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扶元和中膏单味药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及网络药理学分析
1
作者 魏家艳 仲楠 +3 位作者 张国玉 熊继东 胡芳弟 李芸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40,共11页
【目的】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挖掘扶元和中膏君药党参、麸炒白术等各单味药物及复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的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方法】对扶元和中膏中各单味药物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 【目的】联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挖掘扶元和中膏君药党参、麸炒白术等各单味药物及复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的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方法】对扶元和中膏中各单味药物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构建“FD-靶点-有效成分-扶元和中膏”网络,筛选出的交集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相关通路富集,分子对接分析。【结果】扶元和中膏14味药中有10味药具有改善FD的作用,其机制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水平发挥作用;网络药理学共获得扶元和中膏有效成分149个,与FD相关靶点2641个,扶元和中膏与FD的交集靶点281个,PPI网络筛选获得前5个核心靶点,从构建的“FD-作用靶点-有效成分-扶元和中膏”网络筛选获得扶元和中膏前25个有效成分,对281个交集靶点的GO分析和KEGG分析表明,扶元和中膏可能通过癌症通路、PI3K-Akt、MAPK等途径发挥治疗作用;分子对接结果表明2个主要成分(槲皮素和山奈酚)和3个关键靶点(AKT1、TNF、IL-6)均具有较好的亲和力。【结论】扶元和中膏的主要活性成分槲皮素和山奈酚可能通过癌症通路、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作用于AKT1、TNF、IL-6等关键靶点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元和中膏 党参 麸炒白术 功能性消化不良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多成分化学计量学的建昌帮蜜糠炒白术质量评价研究
2
作者 柯瑞 张江山 +8 位作者 甘春梅 肖小林 曾鹏辉 张金莲 叶明磊 刘明贵 徐葱茏 杨焕林 刘英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7期50-56,共7页
目的:建立蜜糠炒白术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检... 目的:建立蜜糠炒白术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40 nm,建立15批蜜糠炒白术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建立白术内酯Ⅰ、Ⅱ、Ⅲ及苍术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结果:15批蜜糠炒白术的指纹图谱呈现24个共有峰,相似度均>0.891;对其中4个共有峰进行指认,分别是白术内酯Ⅲ(11号峰)、白术内酯Ⅱ(16号峰)、白术内酯Ⅰ(20号峰)、苍术酮(24号峰)。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结果均显示,不同产地、同产地不同批次药材制备的蜜糠炒白术质量有着明显的区分;变量重要投影系数(VIP)值>1的共有峰有7个,从大到小分别为1号、14号、4号、24号(苍术酮)、15号、16号(白术内酯Ⅱ)及2号峰。15批蜜糠炒白术的白术内酯Ⅰ、Ⅱ、Ⅲ及苍术酮的含量依次为144.84~642.59μg·g^(-1)、57.67~1086.15μg·g^(-1)、142.45~707.19μg·g^(-1)、968.73~2887.70μg·g^(-1)。结论:建立的蜜糠炒白术指纹图谱及多成分定量分析方法操作简单、稳定可靠,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实现对蜜糠炒白术的质量分析,为蜜糠炒白术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糠炒白术 质量评价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建昌帮 产地
下载PDF
麸炒白术中试炮制工艺优选 被引量:6
3
作者 蔡银燕 黄巧玲 +2 位作者 石婷婷 曹岗 张晓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2期278-280,共3页
目的:确定麸炒白术的最佳中试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以白术饮片外观性状、白术内酯(Ⅰ+Ⅲ)含量和醇溶性浸出物为考察指标,对影响白术炮制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中试最佳工艺为:炒制温度240℃,加热时间21... 目的:确定麸炒白术的最佳中试炮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和多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法,以白术饮片外观性状、白术内酯(Ⅰ+Ⅲ)含量和醇溶性浸出物为考察指标,对影响白术炮制的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中试最佳工艺为:炒制温度240℃,加热时间21min,辅料用量10%,炒制转数25r/min。结论:该工艺运用现代饮片工业,为进一步制定白术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为工业化大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麸炒 炮制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评价白术炮制品质量 被引量:9
4
