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与右心室流出道支架植入术姑息性治疗法洛四联症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棣文 赵天力 +3 位作者 胡世军 张伟志 吴忠仕 刘继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25-1332,共8页
目的:对于不适合一期根治或手术风险高的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患者,经导管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干预方式。本研究旨在探讨RVOT支架植入术和改良Blalock-Ta... 目的:对于不适合一期根治或手术风险高的法洛四联症(tetralogy of Fallot,TOF)患者,经导管右心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姑息干预方式。本研究旨在探讨RVOT支架植入术和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modified Blalock-Taussig shunt,mBTS)在TOF新生儿和婴儿期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并比较2种姑息干预方式对患儿动脉血氧饱和度及肺动脉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于2011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32例TO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行RVOT支架植入术的支架植入组(n=15)和行mBTS术的mBTS组(n=17),评估和比较2组患者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再干预率等,根据超声心动图结果,使用z-评分评估患者的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及左肺动脉的发育情况。结果:与mBTS组相比,支架植入组患儿的年龄较小,体重较低(均P<0.05)。与术前相比,支架植入组术后患儿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75±17)%vs(96±3)%,P=0.026],肺动脉干[(−2.82±1.27)分vs(0.86±0.77)分,P=0.014]、右肺动脉[(−1.88±0.59)分vs(−0.28±0.71)分,P=0.011]及左肺动脉[(−2.34±0.36)分vs(−1.67±0.36)分,P=0.036]的z-评分明显增加。而mBTS组患儿术前与术后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以及肺动脉z-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VOT支架植入术对低出生体重、伴有严重合并症的TOF患儿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与mBTS相比,RVOT支架植入术术后患儿的动脉血氧饱和度更高且肺动脉发育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改良BLALOCK-TAUSSIG分流术 右心室流出道支架置入术 肺动脉发育
下载PDF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不同姑息手术方式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姜娜 石奇琪 叶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3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比较体-肺分流术和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RV-PA)连接术两种不同姑息手术方式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行分期手术治疗的49例PA/VSD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比较体-肺分流术和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RV-PA)连接术两种不同姑息手术方式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行分期手术治疗的49例PA/VSD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不同姑息手术患儿围手术期结果和术后肺血管发育程度。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2.4(1.2,3.3)年。体-肺分流术组(n=31)和姑息性RV-PA连接术组(n=18)术后早期死亡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心脏监护室(CCU)滞留时间和两次手术间隔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9例PA/VSD患儿术后经皮氧饱和度、McGoon比值及Nakata指数均较术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姑息性RV-PA连接术组术后经皮氧饱和度高于体-肺分流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姑息性RV-PA连接术与体-肺分流术均可促进PA/VSD患儿肺动脉发育。其中,姑息性RV-PA连接术组患儿术后氧合情况改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 体-肺分流术 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
下载PDF
L-精氨酸对高肺血流所致肺血管结构重建的调节 被引量:8
3
作者 齐建光 杜军保 +3 位作者 汤秀英 李简 魏冰 唐朝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3-546,共4页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 (L Arg)对高肺血流所致肺血管结构重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 0只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 =6 )、分流组 (n =7)和分流 +L Arg组 (n =7)。对分流组和分流 +L Arg组大鼠行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分流术。...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 (L Arg)对高肺血流所致肺血管结构重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 0只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 =6 )、分流组 (n =7)和分流 +L Arg组 (n =7)。对分流组和分流 +L Arg组大鼠行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分流术。对分流 +L Arg组大鼠每天予L Arg 1g·kg-1灌胃。 