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eling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agriculture 被引量:3
1
作者 LIU Hui~1, LI Xiu-bin~1, Guenther Fischer~2, SUN Lai-xiang~2 (1.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AS, Beijing 100101, China 2.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pplied System Analysis, A-2361 Laxenburg, Austria)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01年第2期149-160,共12页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agriculture are measured based on Ricardian model. By using county-level cross-sectional data on agricultural net revenue, climate, and other economic and geographical data... The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China's agriculture are measured based on Ricardian model. By using county-level cross-sectional data on agricultural net revenue, climate, and other economic and geographical data for 1275 agriculture-dominated counties in the period of 1985-1991, we find that both higher temperature and more precipitation will have overall positive impact on China's agriculture. However, the impacts vary seasonally and regionally. Higher temperature in all seasons except spring increases agricultural net revenue while more precipitation is beneficial in winter but is harmful in summer. Applying the model to five climate scenarios in the 2020s and 2050s shows that the North, the Northeast, the Northwest, and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would always benefit from climate change while the South and the Southwest may be negatively affected. For the East and the Central China, most scenarios show that they may benefit from climate change. In conclusion, climate change would be beneficial to the whole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change ricardian model China's agriculture
下载PDF
Effect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Strategies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被引量:6
2
作者 韩健智 邓祥征 战金艳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9年第5期171-174,共4页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North China Plain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productive agricultural regions of the country, and the future of this region will be determined in large part by how global climatic change impac...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e North China Plain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productive agricultural regions of the country, and the future of this region will be determined in large part by how global climatic change impact regional conditions and by actions taken to mitigate or adapt to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estimate the effect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measures taken to mitigate or adapt to impacts of climate change with proper economic outcome models. This paper aims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carbon sequestration measures, fertilization and irrigation,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ss-sectional data Cross-sectional model First difference model ricardian model
下载PDF
交易成本约束条件下的经济区效率分工规模研究: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数据 被引量:8
3
作者 邓晰隆 叶子荣 +1 位作者 赵晖 张清辉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4-171,共8页