作者 盛云杰 严斌俊 +2 位作者 穆朝峰 白雪 尹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124-2128,共5页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评价白术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炮制品(麸炒、土炒)质量。方法通过UPLC法建立5个产地(浙江磐安和於潜、安徽、湖南、河北安国)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分析采用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2.1 mm&...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与化学计量学评价白术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炮制品(麸炒、土炒)质量。方法通过UPLC法建立5个产地(浙江磐安和於潜、安徽、湖南、河北安国)炮制品的指纹图谱,分析采用Acquity UPLC■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5 m L/min;柱温25℃;检测波长240 nm。再通过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评价其质量。结果 28批麸炒品、27批土炒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分别为0.802~0.986、0.623~0.995,均聚为3类。其中,浙江磐安、於潜产样品与其他产地区分较明显,并且前者各批次之间差异较小。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白术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麸炒品 土炒品 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UPLC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麸炒白术工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龙全江 吴平安 +2 位作者 刘峰林 宋昌兴 邢金龙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麸炒白术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为指标,选择辅料用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3个因素,用L9(34)正交设计表,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对上述三因素进行炮制工艺的优选。结果麸炒白术最... 目的探讨麸炒白术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水溶性浸出物含量、醇溶性浸出物含量、挥发油含量为指标,选择辅料用量、加热温度、加热时间3个因素,用L9(34)正交设计表,采用综合加权评分法,对上述三因素进行炮制工艺的优选。结果麸炒白术最佳炮制工艺为:辅料用量10%,加热温度150℃,加热时间5min。结论为进一步制定麸炒白术饮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炒白术 炮制工艺 正交法
下载PDF
白术与麸炒白术配方颗粒的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涂瑶生 罗文汇 毕晓黎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3-495,共3页
目的建立白术与麸炒白术配方颗粒的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方法,为中药炮制品配方颗粒的真伪鉴别提供示范性研究。方法采用一维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光谱法分别对白术与麸炒白术配方颗粒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白术和麸炒白术配方颗粒的一维红... 目的建立白术与麸炒白术配方颗粒的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方法,为中药炮制品配方颗粒的真伪鉴别提供示范性研究。方法采用一维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光谱法分别对白术与麸炒白术配方颗粒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白术和麸炒白术配方颗粒的一维红外光谱基本相似,后者在779cm一处出现特征吸收峰;白术和麸炒白术配方颗粒的二阶导数光谱在900~650cm^-1区域内的谱峰,其峰位置、强度、形状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通过比较不同级别的红外光谱,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白术与麸炒白术配方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配方颗粒 麸炒白术配方颗粒 红外光谱法
下载PDF
麸炒白术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滢 杨秀伟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9期1074-1079,共6页
目的:研究麸炒白术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麸炒白术70%乙醇水提取物中鉴定了20个化合物,分别为苍术酮(1)、蒲公英萜醇乙酯(2)、白术内酯Ⅶ(3)、白术内酯... 目的:研究麸炒白术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麸炒白术70%乙醇水提取物中鉴定了20个化合物,分别为苍术酮(1)、蒲公英萜醇乙酯(2)、白术内酯Ⅶ(3)、白术内酯Ⅰ(4)、双白术内酯(5)、双表白术内酯(6)、杜松脑(7)、白术内酯Ⅱ(8)、白术醚(9)、8-表白术内酯Ⅱ(10)、8-表白术内酯Ⅲ(11)、白术内酯Ⅲ(12)、4R,15-环氧白术内酯Ⅱ(13)、4R,15-环氧-8β-羟基白术内酯Ⅱ(14)、桉叶-4(15)、7-二烯-9α,11-二醇(15)、β-谷甾醇(16)、白术内酯Ⅳ(17)、豆甾醇(18)、葡萄糖(19)、蔗糖(20)。结论:化合物15为首次从中药白术中分离鉴定。本文首次报道麸炒白术的系统性化学成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炒白术 桉叶-4(15) 7-二烯-9α 11-二醇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麸炒白术中苍术酮、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 被引量:13
8