11wk后 ,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 ;检测右心室 /左心室 +室间隔 (RV/LV +S)比值 ;观测肺血管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动脉人类尾加压素II(hUII)的表达。结果 分流组大鼠mPAP和RV/LV +S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并且肺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分流组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hUII表达明显增强。分流 +L Arg组大鼠mPAP和RV/LV +S比值明显低于分流组 (P均<0 0 5 )。L Arg缓解了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形成 ,同时明显抑制了分流大鼠肺动脉hUII的表达。结论 L Arg抑制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新型血管活性肽hUII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尾加压素 肺动脉高压模型 肺血管结构重建 动物实验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高肺血流量对大鼠肺腺泡内动脉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齐建光 汤秀英 +3 位作者 杜军保 张烨 柴立军 唐朝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0-382,共3页
为探讨高肺血流量对大鼠肺腺泡内动脉超微结构的早期影响 ,对大鼠行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分流术。术后6周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 ,透射电镜观察肺腺泡内动脉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 ,分流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明显增高。超微结构观察 ... 为探讨高肺血流量对大鼠肺腺泡内动脉超微结构的早期影响 ,对大鼠行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分流术。术后6周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 ,透射电镜观察肺腺泡内动脉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 ,分流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明显增高。超微结构观察 ,肺腺泡内动脉内皮细胞增生、变性 ;内弹力层粗细不均 ;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血管周细胞增生。电镜观察结果提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肺血流量 肺腺泡内动脉 超微结构 左向右分流 大鼠 先天性心脏病 肺血管
下载PDF
长期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高肺血流量大鼠肺动脉压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范瑾 丛柏林 +1 位作者 杜军保 张春雨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311-1314,共4页
目的 探讨长期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高肺血流量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  2 4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 =11)、分流组 (n =6 )和吸入组 (n =7)。对分流组和吸入组大鼠开腹行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分流术。12wk后分流组... 目的 探讨长期雾化吸入硝酸甘油对高肺血流量所致大鼠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方法  2 4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 =11)、分流组 (n =6 )和吸入组 (n =7)。对分流组和吸入组大鼠开腹行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分流术。12wk后分流组和吸入组大鼠分别雾化吸入生理盐水和硝酸甘油 3wk。以右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压 (pulmonaryarterialpres sure ,PAP) ,颈动脉插管测定体循环压 (systemicarterialpres sure ,SAP)。检测右心室 /体重 (RV/BW)和右心室 /左心室 +室间隔 [RV/ (LV +S) ]比值 ,并且观测肺血管结构变化。结果 分流组大鼠肺动脉收缩压 (PASP)、RV/BW和RV/ (LV +S)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分流组大鼠肺小血管肌化程度明显增强 (P <0 0 1)。吸入组大鼠SAP未受影响 ,PASP及PAMP明显低于分流组 (P <0 0 1) ,RV/BW和RV/ (LV +S)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但与分流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1) ,吸入组大鼠肺小血管肌型动脉与分流组比较明显减少 ,肌化程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硝酸甘油 雾化吸入 左向右分流
下载PDF
不同姑息性手术对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肺血管发育促进作用的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永辉 花中东 +4 位作者 王旭 闫军 王强 李守军 马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比较体肺分流术和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RV-PA)连接术两种不同姑息手术方式在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患者分期矫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2至2012-08连续在我院行分期手术治疗的92例合并肺动脉发育不良的肺动脉闭锁室间... 目的:比较体肺分流术和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RV-PA)连接术两种不同姑息手术方式在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患者分期矫治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12至2012-08连续在我院行分期手术治疗的92例合并肺动脉发育不良的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患者,以比较行体肺分流术(n=47)和姑息性RV-PA连接术(n=45)患者的围手术期结果、术后肺血管发育情况以及最终根治率等的差异。