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甲腈降解菌Rhodococcus sp.BN02的筛选和鉴定
1
作者 陈丛 刘言琛 +4 位作者 冯建英 刁硕祺 晁红军 闫达中 吴菁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1-40,52,共11页
本研究从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附近水体污泥中提取以苯甲腈为唯一碳氮源,筛选出一株可高效降解腈类化合物的菌株。经生理生化测定、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比对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确认该菌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并命名为Rhodococcus s... 本研究从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附近水体污泥中提取以苯甲腈为唯一碳氮源,筛选出一株可高效降解腈类化合物的菌株。经生理生化测定、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比对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确认该菌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并命名为Rhodococcus sp.BN02。利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对Rhodococcus sp.BN02以苯甲腈为唯一碳氮源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其在28℃、pH 7和800 mg/L苯甲腈的条件下生长最适宜,最大OD 600值可达0.471,并在2 d内可将苯甲腈完全降解。此外,本研究还考察了BN02对不同腈类化合物的降解能力,它在48 h内可完全降解500 mg/L苯甲腈,在4 d内可完全降解500 mg/L的乙腈、丙烯腈和琥珀腈,对500 mg/L的2-氰基吡啶培养7 d后降解率可达83.84%。本研究为消除环境中苯甲腈及其中间代谢有毒污染物以及进一步探究苯甲腈代谢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类化合物 苯甲腈 红球菌 降解
下载PDF
基于蛋白组学对苯胺降解菌Rhodococcus sp.AN-P1苯胺胁迫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冰霜 王臣 +2 位作者 杨冲 刘庆华 谭周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85-91,共7页
【目的】研究微生物在苯胺胁迫环境下的响应机制,揭示Rhodococcus sp.AN-P1适应、降解苯胺内在分子机理,弥补苯胺降解菌在苯胺胁迫下耐受机制的空白,为进一步调控提高微生物降解苯胺能力提供良好的靶点,为其生物修复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目的】研究微生物在苯胺胁迫环境下的响应机制,揭示Rhodococcus sp.AN-P1适应、降解苯胺内在分子机理,弥补苯胺降解菌在苯胺胁迫下耐受机制的空白,为进一步调控提高微生物降解苯胺能力提供良好的靶点,为其生物修复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双向电泳技术分离纯化Rhodococcus sp.AN-P1在苯胺、柠檬酸条件下表达的蛋白质组,并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串联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鉴定显著差异表达蛋白,对比NCBInr蛋白数据库获得蛋白质点的详细信息。【结果】在以苯胺、柠檬酸为唯一碳源的条件下,Rhodococcus sp.AN-P1分别表达了681、579个蛋白质点;选取21个显著差异蛋白质点进行质谱分析,成功获得17个蛋白质点的相关信息,其分布于信号转导调节、氨基酸及能量代谢、细胞防御、苯胺降解酶多个代谢系统,并发现大部分蛋白质分子质量在31000~58000之间,等电点位于4~7之间。【结论】Rhodococcus sp.AN-P1在苯胺胁迫环境中会通过响应信号传导系统感知外界胁迫、调节氨基酸及能量代谢系统抵抗苯胺的毒害影响、利用细胞防御系统进一步提高其存活能力、表达苯胺降解酶系统降解苯胺获得碳源、氮源及能量来源,从而达到适应并降解高浓度苯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组学 苯胺 胁迫响应 rhodococcus sp.AN-P1
下载PDF
喹啉降解菌Rhodococcus sp.QL2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被引量:28
3
作者 朱顺妮 刘冬启 +1 位作者 樊丽 倪晋仁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88-493,共6页
从某焦化厂生物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出1株能以喹啉为唯一碳、氮、能源生长代谢的菌株QL2.经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研究表明,菌株QL2利用喹啉生长的适宜... 从某焦化厂生物处理系统的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出1株能以喹啉为唯一碳、氮、能源生长代谢的菌株QL2.经过对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研究表明,菌株QL2利用喹啉生长的适宜温度为35~42℃,培养基初始pH为8~9,摇床转速为150 r/min.外加氮源能促进菌株的生长,其中无机氮比有机氮、铵态氮比硝态氮更利于细菌的生长.在喹啉初始浓度为60~680 mg/L范围内菌株QL2降解喹啉符合零级动力学方程.喹啉初始浓度为150 mg/L时在8 h内完全降解,TOC去除率14 h内可达到70%.降解过程中产生有颜色的物质,且杂环上的氮原子以氨氮的形式被释放.通过HPLC及GC/MS分析出喹啉降解过程中的主要中间产物为2-羟基喹啉.该菌底物利用范围广,能降解苯酚、萘、吡啶等多种芳香族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dococcus sp. 分离鉴定 系统发育 降解特性 动力学
