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银花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 被引量:12
1
作者 冯子明 王映红 张培成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 研究马银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分离纯化马银花根的化学成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7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 3, 5, 7 三羟基色原酮 -3- O -β- D- 吡喃木糖苷(I),蒲公... 目的 研究马银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分离纯化马银花根的化学成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 7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为 3, 5, 7 三羟基色原酮 -3- O -β- D- 吡喃木糖苷(I),蒲公英赛醇(II),β 谷甾醇(III),白桦酸 (IV),槲皮素 (V),槲皮素- 3- O -α -L 鼠李糖苷 (VI)和葡萄糖(VII)。结论 化合物I为新化合物,化合物II VII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银花 色原酮 3 5 7-三羟基色原酮-3-D-β-D-木糖苷 结构鉴定
下载PDF
马银花种子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畅 苏家乐 +3 位作者 刘晓青 何丽斯 陈尚平 肖政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94-998,共5页
以马银花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观测马银花种子发芽率、抗氧化酶活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变化,探讨马银花种子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结果表明:... 以马银花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观测马银花种子发芽率、抗氧化酶活性、有机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MDA)含量及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变化,探讨马银花种子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PEG胁迫浓度≥15%时,马银花种子萌发率显著降低,种子萌发受抑制。(2)5%~20% PEG胁迫浓度范围内,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后降,均在15% PEG胁迫下达到最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持续升高。(3)与对照(CK)和轻度胁迫(5%、10% PEG)相比,15%~20% PEG胁迫下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均显著升高。说明种子萌发期的马银花具有一定的耐旱性,可抵御轻度水分胁迫;15% PEG中度水分胁迫下马银花种子萌发受抑制,但可通过自身生理指标的改变主动适应干旱逆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银花 种子萌发期 干旱胁迫 生理响应
下载PDF
马银花种子萌发试验 被引量:5
3
作者 杨华 宋绪忠 +2 位作者 余家中 赵彩芳 柳新红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4-47,共4页
对马银花种子形态和不同培养基质、贮藏时间、培养温度对萌发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银花种子呈纺锤形,扁平,种子细小,千粒重为0.052 8 g;不同培养基质对种子萌发速度影响不大,11 d子叶长出,但种子萌发率间差异极显著(P<0.01)... 对马银花种子形态和不同培养基质、贮藏时间、培养温度对萌发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银花种子呈纺锤形,扁平,种子细小,千粒重为0.052 8 g;不同培养基质对种子萌发速度影响不大,11 d子叶长出,但种子萌发率间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贮藏时间种子培养8 d后都开始萌发,种子萌发率间无差异;不同培养温度对种子萌发速度影响较大,16℃时种子萌发需16 d,25℃和28℃时种子萌发需8 d,萌发率最高的温度是16℃,种子萌发率间差异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银花 种子 千粒重 萌发率
下载PDF
