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光建筑——德国建筑师罗尔夫·迪施(Rolf Disch)的建筑观及建筑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韩卫萍 王崇杰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7-23,共7页
探讨了德国著名太阳能建筑师罗尔夫.迪施(Rolf Disch)的建筑观,从他对太阳能的利用、建筑材料与建筑结构的选择、各种生态技术的应用等方面对其具代表性的几个建筑作品进行了分析。通过探讨以期对国内绿色建筑设计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 rolf Disch 建筑观 太阳能 生态
下载PDF
Establish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ISSR-PCR Reaction System for Cymbidium faberi Rolfe 被引量:2
2
作者 汤秀菲 孙小琴 +1 位作者 彭德镇 杨柏云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0年第11期103-106,共4页
[Objective] By using the genomic DNA of Cymbidium faberi Rolfe as template,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esult of ISSR-PCR reaction system were researched and the optimal system was established.[Method] The genomic DNA... [Objective] By using the genomic DNA of Cymbidium faberi Rolfe as template,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result of ISSR-PCR reaction system were researched and the optimal system was established.[Method] The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from C.faberi Rolfe with method of modified CTAB.Different factors which affected ISSR amplification reaction were optimized.[Result] High-quality genomic DNA was obtained from C.faberi Rolfe.And the optimal reaction system was as follows:25 μl amplification reactions system contained 2.5 μl 10 × PCR buffer,2.0 mmol/L MgCl2,60 ng template DNA,160 μmol/L dNTPs,1.25 U Taq DNA polymerase,0.4 μmol/L ISSR primer and 15.85 μl ddH2O.The optimal amplification procedures were pre-denaturing for 5 min at 94 ℃,followed by 40 cycles of denaturing for 30 s at 94 ℃,annealing for 30 s at a temperature of 2-3 ℃ lower than melting temperature of each primer pair,extension for 50 s at 72 ℃.Then extension step of 7 min at 72 ℃ was performed.[Conclusion] The optimal system could provide a favorable basis for further study on genetic diversity of C.faberi Rolfe by using ISSR molecular marker techniq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mbidium faberi rolfe ISSR Reaction system OPTIMIZATION
下载PDF
环草石斛(D.loddigesii Rolfe.)快速繁殖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卢文芸 张宇斌 +2 位作者 唐金刚 乙引 严志坚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4期15-18,共4页
用环草石斛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通过形成丛生芽的形式快速繁殖试管苗,改变了过去通过原球茎诱导途径进行繁殖的方式,简化了操作步骤。结果表明:芽诱导、芽增殖与继代培养基、壮苗与生根培养基分别以MS... 用环草石斛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通过形成丛生芽的形式快速繁殖试管苗,改变了过去通过原球茎诱导途径进行繁殖的方式,简化了操作步骤。结果表明:芽诱导、芽增殖与继代培养基、壮苗与生根培养基分别以MS+NAA0 1mg/L+6-BA1 0mg/L、MS+NAA0 1mg/L+6-BA3 0mg/L、1/2MS+NAA0 7mg/L为最好;移栽最适基质以碳酸盐小石子∶杉木屑=1∶2,上面铺盖1cm厚的苔藓为最好,幼苗的成活率达95%;取材的位置不同对环草石斛出芽也有一定的影响,茎尖部位明显要高于其它部位,茎中部次之,而茎基部几乎不能萌发;茎段外植体苗比种子苗成株快,茎粗,苗壮,易成活;外植体苗分段增殖时基部茎段的增殖系数比上部茎段大,生长速度快。继代增殖苗段比野生植株增殖快。同时还总结了环草石斛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过程,并对其工业化生产进行了初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段 快速繁殖 环草石斛 外植体 NAA 6-BA 组织培养 MS 改变 部位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选环草石斛(D.loddigesii Rolfe.)组培苗壮苗生产工艺 被引量:3
4
作者 吴明开 朱国胜 +3 位作者 毛堂芬 刘作易 金家兴 毛秀华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65-269,共5页
采取正交试验设计对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Rolfe.)组培苗壮苗进行了优化生产工艺研究,以培养基(A)、添加物马铃薯汁液(B)、激素NAA(C)和pH值(D)为因素,以环草石斛组培苗的株高(cm)、茎粗(cm)、叶片数、叶面积(cm2)、根数、根长... 采取正交试验设计对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Rolfe.)组培苗壮苗进行了优化生产工艺研究,以培养基(A)、添加物马铃薯汁液(B)、激素NAA(C)和pH值(D)为因素,以环草石斛组培苗的株高(cm)、茎粗(cm)、叶片数、叶面积(cm2)、根数、根长(cm)、丛生芽数、单株鲜重(g)等各个性状的增加值为考察指标,优选环草石斛组培苗壮苗的生产工艺。其中自己设计了一种改良培养基(WM),结果显示,改良培养基、添加物马铃薯汁液、激素NAA和pH值均对环草石斛组培苗壮苗产生显著影响,其影响程度为培养基>pH>马铃薯汁液>NAA。由此正交试验筛选出环草石斛组培苗壮苗较优生产工艺为A3B3C3D2,即培养基WM,添加马铃薯汁液200 g/L,NAA2 mg/L,pH值5.6。优选出的壮苗工艺经济,简便,苗壮根多且长,适宜工厂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草石斛 正交试验 壮苗 优选
下载PDF
Study on Characteristic Fingerprint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the Pholidota cantonensis Rolfe.
