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Process-Based Model for Simulating Phasic Developmentand Phenology in Rice 被引量:3
1
作者 MENG Ya-li, CAO Wei-xing, ZHOU Zhi-guo and LIU Xin-wei(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Crop Growth Regulation,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Nanjing 210095 , P.R. 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277-1284,共8页
A simulation model for phasic and phe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rice was developed using the scale of 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time, based on the eco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processes. The interaction of daily thermal... A simulation model for phasic and phe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rice was developed using the scale of 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time, based on the eco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processes. The interaction of daily thermal effectiveness, photoperiod effectiveness and intrinsic earliness(before heading), and basic filling duration factor(after heading)determined the daily physiological effectiveness, which accumulated to get 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time. The Beta and quadratic functions were used to describe daily thermal and photoperiod effectiveness, respectively. Five specific genetic parameters were added to adjust the genotypic differences in rice development so that all different varieties could reach the same 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time at a given development stage. The stages of seedling emergence, panicle initiation, heading, and maturity were validated using sowing dates under diffe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with the RMSE of 1. 47, 5. 10, 4.58 and 3.37 day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del was not only explanatory and systematic but also accurate and applic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Phasic development PHENOLOGY Physiological development time simulation model PREDICTION
下载PDF
Simulation and Validation of Rice Potential Growth Process in Zhejiang Province of China by Utilizing WOFOST Model 被引量:2
2
作者 XIE Wen-xia YAN Li-jiao WANG Guang-huo 《Rice science》 SCIE 2006年第2期125-130,共6页
A crop growth model of WOFOST was calibrated and validated through rice field experiments from 2001 to 2004 in Jinhua and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For late rice variety Xiushui 11 and hybrid Xieyou 46, the model w... A crop growth model of WOFOST was calibrated and validated through rice field experiments from 2001 to 2004 in Jinhua and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For late rice variety Xiushui 11 and hybrid Xieyou 46, the model was calibrated to obtain parameter values using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years 2001 and 2002, then the parameters were validated by the data obtained during 2003. For single hybrid rice Liangyoupeijiu, the data recorded in 2004 and 2003 were used for calibration and validation, respectively. The main focus of the study was as follows: the WOFOST model is good in simulating rice potential growth in Zhejiang and can be used to analyze the process of rice growth and yield potential. The potential yield