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ative chemical characters of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from geographical origins of China
1
作者 Miao Sha Xiaohuan Li +4 位作者 Yu Liu Hongyue Tian Xu Liang Xia Li Wenyuan Gao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AS 2023年第3期439-446,共8页
Objective: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has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mainly as a medicine food homology plant.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P.heterophylla is not specified i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ve... Objective: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has been pai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mainly as a medicine food homology plant.The content determination of P.heterophylla is not specified in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version 2020).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different production areas could exert an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P.heterophylla.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riminate P.heterophylla collected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al origins of China.Methods:In this study,the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 in 28 batches of P.heterophylla was determined using phenol–sulfuric acid.HPLC fingerprints were established under optimised HPLC-PDA methods.Subsequently,the similarity analysis(SA)and the quantification of heterophyllin B were analyzed.The metabolites of P.heterophylla were identified and evaluated using UHPLC-Q Exactive HF orbitrap MS system.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and orthogonal PLS-DA(OPLS-DA)were performed based on all peak areas.Results:The polysaccharide content in Guizhou and Jiangsu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duction areas,which varied significant from different origins.While the content of heterophyllin B in Anhui and Jiangsu was high.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HPLC fingerprints for 28 batches samples ranged from 0.877 to 0.990,and the characteristic map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and evaluate the quality of P.heterophylla.The samples from Fujian,Guizhou,Jiangsu provinces can be relatively separated using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cluding PCA,PLS-DA,HCA,OPLS-DA,indicating that their metabolic composi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Ultimately,a total of 15 metabolites which were filtrated by a VIPvalue>1 and a P-value<0.05 associated with the separation of different origins were identified.Conclusion:HPLC fingerprint was established to evaluate the quality and authenticity of P.heterophylla.The present work showed that the difference of geographic distributions had an influence on the internal chemical compositions.A sensitive and rapid untargeted metabolomics approach by UHPLC-Q Exactive HF orbitrap MS was utilized to evaluate P.heterophylla from different origins in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Overall,this study provides insights to metabolomics of P.heterophylla and supplie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fo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fingerprint MetABOLITES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 POLYSACCHARIDE UHPLC-Q exactive HF orbitrap MS system
原文传递
不同产区太子参的rDNA ITS区序列的比较 被引量:34
2
作者 余永邦 秦民坚 +2 位作者 梁之桃 余国奠 谭宁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5,共5页
使用1对引物18SP1和26SP2对采自14个产区的太子参〔Pseudostellariaheterophylla(Miq.)PaxexPaxetHoffm.〕进行ITS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4个产区太子参的ITS1片段长度为219~222bp,ITS2片段长度为235~236bp,5.8S片... 使用1对引物18SP1和26SP2对采自14个产区的太子参〔Pseudostellariaheterophylla(Miq.)PaxexPaxetHoffm.〕进行ITS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4个产区太子参的ITS1片段长度为219~222bp,ITS2片段长度为235~236bp,5.8S片段长度为155~157bp。除江苏宜兴,江苏句容马梗,江苏南京老鹰山和江苏溧阳等4个产区的ITS序列碱基完全一致外,其他10个产区的ITS序列则有不同的变异,碱基变异数目(包括5 8S编码区)为1~17个。使用UPGMA法重建系统发生树,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说明了它们的变异程度,为利用ITS区序列的差异鉴别不同产区的太子参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RDNA ITS区序列 PCR扩增 石竹科
