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dic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prostate prescription Ⅰ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rostatitis based on integrative pharmac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
作者 Tian-Yu Zhang Jia Liu +3 位作者 Kai Yang Ming-Yue Zeng Dong Pan-Pan Qing-Qi Zeng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1年第17期30-30,共1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Prostate prescriptionⅠ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rostatitis based on integrated pharmacology.Methods:with the help of TCMIP,the effective compounds of Prostate prescr...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potential mechanism of Prostate prescriptionⅠ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rostatitis based on integrated pharmacology.Methods:with the help of TCMIP,the effective compounds of Prostate prescriptionⅠwere screened,and the potential target database of Prostate prescriptionⅠwas established by using the target prediction function of TCMIP.Based on the Human Phenotype Ontology database and 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database,the disease target of CP was identified and the target interaction network was constructed;Through the GO function analysis and KEGG 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is of the candidate targets,combined with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ture studies to predict the potential Signaling pathway of Prostate prescriptionⅠin the treatment of CP.Results:79 effective compounds of Prostate prescriptionⅠexerted its effect on 33 targets through 11 pathways.Conclusion:Clinical efficacy of Prostate prescriptionⅠon CP may be reflected in antiinflammation and anti-tumor,cell metabolism,immune regulation,neuroregulation and so 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state prescription Integrated pharmacology research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ronic prostatitis Potential mechanism
下载PDF
溃结Ⅰ号方中药保留灌肠联合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0例临床观察
2
作者 程钰权 李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9期115-118,共4页
目的:观察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应用溃结Ⅰ号方保留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中重度UC患者分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英夫利昔单抗(IFX)静脉输注治疗;观察组采用英夫利昔单抗(IFX)静脉输注... 目的:观察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应用溃结Ⅰ号方保留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中重度UC患者分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英夫利昔单抗(IFX)静脉输注治疗;观察组采用英夫利昔单抗(IFX)静脉输注联合溃结I号方保留中药灌肠,治疗时长设定为14周。评价各组经治疗之后的疾病缓解情况、Baron内镜评分、疾病活动指数、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缓解率、DAI评分、Baron内镜评分、IBDQ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重度UC采用英夫利昔单抗联合溃结I号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保留灌肠 溃结号方
下载PDF
四妙散及其拆方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IL-6、MMP-3的影响
3
作者 莫欣宇 梁子聪 +3 位作者 刘琦 陆锦锐 罗俊 龙贤齐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四妙散及其拆方对经典RA动物模型血清IL-6、MMP-3的影响,以了解四妙散对RA的治疗效果及其组方特点。方法:将10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10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甲氨蝶呤,MTX)、四妙汤全方组及其6个拆方... 目的:观察四妙散及其拆方对经典RA动物模型血清IL-6、MMP-3的影响,以了解四妙散对RA的治疗效果及其组方特点。方法:将10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10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西药对照组(甲氨蝶呤,MTX)、四妙汤全方组及其6个拆方组(黄柏+牛膝、苍术+牛膝、薏苡仁+牛膝、苍术+薏苡仁、黄柏+薏苡仁、黄柏+苍术),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余组大鼠以每只0.1 ml弗氏完全佐剂于右侧足跖部注射诱导关节炎模型。造模后第1天开始药物干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等体积双蒸水灌胃,所有大鼠按照10 ml/kg灌胃给药,1次/d,连续灌胃14 d。灌胃治疗结束后,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IL-6、MMP-3的含量。结果:四妙散全方及拆方组大鼠血清IL-6、MMP-3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根据综合指标结果,四妙散全方效果最佳,其次分别为黄柏+牛膝组、黄柏+苍术组、苍术+牛膝组、黄柏+薏苡仁组、薏苡仁+牛膝组、苍术+薏苡仁组。结论:四妙散全方的配伍应用,发挥了降低佐剂诱导致RA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最佳作用效果,拆方两两组合效果最强为黄柏+牛膝组。四妙散全方组对降低佐剂诱导致RA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效果明显,体现了四妙散组方药简力专的鲜明特点。两两组合中黄柏+牛膝组对大鼠血清IL-6、MMP-3含量下降效果最强,对四妙散的君臣配伍有了新的认识,但尚需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妙散 类风湿关节炎 炎症因子 组方特点
