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YDROFORMYLATION CATALYSIS USING POLYMER-SUPPORTED MULTINUCLEAR RHODIUM CARBONYL CLUSTER CATALYSTS
1
作者 何炳林 孙君坦 +1 位作者 李弘 桑俊杰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58-164,共7页
A series of polymer-supported tetranuclear rhodium carbonyl cluster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 the reaction of Rh4(CO)12with several kinds of polymer supports such as crosslinked poly (N-vinylpyrrolidone) (PNVP) ... A series of polymer-supported tetranuclear rhodium carbonyl cluster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 the reaction of Rh4(CO)12with several kinds of polymer supports such as crosslinked poly (N-vinylpyrrolidone) (PNVP) and crosslinked poly ( styrene-co-maleic anhydride) (PMAn), and subsequently were used to catalyze the hydroformylation of olefins.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IR, SEM and XPS. The influence of the supports structure and crosslinking, metal’s content and particle size of the supports on the catalysts hydroformylation properties was studied. The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catalytic conversion were also exam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lymer-supported Rh cluster catalysts possess very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and aldehyde selectivity as well as good reproduci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dium cluster Polymer catalysts HYDROFORMYLATION
下载PDF
Synthesis of Polymer-Supported Heteronuclear Rhodium- Cobalt Bimetallic Carbonyl Cluster Catalysts and Their Hydroformylation Properties
2
作者 He Binglin(Ho Ping-Lum), Sun Juntan, Li Hong, Sang Junjie and Zhao Fenzhi (Institute of Polymer Chemistry,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57-362,共6页
Tetranuclear Rh-Co bimetallic cluster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and XPS. The properties of the anchored catalysts, its stability and the ligand effect were also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 Tetranuclear Rh-Co bimetallic cluster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 and XPS. The properties of the anchored catalysts, its stability and the ligand effect were also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hydroformylation of hexene-1 are as follows: the temperature is 80℃, reaction time 8 h, pressure 5. 88×105 Pa, and molar ratio of H2/CO 1. 2/1. 0. Functional groups attached to the donor atom(N) possess more or less some influence on the catalytic behavior. Compared with the homogeneous cluster, the polymer-supported bimetallic cluster is more stable. After the catalytic reac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anchored catalysts was not destroye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characterization indicates that there is a weak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olymer support and the active me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dium-cobalt cluster Polymer-supported catalysts HYDROFORMYLATION
