed Khan Mohammed Aejaz Habeeb Yalavarthy Prameela Devi Mangamoori Lakshmi Narasu Chitoor Mohammed Habibullah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6期2566-2571,共6页
AIM: To study the hepatoprotective capacity of Sapindus mukorossi (S. mukorossi) and Rheum emodi (R. emodi) extracts in CCl4 treated male rats. METHODS: The dried powder of S. mukorossi and R. emodi was extracted succ... AIM: To study the hepatoprotective capacity of Sapindus mukorossi (S. mukorossi) and Rheum emodi (R. emodi) extracts in CCl4 treated male rats. METHODS: The dried powder of S. mukorossi and R. emodi was extracted successively with petroleum ether, benzene, chloroform, and ethanol and concentrated in vacuum. Primary rat hepatocyte monolayer cultures were used for in vitro studies. In vivo, the hepatoprotective capacity of the extract of the fruit pericarp of S. mukorossi and the rhizomes of R. emodi was analyzed in liver injured CCl4-treated male rats. RESULTS: In vitro: primary hepatocytes monolayer cultures were treated with CCl4 and extracts of S. mukorossi & R. emodi. A protective activity could be demonstrated in the CCl4 damaged primary monolayer culture. In vivo : extracts of the fruit pericarp of S. mukorossi (2.5 mg/mL) and rhizomes of R. emodi (3.0 mg/mL) were found to have protective properties in rats with CCl4 induced liver damage as judged from serum marker enzyme activities. CONCLUSION: The extracts of S. mukorossi and R. emodi do have a protective capacity both in vitro on primary hepatocytes cultures and in in vivo in a rat model of CCl4 mediated liver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protective activity Sapindus mukorossr rheum emodi
下载PDF
HPLC测定藏边大黄中的藏黄苷A 被引量:10
3
作者 卢敬光 王曙 +4 位作者 严晓梁 马静 何俊 刘傲镭 吴启秀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4-705,共2页
目的测定不同来源藏边大黄中的藏黄苷A。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Shim-pack C18(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320n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藏黄苷A0.17~17.00μg与峰面... 目的测定不同来源藏边大黄中的藏黄苷A。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Shim-pack C18(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320n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结果藏黄苷A0.17~17.00μg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0%,RSD=1.0%(n=6);5份藏边大黄中藏黄苷A的含量均大于7.5%。结论所建方法简单、稳定,藏黄苷A的含量可作为藏边大黄的品质评价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藏边大黄 藏黄苷A 芪类化合物
下载PDF
藏边大黄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兵 杨静 王曙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研究蓼科波叶组藏边大黄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和ODS柱层析法。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波谱学鉴定,确定结构分别为:大黄酚(Ⅰ)、大黄素甲醚(Ⅱ)、大黄素(Ⅲ)、β-谷甾醇(Ⅳ)、trans-3,5,3,′4′-四羟基芪(... 目的研究蓼科波叶组藏边大黄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和ODS柱层析法。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波谱学鉴定,确定结构分别为:大黄酚(Ⅰ)、大黄素甲醚(Ⅱ)、大黄素(Ⅲ)、β-谷甾醇(Ⅳ)、trans-3,5,3,′4′-四羟基芪(Ⅴ)、d-儿茶素(Ⅵ)、胡萝卜苷(Ⅶ)、trans-3,5,3,′4′-四羟基芪-4-′O-β-D-吡喃葡萄糖苷(Ⅷ)、trans-3,5,3,′4′-四羟基芪-4′-O-β-D-(6′′-O-没食子酰)-吡喃葡萄糖苷(Ⅸ)、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Ⅹ)和大黄酚-8-O-β-D-吡喃葡萄糖苷(Ⅺ)。结论其中Ⅸ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蓼科 波叶组 藏边大黄 柱层析 分离 结构鉴定 大黄酚 大黄素
下载PDF
微波技术提取大黄蒽醌类物质的最佳工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金汝城 谢伟雪 +2 位作者 吴卓 张东博 杜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4-56,共3页