obtained from the WOFOST model was about 8100 kg/ha for late rice and 9300 kg/ha for single rice. The current average yield in Jinhua is only about 78% (late rice) and 70% (single rice) of their potential yield. The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also showed that the currant practice of management at the middle and late growth stages of rice should be reexamined and improved to reach optimal rice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 growth model rice YIELD crop growth process simulation CALIBRATION
下载PDF
Analyses of the Temporal Development and Yield Losses due to Sheath Blight of Rice (Rhizoctonia solani AG1.1a) 被引量:7
3
作者 TAN Wan-zhong ZHANG Wei +4 位作者 OU Zeng-qi LI Cheng-wen ZHOU Guan-jun WANG Zhi-kun YIN Li-li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7年第9期1074-1081,共8页
Sheath blight of rice, caused by Rhizoctonia solani AG 1. 1a,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 and caused serious yield losses in some major rice-growing region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In the present study, fi... Sheath blight of rice, caused by Rhizoctonia solani AG 1. 1a,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 and caused serious yield losses in some major rice-growing region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In the present study, field pl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sease intensity and inoculum density (ID), the seasonal disease epidemic dynamics, and yield reductions due to disease damages. Results from the experiment demonstrated that the areas under progress curves of disease severity and those of percent rice tillers diseased were positively and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initial ID of the pathogen. The inoculum density-disease (IDD) relationships were simulated and the impractical linear models were obtained. Both logistic and Gompertz functions could be used to simulate the disease progress dynamics in time, but the progress curves of the disease severity were modeled better by the Gompertz than by logistic function. However, the Richards function was found to be the best in simulating the disease progress curves when a most appropriate value was chosen for the shape parameter m by using the computer software Epitimulator. Sheath blight infection decreased rice yield very significantly and a yield reduction of 40% was recorded in rice crop with the highest inoculum density. Rice yield was linear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isease severity and the percent tillers affected. The simulated models for all these relationships were computed through executing Epitimulator software and were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sheath blight inoculum potential development dynamics yield losses simulated models
下载PDF
陆地高分辨率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CNMM-DNDC三维模型的研发及应用进展
4
作者 郑循华 李思琪 +7 位作者 张伟 刘春岩 姚志生 韩圣慧 王睿 王凯 陈笑 李勇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7,共16页
