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群体决策和多种赋值方式的加工中心关键部件RPN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晓峰 申桂香 +2 位作者 张英芝 陈炳锟 李怀洋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30-1635,共6页
针对传统RPN(Risk priority number)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以多专家评估为基础的多种评估值表述方式。专家权重用一种客观的权重度量方法来确定。利用基于按对理想解的相似度定序法思想(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针对传统RPN(Risk priority number)方法的缺点,提出了以多专家评估为基础的多种评估值表述方式。专家权重用一种客观的权重度量方法来确定。利用基于按对理想解的相似度定序法思想(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的距离测度对区间RPN值进行排序。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对某型号加工中心3个关键部件的各故障模式进行了RPN计算和排序,指出了可靠性薄弱环节,为整机RPN分析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 加工中心 群体决策 专家权重 区间数 风险优先数
下载PDF
改进RPN方法在数控磨床可靠性分析上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范晋伟 王泽立 +1 位作者 刘勇军 周中原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0-63,共4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数控磨床可靠性分析的改进RPN方法。阐述了传统风险优先数法的缺陷与不足,并针对这些缺陷和数控磨床可靠性分析这个领域,给出了改进的RPN计算方法。改进的RPN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方法的许多缺陷,而且易于操作,更加符合...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数控磨床可靠性分析的改进RPN方法。阐述了传统风险优先数法的缺陷与不足,并针对这些缺陷和数控磨床可靠性分析这个领域,给出了改进的RPN计算方法。改进的RPN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方法的许多缺陷,而且易于操作,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利用改进的RPN方法对某批数控磨床进行了风险评估,确定各个子系统的风险优先等级排序。进而找到数控磨床的薄弱环节,对薄弱环节进行加强,进而提高数控磨床的整体可靠性。事实证明,该改进的RPN方法对提高数控磨床可靠性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磨床 可靠性 可靠度 rpn 风险优先数法
下载PDF
基于RPN的机器人制造数字化车间安全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闫炳均 胡波 +1 位作者 徐皑冬 王志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6-189,194,共5页
以机器人制造数字化车间的制造单元为基础,通过故障树方法对危险进行分析,识别制造单元的危险源和危险事件,并结合RPN(风险优先数分析)方法对各单元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得出各单元风险的危害性。在安全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所识别的各制造单... 以机器人制造数字化车间的制造单元为基础,通过故障树方法对危险进行分析,识别制造单元的危险源和危险事件,并结合RPN(风险优先数分析)方法对各单元风险进行定量评估,得出各单元风险的危害性。在安全评估的基础上,针对所识别的各制造单元风险,结合风险降低要求给出相应的风险降低措施。最后,以装配单元的装配机器人为例进行安全评估,结合RPN方法对机器人伤人的风险进行定量计算,并结合风险控制要求,通过增加安全光栅系统来降低人员受伤害的风险,结果表明安全光栅系统能够很好的对风险进行管控,验证了基于RPN的安全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优先数(rpn) 安全评估 风险控制 机器人制造 数字化车间
下载PDF
基于RPN-BN的平台-隔水管系统遇内波风险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高美 陈国明 +1 位作者 刘康 胡东旭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30,共6页
为保障内孤立波作用下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隔水管系统的安全,同时解决海洋平台系统设备失效数据的缺失问题,提出1种风险优先系数(RPN)与贝叶斯(BN)结合的定量风险分析方法。首先,基于故障树和安全屏障方法,建立平台-隔水管系统Bow-ti... 为保障内孤立波作用下的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隔水管系统的安全,同时解决海洋平台系统设备失效数据的缺失问题,提出1种风险优先系数(RPN)与贝叶斯(BN)结合的定量风险分析方法。首先,基于故障树和安全屏障方法,建立平台-隔水管系统Bow-tie模型和贝叶斯风险演化模型;其次,根据贝叶斯推断和风险优先系数中的事故发生频度估计,得到平台-隔水管系统失效事故的发生概率;最后,通过贝叶斯网络的逆向推理能力辨识内孤立波作用下引起平台-隔水管系统失效的主要风险节点,实现对平台-隔水管系统失效事故的定量风险分析。结果表明:RPN-BN法可应用于平台-隔水管系统遇内波的定量风险分析;加强对平台漂移量的控制,提高动力定位系统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可有效抵御内波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优先系数(rpn) Bow-tie模型 隔水管 平台-隔水管系统 贝叶斯网络
下载PDF
