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当归-川芎饮片苯酞、酚酸类成分提取工艺 被引量:1
1
作者 苏秦 包强 +3 位作者 李喜香 王雪梅 殷润良 王建良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46-152,共7页
目的优选当归-川芎饮片苯酞、酚酸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以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含量及浸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优选... 目的优选当归-川芎饮片苯酞、酚酸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以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含量及浸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优选当归-川芎饮片苯酞类成分提取工艺;以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含量及浸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优选当归-川芎饮片酚酸类成分提取工艺。结果苯酞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加7倍量90%乙醇,每次提取130 min,提取2次;酚酸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加7.5倍量65%乙醇,每次提取120 min,提取2次。结论优选的当归-川芎饮片苯酞、酚酸类成分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川芎饮片 苯酞类成分 酚酸类成分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不同炮制方法对吴茱萸生物碱类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路 冯世鑫 +3 位作者 蒋妮 宋利沙 白隆华 陈乾平 《中国药业》 CAS 2021年第17期57-60,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吴茱萸生物碱类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吴茱萸生品及其炮制品黄连水炒吴茱萸、热水浸吴茱萸、黄连制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卡品碱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目的比较不同炮制方法对吴茱萸生物碱类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吴茱萸生品及其炮制品黄连水炒吴茱萸、热水浸吴茱萸、黄连制吴茱萸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卡品碱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120 EC-C_(18)柱(100 mm×4.6 mm,2.7μm),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 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330 nm,柱温为30℃。结果吴茱萸生品中去氢吴茱萸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吴茱萸卡品碱的含量分别在1.05~20.96μg、1.35~27.05μg、0.20~4.08μg、0.51~10.2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n=6);检测限分别为8.62,13.70,4.64,7.31 ng,定量限分别为26.82,46.78,14.20,23.54 ng;平均加样回收率介于98.29%~99.06%,RSD值介于1.96%~2.79%(n=6)。吴茱萸的生品及其炮制品中,黄连水炒吴茱萸的生物碱类成分含量最高(13.643 mg/g),热水浸吴茱萸最低(11.202 mg/g)。结论黄连水炒吴茱萸是吴茱萸留存生物碱发挥药理作用的最佳炮制工艺,可为其产地加工和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生物碱 炮制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连水炒吴茱萸 热水浸吴茱萸 黄连制吴茱萸
下载PDF
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结合质量常数法划分酒黄连饮片的等级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雪莲 穆成林 +4 位作者 卢焘韬 唐丽婧 周欣 康希 杨荣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2853-2857,共5页
目的:为酒黄连饮片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厂家的17批酒黄连饮片为考察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等4种生物碱的含量;利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层次分析法结合变异系数法)计算表小... 目的:为酒黄连饮片的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厂家的17批酒黄连饮片为考察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等4种生物碱的含量;利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层次分析法结合变异系数法)计算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的复合权重,然后采用质量评价法结合饮片外观形态和4种生物碱含量对其进行质量评价,计算百分质量常数并据此对酒黄连饮片进行等级划分。结果:根据4种生物碱含量测定结果,17批样品中共有13批样品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要求。合格的13批样品的质量常数为10.03~26.96,百分质量常数为37.20%~100%。若将百分质量常数≥80%的样品列为一等品,百分质量常数为50%~<80%的列为二等品,其余的列为三等品,则一等品的质量常数≥21.57,二等品的质量常数为13.48~<21.57,三等品的质量常数<13.48。根据该分级标准,13批合格样品中共有3批被划分为一等品,6批被划分为二等品,4批被划分为三等品。结论:本研究建立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结合质量常数法可更科学、合理地对酒黄连饮片进行等级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黄连饮片 主客观赋权法 质量常数 百分质量常数 等级评价