下载PDF
太子参GC-MS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刘训红 王媚 +2 位作者 蔡宝昌 王玉玺 林新艳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建立太子参挥发性成分GC-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太子参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用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确定共有指纹峰,并选用模糊聚类法分析比较。结果太子参挥发性成分中含有12个特... 目的建立太子参挥发性成分GC-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太子参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用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确定共有指纹峰,并选用模糊聚类法分析比较。结果太子参挥发性成分中含有12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12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MS指纹图谱。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太子参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挥发性成分 GC—MS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太子参种子休眠原因初探 被引量:14
4
作者 温学森 赵华英 +1 位作者 李允尧 霍德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62-763,共2页
目的 探讨太子参种子的休眠机制 ,为实现无病毒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解剖观察太子参的种子结构 ;在正常条件、赤霉素浸种和剥离不同部位等情况下 ,利用平皿发芽法研究太子参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结果 各种处理均不... 目的 探讨太子参种子的休眠机制 ,为实现无病毒种苗的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方法 通过解剖观察太子参的种子结构 ;在正常条件、赤霉素浸种和剥离不同部位等情况下 ,利用平皿发芽法研究太子参种子的发芽和生长情况。结果 各种处理均不能使太子参种子正常发芽。剥离种皮后 ,子叶可以展开 ,而胚根不能伸长。结论 成熟太子参种子存在生理后熟现象 ,层积处理可能是解除太子参种子休眠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种子 休眠
下载PDF
栽培太子参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肖承鸿 周涛 +3 位作者 江维克 赵丹 康传志 廖明武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600-1606,共7页
目的:分析贵州栽培太子参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为太子参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太子参2个优良种源的80份种质资源进行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种质间和群体内表... 目的:分析贵州栽培太子参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为太子参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太子参2个优良种源的80份种质资源进行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种质间和群体内表型特点的研究。结果:2个栽培种源的太子参具有丰富的表型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2446~2.0560之间,变异系数在13.22%~59.24%之间;叶干重及叶片数与块根多个性状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以6个主成分因子反映了23个表型性状的大部分信息,累计贡献率达76.47%;基于各种质间表型性状的遗传差异,可把2个种源的80份种质聚类并划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为增产潜力的亲本材料,第Ⅱ类群为高产选育目标的最优亲本材料,第Ⅲ类群为药材一等商品育种目标的亲本材料。结论:贵州栽培太子参种质资源的表型性状变异较大,遗传较丰富;第Ⅱ类群和第Ⅲ类群为贵州太子参杂交育种提供了良好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栽培太子参块根的发育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彭华胜 胡正海 +1 位作者 刘文哲 谭玲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1-867,共7页
应用石蜡制片技术研究了栽培太子参纺锤状块根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栽培太子参的块根是由其不定根发育而成。太子参不定根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的发育可分为4个阶段: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阶段,类... 应用石蜡制片技术研究了栽培太子参纺锤状块根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栽培太子参的块根是由其不定根发育而成。太子参不定根的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的发育可分为4个阶段: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分生组织阶段、初生结构与次生结构阶段,类似一般草本双子叶植物根的发育。其特点是初生结构的皮层细胞大,仅3~4层,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初生木质部多为三原型,少数为二原型、四原型与五原型。次生结构中次生木质部约占根面积80%,主要为薄壁组织细胞,导管呈稀疏的放射状分布其中。由不定根发育成块根过程中,根据从根头至根尾不同距离的各组成部分的面积及细胞层数分析,从上向下其维管形成层活动强度不同,从而根的直径大小不同,使根发育成上粗下细的纺锤状肉质块根。高碘酸-Schiff反应显示,在成熟的块根中次生韧皮部的薄壁组织细胞和次生木质部射线间的木薄壁组织细胞内富含淀粉粒,在有些木薄壁组织细胞中还含有草酸钙簇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不定根 块根 发育解剖
下载PDF
野生太子参生物学特性的观察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俊 王德群 +1 位作者 姚勇 靳雪飞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23-1328,共6页
