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Mapping for Leaf Length and Leaf Width in Rice cv.IR64 Derived Lines 被引量:8
1
作者 Muhammad Farooq Analiza G.Tagle +3 位作者 Rizza E.Santos Leodegario A.Ebron Daisuke Fujita Nobuya Kobayash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6期578-584,共7页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for leaf size traits in IR64 introgression lines (INLs). For this purpose, selected F2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crosses between recurrent ... The present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dentify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for leaf size traits in IR64 introgression lines (INLs). For this purpose, selected F2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crosses between recurrent parent IR64 and its derived INLs, unique for leaf length and leaf width, were used to confirm QTLs. A total of eight QTLs, mapped on three chromosomes, were identified for the four leaf size traits in six F2 populations. A QTL for leaf length, qLLnpt-1, in HKL69 was identified around 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 marker RM3709 on chromosome 1. Two QTLs for flag leaf length, qFLLnpt-2 and qFLLnpt-4, in HFG39 were indentified on chromosomes 2 and 4, respectively. For flag leaf width, a QTL, qFLWnpt-4, in HFG39 was identified around RM17483 on chromosome 4. While another QTL for flag leaf width, qFLWnpt-1, in HFG27 was identified around RM3252 on chromosome 1. A QTL for leaf width, qLWnpt-2, in HKL75 was identified around RM7451 on chromosome 2. For leaf width, two QTLs, qLWnpt-4a, qLWnpt-4b, in HKL48 and HKL99 were identified around RM7208 and RM6909, respectively on chromosome 4. Results from this study suggest the possibilities to use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and pyramiding these QTLs to improve rice water produ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lS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Mapping for leaf Length and leaf width in rice cv.IR64 Derived Lines IR
原文传递
利用高密度遗传图谱定位两种不同环境的水稻剑叶形态性状QTL差异
2
作者 王兴宇 王静 +7 位作者 徐群 章孟臣 王珊 孙燕飞 魏兴华 杨窑龙 郭晓红 冯跃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34,共6页
水稻剑叶形态性状是构成理想株型的重要因素之一,发掘新的控制剑叶形态性状的基因资源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经。本研究利用高密度遗传图谱对在杭州和海南陵水种植的印度粳稻品种M494和中国籼稻品种中9B(Z9B)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 水稻剑叶形态性状是构成理想株型的重要因素之一,发掘新的控制剑叶形态性状的基因资源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经。本研究利用高密度遗传图谱对在杭州和海南陵水种植的印度粳稻品种M494和中国籼稻品种中9B(Z9B)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剑叶长、剑叶宽、剑叶面积和剑叶长宽比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定位检测。