下载PDF
陕产丹参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筱玲 邓寒霜 +2 位作者 石志辉 曾兴琼 林向军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9期57-62,共6页
目的:优化中药丹参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为一体化技术在中药生产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有效成分含量、浸出物含量,结合含水量、灰分以及饮片性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检查项目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法,... 目的:优化中药丹参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工艺,为一体化技术在中药生产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方法:以有效成分含量、浸出物含量,结合含水量、灰分以及饮片性状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检查项目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法,考察鲜药材含水量、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等因素对饮片质量的影响,优化丹参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生产工艺。结果:鲜药材含水量对饮片品质影响最大,其次为烘干温度,烘干时间影响较小;各考察因素最优水平组合为鲜药含水量25%、烘干温度60℃、烘干时间5h。结论:丹参产地加工-炮制一体化生产最佳工艺为鲜药采挖后除去泥沙,干燥至七成干(含水量25%左右),抢水洗净,切厚片(3mm),于温度60℃下烘干5h。验证试验表明,以该工艺生产所得丹参饮片品质较优、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产地加工 炮制 一体化 含量测定
下载PDF
萸黄连饮片“反制”前后物质基础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蒋俊 徐江 +4 位作者 贾晓斌 李平 任连兵 蔡宝昌 吴皓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从成分差异性角度分析炮制前后萸黄连饮片中多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初步探讨萸黄连饮片"以热制寒"的药性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DAD法检测并比较黄连饮片和萸黄连饮片中原小檗碱型生物碱类成分及含量,以及吴... 目的:从成分差异性角度分析炮制前后萸黄连饮片中多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初步探讨萸黄连饮片"以热制寒"的药性差异性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DAD法检测并比较黄连饮片和萸黄连饮片中原小檗碱型生物碱类成分及含量,以及吴茱萸饮片、炮制辅料吴茱萸汁、萸黄连饮片中酚酸类、苦味素类和生物碱类组分中代表性成分及含量,阐述萸黄连饮片"反制"前后药性相关物质基础差异性。结果:黄连饮片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黄连碱、盐酸药根碱的含量分别为91.62,16.12,46.90,11.40 mg.g-1;萸黄连饮片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盐酸黄连碱、盐酸药根碱的含量分别为91.74,16.53,46.66,11.36 mg.g-1;吴茱萸饮片中绿原酸、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分别为10.56,21.56,3.54,3.12 mg.g-1;炮制辅料吴茱萸汁中绿原酸、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分别为6.64,8.23,0.41,0.38 mg.g-1;萸黄连饮片中绿原酸、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含量分别为3.37,1.49,0.12,0.12 mg.g-1。结论:炮制后萸黄连饮片中黄连饮片本身所含的生物碱类成分无显著变化,增加了炮制辅料吴茱萸汁含有的多种成分;吴茱萸汁含有的酚酸类、苦味素类和吴茱萸中生物碱类等成分可能是萸黄连饮片"反制"的药性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萸黄连饮片 物质基础 反制 药性
原文传递
根及根茎类中药煮散与传统饮片有效成分煎出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起华 文谨 +3 位作者 章军 彭智平 王松 仝小林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1-595,605,共6页