结果:平均随访(2.01±1.02)年时,两组肺血管发育指标Nakata指数、McGoon比值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均<0.001),但两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 0.05)。姑息性RV-PA连接术组最终获得解剖学根治的比例明显高于体肺分流术组(62.2%vs 31.9%,P<0.01)。根治手术时姑息性RV-PA连接术组紫绀情况较体肺分流术组改善明显,手术时间也明显减少(P均<0.001);重症监护病房滞留时间和呼吸机使用时间虽有缩短但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相较于体肺分流术,姑息性RV-PA连接术作为促进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分期手术的姑息手术,能更有效地提高根治率,可能有利于二次根治手术时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 肺动脉发育不良 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 体肺分流术
下载PDF
左向右分流大鼠肺血管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及血浆硫化氢含量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晓惠 杜军保 +4 位作者 汤秀英 金红芳 丁亚光 李简 唐朝枢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20-622,i003,共4页
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大鼠肺血管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及与内源性硫化氢(H2S)的关系。方法经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穿刺术建立左向右分流动物模型,分别在分流术后1、3d,1、4、8周各实验时间点处死大鼠,制作肺组织电镜标本,并用敏感硫电极法测量... 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大鼠肺血管超微结构的动态变化及与内源性硫化氢(H2S)的关系。方法经下腔静脉-腹主动脉穿刺术建立左向右分流动物模型,分别在分流术后1、3d,1、4、8周各实验时间点处死大鼠,制作肺组织电镜标本,并用敏感硫电极法测量大鼠血浆H2S含量。结果肺血管超微结构动态变化为进行性加重,首先为内皮细胞改变,然后为平滑肌细胞,最后出现细胞外基质异常堆积。分流组大鼠血浆H2S含量在分流术后4周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结论左向右分流大鼠肺血管超微结构动态变化中伴随内源性H2S变化,提示内源性H2S可能在肺血管结构改变中发挥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向右分流 肺血管超微结构 硫化氢
下载PDF
高肺血流对大鼠肺血管结构及尾加压素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齐建光 杜军保 +2 位作者 李简 魏冰 唐朝枢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4-277,T002,共5页
目的 :探讨新型血管活性肽人类尾加压素Ⅱ (hUⅡ )在高肺血流量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对大鼠行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分流术。 1 1周后 ,以右心导管法测肺动脉压力 ,观测肺血管显微结构的变化 ,以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 :探讨新型血管活性肽人类尾加压素Ⅱ (hUⅡ )在高肺血流量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对大鼠行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分流术。 1 1周后 ,以右心导管法测肺动脉压力 ,观测肺血管显微结构的变化 ,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动脉hUⅡ的表达。结果 :分流术后 1 1周 ,大鼠肺动脉高压形成 ,肺小血管肌化程度明显增强 ,肺中、小型肌型动脉相对中膜厚度明显增加。分流组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hUⅡ蛋白表达上调 ,并且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结构的改变呈正相关。结论 :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hUⅡ的上调可能参与了高肺血流量所致肺血管结构重建和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肺血流 大鼠 肺血管结构 尾加压素Ⅱ 高血压 肺性 肺动脉
下载PDF
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和大动脉转位并室间隔缺损肺血管病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景彬 梁健 +3 位作者 赵晓芳 杜茗 朱耀斌 刘迎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3期94-97,共4页
目的比较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和大动脉转位肺血管病变。方法用诊断性治疗所选患者进行根治手术,术中取肺活检。组I(n=38)包括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组II(n=11)包括>6个月伴有重度肺... 目的比较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和大动脉转位肺血管病变。方法用诊断性治疗所选患者进行根治手术,术中取肺活检。组I(n=38)包括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组II(n=11)包括>6个月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大动脉转位并室间隔缺损患者;组III(n=6)从心肺循环正常的尸体取肺组织作对照。肺组织进行H-E分级及定量分析。结果组I(n=38)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1例(31/38)为H-E I级,3例(3/38)为H-E II级,3例(3/38)为H-E III级,仅1例(1/38)为H-E IV级伴有丛样病变。组II(n=11)大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并室间隔缺损和Taussig-Bing畸形患者,7例(7/11)为H-E I级,2例(2/11)为H-E II级,1例(1/11)为H-E III级,仅1例(1/11)为H-E IV级伴有丛样病变。组I和组II的中膜厚度百分比(%MT)和中膜面积百分比(%MS)较对照组(组III)明显升高。组II的中膜面积百分比(%MS)较组I明显升高。中膜厚度百分比(%MT)和肺小动脉密度(APSC)在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组I)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并室间隔缺损和Taussig-Bing畸形患者(组I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诊断性治疗-根治手术策略选择的大部分患者的肺血管病变通常仍是可逆的,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和大动脉转位肺血管病变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 大动脉转位并室间隔缺损 肺血管病
