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物权视角下新加坡有盖连廊建设机制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戚冬瑾 莫立瑜 庞晓媚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1,共9页
有盖连廊是适应炎热多雨气候特征,塑造城市步行友好环境和高质量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街道设施。梳理新加坡有盖连廊的发展历史,切入有盖连廊体系的物权结构,提炼出私有、公有、共有三种物权形态的连廊建设模式,指出涵盖多种物权形态的连... 有盖连廊是适应炎热多雨气候特征,塑造城市步行友好环境和高质量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街道设施。梳理新加坡有盖连廊的发展历史,切入有盖连廊体系的物权结构,提炼出私有、公有、共有三种物权形态的连廊建设模式,指出涵盖多种物权形态的连廊建设机制是有盖连廊体系形成网络化和连通性的制度保障,精细化的设计导控规则是连廊体系无缝连接的技术支撑,高效持续的运维反馈机制是有盖连廊落地实施的效果保证。新加坡有盖连廊建设经验对我国岭南地区推广和建设有盖步行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盖连廊 物权 建设机制 私有公共空间 新加坡
下载PDF
平台媒介的兴起:隐私保护的范式与悖论
2
作者 余成峰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7,共14页
隐私与媒介之间存在复杂的张力关系,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考察隐私的概念传统、媒介的历史演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塑造,可以揭示隐私与公共、隐私与媒介之间复杂的冲突和共生关系。这种关系涉及信息的保密与公开、信息的保护与传... 隐私与媒介之间存在复杂的张力关系,它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考察隐私的概念传统、媒介的历史演化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塑造,可以揭示隐私与公共、隐私与媒介之间复杂的冲突和共生关系。这种关系涉及信息的保密与公开、信息的保护与传播以及个人隐私权利与公共媒介自由之间的协调。伴随平台媒介的兴起,传统的隐私保护范式面临控制悖论、匿名化悖论、个人可识别信息悖论、被遗忘权悖论和信息涉他悖论等挑战,隐私保护与媒介公共传播的法律生态平衡面临深刻危机。需要在主流的“架构—规范—市场—法律”监管框架基础上,探讨新的制度可能性,推动隐私保护与公共媒介自由之间生态平衡关系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媒介 隐私保护 被遗忘权 媒体监管 法律范式 公共领域私人化
下载PDF
家门口的隐私权——场所三分法视域下隐私权保护研究
3
作者 蒋盈莹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4-21,共8页
随着摄像头、可视化门铃等现代化设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相关的隐私权纠纷案件不断涌现,然而司法实践中对于公民在介于完全开放的公共场所与封闭状态的私人场所间的“模糊地带”是否享有隐私权观点不一,此类司法判例呈现出明显的类案... 随着摄像头、可视化门铃等现代化设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相关的隐私权纠纷案件不断涌现,然而司法实践中对于公民在介于完全开放的公共场所与封闭状态的私人场所间的“模糊地带”是否享有隐私权观点不一,此类司法判例呈现出明显的类案异判现象,影响了司法稳定性与可预期性。文章认为传统公共-私人二元区分标准已无法应对现实情况,建议将场所三分为一般公共场所-私人场所-私人场所延伸区域;结合域外法的庭院理论,探讨了在“屋前死胡同”为代表的“延伸区域”内公民隐私权保护之合理性与正当性,通过类案分析归纳出这类场所的共同特征,继而提出三要件式判断标准,以期能为司法审判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场所 私人场所延伸区域 庭院理论
下载PDF
数字时代劳动者隐私权保护的社会法进路
4
作者 战东升 《地方立法研究》 CSSCI 2024年第4期88-102,共15页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劳动者隐私权受到用人单位侵害的风险日益增大。由于当前我国劳动立法缺乏对劳动者隐私权的保护性规定,致使劳动者隐私权受到侵犯时往往只能采取私法路径寻求救济。然而,基于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劳动者隐私权的私法保...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劳动者隐私权受到用人单位侵害的风险日益增大。由于当前我国劳动立法缺乏对劳动者隐私权的保护性规定,致使劳动者隐私权受到侵犯时往往只能采取私法路径寻求救济。然而,基于劳动关系的从属性,劳动者隐私权的私法保护面临知情同意规则无法发挥作用、侵权行为难以认定、事后救济不充分等局限。社会法具有以社会利益为本位、侧重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拥有独特的调整方式等特征,能够克服私法保护路径的局限,为劳动者隐私权提供更加周全的保护。基于此,建议向社会法保护路径进行转变:在立法层面,当前可以通过修改《劳动合同法》,未来还可以通过制定“劳动基准法”、编纂劳动法典,实现对劳动者隐私权保护相关规定的系统性构建;在具体举措上,可通过限制知情同意规则的适用、优化侵权行为认定机制、强化事前预防和事中救济等,最终实现对劳动者隐私权的充分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劳动者 隐私权 私法路径 社会法路径
