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栘(Docynia delavayi(Franch.)Schneid.)黄酮成分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官智 潭颂德 +1 位作者 苏镜娱 曾陇梅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4-37,共4页
本文首次对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树皮的主要成分进行了研究 ,从其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出四种黄酮类化合物 ,通过 NMR、MS和 IR等波谱手段 ,鉴定出它们分别为 :白杨素 ( Chrysin, ) ,柚皮素 ( Naringenin, ) ,槲皮素 ( Quercetin, )和广... 本文首次对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树皮的主要成分进行了研究 ,从其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出四种黄酮类化合物 ,通过 NMR、MS和 IR等波谱手段 ,鉴定出它们分别为 :白杨素 ( Chrysin, ) ,柚皮素 ( Naringenin, ) ,槲皮素 ( Quercetin, )和广寄生甙( Avicularin,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iYi 白杨素 抽皮素 槲皮素 广寄生甙 树皮 云南
下载PDF
Paeonivayin, A New Monoterpene Glycoside from Paeonia delavayi 被引量:7
2
作者 Yun Bao MA Da Gang WU Ji Kai LIU (Department of Phytochemistry,Kunming Institute of Botany.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Kunming 650204)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9期771-774,共4页
A new monoterpene glycoside named paeonivayin with other seven known compounds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Paeonia delavayi Franch. and their structures were determined by means of spectroscopic studies.
关键词 Paeonia delavayi franch paeoniaceae monoterpene glycoside paeonivayin
下载PDF
A New 24, 30-Dinortriterpenoid from Paeonia delavayi 被引量:5
3
作者 Shao Hua WU Xiao Dong LUO +2 位作者 Yun Bao MA Xiao Jiang HAO Da Gang W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45-346,共2页
A new triterpenoid. 3 beta. 4 beta. 23-trihydroxy-24, 30-dinorolean-12. 20(29)-dien-28-oic acid. together with five known compounds. 2 alpha. 3 beta. 23-trihydroxy-12-oleanen-28-oic acid-beta -D-glucose glucopyranosyl... A new triterpenoid. 3 beta. 4 beta. 23-trihydroxy-24, 30-dinorolean-12. 20(29)-dien-28-oic acid. together with five known compounds. 2 alpha. 3 beta. 23-trihydroxy-12-oleanen-28-oic acid-beta -D-glucose glucopyranosyl ester. palbinone. 2-hydroxy-benzoic acid, vanillic acid. syringic acid. were isolated from the roots of Paeonia delavayi Franch. 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pectral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eonia delavayi franch. Paeoniaceae TRITERPENOID 3 beta 4 beta 23-trihydroxy-24 30-dinorolean-12 20(29)-dien-28-oic acid
下载PDF
马缨杜鹃bHLH转录因子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洪飞 欧静 +4 位作者 王孝敬 可珂 范豫 周玉梅 范馨悦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49-1668,共20页