作者 高红宁 潘雨柔 +1 位作者 殷奕 严国俊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4-7,12,共5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麸炒白术中苍术酮、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对不同产地麸炒白术进行质量评价。方法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麸炒白术中苍术酮、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对不同产地麸炒白术进行质量评价。方法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 C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20和27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在上述色谱条件下,苍术酮、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浓度分别在47.600~142.800、1.304~3.912、1.126~3.378、1.740~5.220 mg/L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98%、99.63%、99.15%、99.79%,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03%、1.70%、1.57%、1.10%。结论该方法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重现性好、简单易行,可作为不同产地麸炒白术饮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测定结果表明,浙江磐安产麸炒白术饮片中4种成分含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麸炒白术 苍术酮、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和白术内酯Ⅲ 含量测定
下载PDF
HS-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探讨白术麸炒过程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凡一 高如汐 +4 位作者 郑威 刘想 袁楚 单国顺 贾天柱 《中南药学》 CAS 2022年第12期2877-2886,共10页
目的对白术和麦麸在麸炒前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解析辅料麦麸对麸炒白术化学成分的影响,并探讨白术麸炒过程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静态顶空进样-气质联用(HS-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对白术和麦麸在麸炒前后的挥发... 目的对白术和麦麸在麸炒前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解析辅料麦麸对麸炒白术化学成分的影响,并探讨白术麸炒过程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静态顶空进样-气质联用(HS-GC-MS)结合保留指数法对白术和麦麸在麸炒前后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再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发现白术和麦麸在炮制前后差异性化学成分。结果从生白术、清炒白术、麸炒白术、生麦麸、清炒麦麸和麸炒白术后的麦麸中分别鉴定出37、43、37、49、16、44种,共116种挥发性化学成分,涵盖烷烃类、烯烃类、醇类、醛酮类、酯类、含杂原子类、酸类以及其他类成分。麸炒后麦麸与麸炒白术共有成分12种;麸炒白术后麦麸的成分有8种源自白术,共新增32种成分。结论麦麸可通过吸附作用降低白术的挥发油含量,从而降低其燥性。麦麸与白术间可发生美拉德反应,其产物可能增强麸炒白术的健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麸炒 麦麸 挥发性成分 HS-GC-MS 保留指数
下载PDF
不同产地麸炒白术指纹图谱及同时测定3种白术内酯成分含量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诚光 孙冬梅 +4 位作者 毕晓黎 廖小芳 胥爱丽 李养学 香志豪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58-363,共6页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41批不同产地麸炒白术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在指纹图谱条件下,同时测定3种白术内酯成分的质量分数。方法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XB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 L/min,...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41批不同产地麸炒白术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在指纹图谱条件下,同时测定3种白术内酯成分的质量分数。方法采用Phenomenex kinetex@ XB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 L/min,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20、242、278 nm。结果建立了41批不同产地麸炒白术药材的HPLC-DAD指纹图谱,并确立了指纹图谱的23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的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Ⅰ在131.38~394.13 ng、白术内酯Ⅱ在122.65~367.95 ng、白术内酯Ⅲ在181.38~545.5 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62%、100.67%、99.51%,RSD分别为1.45%、1.97%、1.54%。结论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可靠,为评价和控制不同产地的麸炒白术药材质量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炒白术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白术内酯Ⅰ 白术内酯Ⅱ 白术内酯Ⅲ
下载PDF
灰色关联度法评价麸炒白术质量 被引量:5
11
作者 任琦 刘良玉 +5 位作者 付辉政 罗跃华 洪挺 沈敏 赵雯 钟瑞建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5期767-771,共5页
目的:依据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评价麸炒白术质量。方法:收集15份不同产地麸炒白术样品,测定其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5-羟甲基糠醛、东莨菪内酯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采用灰色关联度法,以定义的相对关联度为测度,构建麸炒白... 目的:依据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评价麸炒白术质量。方法:收集15份不同产地麸炒白术样品,测定其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5-羟甲基糠醛、东莨菪内酯5种主要成分的含量,采用灰色关联度法,以定义的相对关联度为测度,构建麸炒白术质量评价模型。结果:应用该方法建立了麸炒白术的质量评价模型,收集白术代表产区的15批麸炒白术进行客观评价,得到各评价单元序列的相对关联度为0.320~0.706,其中第12、13、14批次样品质量排在前3,说明该样品产区的麸炒白术质量相对较好。结论:该研究为麸炒白术的综合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炒白术 质量评价 灰色关联度法