下载PDF
两种超声心动图方法与右心导管检测室间隔缺损患者肺动脉收缩压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左思阳 陈昆迪 +1 位作者 闫瑞玲 雷春霞 《西部医学》 2014年第4期477-479,共3页
目的对比两种超声心动图压力测算法与右心导管检测对室间隔缺损患者肺动脉收缩压的差异,并进行分析评估。方法 175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分别使用室水平分流测算法和三尖瓣反流压差测算法对肺动脉收缩压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其中... 目的对比两种超声心动图压力测算法与右心导管检测对室间隔缺损患者肺动脉收缩压的差异,并进行分析评估。方法 175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分别使用室水平分流测算法和三尖瓣反流压差测算法对肺动脉收缩压进行测量,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对其中102例患者行右心导管检查,与超声心动图两种方法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心动图两种方法测算的肺动脉收缩压压力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r=0.828,P=0.000),但是当室水平分流速度>4m/s时,两种方法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02例行右心导管检查测量肺动脉收缩压与超声心动图测量结果比较,当室水平分流测算法和三尖瓣反流压差测算法之差<20mmHg时,三种方法测量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当室水平分流测算法和三尖瓣反流压差测算法之差>20mmHg时,三种方法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室水平分流测算法与右心导管检查估测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室水平分流测算法和三尖瓣反流压差测算法估测的肺动脉收缩压有较好的相关性,当两种测算结果存在较大差异(>20mmHg)时,三尖瓣反流压差测算法容易产生误差,室水平分流计算法结果较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收缩压 右心导管检查 三尖瓣反流压差法 室水平分流压差法
下载PDF
低体质量婴幼儿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瘤样扩张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11
作者 闫芳 吕瑛 +5 位作者 王军 张会军 李小兵 李志杰 李红英 孙丽颖 《疑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瘤样扩张的低体质量婴幼儿的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合并房间隔缺损同时出现肺动脉瘤样扩张婴幼儿12例,月龄4~16(8.8±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致肺动脉瘤样扩张的低体质量婴幼儿的效果。方法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合并房间隔缺损同时出现肺动脉瘤样扩张婴幼儿12例,月龄4~16(8.8±3.2)个月;体质量4.5~8.0(6.9±2.1)kg;身长56~83(67.4±9.5)cm。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手术前,术后3,6个月及1、2年婴幼儿主动脉、主肺动脉内径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及LVEDD/RVEDD的比值。结果 12例患儿均手术成功,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术后2年主肺动脉内径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RVEDD/LVEDD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术后1年及术后2年RVEDD/LVEDD与术后6个月相比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左向右分流致肺动脉瘤样扩张的低体质量婴幼儿手术后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先天性 左向右分流 主肺动脉瘤样扩张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新生儿、婴幼儿期TOF姑息性治疗:体肺动脉分流术与右室流出道支架安置术
12
作者 严勤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3年第12期929-931,共3页
自从20世纪50年代Lillehei、Kirklin等外科治疗法洛氏四联症(TOF)成功至今近60余载.随着科学信息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TOF在诊断、外科、麻醉、体外循环技术及围手术期监护水平和装备得以显著的改善和提高,婴幼儿TOF手术死亡率已明显下... 自从20世纪50年代Lillehei、Kirklin等外科治疗法洛氏四联症(TOF)成功至今近60余载.随着科学信息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TOF在诊断、外科、麻醉、体外循环技术及围手术期监护水平和装备得以显著的改善和提高,婴幼儿TOF手术死亡率已明显下降,而且远期生存率也有改善.来源于STS (2002-2007年)多中心的先心病资料提示,出生后3~12个月TOF手术早期死亡率为0.8%~1.2%(图1);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近10年1岁以内TOF根治术早期死亡率2.2%;英国报道TOF手术后10年生存率98.5%~99.0%;雅典近期报道14年生存率为98.8%;多伦多临床资料示TOF手术后20年、40年生存率分别为94%和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氏四联症 体肺动脉分流术 右室流出道 支架 手术
下载PDF
