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花刺槐茎段组织培养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
作者 栾庆书 罗凤霞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1-55,84,共5页
红花刺槐为刺槐的变型,其组织培养至今尚未见报道。为提高红花刺槐的繁殖系数,进行了红花刺槐茎段外植体诱导成活、初代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以及生根培养基的筛选试验,并对愈伤组织成苗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当年生枝条茎段组织培养春天... 红花刺槐为刺槐的变型,其组织培养至今尚未见报道。为提高红花刺槐的繁殖系数,进行了红花刺槐茎段外植体诱导成活、初代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以及生根培养基的筛选试验,并对愈伤组织成苗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当年生枝条茎段组织培养春天比秋天成活率高,绿色致密的愈伤组织能够成苗。初代培养以SH为基本培养基为好,继代培养以B5为基本培养基为好,生根培养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为好,繁殖系数达每芽30天4.7株,生根率为84.4%。表7参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刺槐 茎段 组织培养 培养基
下载PDF
红花刺槐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金亭 李秋凤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5299-5302,共4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红花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f.decaisneana(Carr.)Voss.]红色素的稳定性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红花刺槐红色素属花色苷类,最大吸收波长为548 nm,溶于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石油醚、油脂等非极性溶... 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红花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f.decaisneana(Carr.)Voss.]红色素的稳定性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红花刺槐红色素属花色苷类,最大吸收波长为548 nm,溶于水、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不溶于石油醚、油脂等非极性溶剂;颜色在酸性条件下(pH<4)呈红色,碱性条件下(pH>8)呈绿色;耐光性、耐热性较好,蔗糖、抗坏血酸、苹果酸、柠檬酸等添加剂对其影响很小,苯甲酸钠、H2O2、Na2SO3对红色素有一定的破坏作用。金属离子Na+对红色素稳定性无影响,Mg2+、Zn2+、Al3+对其有增色效果,Cu2+、Fe2+对红色素影响较小,Fe3+可使红色素变为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 f decaisneana(Carr )Voss ] 红色素 理化特性 稳定性
下载PDF
红花刺槐的饲用特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宋立功 方志达 +1 位作者 杨敏生 李伍宝 《河北林果研究》 2006年第2期149-152,共4页
为了推广和利用饲用红花刺槐,对引种刺槐8个无性系对比试验林进行了植物学特性和营养分析。结果表明,红花刺槐与其他7个刺槐品种相比,其植物学指标均优于其他无性系。其主要饲料成分中粗纤维含量为12.8%,粗蛋白含量21.08%,粗灰分含量7.7... 为了推广和利用饲用红花刺槐,对引种刺槐8个无性系对比试验林进行了植物学特性和营养分析。结果表明,红花刺槐与其他7个刺槐品种相比,其植物学指标均优于其他无性系。其主要饲料成分中粗纤维含量为12.8%,粗蛋白含量21.08%,粗灰分含量7.75%,其含量均高于大部分无性系。除粗纤维外,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均达到或超过优良牧草的标准。红花刺槐的营养元素Cu、Fe、Mn、Zn的总量是773.209 3 mg/kg,为8个无性系中最高,比普通刺槐的总量高348.402 2 mg/kg。但具体到每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各无性系之间互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刺槐 营养测定 饲用特性
下载PDF
山西省四种植物新记录种 被引量:3
4
作者 武红柱 徐树文 崔顺昌 《山西林业科技》 1999年第2期20-21,共2页
对1998 年发现的山西省植物新记录种——刺旋花、羽叶火炬树、脱皮榆和红花刺槐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山西 植物 新记录种 刺旋花 羽叶火炬树 脱皮榆
下载PDF
香花刺槐离体诱导培养试验初报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丽荣 苏荣德 +2 位作者 李忠利 张明伟 王洪波 《辽宁林业科技》 2004年第4期4-5,14,共3页
以香花刺槐的叶腋嫩芽生长锥为外植体进行组织诱导培养,经过多组合培养基对比试验,筛选出诱导分化、继代增殖、生根培养3个阶段的最佳培养基配方。
关键词 香花刺槐 诱导培养
下载PDF
香花槐引种栽培初报
6
作者 张茂钦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91-93,96,共4页
经过3年的引种栽培,香花槐表现出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强、生长快、开花早、花期长、花与叶同时展放、浓绿繁茂、红花绿叶等优良的生物学特性.适应于相似环境的绿化美化.
关键词 香花槐 引种栽培 生物学特性 绿化美化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香花槐引种栽培技术试验
7
作者 张林涛 麻仕栋 《甘肃林业科技》 2014年第1期30-34,共5页
在黄土高原沟壑区庆阳市引进香花槐进行栽培试验,繁殖试验证明:埋根繁殖直径0.8~0.3 cm的香花槐根穗出苗率、双株率最高,种根过粗或者过细,则发芽率低;嫁接繁育成活率达77.9%;定植栽培试验,总结出大苗栽植最适密度;通过物候期、生长... 在黄土高原沟壑区庆阳市引进香花槐进行栽培试验,繁殖试验证明:埋根繁殖直径0.8~0.3 cm的香花槐根穗出苗率、双株率最高,种根过粗或者过细,则发芽率低;嫁接繁育成活率达77.9%;定植栽培试验,总结出大苗栽植最适密度;通过物候期、生长节律、开花结实习性、形态特征、生态适应性及抗性观测,香花槐在庆阳各种立地条件,均能正常生长,且树干通直,生长快,说明庆阳市是香花槐的适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花槐 引种 育苗 栽培 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