在两个人组成的生产系统基础上建立李嘉图模型,将交易成本与分工经济效用同时引入分析框架,构建出经济区效率分工规模的数理模型,并以上海浦东新区的年度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证明:在既定的技术平台上,经济区存在着一个最具效率的分... 在两个人组成的生产系统基础上建立李嘉图模型,将交易成本与分工经济效用同时引入分析框架,构建出经济区效率分工规模的数理模型,并以上海浦东新区的年度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证明:在既定的技术平台上,经济区存在着一个最具效率的分工规模,而专业化的技术效率和经济区内的技术进步是影响这个效率分工规模的关键性因素。基于此,在经济区的运行中,政府不应根据主观偏好盲目扩大经济区的行政边界,同时应努力提升区域内的技术进步能力以有效降低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从而达到有效拓展经济区效率分工规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易成本 李嘉图模型 经济区 上海浦东新区 效率分工规模
下载PDF
附加环境因素: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扩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国平 张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10,共5页
在李嘉图模型中 ,若将环境成本用追加的劳动投入来衡量 ,可以发现 ,环境成本的引入将修正传统的比较优势格局。在H -O模型中附加环境因素 ,亦即假定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而起作用 ,则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将建立在包含环境要素真实价格的基... 在李嘉图模型中 ,若将环境成本用追加的劳动投入来衡量 ,可以发现 ,环境成本的引入将修正传统的比较优势格局。在H -O模型中附加环境因素 ,亦即假定环境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而起作用 ,则所形成的比较优势将建立在包含环境要素真实价格的基础之上。本文最后指出 ,环境要素的真实价格与现实价格的脱离 ,使“显示的比较优势”有可能与真实的比较优势发生偏离 ,从而损害效率与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成本 比较优势 李嘉图模型 H-O模型
下载PDF
国内市场分割是否导致了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 被引量:17
5
作者 苏庆义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1-112,共12页
本文基于区际贸易的视角,通过建立多地区多产业的李嘉图模型首次系统研究了国内市场分割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的成因区分为地方保护和运输成本,并基于模型估计出地方保护和运输距离对市场分割的影响。数值模... 本文基于区际贸易的视角,通过建立多地区多产业的李嘉图模型首次系统研究了国内市场分割对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本文将国内市场分割的成因区分为地方保护和运输成本,并基于模型估计出地方保护和运输距离对市场分割的影响。数值模拟分析表明,在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成因中,市场分割至少是和传统的资本禀赋差异、技术差异同等重要的因素,降低市场分割程度能有效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在通过降低地方保护水平促进区域发展平衡时,应注意大幅降低落后地区的地方保护程度;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来降低运输成本也能起到促进区域发展平衡的作用。另外,缩小地区间资本禀赋和技术差异并不总是能促进区域发展平衡,在采取政策手段时,应该定位于大幅提升落后地区和中等收入地区的资本禀赋和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发展不平衡 市场分割 区际贸易 李嘉图模型
下载PDF
政府债务、李嘉图等价与货币政策效应——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雪莹 刘超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9-46,125,共8页
本文在DSGE模型中引入政府债券余额和期限变量,以及政府发债数量受市场利率影响的行为方程,由此分析政府债务因素对家庭最优消费决策、货币政策效应进而社会福利损失的影响。模型的稳态方程、脉冲响应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 本文在DSGE模型中引入政府债券余额和期限变量,以及政府发债数量受市场利率影响的行为方程,由此分析政府债务因素对家庭最优消费决策、货币政策效应进而社会福利损失的影响。模型的稳态方程、脉冲响应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冲击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方向和程度除了与传统的"李嘉图等价"部分有关之外,还与由政府债券规模和期限决定的"非李嘉图等价"部分有关。另外,政府债券规模和期限的变化还将影响消费和劳动面对外部冲击时的波动幅度、进而社会福利损失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债务 李嘉图等价 货币政策效应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下载PDF
我国政府财政支出对宏观经济及消费的效应研究——基于异质性消费的DSGE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晓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5,共9页
根据我国居民消费的实际情况,将家庭部门分为李嘉图消费者和经验主义消费者两个部门,构建DSGE模型,分析政府财政支出受随机性冲击时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以及消费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当经验主义消费者不存在时,财政支出增加对产出、投... 根据我国居民消费的实际情况,将家庭部门分为李嘉图消费者和经验主义消费者两个部门,构建DSGE模型,分析政府财政支出受随机性冲击时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以及消费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当经验主义消费者不存在时,财政支出增加对产出、投资、就业、税收以及政府债券持有等都有正向的扩大作用,对消费、利率和通货膨胀有负向的冲击作用,并且对消费的挤出效用要远大于对产出的挤入效应;当经验主义消费者比例增加时,财政支出对消费挤出的平均效应减小,消费的波动性也减小;另外相比基本模型,财政支出对产出的挤入和消费的挤出效应更大,导致社会经济更大的波动,引起更多的社会福利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GE模型 宏观经济 李嘉图消费者 经验主义消费者 财政政策