马银花开花过程挥发性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华 韩素芳 宋绪忠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5-359,共5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马银花开花的5个过程挥发性成分,讨论了马银花花香成分的变化及应用前景。结果表明:在马银花开花的5个过程中共鉴定出57个化合物,种类呈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开花第1天,花朵挥发性成分的种...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马银花开花的5个过程挥发性成分,讨论了马银花花香成分的变化及应用前景。结果表明:在马银花开花的5个过程中共鉴定出57个化合物,种类呈升高—降低的变化趋势。开花第1天,花朵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最多,有28种,花蕾状态时挥发性成分的种类最少,只有17种。花蕾期、半开放期、凋落期都以萜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占了90.35%、71.46%、73.81%;开放1 d时,酯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占48.05%;开放2 d时,烯烃类化合物含量最高,占46.57%。马银花的香味能给人舒服的感觉,适合园林绿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银花 花香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马银花愈伤组织RoWUS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匡华琴 刘生财 +1 位作者 陈裕坤 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984-1991,共8页
WUSCHEL(WUS)基因是植物干细胞的标志基因。采用同源克隆法结合RACE技术从马银花愈伤组织中克隆得到Ro WUS c DNA全长序列,采用染色体步移法克隆得到该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登录号分别为KF365488、KF861578。马银花Ro WUS c DNA全长1 123 ... WUSCHEL(WUS)基因是植物干细胞的标志基因。采用同源克隆法结合RACE技术从马银花愈伤组织中克隆得到Ro WUS c DNA全长序列,采用染色体步移法克隆得到该基因的启动子序列,登录号分别为KF365488、KF861578。马银花Ro WUS c DNA全长1 123 bp,编码302个氨基酸;DNA序列2 001 bp,包含2个内含子和3个外显子;启动子序列3 122 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Ro WUS亚细胞定位于细胞核,是不稳定的亲水蛋白,无信号肽,具有跨膜结构,包含homeodomain功能位点。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Ro WUS单独形成一个分支,与葡萄、大豆和苜蓿的亲缘关系最近。对Ro WUS的启动子进行分析表明,该启动子除了含有丰富的TATA-box和CAAT-box等基本元件以外,还含有多个光响应元件、逆境胁迫响应元件、激素应答元件和其他功能元件。q PCR结果表明:Ro WUS基因在马银花愈伤组织不同生长时期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第5个继代周期时表达量最高。外源赤霉素和脱落酸浓度为15 mg/L时表达量最高,说明Ro WUS基因在该浓度时对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响应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银花 愈伤组织 WUS 启动子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马银花花粉萌发和贮藏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华 宋绪忠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9-53,共5页
采用不同培养液、不同培养温度不同贮藏时间和温度、-80℃超低温贮藏花粉不同解冻方法对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的花粉萌发特性及贮藏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5℃下,用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100 mg/L GA3的离体培养液,培养4... 采用不同培养液、不同培养温度不同贮藏时间和温度、-80℃超低温贮藏花粉不同解冻方法对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的花粉萌发特性及贮藏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25℃下,用100 g/L蔗糖+100 mg/L硼酸+100 mg/L GA3的离体培养液,培养4h花粉萌发率高,可达80%,GA3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各贮藏温度下的花粉贮藏15 d萌发率都保持在高水平,但室温贮藏花粉45 d失活,3.3℃贮藏花粉45 d萌发率可保持在36.11%,可作为生产应用的贮藏温度;-80℃贮藏的花粉采用30℃水浴解冻2 min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银花 花粉 萌发 贮藏
下载PDF
秋水仙素诱导野生杜鹃花变异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华 兰红星 +2 位作者 宋绪忠 杜国坚 陈卓梅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56,共4页