目的:对比研究根及根茎类中药煮散与传统饮片的煎煮效果,为煮散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葛根芩连汤方中各药味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为根及根茎类药材,以上述4味饮片为研究对象,将其制成煮散,对比分析煮散与饮片不同煎煮方法... 目的:对比研究根及根茎类中药煮散与传统饮片的煎煮效果,为煮散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葛根芩连汤方中各药味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为根及根茎类药材,以上述4味饮片为研究对象,将其制成煮散,对比分析煮散与饮片不同煎煮方法水煎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干膏率。结果:与饮片的两种煎煮方法相比较,煮散水煎液的干膏率及有效成分煎出量均高于传统饮片,并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释放主要有效成分。结论:葛根、黄芩、黄连、炙甘草4种根及根茎类饮片制成煮散,可提高药材使用率,具有省时省材之优点,可以代替传统饮片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煮散 传统饮片 根及根茎 葛根 黄芩 黄连 炙甘草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表征中药煮散的粉体特征参数及水煎液中的分散溶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文谨 刘起华 +1 位作者 柯李晶 仝小林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489-3494,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煮散的粉体特征及其水煎液中成分的分散溶出行为,为煮散的粒径控制及实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黄芩、黄连、葛根、甘草4种饮片制成煮散,考察其粒度分布、流动性等粉体特征及水煎液中混悬性微粒的分散属性,并比较煮散... 目的研究中药煮散的粉体特征及其水煎液中成分的分散溶出行为,为煮散的粒径控制及实际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黄芩、黄连、葛根、甘草4种饮片制成煮散,考察其粒度分布、流动性等粉体特征及水煎液中混悬性微粒的分散属性,并比较煮散与饮片煎煮有效成分的溶出行为。结果黄芩、黄连、甘草煮散粒度分散均匀,流动性好,葛根煮散稍差。煮散与饮片水煎液中大多为亚微米级颗粒,而光学和电学性质显示煮散水煎液中的微粒较多、较大、易沉降,具有非均相液体的特征,而其成分溶出速度、溶出量均明显高于饮片。结论煮散作为新型饮片之一,能增加药效物质的溶出,缩短煎煮时间,提高药材利用度,值得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煮散 粉体特征 溶出行为 饮片 黄芩 黄连 葛根 甘草
原文传递
川芎及酒川芎饮片综合质量评价标准的建立及商品规格等级的评价 被引量:4
8
作者 汤依娜 周涛 +2 位作者 郭俊霞 李青苗 易进海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401-409,共9页
目的对市售川芎及酒川芎饮片进行质量分析,为建立其饮片商品规格等级的行业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从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特征图谱、含量测定等7个方面建立综合质量评价标准,改进了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川芎的TLC鉴别方法,... 目的对市售川芎及酒川芎饮片进行质量分析,为建立其饮片商品规格等级的行业标准提供依据。方法从来源、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特征图谱、含量测定等7个方面建立综合质量评价标准,改进了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川芎的TLC鉴别方法,增加了HPLC特征图谱,含量测定项增加了以正丁基苯酞为内标的一测多评法测定藁本内酯和洋川芎内酯A的总量。并依据上述评价标准,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测定,划分商品规格等级。结果建立的综合质量评价标准提升了2015年版《中国药典》及《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川芎及酒川芎饮片的标准,建立了此两种饮片的商品规格等级草案,包括一、二、三等及统货。与现有等级标准仅有外观指标比较,增加了含量作为分级指标。结论所用分级方法将传统经验鉴别和现代分析方法相结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酒川芎 饮片 商品规格等级 综合质量评价 性状 特征图谱 一测多评
原文传递
中药饮片质量标志物(Q-marker)研究:莪术饮片质量评价研究及质量标准探讨 被引量:16
9
作者 郝敏 童黄锦 +6 位作者 张季 李金慈 苏联麟 费诚浩 顾薇 陆兔林 毛春芹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673-4682,共10页
基于饮片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确定标准及研究模式,以莪术饮片为例进行示范性研究,通过对生、醋莪术饮片化学物质组辨识明确化学物质基础及炮制前后发生显著变化的差异成分;结合药效、药性及药动学研究以及物质基础的相关性分... 基于饮片质量标志物(Q-marker)的概念、确定标准及研究模式,以莪术饮片为例进行示范性研究,通过对生、醋莪术饮片化学物质组辨识明确化学物质基础及炮制前后发生显著变化的差异成分;结合药效、药性及药动学研究以及物质基础的相关性分析并做比较,明确其主要药效物质基础;综合研究结果,确定莪术二酮、莪术醇、吉马酮、呋喃二烯、β-榄香烯5个化学成分为质量标志物,建立生、醋莪术饮片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控制方法。为中药饮片质量标志物的研究提供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莪术 醋莪术 饮片 质量标志物 药效 多成分定量测定 饮片质量控制 莪术二酮 莪术醇 吉马酮 呋喃二烯 β-榄香烯 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黄连饮片标准汤剂的制备及质量标准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崔文金 焦梦姣 +3 位作者 邓哲 章军 冯伟红 刘安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9期40-45,共6页