水分亏缺是制约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园林应用的关键因子,bHLH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该文以马缨杜鹃基因组文件和转录表达数据为材料,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马缨杜鹃bHLH转录因子(RdbH... 水分亏缺是制约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园林应用的关键因子,bHLH转录因子在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响应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该文以马缨杜鹃基因组文件和转录表达数据为材料,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马缨杜鹃bHLH转录因子(RdbHLH)家族成员,并分析了基因结构、保守基序、系统发育、蛋白理化性质、顺式作用元件、蛋白互作网络及表达模式等特征。结果表明:(1)共鉴定出116个RdbHLH基因,不同蛋白氨基酸数目和分子量大小差异较大,总体为弱酸性亲水蛋白,主要在细胞核行使功能。(2)RdbHLH共划分为17个亚家族,各亚家族基因基序结构保守,但在不同亚家族间差异较大,绝大多数RdbHLH蛋白同时含有Motif 1和Motif 2,启动子区域含大量与植物生长发育、激素响应、光响应和胁迫响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3)马缨杜鹃响应干旱胁迫主要通过激发信号传导通路与渗透调节和黄酮类化合物合成系统,以缓解胁迫损伤;干旱胁迫影响了36个RdbHLH基因的表达,强烈诱导了12个RdbHLH基因的表达,其中RdbHLH49和RdbHLH95可能在植株抗干旱胁迫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RdbHLH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培育马缨杜鹃优良园艺品种提供了靶向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缨杜鹃 BHLH 生物信息学 干旱胁迫 表达模式
下载PDF
澜沧县不同海拔梯度云南栘[木衣]花、果物候观测及表型变异分析
5
作者 马海涛 刘宇 +3 位作者 杨林 徐鎏 李婧婷 王大玮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4-111,188,共9页
为探讨云南省澜沧县糯扎渡镇海拔高度对云南栘[木衣]物候期的影响及其花、果表型变异水平,以糯扎渡镇10个海拔(1 500~2 000 m)的100个云南栘[木衣]个体为研究对象,观测其开花和结实的物候,对花、果共11个表型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 为探讨云南省澜沧县糯扎渡镇海拔高度对云南栘[木衣]物候期的影响及其花、果表型变异水平,以糯扎渡镇10个海拔(1 500~2 000 m)的100个云南栘[木衣]个体为研究对象,观测其开花和结实的物候,对花、果共11个表型性状进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1)云南栘[木衣]花期长30~34 d;果期长188~198 d。不同海拔梯度之间始花期最大相差为4 d,落花期最大相差为6 d,始果期最大相差11 d,落果期最大相差9 d。随着海拔上升,云南栘[木衣]花、果物候期均逐渐推迟。2)花表型性状存在一定变异,果实表型性状相对稳定。花的各表型性状在不同海拔的变异系数在13.54%~24.15%,平均变异系数为17.79%。果实性状中,果实纵径(FLD)、果实横径(FTD)和单果重(FD)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93%、5.97%和6.15%,平均变异系数为7.21%,变异系数相对较低。在1 801~1 850 m时,云南栘[木衣]种群花、果表型性状平均变异系数均最大。随着海拔上升,OW(子房宽)、CL(子房长)、CW(花萼宽)、PL(花瓣长)和PW(花瓣宽)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3)相关性分析表明,除子房宽(OW)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其余性状与海拔均无显著相关。除花药长(AL)、子房宽(OW)、花萼长(CL)、花瓣长(PL)及果实纵径(FLD)与其他性状间没有显著相关关外,其他性状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4)聚类分析表明,10个海拔种群可以聚为明显的3支,分别为低海拔区、中海拔区以及高海拔区。研究结果可以为云南栘[木衣]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栘[木衣] 海拔梯度 物候期 表型变异
下载PDF
滇牡丹雄蕊提取物的化学成分、体外抗氧化和护肤活性研究
6
作者 李进 代嫚婷 +3 位作者 牟亚萍 杜春 王娟 王振兴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86-197,共12页
为深入分析滇牡丹不同颜色雄蕊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该文选取滇牡丹的不同发育阶段(透色期、初开期和盛开期)的红色和黄色雄蕊为材料,采取不同体积分数(0%、50%、80%、100%)的乙醇水溶液对其进行提取,测定不同颜色和不同发育阶段的雄... 为深入分析滇牡丹不同颜色雄蕊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该文选取滇牡丹的不同发育阶段(透色期、初开期和盛开期)的红色和黄色雄蕊为材料,采取不同体积分数(0%、50%、80%、100%)的乙醇水溶液对其进行提取,测定不同颜色和不同发育阶段的雄蕊提取物的总黄酮和总酚含量;以DPPH自由基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铁还原力为指标,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弹性蛋白酶抑制活性为指标,评估其护肤活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其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当乙醇体积分数为50%时,滇牡丹雄蕊的总酚和总黄酮提取率及其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和弹性蛋白酶抑制活性最强。整体而言,滇牡丹雄蕊的化学成分、体外抗氧化和护肤活性随其发育阶段动态累积和增强,以盛开期的最佳,且滇牡丹中红色雄蕊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要优于黄色雄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从滇牡丹雄蕊提取物中鉴定出11个化合物,其中芍药苷、山奈酚、芦丁、槲皮素、儿茶素为滇牡丹雄蕊的主要酚类物质。该文可为滇牡丹不同颜色雄蕊在抗氧化、抗皱美白等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牡丹 雄蕊 化学成分 抗氧化活性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弹性蛋白酶抑制活性