人工气道风险防范管理引入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对RPN值及老年患者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黄燕洁 黄捷晖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314-317,共4页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风险防范管理引入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对共同风险系数(RPN)值变化和老年患者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ICU进行气管插管人工气道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风险防范管理;选择...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风险防范管理引入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对共同风险系数(RPN)值变化和老年患者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院ICU进行气管插管人工气道的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风险防范管理;选择2015年7月~2017年2月我院ICU进行气管插管人工气道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FMEA模式进行风险防范管理。对比两组RPN值变化和患者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RPN值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气道风险防范管理中引入FMEA模式可显著减小风险,尽可能降低老年患者意外拔管事件发生率,确保患者气管插管人工气道安全性,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风险防范管理 失效模式 效果分析 rpn 意外拔管
下载PDF
LEC和RPN相结合对硫磺中砷含量检测的风险评估
6
作者 谢慧娟 宁海龙 《广州化工》 CAS 2014年第3期176-180,共5页
如何强化实验室风险管理,保证检测机构检验人员及自身安全,是实验室管理者在风险社会背景下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把LEC法和RPN法相结合对硫磺中砷含量的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中的风险识别与评价进行应用研究,分析其危害及原因,旨在为实验... 如何强化实验室风险管理,保证检测机构检验人员及自身安全,是实验室管理者在风险社会背景下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把LEC法和RPN法相结合对硫磺中砷含量的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中的风险识别与评价进行应用研究,分析其危害及原因,旨在为实验室风险评估提供方法借鉴,以期提高检测实验室风险评估能力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 砷含量 风险评估 LEC法 rpn
下载PDF
基于损失费用的风险优先数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晋民杰 李辰 +1 位作者 范英 杨井云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5-50,共6页
为解决传统风险分析方法中存在的不能准确划分风险顺序的问题,基于损失费用,改进风险优先数(RPN)分析过程。针对在用车辆的风险评价,在传统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的基础上,应用传统RPN方法评价各故障模式的严重度等级,并以时间、损... 为解决传统风险分析方法中存在的不能准确划分风险顺序的问题,基于损失费用,改进风险优先数(RPN)分析过程。针对在用车辆的风险评价,在传统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的基础上,应用传统RPN方法评价各故障模式的严重度等级,并以时间、损失金额等定量因素替代传统方法中的严重度(S),频率(O)和探测度(D)等3个参数进行计算,将计算出的损失费用作为最终的RPN值。最后,以某叉车的关键系统及其工作装置的风险评价为例,验证该方法。结果表明:与通过传统RPN方法得到的叉车风险排序结果相比,利用损失费用之和得到的结果能更清晰地反映叉车各系统或装置的风险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优先数(rpn) 损失费用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 在用车辆 风险评价
下载PDF
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法在儿童PICC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吴丽芬 刘恋 胡德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10期3524-3526,共3页
[目的]建立适合儿童病人的安全管理模式,以减少各类安全问题的发生,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能更好地运用于临床。[方法]运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法评估风险因素,列出所有的失效模式,选择其中长效模式优先风险数值(RPN... [目的]建立适合儿童病人的安全管理模式,以减少各类安全问题的发生,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能更好地运用于临床。[方法]运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MEA)法评估风险因素,列出所有的失效模式,选择其中长效模式优先风险数值(RPN)最高的6个失效模式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制订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建立安全管理模式。[结果]建立安全管理模式后RPN值较前降低,PICC导管的并发症及非计划拔管率较实施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应用FMEA将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提前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建立标准化的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杜绝在PICC风险问题,减少各种并发症及非计划拔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 效果分析法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安全管理 失效模式优先风险数值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与FMEA的数控机床故障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丽梅 蔡长亮 徐楠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97-201,206,共6页