下载PDF
TL-Ⅰ号方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永烈 王玉来 +2 位作者 高颖 王爱成 刘子旺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研究TL-Ⅰ号药方的镇痛作用。方法健康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通天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用热板致痛实验和醋酸扭体实验测定小鼠的痛阈值。结果TL-Ⅰ号方对小鼠热板致痛的痛阈值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目的研究TL-Ⅰ号药方的镇痛作用。方法健康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通天组、大剂量组、中剂量组、小剂量组。用热板致痛实验和醋酸扭体实验测定小鼠的痛阈值。结果TL-Ⅰ号方对小鼠热板致痛的痛阈值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对小鼠醋酸致痛引起的扭体次数有降低作用,高剂量组的痛阈值有明显的提高;扭体次数有明显的降低。结论TL-Ⅰ号方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 热板法 醋酸扭体法 TL-号方
下载PDF
不同制备工艺的坤痹消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
5
作者 孙文婷 万盈盈 +6 位作者 杨家煕 王文乾 王皓男 叶婉婷 刘宇 寇秋爱 郑蕊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62-1268,共7页
目的:筛选坤痹消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根据制备方法的不同,将坤痹消方分为3种制备工艺。建立雄性及雌性牛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通过足肿胀体积、关节炎指数、脾脏指数、膝关节病理评估不同工艺的坤... 目的:筛选坤痹消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根据制备方法的不同,将坤痹消方分为3种制备工艺。建立雄性及雌性牛Ⅱ型胶原诱导关节炎(CIA)大鼠模型,通过足肿胀体积、关节炎指数、脾脏指数、膝关节病理评估不同工艺的坤痹消方对RA的治疗作用。建立雄性及雌性小鼠醋酸扭体疼痛模型,通过扭体次数评估不同工艺的坤痹消方的镇痛作用。结果:坤痹消方工艺2能够显著降低雄性及雌性CIA大鼠足肿胀体积、关节炎指数(P<0.01;P<0.05);坤痹消方工艺2、工艺3均能降低雌性CIA大鼠脾脏指数(P<0.01;P<0.05);在病理损伤方面,坤痹消方工艺2能够显著改善雄性及雌性CIA大鼠滑膜增生及炎症细胞浸润程度(P<0.05;P<0.01)。在镇痛方面,坤痹消方工艺2能显著降低雄性小鼠扭体次数(P<0.01);坤痹消方工艺3能显著降低雄性及雌性小鼠扭体次数(P<0.05)。结论:坤痹消方工艺2能够改善CIA大鼠关节炎症,减轻膝关节的病理损伤,并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为坤痹消方的最优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坤痹消方 工艺 类风湿关节炎 动物模型 炎症 病理损伤 镇痛 药效学
下载PDF
银僵Ⅰ号治疗坏死性淋巴结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靳汝辉 黄子慧 +1 位作者 钮晓红 傅良杰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7期1604-1607,共4页
目的:评价银僵汤的初步优化方——银僵Ⅰ号治疗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优化处方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瘰疬科收治的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银僵Ⅰ号组、银僵汤组,每组30例。... 目的:评价银僵汤的初步优化方——银僵Ⅰ号治疗坏死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优化处方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7—12月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瘰疬科收治的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银僵Ⅰ号组、银僵汤组,每组30例。每剂药均水煎成2袋包装。1袋/次,100 mL,2次/d服用。观察14 d,评估疗效。结果:银僵Ⅰ号、银僵汤在缓解靶淋巴结肿胀、疼痛,退热,升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有较高的临床安全性。结论:银僵Ⅰ号、银僵汤疗效相当,在简化药物组成后基本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淋巴结炎 银僵 处方优化
下载PDF
TL-Ⅰ号方镇静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永烈 王玉来 +2 位作者 高颖 刘子旺 王爱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4期309-310,共2页
目的研究TL-Ⅰ号药方的镇静作用。方法72只健康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大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用尾悬挂法和动物行为-自发活动分析系统测定偏头痛模型小鼠的活动行为。结果TL-Ⅰ号方能延长偏... 目的研究TL-Ⅰ号药方的镇静作用。方法72只健康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大剂量治疗组、中剂量治疗组、小剂量治疗组,用尾悬挂法和动物行为-自发活动分析系统测定偏头痛模型小鼠的活动行为。结果TL-Ⅰ号方能延长偏头痛模型小鼠尾悬挂的静止时间,能使模型小鼠在自主活动箱中的活动路程和活动时间缩短。结论TL-Ⅰ号方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 尾悬挂法 动物行为-白发活动分析 TL-号方
下载PDF