下载PDF
云南栘[木衣]离体快繁和再生体系的建立
7
作者 苏鹏 慈晓彤 王大玮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138,共7页
为建立云南栘[木衣]高效离体快繁体系,本研究以云南栘[木衣]带腋芽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围绕外植体消毒、抑制外植体褐化、初代与继代培养、壮苗与生根培养以及愈伤组织的诱导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初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3... 为建立云南栘[木衣]高效离体快繁体系,本研究以云南栘[木衣]带腋芽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围绕外植体消毒、抑制外植体褐化、初代与继代培养、壮苗与生根培养以及愈伤组织的诱导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初代培养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3 mg/L+NAA 0.2 mg/L;继代培养最适培养基为:MS+6-BA 4 mg/L+NAA 0.3 mg/L;壮苗配方为MS+6-BA 2 mg/L+NAA 0.3 mg/L时组培苗生长高大,为MS+6-BA 1 mg/L+NAA 0.3 mg/L时组培苗生长粗壮;生根培养最适培养基为:1/2 MS+IBA 2.0 mg/L。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NAA 0.6 mg/L+TDZ 3 mg/L,在MS+6-BA 3 mg/L+IBA 0.2 mg/L培养基中能直接诱导叶片产生不定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栘[木衣] 离体快繁 再生体系
下载PDF
马缨杜鹃种子育苗技术研究
8
作者 樊天佑 田彩仙 《东南园艺》 2024年第2期145-149,共5页
【目的】为解决滇东地区马缨杜鹃种子繁殖出苗率和存活率低的问题。【方法】对马缨杜鹃进行浸种催芽处理、不同播种时间、不同遮荫度、不同叶面施肥的研究。【结果】马缨杜鹃种子的浸种催芽处理以50℃温水浸种处理最佳,出苗时间仅22 d;... 【目的】为解决滇东地区马缨杜鹃种子繁殖出苗率和存活率低的问题。【方法】对马缨杜鹃进行浸种催芽处理、不同播种时间、不同遮荫度、不同叶面施肥的研究。【结果】马缨杜鹃种子的浸种催芽处理以50℃温水浸种处理最佳,出苗时间仅22 d;繁殖最佳时间是夏季6月,出苗时间短、出苗率高、整齐度好;幼苗期需要进行遮荫处理,遮荫以70%为最佳;幼苗生长初期采用沼液和矾肥水叶面喷施,补充营养的效果较好。【结论】在滇东地区,马缨杜鹃种子于50℃温水浸种、夏季6月份播种,幼苗期采用遮荫70%、叶面喷施沼液和矾肥水,可有效提高苗木存活率、促进植株长高及培育壮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缨杜鹃 种子 育苗 遮荫 施肥
下载PDF
生物炭-泥炭复合基质对马缨杜鹃生长和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卜晓莉 姬慧娟 +5 位作者 马青林 马文宝 张俊浩 俞睿思 薛建辉 陈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68,共11页
以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 Franch.)1年生幼苗为材料,用体积分数10%、20%、30%和40%木炭或稻壳炭与木炭组成8组复合基质,比较各组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差异,分析幼苗生长及叶片光合生理指标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复合基质理... 以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 Franch.)1年生幼苗为材料,用体积分数10%、20%、30%和40%木炭或稻壳炭与木炭组成8组复合基质,比较各组复合基质的理化性质差异,分析幼苗生长及叶片光合生理指标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复合基质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木炭和稻壳炭形态结构和理化性质均不同。随木炭或稻壳炭体积分数的提高,复合基质的pH值、电导率、通气孔隙度、总孔隙度以及P、K、Mg、Na、Fe和Mn含量总体上逐渐升高,持水孔隙度和N含量总体上逐渐降低,Zn含量则无明显变化,且多数复合基质的各项理化指标与对照(泥炭)无显著差异。随木炭体积分数的提高,幼苗的株高、地径、单株叶片数、单株叶面积、单株各器官干质量和单株总干质量以及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总体上先升高后降低,水分利用效率(WUE)逐渐降低;叶片的N、P、K、Mg、Na、Fe、Mn和Zn含量总体上逐渐升高。随稻壳炭体积分数的提高,除幼苗株高外,其他7项生长指标以及叶片的SPAD、Pn、Tr和Gs值总体上逐渐升高,WUE值总体上逐渐降低;叶片的P、Mg、Fe和Mn含量逐渐升高,N、K、Na和Zn含量波动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幼苗的株高和地径与复合基质各项理化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叶片的胞间CO 2浓度和WUE值与复合基质总孔隙度呈显著负相关;单株的叶片数、叶面积、叶干质量和根干质量以及SPAD、Pn、Tr和Gs值与复合基质的总孔隙度和Mn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pH值、电导率和N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木炭或稻壳炭与泥炭组成的复合基质均可不同程度促进马缨杜鹃幼苗的生长、光合代谢和矿质元素吸收;添加体积分数20%或40%稻壳炭时,马缨杜鹃幼苗长势较佳、光合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缨杜鹃 生物炭 复合基质 生长 光合特性