下载PDF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h-Co Butterfly Clusters Capped by Functionally Substituted 1-Alkynes
3
作者 朱保华 胡斌 +4 位作者 张伟强 边治国 赵全义 殷元骐 孙杰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4,共5页
By the reactions of [Rh2Co2(CO)12] 1 with functionally substituted alkyne ligands HC≡CR 2 (R = FeCp2) and 3 (R = 2-OH-C6H4COOCH2), respectively in n-hexane at room temperature, two new cluster derivatives [Rh2Co2(CO)... By the reactions of [Rh2Co2(CO)12] 1 with functionally substituted alkyne ligands HC≡CR 2 (R = FeCp2) and 3 (R = 2-OH-C6H4COOCH2), respectively in n-hexane at room temperature, two new cluster derivatives [Rh2Co2(CO)6(-CO)4(4, 2-HC≡CR)] 4 (R = FeCp2) and 5 (R = 2-OH-C6H4COOCH2) were obtained respectively. The alkyne was inserted into the CoCo bond of cluster 1 to give two butterfly clusters. Cluster 4 has been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Crystallographic data: C22H10Co2FeO10Rh2, Mr = 813.83, orthorhombic, space group P212121, a = 11.5318(7), b = 12.6572(7), c = 17.018(1) ? V = 2483.9(3) 3, Z = 4, Dc = 2.176 g/cm3, F(000) = 1568, = 3.233 mm-1, the final R = 0.0366 and wR = 0.0899 for 5367 observed reflections with I > 2(I). The two clusters have also been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1H-NMR spectrosco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配合物 合成 结构表征 晶体结构
下载PDF
Rh_n(n=2 ~20)团簇结构和磁特性(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陈金春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7-443,共7页
使用紧束缚近似多体势和遗传算法,计算了Rhn(n=2~20)团簇的基态结构.据优化结构计算了平均键长(-R),平均配位数(CN),单原子平均束缚能Eb,使用自洽的4d,5s,5p价电子紧束缚模型,计算了单原子平均磁矩-μn和Rhn(n=15,17,18,19)团簇的总的... 使用紧束缚近似多体势和遗传算法,计算了Rhn(n=2~20)团簇的基态结构.据优化结构计算了平均键长(-R),平均配位数(CN),单原子平均束缚能Eb,使用自洽的4d,5s,5p价电子紧束缚模型,计算了单原子平均磁矩-μn和Rhn(n=15,17,18,19)团簇的总的平均电子态密度.结果初步揭示了小铑团簇结构、电子和磁特性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铑团簇 遗传算法 结构 磁性
下载PDF
六核钽铑二元混合簇合物的几何和电子结构 被引量:1
5
作者 曹飞 谭凯 林梦海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061-3066,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六核钽、铑八面体纯簇及其混合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大部分钽铑混合簇稳定构型的对称性均较低,为C1或Cs点群,只有[Ta2Rh4Cl4H8(CN)6]4-团簇的稳定构型对称性较高,为C2h或C4v点群;混合簇的...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六核钽、铑八面体纯簇及其混合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大部分钽铑混合簇稳定构型的对称性均较低,为C1或Cs点群,只有[Ta2Rh4Cl4H8(CN)6]4-团簇的稳定构型对称性较高,为C2h或C4v点群;混合簇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与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能隙(ΔEH-L)均较小,介于0.52-1.00eV之间;混合簇的前线轨道主要由骨架金属原子的d电子贡献,随着Rh原子替代Ta原子个数的递增,Ta—Rh键对混合簇稳定构型所起作用逐渐增加,Ta—Ta键所起作用减小,而Rh—Rh键为非键或反键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金属团簇 金属键
下载PDF
Rh_n(n=3~57)团簇基态物性的遗传算法研究(英文)
6
作者 张蓓 王辉 +3 位作者 马树国 马存山 周磊 张军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70-177,共8页
采用半经验的Gupta多体势结合遗传算法,系统地研究了Rhn(n=3~57)团簇的几何结构特性.我们发现在铑团簇的生长中存在类fcc构型与类Ih构型之间的竞争,从n=39开始,铑团簇呈现出明显的Ih生长模式.Rhn(n=3~57)团簇的幻数为13,19,23,38,55,... 采用半经验的Gupta多体势结合遗传算法,系统地研究了Rhn(n=3~57)团簇的几何结构特性.我们发现在铑团簇的生长中存在类fcc构型与类Ih构型之间的竞争,从n=39开始,铑团簇呈现出明显的Ih生长模式.Rhn(n=3~57)团簇的幻数为13,19,23,38,55,结合铑团簇的平均最近邻原子间距和平均配位数,分析了铑团簇幻数序列存在的原因.我们发现团簇内部原子具有增强团簇对称性和加强团簇稳定性的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pta多体势 Rh团簇 遗传算法