目的优选微波技术提取大黄游离蒽醌的工艺。方法先采用单因素考察,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微波输出功率、乙醇浓度、浸出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大黄游离蒽醌的最佳浸出方案。结果采用70%乙醇溶液在微波输出功率中高火,... 目的优选微波技术提取大黄游离蒽醌的工艺。方法先采用单因素考察,然后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微波输出功率、乙醇浓度、浸出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大黄游离蒽醌的最佳浸出方案。结果采用70%乙醇溶液在微波输出功率中高火,用70%乙醇,料液比为1∶8,提取5min,提取2次,大黄游离蒽醌提取率为1.31%,相对提取率达到88.52%。结论用微波浸提法提取大黄中的蒽醌类成分效率高、操作简便、省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技术 大黄 蒽醌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藏边大黄对高原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血清TNF-α、IL-1β和IL-6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刘志勤 朱爱琴 于梅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观察唐古特藏边大黄对高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给予唐古特藏边大黄水煎液口服;对照组31例,不服用唐古特大黄水煎液,疗程为4周,观察脑梗死疗效。同期采用放射免疫... 目的:观察唐古特藏边大黄对高原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给予唐古特藏边大黄水煎液口服;对照组31例,不服用唐古特大黄水煎液,疗程为4周,观察脑梗死疗效。同期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组白介素(IL-1β和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7%,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1β和IL-6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观测项目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藏边大黄通过下调脑缺血再灌注后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从而使高原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得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古特藏边大黄 急性脑梗死 白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 高原
下载PDF
桃儿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7
作者 刘海军 徐艳 +3 位作者 苏国庆 李春燕 王莉 刘玉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8-100,共3页
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对桃儿七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桃儿七的地理分布、系统发育、化学成分、生物学特性、资源现状及解决办法 ,特别介绍了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毛状根培养等生物技术方法来生产鬼臼毒素的研究新进展。
关键词 桃儿七 鬼臼毒素 细胞培养 组织培养
下载PDF
桃儿七内生菌及产鬼臼类物质菌株的筛选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琨 黄建新 +1 位作者 曹莉 袁文常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1-434,共4页
目的寻找扩大获得鬼臼类物质资源的新途径。方法采用常规无菌方法从桃儿七植株中分离纯化内生菌;利用细菌和真菌的常规鉴定方法对所分离的菌进行鉴定;用薄层层析(TLC)法检测发酵产物。结果分离得到6株细菌,20株真菌,其中4株真菌(Tc,Td,T... 目的寻找扩大获得鬼臼类物质资源的新途径。方法采用常规无菌方法从桃儿七植株中分离纯化内生菌;利用细菌和真菌的常规鉴定方法对所分离的菌进行鉴定;用薄层层析(TLC)法检测发酵产物。结果分离得到6株细菌,20株真菌,其中4株真菌(Tc,Td,Te,Mi)可产鬼臼毒素类物质,2株真菌(Mh,Id)可产鬼臼毒素单糖甙。结论桃儿七部分内生真菌具有产生与其宿主相同或相似生理活性成分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儿七 内生菌 薄层层析 鬼臼类物质
下载PDF
藏边大黄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军林 王志斌 李家实 《中药材》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49-250,共2页
从藏边大黄中离析得到一种二苯乙烯甙E,量极大。以E和藏边大黄95%乙醇提取物进行降血糖作用的实验研究,结果展示了藏边大黄的应用价值。同时为波叶组大黄资源利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藏边大黄 二苯乙烯甙E 降血糖
下载PDF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中游离蒽醌的含量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佩琪 承伟 +1 位作者 郭兴杰 范会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939-1940,共2页
目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丙酮为溶剂,在hex=460nnq和kern=540nnq处测定荧光强度。结果测得游离蒽醌含量在o.25~3.o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F=122.81C+46... 目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以丙酮为溶剂,在hex=460nnq和kern=540nnq处测定荧光强度。结果测得游离蒽醌含量在o.25~3.o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F=122.81C+46.224(r=0.9996),最低检测限为0.25μg/ml,表明该法灵敏度高、重现性较好,且操作简便。结论该研究为测量大黄中活性成分游离蒽醌提供了一种有效可靠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游离蒽醌 荧光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桃儿七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孙彦君 李占林 +2 位作者 陈虹 周巍 华会明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07-1609,共3页