下载PDF
麸炒白术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姚娜 黄燕明 +4 位作者 汪静 李雪银 陈桂生 王斌 康志英 《亚太传统医药》 2020年第12期78-83,共6页
目的:建立麸炒白术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乙腈-0.5%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13nm;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获得特征峰的分子量和分子离子碎片,结合对照品和文... 目的:建立麸炒白术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C18色谱柱,乙腈-0.5%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13nm;采用液质联用技术(LCMS)获得特征峰的分子量和分子离子碎片,结合对照品和文献比对等方法进行特征峰结构指认。结果:麸炒白术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呈现12个共有峰,对其中8个共有峰进行指认,分别为对羟基苯甲酸、咖啡酸、东莨菪内酯、异绿原酸B、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刺五加酮、洋蓟素。结论:通过HPLC-DAD-QTOF-MS/MS联用技术建立了麸炒白术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重复性、稳定性好,为综合评价麸炒白术配方颗粒的质量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炒白术 配方颗粒 指纹图谱 液质联用
下载PDF
HPLC-MS/MS法同时测定更年宁中11个成分
13
作者 蒋芦荻 王晓燕 +3 位作者 刘亚楠 王海波 杨琰 李海燕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7-834,共8页
目的: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更年宁中哈巴苷、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党参炔苷、蟛蜞菊内酯、哈巴俄苷、王不留行黄酮苷、6-姜辣素、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共11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100 mm×2.1 mm,1.9... 目的: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更年宁中哈巴苷、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党参炔苷、蟛蜞菊内酯、哈巴俄苷、王不留行黄酮苷、6-姜辣素、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共11个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100 mm×2.1 mm,1.9μm),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柱温为25℃,进样量为1μL;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电离模式为ESI-(哈巴苷、红景天苷、特女贞苷、党参炔苷、蟛蜞菊内酯、哈巴俄苷)和ESI+(王不留行黄酮苷、6-姜辣素、白术内酯Ⅲ、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Ⅰ),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1个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485~29.71、1.620~32.40、7.801~156.0、0.518~10.35、0.167~3.333、0.359~7.179、1.455~29.10、1.520~30.40、0.160~3.205、0.143~2.864、0.157~3.136μg·mL^(-1),r均≥0.9980;平均回收率(n=6)在95.9%~102.6%,RSD在0.90%~3.0%。5个企业生产的10批更年宁样品中上述11个成分的含量分别为14.8~104.5、37.6~288.5、335.8~1332.8、6.2~10.1、6.6~61.8、13.7~75.1、57.4~132.8、16.9~70.6、11.8~33.9、3.4~15.4、6.5~12.9μg·g^(-1)。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更年宁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宁 玄参 酒女贞子 党参 墨旱莲 炒王不留行 干姜 麸炒白术 哈巴苷 红景天苷 特女贞苷 党参炔苷 蟛蜞菊内酯 哈巴俄苷 王不留行黄酮苷 6-姜辣素 白术内酯 中成药质量控制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原文传递
基于HS-GC-MS考察樟帮特色米泔水漂法对白术与麸炒白术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晓莹 张安然 +4 位作者 杨丹阳 朱盈徽 肖小林 龚千锋 于欢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0-217,共8页
目的:通过比较白术与漂白术、麸炒白术与麸炒漂白术挥发性成分组成和含量差异,考察樟帮特色米泔水漂法对白术及其麸炒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检测白术生品、麸炒品及二者米泔水制品的挥发性成分,G... 目的:通过比较白术与漂白术、麸炒白术与麸炒漂白术挥发性成分组成和含量差异,考察樟帮特色米泔水漂法对白术及其麸炒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检测白术生品、麸炒品及二者米泔水制品的挥发性成分,GC条件为程序升温(起始柱温50℃,以10℃·min^(-1)升至140℃,维持5 min;以4℃·min^(-1)升至210℃),分流比10∶1,载气为高纯氦气,溶剂延迟时间3 min;MS条件为电子轰击离子源(EI),电子碰撞能量70 eV,离子源温度230℃,扫描范围m/z 20~650。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运用SIMCA 14.1软件对所得样品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根据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值>1和P<0.05筛选得到白术与漂白术、麸炒白术与麸炒漂白术的差异性成分。