5
作者 Peng LI Miao ZHANG +2 位作者 Yuanping JIANG Pingfeng LI Hua ZHU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5期122-124,共3页
[Objectiv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stablish a characteristic fingerprinting research method for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Zhuang medicine Pholidota cantonensis Rolfe.and its characteristic fingerprint of... [Objectives]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establish a characteristic fingerprinting research method for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Zhuang medicine Pholidota cantonensis Rolfe.and its characteristic fingerprint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in order to identify P.cantonensis.[Methods] Ten batches of P.cantonensis from different habitats in Guangxi and out of Guangxi (Shaoguan of Guangdong Province) were determined.The materials were extracted in 80% methanol ultrasonically for 1.5 h under the material-to-liquid ratio of 2.5 g/80 ml.The HPLC determination was carried out using an Agilent 1260 HPLP instrument equipped with an Agilent5 TC-C18 (2) column at the column temperature of 30 ℃,the wavelength of 280 nm and the injection volume of 10 μl using acetonitrile-0.4% phosphoric acid as the mobile phase and chlorogenic acid as the reference peak,and the detection took 58 min.[Results] The characteristic fingerprint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P.cantonensis were obtained,and the three chromatographic peaks of gallic acid,chlorogenic acid and syringaldehyde were compared.[Conclusions] This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Zhuang medicine P.cantonensis and provide guarantee for the clinical use of Chinese medic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lidota cantonensis rolfe. CHEMICAL COMPONENT FINGERPRINT HPLC
下载PDF
Pharmacognosy Identification of Xiaohuangcao (Dendrobium loddigesi Rolfe)
6
作者 Miao ZHANG Li LI +3 位作者 Jianbei TENG Hua ZHU Zhonghua DAI Long CHEN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3期177-179,共3页
[Objectives]Pharmacognosy identification was performed on Xiaohuangcao ( Dendrobium loddigesi Rolfe).[Methods]The medicinal materials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original plants,characters,microscopic structure and thin-l... [Objectives]Pharmacognosy identification was performed on Xiaohuangcao ( Dendrobium loddigesi Rolfe).[Methods]The medicinal materials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original plants,characters,microscopic structure and thin-layer iden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Results]D.loddigesi has obvious plant morphology,characters,microscopic structure and thin-layer ident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The stem of Xiaohuangcao is slender and cylindrical,and the surface is golden yellow;and the fiber bundles outside the vascular bundles are crescent-shaped or semi-circular in the stem transection.For the powder,crystal fiber can be observed;the vascular bundles are embedded with siliceous block cells;and there are more starch grains.In th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petroleum ether-ethyl acetate-butanone-glacial acetic acid (8.5∶ 3.5∶ 1.5∶ 5 d) was used as a developing solvent,and 10% sulfuric acid ethanol solution was used as a color developing agent.[Conclusions]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dicinal material and the formulation of its related quality stand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DROBIUM loddigesi rolfe Character IDENTIFICATION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下载PDF
峨嵋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节瘤结构及其与植物自身关系的研究
7
作者 马超 普布多吉 +2 位作者 陈彬 徐爱国 蒋思萍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4-520,共7页
研究了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雄色保护区内不同海拔环境中峨嵋蔷薇节瘤结构、发生的情况、发生规律及其功能的生态学效应。结果显示:(1)峨嵋蔷薇节瘤是由木质部增生致密组织形成不规则的无髓的轮纹结构,节瘤膨大由于分生组织形成植物肿瘤,由... 研究了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雄色保护区内不同海拔环境中峨嵋蔷薇节瘤结构、发生的情况、发生规律及其功能的生态学效应。结果显示:(1)峨嵋蔷薇节瘤是由木质部增生致密组织形成不规则的无髓的轮纹结构,节瘤膨大由于分生组织形成植物肿瘤,由大量大小宽10~15μm×长25μm×高30μm的细胞组成。(2)节瘤的发生与植物自身的生长状况显著相关,节瘤发生的密度与海拔梯度的关系不大.而与盖度和植株的高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081<0.01)。(3)研究区域尺度范围内,峨嵋蔷薇是区域内离散分布的重要种群,可见的节瘤枝干年龄大于9年,通过节瘤实现灌丛中个体的自疏作用,保持灌丛和整个种群的竞争优势。结论:峨嵋蔷薇的节瘤是与植物自身协同进化过程中形成,节瘤实现灌丛中个体相对快速增长和死亡,实现灌丛内个体在疏减,该文丰富了自疏现象的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嵋蔷薇 节瘤 重要值 自疏作用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f Pharmacognostical Identification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holidota cantonensis Rolfe.