下载PDF
Rhodococcus sp. Ns对硝基苯酚的好氧生物降解 被引量:16
4
作者 万年升 顾继东 +1 位作者 郝伏勤 肖翔群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31-435,共5页
通过驯化富集培养,从红树林底泥中分离出6株硝基苯酚降解菌,其中Rhodococcussp.Ns为对硝基苯酚(PNP)与邻硝基苯酚(ONP)的高效降解菌.在好氧条件下该菌可以耐受小于1.8 mmol/L的PNP,能够利用PNP和ONP为唯一碳源、能源和氮源生长并将其完... 通过驯化富集培养,从红树林底泥中分离出6株硝基苯酚降解菌,其中Rhodococcussp.Ns为对硝基苯酚(PNP)与邻硝基苯酚(ONP)的高效降解菌.在好氧条件下该菌可以耐受小于1.8 mmol/L的PNP,能够利用PNP和ONP为唯一碳源、能源和氮源生长并将其完全矿化.研究了Rhodococcussp.Ns在不同pH、盐度与浓度范围下,PNP的降解特性并探讨了该菌降解PNP的途径.实验得出该菌在盐度<5‰、pH>5的条件下能较快生长,1.5 mmol/L的PNP在96h内被完全降解,并检测到至少2种中间产物4-硝基儿茶酚(4-nitrocatechol)和1,2,4-苯三酚(1,2,4-benzenetriol).红树林底泥中固有的细菌对PNP和ONP具有高效降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硝基苯酚 邻硝基苯酚 降解 红球菌(rhodococcus sp.)
下载PDF
Rhodococcus sp.T3-1菌株降解乙草胺的特性 被引量:13
5
作者 侯颖 王飞 +1 位作者 董维亮 崔中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85-1790,共6页
以乙草胺为唯一碳源,通过摇瓶培养研究了Rhodococcus sp.T3—1对乙草胺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T3—1降解乙草胺的最适温度为37℃,且其在pH值6~10的范围内对100mg/L乙草胺的降解率均在96%曲7%之间.该菌株在接种量为5%条件下... 以乙草胺为唯一碳源,通过摇瓶培养研究了Rhodococcus sp.T3—1对乙草胺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菌株T3—1降解乙草胺的最适温度为37℃,且其在pH值6~10的范围内对100mg/L乙草胺的降解率均在96%曲7%之间.该菌株在接种量为5%条件下,14h内可将200mg/L的乙草胺降解95.5%:乙草胺的降解速率与乙草胺初始浓度呈负相关,与菌株T3—1的初始接种量呈正相关.菌株T3-1还可以降解丁草胺,但不能降解丙草胺、异丙草胺和毗草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草胺 红球菌属 降解特性
下载PDF
喹啉降解菌Rhodococcus sp.的降解特性与生物强化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张玉秀 豆梦楠 +3 位作者 朱康兴 柴团耀 张怡鸣 徐伟超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340-2346,共7页
以喹啉为唯一碳氮源从某焦化废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喹啉降解菌菌株红球菌(Rhodococcus sp.)KDQ2,其在24h内能将400mg/L喹啉降解96%,降解的最适条件为37℃和pH6~9,降解动力学符合Haldane方程.KDQ2能利用吡啶,但不能利用苯酚;在... 以喹啉为唯一碳氮源从某焦化废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筛选出一株喹啉降解菌菌株红球菌(Rhodococcus sp.)KDQ2,其在24h内能将400mg/L喹啉降解96%,降解的最适条件为37℃和pH6~9,降解动力学符合Haldane方程.KDQ2能利用吡啶,但不能利用苯酚;在喹啉、吡啶和苯酚共存条件下,150mg/L吡啶和400mg/L苯酚不影响150mg/L喹啉在1d时的降解效率.KDQ2能适应含有高浓度苯酚、吡啶和喹啉等污染物的焦化废水环境条件,可以与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共存,提高实际焦化废水中喹啉和TOC的去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红球菌 喹啉 生物强化作用
下载PDF
Rhodococcus sp.T1菌株胞内精恶唑禾草灵酯酶酶学性质及分离纯化 被引量:1
7
作者 董维亮 侯颖 +3 位作者 王飞 李周坤 黄彦 崔中利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8-84,共7页
[目的]Rhodococcus sp.T1是一株高效的精恶唑禾草灵(FE)降解菌株,T1菌株可以断裂FE的酯键将其转化为精恶唑禾草灵酸(FA)。对T1菌株胞内精恶唑禾草灵酯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以期为生物修复精恶唑禾草灵污染提供... [目的]Rhodococcus sp.T1是一株高效的精恶唑禾草灵(FE)降解菌株,T1菌株可以断裂FE的酯键将其转化为精恶唑禾草灵酸(FA)。对T1菌株胞内精恶唑禾草灵酯酶的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并对其进行分离纯化,以期为生物修复精恶唑禾草灵污染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酯酶的通用底物乙酸-1-萘酯作为定量测定胞内酯酶活力的底物,分析温度和p H值对酯酶活力和稳定性的影响,同时探讨金属离子对酯酶活力的影响;通过硫酸铵沉淀、疏水层析、DEAE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200凝胶层析柱组合技术对精恶唑禾草灵酯酶进行分离纯化,计算了纯化过程中酯酶的比活力、纯化倍数和回收率。