目的:对药材桃儿七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桃儿七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苦去氧鬼... 目的:对药材桃儿七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ODS柱色谱、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桃儿七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苦去氧鬼臼毒素(Ⅰ)、3β-羟基-7α-甲氧基-24β-乙基-胆甾-5-烯(Ⅱ)、5α,8α-过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Ⅲ)、7β-羟基-谷甾醇(Ⅳ)、β-谷甾醇(Ⅴ)、胡萝卜苷(Ⅵ)、α-棕榈酸甘油酯(Ⅶ)、α-D-葡萄糖(Ⅷ)、5-羟甲基糠醛(Ⅸ)。结论:化合物Ⅰ~Ⅳ、Ⅶ~Ⅸ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儿七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基质固相分散提取桃儿七根中鬼臼毒苷和异鬼臼苦酮 被引量:8
12
作者 金永日 时晓磊 +2 位作者 李绪文 赵学忠 张慕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54-1057,共4页
利用基质固相分散法(MSPO)提取桃儿七根中的鬼臼毒苷和异鬼臼苦酮,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鬼臼毒苷,以硅胶作为分散剂,以甲醇或乙醇作为洗脱剂时其提取率最高;对于异鬼臼苦酮,以硅藻土作为分散剂,以甲... 利用基质固相分散法(MSPO)提取桃儿七根中的鬼臼毒苷和异鬼臼苦酮,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提取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鬼臼毒苷,以硅胶作为分散剂,以甲醇或乙醇作为洗脱剂时其提取率最高;对于异鬼臼苦酮,以硅藻土作为分散剂,以甲醇或乙醇作为洗脱剂时其提取率最高.本方法对鬼臼毒苷和异鬼臼苦酮的提取率分别为18.40和0.60 mg/g,高于传统的甲醇回流提取(分别为17.55和0.38 mg/g),尤其对异鬼臼苦酮的提取率明显高于甲醇回流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固相分散法 桃儿七根 鬼臼毒苷 异鬼臼苦酮
下载PDF
藏边大黄的蒽醌类化合物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智华 洪筱坤 李旭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8期488-491,共4页
实验结果表明藏边大黄含有正品大黄所特有的5种蒽醌甙元,且含量(2.24%)明显地高于正品大黄(平均为0.699%)。
关键词 大黄 藏边大黄 蒽醌类 化合物 HPLC
下载PDF
桃儿七中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萃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沈光远 田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0-482,共3页
采用超临界CO3流体萃取技术及常规溶剂萃取方法对桃儿七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萃取和分离,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成分,得出用超临界CO2萃取桃儿七根茎中木脂素类的鬼臼和脱氧鬼臼及黄酮醇类的山奈酚和槲皮素的较适工艺条件。对试验结果... 采用超临界CO3流体萃取技术及常规溶剂萃取方法对桃儿七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萃取和分离,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成分,得出用超临界CO2萃取桃儿七根茎中木脂素类的鬼臼和脱氧鬼臼及黄酮醇类的山奈酚和槲皮素的较适工艺条件。对试验结果分析讨论后认为:超临界CO2萃取桃儿七中木脂素类优于常规溶剂提取方法,并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桃儿七工业化应用前景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桃儿七 鬼臼
下载PDF
三种非正品大黄中34种化学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 被引量:19
15
作者 郑俊华 西泽信 +4 位作者 山岸乔 西冈五夫 金子光 三桥博 楼之岑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4期315-317,共3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种非正品大黄:藏边大黄Rheum emodiWall.(Ⅰ),华北大黄R.franzenbachii münt.(Ⅱ)和河套大黄R.hotaoense C.Y.Cheng et T.C.Kao(Ⅲ)根和根茎中3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这三种大黄中... 本文首次报道了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种非正品大黄:藏边大黄Rheum emodiWall.(Ⅰ),华北大黄R.franzenbachii münt.(Ⅱ)和河套大黄R.hotaoense C.Y.Cheng et T.C.Kao(Ⅲ)根和根茎中34种化学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这三种大黄中水溶性蒽甙的含量为Ⅲ>Ⅱ>Ⅰ;而脂溶性游离蒽醌及其单糖甙的含量为Ⅰ>Ⅱ>Ⅲ;它们均不含苯丁酮甙类,而含有少量的鞣质类化合物,芪甙类的含量为Ⅱ>Ⅲ>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色谱法 化学成分 定量分析
下载PDF
高纯鬼臼毒素制备新工艺 被引量:6
16
作者 温普红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05-607,共3页