下载PDF
钼/铑靶片簇状微钙化诊断乳腺癌的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曾莉 葛金梅 +2 位作者 宫悦 牛桂华 杨健鹏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08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钼/铑靶乳腺片簇状微钙化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57例乳腺癌和32例乳腺良性疾病,经手术病理证实,在其钼/铑靶乳腺片中皆见到簇状微钙化,对簇状微钙化的特征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乳腺癌中簇状微钙化主要呈细棒状... 目的:探讨钼/铑靶乳腺片簇状微钙化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57例乳腺癌和32例乳腺良性疾病,经手术病理证实,在其钼/铑靶乳腺片中皆见到簇状微钙化,对簇状微钙化的特征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乳腺癌中簇状微钙化主要呈细棒状,泥沙状,针尖状和混合状。簇状分布,直径<0.5mm,中低密度47例(82.46%),局限于一象限度46例(80.7%),沿导管分布9例(15.79%),伴有肿块37例(64.91%),微钙化数目>20枚51例(89.47%),10~20枚6例(10.53%)。结论:乳腺片簇状微钙化的特征对诊断乳腺癌有重要价值,并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簇状微钙化 钼/铑靶乳腺摄影 乳腺癌
下载PDF
含μ-P(sph)_2的三核铑羰合簇Rh_3[μ-P(SC_6H_5)_2]_
8
作者 吴秉芳 阎秀英 +2 位作者 胡襄 刘树堂 刘启旺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4年第1期57-59,共3页
Rh_4(CO)_(12)与亚磷酸三硫代苯酯P(SC_6H_5)_3反应产生一个具有磷桥基配体μ-P(SC_6H_5)_2的新簇合物Rh_3[μ-P(SC_6H_5)_2]_3(μ-CO)(CO)_4.对该簇合物进行... Rh_4(CO)_(12)与亚磷酸三硫代苯酯P(SC_6H_5)_3反应产生一个具有磷桥基配体μ-P(SC_6H_5)_2的新簇合物Rh_3[μ-P(SC_6H_5)_2]_3(μ-CO)(CO)_4.对该簇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测定以及l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铑羰合簇 桥基配体 合成 簇合物
下载PDF
碳负载胶体金属铑催化气相甲醇羰基化反应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茜 刘汉范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碳负载胶体金属铑催化气相甲醇羰基化反应*王茜刘汉范**(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负载胶体金属催化剂,胶体铑簇,活性炭,气相法,甲醇,羰基化,乙酸甲醇羰基化反应制备乙酸是一重要工业反应.60年代末... 碳负载胶体金属铑催化气相甲醇羰基化反应*王茜刘汉范**(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关键词负载胶体金属催化剂,胶体铑簇,活性炭,气相法,甲醇,羰基化,乙酸甲醇羰基化反应制备乙酸是一重要工业反应.60年代末由Monsanto公司开发的铑系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铑簇 活性炭 气相法 甲醇 羰基化 催化剂
下载PDF
模糊聚类-偏最小二乘回归光度法同时测定地质样品中金铂钯铑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淑桂 徐克红 +4 位作者 沙志芳 白金峰 王洪艳 王多禧 王玉洁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5-18,共4页
将模糊聚类分析与偏最小二乘法相结合,对地质样品中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的贵金属多组份体系进行解析,较好地解决了计算光度分析中校准模型的优化问题,使计算结果的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0%,标准偏差小于0.... 将模糊聚类分析与偏最小二乘法相结合,对地质样品中吸收光谱严重重叠的贵金属多组份体系进行解析,较好地解决了计算光度分析中校准模型的优化问题,使计算结果的精度得到了显著提高,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0%,标准偏差小于0.67,明显优于一般偏最小二乘(PLS)法。采用小锍试金法消除样品中贱金属元素的干扰,其回收率为92%~107%,标准偏差为0.10~0.67;相对标准偏差为4.7%~11.0%。并对影响聚类效果的参数选择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法 测定 地质样品
下载PDF
氧化物担载铑原子簇催化剂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考察 Ⅲ.Rh/La_2O_3和Rh/ZnO催化剂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
11
作者 周建略 辛梅 陈豫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3年第4期90-94,共5页
本文是文献[1]、[2]的续篇,选择了Rh/La_2O_3和Rh/ZnO两种SMSI体系,以进一步考察文献[1]、[2]所述观点。
关键词 铑催化剂 铑原子簇合物
下载PDF