[结果]胞内酯酶最适反应p H值为8.0,在p H 4.0-10.0内处理24 h活性稳定;最适反应温度为42℃,在温度50℃以下处理30 min活性稳定;1.0 mmol·L^-1Ag^+对酯酶活力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纯化后的酯酶比活力从0.058 U·mg^-1提高到21.5 U·mg^-1,纯化倍数为369.5倍,回收率为3%。纯化后的粗酶经SDS-PAGE电泳后至少有4条明显的蛋白条带,通过酶谱确定精恶唑禾草灵酯酶条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2.3×10^3。[结论]精恶唑禾草灵酯酶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在精恶唑禾草灵污染土壤修复中可能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odococcus sp.T1 精恶唑禾草灵 分离纯化 酶学性质 酯酶酶谱
下载PDF
滇池高效聚磷菌Rhodococcus sp.H的分离鉴定及除磷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文 杨波 +2 位作者 代立春 曾清如 刘爱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16-224,共9页
采用混合稀释平板法,从富营养化湖泊底泥滇池中分离出1株高效聚磷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推测其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将其命名为Rhodococcus sp.H,并对菌株H在不同理化因素条件下的生长及除磷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 采用混合稀释平板法,从富营养化湖泊底泥滇池中分离出1株高效聚磷菌,经分子生物学鉴定,推测其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将其命名为Rhodococcus sp.H,并对菌株H在不同理化因素条件下的生长及除磷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在接种培养24 h后即能完成对数增长期,在pH值为6~7、温度为30℃时能获得较高生物量和除磷率,最佳碳源为乙酸钠和乙醇,最佳氮源为牛肉膏和蛋白胨。当温度高于35℃或低于15℃、p H值高于9或低于5时,菌株的生长会受到明显抑制,除磷率较低。同时研究表明,该菌株的生长会影响其生长环境基质的p H值,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强的p H值调节能力。该菌株能够有效利用乙酸钠和乙醇等小分子碳源获得较大生物量和较高的除磷效率,但是不能将铵盐作为唯一的氮源来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聚磷菌 红球菌属 分离鉴定 除磷特性
下载PDF
乙草胺降解菌株Rhodococcus sp.AC-1的分离及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庆新 王军华 +5 位作者 陈蕾蕾 刘孝永 张翔 裘纪莹 王易芬 陈相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62-669,共8页
为解决乙草胺残留问题,采用连续传代富集培养的方法,从长期生产乙草胺的农药厂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乙草胺降解菌株AC-1。经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菌株AC-1被鉴定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菌株... 为解决乙草胺残留问题,采用连续传代富集培养的方法,从长期生产乙草胺的农药厂污染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乙草胺降解菌株AC-1。经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菌株AC-1被鉴定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菌株AC-1在48h内能将0.2 m M的乙草胺完全降解,但不能矿化乙草胺。借助LC-MS,确定乙草胺降解终产物为2-氯-N-(2-乙基-6-甲基苯基)乙酰胺(CMEPA)。菌株AC-1降解乙草胺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 H值为7.5。0.1 m M的Cu2+和Hg2+对菌株AC-1降解乙草胺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而0.1 m M的Fe2+则对菌株AC-1降解乙草胺具有微弱的促进作用。菌株AC-1对乙草胺的降解效果与起始接种量呈正相关。菌株AC-1对甲草胺和丁草胺表现出良好的降解效果,但对异丙甲草胺的降解能力非常微弱。土壤降解试验表明,投加菌株AC-1可以明显促进土壤中乙草胺的降解。本研究为乙草胺的有效降解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草胺 生物降解 降解特性 红球菌
下载PDF
红球菌Rhodococcus sp.DS-3 dszABC基因和dszD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共表达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国强 马挺 +3 位作者 李京浩 李红 刘如林 梁凤来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5-279,共5页