以桃儿七为原料 ,甲醇作溶剂 ,70℃回流提取 3次 ,每次 2h。所得浸膏 ,用苯在 80℃加热回流溶解 ,过滤、浓缩、放置结晶 ,得浅黄色粗品。用无水乙醇溶解粗品 ,经活性炭脱色后 ,浓缩成树脂状 ,用苯悬浮溶解 ,弃去不溶物。采用二步结晶法 ... 以桃儿七为原料 ,甲醇作溶剂 ,70℃回流提取 3次 ,每次 2h。所得浸膏 ,用苯在 80℃加热回流溶解 ,过滤、浓缩、放置结晶 ,得浅黄色粗品。用无水乙醇溶解粗品 ,经活性炭脱色后 ,浓缩成树脂状 ,用苯悬浮溶解 ,弃去不溶物。采用二步结晶法 ,先用苯作溶剂 ,除去绝大部分杂质后 ,再用苯 乙醇〔V(苯 )∶V(乙醇 ) =2∶1〕为溶剂 ,重结晶 ,得白色针状溶剂加合物结晶 (熔点 92~ 93℃ ) ,12 5℃烘干 2h ,脱去溶剂分子后 ,即得精品鬼臼毒素 ,其质量分数 >96 % ,产率为 1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毒素 药物 桃儿七 分离纯化 工艺
下载PDF
桃儿七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生虎 朱永兴 关雅静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36期150-155,共6页
旨在建立一种桃儿七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体系,筛选出最佳诱导培养基和最适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6-BA、2,4-D和TDZ 3个因素及其组合对桃儿七成熟叶片、叶柄和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外植体均可... 旨在建立一种桃儿七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体系,筛选出最佳诱导培养基和最适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6-BA、2,4-D和TDZ 3个因素及其组合对桃儿七成熟叶片、叶柄和茎段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种外植体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44.3%,其次是叶柄,达24.7%,茎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8.1%,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0 mg/L+TDZ 0.1 mg/L+2,4-D 1.5 mg/L,细胞分裂素6-BA和TDZ联合使用有利于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并改善愈伤组织质地。与茎段和叶片所得愈伤组织相比,以叶柄为外植体获得的愈伤组织质地较疏松,呈明显的黄绿色颗粒状,更适合进一步细胞培养和诱导分化。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的桃儿七愈伤组织诱导培养体系,为桃儿七体细胞胚的培养提供了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儿七 叶片 叶柄 茎段 组织培养
下载PDF
太白七药桃儿七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袁菊丽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95-97,共3页
综述了桃儿七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特别介绍了为了降低鬼臼毒素的毒性、扩大其临床用途而利用制剂新技术制备的鬼臼毒素相关产品的研究新进展,对促进桃儿七进一步研究开发及规范其临床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桃儿七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桃耳七中鬼臼毒素的分离与纯化(英文) 被引量:2
19
作者 温普红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277-279,282,共4页
来自太白山的小檗科植物桃耳七 ( Sinopodophyllum emodi Wall.)中含有一种抗肿瘤的木脂素——鬼臼毒素。为了通过简便的方法从桃耳七中制得纯度较高的鬼臼毒素 ,对分离纯化鬼臼毒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鬼臼毒素在苯中析出时能生成... 来自太白山的小檗科植物桃耳七 ( Sinopodophyllum emodi Wall.)中含有一种抗肿瘤的木脂素——鬼臼毒素。为了通过简便的方法从桃耳七中制得纯度较高的鬼臼毒素 ,对分离纯化鬼臼毒素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鬼臼毒素在苯中析出时能生成一种苯加合物 ,根据这一特性 ,在不使用柱层析法的情况下 ,只通过普通的化学分离法制得了质量分数大于 95%的鬼臼毒素 ,总产率为 1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毒素 桃耳七 分离纯化 抗肿瘤木脂素 化学分离法 中药材
下载PDF
鬼臼多糖的分离纯化及药理学活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帅学宏 胡庭俊 +3 位作者 孟聚诚 陈炅然 叶得河 郑荣梁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6年第2期19-21,共3页
目的:分离纯化鬼臼多糖(PEP),测定PEP的单糖组成,观察PEP对小鼠脾脏、胸腺指数、溶菌酶含量及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热水抽提及醇沉法纯化鬼臼多糖,采用纸层析法和红外光谱对PEP的组成进行研究,用比浊法测溶菌酶含量,用MTT法... 目的:分离纯化鬼臼多糖(PEP),测定PEP的单糖组成,观察PEP对小鼠脾脏、胸腺指数、溶菌酶含量及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热水抽提及醇沉法纯化鬼臼多糖,采用纸层析法和红外光谱对PEP的组成进行研究,用比浊法测溶菌酶含量,用MTT法研究PEP对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PEP的得率为60%,PEP含有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和阿拉伯糖,红外光谱扫描表现出一般多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PEP能够提高脾脏指数,但对胸腺指数和血清中的溶菌酶含量的影响不明显。MTT结果显示,PEP能够显著刺激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且与ConA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臼多糖 分离纯化 药理学活性 协同作用 溶菌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