雾化吸入硝普钠治疗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范江花 朱友荣 俞波 《江西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86-88,91,共4页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硝普钠(neb-SNP)治疗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CHD)并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探讨治疗PAH的新途径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确诊为CHD并PAH的患儿20例,观察neb-SNP 5 mg/mL前(基础值),neb-SNP后5、10、30、60 min肺动脉平...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硝普钠(neb-SNP)治疗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CHD)并肺动脉高压(PAH)的疗效,探讨治疗PAH的新途径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择确诊为CHD并PAH的患儿20例,观察neb-SNP 5 mg/mL前(基础值),neb-SNP后5、10、30、60 min肺动脉平均压(PAMP)、肺动脉收缩压(PASP)、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右室射血前期(RPEP)/加速时间(AT)、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Tei指数的变化。结果应用neb-SNP后,PAMP、PASP、Tei指数、RPEP/AT均较基础值有明显下降(P<0.05),SaO2、LVEF较基础值有明显升高(P<0.05),而MAP、HR与基础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b-SNP可选择性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心功能,提高动脉氧分压,为治疗PAH可能提供了又一简便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普钠 肺动脉高压 雾化吸入 先天性心脏病 左向右分流型
下载PDF
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患者姑息手术后血气与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改变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继红 徐志伟 +4 位作者 苏肇伉 周燕萍 周春霞 李志浩 史珍英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比较不伴主、肺动脉侧枝(MAPCAs)的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患者接受右心室至肺动脉(RV-PA)管道连接或改良体-肺动脉分流术(mBT)术后血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以明确两种术式对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 目的比较不伴主、肺动脉侧枝(MAPCAs)的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患者接受右心室至肺动脉(RV-PA)管道连接或改良体-肺动脉分流术(mBT)术后血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以明确两种术式对氧供需平衡的影响。方法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对38例不伴MAPCAs的PA/VSD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RV-PA组(n=25)和mBT组(n=13)。比较围术期死亡率,术后48h内的血气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血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氧剩余参数和正性肌力药物评分等的改变。结果术后RV-PA组死亡率(4.0%)与mBT组(7.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3例,随访时间6~18个月。11例患者(其中mBT组4例、RV-PA组7例)在术后9~18个月接受了根治手术治疗,术后死亡1例,死于肺血管阻力过高,右心衰竭。术后24h、48h时RV-PA组和mBT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均分别高于本组术后6h(P<0.01),术后6h、24h和48 h RV-PA组收缩压均低于mBT组(P=0.048,0.043,0.045);平均动脉压均高于mBT组(P=0.048,0.046,0.049);舒张压均高于mBT组(P=0.038,0.034,0.040);正性肌力药物评分均低于mBT组(P=0.035,0.032,0.047)。结论RV-PA管道连接与mBT两种姑息手术,虽然术后血压和正性肌力药物评分有显著差异,但体循环氧输送基本相当,术后6h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达最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闭锁 室间隔缺损 右心室肺动脉管道连接术 改良体-肺动脉分流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分流术治疗三尖瓣闭锁的术后护理
15
作者 钟海宁 《中国医药导刊》 2012年第8期1435-1436,共2页
目的:总结10例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分流术治疗三尖瓣闭锁的术后护理。方法:术后采取半坐卧位,加强呼吸道护理,持续监测末梢血氧饱和度,循环系统监测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末梢血氧饱和度由(74%±9%)上升至(92%±... 目的:总结10例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分流术治疗三尖瓣闭锁的术后护理。方法:术后采取半坐卧位,加强呼吸道护理,持续监测末梢血氧饱和度,循环系统监测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末梢血氧饱和度由(74%±9%)上升至(92%±5%)。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结论:术后良好的护理管理,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腔静脉-右肺动脉分流术 三尖瓣闭锁 术后护理
下载PDF
Bilateral bidirectional superior cavopulmonary shunt is more beneficial in medium and long term clinical outcomes than unilateral shunt 被引量:1
16
作者 XU Yao-qiang LIU Ying-long LU Xiao-dong LI Yong-qing YU Cun-tao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29-135,共7页