二苯并噻吩(DBT)及其衍生物微生物脱硫的4S途径需要4个酶(DszA,DszB,DszC and DszD)参与催化。其中DBT单加氧酶(DszC or DBT-MO)和DBT-砜单加氧酶(DszA or DBTO2-MO)都是黄素依赖型氧化酶,它们的催化反应需要菌体中还原型的黄素单核苷酸... 二苯并噻吩(DBT)及其衍生物微生物脱硫的4S途径需要4个酶(DszA,DszB,DszC and DszD)参与催化。其中DBT单加氧酶(DszC or DBT-MO)和DBT-砜单加氧酶(DszA or DBTO2-MO)都是黄素依赖型氧化酶,它们的催化反应需要菌体中还原型的黄素单核苷酸(FMNH2),FMNH2由辅酶黄素还原酶(DszD)再生。因此,共表达DszA,DszB,DszC和DszD可以提高整个脱硫途径的速率。构建了两个不相容性表达载体pBADD和paN2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4个脱硫酶基因的共表达。DszA,DszB,DszC和DszD的可溶性蛋白表达量分别占菌体总蛋白质的7.6%,3.5%,3.1%和18%。共表达时的脱硫活性是单独用paN2表达时的5.4倍,并对工程菌休止细胞脱除模拟柴油中DBT的活性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球菌 二苯并噻吩 脱硫基因 不相容质粒 共表达
下载PDF
Inducing Expression and Reaction Characteristic of Nitrile Hydratase from Rhodococcus sp. SHZ-1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超 张根林 +1 位作者 徐小琳 李春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73-578,共6页
Inducing expression and the reaction characteristic of nitrile hydratase (NHase) from Rhodococcus sp. SHZ-1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NHase was greatly enhanced with the cooperatio... Inducing expression and the reaction characteristic of nitrile hydratase (NHase) from Rhodococcus sp. SHZ-1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NHase was greatly enhanced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acrylonitrile and ammonium chloride as inducer in the medium and the specific activity of NHase was increased of 44%. Then the temperature, pH, concentration of acrylonitrile and acrylamide were evaluated, which affected the activity and reaction characteristic of NHase. It was found that the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 of acrylarnide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catalyzation of NHase. The optimal catalysis temperature of NHase from Rhodococcus sp. SHZ-1 was 30℃, and the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hydration of NHase was 90.2kJ·mol^-1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5℃ to 30℃. Kmof NHase was 0.095mol·L^-1 using acrylonitrile(AN) as substrate, and NHase activity was inhibited seriously when acrylonitrile concentration was up to 40g·L^-1, the substrate inhibition constant Ki is 0.283mol·L^-1. Moreover, the NHase from Rhodococcus sp. SHZ-1 had very strong tolerance to acrylamide, in which the final concentration of acrylamide reached to 642g·L^-1 and the residual activity of NHase still maintained 8.6% of the initial enzyme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ile hydratase BIOCATALYSIS ACRYLAMIDE CHARACTERISTIC rhodococcus sp. SHZ- 1
下载PDF
Rhodococcus sp.发酵条件及其胆固醇酯酶的部分性质
12
作者 武翠玲 谭晓晶 +4 位作者 孟尧 张锐 姚明明 卢戌 孟延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7-71,共5页
Rhodococcussp.经发酵培养可合成分泌胆固醇酯酶。对该菌种进行诱导及发酵条件的优化,确定其培养基为(%):蛋白胨1.3,KCl 0.5,牛肉膏0.1,Na2HPO40.632,MgSO40.06,油酸0.4,卵磷脂0.25,Triton X-100 0.16;最适培养条件为:pH7.4,250 mL三角... Rhodococcussp.经发酵培养可合成分泌胆固醇酯酶。对该菌种进行诱导及发酵条件的优化,确定其培养基为(%):蛋白胨1.3,KCl 0.5,牛肉膏0.1,Na2HPO40.632,MgSO40.06,油酸0.4,卵磷脂0.25,Triton X-100 0.16;最适培养条件为:pH7.4,250 mL三角瓶中装量40 mL,接种量6.0%,摇床转速180r/min,30℃培养24h。在最适培养基及最适培养条件下,胆固醇酯酶比活力可达到5.47 U/mg。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酯酶 rhodococcus sp. 发酵 正交实验