结果:共鉴定出7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白术53种、漂白术50种、麸炒白术51种、麸炒漂白术44种。OPLS-DA结果表明白术与漂白术、麸炒白术与麸炒漂白术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但不同产地间白术样品的差异不明显。白术与漂白术、麸炒白术与麸炒漂白术比较,化合物组成变化较小,但单萜类及倍半萜成分的含量变化较大。结论:白术与漂白术、麸炒白术与麸炒漂白术挥发性成分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其中1,2-dimethyl-4-methylidenecyclopentene、γ-榄香烯、姜烯、9,10-dehydro-isolongifolene、苍术酮、silphinene、modhephene和(1S,4S,4a S)-1-isopropyl-4,7-dimethyl-1,2,3,4,4a,5-hexahydronaphthalene等成分可作为白术米泔水漂制前后挥发性成分候选差异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米泔水漂法 中药炮制 挥发性成分 麸炒品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HS-GC-MS) 萜类
原文传递
基于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麸炒白术炮制全过程气味变化识别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亚飞 汤璐璐 +5 位作者 赵明方 唐瑞 方可儿 张海瑞 杜伟锋 葛卫红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4812-4822,共11页
目的建立麸炒白术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炮制全过程的定性判别模型,筛选出可以表征麸炒白术不同炮制程度的气味成分。方法制备麸炒白术饮片,不同时间点取样进行分析。采用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采集气味图谱,与Aroc... 目的建立麸炒白术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Rhizoma炮制全过程的定性判别模型,筛选出可以表征麸炒白术不同炮制程度的气味成分。方法制备麸炒白术饮片,不同时间点取样进行分析。采用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采集气味图谱,与Arochembase数据库对比得到气味成分信息,结合峰面积分析气味成分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通过判别因子分析(discriminant factor analysis,DF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等将麸炒白术炮制全过程样品成功分为4类:生品、炮制不及、炮制成品和炮制太过。在炮制过程中,3-甲基十五烷、十二烷基丙酸酯、正辛基环己烷、1,3-二硝基苯、8-甲基十五烷5个气味成分的峰面积占比较高,其中1,3-二硝基苯在炮制全过程中峰面积呈降低趋势;3-甲基十五烷从炮制不及到炮制成品的过程中峰面积呈增加的趋势,从炮制成品到炮制太过的过程中峰面积呈降低趋势;十二烷基丙酸酯从生品到炮制不及和炮制成品到炮制太过的过程中峰面积呈降低趋势;正辛基环己烷、8-甲基十五烷从生品到炮制不及的过程中峰面积呈降低趋势,从炮制不及到炮制成品的过程中峰面积呈增加趋势,从炮制成品到炮制太过的过程中峰面积呈降低趋势,且上述5个气味成分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均大于1。结论Heracles NEO超快速气相电子鼻能通过气味对麸炒白术不同炮制程度样品进行定性判别,3-甲基十五烷、十二烷基丙酸酯、正辛基环己烷、1,3-二硝基苯及8-甲基十五烷5个气味成分的变化可作为麸炒白术不同炮制程度的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炒白术 超快速气相电子鼻 定性判别 炮制过程 气味成分 3-甲基十五烷 十二烷基丙酸酯 正辛基环己烷 1 3-二硝基苯 8-甲基十五烷 判别因子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层次聚类分析
原文传递
白术麸炒过程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变化规律及其与饮片温度、颜色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张乐 潘欢欢 +5 位作者 刘飞 刘肖 李雪莲 陈林 刘友平 陈鸿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1-14,共4页
目的:研究白术麸炒过程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变化规律及其与饮片温度、颜色变化的相关性,为阐明白术炮制原理及其炮制工艺的优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炒药机炒制白术,于不同时间点取样,得麸炒白术样品;采用HPLC测定5-羟甲基糠醛的含... 目的:研究白术麸炒过程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变化规律及其与饮片温度、颜色变化的相关性,为阐明白术炮制原理及其炮制工艺的优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炒药机炒制白术,于不同时间点取样,得麸炒白术样品;采用HPLC测定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流动相甲醇-水(5∶95),检测波长284 nm。采用二维红外成像仪测量麸炒不同时间点的饮片温度;采用色彩色差计测量麸炒不同时间点的饮片颜色。结果:白术生品未检出5-羟甲基糠醛;随着麸炒时间延长,5-羟甲基糠醛含量缓慢增加,至饮片炒至15 min左右,饮片温度达到150℃左右时,5-羟甲基糠醛含量突然急剧升高,此时饮片颜色b*(颜色的黄蓝程度)进入显著下降阶段。结论:白术麸炒过程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呈规律性变化,且与饮片温度、颜色变化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麸炒炮制 5-羟甲基糠醛 饮片 温度 颜色
原文传递
基于UFLC/Q-TOF-MS分析麸炒白术的物质基础 被引量:12
17
作者 崔小兵 单晨啸 +2 位作者 文红梅 李伟 吴皓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29-1933,共5页