善胃Ⅰ号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粘膜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袁红霞 刘彩梅 +2 位作者 刘清君 施伟东 史业骞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9年第9期36-38,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善胃Ⅰ号方对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胃粘膜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该方干预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和善胃Ⅰ号方组,每组20... 目的:通过观察善胃Ⅰ号方对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胃粘膜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该方干预胃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和善胃Ⅰ号方组,每组20只,造模24周后开始给予药物干预,给药6周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胃粘膜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善胃Ⅰ号方组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较模型对照组及阳性药物组均明显降低(P<0.05),而其Bax蛋白的阳性表达率较模型对照组及阳性药物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善胃Ⅰ号方可能通过抑制胃癌前病变模型大鼠胃粘膜Bcl-2蛋白的表达,且促进Bax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癌前病变细胞的凋亡,对胃癌前病变的发生、发展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胃号方 胃癌前病变 BCL-2 BAX
下载PDF
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检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miR-146a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刘琴 王伟 张仙珍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22-425,共4页
目的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miR-146a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U6为内参照,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A患者48例(活动期30例、缓解期18例)、骨性关节炎(OA)患者2... 目的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miR-146a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U6为内参照,用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RA患者48例(活动期30例、缓解期18例)、骨性关节炎(OA)患者22例和体检健康者25例血清miR-146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ROC曲线分析;对各组进行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测。结果 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活动期RA患者血清miR-146a水平为(2.42±0.75),显著高于缓解期RA患者(1.66±0.29)、OA患者(1.12±0.43)和体检健康者(1.01±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iR-146a诊断活动期RA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914(95%CI:0.872~0.926);以1.96为cut off值,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87.5%、准确性为91.9%。活动期RA组ESR为(37.5±5.2)mm/h,缓解期RA组为(14.4±4.7)mm/h,OA组为(11.6±5.1)mm/h,健康对照组为(9.6±3.9)mm/h,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01,P〈0.01)。结论建立的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可用于RA患者血清miR-146a的检测。miR-146a可用于诊断活动期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 微小RNA-146a 类风湿关节炎
下载PDF
胃炎Ⅰ号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蓝惠玲 刘友章 Sengkongdala Thongdavanh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170-173,178,共5页
[目的]观察有健脾益气、养血和胃及生肌作用的胃炎Ⅰ号方(由党参、白芍、珍珠层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莪术、当归、鸡骨香、砂仁、甘草等中药组成)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有健脾益气、养血和胃及生肌作用的胃炎Ⅰ号方(由党参、白芍、珍珠层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莪术、当归、鸡骨香、砂仁、甘草等中药组成)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胃炎Ⅰ号方组(30例)和多酶片组(对照组,30例)。胃炎Ⅰ号方组给予口服胃炎Ⅰ号方水煎剂治疗,多酶片组给予口服多酶片治疗。两组病人均治疗14周,在治疗前后进行临床症状评分、血清胃泌素水平检测和体表胃电图检查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胃炎Ⅰ号方组患者的腹胀痞满、胃脘疼痛、纳呆食少、大便稀溏、体倦乏力、嘈杂泛酸、嗳气等症状显著改善(P<0.05或P<0.01);降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患者餐后胃电图幅值参数增加(与多酶片组比较P<0.05或P<0.01);胃炎Ⅰ号方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7%,优于多酶片对照组的60.O%(P<0.05)。[结论]胃炎Ⅰ号方能够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升高患者的血清胃泌素水平,增加患者餐后胃电图幅值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中药疗法 胃炎号方/治疗应用 胃泌素类/血液 胃电图 健脾 养血
下载PDF
胃炎Ⅰ号对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影响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友章 姬爱冬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461-464,共4页