下载PDF
Rhodococcus sp.R04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及CYP125A18与唑类药物的互作分析
13
作者 杨秀清 徐洋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5-304,共10页
红球菌(Rhodococcus sp.)R04基因组有15种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其中CYP125A18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和马红球菌(Rhodococcus equi)的CYP125有较高同源性。利用NCBI蛋白质数据库搜索同源序列,对Rhodococcus sp.R04... 红球菌(Rhodococcus sp.)R04基因组有15种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其中CYP125A18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和马红球菌(Rhodococcus equi)的CYP125有较高同源性。利用NCBI蛋白质数据库搜索同源序列,对Rhodococcus sp.R04的15种CYP450一级结构序列进行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对CYP125A18基因进行了克隆表达,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蛋白质的光谱学特性以及与唑类药物互作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Rhodococcus sp.R04 15种CYP450均含有保守的氨基酸序列和铁血红素催化中心。SDS-PAGE分析表明,CYP125A18分子量约为50 k D,CYP125A18还原态和CO结合后与CYP125A18氧化态的差示光谱表现为典型的CYP450光谱特性。CYP125A18与底物4-胆甾烯-3-酮结合后,血红素铁全部转变为高自旋状态;与唑类药物滴定后发生了II型光谱转变。解离常数表明,7种唑类药物与CYP125A18的亲和力由强到弱依次为酮康唑、益康唑、4-苯基咪唑、氟康唑、4-甲基-2-苯基咪唑、克霉唑、甲硝唑。上述发现对研究CYP125代谢胆固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疾病耐药性研究及药物选择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球菌(rhodococcus sp.)R04 CYP125A18 唑类药物
下载PDF
The growth of the Rhodococcus sp. on diesel fuel under the effect of heavy metals and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zinc
14
作者 Eg Xiang KAI Wan Lutfi WAN JOHARI +3 位作者 Syahir HABIB Nur Adeela YASID Siti Aqlima AHMAD Mohd Yunus SHUKOR 《Advances in Polar Science》 CSCD 2020年第2期132-136,共5页
Co-contamination of diesel fuel and heavy metals can be challenging for microbial remediation due to the complex composition of the fuel an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heavy metals.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study this ... Co-contamination of diesel fuel and heavy metals can be challenging for microbial remediation due to the complex composition of the fuel and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heavy metals.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study this interaction to improve the pollutant removal efficiency in the Polar Regions.The growth of an Antarctic bacterium,Rhodococcus sp.was studied by comparing the growth at the logarithmic phase under the effect of selected heavy metals(Pb,Cr,As,Cd,Cu,Zn,Ni,Hg and Co).The selected heavy metals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the Rhodococcus sp.on diesel fuel in an order from highest to lowest of:Hg>Zn>Cd>Cu>Co>Ni>As>Pb>Cr.Growth on diesel fuel co-contaminated with Hg and Zn were 2.95%and 5.71%,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no-metal control.A further experiment with various Zn concentrations was conducted.The specific growth rate of Rhodococcus sp.co-contaminat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Zn showed a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of 0.916,and was modelled with an exponential decay model.Additional investigation is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low concentration of Zn on hydrocarbon degradation.