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伯利亚立克次体中国分离株超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范明远 毕德增 +3 位作者 张健之 张曼丽 吕秀华 辜文洁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8,共4页
对西伯利亚立克次体中国分离株W—88(人株),JH—74(草原革蜱株),TO—88(草原革蜱蜱卵株),BJ—90(中华革蜱株)及国际标准株(西伯利亚立克次体246株)进行扫描电镜和超薄切片免疫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中国株与国际株具有相似的外部形态和内... 对西伯利亚立克次体中国分离株W—88(人株),JH—74(草原革蜱株),TO—88(草原革蜱蜱卵株),BJ—90(中华革蜱株)及国际标准株(西伯利亚立克次体246株)进行扫描电镜和超薄切片免疫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中国株与国际株具有相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超微结构。可见到立克次体细胞外表的粘液层和微荚膜;细胞包膜的细胞壁和胞浆膜;胞内结构的DNA丝和核糖体。在固定液中加入相应的免疫血清用钌红细胞化学染色,在立克次体表面可见有肥厚的纤维状物(亚晶格状表面层)围绕的粘液层,经乙醚提取的立克次体标本粘液层消失,而用泛影(?)胺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立克次体标本仍有粘液层存在,此为进一步研究其化学成分和功能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 立克次体 超微结构 中国分离株
下载PDF
中国北亚蜱传斑点热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范明远 于学杰 +7 位作者 毕德增 赵立成 张曼丽 宗定国 蒋岳新 刘清淮 白海春 张启周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2年第2期67-72,76,共7页
作者报告建立和应用包括单克隆抗体结合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DNA同源性杂交、DNA酶切图谱、脂肪酸气-质谱及免疫电镜在内的一套分子立克次体学方法,对我国蜱传斑点热立克次体病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1)证明在新疆精河县、... 作者报告建立和应用包括单克隆抗体结合免疫荧光、蛋白免疫印迹、DNA同源性杂交、DNA酶切图谱、脂肪酸气-质谱及免疫电镜在内的一套分子立克次体学方法,对我国蜱传斑点热立克次体病进行了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结果:(1)证明在新疆精河县、内蒙呼盟陈旗及北京昌平县存在北亚蜱传斑点热(北亚热)的自然疫源地;(2)在我国首次从北亚热病人中分离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An-84,Se-85、W-88 3株),从草原革蜱(FT-84、MT-84 2株),中华革蜱(BJ-90 1株),草原革蜱蜱卵(TO-85 1株)也分离出同一性质立克次体,自易感人群、传播媒介和传染源3个环节中都找到了病原学证据;(3)在种的水平上研究了上述7株分离株和1株国内参考株(草原革蜱JH-74株),在分类学上确定了它们均属立克次体属、斑点热群、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种(Rickettsia sibirica)。在我国东经80~135°,北纬40~50°广大地理范围内,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确证和新发现了一个病种——北亚蜱传斑点热(North Asia Tick Borne Spotted Fe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流行病学 北亚蜱 斑点热
下载PDF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内蒙W-88蛛89102抗原的蛋白免疫印迹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范明远 赵立成 +2 位作者 毕德增 陈伟 侯芷英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8,共4页
蛋白免疫印迹试验表明从内蒙通辽病人旺某血标本分离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W-88株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232株及246株)的蛋白图谱完全相同,具有2个分子量为130KD及181KD的主要抗原性多肽及1个反应较弱的分子量为110KD的抗原性多肽,此与其它... 蛋白免疫印迹试验表明从内蒙通辽病人旺某血标本分离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W-88株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232株及246株)的蛋白图谱完全相同,具有2个分子量为130KD及181KD的主要抗原性多肽及1个反应较弱的分子量为110KD的抗原性多肽,此与其它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不同。说明W-88株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中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立氏立克次体、康氏立克次体及派氏立克次体相互间抗原有较强的交叉反应。小蛛立克次体、澳大利亚立克次体与上述立克次体仅有微弱的交叉反应。说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主要抗原分子有相同的决定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克次体 蛋白免疫印迹 抗原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中国分离株的识别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玲 范明远 +3 位作者 陈剑鸥 蔡虹 周方 朱厚础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0-296,共7页
本文报告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13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7株中国分离株和6株国际标准株)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物的全细胞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各被检测的立克次体株所含主要脂肪酸成分百分含量有区别,所得色谱图经多元聚类法处理... 本文报告应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13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7株中国分离株和6株国际标准株)泛影葡胺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物的全细胞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各被检测的立克次体株所含主要脂肪酸成分百分含量有区别,所得色谱图经多元聚类法处理的7株中国分离株与国际标准株中的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相近,而与其它国际标准株则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群 立克次体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中国分离株染色体DN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赵立成 范明远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0年第6期336-340,共5页