研究共检测到10个QTL,包括1个剑叶长QTL、4个剑叶宽QTL、4个剑叶面积QTL和1个剑叶长宽比QTL,分布于第4、第7、第8、第9和第10号染色体,贡献率介于6.47%~13.28%之间;鉴定到2个多效性QTL区间,其中在第4号染色体Block536~Block544区间检测到同时控制剑叶宽和剑叶面积的QTL,在第10号染色体Block942~Block961区间检测到同时控制剑叶宽和剑叶长宽比的QTL,其贡献率分别为8.82%、13.28%、12.28%和12.60%。两地间QTL差异较大,仅在Block536~Block544区间同时定位到控制剑叶宽及剑叶面积的QTL及在Block942~Block961区间同时定位到控制剑叶宽及剑叶长宽比的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剑叶形态 重组自交系 高密度图谱 qtl定位
下载PDF
水稻剑叶形态性状QTL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睿 赵姝丽 +2 位作者 毛艇 徐正进 陈温福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29,共4页
为了剖析水稻剑叶形态性状的遗传机理,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构建的F10重组自交系(RIL)及其包括122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为材料,对水稻齐穗期剑叶形态性状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20个控制剑叶形态性状的QTLs,其中:5个剑叶长... 为了剖析水稻剑叶形态性状的遗传机理,以典型籼稻七山占和典型粳稻秋光构建的F10重组自交系(RIL)及其包括122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为材料,对水稻齐穗期剑叶形态性状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20个控制剑叶形态性状的QTLs,其中:5个剑叶长度QTL、7个剑叶宽度QTL、6个叶面积QTL和2个比叶重QTL,分布于第1、第2、第4、第5、第6、第7、第10和第12染色体上;2个控制比叶重的QTL为首次检出。为水稻剑叶形态性状的改良和理想株型的育成提供了基础性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剑叶长度 剑叶宽度 叶面积 比叶重 qtl
下载PDF
春小麦旗叶长度、宽度及叶绿素含量QTL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朋 徐凤 +6 位作者 蒋文慧 齐鹏 李春莲 白海波 吕学莲 董建力 王中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03-608,共6页
为了提高高产和理想株型小麦的选育效率,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宁春4号和宁春27号杂交得到的128个F9代重组自交系(RILs)为试验材料,利用从1 001个SSR标记中筛选出的307个在亲本之间存在多态性的标记对该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和QT... 为了提高高产和理想株型小麦的选育效率,以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宁春4号和宁春27号杂交得到的128个F9代重组自交系(RILs)为试验材料,利用从1 001个SSR标记中筛选出的307个在亲本之间存在多态性的标记对该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和QTL检测。构建了覆盖小麦21对染色体的包含291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遗传距离总计2 576.09c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为8.85cM。以复合区间作图法(ICIM)分别对旗叶长度、宽度和叶绿素含量进行加性QTL检测,分别检测到6、8和4个QTL。多数QTL只在单一生态环境下检测到,说明这些性状受一定环境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旗叶长度 旗叶宽度 叶绿素含量 qtl分析
下载PDF
利用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群体检测水稻剑叶形态性状QTL 被引量:14
5
作者 王智权 刘喜 +5 位作者 江玲 杨超 刘世家 陈亮明 翟虎渠 万建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共6页