下载PDF
国债的经济效应与李嘉图等价--基于战后日本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宇 李巧莎 张兴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0-105,共6页
关于国债经济效应的理论研究中,李嘉图等价定理处于核心地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李嘉图等价定理成立,那么通过发行国债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将是无效的;反之将是有效的。通过综合运用间接和直接检验对李嘉图等价定理进行实证分析... 关于国债经济效应的理论研究中,李嘉图等价定理处于核心地位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果李嘉图等价定理成立,那么通过发行国债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将是无效的;反之将是有效的。通过综合运用间接和直接检验对李嘉图等价定理进行实证分析可以验证:国债政策的运用对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影响。此外,通过对影响日本私人消费的相关因素(家庭可支配收入、政府消费和国债)运用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进行估计,从而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消费弹性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债 李嘉图等价 非线性估计 状态空间模型
下载PDF
基于李嘉图模型的“小国情形”再分析
9
作者 周燕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64,共7页
传统理论认为在"小国情形"中,小国获得了全部的贸易得益;因此进一步认为小国应该实施零关税和自由贸易政策。基于李嘉图模型对小国和"小国情形"进行的再分析,可得出同传统观点不同的结论:首先,小国仅仅是"小... 传统理论认为在"小国情形"中,小国获得了全部的贸易得益;因此进一步认为小国应该实施零关税和自由贸易政策。基于李嘉图模型对小国和"小国情形"进行的再分析,可得出同传统观点不同的结论:首先,小国仅仅是"小国情形"的必要条件,而"小国情形"的均衡则不可能存在。其次,在小国存在的情况下,会观测到贸易条件和相应生产模式的多重均衡。只要小国和贸易伙伴通过设定互利的谈判规则,就可以通过双方的贸易协商来找到唯一的贸易条件均衡解,以提高双方的福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国情形” 李嘉图模型 贸易条件 贸易谈判
下载PDF
技术外溢、比较优势和福利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成林 张定胜 龚六堂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28,155-156,共14页
本文分析了在双边贸易中,因技术外溢为主而导致的技术进步是如何影响比较优势,进而影响两国的贸易模式和福利变化的。长期来看,两国的福利都会增加。只有特定条件下,技术外溢国的福利会受损。这有助于解释倡导自由贸易的理念与保护主义... 本文分析了在双边贸易中,因技术外溢为主而导致的技术进步是如何影响比较优势,进而影响两国的贸易模式和福利变化的。长期来看,两国的福利都会增加。只有特定条件下,技术外溢国的福利会受损。这有助于解释倡导自由贸易的理念与保护主义的声音并存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贸易模式 福利 李嘉图模型
下载PDF
边界效应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进展述评
11
作者 朱延福 姚陈敏 谢靖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9-180,共12页
边界作为政治实体管辖地域的分界线,造成了社会经济空间的不连续性,进而形成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差异。边界是各种要素跨界自由流动的关键界面,其屏蔽或中介效应影响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福利水平。采用文献综述法,在梳理边界效应的... 边界作为政治实体管辖地域的分界线,造成了社会经济空间的不连续性,进而形成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差异。边界是各种要素跨界自由流动的关键界面,其屏蔽或中介效应影响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福利水平。采用文献综述法,在梳理边界效应的研究缘起与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从测度方法、研究尺度和研究结论三方面总结了边界效应研究的发展脉络,并论述了经济地理学、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领域中边界效应研究的剖析视角与主要内容。基于边界效应研究视角的异质性,总结出边界效应的五种主要测度方法,即引力模型、“一价定律”法、李嘉图模型、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和区域增长模型。最后,联系中国现实问题对边界效应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即探索克服隐性边界壁垒的对策,加强边境地区边界效应的补偿模式研究,以及探究各级行政边界的协同优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效应 演进脉络 引力模型 李嘉图模型 区域增长模型 隐性边界壁垒
原文传递
服务贸易、货物贸易和劳动生产率变动:理论和实证——基于李嘉图连续统模型的贸易差额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周燕 黄建忠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9年第4期54-60,67,共8页
根据经验统计表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在差额变动和方向上存在替代性特征。文章以Dornbush等(1977)为基础考虑一个两国开放经济的李嘉图连续统模型,分析各国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变化与服务成为贸易品两个因素对贸易形式和贸易差额变化的... 根据经验统计表明,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在差额变动和方向上存在替代性特征。文章以Dornbush等(1977)为基础考虑一个两国开放经济的李嘉图连续统模型,分析各国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变化与服务成为贸易品两个因素对贸易形式和贸易差额变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服务可贸易条件下,不同国家在服务部门和货物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发生的相对差异变动,是导致各国货物或服务贸易差额关系变化的决定因素。而中国-OECD(1982-2004)的劳动生产率及贸易差额的数据检验,也较好地支持了此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货物贸易 劳动生产率 李嘉图模型