CNMM-DNDC模型是本文作者团队研发的陆地高分辨率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三维模型。本文系统介绍了建模背景和理念、核心过程和模型特点、模拟功能和观测验证、多尺度区域或流域初步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展望。自2018年刊发首个版本以来,该... CNMM-DNDC模型是本文作者团队研发的陆地高分辨率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三维模型。本文系统介绍了建模背景和理念、核心过程和模型特点、模拟功能和观测验证、多尺度区域或流域初步应用以及未来发展展望。自2018年刊发首个版本以来,该模型经过了多方面科学过程改进和模拟功能扩展,在元素化学反应、物质相变和机械迁移等基本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层面,完成了对陆地表层系统碳氮磷水循环全耦合的精细刻画。迄今开展的观测验证表明,CNMM-DNDC模型基本普适于不同生物气候带(从热带到寒区多年冻土地带)的流域或区域长时间序列“三高”(时间、空间和过程高分辨率)综合模拟,实现对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氮、磷、水三维运移、水土流失、水力驱动溶解态和颗粒态碳氮磷横向迁移、碳氮温室气体和污染气体排放、生态系统生产力、水分蒸散发和水分能量平衡等众多可持续发展目标表征变量的预测。该模型广泛推广应用于多尺度区域或流域的复杂过程虚拟科学试验研究和服务于面向生态环境建设与减污降碳的优化调控决策,可望为协同落实联合国多个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先进的数值模拟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磷水循环全耦合模拟 水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模型 CNMM-DNDC模型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下载PDF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Early Design Phases: A Literature Review
5
作者 Marie-France Stendahl Marie-Claude Dubois +1 位作者 Daniel Forgues Eilif Hjelseth 《Open 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 2022年第1期59-81,共23页
The building sector is the largest consumer of energy in industrial countries. Saving energy in new buildings or building renovations can thus lead to significant glob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 this endeavor, buildi... The building sector is the largest consumer of energy in industrial countries. Saving energy in new buildings or building renovations can thus lead to significant global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 this endeavor, building information <span>modeling (BIM) and building energy modeling (BEM) are two important to</span>ols to make the transition to net-zero energy buildings (NZEB). So far,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devoted, in the literature, to discus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BIM, BEM, and Life-cycle assessment (LCA), which is the main topic of this article. A literature review of 157 journal articles and conference proceedings published between 1990 and 2020 is presented. This review outlines knowledge gaps concerning BIM, BEM,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t suggests that defining the process with the right technology (at the right time) would result in a more integrated design process (IDP) and bridge current gaps. The most efficient way to improve process and technology is related to the competences of the architects, engineers and constructors (AEC). The review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IDP in the early design phases (EDP) is in need of improvement for architects and engineers, where a better connection between design phases, specific levels of development (LOD) and BIM tools is needed. <span>Competences, process and technology are the three main themes addressed in the review. Their relation to design phases and LOD is discussed. The aim </span>is to propose possible solutions to the current hinders in BIM-to-BEM (BIM2BEM) and BIM-for-LCA (BIM4LCA) integ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Building Energy modeling (BEM)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simulations Energy CARBON Design process Design Phases Level of development
下载PDF
基于生长过程的水稻阶段发育与物候期模拟模型 被引量:73
6
作者 孟亚利 曹卫星 +1 位作者 周治国 柳新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62-1367,共6页