下载PDF
“法法衔接”下个人隐私信息豁免公开制度的完善
5
作者 王雨晨 张碧珂 《西部学刊》 2024年第5期51-55,共5页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五条“个人隐私信息公开豁免条款”,因法律责任不明、缺乏事前利益衡量机制等因素实施效果不佳,应豁免公开却公开、应公开而未公开、内部人员泄露及滥用隐私信息等现象频发。政府信息公开个人隐私豁免存在的问...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五条“个人隐私信息公开豁免条款”,因法律责任不明、缺乏事前利益衡量机制等因素实施效果不佳,应豁免公开却公开、应公开而未公开、内部人员泄露及滥用隐私信息等现象频发。政府信息公开个人隐私豁免存在的问题包括对信息公开侵害个人隐私行为的法律责任规定不明,未建立事前利益衡量机制,行政相对人缺乏有效救济途径。以实现“法法衔接”为契机,依据《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隐私与个人信息区分保护的规则,以个人私密信息为个人隐私豁免公开的核心,明确公共利益绝对公开事项,结合信息分类分级引入事前个人隐私评估机制,量化评估隐私权与公共利益,从而推动个人隐私信息合规公开和豁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公开 隐私权 个人私密信息 公共利益 个人隐私评估
下载PDF
基于公共空间视域的个人隐私权保护探析
6
作者 曹微 罗爱忠 朱佳梅 《西部学刊》 2024年第21期92-95,共4页
在立法上,《民法典》作为公民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法律,其对公民的隐私权的范围进行了相关界定,但只延续了传统意义上对隐私权的界定,隐私权的保护在公共空间的情景下是否存在并不明确。在司法上,就公共空间隐私权侵权案件而言,从法院的裁... 在立法上,《民法典》作为公民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法律,其对公民的隐私权的范围进行了相关界定,但只延续了传统意义上对隐私权的界定,隐私权的保护在公共空间的情景下是否存在并不明确。在司法上,就公共空间隐私权侵权案件而言,从法院的裁判理由可以发现,有法官依然遵守“公共空间无隐私”的传统理论,认为公共空间中不存在个人隐私权。建议从立法上将隐私权保护的具体内容补充到《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中,完善公共空间隐私权保护,同时确立公共空间隐私权侵权的司法判定标准,规范法官对“合理隐私期待”的自由裁量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公共空间 自由裁量权
下载PDF
论公共摄像监视--以隐私权为中心 被引量:17
7
作者 胡建淼 岑剑梅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30,共8页
目前,在公共空间实施摄像监视已日益普遍。如何看待公共空间中摄像头"注视"之下的个人隐私权并予以相应保护,我国现有的立法尚未予以足够关注,司法上亦采取较为保守的态度。事实上,个人身处公共空间,亦有其隐私利益存在。因... 目前,在公共空间实施摄像监视已日益普遍。如何看待公共空间中摄像头"注视"之下的个人隐私权并予以相应保护,我国现有的立法尚未予以足够关注,司法上亦采取较为保守的态度。事实上,个人身处公共空间,亦有其隐私利益存在。因为隐私并不仅仅是他人头脑中关于人们自身信息的某种缺失,而更多的是,人们对于自身信息的控制。摄像头长时间地有计划地有目的地注视,不同于路人偶然无意识的一瞥,它将使人们因此而丧失对自身信息的选择暴露权和控制权,从而导致个人在公共空间的某些隐私利益的丧失。鉴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从立法上和司法上规范公共摄像监视行为,捍卫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必要的隐私利益,维护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个性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摄像监视 隐私权 合理隐私期待
下载PDF
论公共空间的隐私 被引量:9
8
作者 岳林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6-147,共12页