下载PDF
马樱杜鹃花色素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维莉 许立松 +2 位作者 杨玉婷 鲁建荣 陈海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05-207,共3页
以马樱杜鹃花为原料,用树脂法提取马樱杜鹃花红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PD-200树脂对该色素具有较高的吸附量,用75%乙醇为洗脱剂得到的产品质量好、色价高,且HPD-200树脂重复使用20次后吸附率仅降低1.4%;该色素在酸性... 以马樱杜鹃花为原料,用树脂法提取马樱杜鹃花红色素,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HPD-200树脂对该色素具有较高的吸附量,用75%乙醇为洗脱剂得到的产品质量好、色价高,且HPD-200树脂重复使用20次后吸附率仅降低1.4%;该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且对光、热和常用食品添加剂比较稳定,是一种价廉易得、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天然植物色素,在食品工业中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樱杜鹃花 红色素 提取 性能
下载PDF
营养元素对马缨杜鹃花芽发育和花期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洪鲲 张习敏 +3 位作者 乙引 张冬林 陈训 高贵龙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84-86,共3页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N、P、K、Ca等营养元素对百里杜鹃花区马缨杜鹃花芽发育和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N、P、K、Ca各营养元素对花芽横径、花芽纵径、花朵直径无影响;而400mg/kg N5、0 mg/kg P2、00 mg/kg K5、0 mg/kg Ca组合对花芽纵径的...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N、P、K、Ca等营养元素对百里杜鹃花区马缨杜鹃花芽发育和花期的影响。结果表明:N、P、K、Ca各营养元素对花芽横径、花芽纵径、花朵直径无影响;而400mg/kg N5、0 mg/kg P2、00 mg/kg K5、0 mg/kg Ca组合对花芽纵径的影响最大;200 mg/kg N、200mg/kg P2、00 mg/kg K5、0 mg/kg Ca组合对花朵直径影响最大;400 mg/kg N、50 mg/kg P、200mg/kg K和50 mg/kg Ca组合能分别使始花期、末花期提前8 d和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缨杜鹃 发育 花期 营养元素组合
下载PDF
马缨杜鹃寄生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奇涵 郭健 张明哲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703-706,共4页
杜鹃花科植物马缨杜鹃寄生,经不同溶剂提取及多次层析分离、纯化后,首次从中分离出9个化合物。经波谱及色质联用等鉴定为二十九碳烷、琥珀酸、槲皮素、槲皮素-3-O-α-阿拉伯呋喃糖甙、槲皮素-3-O-α-鼠李吡喃糖甙、菜油... 杜鹃花科植物马缨杜鹃寄生,经不同溶剂提取及多次层析分离、纯化后,首次从中分离出9个化合物。经波谱及色质联用等鉴定为二十九碳烷、琥珀酸、槲皮素、槲皮素-3-O-α-阿拉伯呋喃糖甙、槲皮素-3-O-α-鼠李吡喃糖甙、菜油甾醇、菜子甾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缨杜鹃 琥珀酸 槲皮素 化学成分 中药 寄生物
下载PDF
马缨杜鹃组织培养中抗褐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艳 高贵龙 +2 位作者 邹天才 李朝婵 陈训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1-142,共2页
以马缨杜鹃2 a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研究了光照强度、温度、抗氧化剂、吸附剂等对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暗培养的抗褐效果较光照培养好,暗培养的最佳时间为10 d。在暗培养条件下,培养基中添加1.0 g/L Ac抗褐效果最好,转... 以马缨杜鹃2 a生带芽茎段为外植体,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研究了光照强度、温度、抗氧化剂、吸附剂等对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暗培养的抗褐效果较光照培养好,暗培养的最佳时间为10 d。在暗培养条件下,培养基中添加1.0 g/L Ac抗褐效果最好,转接是削弱或减轻褐化现象的有效措施,把二者结合起来褐化率可以降到15.03%。低温处理、添加AgNO3和PVP不能有效地抑制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缨杜鹃 组织培养 褐化现象 抗褐