目的:探讨野生太子参的生长发育状况及规律。方法:在生长期对野生太子参进行连续观察与研究。结果:其生长发育可分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并存、有性生殖3个阶段,种子萌发第1、2年只有形成替代块根和茎生块根的无性生殖,此后块... 目的:探讨野生太子参的生长发育状况及规律。方法:在生长期对野生太子参进行连续观察与研究。结果:其生长发育可分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与有性生殖并存、有性生殖3个阶段,种子萌发第1、2年只有形成替代块根和茎生块根的无性生殖,此后块根发育的植株在继续无性生殖的同时,又出现开花结果的有性生殖,最后一年的太子参植株只有有性生殖而后生命终结。太子参地上植株的生长是从早春直至深秋,以块根越冬。无性生殖有春季的块根替代和秋季的匍匐茎上不定根膨大形成茎生块根两种方式。太子参的块根均来自不定根,块根的存在最长只有1年,2~3月是块根快速膨大期。结论:为栽培太子参的品种优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生活史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不同种源太子参的RAPD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朱艳 秦民坚 +1 位作者 杭悦宇 郑晓清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9-22,共4页
应用RAPD标记方法分析了15个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10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6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7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56.9%。用聚类分析方法可将15个太... 应用RAPD标记方法分析了15个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Miq.)Pax ex Pax et Hoffm.〕种源间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10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6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7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56.9%。用聚类分析方法可将15个太子参种源分为4类;地理分布越近,太子参种源间的遗传差异越小。来源于安徽宣城的太子参种源遗传变异明显,辽宁凤城的野生太子参与山东地区的太子参栽培种源间的亲缘关系较近,与江苏各地太子参种源的亲缘关系则较远,这些种源均可作为育种材料。自然环境,尤其是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太子参的遗传变异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DNA随机扩增多态性 亲缘关系
下载PDF
不同种植方式孩儿参根区与非根区土壤养分特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博 何腾兵 +1 位作者 林昌虎 樊博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26-1730,共5页
目的:研究孩儿参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分析测定了孩儿参轮作、间作、套作、连作1年、连作3年、连作6年、连作10年的根区与非根区土壤养分状况。结果:不同种植方式下根区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7种不同种植方式根区土壤养... 目的:研究孩儿参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分析测定了孩儿参轮作、间作、套作、连作1年、连作3年、连作6年、连作10年的根区与非根区土壤养分状况。结果:不同种植方式下根区土壤养分含量差异较大,7种不同种植方式根区土壤养分含量均显著高于非根区土壤,根区土壤养分呈明显的富集作用;连作6年、10年的根区土壤全钾和速效钾的富集率均为负值,表明根区土壤钾素出现亏缺;根区土壤pH值平均低于非根区土壤0.32;根区与非根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在轮作和间作方式下,土壤根区和非根区养分含量较高,有利于改善土壤养分,有利于孩儿参植株对养分的吸收。结论:合理施用氮肥和有机肥以及钾肥,能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的供肥和保肥能力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儿参 根区土壤 非根区土壤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太子参脱病毒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朱艳 秦民坚 周小华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5-29,共5页
采用茎尖分生组织法、热处理结合茎尖法、病毒唑处理结合茎尖法对6个不同产地的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组培苗进行了脱病毒研究. 经生物检测、 ELISA法和电镜检测表明, 热处理结合茎尖法脱... 采用茎尖分生组织法、热处理结合茎尖法、病毒唑处理结合茎尖法对6个不同产地的太子参[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Miq.) Pax ex Pax et Hoffm.]组培苗进行了脱病毒研究. 经生物检测、 ELISA法和电镜检测表明, 热处理结合茎尖法脱病毒效果最好,脱毒率高达 100%;病毒唑处理结合茎尖法和茎尖分生组织法脱毒率分别为 79.64%和74.29%.不同产地太子参的脱病毒效果不同.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太子参的脱病毒繁育程序,其中复壮培养基中PP333的最适浓度为0.5~1.0 mg·L-1,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3 mg·L-1 N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脱病毒 脱病毒繁育程序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太子参产量及活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玉香 王汉琪 +5 位作者 沈少炎 谢德金 陈剑成 陈凌艳 何天友 郑郁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5,共5页
通过对不同采收期、不同加工方式及连作方式对太子参产量及活性成分的影响研究表明:产量与多糖含量随着采收期的推迟而下降,采收中期的水分含量最小灰分含量最高;不同加工方式的灰分、多糖、皂苷含量差异显著,阴干的多糖含量最高,其次... 通过对不同采收期、不同加工方式及连作方式对太子参产量及活性成分的影响研究表明:产量与多糖含量随着采收期的推迟而下降,采收中期的水分含量最小灰分含量最高;不同加工方式的灰分、多糖、皂苷含量差异显著,阴干的多糖含量最高,其次为烫参,阴干的皂苷含量最高,烫参最低,若考虑活性成分高低则建议采用阴干的加工方式,若考虑实际生产和经济效益则建议采用晒干的加工方式;太子参连作会对太子参的成分有影响,在对比中多糖含量呈显著差异,TR组为CK的1.2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采收时间 加工方式 连作 活性成分
下载PDF
太子参新品种“施太1号”药材品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承鸿 周涛 +4 位作者 江维克 杨昌贵 康传志 黄艳 宋健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11-517,共7页