8
作者 Pingfeng LI Peng LI +3 位作者 Liuyuan FAN Siqi NIU Miao ZHANG Hua ZHU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6期26-28,31,共4页
Research progress of pharmacognostical identification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Pholidota cantonensis Rolfe. was reviewed. This paper will facilitate assurance of the safety of clinical treatment.
关键词 Pholidota cantonensis rolfe. Pharmacognostical identification Chemical components
下载PDF
Viktor Rolf
9
《流行色》 2011年第1期68-72,共5页
视觉震撼Victor Horsting和Rolf Snoeren对于2011春季时装的理念是在男士衬衫上进行各种部件的重复。这对荷兰人展现在T台上的,毫不意外的,是一系列具有戏剧性的衣服,给人们带来精彩的视觉震撼,给时尚界带来新奇欣喜的冲击。
关键词 Victor 时尚界 荷兰人 视觉震撼 Viktor rolf 大皇宫 上金
下载PDF
Viktor & Rolf 独特美学
10
《流行色》 2011年第7期64-69,共6页
Viktor & Rolf由Viktor Horsting和Rolf Snoeren这两位毕业于著名的Arnhem Academy of the Arts的荷兰设计师于1993年在巴黎创建。这个二人组合一出道便以新奇的创意、浓烈的实验色彩和骨子里的Couture情结让人们领略到主流时尚以... Viktor & Rolf由Viktor Horsting和Rolf Snoeren这两位毕业于著名的Arnhem Academy of the Arts的荷兰设计师于1993年在巴黎创建。这个二人组合一出道便以新奇的创意、浓烈的实验色彩和骨子里的Couture情结让人们领略到主流时尚以外的另类精彩。他们的设计一直游走在艺术和时尚之间,以反传统的剪裁、颠覆性的比例、夸张的细节和前卫概念性的秀场布置而闻名,其带点玩味的设计及独特的时装美学概念一直是时装传媒的焦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概念 rolf Viktor 核心含义 双排 嵌花 十字军战士 无结构 褶裥 米尔
下载PDF
Viktor & Rolf 终止成衣系列
11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5年第6期137-137,共1页
荷兰设计师组合Viktor Horsting和Rolf Snoeren决定从2015年秋冬季开始终止Viktor&Rolf成衣系列,从而专注于品牌的高级定制、香水和授权业务。Viktor&Rolf将不会参与3月初的2015秋冬巴黎时装周,但会发布和出售其最后一个成衣系列——2... 荷兰设计师组合Viktor Horsting和Rolf Snoeren决定从2015年秋冬季开始终止Viktor&Rolf成衣系列,从而专注于品牌的高级定制、香水和授权业务。Viktor&Rolf将不会参与3月初的2015秋冬巴黎时装周,但会发布和出售其最后一个成衣系列——2015秋冬女装系列。Viktor Horsting和Rolf Snoeren在接受WWD采访时解释,成衣产业的快节奏和激烈竞争使他们的创意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f Viktor 高级定制 时装周 欧莱雅集团 战略决策 DIESEL 诺雷 最后一次
下载PDF
Rolf Benz
12
《建筑技术及设计》 2006年第2期14-14,共1页
作为软装家具业领军人物的Rolf Benz& Co.KG公司,在德国科隆家具展(2006年1月16日-22日)上推出一系列新家具,他们还就2006年的软装家具趋势作出预测,即传记性,沉静的奢华,未来与过去的相遇。
关键词 rolf Benz& Co.KG公司 软装家具业 德国科隆家具展 传记性
下载PDF
从Viktor&Rolf秀场服饰看当下服装造型要素“体”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时雅菁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12-16,共5页
