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st Active Defense Responses Occur within 24 Hours after Pathogen Inoculation in the Rice Blast System 被引量:3
1
作者 WANG Zhong-hua JIA Yu-lin +3 位作者 LIN Hui Adair INTERN Barbara VALENT J. Neil RUTGER 《Rice science》 SCIE 2007年第4期302-310,共9页
Phenotypical, cytological and molecular responses of rice to the fungus Magnaporthe grisea were studied using rice cultivars and lesion mimic plants. The cultivar Katy was susceptible to several virulent M. grisea iso... Phenotypical, cytological and molecular responses of rice to the fungus Magnaporthe grisea were studied using rice cultivars and lesion mimic plants. The cultivar Katy was susceptible to several virulent M. grisea isolates, and a Sekiguchi like-lesion mimic mutant of Katy (LmmKaty) showed enhanced resistance to these isolates. Lesion mimic phenotype of LmmKaty was rapidly induced by virulent M. grisea isolates or by avirulent ones only at high levels of inoculum. Autofluorescence (a sign of an active defense response) was visible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24 h after localized inoculation in the incompatible interaction, whereas, not evident in the compatible interaction. Autofluorescence was also observed in LmmKaty 20 h after pathogen inoculation, indicating that rapid cell death is a mechanism of LmmKaty to restrict pathogen invasion. Rapid accumulations of defense related (DR) gene transcripts, 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 and β-glucanase, were observed beginning at 6 h and were obvious at 16 h and 24 h after inoculation in an incompatible interaction. Rapid transcript accumulations of PR-1 and chitinase had occurred by 24 h after inoculation in an incompatible interaction. Accumulations of these transcripts were delayed in the compatible interact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ost active defense responses occur 24 h after pathogen inoculation and that LmmKaty exhibits enhanced resistance to M. grisea.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autofluorescence and expression of the DR genes after heavy inoculation are important cytological and molecular markers respectively for early determination of the host response to M. grisea in the rice blast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Oryza sativa) lesion mimic mutant disease resistance CYTOLOGY defense response Magnaporthe grisea
下载PDF
LMM5.1 and LMM5.4,two 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Alike gene family members,negatively affect cell death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 rice 被引量:11
2
作者 Jiying Zhao Pengcheng Liu +4 位作者 Chunrong Li Yanyan Wang Lequn Guo Guanghuai Jiang Wenxue Zhai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07-118,共12页
Lesion mimic mutant(LMM) genes, stimulating lesion formation in the absence of pathogens, play significant roles in immune response. In this study, we characterized a rice lesion mimic mutant, lmm5,which displayed l... Lesion mimic mutant(LMM) genes, stimulating lesion formation in the absence of pathogens, play significant roles in immune response. In this study, we characterized a rice lesion mimic mutant, lmm5,which displayed light-dependent spontaneous lesions. Additionally, lmm5 plants exhibited enhanced resistance to all of the tested races of Magnaporthe oryzae and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 by increasing the expression of defense-related