针对数控机床加工质量、系统工作性能下降引起的机械类故障,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与FMEA的数控机床故障分析方法。采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法(FMEA)对数控机床的各类故障进行深入分析,并按照FMEA硬件法对故障进行分类,得到关键部件故... 针对数控机床加工质量、系统工作性能下降引起的机械类故障,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与FMEA的数控机床故障分析方法。采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法(FMEA)对数控机床的各类故障进行深入分析,并按照FMEA硬件法对故障进行分类,得到关键部件故障模式;采用专家调查表的方式确定了各个故障的严重度(S)、频度(O)、探测度(D);引入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对FMEA定性分析方法的风险顺序数进行等级隶属度划分,建立二级模糊评判模型,并对主轴系统和进给系统的机械类故障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反模糊化后的综合评价值为85.08,验证了模糊综合评判和FMEA对数控机床机械类故障综合分析的有效性。分析结果为数控机床测试点的选择提供了完备有效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A rpn 故障分析 模糊综合评判
下载PDF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降低微创手术患者安全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翔 陈爱 管莉倩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23期140-142,共3页
目的:降低微创手术患者的安全风险,从而减少手术失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本院微创手术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安全风险研究,对微创手术患者进行查对流程的监测,经统计讨论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RPN),RPN值高的6个项目... 目的:降低微创手术患者的安全风险,从而减少手术失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本院微创手术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安全风险研究,对微创手术患者进行查对流程的监测,经统计讨论分析,计算事先风险指数(RPN),RPN值高的6个项目是影响手术患者安全的高危因素,选取2011年1-12月本院微创手术患者为实验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高危因素,分析高危环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结果:对照组6项高危因素事先风险指数总和1570,均值261.67;实验组6项高危因素事先风险指数总和385,均值64.67,实验组高危因素事先风险指数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内镜微创手术患者安全风险进行研究,找出安全风险高的环节,进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可降低高危因素事先风险指数,有效保障手术安全,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患者 安全风险 事先风险指数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下载PDF
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在注射模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毅 刘江涛 +1 位作者 陈庆新 毛宁 《模具工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0-13,共4页
在试模过程中,成型的塑件有多种失效形式,而每种失效形式都和模具设计不合理有关。对此提出了在模具设计图完成之前进行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活动,并对如何建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给出了验证实例。
关键词 注射模 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计算风险顺序数值
下载PDF
基于模糊FMEA的长距离输水管线顶管施工风险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程敏 曹义敏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6-82,共7页
为有效识别长距离输水管线顶管施工中的关键风险,采用基于模糊推理系统改进的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方法进行风险分析。该方法在传统FMEA方法基础上,结合专家知识建立模糊规则,通过模糊推理,计算各风险因素的风险顺序数(RPN)并排序,... 为有效识别长距离输水管线顶管施工中的关键风险,采用基于模糊推理系统改进的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方法进行风险分析。该方法在传统FMEA方法基础上,结合专家知识建立模糊规则,通过模糊推理,计算各风险因素的风险顺序数(RPN)并排序,确定施工中需重点关注的风险。以国内某长距离输水管线工程为例,运用该方法分析其顶管施工风险,得到其关键风险因素,主要有顶进时地面沉降或隆起、出洞时周围土体破坏、顶管机就位时导轨安装不牢固或千斤顶偏离轨道中心等,风险分析结果与工程实际情况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管施工 风险顺序数(rpn) 模糊推理系统 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 输水管线