2007和2008年对以粳稻Asominori为受体、籼稻IR24为供体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Ls)群体的剑叶形态性状(剑叶长、宽、长宽比及叶面积)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QTL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剑叶形态性状间... 2007和2008年对以粳稻Asominori为受体、籼稻IR24为供体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hromosome segment substitu-tion lines,CSSLs)群体的剑叶形态性状(剑叶长、宽、长宽比及叶面积)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QTL检测。结果表明:不同剑叶形态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剑叶形态性状与单株产量间也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利用基于完备复合区间作图方法的QTL检测软件(QTL IciMapping V2.0)进行QTL的联合定位分析,两年共定位到17个控制剑叶形态性状的QTL,分布在第1、2、4、6、7和8等多条染色体上,贡献率为5.30%~32.22%。其中位于第2染色体RM262标记位点控制剑叶长宽比性状的qRFLW2的贡献率最大,对改良剑叶长宽比性状具有重要的育种价值,而在第1染色体RM5496标记、第2染色体RM262标记、第7染色体RM248和RM455标记附近以及第8条染色体RM331位置上存在同时控制剑叶长、宽和叶面积的QTL簇,可为协同改良水稻剑叶形态性状的分子育种提供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 剑叶形态性状 qtl
下载PDF
水稻剑叶形态与产量的关系及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周丽慧 谢永楚 +7 位作者 陈涛 张亚东 朱镇 赵庆勇 姚姝 于新 赵凌 王才林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07-1211,共5页
对以02428DD/南京11配置的F2群体剑叶形态和单株产量等9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QTL定位。结果表明剑叶形态性状与部分产量性状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共检测到6个性状的9个QTL,分布于6条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6.52%~16.65%,大于10%的... 对以02428DD/南京11配置的F2群体剑叶形态和单株产量等9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QTL定位。结果表明剑叶形态性状与部分产量性状呈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共检测到6个性状的9个QTL,分布于6条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6.52%~16.65%,大于10%的位点有5个。其中剑叶长宽比qFLWR10与控制千粒重的qGW6初步确定为新QTL。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叶片形态和产量性状QTL的精细定位及性状协同改良提供有益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数量性状基因座 剑叶 产量
下载PDF
水稻品种魔王谷粒形、剑叶性状和株高QTL定位 被引量:12
7
作者 彭伟业 孙平勇 +2 位作者 潘素君 李魏 戴良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73-1680,共8页
以粳稻魔王谷和籼稻CO39配组衍生的280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 2015年和2016年对其粒形、剑叶形态、株高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QTL检测。剑叶长分别与粒厚和株高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剑叶宽与粒宽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检测到17个粒形Q... 以粳稻魔王谷和籼稻CO39配组衍生的280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 2015年和2016年对其粒形、剑叶形态、株高性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QTL检测。剑叶长分别与粒厚和株高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和正相关,剑叶宽与粒宽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检测到17个粒形QTL,分布于第1、第2、第3、第4、第5、第6、第7、第9和第10染色体上,贡献率为3.51%~48.65%;其中,第3染色体RM6080-RM6283区间对粒长和千粒重兼具显著作用,第5染色体RM8211-RM3381区间同时影响粒宽和粒厚。检测到12个控制剑叶形态性状的QTL,分布于第1、第3、第4、第6、第7和第9染色体上,贡献率为4.26%~38.40%;有5个多效QTL区间,其中,第4染色体RM252-SFP4_6区间同时控制剑叶长、剑叶宽、剑叶面积和粒长,第9染色体RM257-RM3909区间同时影响剑叶面积和粒长。只检测到一个控制株高的QTL,位于第1染色体的RM6333-RM5536区间,是一个主效QTL,贡献率为28.76%。这些结果为进一步开展粒形、剑叶形态、株高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分子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形 剑叶 株高 qtl定位