目的:对太子参"施太1号"药材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为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选育的品种"施太1号"与对照品种"黔太子参1号"、对照品系"SB-C"3个品种(系)、4个种植区域的120份种质为研究对... 目的:对太子参"施太1号"药材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为新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选育的品种"施太1号"与对照品种"黔太子参1号"、对照品系"SB-C"3个品种(系)、4个种植区域的120份种质为研究对象,测量药材产量、商品性状、浸出物含量、多糖含量、太子参环肽B含量和氨基酸含量,运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多重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相比于2个对照品种(系),新品种"施太1号"的单株药材重、单个块根重、中上部直径和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系),50 g块根数少于对照品种(系),药材商品等级优于对照品种(系),Ⅰ级和Ⅱ级比例占总等级的57%以上;太子参环肽B含量与"SB-C"品系无显著差异,而显著高于"黔太子参1号"品种;浸出物含量与对照品种(系)间无显著差异;氨基酸含量略低于对照品种(系);外观性状与内在质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新品种"施太1号"药材产量、商品等级、多糖含量和太子参环肽B含量优于对照品种(系),在贵州适宜生态区域有较大的推广和生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施太1号 选育 品质比较
下载PDF
基于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的不同产地太子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邹立思 马阳 +1 位作者 侯娅 刘训红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54-1060,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太子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组成差异及不同种质太子参对微生物组成的影响。方法: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定性、定量分析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供试土壤中共检测出92种PLFA,其中i15∶0、i16∶0、1...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太子参根际土壤微生物组成差异及不同种质太子参对微生物组成的影响。方法: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生物标记法定性、定量分析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结果:供试土壤中共检测出92种PLFA,其中i15∶0、i16∶0、16∶0、16∶0 10-Me及18∶1ω9c含量较高,磷脂脂肪酸总量在江苏句容、福建柘荣两产地土壤中含量较高,4个产地间磷脂脂肪酸种类和比例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太子参根际土壤微生物以细菌为主,还包含放线菌及真菌,不同产地和种质太子参的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含量及群落结构均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根际土壤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PLFA) 不同产地
下载PDF
太子参化感自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林燕华 周春权 陈炬烽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9-714,共6页
目的:探讨太子参根际土壤的化感自毒作用,揭示太子参产生连作障碍现象的化感自毒作用机理,为缓解太子参连作障碍现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太子参和莴苣为测试植物,系统研究太子参根际土壤对其存苗率、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 目的:探讨太子参根际土壤的化感自毒作用,揭示太子参产生连作障碍现象的化感自毒作用机理,为缓解太子参连作障碍现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太子参和莴苣为测试植物,系统研究太子参根际土壤对其存苗率、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正茬太子参的存苗率、苗高、根长、根鲜重等生长指标显著高于重茬,分别比重茬提高了9.09%、69.80%、9.31%、24.68%;正茬太子参幼苗的叶绿素含量也显著高于重茬,比重茬提高了47.16%;重茬太子参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均显著高于正茬,分别达到正茬的105.62%、160.52%、108.07%、256.52%;太子参根际土壤水提物对莴苣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总体规律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化感效应,并且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连作导致太子参的存苗率降低,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减弱,生物量降低,SOD活性增强,MDA、可溶性糖及Pro含量升高,植株生理代谢絮乱,阻碍太子参的生长发育,产生连作障碍现象;太子参根际土壤的化感自毒潜力要明显大于对照土壤,并且其化感自毒潜力随土壤水提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化感自毒作用 连作障碍
下载PDF
基于化感效应筛选太子参的“相生”作物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燕华 徐蔚 +2 位作者 范世明 韩静 胡娟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1-776,共6页
目的:以期筛选出太子参的"相生"作物,建立合理的轮作模式。方法:采用土培方法培育2年生太子参,并系统研究紫苏茎叶、薏苡根、金银花、水稻茎叶的水提物对太子参存苗率、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化感效应。结果:在未种植土和... 目的:以期筛选出太子参的"相生"作物,建立合理的轮作模式。方法:采用土培方法培育2年生太子参,并系统研究紫苏茎叶、薏苡根、金银花、水稻茎叶的水提物对太子参存苗率、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化感效应。结果:在未种植土和连作土的基质下,紫苏茎叶和水稻茎叶的水提物对太子参幼苗的存苗率、苗高、根长、根鲜重及叶绿素含量都具有化感促进作用,而对太子参幼苗的可溶性糖、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具有化感抑制作用,即紫苏和水稻均是太子参的"相生"作物;薏苡根和金银花的水提物对太子参幼苗的存苗率、苗高、根长、根鲜重及叶绿素含量都具有化感抑制作用,而对太子参幼苗的可溶性糖、MDA、游离Pro含量及SOD活性都具有化感促进作用,即薏苡和金银花均是太子参的"相克"作物;就综合化感效应而言,紫苏和水稻对太子参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强度为紫苏>水稻。结论:在实际生产中可采用紫苏-太子参轮作模式,从而减轻太子参的连作障碍现象和解决稻参轮作产生的大面积太子参种植地荒废搁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水提物 化感效应 “相生”作物 轮作模式
下载PDF
不同种质太子参核苷类成分QTRAP LC-MS/MS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阳 侯娅 +4 位作者 邹立思 刘训红 徐力 兰才武 袁济端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1-714,共4页