下载PDF
基于层次扩展SPN的网络攻击模型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光球 张斌 王纯子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2-18,23,共8页
当前网络攻击模型对于复杂系统的建模能力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层次扩展随机Petri网的全网攻击模型。该模型对宏观网络攻击和微观主机攻击具有较好的综合描述能力,适用于网络协同式组合攻击行为的模拟,并能够有效解决网络状态空间爆... 当前网络攻击模型对于复杂系统的建模能力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层次扩展随机Petri网的全网攻击模型。该模型对宏观网络攻击和微观主机攻击具有较好的综合描述能力,适用于网络协同式组合攻击行为的模拟,并能够有效解决网络状态空间爆炸问题。基于该模型,提出一种生成算法,通过对网络粗糙攻击路径的定义,给出挖掘主机结点间潜在的攻击关系算法。经过子网扩展后,利用蚁群算法找出k条最优攻击路径,通过对粗糙攻击路径和精确攻击路径的综合评价,给出网络危险性定量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攻击模型 随机PETRI网 粗糙Petri网 蚁群算法 网络危险性评估 攻击路径
下载PDF
基于变权层次分析法的故障模式风险评估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树忠 曾钦达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84-186,共3页
针对传统故障风险评估RPN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变权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设备故障风险半定量评估方法;根据生产损失、维修费用、安全影响、环境影响4个因素,通过引入模糊综合评估和激励变权,来定量化的对故障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针对传统故障风险评估RPN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变权模糊层次分析法的设备故障风险半定量评估方法;根据生产损失、维修费用、安全影响、环境影响4个因素,通过引入模糊综合评估和激励变权,来定量化的对故障严重程度进行评估;通过故障频率、严重程度以及可探测度3个因素,采用变权层次分析法进行故障风险评估,提高了风险评估与客观实际的相符性。以某起重机零部件故障风险评估为例,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模糊 层次分析 变权综合
下载PDF
基于改进风险顺序数的产品质量功能展开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严正峰 程伟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2-588,632,共8页
为提高产品设计质量,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风险顺序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的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方法。该方法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RPN中各因子的权重;针对RPN中专家... 为提高产品设计质量,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风险顺序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的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QFD)方法。该方法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RPN中各因子的权重;针对RPN中专家评判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基于粗糙集理论提出了改进的逼近理想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获得了产品失效模式对应失效原因的RPN排序和基本相对重要度;并以该失效原因对应的工程参数为QFD的工程特性,利用矩阵展开确定零件特性;引入了实现工程特性改进目标所要求的总资源、总可行性、产品竞争优势等概念,进而确定了工程特性基本相对重要度的修正因子,确定了工程特性的最终相对重要度;最后,以汽车离合器产品设计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方法同样适应于其他类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顺序数(rpn) 质量功能展开(QFD) 粗糙集 逼近理想排序法(TOPSIS) 修正因子
下载PDF
基于风险评估的设备分类在冶金企业的应用实践
16
作者 王珏 刘珧 吴凌放 《宝钢技术》 CAS 2013年第5期64-69,共6页
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阐述了企业基于风险评估的设备分类的目的与意义;然后明确了设备分类优化的实施路径,解析了设备分类标准,从设备风险识别、双高设备的锁定、双高设备的风险问题分析以及具体对策措施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设备... 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阐述了企业基于风险评估的设备分类的目的与意义;然后明确了设备分类优化的实施路径,解析了设备分类标准,从设备风险识别、双高设备的锁定、双高设备的风险问题分析以及具体对策措施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设备分类优化在宝钢热轧等产线上的实践应用;最后指出了在"低投入"的生产模式下,基于风险评估的设备分类优化是促进维修资源合理分配、保障设备状态稳定、提升维修效率的一项基础性、源头性的工作,是宝钢深化设备精益化管理的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rpn)评估 双高(高S高rpn)设备 维修资源
下载PDF
可能度理论在FMEA灵敏度分析中的应用
17
作者 古莹奎 蔡泉 +1 位作者 梁玲强 承姿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0-55,共6页