Rh-ZSM-5分子筛吸附CO、H2O和O2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丹 吴安安 +1 位作者 谭凯 吕鑫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33-839,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簇模型方法研究了小分子CO、H2O和O2在Rh交换的ZSM-5分子筛(Rh-ZSM-5)上的吸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H 2O和O2或CO可共吸附在Rh+上形成四配位铑配合物,其中Rh仅与ZSM-5表面的一个桥氧配位;在H 2 O和O 2共存时,最...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结合簇模型方法研究了小分子CO、H2O和O2在Rh交换的ZSM-5分子筛(Rh-ZSM-5)上的吸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H 2O和O2或CO可共吸附在Rh+上形成四配位铑配合物,其中Rh仅与ZSM-5表面的一个桥氧配位;在H 2 O和O 2共存时,最稳定的表面吸附物种为Rh(H 2O)2(O 2),含一个超氧离子;引入具有强配位能力的CO后,最稳定的表面吸附物种为Rh(CO)2(H 2O),阻碍了O 2的化学吸附.这暗示此前人们认为在CH 4/CO/H 2O/O2/Rh-ZSM-5混合体系中通过O 2的化学吸附活化甲烷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ZSM-5 羰基铑物种 化学吸附 簇模型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Rh/Ti_(3)C_(2)T_(x)MXene催化剂用于氨硼烷催化产氢
13
作者 张庆萧 付雪力 +2 位作者 赖慧荣 姬培熠 李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5期546-552,共7页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基(MXene)催化剂对于水解产氢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以二维过渡金属碳化钛(Ti_(3)C_(2)T_(x)MXene)材料为载体,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了超高分散度的二维Ti_(3)C_(2)T_(x)MXene材料担载的金属铑(Rh)催化剂(Rh/Ti...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合物基(MXene)催化剂对于水解产氢反应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以二维过渡金属碳化钛(Ti_(3)C_(2)T_(x)MXene)材料为载体,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了超高分散度的二维Ti_(3)C_(2)T_(x)MXene材料担载的金属铑(Rh)催化剂(Rh/Ti_(3)C_(2)T_(x)MXene).利用单层二维Ti_(3)C_(2)T_(x)MXene材料高度暴露的表面,实现了Rh亚纳米团簇的高度分散.在常压的温和条件下,将制得的Rh/Ti_(3)C_(2)T_(x)MXene催化剂用于氨硼烷的常温分解.在35℃,0.1 MPa的条件下,氨硼烷可以在3 min内完全实现氢气(H_(2))的释放.催化剂的结构表征证明:Rh亚纳米团簇的平均尺寸约为0.66 nm.构效关系研究表明:二维Ti_(3)C_(2)T_(x)MXene载体表面高度暴露的碳钛键(C-Ti)结构可以起到锚定和高度分散Rh亚纳米团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氨硼烷 储氢材料 二维过渡金属碳化钛(Ti_(3)C_(2)T_(x)MXene)材料 铑(Rh)亚纳米团簇
下载PDF
分子筛笼内金属羰基簇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光进 郭燮贤 市川胜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57-262,共6页
本文利用FT-IR,TPD等技术考察了合成在NaY分子筛笼内的铂羰基簇合物[Pt_3(CO)_6]_n^(2-)(n=3,4)和铑羰基簇合物Rh_6(CO)_(16)的热稳定性.[Pt_(12)(CO)_(24)]^(2-)... 本文利用FT-IR,TPD等技术考察了合成在NaY分子筛笼内的铂羰基簇合物[Pt_3(CO)_6]_n^(2-)(n=3,4)和铑羰基簇合物Rh_6(CO)_(16)的热稳定性.[Pt_(12)(CO)_(24)]^(2-)/NaY的羰基红外谱带在真空中升温至343K基本没有变化,表现出了比SiO_2外表面负载的同种羰基簇合物好的热稳定性;部分脱羰基后的残存的线式羰基在高温下才能脱附.而对Rh_6(CO)_(16)/NaY,随脱羰基过程的进行,铑羰基簇合物首先生成Rh~+(CO)_2然后脱附.CO的TPD给出与铂及铑羰基簇化合物化学计量相一致的CO及CO_2脱附量,从侧面支持了笼内金属羰基簇合物的归属.TPD过程中的CO_2主要来源于CO与表面OH或吸附H_2O的作用,只有少量的CO_2来源于CO歧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筛 羰基簇合物 热稳定性 TPD
原文传递
羰基铑簇合物衍生的多相烯烃氢甲酰化催化剂的性能及红外表征
15
作者 黄林 郭文硅 +2 位作者 刘安明 李大明 徐奕德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1993年第5期365-376,共12页
在常压下,Rh_4(CO)_(12)或Rh_6(CO)_(16)簇合物衍生的Rh/SiO_2对乙烯,丙烯氯甲酰化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并有利于直线醛的形成.乙烯氢甲酰化体系的表面催化比活性与Rh分散性的关系表明.乙烯氢甲酰化反应具有结构敏感性,而... 在常压下,Rh_4(CO)_(12)或Rh_6(CO)_(16)簇合物衍生的Rh/SiO_2对乙烯,丙烯氯甲酰化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并有利于直线醛的形成.乙烯氢甲酰化体系的表面催化比活性与Rh分散性的关系表明.乙烯氢甲酰化反应具有结构敏感性,而乙烯加氢反应具有结构非敏感性,高分散的金属表面有利于主反应的选择性.通过红外光谱跟踪,发现表面Rh在反应气氛中显示零价.根据接触时间对催化反应的影响,推测多相烯烃氢甲酰化及加氢反应都在Ph^0活性中心上进行.另外,担载羰基铑簇合物的热分解红外研究结果指出,表面羰基化合物金属中心上的配位不饱和性对氢甲酰化催化活性似乎起着重要影响,簇合物只有完全脱羰才能提供高活性的催化中心.在反应气氛和CO气氛中,担载Rh_6(CO)_(16)表现出一致的热稳定性,说明反应气中的CO对稳定羰基物起着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铑簇合物 铑催化剂 氢甲酰比 烯烃