下载PDF
利用重测序的水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定位剑叶形态QTL 被引量:9
8
作者 徐建军 赵强 +5 位作者 赵元凤 朱磊 徐辰武 顾铭洪 韩斌 梁国华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3-487,共5页
剑叶形态性状(剑叶长、剑叶宽和剑叶面积)是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发掘新的控制水稻剑叶形态性状的基因资源,准确鉴定和定位水稻剑叶形态性状QTL,对开展水稻剑叶形态性状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理想株型分子育种都具有重要意... 剑叶形态性状(剑叶长、剑叶宽和剑叶面积)是水稻理想株型育种的重要目标性状之一。发掘新的控制水稻剑叶形态性状的基因资源,准确鉴定和定位水稻剑叶形态性状QTL,对开展水稻剑叶形态性状分子生物学研究和理想株型分子育种都具有重要意义。以通过高通量测序而准确获知代换片段位置及长度的一套用籼稻品种9311为受体、粳稻品种日本晴为供体构建的,包括128个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群体为材料,对剑叶形态性状及其与主穗颖花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剑叶面积与剑叶长、宽呈极显著正相关,主穗颖花数与剑叶长、剑叶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结合Bin-map,共鉴定出与水稻剑叶长、宽和面积相关的QTL分别为4、4和6个,贡献率介于4.08%~60.40%。上述QTL的准确定位,为进一步精细定位及克隆相应QTL以及开展水稻剑叶形态性状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剑叶形态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qtl定位
下载PDF
控制水稻剑叶形态相关性状的数量基因位点(QTL)的定位 被引量:20
9
作者 肖珂 左海龙 +3 位作者 巩迎军 张俊芝 张永娟 董彦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66-70,共5页
水稻籽粒中一半以上的碳水化合物来自剑叶的光合作用,剑叶形态改良一直是水稻株型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利用一个日本主要种植的粳稻品种越光(轮回亲本)和一个印度的籼稻品种Kasalath杂交产生的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backcross recombi... 水稻籽粒中一半以上的碳水化合物来自剑叶的光合作用,剑叶形态改良一直是水稻株型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利用一个日本主要种植的粳稻品种越光(轮回亲本)和一个印度的籼稻品种Kasalath杂交产生的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backcross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BILs)对剑叶形态中的3个主要性状(剑叶长、叶宽以及其叶面积)进行了相关分析及其数量基因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的定位.研究表明,控制剑叶形态的3个主要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并检测到影响3个性状的8个QTL,分布在第1,3,4,6条染色体上,贡献率介于4.94%~22.07%,其中第4染色体上C1016标记和第6染色体上C556标记附近的共有6个QTL,其两侧的紧密分子标记在水稻株型分子育种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相关 剑叶形态 数量性状位点(qtl)
下载PDF
多环境下水稻DH群体剑叶长度的QTL分析(英文) 被引量:15
10
作者 曹刚强 高用明 朱军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23-229,共7页
种植由籼稻品种和粳稻品种杂交衍生的DH群体,连续4年测定剑叶长度,运用基于混合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其QTL及上位性互作,估算遗传主效应和环境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全部18个QTL都参与了上位性的形成,其中3个没有自身的遗传效应,但... 种植由籼稻品种和粳稻品种杂交衍生的DH群体,连续4年测定剑叶长度,运用基于混合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其QTL及上位性互作,估算遗传主效应和环境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全部18个QTL都参与了上位性的形成,其中3个没有自身的遗传效应,但参与了3对上位性互作,这是传统方法不能发现的。另外,一个QTL可与多个QTL发生互作,这可能预示着存在更高阶互作。QTL与上位性互作可以具有不受环境影响而稳定表达的效应,以及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有些QTL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可以在多环境下被检测到,但却不具有主效应,这种QTL可能易受环境因子的影响。QTL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为随机效应,一个QTL或一对上位性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总和理论上应等于零,否则会影响对遗传效应的估算,因此多环境下估算的遗传效应更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性状位点 上位性效应 环境互作效应 水稻剑叶长度