以水稻发育生理生态过程为基础 ,采用生理发育时间作为定量发育进程的尺度 ,构建了预测水稻顶端发育阶段与物候期的模拟模型。每日热效应、光周期效应及品种的基本早熟性 (抽穗前 )或基本灌浆期因子 (抽穗后 )互作共同决定每日生理效应... 以水稻发育生理生态过程为基础 ,采用生理发育时间作为定量发育进程的尺度 ,构建了预测水稻顶端发育阶段与物候期的模拟模型。每日热效应、光周期效应及品种的基本早熟性 (抽穗前 )或基本灌浆期因子 (抽穗后 )互作共同决定每日生理效应的大小 ,其累积形成每日的生理发育时间。每日热效应和光周期效应分别选用Beta函数和二次曲线函数来描述 ,并引入 5个遗传参数调节水稻发育的遗传差异 ,使不同类型品种到达特定发育阶段所需的生理发育时间保持恒定。利用不同环境下的播期试验数据对不同类型品种的出苗期、穗分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进行了预测检验。不同类型品种 4个生育期的预测误差RMSE (根均方差 )平均分别为 1.4 7、5 .10、4 .5 8和3.37d ,表明模型不仅具有较强的解释性与系统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过程 水稻 阶段发育 物候期 模拟模型
下载PDF
水稻计算机模拟模型及其应用之一 水稻钟模型——水稻发育动态的计算机模型 被引量:138
7
作者 高亮之 金之庆 +1 位作者 黄耀 张立中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3-10,共8页
本文提出的“水稻钟”模型是一种适合于计算机应用的动态模拟模型。它由水稻生育期模型和叶龄模型组成。生育期模型用来模拟逐日温度和日长对水稻发育的影响,它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良好的解释能力,其参数可反应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基本营养... 本文提出的“水稻钟”模型是一种适合于计算机应用的动态模拟模型。它由水稻生育期模型和叶龄模型组成。生育期模型用来模拟逐日温度和日长对水稻发育的影响,它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良好的解释能力,其参数可反应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基本营养性、感温性和感光性。叶龄模型则用来模拟逐日温度对叶龄发育的影响,它可以预测不同叶位的出现日。由于叶龄和分蘖、茎、根、穗等形态学器官存在着较好的同伸关系,因此叶龄模型亦可用来模拟器官形成的时间。生育期模型和叶龄模型还可以相衔接,用来估计任意地点和年份的总叶龄。最后作者利用长江流域14个点(1985)和8个点(1986)的试验资料对上述模型进行了检验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发育 计算机模型 水稻钟 模型
下载PDF
运用WOFOST模型对浙江水稻潜在生长过程的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26
8
作者 谢文霞 严力蛟 王光火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9-323,共5页
通过2001~2003年在金华市和2004年在杭州市的水稻田间试验,应用WOFOST模型对浙江水稻潜在生长进行了模拟和验证。对于常规晚稻秀水11和杂交晚稻协优46,用2001年和2002年的试验数据作参数校正,得到一套参数后,用2003年试验数据作模... 通过2001~2003年在金华市和2004年在杭州市的水稻田间试验,应用WOFOST模型对浙江水稻潜在生长进行了模拟和验证。对于常规晚稻秀水11和杂交晚稻协优46,用2001年和2002年的试验数据作参数校正,得到一套参数后,用2003年试验数据作模型验证;对于单季稻两优培九,则以2004年试验数据用于校正,2003年的用于验证。通过对几种水稻品种模拟结果的综合分析,主要结论如下:WOFOST模型可以成功地用于浙江主要水稻品种潜在生长过程的模拟,可以较好地分析浙江水稻的生长过程和产量潜力。由WOFOST模型计算得到浙江中部地区连作晚稻的生产潜力为8100kg/hm^2左右,中稻为9300kg/hm^2左右。目前两种水稻的实际平均产量分别为模拟产量的78%和70%。判断结果表明,有必要对目前水稻中、后期的田间管理措施进行重新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 验证 模型 水稻 产量 作物生长过程
下载PDF
基于生理发育时间的加工番茄生育期模拟模型 被引量:39
9
作者 王冀川 马富裕 +3 位作者 冯胜利 陈远良 何为 庞胜群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44-1550,共7页
综合考虑温度和光照对加工番茄生理发育效应的影响,引入了品种基本发育因子(IDF),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加工番茄的生育期与环境因素的动态关系,建立了基于生理发育时间(PDTv)的加工番茄生育期模拟模型,并利用不同年份、生态区、品种、种植... 综合考虑温度和光照对加工番茄生理发育效应的影响,引入了品种基本发育因子(IDF),通过分析不同类型加工番茄的生育期与环境因素的动态关系,建立了基于生理发育时间(PDTv)的加工番茄生育期模拟模型,并利用不同年份、生态区、品种、种植方式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对加工番茄从播种到各个发育阶段(出苗、开花、坐果、红熟和拉秧)天数的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1.09、2.03、2.05、2.77和2.53d,该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基于有效积温的发育模型(其RMSE分别为1.90、6.63、6.33、9.36和6.84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番茄 生理发育时间 物候期 模拟模型
下载PDF
干旱地区土壤碳酸钙淀积过程模拟 被引量:31
10
作者 段建南 李保国 +2 位作者 石元春 严泰来 朱德海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8-326,共9页
根据化学热力学过程以及土壤剖面碳酸钙淀积过程的机理,借鉴前人的建模经验,构建了干旱地区土壤碳酸钙淋溶淀积过程模型CAEDP,并以晋西北黄土丘陵土壤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仅需输入较少的数据和参数(如月平均气温、作... 根据化学热力学过程以及土壤剖面碳酸钙淀积过程的机理,借鉴前人的建模经验,构建了干旱地区土壤碳酸钙淋溶淀积过程模型CAEDP,并以晋西北黄土丘陵土壤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仅需输入较少的数据和参数(如月平均气温、作物生育期、土壤水通量等),即可模拟干旱地区土壤剖面碳酸钙的淋溶往积过程以及土壤溶液的pH值,可应用于定量估计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等状态因子以及人类活动对土壤碳酸钙淀积这一缓慢过程的影响,并可应用于全球变化和土壤变化的定量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淋溶淀积 土壤发育过程 模拟 土壤