genes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 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esion mimic phenotype of lmm5 was controlled by two genes, lmm5.1 and lmm5.4, which were isolated with a map-based cloning strategy. Remarkably, LMM5.1 and LMM5.4 share a 97.4% amino acid sequence identity, and they each encode a 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A(e EF1A)-like protein. Besides, LMM5.1 and LMM5.4 were expressed in a tissue-specific and an indicaspecific manner, respectively. In addition, high-throughput m RNA sequencing analysis confirmed that the basal immunity was constitutively activated in the lmm5 mutant. Taken togethe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homologous e EF1A-like genes, LMM5.1 and LMM5.4, negatively affect cell death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 r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sion mimic eEF1A-like gene Cell death disease resistance rice
原文传递
水稻类病变坏死突变基因的RAPD标记 被引量:2
3
作者 彭卫欣 刘国庆 +2 位作者 刘国振 朱立煌 谢晓亮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共4页
中籼3037诱变得到新的类病变坏死突变体Sp1801,以粳稻品种02428为父本与其杂交构建分离群体,并利用RAPD技术对此突变相关基因进行了遗传连锁分析,引物OPI11和OPL03扩增的稳定的差异片段与突变性状紧密连锁,两标记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距离... 中籼3037诱变得到新的类病变坏死突变体Sp1801,以粳稻品种02428为父本与其杂交构建分离群体,并利用RAPD技术对此突变相关基因进行了遗传连锁分析,引物OPI11和OPL03扩增的稳定的差异片段与突变性状紧密连锁,两标记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0 6cM和5 6cM,并且两差异片段分别为556bp和944bp,因此OPI11 556和OPL03 944可以作为此突变基因的RAPD标记。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OPI11 556与一个抗稻瘟病基因pib有高度同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类病变坏死突变基因 rapd标记 试验
下载PDF
一个水稻类病变黄叶突变体的鉴定和精细定位 被引量:9
4
作者 吴超 付亚萍 +5 位作者 胡国成 斯华敏 刘旭日 孙宗修 程式华 刘文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6-260,共5页
从15 000多个水稻转基因株系中发现了一个类病变黄叶突变体。该突变体最显著的特征为叶片由下而上依次黄化,同时出现类似病原体感染的病斑。根据突变体表型,将该突变体命名为syl1(spotted and yellow leaves 1)。遗传学分析表明,该突变... 从15 000多个水稻转基因株系中发现了一个类病变黄叶突变体。该突变体最显著的特征为叶片由下而上依次黄化,同时出现类似病原体感染的病斑。根据突变体表型,将该突变体命名为syl1(spotted and yellow leaves 1)。遗传学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PCR检测和潮霉素抗性分析显示,该突变表型不是由T-DNA插入引起的。为了克隆该基因,将此突变体和籼稻品种龙特甫杂交获得F2和F3定位群体,利用网上公布的SSR标记首先将突变基因定位在第12染色体短臂端分子标记RM7619附近。随后利用日本晴和9311序列的差异,在该区域新设计了9对InDel分子标记,进一步将syl1基因定位在BAC克隆OSJNBa0002O20内分子标记WL32与WL35之间约102kb的区域。为进一步克隆syl1基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类病变突变体 黄叶 分子标记 精细定位
下载PDF
籼稻93-11类病斑突变体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潘璐琪 陆雯 +2 位作者 李小白 吴殿星 王雪艳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3-420,共8页
水稻类病斑突变体是研究系统性抗病机理的理想材料。通过对籼稻93-11干种子进行辐射诱变,筛选获得了156株稳定遗传的水稻类病斑突变体,根据病斑表现型将其分为9类。突变体的病变组织大部分从播种后4~5周开始出现。通过体外接种试验,发... 水稻类病斑突变体是研究系统性抗病机理的理想材料。通过对籼稻93-11干种子进行辐射诱变,筛选获得了156株稳定遗传的水稻类病斑突变体,根据病斑表现型将其分为9类。突变体的病变组织大部分从播种后4~5周开始出现。通过体外接种试验,发现与野生型93-11相比,spl078和spl104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增强。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spl073,spl078和spl104中抗病相关基因PBZ1,POC1,PR1,PAL3和POX22.3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pl078和spl104中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高于野生型和其它突变体。进一步研究类病斑的产生与抗病通路标记基因之间的关系显示,这些标记基因在病斑形成过程中表达明显变化;而病斑形成后,表达相对稳定。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水稻广谱抗病机制和抗病育种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类病斑突变体 抗性 抗病相关基因 抗病机制
下载PDF
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孙惠敏 张春娇 +1 位作者 李保同 潘晓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2-147,共6页
综述了类病斑突变体的命名来源、发生机制、抗病机制,及基因遗传模式和功能。
关键词 水稻 类病斑突变体 程序性细胞死亡 抗病性 综述