应用0.5、1.0、2.0、3.0 mg/mL 4种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诱导正在发育的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马银花(Rh.ovatum)、满山红(Rh.mariesii)的花芽和叶芽,观察其花粉粒及气孔变异情况。结果表明,3种杜鹃叶芽和花芽表现出的多倍性有一... 应用0.5、1.0、2.0、3.0 mg/mL 4种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诱导正在发育的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马银花(Rh.ovatum)、满山红(Rh.mariesii)的花芽和叶芽,观察其花粉粒及气孔变异情况。结果表明,3种杜鹃叶芽和花芽表现出的多倍性有一定的变化,映山红花粉粒在3.0 mg/mL的浓度处理时变异最大,增加37.99%;满山红花粉粒在2.0 mg/mL的浓度处理时变异最大,增加21.96%;随着秋水仙素浓度的增加,3种杜鹃的气孔器大小变异增加,在3.0 mg/mL浓度处理时增加最多,出现气孔增长、保卫细胞宽增加、保卫细胞长度增加等多倍体表现;气孔密度变化与多倍性联系规律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水仙素 满山红 映山红 马银花 杜鹃 花粉 气孔
下载PDF
干旱胁迫对马银花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倪川 王智苑 +1 位作者 郑雯 邹小兴 《福建林业科技》 2021年第2期19-24,共6页
通过盆栽控水法人工模拟土壤干旱条件,设置对照(CK)、轻度干旱胁迫(LS)、中度干旱胁迫(MS)、和重度干旱胁迫(HS)4个处理,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强度对马银花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和时间的延长,马银... 通过盆栽控水法人工模拟土壤干旱条件,设置对照(CK)、轻度干旱胁迫(LS)、中度干旱胁迫(MS)、和重度干旱胁迫(HS)4个处理,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强度对马银花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和时间的延长,马银花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叶片的萎蔫干枯现象越来越明显;叶片相对含水量缓慢降低,而电解质渗透率和丙二醛含量均逐渐升高,细胞膜发生过氧化作用而受损;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包括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大量积累;细胞内抗氧化酶(POD、CAT、SOD)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长时间的干旱胁迫会抑制SOD、POD和CAT活性。该研究表明马银花有一定的抗旱性,能够忍耐中度干旱胁迫(田间持水量的4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银花 干旱胁迫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温度及浸种对杜鹃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郑福超 耿兴敏 +1 位作者 胡义红 岳媛 《福建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125-129,共5页
研究温度、浸泡液pH、赤霉素(GA3)及噻苯隆(TDZ)等处理对映山红(R.simsii)和马银花(R.ovatum)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15℃变温条件有利于映山红种子的萌发;马银花种子在15℃恒温条件下发芽率达到最大值。GA3100 mg·L^(... 研究温度、浸泡液pH、赤霉素(GA3)及噻苯隆(TDZ)等处理对映山红(R.simsii)和马银花(R.ovatum)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5℃/15℃变温条件有利于映山红种子的萌发;马银花种子在15℃恒温条件下发芽率达到最大值。GA3100 mg·L^(-1)处理促进映山红种子的萌发,但对马银花的种子发芽率影响不显著;不同浓度的TDZ溶液对马银花、映山红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H 4.5的溶液浸泡马银花种子,种子发芽率达到最大值,pH 6的溶液浸泡映山红,种子发芽率最好。综合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发芽条件为:映山红种子用GA3100 mg·L^(-1)+TDZ 0.001 mg·L^(-1)、pH 6的溶液浸种,在温度为15℃的发芽箱中培养;马银花种子用GA3100 mg·L^(-1)+TDZ 0.001 mg·L^(-1)、pH 4.5的浸泡液中浸种,在25℃温度的发芽箱中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映山红 马银花 种子萌发 温度 p H 植物生长调节剂
下载PDF
凤阳山常绿阔叶林中2种杜鹃种群结构与动态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季新良 周红敏 +1 位作者 彭辉 张弓乔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7-31,共5页