【目的】探讨胃炎Ⅰ号对脾虚型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的影响。【方法】运用胃炎Ⅰ号(党参、茯苓、白术、陈皮、法半夏、砂仁、当归、蒲公英、白芍、珍珠层粉、炙甘草)治疗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并进行治疗前后胃粘膜活检的光镜、电镜... 【目的】探讨胃炎Ⅰ号对脾虚型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的影响。【方法】运用胃炎Ⅰ号(党参、茯苓、白术、陈皮、法半夏、砂仁、当归、蒲公英、白芍、珍珠层粉、炙甘草)治疗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并进行治疗前后胃粘膜活检的光镜、电镜观察。【结果】治疗前胃粘膜胃腺有中度以上萎缩者治疗后其萎缩区域43.3%消失,16.7%转为轻度萎缩;治疗前胃粘膜变薄,胃小沟消失,胃腺开口稀疏紊乱者,治疗后36.7%消失的胃小沟重新出现,粘膜变薄现象消失;治疗前胃腺微绒毛呈小肠腺微绒毛样改变的22例患者中有12例胃腺腺腔未再见到肠化生现象,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胃炎Ⅰ号对脾胃气虚型萎缩性胃炎病人胃粘膜具有修复作用,并且有一定的抗肠上皮化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萎缩性/中药疗法 胃炎号/治疗应用 胃粘膜/病理学
下载PDF
中药调衡Ⅰ、Ⅱ号方对H_(22)荷瘤小鼠癌组织DNA倍体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宏方 郭兰生 +2 位作者 马振亚 胥冰 李石蓝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调衡Ⅰ、Ⅱ号方对小鼠肝癌(H22)DNA倍体的变化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小鼠(H22)肝癌细胞核DNA倍体的变化。结果:调衡Ⅰ、Ⅱ号各剂量组的DNA平均倍体值升高(P〈0.05-0.01)),即DNA异多倍体的值降... 目的:探讨中药调衡Ⅰ、Ⅱ号方对小鼠肝癌(H22)DNA倍体的变化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测定小鼠(H22)肝癌细胞核DNA倍体的变化。结果:调衡Ⅰ、Ⅱ号各剂量组的DNA平均倍体值升高(P〈0.05-0.01)),即DNA异多倍体的值降低。地论:调衡Ⅰ、Ⅱ号方可降低小鼠H22癌细胞核的异多倍体,使荷瘤、机体的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衡、Ⅱ号 荷瘤小鼠 H22 DNA倍体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抗纤灵Ⅰ方对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干预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西霞 黄政德 +6 位作者 卢芳国 高强 赖娟 芦俊 向琴 刘水平 杨胜辉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1-17,共7页
目的观察抗纤灵Ⅰ方对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干预效果,探讨抗纤灵Ⅰ方干预血吸虫肝纤维化的可能分子机制,为抗纤灵Ⅰ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日本血吸虫尾蚴经皮肤贴片感染昆明小鼠,建立血吸虫病早期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将建... 目的观察抗纤灵Ⅰ方对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干预效果,探讨抗纤灵Ⅰ方干预血吸虫肝纤维化的可能分子机制,为抗纤灵Ⅰ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日本血吸虫尾蚴经皮肤贴片感染昆明小鼠,建立血吸虫病早期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将建模成功的小鼠用吡喹酮药物连续杀虫治疗后分为抗纤灵Ⅰ方低、中、高剂量组,抗纤灵Ⅰ方的丹参加味方低、中、高剂量组,秋水仙素治疗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对照组和未做任何处理的模型对照9组。以未感染血吸虫的正常小鼠为肝纤维化阴性对照组。各实验组连续灌胃治疗8周,收集各组小鼠肝脏,HE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病理改变,测量肝组织虫卵肉芽肿平均面积;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肝组织内胶原蛋白Ⅰ、Ⅲ、MMP-1蛋白酶以及TIMP-1蛋白的表达,比较各组间的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HE染色显示,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抗纤灵Ⅰ方及其丹参加味方高剂量组可显著减少肝组织虫卵肉芽肿面积(P<0.05);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抗纤灵Ⅰ方及其丹参加味方中、高剂量组干预后小鼠肝组织内的胶原Ⅰ、Ⅲ蛋白以及TIMP-1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MMP-1蛋白酶表达显著增加(P<0.05),但抗纤灵Ⅰ方与丹参加味方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纤灵Ⅰ方及其丹参加味方对小鼠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但两者在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丹参未能增强抗纤灵Ⅰ方的干预肝纤维化效果;抗纤灵Ⅰ方的干预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肝组织内胶原蛋白Ⅰ、Ⅲ和TIMP-1蛋白的表达,增加MMP-1蛋白酶的表达来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纤灵 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Ⅲ MMP-1蛋白酶 TIMP蛋白 丹参
下载PDF
抗硬化复方对硬皮小鼠皮肤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凯 屠文震 《四川中医》 2010年第7期13-16,共4页
目的:建立硬皮病小鼠模型,探讨抗硬化复方抗博莱霉素所致小鼠皮肤硬变的作用机理。方法:制作硬皮小鼠动物模型:博莱霉素(BLM)200μg/ml每日于C3H小鼠背部(剃毛后)皮下注射,连续3周。药物作用机理研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硬皮小鼠模... 目的:建立硬皮病小鼠模型,探讨抗硬化复方抗博莱霉素所致小鼠皮肤硬变的作用机理。方法:制作硬皮小鼠动物模型:博莱霉素(BLM)200μg/ml每日于C3H小鼠背部(剃毛后)皮下注射,连续3周。药物作用机理研究: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硬皮小鼠模型皮肤中Ⅰ、Ⅲ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的表达,观察抗硬化复方对硬皮小鼠皮肤Ⅰ、Ⅲ型胶原和TGF-β1表达的影响。53只C3H鼠分成6组。①空白对照组;②造模对照组;③早服中药组,造模同时服用中药;④中药组,造模成功后服中药;⑤西药组,造模成功后服青霉胺;⑥中西药合用组。比较研究上述指标在各组中的变化,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抗硬化复方能对抗博莱霉素所致的小鼠皮肤硬变,早服中药组、中药组、西药组及中、西药组小鼠皮肤COL-Ⅰ、COL-Ⅲ免疫组织化学指数均明显低于造模对照组小鼠,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早服中药组及中西药合用组效果尤佳。早服中药组、中药组及中、西药合用组小鼠皮肤TGF-β1、COL-Ⅲ免疫组织化学指数又明显低于西药组小鼠,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抗硬化复方能有效抑制硬皮小鼠皮肤中Ⅰ型胶原、Ⅲ胶原的合成,有抗组织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小鼠模型型胶原 Ⅲ胶原中药复方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及滑液中DNase Ⅰ活性检测及与炎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许夏雨 杨文芳 +4 位作者 张思功 赵琴 梁丽君 王鑫 沈海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04-1208,共5页