下载PDF
应用重组自交系群体检测水稻茎秆和剑叶硅含量QTL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季荣 戴伟民 +5 位作者 张克勤 段彬伍 郑康乐 蔡润 梁国华 庄杰云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硅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QTL分析研究水稻茎秆和剑叶硅含量的遗传控制。【方法】以由244个株系组成的珍汕97B/密阳46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在2003和2004年应用两重复试验测定亲本和各株系... 【目的】硅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QTL分析研究水稻茎秆和剑叶硅含量的遗传控制。【方法】以由244个株系组成的珍汕97B/密阳46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在2003和2004年应用两重复试验测定亲本和各株系的茎秆和剑叶硅含量,应用由240个标记组成的连锁图谱检测数量性状座位(QTL)。【结果】所分析的两个性状表现为典型的数量性状,并呈现出以基因型控制为主、基因型×环境互作和环境影响为辅的特点。经WindowsQTLCartographer2.0分析,检测到3个茎秆硅含量QTL、6个剑叶硅含量QTL和2对控制茎秆硅含量的QTL间互作,它们分布于1、3、5、6、7和12等6条染色体的8个区间,单个QTL对群体性状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为3.4%~11.8%,联合贡献率为16.8%~29.2%。进一步分析发现,研究群体中实际上可能存在更多的控制茎秆和剑叶硅含量遗传变异的QTL,但其效应大小可因环境条件和性状测定参数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既定条件下、对于既定性状,部分QTL因达不到给定的显著水平而得不到检测。【结论】控制水稻茎秆和剑叶硅含量性状遗传变异的QTL数目较大、单个QTL的效应一般较小;同一基因组区间常常表现为同时控制不同性状,其作用方向稳定而显著性、效应值和贡献率则变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秆硅含量 剑叶硅含量 数量性状座位(qtl) 水稻(Oryza SATIVA L.)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株高与剑叶性状QTL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姚晓云 范淑秀 +6 位作者 邹国兴 吴延寿 陈春莲 熊运华 刘进 王嘉宇 徐正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62,共9页
为了揭示不同氮素环境下株高和叶片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鉴定新的环境钝感的主效QTL。以丰锦和中优早8杂交衍生的籼粳交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对株高和叶片性状进行QTL分析。不同施氮水平双亲的株高和叶片性... 为了揭示不同氮素环境下株高和叶片性状的分子遗传基础,鉴定新的环境钝感的主效QTL。以丰锦和中优早8杂交衍生的籼粳交重组自交系(RILs)群体为试验材料,在不同氮素水平下对株高和叶片性状进行QTL分析。不同施氮水平双亲的株高和叶片性状存在明显变化,中优早8对氮素响应程度明显高于丰锦,不同施氮水平株高和叶片性状具有较高的遗传力。共检测到38个相关性状的QTL,分布于10条染色体上的17个染色体区域,仅9个QTL在不同供氮水平下稳定表达,氮素水平差值性状相关QTL主要分布在第7,8,11号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新的环境钝感的主效QTL簇qPHLW7和qFLWA10,位于第7染色体的多效性QTL簇qPHLW7,具有明显的调控株高、叶长和叶宽的功能;位于第10染色体上的主效QTL簇qFLWA10参与调控剑叶宽和剑叶面积,具有明显的延伸叶片宽度和面积的功能。共检测到23对互作QTL,上位性互作是调控株高和叶片性状的重要遗传组成,且主效QTL参与上位性互作效应。检测到9个环境钝感表达的主效QTL,其中主效QTL簇qPHLW7和qFLWA10是调控叶片和株高性状的2个关键染色体区域,相关研究为后续探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水平 株高 剑叶性状 qtl定位
下载PDF
水稻DH群体剑叶宽度的QTL及其上位性和环境互作效应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刚强 朱军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103-107,共5页