下载PDF
水稻抗稻瘟病菌防卫反应的细胞学分析与防卫基因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忠华 林卉 +2 位作者 Barbara VALENT J.Neil RUTGER 贾育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5-340,共6页
对水稻类病变坏死突变体lmm1(LmmKaty)与原亲本及双单倍体YT14和YT16接种稻瘟病菌24h内的抗病反应、细胞学和分子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人工接种实验表明,与原亲本相比,该突变体对稻瘟病菌具有更强的抗性。突变体接种20~24h后,自动荧光... 对水稻类病变坏死突变体lmm1(LmmKaty)与原亲本及双单倍体YT14和YT16接种稻瘟病菌24h内的抗病反应、细胞学和分子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人工接种实验表明,与原亲本相比,该突变体对稻瘟病菌具有更强的抗性。突变体接种20~24h后,自动荧光检测到细胞死亡,而对照则未检测到。表明该突变体通过细胞程序性死亡阻止稻瘟病菌的蔓延,从而提高了抗病性。Northernblotting结果发现,抗病品系YT14中的防卫相关基因、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和β-葡聚糖酶基因在人工接种稻瘟病菌6h后开始表达,16~24h后上述基因表达量快速增加;而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和几丁质酶基因在人工接种稻瘟病菌24h后才开始表达。与YT14相比,感病品系中上述基因的表达明显延迟。表明在人工接种稻瘟病菌24h内水稻可启动抗病防卫反应,从而对稻瘟病菌产生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类病变突变体 抗病性 细胞学 防卫反应 稻瘟病菌
下载PDF
水稻类病变坏死突变体的形态观察及基因初步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龙继凤 潘英华 +2 位作者 秦学毅 罗兴录 朱汝财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14-617,共4页
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籼稻育种中间材料R46,获得一个水稻类病变坏死突变体lmm3。与野生型R46相比,该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表型发生了显著变异:植株变矮,分蘖能力差,早衰,结实率低。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为单基因隐性突变,突变性状... 用60Coγ射线辐射处理籼稻育种中间材料R46,获得一个水稻类病变坏死突变体lmm3。与野生型R46相比,该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表型发生了显著变异:植株变矮,分蘖能力差,早衰,结实率低。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为单基因隐性突变,突变性状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基因分子标记定位结果显示,lmm3突变体的突变基因位于水稻的第12条染色体上,与其距离最近的SSR标记RM1337为4.47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类病变坏死 突变体 基因定位 微卫星标记
下载PDF
一个抗病性增强的水稻类病变突变体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韩雪颖 杨勇 +7 位作者 余初浪 张文浩 叶胜海 陈斌 程晨 程晔 严成其 陈剑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9-569,共11页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chl1具有抗病性增强的类病变表型,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都具有很强的抗性。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chl1与其野生型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探讨chl1类病变表型的形成和抗病反应的分子机制。利用荧光双向差异凝胶电泳(two-...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chl1具有抗病性增强的类病变表型,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都具有很强的抗性。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chl1与其野生型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探讨chl1类病变表型的形成和抗病反应的分子机制。利用荧光双向差异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fluorescence difference gel electrophoresis,2D-DIGE)技术和质谱分析,chl1中共鉴定到70个差异表达的蛋白点,包括46个上调蛋白点和24个下调蛋白点。这些蛋白点参与不同的生物过程,包括防御相关、光合作用、氧化还原、氨基酸/蛋白质代谢、分子伴侣、碳水化合物代谢。对这些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推测它们所在的复杂调控网络可能参与chl1叶片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及其抗病性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类病变突变体 细胞程序性死亡 抗病性 荧光双向差异凝胶电脉
下载PDF
水稻类病变突变体spl5的抗病及其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傅淑芳 陈析丰 +3 位作者 郝亮 孙青芝 金杨 马伯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共7页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是植物抵御病原物的一种有效方式。植物类病变(lesion mim-ic)是一类能自发产生类似HR细胞坏死的突变体,在植物抗病机理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水稻类病变突变体spl5的抗病性研究发现,spl5增强了... 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是植物抵御病原物的一种有效方式。植物类病变(lesion mim-ic)是一类能自发产生类似HR细胞坏死的突变体,在植物抗病机理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水稻类病变突变体spl5的抗病性研究发现,spl5增强了对白叶枯病菌4个菲律宾小种和10个中国小种的抗性,具有广谱抗病性。在spl5中活性氧显著积累,表现出HR的早期特征"氧迸发"现象,活性氧清除酶SOD,POD和CAT的酶活力也显著性变化,表明spl5中活性氧代谢的平衡失调可能是诱发HR原因之一。同时,RT-PCR分析发现1个水杨酸(EDS1)和2个茉莉酸(AOS2,LOX2)信号途径中的关键调控基因及其下游2个病程相关基因(PR1a,PR1b)在spl5中表达上调,推测spl5的突变可能激活了水杨酸与茉莉酸途径的信号转导,从而启动了植株的系统防御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类病变 spl5 抗病机理