目的探讨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Ⅰ)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潜在的致病作用。方法辐射状酶扩散法测定83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6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DNaseⅠ活性以及27例RA患者和38例其他炎症性关节炎患者滑液(SF)DNaseⅠ活性,Pico Green试剂... 目的探讨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Ⅰ)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潜在的致病作用。方法辐射状酶扩散法测定83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和6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DNaseⅠ活性以及27例RA患者和38例其他炎症性关节炎患者滑液(SF)DNaseⅠ活性,Pico Green试剂盒测定游离DNA(cf DNA)水平,并分析两者与RA患者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RA组血清DNaseⅠ活性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0.3065±0.1436)U/m L vs(0.4289±0.1976)U/m L,P<0.001];血清DNaseⅠ活性与ESR(r=-0.2862,P=0.0122)、CRP(r=-0.2790,P=0.0184)和中性粒细胞计数(r=-0.287,P=0.011)呈负相关。SF DNaseⅠ活性在RA、强直性脊柱炎组和痛风性关节炎组中几乎都是阴性的。RA组患者SF cf DNA水平明显高于骨性关节炎组患者[(100.81±142.98)μg/m L vs(18.98±31.40)μg/m L,P=0.002];与强直性脊柱炎组(45.85±47.67μg/m L,P=0.428)和痛风性关节炎组(162.95±97.49μg/m L,P=0.132)无显著性差异;炎症性关节炎患者SF cf DNA水平与ESR(r=0.4106,P=0.0116)和CRP(r=0.5747,P=0.0002)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DNase I活性受损可能是中性粒细胞胞外网状陷阱形成增强的原因并在RA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脱氧核糖核酸酶 DNA
下载PDF
500张类风湿关节炎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分析
16
作者 覃光茵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9期6-8,共3页
目的:点评500张类风湿关节炎处方并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开具的500张类风湿关节炎处方数据,分析其用药特点及合理性。结果:500张类风湿关节炎处方中,226张包含非甾体抗炎药,456张包... 目的:点评500张类风湿关节炎处方并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开具的500张类风湿关节炎处方数据,分析其用药特点及合理性。结果:500张类风湿关节炎处方中,226张包含非甾体抗炎药,456张包含传统疾病修饰抗风湿药物,91张包含糖皮质激素,155张包含质子泵抑制剂;≥3种药物处方最多,占比64.6%;纯西药处方最多,占比81.6%;43张处方存在用药不合理情况,占比8.60%,其中用药与诊断不符、给药途径不适宜最多;特殊处方342张,占比68.4%,其中开具胃药处方最多。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常采用多种西药治疗,易存在用药不合理的问题,需要加强用药合理性的评估和指导,并注意合理使用其他药物,以提高用药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处方点评 用药合理性
下载PDF
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膜糖蛋白GPⅠb及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急性阶段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高明 杨晓英 毛晓莉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膜糖蛋白GPⅠb、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急性阶段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7例类风湿关节炎急性阶段患者为病例组,选取院内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 目的探讨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膜糖蛋白GPⅠb、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急性阶段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7例类风湿关节炎急性阶段患者为病例组,选取院内体检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的表达,免疫比浊法检测抗链球菌溶血素O的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进行相关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抗链球菌溶血素O诊断类风湿关节炎急性阶段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病例组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膜糖蛋白GPⅠb、抗链球菌溶血素O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中,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膜糖蛋白GPⅠb、抗链球菌溶血素O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阶段呈正相关(r=0.514、0.620、0.710)。ROC曲线分析显示,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膜糖蛋白GPⅠb、抗链球菌溶血素O的AUC分别为0.82、0.82、0.91,最佳诊断界值分别为21.84RU/mL、14.79%、51.32IU/mL。结论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膜糖蛋白GPⅠb、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急性阶段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类风湿关节炎急性阶段的辅助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β2糖蛋白抗体 膜糖蛋白 抗链球菌溶血素O 类风湿关节炎急性阶段