应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d Ⅲ、BamHI、Pst Ⅰ及EcoRI,对本研究室从斑点热病人分离的立克次体An-84、Se-85、W-883株,从蜱分离的FT-84、MT-842株、从蜱卵分离的TO-85株及中国参考株JH-74蜱株与7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国际标准株,进行了染色... 应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Hind Ⅲ、BamHI、Pst Ⅰ及EcoRI,对本研究室从斑点热病人分离的立克次体An-84、Se-85、W-883株,从蜱分离的FT-84、MT-842株、从蜱卵分离的TO-85株及中国参考株JH-74蜱株与7株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国际标准株,进行了染色体DN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片段电泳图谱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的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国际标准株的DNA酶切图谱不相同,各具特征。7株中国分离株与国际标准株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ickettsia sibirica)的DNA酶切图谱完全一致,株间未发现有差异。由此证明中国分离株均属西伯利亚立克次体,所致疾病为北亚蜱传斑点热(NorthAsia Tick-Borne Spotted Fev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 群立克次体 核酸内切酶
下载PDF
北京市昌平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贺金荣 李明慧 +1 位作者 陈小萍 李辞修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35-437,共3页
目的对北京市昌平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园区内刺猬携带的中华革蜱进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的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SFGR进行鉴定,并进行系统进化特征分析。结果 SFGR对DH82细胞产生明显细胞病变;Gimenez染... 目的对北京市昌平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园区内刺猬携带的中华革蜱进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SFGR)的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SFGR进行鉴定,并进行系统进化特征分析。结果 SFGR对DH82细胞产生明显细胞病变;Gimenez染色后,可见较多清晰的立克次体被染成紫红色;细菌16S基因测定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246株和西伯利亚立克次体BJ-90株相应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均为10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SFGR位于西伯利亚立克次体进化分支内,确认其为西伯利亚立克次体。结论北京市昌平区存在西伯利亚立克次体,该地区存在北亚热自然疫源地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立克次体 Gimenez染色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蜱传立克次体的鉴定和分型
7
作者 刘阳 郑旭 +5 位作者 洪晓坤 王玮琳 丁旭 孙舒 孙晶莹 路英丽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15年第S1期60-64,共5页
目的建立PCR-DHPLC检测法,对5种蜱传人类致病性立克次体进行准确、快速的分型检测。方法针对蜱传5种致病性立克次体的Osp A为靶基因进行PCR扩增,本研究所用目的片段为合成片段,连接于18-T载体,选用1对特异性通用引物扩增此片段。扩增产... 目的建立PCR-DHPLC检测法,对5种蜱传人类致病性立克次体进行准确、快速的分型检测。方法针对蜱传5种致病性立克次体的Osp A为靶基因进行PCR扩增,本研究所用目的片段为合成片段,连接于18-T载体,选用1对特异性通用引物扩增此片段。扩增产物长度分别为513 bp、533 bp、533 bp、533 bp、533 bp。应用42株菌株进行特异性实验,建立PCR-DHPLC反应体系,并将此方法应用到实际样本检测。结果应用PCR-DHPLC技术可很好的区分5种致病菌,在核酸水平上达0.01 pg/μl。实际样本的峰型与标准峰型有较好对应性。结论 PCR-DHPLC法在实际样本检测中具有灵敏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非立克次体 西伯利亚立克次体 立氏立克次体 康氏立克次体 黑龙江立克次体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原文传递
2019—2020年内蒙古部分地区蜱携带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调查 被引量:2
8
作者 盛悦 邓华 +5 位作者 高艳菲 李懿 朱金国 牛廷勇 张朝富 许士奇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中东部地区蜱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情况。方法2019—2020年5-6月,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市、满洲里市、阿尔山市、锡林浩特市、阿日哈沙特口岸和额布都格口岸,采用人工布旗法采集蜱,用PCR的方法扩增斑点热群立克次体omp A基因... 目的了解内蒙古中东部地区蜱感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情况。方法2019—2020年5-6月,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市、满洲里市、阿尔山市、锡林浩特市、阿日哈沙特口岸和额布都格口岸,采用人工布旗法采集蜱,用PCR的方法扩增斑点热群立克次体omp A基因,对阳性样本进行序列测定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共采集到379只蜱,其中草原革蜱146只(38.5%)、森林革蜱200只(52.8%)、全沟硬蜱33只(8.7%),斑点热群立克次体阳性率为63.9%,共检测到拉欧蒂立克次体(Rickettsia raoultii)、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Rickettsia(Candidatus)tarasevichiae)、西伯利亚立克次体(Rickettsia sibirica)3种立克次体。基于omp A基因片段的进化分析显示,3种立克次体分别与俄罗斯发现的拉欧蒂立克次体Tomsk株(MK304548)、我国黑龙江发现的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哈尔滨株Bayan-68(MN450411)、前苏联发现的西伯利亚立克次体(U4807.1)关系密切,同源性99.8%~100.0%。结论森林革蜱和草原革蜱是内蒙古中东部地区的优势蜱种,草原革蜱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感染率高于其他蜱种,应当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热群立克次体 拉欧蒂立克次体 新塔拉塞维奇立克次体 西伯利亚立克次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