下载PDF
马缨杜鹃茎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金金 王跃虎 +3 位作者 王鸿升 王欢 黄巧琴 龙春林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57-760,共4页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 Franch.)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为异鼠李素(1),nectandrin B(2),resveratrol-3-O-β-D-glucoside(3),lysidiside N(4),19α-hydroxyasiatic acid(5),白桦脂酸(6...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从马缨杜鹃(Rhododendron delavayi Franch.)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为异鼠李素(1),nectandrin B(2),resveratrol-3-O-β-D-glucoside(3),lysidiside N(4),19α-hydroxyasiatic acid(5),白桦脂酸(6),3β-hydroxylup-12-en-28-oic-acid(7),obtusalin(8),methyl 2,4-dihydroxy-6-methylbenzoate(9),2,5-dihydroxy-3-methoxytoluene(10)。化合物2~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花科 马缨杜鹃 五环三萜 酚性成分
下载PDF
马缨杜鹃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及优化 被引量:9
15
作者 洪怡 文晓鹏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1-66,共6页
以马缨杜鹃种子为外植体,建立和优化了马缨杜鹃高效而稳定的离体快繁体系,并采用ISSR标记对试管苗的遗传稳定性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种子在接种于1/4MS+1.0mg/L KT培养基上,萌发率在70%以上,丛生芽诱导以无菌苗带顶芽茎段为佳,最适培... 以马缨杜鹃种子为外植体,建立和优化了马缨杜鹃高效而稳定的离体快繁体系,并采用ISSR标记对试管苗的遗传稳定性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种子在接种于1/4MS+1.0mg/L KT培养基上,萌发率在70%以上,丛生芽诱导以无菌苗带顶芽茎段为佳,最适培养基为WPM附加0.5mg/L TDZ和1.0mg/L IBA,丛芽伸长最适培养基为WPM+KT 0.5mg/L+GA 1.0mg/L.在1/2WPM+KT 0.5mg/L+NAA 1.0mg/L+IBA 2.0mg/L培养基上30d开始生根,生根率可达100%.90d后驯化移栽成活率在80%以上.采用20个ISSR引物扩增,对通过上述流程快繁的试管苗的体细胞无性系遗传变异进行分子检测,未检测到多态性带,表明该快繁体系能生产出遗传稳定性高的试管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缨杜鹃 离体再生 快速繁殖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ISSR标记
下载PDF
马缨杜鹃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变与多酚氧化酶及酚类物质的关系 被引量:12
16
作者 周艳 陈训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1-63,共3页
在马缨杜鹃组织培养过程中测定了1~3年生马缨杜鹃叶片、茎尖、茎段的总酚含量和PPO活性。结果表明,1~2年生茎段的总酚含量和PPO活性均较低,两者无显著差异,组织培养中发现,2年生茎段的褐变率最低。进一部研究不同季节2年生茎段组培总... 在马缨杜鹃组织培养过程中测定了1~3年生马缨杜鹃叶片、茎尖、茎段的总酚含量和PPO活性。结果表明,1~2年生茎段的总酚含量和PPO活性均较低,两者无显著差异,组织培养中发现,2年生茎段的褐变率最低。进一部研究不同季节2年生茎段组培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与褐变率的关系,褐变率和总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79**),PPO活性与外植体褐变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714*),说明外植体褐变率是由酚类物质和PPO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缨杜鹃 组织培养 多酚氧化酶 酚类物质
下载PDF
马缨杜鹃壮苗与生根培养基的筛选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承忠 许昌慧 +2 位作者 王立苍 江涛 辛培尧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42-1044,1054,共4页
以马缨杜鹃组织培养苗为试材,进行了壮苗和生根培养基配方的研究,为最终建立马缨杜鹃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体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壮苗的最适培养基为添加蔗糖20 g.L-1和卡拉胶6 g.L-1的WPM,最适于生根的培养基为WPM+NAA 0.5 mg.L-1+... 以马缨杜鹃组织培养苗为试材,进行了壮苗和生根培养基配方的研究,为最终建立马缨杜鹃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体系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壮苗的最适培养基为添加蔗糖20 g.L-1和卡拉胶6 g.L-1的WPM,最适于生根的培养基为WPM+NAA 0.5 mg.L-1+IBA 1.00 mg.L-1+活性炭0.2%+蔗糖20 g.L-1,生根率达到8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缨杜鹃 壮苗 生根培养 培养基