下载PDF
水稻生育期的动态模拟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严力蛟 王兆骞 +2 位作者 杜建生 陆其华 尹明良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33-237,共5页
利用解释性模型L1D和JPRICE,通过田间试验和文献资料的收集,组建了水稻生育期的动态模拟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运行后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
关键词 水稻 生育期 模拟 模型
下载PDF
复杂产品开发过程仿真及其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姚咏 范文慧 熊光楞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26-730,共5页
针对复杂产品开发过程并行、迭代的特点,提出一种集成化模型,该模型结合和扩展了活动网络图和设计结构矩阵的过程建模方法。结合这个集成模型,提出了一种仿真算法,可以进行过程性能的预测和分析,并且可以进行各种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在... 针对复杂产品开发过程并行、迭代的特点,提出一种集成化模型,该模型结合和扩展了活动网络图和设计结构矩阵的过程建模方法。结合这个集成模型,提出了一种仿真算法,可以进行过程性能的预测和分析,并且可以进行各种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在仿真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用于进行过程结构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开发过程 建模 仿真 优化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弧焊逆变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13
作者 王振民 黄石生 +2 位作者 薛家祥 余文松 邓永翔 《电焊机》 2000年第8期3-6,共4页
主要从功率器件换流过程 ,逆变电源系统的控制技术 ,逆变电源的建模、理论分析、计算机辅助分析以及大功率逆变技术应用研究所面临的问题等方面 ,分析和探讨了弧焊逆变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控制技术 弧焊逆变技术 逆变电源 功率器件
下载PDF
模型驱动的复杂人机系统过程建模仿真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雷永林 朱一凡 +2 位作者 谭跃进 杨峰 姚剑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3-231,共9页
复杂人机系统涉及复杂的技术系统过程、认知决策过程以及人机协同过程,是当前系统工程研究最具挑战的领域之一。建模仿真在很多情况下是分析复杂人机系统过程性能效能的唯一可行选择。分析了复杂人机系统过程建模以及系统仿真模型表示... 复杂人机系统涉及复杂的技术系统过程、认知决策过程以及人机协同过程,是当前系统工程研究最具挑战的领域之一。建模仿真在很多情况下是分析复杂人机系统过程性能效能的唯一可行选择。分析了复杂人机系统过程建模以及系统仿真模型表示的主要方法。结合平台级作战过程建模应用问题,给出了一种物理域、认知域、模型框架三分的复杂人机系统过程建模框架。在模型驱动方法的指导下,综合运用多方法建模、领域特定建模等方法讨论了复杂人机系统过程仿真模型设计问题。对其他领域的复杂人机系统过程建模仿真问题研究具有示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人机系统 过程建模与仿真 模型驱动 平台级作战过程
下载PDF
面向大规模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主体模型及其仿真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英姿 张硕 +1 位作者 张晓冬 王婷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948-1956,共9页
为了描述大规模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概述了大规模协同产品开发社区的演化过程,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建立了包含应激层、自主层和协作层的主体模型;设计了完整的主体行为协议,运用人工智能的谓词逻辑对协议进行了严格... 为了描述大规模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概述了大规模协同产品开发社区的演化过程,并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建立了包含应激层、自主层和协作层的主体模型;设计了完整的主体行为协议,运用人工智能的谓词逻辑对协议进行了严格的语义定义;将所建立的主体模型用于构建大规模协同产品开发过程的多主体仿真系统,给出了任务模块执行阶段的仿真流程,并详细介绍了仿真实验平台的各类参数设置;通过仿真实例证明了主体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了大规模协同产品开发过程中主体和产品的相关指标,包括产品进化周期、主体开发效率等。将主体模型应用于多主体系统的仿真实例中,分析了大规模协同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主体行为和产品进化周期等,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协同产品开发 过程建模 多主体仿真
下载PDF
基于设计者智能主体模型的产品开发过程仿真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晓冬 罗乐 +1 位作者 缪春 郭波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654-2657,2660,共5页
产品开发过程仿真是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预测、管理、评价和改进的有效手段。为了对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人与组织因素进行仿真,提出了一种设计者驱动的产品开发过程仿真原理。重点对设计者智能主体模型进行了研究,采用INTERRAP混合结构建立... 产品开发过程仿真是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预测、管理、评价和改进的有效手段。为了对产品开发过程中的人与组织因素进行仿真,提出了一种设计者驱动的产品开发过程仿真原理。重点对设计者智能主体模型进行了研究,采用INTERRAP混合结构建立了设计者智能主体结构模型,用分层有色随机Petri网描述了设计者的个体行为过程与协作行为过程。最后进行了系列仿真实验,初步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基于设计者智能主体模型的过程仿真可在过程预测与评价、人因及组织分析、设计过程改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开发 过程仿真 设计者 智能主体模型