目的:制备黄连饮片标准汤剂并建立其质量标准,为黄连配方颗粒的制备及其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中药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原则制备黄连饮片标准汤剂,计算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转移率和饮片出膏率,建... 目的:制备黄连饮片标准汤剂并建立其质量标准,为黄连配方颗粒的制备及其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中药饮片标准汤剂制备原则制备黄连饮片标准汤剂,计算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转移率和饮片出膏率,建立黄连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标准。流动相乙腈-0.05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每100 m L中加十二烷基硫酸钠0.4 g,以磷酸调节pH 3.0),柱温30℃,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25 nm。结果:黄连饮片中表小檗碱、盐酸黄连碱、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转移率范围分别为79.3%~111.9%,54.6%~76.2%,45.7%~70.7%和43.5%~64.4%,出膏率范围17.1%~22.3%,14批黄连饮片标准汤剂特征图谱中有7个共有峰,其相似度均>0.999。结论:该研究建立的质量评价方法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指纹图谱相似度高,适用于黄连饮片标准汤剂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标准汤剂 饮片 指纹图谱 表小檗碱 黄连碱 巴马汀 小檗碱
原文传递
醋延胡索饮片颜色与其内在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万超 于定荣 +3 位作者 刘颖 麻印莲 肖永庆 李丽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5-150,共6页
目的:基于国际照明委员会(CIE)LAB颜色空间技术对醋延胡索饮片颜色数据化,结合饮片中10种主要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探讨醋延胡索饮片颜色与主要成分含量的相关性,以及不同颜色饮片的内在质量差异。方法:采用精密色差仪测定醋延胡索饮片... 目的:基于国际照明委员会(CIE)LAB颜色空间技术对醋延胡索饮片颜色数据化,结合饮片中10种主要生物碱类成分的含量,探讨醋延胡索饮片颜色与主要成分含量的相关性,以及不同颜色饮片的内在质量差异。方法:采用精密色差仪测定醋延胡索饮片颜色参数;采用HPLC测定醋延胡索饮片中主要化学成分含量,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A)-0.1%磷酸二氢钾水溶液(B)梯度洗脱(0~10 min,5%~22%A;10~30 min,22%~25%A;30~50 min,25%~60%A;50~70 min,60%~95%A),检测波长280 nm,柱温25℃,流速1.0 m L·min^(-1),进样量10μL。结果:不同颜色醋延胡索饮片质量均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要求,但饮片之间内在质量存在差异,样品中所测化学成分总量与CIELAB颜色空间内a~*(红绿轴)和总色差值(ΔE)呈正相关性,与L~*(明度),b~*(黄蓝轴)具显著负相关性;所测成分中除D-四氢药根碱与四氢黄连碱外,延胡索丙素等7种成分的含量与颜色呈正相关,只有延胡索甲素含量与颜色呈负相关。结论:色彩分析技术不仅可以客观量化饮片颜色,还可通过分析颜色与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相关性,实现饮片质量的快捷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延胡索 饮片 颜色 生物碱 延胡索乙素 去氢延胡索甲素 相关性分析
原文传递
3种大黄饮片的水分吸附及热力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子千 罗晓健 +4 位作者 钟荣生 宋小玲 谌瑞林 饶小勇 何雁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81-187,共7页
目的:考察生大黄、酒大黄及大黄炭的水分吸附和热力学特性,为其干燥和储存提供指导。方法:通过静态称重法测定生大黄、酒大黄及大黄炭在25,35,45℃下的吸附等温线,采用7种常用的水分吸附模型拟合试验数据,确定最佳模型,研究3种饮片的吸... 目的:考察生大黄、酒大黄及大黄炭的水分吸附和热力学特性,为其干燥和储存提供指导。方法:通过静态称重法测定生大黄、酒大黄及大黄炭在25,35,45℃下的吸附等温线,采用7种常用的水分吸附模型拟合试验数据,确定最佳模型,研究3种饮片的吸附热力学参数。结果:生大黄、酒大黄与大黄炭的吸附最佳模型均为GAB模型,在25,35,45℃条件下大黄炭的绝对安全含水量分别为7.43%,6.79%,6.20%;酒大黄分别为8.68%,8.17%,7.03%;生大黄分别为9.88%,9.36%,7.77%;相对安全含水量大黄炭分别为9.46%,8.63%,8.21%;酒大黄分别为11.49%,11.03%,9.74%;生大黄分别为13.49%,12.66%,11.14%。3种饮片净等量吸附热(Qst)和微分熵(Sd)都随着平衡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Qst和Sd符合熵-焓互补理论,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的等速温度分别为386.66,391.15,394.34 K(单位换算为1 K=-272.15℃),吉布斯自由能分别为0.372 2,0.406 0,0.372 2 kJ·mol-1,吸附过程都是由焓驱动的非自发过程。结论:3种饮片的平衡含水量,单分子层含水量,Qst和Sd的大小排序均为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饮片吸湿能力排序为生大黄>酒大黄>大黄炭,炒炙方法明显影响3种大黄饮片的吸湿性与热力学性质,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炒炙的温度较高致使生大黄中的吸湿性强的基团减少,疏水性强的物质增加,以及饮片质构的变化。通过对3种大黄饮片水分吸附特性的研究,可为其储存条件和干燥工艺等方面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片 生大黄 酒大黄 大黄炭 吸附等温线 热力学性质 净等量吸附热
