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全球化时代作家自我形象的建构——以20世纪中国小说译本的作者序言为例 |
叶李
谢越(译)
|
《长江学术》
|
2024 |
0 |
|
2
|
小田岳夫先生与中国文学 |
颜淑兰(译)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3
|
论谢晋“反思”题材电影作品中的“鲁迅因子” |
蔡莉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4
|
鲁迅“魏晋风度”论的经典地位及其文化价值——兼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论说维度 |
张军强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23 |
1
|
|
5
|
“魏晋风度”论的学术渊源--从刘师培到鲁迅 |
张军强
|
《安徽开放大学学报》
|
2023 |
0 |
|
6
|
“漫谈”中的“深意”与革命的“非潜能”--鲁迅《阿金》释读 |
马浩然
|
《西安航空学院学报》
|
2023 |
0 |
|
7
|
现代编辑出版家的编辑力初探 |
唐银辉
朱宝林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0
|
|
8
|
女阿Q或错版异形?——鲁迅笔下阿金形象新论 |
朱崇科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12
|
|
9
|
《阿金》三论 |
陈迪强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10
|
论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注释及其修订 |
鲍国华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1
|
鲁迅与《猛进》 |
王吉鹏
韩瑞玲
|
《孝感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2
|
鲁迅金庸初步比较 |
方伯荣
|
《嘉兴学院学报》
|
2002 |
4
|
|
13
|
新文学的复仇书写论略 |
关峰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4
|
鲁迅的魏晋文学研究及与刘师培、陈寅恪相关研究之比较 |
刘克敌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2
|
|
15
|
2008年鲁迅与学术研究述略 |
崔云伟
刘增人
|
《济宁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6
|
近代上海文化名人居住室内环境特征研究 以鲁迅、巴金、柯灵为例 |
左琰
刘涟
|
《时代建筑》
|
2017 |
4
|
|
17
|
池田大作与巴金 |
谭桂林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1
|
|
18
|
“破名者的姿态”--评金理《文学史视野中的现代名教批判:以章太炎、鲁迅与胡风为中心》 |
何亦聪
|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21 |
1
|
|
19
|
从金本《水浒》比较鲁、胡的批评 |
蒋成德
|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
2004 |
0 |
|
20
|
鲁迅与魏晋南北朝诗歌 |
王吉鹏
王林林
|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