Background The present study was aimed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bilateral and unilateral bidirectional superior cavopulmonary shunt (b-BDG and u-BDG) on pulmonary artery growth and clinical outcomes. Methods The 51... Background The present study was aimed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bilateral and unilateral bidirectional superior cavopulmonary shunt (b-BDG and u-BDG) on pulmonary artery growth and clinical outcomes. Methods The 51 subjects enrolled in this stud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ose receiving b-BDG (n=21) and those receiving u-BDG (n=30). Clinical records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at a mean of 43.3 months after BDG procedures. Chi square and t-tests were performed to analyze the data. Results Left and right 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s increased 27%-37% in both groups. The pulmonary artery index increased 37.2% after b-BDG and 27.0% after u-BDG, b-BDG patients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mean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and hematocrit value, and a correlated change in postoperative diameter of left pulmonary artery (LPA) and pulmonary artery index (y=0.2719, x=-1.8278; R=0.564, P=-0.008). The change ratio of hemoglobin and postoperative LPA were also correlated in b-BDG patients (y= -0.0522x + 0.3539; R=-0.479, P=-0.028). Only one b-BDG patient versus twelve u-BDG patients needed total cavopulmonary connections 31.8 months after BDG surgery (P=-0.0074). Moreover, only one (4.8%) b-BDG patient but eight u-BDG patients (26.7%) developed pulmonary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 Conclusions b-BDG increases bilateral pulmonary blood flow and promotes growth of bilateral pulmonary arteries, with preferable physiological outcomes to u-BDG. Results may imply that subsequent Fontan repair may not always be needed. Chin Med J 2009; 122(2): 129-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vopulmonary shunts congenital heart defects CYANOSIS heart bypass right pulmonary artery hypoplasia
原文传递
三种姑息手术方法治疗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的对比研究
17
作者 宋治莹 郑景浩 +7 位作者 何晓敏 罗凯 孙琦 陈会文 祝忠群 张浩 徐志伟 刘锦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6-272,共7页
目的比较和探讨改良B-T分流术、中央分流术和右心室肺动脉(right ventricle-pulmonary artery,RV-PA)连接术治疗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ulmonary atresia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PA/VSD)的疗效差异。方法2014年9月—2019年8... 目的比较和探讨改良B-T分流术、中央分流术和右心室肺动脉(right ventricle-pulmonary artery,RV-PA)连接术治疗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ulmonary atresia with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PA/VSD)的疗效差异。方法2014年9月—2019年8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共124例PA/VSD患儿接受了一期姑息手术,其中男63例、女61例,年龄7 d~15岁。根据手术方式将患儿分为三组:改良B-T分流组55例,中央分流组22例和RV-PA连接组47例。比较三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总体一期姑息术后早期死亡9例,死亡率为7.3%。平均随访(26.5±20.3)个月,5例失访,5例远期死亡,远期存活105例,术后1年、5年生存率均为89.7%。改良B-T分流组、中央分流组和RV-PA连接组Nakata指数每月增加5.2(–0.2,12.3)mm^(2)/m^(2)、9.2(0.1,23.6)mm^(2)/m^(2)、6.3(1.8,23.3)mm^(2)/m^(2),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85.3%、78.4%、95.2%,5年生存率(中央分流组为4年生存率)分别为85.3%、58.8%、95.2%,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治率分别为36.5%、19.0%和67.4%,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三种姑息手术方法都可以有效促进肺血管发育。但相比于体肺分流术,RV-PA连接术围术期死亡率低,后期可以获得更高的根治率,有利于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 体肺分流手术 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
原文传递
左向右分流所致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肺血管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28
18
作者 齐建光 杜军保 +3 位作者 李简 汤秀英 魏冰 唐朝枢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9-200,T001,共3页