该文基于UFLC/Q-TOF-MS建立麸炒白术的化学成分图谱,应用Markeview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以生麦麸为空白,比较白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PCA分析,可以很好地区分白术麸炒前后活性成分... 该文基于UFLC/Q-TOF-MS建立麸炒白术的化学成分图谱,应用Markeview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以生麦麸为空白,比较白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PCA分析,可以很好地区分白术麸炒前后活性成分的变化,并鉴定了包括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白术内酯-Ⅲ,白术三醇,苍术酮以及1个未知成分在内的6种麸炒前后质量分数变化较大的化合物。白术内酯-Ⅲ脱水、脱氢形成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Ⅱ可能是麸炒白术药材健脾作用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FLC Q—TOF—MS 白术 麸炒
原文传递
白术生、制品对脾虚大鼠血清SS,GAS,CHE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赵文龙 杨彦华 贾天柱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212-215,共4页
目的:研究白术生品及麸炒品对利血平所致脾虚模型大鼠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胆碱酯酶(CHE)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平均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白术生品组,白术麸炒品组,阳性药莫沙必利组,模型组,每组10只,利血平0.5 mg.kg-1sc 7 d复... 目的:研究白术生品及麸炒品对利血平所致脾虚模型大鼠生长抑素(SS)、胃泌素(GAS)、胆碱酯酶(CHE)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平均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白术生品组,白术麸炒品组,阳性药莫沙必利组,模型组,每组10只,利血平0.5 mg.kg-1sc 7 d复制大鼠脾虚模型。造模成功后,莫沙必利溶液按7 mL.kg-1(0.7 mg.kg-1)ig 7 d,白术生品、麸炒品水煎液20 g.kg-1ig 7 d后取血清,测定大鼠血清中SS,GAS含量,CHE活力。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SS,GAS含量显著降低,CHE活力显著升高(P<0.05);白术生品及麸炒组大鼠血清中CHE活力较模型组显著降低;SS,GAS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升高的趋势,总体麸炒白术作用优于生品。结论:白术生品及白术麸炒品对利血平所致大鼠脾虚模型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麸炒白术 脾虚 生长抑素 胃泌素 胆碱酯酶
原文传递
不同炮制方法对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张金莲 谢日健 +2 位作者 刘明贵 罗文华 范晖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建昌帮蜜糠炒法对白术中白术内酯含量变化的影响,并与生白术及其他炮制品比较,探讨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性。方法:采用UPLC双波长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流速0.6 m L·min^(-1),柱温35℃,白术内酯... 目的:探讨建昌帮蜜糠炒法对白术中白术内酯含量变化的影响,并与生白术及其他炮制品比较,探讨白术内酯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性。方法:采用UPLC双波长法测定不同炮制品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流速0.6 m L·min^(-1),柱温35℃,白术内酯Ⅰ,Ⅲ检测波长均为220 nm,白术内酯Ⅱ检测波长276 nm,进样量2μL,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30min,30%~51%A;30~32 min,51%~100%A)。结果:白术内酯Ⅰ,Ⅱ,Ⅲ线性范围依次为2.63×10-3~6.575×10^(-2),1.972×10-3~4.93×10^(-2),2.424×10-3~6.06×10^(-2)μg。生白术、清炒白术、麸炒白术、蜜麸炒白术、糠炒白术、蜜糠炒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总量分别为0.663,0.901,1.184,0.885,1.228,1.725 mg·g^(-1)。结论:与生品相比,炮制可使白术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升高,其中以建昌帮蜜糠炒白术中含量为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建昌帮 蜜糠 麦麸 白术内酯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白术炒制过程中多糖和还原糖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潘欢欢 刘飞 +5 位作者 张鑫 陈美君 张乐 刘友平 陈林 陈鸿平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82-1383,共2页
目的研究白术炒制过程中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为阐述白术炮制原理、制定合理的白术炮制工艺和提高白术饮片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四川新荷花饮片公司稳定的炮制工艺制备白术炮制样品,炮制过程中每隔2min取样一次,共炮制... 目的研究白术炒制过程中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为阐述白术炮制原理、制定合理的白术炮制工艺和提高白术饮片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四川新荷花饮片公司稳定的炮制工艺制备白术炮制样品,炮制过程中每隔2min取样一次,共炮制2批麸炒样品和1批清炒样品。以葡萄糖为对照品,分别采用苯酚-浓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定白术饮片在炒制过程中多糖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结果白术在炒制过程中,随炮制时间延长,多糖含量逐渐增加,12min之后开始下降;还原糖含量整体呈增加的趋势,且12~16min之后增长率明显提高。结论白术在炒制过程中多糖和还原糖会发生转化和分解作用;炮制适当有利于白术多糖和还原糖的溶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 麸炒 清炒 多糖 还原糖 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