2018年,在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80 m×100 m常绿阔叶林固定监测样地(海拔1300 m,坡度20°),在监测样地内设置320个5 m×5 m的小样方;以常绿阔叶林中的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种群、马银花(Rhododen... 2018年,在凤阳山-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80 m×100 m常绿阔叶林固定监测样地(海拔1300 m,坡度20°),在监测样地内设置320个5 m×5 m的小样方;以常绿阔叶林中的鹿角杜鹃(Rhododendron latoucheae)种群、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种群为研究对象,对小样方中2个杜鹃种群胸径≥1 cm的个体进行逐一调查;以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以种群结构特征、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分析、种群动态指数、生存函数分析、时间序列模型预测为评价指标,分析2个杜鹃种群的更新特征、维持机制、种群生态学过程及种群发展动态。结果表明:鹿角杜鹃种群、马银花种群均属于增长型种群,龄级结构呈“倒J形”分布,幼龄个体充足,成年个体相对较少;2个杜鹃种群存活曲线,均属于迪维(Deevey)Ⅱ型;时间序列研究表明,2个杜鹃种群未来个体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生存分析表明,2个杜鹃种群生存函数呈单调下降趋势。2个杜鹃种群幼苗幼树在种群中所占比例大,但幼龄个体死亡率较高,所处时期仍较关键和敏感;应进一步加大常绿阔叶林的保护力度,采取科学措施,避免人为干扰,防止种群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鹿角杜鹃 马银花 种群结构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马银花扦插生根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俊东 王亚茹 +2 位作者 张娟 吴林世 刘艳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2021年第4期32-37,共6页
【目的】选择不同基质和不同浓度的生根剂进行处理,研究不同浓度梯度下生根剂及不同基质对植物生根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马银花为对象,采用200、400和1000 mg/L浓度梯度的IBA分别进行浸泡和速蘸,并使用河沙∶纯黄土=1∶2、河沙∶纯黄... 【目的】选择不同基质和不同浓度的生根剂进行处理,研究不同浓度梯度下生根剂及不同基质对植物生根特性的影响。【方法】以马银花为对象,采用200、400和1000 mg/L浓度梯度的IBA分别进行浸泡和速蘸,并使用河沙∶纯黄土=1∶2、河沙∶纯黄土∶泥炭土=2∶2∶1和纯黄土三种基质进行扦插生根。【结果】不同生长基质和生长调节剂浓度梯度对马银花扦插生根有显著差异。马银花扦插最佳组合为采用400 mg/L IBA浓度浸泡8 h和采用河沙∶纯黄土∶泥炭土(2∶2∶1)为扦插基质,其生根率为49.21%。平均不定根数量最高为9.3条,平均根长为4.67 cm,最长不定根为5.38 cm,生根指数为21.59 cm。【结论】本文研究结果为马银花扩繁技术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对马银花保护和繁育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银花 基质 扦插 IBA
下载PDF
不同基质对马银花、毛棉杜鹃扦插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邓毅晖 王熙富 +3 位作者 刘宏 梁浩 卢宗军 李富洲 《南方林业科学》 2022年第2期27-30,35,共5页
为研究马银花亚属杜鹃扦插生根的最佳基质,以马银花和毛棉杜鹃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在全光照间歇喷雾的条件下,采用9种配比基质进行扦插生根试验,对愈伤率、生根率、腐烂率、不定根总数、最长不定根长等5项生根指标进行分析。扦插6... 为研究马银花亚属杜鹃扦插生根的最佳基质,以马银花和毛棉杜鹃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在全光照间歇喷雾的条件下,采用9种配比基质进行扦插生根试验,对愈伤率、生根率、腐烂率、不定根总数、最长不定根长等5项生根指标进行分析。扦插60 d的结果表明:基质对所有生根指标均有极显著影响;物种对愈伤率、不定根数和最长不定根长有极显著影响,对生根率有显著影响,对腐烂率无显著影响;基质与物种的交互效应只对不定根数和最长不定根长有显著影响;两个物种的生根能力存在差异,毛棉杜鹃的生根能力强于马银花。通过各指标的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表明:泥炭土+珍珠岩+鹿沼土(1∶1∶1)为马银花最佳生根的基质,其生根率(43.75%)、腐烂率(12.55%)及不定根数(40.26条)在所有基质中最高,最长不定根长(1.17 cm)居第二,仅愈伤率表现一般;泥炭土+珍珠岩(1∶1)为毛棉杜鹃最佳生根的基质,其愈伤率(48.96%)在所有基质中最高,生根率(52.08%)及腐烂率(19.95%)在所有基质中均居第二,不定根数(35.97条)和最长不定根长(1.27 cm)均居第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扦插 基质 生根 马银花 毛棉杜鹃
下载PDF
马银花新品种‘富贵’
13
作者 杨华 宋绪忠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3-194,共2页
‘富贵’是从杜鹃属(Rhododendron)马银花(R.ovatum)野生种群中选育出的新优品种。花芳香,单生枝顶叶腋;花冠浅紫蓝色,阔漏斗状,5深裂,上方3裂片内面有深紫色斑点,下方2裂片内面有红色斑点。花期为4月上旬至5月上旬。
关键词 杜鹃属 马银花 品种
原文传递
轻型栽培基质对马银花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14
作者 郑国良 宋绪忠 +2 位作者 杨华 王秀云 沈剑 《林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6期92-95,共4页