为解决传统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中风险顺序数(RPN)计算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避免其排序混乱,并始终能关注关键的故障模式,提出基于可能度理论的失效模式改进优先等级排序方法,并对FMEA的灵敏度进行分析。由于发生度、严重度及... 为解决传统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中风险顺序数(RPN)计算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避免其排序混乱,并始终能关注关键的故障模式,提出基于可能度理论的失效模式改进优先等级排序方法,并对FMEA的灵敏度进行分析。由于发生度、严重度及探测度3个属性的权重及其属性值直接影响排序结果,基于互换性理论中上下偏差的思想,求取可能度理论下属性权重的稳定区间;分别对传统RPN和可能度理论下的FMEA进行属性值敏感性分析,给出相应的算法,并得到各决策方法下属性值的稳定区间。以某柴油机变速器输出轴的FMEA为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确定零部件失效模式改进的优先顺序,可以增强排序结果的坚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灵敏度分析 风险顺序数(rpn) 属性权重 可能度理论 风险排序
下载PDF
基于广义证据理论的FMEA评分冲突融合模型
18
作者 周雪莲 刘枫 唐永川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8-114,共7页
针对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中不同专家之间的评分差异,在分析其差异来源后,基于广义证据理论(GET)对专家之间的评分冲突进行合理解释和量化表示;随后,对有效量化冲突后的专家评分,并利用GET中的广义组合规则(GCR)对其进行融合;最终,根据FME... 针对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中不同专家之间的评分差异,在分析其差异来源后,基于广义证据理论(GET)对专家之间的评分冲突进行合理解释和量化表示;随后,对有效量化冲突后的专家评分,并利用GET中的广义组合规则(GCR)对其进行融合;最终,根据FMEA评分的融合结果,计算出FMEA的风险顺序数.利用本文方法对航空发动机涡轮转子叶片进行FMEA分析,实验数据表明本文方法比基于经典证据理论的FMEA冲突融合方法更能精确地表达专家之间的评分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FMEA) 广义证据理论 广义组合规则 风险顺序数(rpn) 冲突融合
下载PDF
深水防喷器控制系统的FMEA分析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赵红 樊建春 张来斌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12年第11期107-112,共6页
深水防喷器(BOP)控制系统作为深水井控失效关键部件,其可靠性对于保证深水钻井安全高效进行极为重要。以FMEA理论为基础,提出针对深水防喷器控制系统的FMEA分析方法;根据深水BOP系统的特殊性,重新定义相应的FMEA分析内容、分析层次划分... 深水防喷器(BOP)控制系统作为深水井控失效关键部件,其可靠性对于保证深水钻井安全高效进行极为重要。以FMEA理论为基础,提出针对深水防喷器控制系统的FMEA分析方法;根据深水BOP系统的特殊性,重新定义相应的FMEA分析内容、分析层次划分规则、故障判断依据以及严重度、发生率、探测度确定方法,以此计算风险优先数(RPN)。最后以其中一个子系统水下控制系统为例,进行系统级和设备级FMEA分析;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将FMEA运用深水防喷器控制系统中,可以找出影响控制系统可靠性、安全性的潜在危险因素及其薄弱环节,为操作人员制定控制措施和方案提供依据,为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科学支持,提高深水BOP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防喷器控制系统 FMEA 风险优先数(rpn)
下载PDF
FMEA模式在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使用维护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沈御珊 姚卫武 林吉跃 《现代医院》 2022年第7期1082-1085,共4页
目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提高医护人员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操作能力,降低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应急能力,从而提高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方法应用FMEA管理工具对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 目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提高医护人员急救类、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操作能力,降低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人员的应急能力,从而提高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完好率。方法应用FMEA管理工具对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使用、维护流程进行风险评估,找出高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措施并执行。结果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使用维护过程的失效模式RPN值下降40%以上,医护人员操作设备的正确率90%以上,设备的完好率也从原来的70%~80%上升至90%以上。结论将FMEA管理模式运用于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的使用维护管理中,能使设备操作更加规范化,有效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减少设备使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A模式 急救生命支持类设备 失效模式分析 风险优先指数rpn 使用维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