下载PDF
水稻失控性细胞坏死突变体rcd1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新 陈子强 +6 位作者 宋亚娜 陈在杰 田大刚 林艳 杨绍华 陈松彪 王锋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33-1440,共8页
本研究通过筛选水稻籼型恢复系明恢86的组培变异后代,获得一个失控性细胞坏死突变体rcd1(runaway cell death 1)。结果显示:从苗期后期起,rcd1叶片出现橙黄色类病斑;分蘖期后,类病斑性状加剧;抽穗期后,类病斑串联成片,茎、叶、穗干枯,... 本研究通过筛选水稻籼型恢复系明恢86的组培变异后代,获得一个失控性细胞坏死突变体rcd1(runaway cell death 1)。结果显示:从苗期后期起,rcd1叶片出现橙黄色类病斑;分蘖期后,类病斑性状加剧;抽穗期后,类病斑串联成片,茎、叶、穗干枯,并衰亡。q RT-PCR分析表明,Os PR1b、Os NAC4、Os PAL1、Os CHT1、Os CHT3、Os POC1等病程相关基因在rcd1类病斑叶片组织中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在野生型叶片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田间调查发现,rcd1突变体表现出对胡麻斑病抗性增强。遗传分析显示,rcd1突变性状由单一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93-11与rcd1配制的F2群体进行基因定位,将rcd1定位在水稻第12染色体着丝粒附近In Del标记ID7909和ID8337之间约428 kb的区间。测序及共分离分析发现,rcd1与SL基因等位。在rcd1突变体中,SL基因编码区发生G1205T的单碱基突变,导致第370位氨基酸Arg→Leu的变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更深入解析rcd1调控水稻类病斑形成及抗病应答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类病斑突变体 失控性细胞坏死 抗病性 基因定位
原文传递
水稻类病斑突变体spl41的表型鉴定及生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伊佳 朱柏光 +2 位作者 陶均 何朝族 牛晓磊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67-1973,共7页
大多数水稻类病斑突变体会提高病程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为进一步探索类病斑突变体抗病抗逆的机制,本研究对突变体spl41的形态性状、生理、抗病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spl41是通过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籼稻品种‘黄华占’,获... 大多数水稻类病斑突变体会提高病程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为进一步探索类病斑突变体抗病抗逆的机制,本研究对突变体spl41的形态性状、生理、抗病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spl41是通过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籼稻品种‘黄华占’,获得的一个稳定遗传的水稻类病斑突变体。结果表明,该突变体从三叶期开始出现红褐色坏死斑,斑点数目随植株生长增多并导致枯黄衰老;突变体spl41类病斑的产生使株高、穗长、分蘖数、千粒重及结实率显著下降,并导致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低于野生型;台盼蓝、NBT和DAB染色结果显示突变体spl41病斑部位有大量的死亡细胞并伴随着H_2O_2及O_2^-的积累,表明spl41植株病斑部位正在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抗病性鉴定表明,突变体spl41相比于野生型对7个水稻白叶枯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性增强;qRT-PCR分析表明PR1b、PR3、PR4、PR5、PBZ1和Cht1病程相关基因在突变体spl41中表达量上调。这些结果为探索植物抗病机制及选育植物抗病新材料提供了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类病斑突变体 表型鉴定 抗病性
原文传递
受光诱导的水稻突变体spl41的抗病鉴定及生理指标测定
13
作者 张雪姣 任伊佳 +5 位作者 谌昕伟 王晓龙 陶均 何朝族 陈银华 牛晓磊 《分子植物育种》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4-230,共7页
为进一步研究水稻类病变突变体spl41的形态生理特征以及类病斑产生的原因和抗病性,对突变体spl41的种子进行表型观察和胚乳成分测定;同时对突变体spl41的叶片进行了遮光处理和接种病原菌实验,并测定了与活性氧(ROS)相关以及抗病相关的... 为进一步研究水稻类病变突变体spl41的形态生理特征以及类病斑产生的原因和抗病性,对突变体spl41的种子进行表型观察和胚乳成分测定;同时对突变体spl41的叶片进行了遮光处理和接种病原菌实验,并测定了与活性氧(ROS)相关以及抗病相关的酶活。实验结果表明,突变体spl41的颖壳上具有红褐色斑点,但胚乳上无斑点。突变体spl41单株结实粒数较野生型HHZ降低了80%。此外,突变体spl41胚乳中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较野生型HHZ下降了37.27%和13.89%,表明spl41突变体植株中胚乳的发育受到了影响。光可以诱导突变体spl41类病斑的产生,同时伴随着H_(2)O_(2)的累积。spl411突变体对稻瘟病菌生理小种GUY11、Y34和细菌性条斑病菌生理小种RS105具有广谱抗病性。spl41突变体叶片中CAT、POD、SOD的活性及MDA的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HHZ,说明ROS清除机制在spl411突变体中受到干扰,导致细胞受损和ROS的爆发;同时,PAL和PPO的活性在spl41突变体叶片中也显著高于野生型HHZ,这结果积极地响应了突变体spl41的抗病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类病斑突变体 光诱导 抗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