传统法学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和私人意义上的隐私权,忽视或者否认公共空间存在隐私关系。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不存在绝对边界,二者也不必然二元对立。随着司法经验的积累,现代隐私权理论逐渐承认公共空间的隐私权。如何理解公共空间,以... 传统法学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和私人意义上的隐私权,忽视或者否认公共空间存在隐私关系。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之间不存在绝对边界,二者也不必然二元对立。随着司法经验的积累,现代隐私权理论逐渐承认公共空间的隐私权。如何理解公共空间,以及如何处理不同类型公共空间中的隐私关系,也成为了值得进一步讨论的理论问题。无论“公共”还是“隐私”,都具有接触、占有和目的三个层次的意义。由此,我们可以把公共空间划分为全开放空间、限制开放空间、组织空间、社区空间和信息空间五种类型,分别采取不同的隐私规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 隐私权 公共 私人 公共空间
下载PDF
公共场所隐私权的悖论 被引量:40
9
作者 刘泽刚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8-174,共7页
"公共场所隐私权"是个悖论式的问题。实践中,西方国家已经承认了公共场所隐私权的合法性。隐私权保护重心从"场所"到"人"的转变,以及由此产生的"合理隐私预期"是公共场所隐私权的法律依据,然而... "公共场所隐私权"是个悖论式的问题。实践中,西方国家已经承认了公共场所隐私权的合法性。隐私权保护重心从"场所"到"人"的转变,以及由此产生的"合理隐私预期"是公共场所隐私权的法律依据,然而,"合理隐私预期"至今仍然缺乏明确的标准和法理依据,这根源于对"公共场所"之"公共性"的误解。"公共场所"大都是公、私混合的"社会场所"。这不仅决定了"公共场所隐私权"的正当性,也决定了对公共场所隐私权进行保护必须突破僵化的公私法分立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宪法隐私权 公共领域 公私法关系 人格权
下载PDF
在尊严性和资源性之间:《民法典》时代个人信息私密性检验难题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建文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72,共11页
"微信读书案"虽然不是直接适用《民法典》第四编第六章之具体规定所作的民事裁判,但是,作为参考第1034条第3款以及相关规范之精神的民事裁判,却揭示了在《民法典》正式生效后,个人信息保护所面临的根本性难题。在《民法典》时... "微信读书案"虽然不是直接适用《民法典》第四编第六章之具体规定所作的民事裁判,但是,作为参考第1034条第3款以及相关规范之精神的民事裁判,却揭示了在《民法典》正式生效后,个人信息保护所面临的根本性难题。在《民法典》时代,本质上相同至少极其相近的"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进一步各自独立化,并试图通过"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表述完全划清楚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分野。司法实践在此道路上通过"私密性检验"将个人信息进一步区分"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和非私密性个人信息,也就是试图通过判定其具有尊严性意义或者仅具有资源性意义,分别决定其保护的规范基础和权利基底,这种区分为降低对非私密性个人信息的保护力度和强度提供了规范基础和裁判理由。在这种裁判立场背后,站立着的是所谓促进互联网企业和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高尚"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隐私权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 隐私悖论 私密性检验
下载PDF
《个人信息保护法》视野下隐私权与个人信息权益的相互关系——以私密信息的法律适用为中心 被引量:26
11
作者 张建文 时诚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57,共12页
个人信息权益究竟属于隐私权的保护范围,抑或是一项独立的权利,在理论上尚存争议。我国在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模式上经历了从一体化保护到逐渐分离,再到《民法典》对二者进行严格区分的制度变迁。这种严格的区分保护在实践中面... 个人信息权益究竟属于隐私权的保护范围,抑或是一项独立的权利,在理论上尚存争议。我国在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的保护模式上经历了从一体化保护到逐渐分离,再到《民法典》对二者进行严格区分的制度变迁。这种严格的区分保护在实践中面临个人信息的私密性检验难题、私密信息与敏感信息的关系难题、非私密信息保护力度的降低问题等。在《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实施后,应当将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制度的调整领域分别界定为社会交往关系和个人信息处理关系,突出强调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在私密信息处理中的优先适用地位,并将作为隐私权保护客体的私密信息限缩为自然人在个人或家庭事务场景中处理的私密信息,以实现隐私权与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融合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个人信息 私密信息 区分保护 一体化保护