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crobes,hydrocarbons and heavy metals,especially in the Polar Regions because this interaction might be promising in treating hydrocarbon-polluted sites containing heavy metals.The data and results also provide baseline tools of bioremediation processes at low temperatures and the knowledge of the ecological roles of Rhodococcus sp.in Antarcti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onamination DIESEL heavy metals rhodococcus sp. exponential decline model
下载PDF
Rhodococcus sp.SHZ-1腈水合酶的高酶活发酵工艺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超 张根林 +1 位作者 李春 吴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9-32,共4页
通过研究发酵过程中溶氧、生物量、腈水合酶活力以及残糖的变化规律和搅拌速度、通气量、接种量及诱导剂对产腈水合酶的影响,确立了5L发酵罐中Rhodococcus sp.SHZ-1腈水合酶的高酶活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溶氧控制在30%以... 通过研究发酵过程中溶氧、生物量、腈水合酶活力以及残糖的变化规律和搅拌速度、通气量、接种量及诱导剂对产腈水合酶的影响,确立了5L发酵罐中Rhodococcus sp.SHZ-1腈水合酶的高酶活发酵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溶氧控制在30%以上有利于菌体快速生长和腈水合酶的合成。在pH7.2,温度30℃的发酵条件下,适宜的腈水合酶合成工艺条件为:接种量10%,通气量1.0vvm,搅拌速度采用由初始的200r/min调至500r/min的变速调控方式,同时于48h补加产酶诱导剂,发酵液腈水合酶的最高酶活力达到了9500U/mL,是摇瓶培养时最高酶活力8208U/mL的1.2倍,且比未进行工艺优化时最大产酶期缩短了20~24h,其最佳产酶期为52~6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腈水合酶 诱导剂 发酵 rhodococcus sp.SHZ-1
下载PDF
苯胺降解菌Rhodococcus sp.E2的分离与苯胺氧化酶基因簇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云翔 陈雪婷 +5 位作者 周潮洋 裴涛 刘永闯 洪青 闫新 李顺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82-889,共8页
从江苏省南通市某农药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苯胺降解菌株E2,根据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的细菌。菌株E2降解苯胺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0,降解苯胺的最高浓度为800 mg... 从江苏省南通市某农药厂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出一株苯胺降解菌株E2,根据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红球菌属(Rhodococcus sp.)的细菌。菌株E2降解苯胺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为7.0,降解苯胺的最高浓度为800 mg·L-1。该菌能降解苯胺、邻甲基苯胺、对甲基苯胺和2,5-二氯苯胺,与已报道的苯胺降解菌的底物谱显著不同。通过扩增高度保守的片段和染色体步移,获得了菌株E2中负责苯胺降解的基因簇,该基因簇在基因组成、排布及同源性方面和已报道的基因簇有较大差异,是研究苯胺降解分子机理的较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胺 rhodococcus sp E2 基因簇
下载PDF
17β-雌二醇降解菌红球菌(Rhodococcus sp.)DS201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于清淼 王平 +4 位作者 刘东波 赵洪岩 邵缓缓 马喆 霍洪亮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0-147,共8页
从北京一药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得到一株能以17β-雌二醇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高效降解菌DS201.经过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红球菌Rhodococcus sp.分析了温度、pH值、接种量、底物浓度等因素对DS... 从北京一药厂曝气池的活性污泥中驯化、分离得到一株能以17β-雌二醇为唯一碳源生长的高效降解菌DS201.经过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红球菌Rhodococcus sp.分析了温度、pH值、接种量、底物浓度等因素对DS201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DS201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7,最佳接种量为2%,最适底物浓度为5mg/L.通过正交实验分析,DS201降解17β-雌二醇的最优条件是:温度30℃,pH=7,接种量为1%;培养3d能使1mg/L 17β-雌二醇完全降解.通过质谱分析,17β-雌二醇的初级降解产物是雌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红球菌属 生物降解 雌激素活性