利用基于混合模型的QTL定位方法,可以分析水稻DH群体在4个年份下剑叶宽度的QTL及其上位性效应和环境互作效应.结果发现,QTL除了具有自身的效应外,还可以参与上位性效应的形成,一个QTL可与多个QTL发生互作,可能起到诱发和修饰其他位点的... 利用基于混合模型的QTL定位方法,可以分析水稻DH群体在4个年份下剑叶宽度的QTL及其上位性效应和环境互作效应.结果发现,QTL除了具有自身的效应外,还可以参与上位性效应的形成,一个QTL可与多个QTL发生互作,可能起到诱发和修饰其他位点的作用.QTL与环境的互作效应以及上位性与环境的互作效应更多地被检测到,表明控制剑叶宽度的遗传因素易受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性状位点 上位性效应 环境互作效应 水稻剑叶宽度
下载PDF
水稻和陆稻分化相关性状的QTL分析及水旱不同栽培条件下连续选择的影响
14
作者 孙佩 张培风 +1 位作者 李合顺 王学军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0-57,69,共9页
本研究以来自云南的地方品种Ch5-10和Ch6-11为亲本,后代用SSD方法而得到的RIL9群体为试验材料,对水、陆稻差异性状(始穗期、剑叶宽、株高等)进行了考察,并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进行了各性状的QTL定位;在自然和人工选择的过... 本研究以来自云南的地方品种Ch5-10和Ch6-11为亲本,后代用SSD方法而得到的RIL9群体为试验材料,对水、陆稻差异性状(始穗期、剑叶宽、株高等)进行了考察,并利用SSR分子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进行了各性状的QTL定位;在自然和人工选择的过程中,栽培稻无论是形态上还是基因组上,都发生多种多样的变化。利用F 2群体(父、母本和前述的SSD群体相同)采用Bulk混合选择的方法,在F 4代开始进行水、旱田两种条件下种植,以模拟水陆稻的分化条件,经过5代的种植后繁殖成株系,分别得到CA、CB两个群体。对这两个群体的水陆稻差异性状(始穗期、最高分蘖数、有效分蘖数、剑叶宽、株高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利用SSD方法而得到的RIL9群体对始穗期、剑叶宽、株高等3个性状进行QTL分析,两年共检测到19个QTL,分别位于1,2,3,7,8,9,11号染色体上。其中株高qPH-1效应最大,贡献率为22%(2009年安徽),16%(2009年北京),16%(2010年北京),表现为来自亲本Ch5-10的等位基因增加株高;利用Bulk方法而得到的CA群体(经过水田筛选5代、289个株系)和CB群体(经过旱田筛选5代、332个株系),考察其最高分蘖数、有效分蘖数、始穗期、株高、剑叶宽等5个性状。2009年安徽和北京两地试验发现:两群体间除安徽始穗期和北京剑叶宽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性状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氯酸钾抗性和低温发芽力的QTL定位结果,选择qSLtr-2、qSLratio-2、qRL28-2-1和qRL28-4附近的标记RM166、RM5472、RI05751和RM5979,及未定位到QTL的标记RM259对CA群体和CB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两群体间t测验结果表明,RM5472、RI05751和RM5979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RM259和RM166差异不显著。说明在人工模拟水、陆稻选择的条件下这2个群体有了明显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陆稻 始穗期 株高 数量性状定位 剑叶宽
下载PDF
小麦旗叶宽主效QTLQFlw-5B遗传效应解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朦朦 张萌娜 +9 位作者 张倩倩 刘锡建 郭宇航 孙靳惠 武亚瑞 王素容 吴永振 孙晗 崔法 赵春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99-1405,共7页
为了明确位于小麦5B染色体上的一个旗叶宽主效QTL QFlw-5B的遗传效应,对5B染色体进一步加密,从而缩小靶区段的范围,在加密图谱的基础上,利用衍生自科农9204×京411的188个重组自交系群体(KJ-RIL),对8个环境下旗叶宽做进一步的定位分... 为了明确位于小麦5B染色体上的一个旗叶宽主效QTL QFlw-5B的遗传效应,对5B染色体进一步加密,从而缩小靶区段的范围,在加密图谱的基础上,利用衍生自科农9204×京411的188个重组自交系群体(KJ-RIL),对8个环境下旗叶宽做进一步的定位分析,将QFlw-5B定位于AX-110978403~AX-111671812的61.22~68.60 cM遗传距离范围内,能够解释9.40%~19.76%的旗叶宽表型变异,来自科农9204的等位基因增加旗叶宽0.04~0.07 cm。利用与QFlw-5B紧密连锁标记AX-108884656对188个KJ-RIL家系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QFlw-5B优异等位基因在8个环境下均能增加穗粒数,在6个环境下能增加千粒重和单株产量,而对单株穗数有一定的负效应。利用310份育成品种(系)对QFlw-5B优异单倍型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QFlw-5B优异单倍型虽然已经被育种家选择,但还有较大的遗传改良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旗叶宽 主效qtl QFlw-5B 初级定位 遗传解析