原文传递
铑钴四核簇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对苯乙烯的氢甲酰化反应性能的研究
16
作者 朱保华 胡斌 +2 位作者 张伟强 殷元骐 孙杰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64,共4页
The octahedral cluster complex Rh 2Co 2(CO) 10(μ 4, η2 -HC≡CFc) 1 reacts with PPh 3 to give the title cluster Rh 2Co 2(CO) 10-n(μ 4, η2-HC≡CFc)(PPh 3) n(2, n=1; 3, n=2, ). The structure of 3 has been determined ... The octahedral cluster complex Rh 2Co 2(CO) 10(μ 4, η2 -HC≡CFc) 1 reacts with PPh 3 to give the title cluster Rh 2Co 2(CO) 10-n(μ 4, η2-HC≡CFc)(PPh 3) n(2, n=1; 3, n=2, ). The structure of 3 has been determined by X-ray diffraction. At 60 ℃ and 1.8 MPa of initial total CO/H 2 (1∶1) pressure, 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3 for hydroformylation of s tyrene has also been investigated. The conversion of the styrene is 98.1%, the selectivity of the aldehydes is 99%, the 3-phenylpropyl aldehyde(n)/2-phenylpropyl aldehyde( i) mole ratio of aldehyde to 1/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铑和钴 异核金属簇合物 单晶结构 氢甲酰化反应
原文传递
氧化物担载铑原子簇催化剂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考察——Ⅰ.Rh/V_2O_5和RH/TiO_2催化剂的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建略 陈豫 +4 位作者 辛梅 左长明 吉晓江 陈红 秦代毅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1992年第5期339-345,共7页
本文用XPS和XRD考察了由Rh_4(CO)_(12)出发制得的Rh/V_2O_5和Rh/TiO_2两种催化剂的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的差别。实验结果表明,1)高温H_2还原的Rh/TiO_2催化剂,经氧处理后即能恢复吸H_2能力。Rh/V_2O_5催化剂在较低温度(473K)H_2还原时Rh... 本文用XPS和XRD考察了由Rh_4(CO)_(12)出发制得的Rh/V_2O_5和Rh/TiO_2两种催化剂的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的差别。实验结果表明,1)高温H_2还原的Rh/TiO_2催化剂,经氧处理后即能恢复吸H_2能力。Rh/V_2O_5催化剂在较低温度(473K)H_2还原时Rh就进入SMSI状态,吸H_2能力被完全抑制,373K氧处理并不能使之恢复,吸H_2性质表现出不可逆性。2)与Rh/TiO_2催化剂的TiO_2相比,Rt/V_2O_5催化剂的V_2O_5更易还原,Rh对V_2O_5的还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3)担载在TiO_2上的Rh比在V_2O_5上更易还原。4)还原后,催化剂表层的Rh/V、RH/Ti均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用氧空位模型能较好地说明Rh/TiO_2催化剂的实验结果,而Rh/V_2O_5催化剂的实验结果适于用钒氧化物覆盖模型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金属催化剂
原文传递
氧化物担载铑原子簇催化剂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考察——Ⅱ.金属载体非强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建略 辛梅 陈豫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1993年第6期411-417,共7页
本文用XPS从Rh_4(CO)_(12)在真空条件下的脱羰过程和在氢氧中的还原过程两方面考察了一些非还原性氧化物担载Rh_4(CO)_(12)催化剂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并把这种相互作用称为金属载体非强相互作用(non-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本文用XPS从Rh_4(CO)_(12)在真空条件下的脱羰过程和在氢氧中的还原过程两方面考察了一些非还原性氧化物担载Rh_4(CO)_(12)催化剂的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并把这种相互作用称为金属载体非强相互作用(non-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缩写NSMSI).结果表明,铑与一些载体的非强相互作用的顺序是MgO>ZrO_2>γ-Al_2O_3>SiO_2-Al_2O_3≈SiO_2;Rh与载体的非强相互作用形成Rh—O键,使Rh的还原性减弱;形成M—O键是产生NSMSI效应的重要特征;这种相互作用能增加铑羰基物的稳定性,使其在真空中脱羰速率减慢.铑与非还原性氧化物载体间的非强相互作用可用酸-碱机制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原子族合物 氧化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