设计18种轻型基质栽培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扦插容器苗,分析了移栽成活率、保存率、地上及地下部分生长情况,以及各生长因素与基质理化性质的关系,筛选出适合马银花生长的栽培基质。结果如下:1)通过聚类分析,优良的移栽成活配方... 设计18种轻型基质栽培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扦插容器苗,分析了移栽成活率、保存率、地上及地下部分生长情况,以及各生长因素与基质理化性质的关系,筛选出适合马银花生长的栽培基质。结果如下:1)通过聚类分析,优良的移栽成活配方与保存配方并不一致,各配方间苗高、根长存在极显著差异,综合确定8、13、14号配方有利于马银花容器苗的生长。2)基质中速效氮含量对成活率有显著的负相关,pH值对根长有极显著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银花 rhododendron ovatum 容器苗 栽培基质 生长
原文传递
马银花中1个新的木脂素苷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敏 庾石山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5-420,共6页
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凝胶、大孔树脂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从马银花茎枝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木脂素类化合物,经UV、IR、HR-ESI-MS、ECD和NMR等多种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4-表-南烛木树脂酚-9′-O-... 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凝胶、大孔树脂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从马银花茎枝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木脂素类化合物,经UV、IR、HR-ESI-MS、ECD和NMR等多种波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4-表-南烛木树脂酚-9′-O-α-L-鼠李糖苷(1)、(+)-南烛木树脂酚-3α-O-α-L-鼠李糖苷(2)、(+)-5′-methoxyisolariciresinol-9′-O-α-L-鼠李糖苷(3)、(-)-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葡萄糖苷(4)、(+)-南烛木树脂酚-3α-O-β-D-葡萄糖苷(5)、(-)-4-表-南烛木树脂酚-9′-O-β-D-葡萄糖苷(6)、racemiside(7)、新刺五加酚(8)、(+)-丁香脂素(9)和homohesperitin(10)。其中,化合物1为1个新的芳基四氢萘型木脂素苷类化合物。以上化合物在体外的Fe^(2+)-半胱氨酸(Cys)诱导的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模型评价中,化合物8和9在1×10^(-5)mol·L^(-1)时,对Fe^(2+)-Cys诱导大鼠肝微粒体丙二醛(MDA)生成抑制效果显著,抑制率分别为75.20%、9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银花 木脂素类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马银花MADS-box基因家族系统进化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福辉 方慧仪 +1 位作者 温小蕙 张亮生 《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4-416,共13页
杜鹃花属具有极高的物种多样性和观赏价值,其中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花型独特,具有低海拔适应性,在我国南方地区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杜鹃花目代表性植物的基因组信息,探究MADS-box基因家族在杜鹃花目中的进化特点并挖掘马银... 杜鹃花属具有极高的物种多样性和观赏价值,其中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花型独特,具有低海拔适应性,在我国南方地区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杜鹃花目代表性植物的基因组信息,探究MADS-box基因家族在杜鹃花目中的进化特点并挖掘马银花的花器官发育关键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杜鹃花科3个代表性物种(马银花、映山红(R.simsii)和马缨杜鹃(R.delavayi))中的MADS-box基因家族成员数目较为一致,包括AP1、AP3、PI、AG和SEP等19个亚家族,其中SVP、ANR1、Mα、Mβ和Mγ亚家族成员数量较多。马银花的AG和SEP基因有多个拷贝,而AP3/PI基因的拷贝数目较少,显示出更加保守的进化模式。基因表达分析表明,马银花MADS-box基因的表达模式存在组织特异性。AP1、AP3/PI、AG、SEP和MIKC*分支基因在花器官中特异性表达。综上,该文探讨了马银花MADS-box基因家族进化历史,以及部分MADS-box基因可能具有的功能,可为深入研究马银花的发育和MADS-box基因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银花 杜鹃花科 MADS-box基因家族 花发育 表达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