下载PDF
类风湿Ⅰ号联合西药治疗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厅 宋欣伟 《新中医》 CAS 2019年第7期163-166,共4页
目的:观察自拟方类风湿I号联合雷公藤及甲氨蝶呤治疗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片及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 目的:观察自拟方类风湿I号联合雷公藤及甲氨蝶呤治疗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0例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片及雷公藤多甙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类风湿Ⅰ号联合治疗。观察2组双手握力、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医证候积分、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疾病活动性评分-28 (DAS28)变化情况等。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80.00%,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双手握力、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CRP、ESR、VAS评分、中医证候评分、DAS28-ESR、DAS28-CRP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治疗组双手握力、晨僵时间、CRP、DAS28-ESR、DAS28-CRP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治疗组关节疼痛数、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ESR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10.0%,对照组16.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类风湿Ⅰ号联合西药治疗湿热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能显著缓解关节疼痛等症状,比单用西药治疗临床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湿热阻络型 类风湿 雷公藤多甙片 甲氨蝶呤片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疾病活动性评分-28 (DAS28) 血沉(ESR)
下载PDF
基于血清酪氨酸酶抗体水平探讨补肾Ⅰ号方治疗白癜风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胡文韬 文昌晖 +2 位作者 吴然 聂晶 贾敏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357-359,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Ⅰ号方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酪氨酸酶抗体IgM(TYR-IgM)、酪氨酸酶抗体IgG(TYR-IgG)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60例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白癜风患者,研究时间自2017年06月至2018... 目的观察补肾Ⅰ号方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酪氨酸酶抗体IgM(TYR-IgM)、酪氨酸酶抗体IgG(TYR-IgG)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60例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白癜风患者,研究时间自2017年06月至2018年12月,对每例患者进行编号,随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白癜风丸口服,n=30)、B组(补肾Ⅰ号方口服,n=30)。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TYR-IgM、TYR-IgG水平,白癜风活动性评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结果B组疗法相较于A组,可有效降低白癜风患者血清中TYR-IgM、TYR-IgG水平,并改善白癜风活动性评分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Ⅰ号方可有效改善白癜风患者病情,临床疗效满意,但其系统生物学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补肾号方 酪氨酸酶抗体IgM 酪氨酸酶抗体IgG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劳氏颈椎Ⅰ号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水奇 华全科 +1 位作者 胡建岳 劳建民 《中医正骨》 2009年第4期4-6,共3页
目的:观察劳氏颈椎Ⅰ号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新药开发作理论基础。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劳氏颈椎Ⅰ号方治疗)和对照组40例(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两组均配合颈椎牵引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 目的:观察劳氏颈椎Ⅰ号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新药开发作理论基础。方法: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采用劳氏颈椎Ⅰ号方治疗)和对照组40例(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两组均配合颈椎牵引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的变化,并评价劳氏颈椎Ⅰ号方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在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和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见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劳氏颈椎Ⅰ号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良好,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神经根病 中药疗法 劳氏颈椎1号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