原文传递
新李嘉图模型:古典定律的当代复兴与拓展构想 被引量:6
13
作者 谷克鉴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8,共16页
新李嘉图模型研究的兴起推动了生产率核心范式重返比较优势问题讨论的视野。然而,当代生产率承载比较优势的新机理,却受到非完全竞争因素和要素禀赋结构异质性及动态化的双重影响。本文一方面探讨开发完全竞争假设改变后新李嘉图模型构... 新李嘉图模型研究的兴起推动了生产率核心范式重返比较优势问题讨论的视野。然而,当代生产率承载比较优势的新机理,却受到非完全竞争因素和要素禀赋结构异质性及动态化的双重影响。本文一方面探讨开发完全竞争假设改变后新李嘉图模型构造的新古典化处理的技术路径,改进基于产品品种考虑的生产率测度方法;另一方面,鉴于经典的C-D生产函数及其衍生模型难以准确反映开放经济中要素禀赋结构异质性及动态化的现实,借助对Uzawa两部门模型的讨论,建立用来表达要素密集性异质分布和动态变化的影响参数,设定面向经典生产函数的一阶约束条件,首次实现Rybczynski效应的可计算模型化及其同经典生产函数的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李嘉图模型 生产函数 贸易流动
原文传递
生物技术、国际贸易与人力资源——一个理论框架分析及其政策含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述忠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42,共7页
随着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的生活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未来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来说,也将是一场彻底的革新。我国应适时抓住重组赶超的历史机遇,选择最佳的发展模式,去抢占“新文明”经济时代下生存和发展的国际空间。本文... 随着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人类的生活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未来的农产品国际贸易格局来说,也将是一场彻底的革新。我国应适时抓住重组赶超的历史机遇,选择最佳的发展模式,去抢占“新文明”经济时代下生存和发展的国际空间。本文从静态的李嘉图方程组出发,采用均衡和非均衡动态分析的方法,研究生物经济背景下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最优格局及发展趋势。要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作为农业经营的主体———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发展是最为迫切,也是最为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国际贸易 人力资源 李嘉图模型 出口竞争能力 农产品贸易
原文传递
跨国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的估计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段亚丁 车维汉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8-160,共13页
本文用多国多产业李嘉图比较优势模型估计了跨国制造业在1995—2009年期间的相对技术水平系数,并从劳动投入占比、高技能人才占比、研发支出和人力资本外流占比等方面对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的... 本文用多国多产业李嘉图比较优势模型估计了跨国制造业在1995—2009年期间的相对技术水平系数,并从劳动投入占比、高技能人才占比、研发支出和人力资本外流占比等方面对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的相对技术水平整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在部分中高技术制造业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实证检验的结果发现:高技能人才和研发支出对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劳动投入对中低技术制造业的相对技术水平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人力资本外流对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有负向影响,但不显著。最后结合中国制造业在劳动投入、高技能人才、研发支出以及人力资本外流方面的现状和跨国比较分析,本文为中国提高制造业相对技术水平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李嘉图比较优势模型 相对技术水平
原文传递
论比较优势理论的有效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文先 王孝松 《财经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94,共7页
作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贸易模式的产生原因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然而,自比较优势理论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其有效性一直受到怀疑。本文描述了比较优势理论模型的扩展,并指出在哪些条件下比较... 作为经济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贸易模式的产生原因以及贸易利益的来源。然而,自比较优势理论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其有效性一直受到怀疑。本文描述了比较优势理论模型的扩展,并指出在哪些条件下比较优势理论能够成立。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比较优势理论的有效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李嘉图模型 哈伯勒模型 有效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