目的:分析太子参中核苷类成分,比较不同种质太子参间的差异。方法:采用QTRAP LC-MS/MS技术同时测定5个种质太子参中13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种质太子参核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核苷总量以福建柘荣(... 目的:分析太子参中核苷类成分,比较不同种质太子参间的差异。方法:采用QTRAP LC-MS/MS技术同时测定5个种质太子参中13种核苷类成分的含量,用SPSS 16.0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种质太子参核苷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核苷总量以福建柘荣(ZS2)最高,贵州施秉(SB)最低。福建柘荣(ZS1)与安徽宣城(XC)间核苷含量差异较小。结论:为进一步阐明生态环境对太子参代谢物合成积累的影响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孩儿参 种质 核苷类
下载PDF
太子参脂溶性成份GC指纹图谱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韩邦兴 姚勇 +3 位作者 王盛 代剑平 贝宇飞 陈钧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09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的应用GC法建立太子参脂溶性成份指纹图谱,为太子参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用GC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结果太子参挥发性成分中含有6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6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 目的应用GC法建立太子参脂溶性成份指纹图谱,为太子参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用GC对不同产地太子参的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结果太子参挥发性成分中含有6个特征性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以此6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GC指纹图谱。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太子参药材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GC 脂溶性成分 指纹图谱
下载PDF
太子参脱病毒苗的核糖体ITS序列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艳 秦民坚 杭悦宇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9-601,共3页
目的研究太子参脱病毒苗与外界苗rDNAITS区碱基序列的异同。方法运用PCR直接测序法对9种太子参脱病毒苗和4种外界苗的rDNA ITS区(包括ITS1、5.8S、ITS2)碱基序列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太子参脱病毒苗与外界苗的5.8S碱基序列完全一致,变... 目的研究太子参脱病毒苗与外界苗rDNAITS区碱基序列的异同。方法运用PCR直接测序法对9种太子参脱病毒苗和4种外界苗的rDNA ITS区(包括ITS1、5.8S、ITS2)碱基序列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太子参脱病毒苗与外界苗的5.8S碱基序列完全一致,变异位点基本上位于ITS1的起始端与ITS2的终止端,其中江苏溧阳和安徽宣城的脱病毒苗变异位点较多。使用UPGMA法构建了系统发生树,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结论rDNA ITS碱基序列的比较分析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阐明了脱病毒苗的遗传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脱病毒苗 RDNA ITS区 DNA序列
下载PDF
基于生态因子的山东太子参生态适宜区划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边丽华 康传志 +2 位作者 许子欣 周洁 王晓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68-75,共8页
为了对山东太子参生长的生态适宜区进行划分同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本研究利用Surfer 7.0软件对气候主导因子和气候限制因子的月平均值进行空间插值,利用ArcGIS 8.1软件建立太子参道地性组分(多糖、环肽A、环肽B等)的空间分布模型,最终利... 为了对山东太子参生长的生态适宜区进行划分同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本研究利用Surfer 7.0软件对气候主导因子和气候限制因子的月平均值进行空间插值,利用ArcGIS 8.1软件建立太子参道地性组分(多糖、环肽A、环肽B等)的空间分布模型,最终利用ArcGIS制图输出功能完成太子参地理分布模式的构建和生长生态适宜性区划。结果显示,多糖与太子参环肽A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生境适宜度、海拔分别呈极显著(P<0.01)、显著(P<0.05)负相关,与1月平均气温、9月平均气温和昼夜温差月均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太子参环肽A含量与年均温变化范围和昼夜温差月均值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生境适宜度和12月平均降雨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太子参环肽B含量与4月平均降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11月平均温度显著正相关,而与海拔显著负相关(P<0.05)。明确了适宜太子参生长的最优生境,确定其最适宜种植区主要集中在烟台市牟平区东部,威海市的文登区、荣成市和乳山市东部,青岛市东南部,济南市西南部和泰安市北部,及临沂市的蒙阴县和临沭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山东省 生态因子 生态适宜区划
下载PDF
行株距对太子参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林光美 侯长红 +1 位作者 王树贵 袁济端 《特产研究》 2005年第4期9-13,共5页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连续3年品比试验,探讨行、株距对不同太子参品种类型的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太子参行、株距组合以12.5 cm×5 cm和16.7cm×5 cm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以每公顷为120~160万株为佳.本研究为实施太子参的GAP生产提供...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连续3年品比试验,探讨行、株距对不同太子参品种类型的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太子参行、株距组合以12.5 cm×5 cm和16.7cm×5 cm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以每公顷为120~160万株为佳.本研究为实施太子参的GAP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株行距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