下载PDF
不同物候模型对东北地区作物发育期模拟对比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荣平 周广胜 +1 位作者 王笑影 史奎桥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年第3期25-30,共6页
作物发育期预报在农业气象业务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4种作物发育期模型的模拟效果,为中国东北地区作物发育期预报提供参考。基于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和大豆的发育期观测数据及其对应的气象资料,利用模拟退火算法估算了4个发育期模型... 作物发育期预报在农业气象业务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4种作物发育期模型的模拟效果,为中国东北地区作物发育期预报提供参考。基于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和大豆的发育期观测数据及其对应的气象资料,利用模拟退火算法估算了4个发育期模型的参数值,并对模型进行内外部验证。结果表明:在参数本地化过程中,高亮之模型和沈国权模型的配置效果较好,均方根误差平均分别为3.31 d和3.72 d。在模型验证过程中,沈国权模型的均方根平均误差为5.22 d,相对而言,模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玉米 大豆 模拟退火 发育期 模型
下载PDF
水稻生长模拟模型的组建与验证 被引量:6
18
作者 严力蛟 王兆骞 +3 位作者 杜建生 潘德云 陆其华 尹樟鑫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223-229,共7页
在模型L1D和TIL的基础上,利用田间试验和文献资料,组建了水稻生长过程的动态模拟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运行后生育期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干物重、叶面积系数和分蘖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也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水... 在模型L1D和TIL的基础上,利用田间试验和文献资料,组建了水稻生长过程的动态模拟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运行后生育期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干物重、叶面积系数和分蘖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也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水稻生长过程的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长过程 模拟模型
下载PDF
贯流式水轮机飞逸过渡过程瞬态特性CFX二次开发模拟 被引量:13
19
作者 罗兴锜 李文锋 +1 位作者 冯建军 朱国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97-103,F0003,共8页
当水轮发电机组处于飞逸状态时,水轮机内部会出现严重的不稳定现象,容易引起机组的振动。贯流式水轮机因为水头低、流量大、通道短等特点,其过渡过程与常规的立式水轮机有许多不同之处。基于此,该文通过CFX16.0和Fortran程序的二次开发... 当水轮发电机组处于飞逸状态时,水轮机内部会出现严重的不稳定现象,容易引起机组的振动。贯流式水轮机因为水头低、流量大、通道短等特点,其过渡过程与常规的立式水轮机有许多不同之处。基于此,该文通过CFX16.0和Fortran程序的二次开发建立了水轮机飞逸过程的数值计算方法,对贯流式水轮机的飞逸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转速、流量、力矩、轴向力等外特性参数在飞逸过程中的变化历程以及水轮机内部流场的动态特性。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最大飞逸转速为2 190 r/min与试验测得的结果较为接近,误差不超过2.5%,验证了该数值方法的可靠性;飞逸过程中其余外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均符合高比转速水轮机飞逸过程的流动规律;在飞逸过程中,由于转速和流量的增加使得水轮机转轮进口相对液流角降低,水流在叶片吸力面进水侧靠近叶缘处发生撞击形成高压,在叶片压力面进水侧叶缘处出现脱流产生负压,并随着转速的升高,高压区和低压区逐渐增大,转轮叶片受力变得极为不均匀容易引起疲劳破坏;同时,转速的增加使得转轮出口环量增加,在尾水管内部将会形成偏心的螺旋涡带,引起了强烈的低频压力脉动,振幅最大可达到试验水头的104%,不利于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仿真 振动 模型 贯流式水轮机 飞逸过渡过程 二次开发 飞逸转速 压力脉动
下载PDF
产品开发过程资源管理及其仿真 被引量:16
20
作者 祖旭 黄洪钟 +1 位作者 周峰 古莹奎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22-1325,共4页
资源建模是现代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分析了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资源及其属性和分类,形成了可以在仿真模型中应用的资源类。应用有色Petri网仿真软件,建立了基于资源分配和控制的产品开发过程模型。在对模型的交互式仿真... 资源建模是现代产品开发过程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首先分析了产品开发过程中的资源及其属性和分类,形成了可以在仿真模型中应用的资源类。应用有色Petri网仿真软件,建立了基于资源分配和控制的产品开发过程模型。在对模型的交互式仿真过程中,实现了对资源使用性能的定量分析和资源优化配置。从仿真结果看,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管理 产品开发过程建模 有色PETRI网 工作流仿真 CPN TOOL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