下载PDF
高温胁迫对桃叶杜鹃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响应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丽娟 欧静 +3 位作者 钟登慧 刘仁阳 谌端玉 张仁嫒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4882-4884,4891,共4页
为探明桃叶杜鹃生长适宜的温度,以桃叶杜鹃(Rhododendron annae Franch.)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气候鉴定法,设置对照(22℃)、模拟高温(30和38℃),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桃叶杜鹃叶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 为探明桃叶杜鹃生长适宜的温度,以桃叶杜鹃(Rhododendron annae Franch.)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气候鉴定法,设置对照(22℃)、模拟高温(30和38℃),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桃叶杜鹃叶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桃叶杜鹃幼苗的MDA、Pro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CAT和POD活性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叶绿素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则表现为在30℃条件下小幅增加,38℃条件下下降的趋势。说明桃叶杜鹃幼苗不耐高温胁迫,22℃条件是其较适宜的生长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叶杜鹃(rhododendron annae franch.) 高温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适宜温度 抗性
下载PDF
阿魏酸对2种野生杜鹃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金晶 付远洪 +1 位作者 李朝婵 唐凤华 《种子》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2-25,共4页
为探究化感物质阿魏酸对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阿魏酸分别处理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利用单因素方差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化感指数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阿魏酸显著抑制马缨杜鹃和... 为探究化感物质阿魏酸对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阿魏酸分别处理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利用单因素方差对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化感指数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阿魏酸显著抑制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的萌发,对2种杜鹃种子的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阿魏酸对马缨杜鹃和露珠杜鹃种子均具有显著的化感作用,化感效应的最强浓度为1 00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马缨杜鹃 露珠杜鹃 萌发 化感效应指数
下载PDF
马缨杜鹃继代培养培养基配方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艳 陈训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9期9213-9214,共2页
[目的]研究马缨杜鹃组织培养中继代培养阶段的培养基,以期筛选出最适继代培养培养基配方,为最终建立马缨杜鹃无毒快繁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1/4 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2-ip和6-BA,并以食用白砂糖代替分析纯蔗糖,对马缨... [目的]研究马缨杜鹃组织培养中继代培养阶段的培养基,以期筛选出最适继代培养培养基配方,为最终建立马缨杜鹃无毒快繁体系奠定基础。[方法]以1/4 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2-ip和6-BA,并以食用白砂糖代替分析纯蔗糖,对马缨杜鹃进行继代培养,比较芽诱导率和生长状况。[结果]试验结果表明,2-ip能促进马缨杜鹃单芽茎段增殖,6-BA不能;当2-ip浓度为1.50mg/L时,增殖系数和平均株高均高,分别为2.10和3.60 cm。[结论]最适继代培养基为1/4 MS,30 mg/L蔗糖,8 mg/L琼脂,2-ip 1.50 mg/L,NAA1.50 mg/L,可以用食用白砂糖代替分析纯蔗糖对腋芽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缨杜鹃 继代培养 培养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