下载PDF
一株分离自北极海水红球菌(Rhodococcus sp.)B7740的生长条件及其粗类胡萝卜素提取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加蓉 杨季芳 陈福生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8-177,共10页
红球菌(Rhodococcus sp.)B7740分离自北冰洋海水样品,前期实验表明其能产生大量黄色素,但是该菌生物量很低。本实验通过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发酵液起始pH值、菌种接种量等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了该菌株的培养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 红球菌(Rhodococcus sp.)B7740分离自北冰洋海水样品,前期实验表明其能产生大量黄色素,但是该菌生物量很低。本实验通过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发酵液起始pH值、菌种接种量等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了该菌株的培养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提取剂种类及pH、提取时间、料液比等的研究,优化了色素的提取条件。实验结果表明,1 L陈海水中,添加5 g酵母粉,5 g葡萄糖,3 g乳糖,7 g牛肉膏;起始pH为7,培养温度为25℃,菌种接种量1.0%,160 r/min摇床培养7 d时,生物量从6.1 mg/mL上升到23.08 mg/mL,提高了278.4%。以上述培养条件下得到的干菌体为材料,采用pH为7的无水乙醇,当料液比为1∶30,浸提温度为75℃,浸提1 h重复提取2次时,色素含量为1 160.625μg/g干菌体。对色素的分析表明,该色素为类胡萝卜素,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极地微生物红球菌(Rhodococcus sp.)B7740产类胡萝卜素的提取工艺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球菌 类胡萝卜素 提取方法
下载PDF
北极海洋红球菌B7740(Rhodococcus sp.)产类胡萝卜素和类异戊二烯醌的抗氧化、抗增殖活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穆青 陈亚淑 +3 位作者 谢笔钧 杨季芳 陈吉刚 孙智达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9-164,共6页
本实验旨在研究来自北极海洋红球菌B7740类胡萝卜素和类异戊二烯醌提取物(B7CIQE)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β-胡萝卜素漂白测定、脂质和蛋白质氧化抑制实验、DNA氧化断裂抑制实验)、抗增殖活性(通过抗人肝癌细胞Hep G2和人口腔癌细胞KB增... 本实验旨在研究来自北极海洋红球菌B7740类胡萝卜素和类异戊二烯醌提取物(B7CIQE)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β-胡萝卜素漂白测定、脂质和蛋白质氧化抑制实验、DNA氧化断裂抑制实验)、抗增殖活性(通过抗人肝癌细胞Hep G2和人口腔癌细胞KB增殖实验)和细胞内抗氧化效果。实验中使用日常饮食常见高等植物来源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番茄红素)作为对照组,评价B7CIQE的生物活性:β-胡萝卜素氧化抑制率为B7CIQE(70.20%)>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66.70%)>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17.80%)>番茄红素(1.90%);油脂开始氧化的温度顺序为B7CIQE(175℃)>β-胡萝卜素(165℃)>叶黄素(162℃)>番茄红素(160℃);蛋白质氧化抑制率为B7CIQE(25.75%)>β-胡萝卜素(24.97%)>叶黄素(17.94%)>番茄红素(10.40%);Hep G2细胞抗增殖实验半最大效应浓度为叶黄素(20.86μg/m L)<β-胡萝卜素(124.88μg/m L)<B7CIQE(126.34μg/m L)<番茄红素(139.24μg/m L);KB细胞抗增殖实验半最大效应浓度为B7CIQE(25.14μg/m L)<叶黄素(64.29μg/m L)<番茄红素(69.87μg/m L)<β-胡萝卜素(149.16μg/m L)。结果表明,与植物源类胡萝卜素相比,B7CIQE具有相对更优异的抗氧化和抗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产类胡萝卜素 微生物产类异戊二烯醌 红球菌B7740 抗氧化活性 抗增殖活性
下载PDF
多氯联苯降解菌Rhodococcus sp.RHA1的功能基因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维 沈波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372-375,共4页
概述了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降解菌-Rhodococcussp.RHA1的功能基因研究,包括bphACB基因、etbAC基因、ebdA基因和bphDEF基因的结构和在降解途径中的作用和表达.
关键词 rhodococcus sp.RHA1 bphACB基因 etbAC基因 ebdA基因 bphDEF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