下载PDF
大数据时代公民隐私数据的收集与处置 被引量:16
12
作者 顾理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1-167,共7页
隐私权是公民一项基本的人格权利。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民的隐私数据不可避免地进入公共领域,随时存在被他人"知晓"的状态,成为一个"透明人"。社会治理者在实施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监控手段收集公民包括... 隐私权是公民一项基本的人格权利。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公民的隐私数据不可避免地进入公共领域,随时存在被他人"知晓"的状态,成为一个"透明人"。社会治理者在实施社会治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监控手段收集公民包括隐私数据在内的信息,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治理的目标。同时,电商企业也在开展商业活动的过程中,收集到了公民大量的隐私数据以求谋取商业利益。在隐私数据不可避免被收集的大数据时代,公民并非束手无策,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寻找有效保护自己隐私权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隐私数据 隐私权
下载PDF
论宪法隐私权的类型及功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延舜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9-42,共14页
国家权力的扩张导致隐私权研究的侧重发生倾移,从传统的私法话语范畴转向公法话语范畴。这种转变既是对隐私权的宪法权利属性认识的深化,也是用权利制衡权力的应有之意。宪法隐私权的本质是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两分的基础上,防止国家... 国家权力的扩张导致隐私权研究的侧重发生倾移,从传统的私法话语范畴转向公法话语范畴。这种转变既是对隐私权的宪法权利属性认识的深化,也是用权利制衡权力的应有之意。宪法隐私权的本质是在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两分的基础上,防止国家权力对私人权利的侵吞,由此造就美好的私人生活及公共生活。通过研究美、德两国的宪法文本和宪法实践,可以确认宪法隐私权主要包含空间隐私权、自治性隐私权和信息性隐私权三种,并且每一种都通过发挥独特的功能对国家权力予以制衡。空间隐私权创造安全的私人空间;自治性隐私权使得公民私生活自主得以实现;信息性隐私权拯救公民于无处不在的国家信息监控之中。此外,宪法隐私权还使公民民主地参政议政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宪法隐私权 空间隐私权 自治性隐私权 信息性隐私权
下载PDF
论隐私权保护范围的界定 被引量:26
14
作者 王毅纯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6年第2期89-102,共14页
隐私权内涵由最初的"独处权",发展至包括"私人秘密信息"和"私生活安宁"在内,再扩张至对私人信息和私人空间的自决,且呈现出从消极防御的权利向积极利用的权利转化的趋势,甚至可能包括"被遗忘权"... 隐私权内涵由最初的"独处权",发展至包括"私人秘密信息"和"私生活安宁"在内,再扩张至对私人信息和私人空间的自决,且呈现出从消极防御的权利向积极利用的权利转化的趋势,甚至可能包括"被遗忘权"。我国立法和学说均将隐私权定性为具体人格权,明确了其保护范围界定的前提,但对于其保护范围的具体界定却并无定论。本文梳理隐私权的产生发展过程,以明确隐私权保护范围界定的基本框架;梳理我国关于隐私权保护范围的立法和学说,旨在厘清隐私权保护范围界定的具体内容;最终提出以信息隐私权和空间隐私权构建隐私权保护范围的基本模式,指明两者在权利客体内容、侵权行为表现方式、侵权责任承担方式方面的区分,论证此构建模式的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私生活安宁 资讯自决权 信息隐私权 空间隐私权
下载PDF
隐私权与个人信息关系的再思考 被引量:45
15
作者 石佳友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21年第5期81-98,共18页
隐私与个人信息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个人信息是在隐私权的框架下发展起来的。隐私权的本质在于权利人保持其个别特性的"差异权",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个人对其私人事务的决定权,排斥他人的不合理关注或干预。个人信息的本... 隐私与个人信息之间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个人信息是在隐私权的框架下发展起来的。隐私权的本质在于权利人保持其个别特性的"差异权",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个人对其私人事务的决定权,排斥他人的不合理关注或干预。个人信息的本质则在于确保个人对其信息的控制权,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信息处理过程的透明度。《民法典》关于私密信息的法条竞合模式未能厘清二者的本质及功能差异,未来应通过法解释技术来实现符合立法目的的司法适用。为此,需强调个人信息规则的特别法属性及优先适用地位,并将隐私权中的私密信息限定为身份识别信息之外的其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个人信息 私密信息 合理期待 法条竞合