目的 建立左向右分流所致肺动脉高压模型 ,了解高肺血流量对肺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 对大鼠行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分流术。术后 6周和 1 1周 ,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PAMP)。检测右心室 (RV) /左心室 +室间隔 (LV +S)比值 ,并且... 目的 建立左向右分流所致肺动脉高压模型 ,了解高肺血流量对肺血管结构的影响。方法 对大鼠行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分流术。术后 6周和 1 1周 ,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PAMP)。检测右心室 (RV) /左心室 +室间隔 (LV +S)比值 ,并且观测肺血管结构的变化。结果 6周分流大鼠肺动脉平均压明显增高 ,右心室肥厚。光镜下 ,肺小血管肌化程度增强 ,肺动脉中膜增厚 ;电镜下 ,内皮细胞增生变性 ,平滑肌细胞肥厚 ,向合成表型转化。结论 以腹主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模型 先天性心脏病 左向右分流 肺动脉高压 大鼠 肺血管结构
原文传递
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浩 王德 +5 位作者 花中东 杨克明 王旭 晏馥霞 刘晋萍 李守军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评价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外管道连接术(Sano分流术)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分期矫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期间,共17例PA/VSD小儿患者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Sano分流术,其中男10例、女7例,中位月龄... 目的评价姑息性右心室肺动脉外管道连接术(Sano分流术)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分期矫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5月期间,共17例PA/VSD小儿患者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Sano分流术,其中男10例、女7例,中位月龄9.7(2.5~73.8)个月,体重(8.3±3.4)kg。术前McGoon比为1.04±0.29,Nakata指数为(102.0±56.9)mm2/m2;5例合并左肺动脉开口重度狭窄,11例存在动脉导管未闭(PDA),1例伴存主要体肺侧枝,术前经皮血氧饱和度为72.6%±11.6%。结果 17例患者均顺利接受姑息性Sano分流术。术中结扎未闭动脉导管11例,同期左肺动脉成形7例。10例肺动脉下拉后覆盖自体心包片,1例利用自体心包制作管道,6例使用Gore-Tex管道构建右心室到肺动脉连接。术中均经右心室切口施行流出道疏通。体外循环时间为(75.0±30.0)min,术后经皮血氧饱和度为89.8%±5.3%,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所有患者均生存,随访(12.1±6.7)个月,随访期间8例接受二次心血管影像学检查,McGoon比值和Nakata指数分别为2.05±0.37和(304.8±51.3)mm2/m2,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其中4例已接受了二期根治术。结论 Sano分流术是分期矫治PA/VSD较为安全且可有效促进肺血管发育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no分流术 肺动脉闭锁 右心室 肺动脉发育
原文传递
体-肺动脉分流与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治疗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术后早期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鲁中原 李守军 +3 位作者 王旭 闫军 杨克明 王强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468-472,共5页
目的通过对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行体-肺动脉分流或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后早期效果进行比较,探讨这两种姑息手术早期处理的效果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有接受体-肺动脉分流或右心室... 目的通过对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行体-肺动脉分流或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后早期效果进行比较,探讨这两种姑息手术早期处理的效果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所有接受体-肺动脉分流或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治疗PA/VSD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术式不同,将89例患儿分为两组,体-肺动脉分流组:59例,男35、女24,中位年龄25个月(4个月至8岁);右心室肺动脉连接组:30例,男19例、女11例,中位年龄24个月(28 d至7岁2个月)。对两组患儿术后早期的各项临床指标(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ICU停留时间、并发症发生、二次手术、血氧饱和度改善、死亡率)进行比较,分析其术后效果。结果体-肺动脉分流组59例患儿术后早期院内死亡3例,住院死亡率为5.1%;右心室肺动脉连接组30例患儿术后早期无死亡。右心室肺动脉连接组氧合改善程度明显高于体-肺动脉分流组(31.7%vs.22.2%,P<0.05)。体-肺动脉分流组和右心室肺动脉连接组术后ICU停留时间分别为(3.6±2.5)d和(4.2±5.1)d(P>0.05);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分别为(34.8±33.5)h和(44.3±39.6)h(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3%和30.0%(P>0.05);二次开胸手术率为15.3%和6.7%(P>0.05);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5.4%和6.7%(P<0.05)。结论右心室肺动脉连接术患者能更平稳地渡过围手术期,术后氧合情况改善更明显,死亡率较低。术后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评价,大样本的病例资料有待进一步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闭锁 室间隔缺损 体-肺动脉分流 右心室肺动脉连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