下载PDF
大麦旗叶长和宽的QTL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姚琦馥 魏佳泰 +2 位作者 李水琴 刘航 马建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65-1373,共9页
为解析调控大麦旗叶大小的遗传机制,以1个大麦重组自交系(RIL)群体(由J36528和BMJ89为亲本构建,包含125个F 10代)为材料,利用447个DArT和8个SSR标记绘制遗传连锁图谱,结合4年2点共6个生态环境下测得的旗叶长和宽表型数据,鉴定旗叶长和... 为解析调控大麦旗叶大小的遗传机制,以1个大麦重组自交系(RIL)群体(由J36528和BMJ89为亲本构建,包含125个F 10代)为材料,利用447个DArT和8个SSR标记绘制遗传连锁图谱,结合4年2点共6个生态环境下测得的旗叶长和宽表型数据,鉴定旗叶长和宽相关的QTL。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遗传图谱包含7个连锁群,总长1034.96 cM,平均每条染色体147.85 cM,标记密度为2.27 cM。共检测到7个旗叶长QTL和5个旗叶宽QTL,分布在2H、4H、5H、6H和7H染色体上。其中,有2个旗叶长主效位点QFll.sicau-JB-5H.2和QFll.sicau-JB-6H.1,能够在多环境下稳定表达,表型变异解释率范围分别为12.02%~19.95%和16.69%~16.99%;二者累加对旗叶长具有增加效应,聚合这2个位点对大麦旗叶长的调控和产量提升具有潜在价值。另外,有1个旗叶宽主效位点QFlw.sicau-JB-4H在多环境下能够稳定表达,表型变异解释率为15.03%~23.99%。将主效QTL锚定到大麦参考基因组后比对发现,QFll.sicau-JB-6H.1可能为新位点,而QFll.sicau-JB-5H.2可能与小麦第五部分同源群检测到的旗叶长位点具有同源性。本研究鉴定获得的与旗叶长和宽相关的稳定表达的主效QTL对大麦不同旗叶形态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旗叶长 旗叶宽 qtl 聚合效应
下载PDF
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粒形和剑叶形态性状的QTL定位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莹莹 李若思 +5 位作者 王一平 袁筱萍 章孟臣 杨窑龙 魏兴华 冯跃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09-516,共8页
非洲栽培稻作为重要的水稻种质资源,其基因渗入系可以为普通栽培稻的遗传背景提供新的有利基因,如果能将这些优良基因引入普通栽培稻中,可为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本研究以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YIL60与轮回亲本中9B(Z9B)... 非洲栽培稻作为重要的水稻种质资源,其基因渗入系可以为普通栽培稻的遗传背景提供新的有利基因,如果能将这些优良基因引入普通栽培稻中,可为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本研究以非洲栽培稻基因渗入系YIL60与轮回亲本中9B(Z9B)杂交衍生的包含188个株系的F_(2)和F_(2:3)群体为材料,对粒形性状包括粒长、粒宽、籽粒长宽比、千粒重,剑叶形态性状包括剑叶长、剑叶宽进行数量性状点位(QTL)检测。结果共检测到16个QTL,包括2个粒长QTL、3个粒宽QTL、2个籽粒长宽比QTL、2个千粒重QTL、1个剑叶长QTL、6个剑叶宽QTL,分布于第1、第6、第7、第10和第11号染色体上,贡献率为2.25%~25.64%;有4个多效性QTL区间,有4个QTL qGW7-1、qFLL10、qFLW10、qTGW7在F;和F;群体中被重复检测到,其中在第7号染色体RM3859-RM3394区间检测到同时控制粒长、粒宽、籽粒长宽比和千粒重的QTL,贡献率最高达17.10%,是一个来源于非洲栽培稻的新粒形QTL。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粒形、剑叶形态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工作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栽培稻 基因渗入系 粒形 剑叶 qtl定位
下载PDF
水稻回交群体剑叶性状综合评价及QTL定位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杰 田蓉蓉 +10 位作者 白天亮 朱春艳 宋佳伟 田蕾 马帅国 吕建东 胡慧 王震宇 罗成科 张银霞 李培富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73-585,共13页