原文传递
不同加工炮制方法对延胡索药材及饮片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海丽 辛洁萍 +3 位作者 白玉莹 王敏 刘梦楠 李向日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905-4907,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制得的延胡索药材及饮片之间的质量差异。方法:以性状、浸出物、延胡索乙素含量为指标,对蒸法加工的延胡索药材和蒸后直接切片的延胡索饮片与传统加工炮制得到的延胡索药材及饮片的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制得的延胡索药材及饮片之间的质量差异。方法:以性状、浸出物、延胡索乙素含量为指标,对蒸法加工的延胡索药材和蒸后直接切片的延胡索饮片与传统加工炮制得到的延胡索药材及饮片的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不同产地加工和炮制方法制得的延胡索药材及饮片的外观性状均符合规定,且蒸制的延胡索药材与蒸后切片的延胡索片的浸出物和延胡索乙素的含量更高。结论:蒸法制备延胡索药材易于操作,减少有效成分损失;蒸后直接切片利于减少资源浪费及霉变可能性,提高延胡索饮片的质量。本研究为延胡索的加工炮制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延胡索标准的修订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产地加工 炮制 质量 黄曲霉毒素 标准 蒸法 饮片
原文传递
基于质量和药理效应比较姜半夏一体化饮片与传统饮片 被引量:5
14
作者 陶彩霞 郑宇锟 +4 位作者 简祈盼 舒宇航 涂济源 刘艳菊 王光忠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174-181,共8页
目的:比较姜半夏一体化饮片与传统饮片在成分含量及药理作用方面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以阐释姜半夏一体化生产的合理性。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浸出物测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对姜半夏一体化饮片和传统饮片... 目的:比较姜半夏一体化饮片与传统饮片在成分含量及药理作用方面的一致性与差异性,以阐释姜半夏一体化生产的合理性。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浸出物测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别对姜半夏一体化饮片和传统饮片的TLC鉴别、水溶性浸出物、白矾残留量及草酸钙针晶、蛋白质、总生物碱、多糖、3种核苷(肌苷、鸟苷、腺苷)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和家兔眼结膜刺激性实验,对姜半夏一体化饮片和传统饮片的抗炎作用和刺激性进行比较。结果:姜半夏一体化饮片的白矾残留量、草酸钙针晶含量、蛋白质含量、多糖含量、肌苷含量、鸟苷含量及3种核苷总量较传统饮片分别降低16.95%、21.27%、23.78%、4.74%、52.12%、0.24%、26.04%;水溶性浸出物、总生物碱及腺苷含量较传统饮片分别增高7.62%、114.83%、125.42%;姜半夏一体化饮片与传统饮片对小鼠耳肿胀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抗炎作用具有一致性;2种姜半夏饮片对兔眼结膜均无刺激性,且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安全性相似。结论:姜半夏一体化饮片与传统饮片的成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抗炎和刺激性作用相近,且一体化饮片质量略优于传统饮片,为姜半夏一体化饮片的工业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半夏 一体化加工 指标成分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抗炎 刺激性 中药饮片
原文传递
基于PLC分析考察黄连、萸黄连标准饮片稳定性
15
作者 陶彩霞 朱蔚然 +4 位作者 李听弦 朱映睿 傅敏 涂济源 王光忠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79-2183,共5页
目的考察黄连与萸黄连标准饮片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9001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中有关影响因素试验的要求,对不同粒度黄连和萸黄连标准饮片进行了影响因素(温度、湿度、光照)考察,通... 目的考察黄连与萸黄连标准饮片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参照《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9001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中有关影响因素试验的要求,对不同粒度黄连和萸黄连标准饮片进行了影响因素(温度、湿度、光照)考察,通过观察性状、检测水分、4种生物碱含量变化确定了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并结合PLC关联度分析考察了粒度对标准饮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高温及强光照导致含水量明显降低;高湿导致水分增加;高温、高湿和强光照都会导致主要成分含量降低。通过PLC的关联度分析表明,粒度与各指标的关联性有较大差异。在温度40℃、相对湿度75%条件的加速试验中,棕色玻璃瓶或铝箔自封袋包装的标准饮片稳定性较好。结论高温、高湿、强光照对标准饮片稳定性都有所影响,棕色玻璃瓶或铝箔自封袋都可用于黄连与萸黄连标准饮片的包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萸黄连 标准饮片 稳定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