下载PDF
网络空间个人信息隐私权的民法保护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凤伟 李志珍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98-101,共4页
隐私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格权利。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空间的信息隐私权受到严峻挑战。信息隐私权具有不同于普通隐私权的属性并极易受到侵害,国外形成了不同的保护模式,我国应参考不同的立法例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适当的信息... 隐私权是公民的基本人格权利。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空间的信息隐私权受到严峻挑战。信息隐私权具有不同于普通隐私权的属性并极易受到侵害,国外形成了不同的保护模式,我国应参考不同的立法例并根据我国国情提出适当的信息隐私权保护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信息隐私权 民法保护
下载PDF
当代中西隐私权的研究及其启示 被引量:6
17
作者 曾丽洁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39,共5页
当代中西价值哲学对隐私权的研究集中在如何界定隐私权、隐私权具有目的性的价值还是工具性价值、隐私权是否有限制、与公权力和知情权的界限如何划分这样一些由来已久的问题的讨论方面,另外还出现了对网络、流行病防治、同性恋等新的... 当代中西价值哲学对隐私权的研究集中在如何界定隐私权、隐私权具有目的性的价值还是工具性价值、隐私权是否有限制、与公权力和知情权的界限如何划分这样一些由来已久的问题的讨论方面,另外还出现了对网络、流行病防治、同性恋等新的领域中的隐私权的研究。西方更多地注重其中深层的理论问题,而中国学者则较多地关注对现象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私权 人的尊严 私人领域
下载PDF
从“地方空间”到“流动空间”:隐私空间的代际演变与法律规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路鹃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30,共7页
曼纽尔·卡斯特用二元空间理论揭示了网络社会的本质,"地方空间"向"流动空间"的演变意味着传统社会关系在网络中的转移和再造。传统隐私权理论对隐私空间的认知偏重于物理性,隐私空间在事实上的变化必然会导致... 曼纽尔·卡斯特用二元空间理论揭示了网络社会的本质,"地方空间"向"流动空间"的演变意味着传统社会关系在网络中的转移和再造。传统隐私权理论对隐私空间的认知偏重于物理性,隐私空间在事实上的变化必然会导致法律规制上的变化。互联网的技术发展从历时性的角度分为web1.0、web2.0和web3.0时代,随着隐私空间物理属性的不断深化,法律规制的逻辑起点,应该转变网络空间只具有工具属性的认识,辨析合理的隐私期待,将其从"平面体系"塑造为"立体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空间 流动空间 隐私空间 法律规制 隐私期待
下载PDF
公共空间隐私权视角下的新闻报道侵权 被引量:2
19
作者 蒙晓阳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18年第3期93-98,共6页
新闻界一向认为公共空间内报道的自由度相对较高。面对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新变化,媒体若未准确把握新闻信息与公共空间隐私的界限,易导致侵害隐私权的结果。为此,本文借鉴公共空间隐私权理论,指出当前国内新闻报道侵害公共空间隐私权... 新闻界一向认为公共空间内报道的自由度相对较高。面对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的新变化,媒体若未准确把握新闻信息与公共空间隐私的界限,易导致侵害隐私权的结果。为此,本文借鉴公共空间隐私权理论,指出当前国内新闻报道侵害公共空间隐私权的若干现象,归纳出从业人员法治素养不足、便捷媒介技术降低侵权成本的原因,提出防范此类新闻侵权的初步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报道 公共空间 隐私期待 公共空间隐私权 隐私权保护范围
下载PDF
隐私权制度在我国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剑生 董悦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3期67-68,共2页
隐私权的保护在我国被关注时间较短,目前还在不断的完善之中。本文从隐私权来源、内容、隐私权保护的限制及其救济等方面来介绍我国的隐私权保护现状。
关键词 隐私权私人信息 私人活动 私人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