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view of Colloid Transport in Fractured Rocks 被引量:12
1
作者 ZHANG Wei TANG Xiangyu +1 位作者 WEISBROD Noam GUAN Zhuo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2年第6期770-787,共18页
Recent recognition of colloid and colloidassociated transport of strongly sorbing contaminants in fractured rocks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exploring the transport behavior of colloids under conditions prevailing i... Recent recognition of colloid and colloidassociated transport of strongly sorbing contaminants in fractured rocks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exploring the transport behavior of colloids under conditions prevailing in the field.The rapid transport of colloids through fractured rocks-as affected by the hydraulic properties of the flow system,the properties of fracture surface and the geochemical conditionshas not been sufficiently elucidated,and predictions of colloid transport through fractures have encountered difficulties,particularly at the field scale.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s and modeling of colloid transport and retention in fractured rocks.Commonly use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and approaches for conducting colloid transport experiments at different scales,ranging from the laboratory to the field scale,are summarized and commented upon.The importance of various interactions(e.g.,dissolution,colloid deposition,generation,mobilization and deposition of filling materials within fractures) between the flowing solution and the fracture walls(in many cases,with skin or coating on the host rock at the liquid-solid interface) has been stressed.Colloid transport through fractures of high heterogeneity has not yet been well understood and modeled at the field scale.Here,we summarize the current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accumulated in the last two decades in regard to colloid and colloidassociated transport through fractures.Future research needs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运输 裂隙岩体 胶体 交通行为 实验技术 水污染物 水力性能 化学条件
下载PDF
岩洞处置库围岩胶体对Sr^(2+)的吸附性能研究
2
作者 阳刚 冷阳春 +1 位作者 沈统 庹先国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2-40,共9页
岩洞处置环境中,围岩作为阻滞放射性核素进入环境的最后一道屏障,其在长期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围岩胶体增大了核素迁移的风险。本文以围岩胶体和处置库拟处置的Sr^(2+)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围岩胶体稳定性及胶体对Sr^(2+)的吸附性能研究。稳... 岩洞处置环境中,围岩作为阻滞放射性核素进入环境的最后一道屏障,其在长期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围岩胶体增大了核素迁移的风险。本文以围岩胶体和处置库拟处置的Sr^(2+)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围岩胶体稳定性及胶体对Sr^(2+)的吸附性能研究。稳定性研究表明:pH、温度及岩洞处置库地下水中部分离子均对围岩稳定性有影响,围岩胶体在处置库地下水环境中拥有良好的稳定性能。通过吸附试验,考察了时间、pH、不同离子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及吸附等温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围岩胶体吸附Sr^(2+)在12 h达到平衡,平衡吸附量为41.79 mg·g^(-1);碱性环境下,吸附量随pH而增大;不同离子均对围岩胶体吸附Sr^(2+)有抑制作用,其阳离子抑制作用大于阴离子。围岩胶体对Sr^(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及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洞处置库 围岩胶体 Sr^(2+) 吸附
下载PDF
昆明地区某中低品位胶磷矿浮选试验研究
3
作者 王倚帆 张华 +1 位作者 唐湘林 杨尔勋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85-88,共4页
昆明地区某中低品位胶磷矿属于海相沉积大型层状磷块岩矿床,采用单一反浮选试验流程,研究其可选性以及最佳药剂制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原矿P_(2)O_(5)品位为24.46%,MgO含量为5.58%的矿石进行试验,当磨矿细度-0.074 mm达到89.97%,硫酸... 昆明地区某中低品位胶磷矿属于海相沉积大型层状磷块岩矿床,采用单一反浮选试验流程,研究其可选性以及最佳药剂制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原矿P_(2)O_(5)品位为24.46%,MgO含量为5.58%的矿石进行试验,当磨矿细度-0.074 mm达到89.97%,硫酸用量为16.0 kg/t,捕收剂YP6用量为2.0 kg/t,磷酸用量1.5 kg/t时,采用一次精选单一反浮选流程,可获得P_(2)O_(5)品位为31.07%,MgO为0.66%的合格磷精矿,P_(2)O_(5)回收率为89.95%的选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磷矿 单一反浮选 药剂制度 脱镁
下载PDF
河套平原第四纪沉积物中砷的赋存形态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存荣 刘文波 +2 位作者 刘滨 李金凤 李飞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60-770,共11页
从水-岩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分析沉积物中砷的含量和存在形态,把握砷如何溶于地下水是研究高砷地下水形成机理的重要视点之一。笔者通过对岩、土样品的分析、测试和不同介质(水、酸、碱)的溶出实验,研究了河套平原第四系沉积物中砷的存... 从水-岩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分析沉积物中砷的含量和存在形态,把握砷如何溶于地下水是研究高砷地下水形成机理的重要视点之一。笔者通过对岩、土样品的分析、测试和不同介质(水、酸、碱)的溶出实验,研究了河套平原第四系沉积物中砷的存在形态,认为河套平原第四系沉积物中的砷主要是以非晶质的胶体形式而存在。沉积物中的砷、铁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X射线仪和电子显微镜装着的EDS分析结果表明,在砷污染区,不同深度、不同岩性的钻探岩心样品中均未发现有砷矿物的存在;岩心中的有机质与砷含量不显示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且含量很低;沉积物中的砷很容易被碱性水溶液溶解出,其中对砂质沉积物中砷的溶出率为87.5%~98.75%,对粘土类沉积物中砷的溶出率为72.73%~84.21%,而该溶液对硫铁矿矿石(砷含量为87.30mg/kg)中砷的溶出率仅为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 溶出实验 赋存形态 水-岩相互作用
下载PDF
华北平原农灌咸淡水侵入界面渗透性变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元杰 吴庆华 +1 位作者 张薇 王贵玲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1-165,共5页
从研究应用背景、基础理论及模型、实验模拟等方面就微咸水灌溉过程,侵入界面土壤渗透性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以衡水典型研究区微咸水分布及水质矿化度分析数据为基础,应用地球化学模式PHREEQC,结合水敏性机理分析矿物迁移的存在形式及各... 从研究应用背景、基础理论及模型、实验模拟等方面就微咸水灌溉过程,侵入界面土壤渗透性变化进行分析研究。以衡水典型研究区微咸水分布及水质矿化度分析数据为基础,应用地球化学模式PHREEQC,结合水敏性机理分析矿物迁移的存在形式及各种形式之间的转化关系。结果表明:含高价离子农灌微咸水加快粘土胶体颗粒絮凝沉降能力强于低价离子,侵入过程矿化度梯度增加的同时渗透性降低,反向地球化学模拟表明粘土矿物大量参与水岩反应发生迁移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界面 胶体絮凝 水岩反应 PHREEQC反向模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