【目的】通过对水稻剑叶性状的综合评价,明确剑叶相关性状间及与6个农艺性状的关系。检测剑叶相关性状的QTL,为优良株型品种选育,剑叶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奠定基础。【方法】以日本优质粳稻品种越光和葡萄牙粳稻地方种Bertone构建... 【目的】通过对水稻剑叶性状的综合评价,明确剑叶相关性状间及与6个农艺性状的关系。检测剑叶相关性状的QTL,为优良株型品种选育,剑叶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奠定基础。【方法】以日本优质粳稻品种越光和葡萄牙粳稻地方种Bertone构建的回交群体两个世代为实验材料,利用BC3F1群体基因型构建遗传连锁图谱;测定亲本和BC3F2群体各株系剑叶SPAD、剑叶长、剑叶宽,计算剑叶长宽比、剑叶面积;利用隶属函数和标准差系数赋予权重法获得剑叶性状综合评价值(D值),分析其与6个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分别利用单标记分析(SPA)和区间作图(IM)检测水稻剑叶相关性状QTL。【结果】在抽穗灌浆期,两亲本剑叶SPAD值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BC3F2群体的5个剑叶相关性状变异丰富,总体表现趋向轮回亲本越光。4个剑叶形态性状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与剑叶SPAD的相关性不显著。主成分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剑叶宽、剑叶SPAD、剑叶长、剑叶面积是影响剑叶综合评价值(D值)的主要因子。高D值株系的株高、穗长、茎基粗和单株产量均极显著高于低D值株系,两者的分蘖数和有效穗数差异不显著。共检测到18个控制剑叶性状的QTL,分布在水稻第1、4、7和8染色体上,贡献率分布范围为4.00%~28.00%(SPA)和3.41%~27.00%(IM),除qFLSPAD1之外的17个QTL增效基因均来自Bertone。在第8染色体上的RM22720-RM404区间发现1个QTL簇,含6个主效QTL,分别为q FLL8.1、q FLL8.2、qFLA8.1、q FLA8.2、qD8.1和q D8.2。【结论】获得了剑叶宽、剑叶SPAD、剑叶长和剑叶面积4个评价剑叶性状的关键指标;明确了剑叶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检测到18个剑叶相关性状QTL,位于第8染色体RM22720-RM404区间的QTL簇,是影响剑叶性状的1个重要染色体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回交群体 剑叶性状 综合评价 qtl定位
下载PDF
基于籼稻RIL群体的剑叶形态QTL定位
19
作者 席同 李传旭 +2 位作者 李永洪 谢戎 林拥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从1个高世代的RIL群体(用籼稻冈46B和A232构建)中选取178个重组家系(F12)和亲本间有多态性的142对SSR分子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RIL群体分别种植于湖北武汉和海南陵水,统计两地水稻抽穗期剑叶长度、剑叶宽度和剑叶长宽比,并用QTL IciMap... 从1个高世代的RIL群体(用籼稻冈46B和A232构建)中选取178个重组家系(F12)和亲本间有多态性的142对SSR分子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RIL群体分别种植于湖北武汉和海南陵水,统计两地水稻抽穗期剑叶长度、剑叶宽度和剑叶长宽比,并用QTL IciMapping4.0软件对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表明:在第1、第2、第4、第6、第7、第10和第12号染色体上共检测到14个QTL位点,包括5个叶宽QTL、6个叶长QTL位点和3个长宽比QTL位点,LOD值为2.52~5.62,解释表型变异率最小为5.56%,最大为21.27%,并且这些QTL表现为加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 株型 剑叶形态 qtl 产量 光合作用
下载PDF
水稻剑叶性状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被引量:56
20
作者 李仕贵 何平 +4 位作者 王玉平 黎汉云 陈英 周开达 朱立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1-265,共5页
本研究以水稻籼粳杂交 (窄叶青 8号×京系 17) F1经花药培养 ,产生的双单倍体 ( DH)群体和应用该群体已构建的分子图谱为基础。采用 QTL区间作图法对 5个剑叶性状进行定位分析 ,结果表明 ,在 DH群体中 ,剑叶长、宽、长宽比和叶面积... 本研究以水稻籼粳杂交 (窄叶青 8号×京系 17) F1经花药培养 ,产生的双单倍体 ( DH)群体和应用该群体已构建的分子图谱为基础。采用 QTL区间作图法对 5个剑叶性状进行定位分析 ,结果表明 ,在 DH群体中 ,剑叶长、宽、长宽比和叶面积呈连续分布 ,受微效多基因控制 ,并且各性状均存在一定数量的超亲遗传类型。 4个性状共检测出 13个 QTL s位点 ,分布于 6条染色体 ;这些 QTL s对相应性状的贡献率介于 8.7%~ 18.5%之间。其中在第 4和第 8染色体上检测到控制剑叶长的 2个 QTL -s;在第 1,3,8和 12染色体上分别检测到 4个 QTL s与叶宽有关 ;影响剑叶长宽比的 5个 QTL s分别定位于第 1,3和 7染色体上 ;控制叶面积的两个 QTL s分别与控制叶长的两个 QTLs一致。叶片卷曲受两对互补的主效基因 rl- 1和 rl- 7控制 ,分别位于第 1和第 5染色体 ,其中卷叶 DH系的基因型为 rl-1rl- 1rl- 7r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剑叶性状 DH群体 基因定位 遗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