本文是关于服装造型点、线、面、体四要素中"体"要素应用手法的研究与探讨。在服装上常规"体"要素表现形式的已有研究基础上,搜索大量图片、资料进行总结、归类和分析,发现"体"要素应用的三个阶段或层次:... 本文是关于服装造型点、线、面、体四要素中"体"要素应用手法的研究与探讨。在服装上常规"体"要素表现形式的已有研究基础上,搜索大量图片、资料进行总结、归类和分析,发现"体"要素应用的三个阶段或层次:"纯粹外形线"设计思想阶段,"夸张"和"强调"设计思想阶段以及Viktor&Rolf品牌服饰中的"体"要素应用的新思路。并进一步总结归纳出Viktor&Rolf品牌服装设计师对服装造型要素"体"创新应用的五个方法:与3D立体造型装置相结合;俄罗斯套娃——运用叠加法增大体积感;通过切割、镂空来强调"体"造型;从平面到立体中获得意外的"体"感;隐意视错形成立体感服装造型。本文中对于当下服装设计中"体"要素创新应用的研究是对现代服装设计方法研究的深入与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装 造型要素 维果罗夫
下载PDF
基于茚三酮比色法测定闽产细叶石仙桃总氨基酸含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温秀萍 于虹敏 +4 位作者 蔡沓栗 范世明 刘蔚雯 杨成梓 林羽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8-243,共6页
目的:优化溶剂回流提取-茚三酮比色法测定福建省不同产地细叶石仙桃中总氨基酸含量。方法:以甘氨酸为对照品,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细叶石仙桃中总氨基酸含量;考察不同影响因素对茚三酮法测定细叶石仙桃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检测... 目的:优化溶剂回流提取-茚三酮比色法测定福建省不同产地细叶石仙桃中总氨基酸含量。方法:以甘氨酸为对照品,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细叶石仙桃中总氨基酸含量;考察不同影响因素对茚三酮法测定细叶石仙桃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检测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考察溶剂用量、溶剂浓度、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细叶石仙桃中总氨基酸提取工艺的影响,并以其为考察指标,优化筛选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检测条件为测定波长568 nm、2%茚三酮溶液用量3.0 mL、缓冲液pH值6、缓冲液用量2.0 mL、水浴加热温度80℃、水浴加热时间40 min;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5%,乙醇用量35.0 mL,提取时间60 min,提取2次。在所收集到的福建省4个产地的细叶石仙桃中总氨基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永泰县、上杭县、屏南县、永春县。结论:优选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建立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细叶石仙桃的质量评价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样品中以永泰县所产的细叶石仙桃质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石仙桃 总氨基酸 茚三酮比色法
下载PDF
不同温度调节对云南独蒜兰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15
作者 徐春莲 和寿星 +7 位作者 汤王外 黄杏娥 杨文宏 郭应杰 苏畅 曹杨 王玲 郭承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5期184-186,共3页
通过云南独蒜兰种子无菌萌发获得原球茎;原球茎经过增殖长叶、生根培养获得组培苗;然后在温度为15、20、25、30、35℃下进行分别培养,光照时间12 h/d,光照强度1500 lx。挑选出30℃(T1)和35℃(T2)的组培苗转入变温条件(白天温度25℃、光... 通过云南独蒜兰种子无菌萌发获得原球茎;原球茎经过增殖长叶、生根培养获得组培苗;然后在温度为15、20、25、30、35℃下进行分别培养,光照时间12 h/d,光照强度1500 lx。挑选出30℃(T1)和35℃(T2)的组培苗转入变温条件(白天温度25℃、光照时长12 h,晚上温度20℃、光照时长12 h)的培养箱内进行培养,对照(CK)培养条件为温度25℃(光照时长24 h),光照强度均为1500 lx。定期观察云南独蒜兰叶片数量和长度、假鳞茎数量和大小、须根数。结果表明:假鳞茎数量、大小在35℃培养条件下最高,15℃培养条件下最低;叶片长度在25℃培养条件下最高,35℃培养条件下最低;叶片数量在25℃培养条件下最高,35℃培养条件下最低;须根数在35℃培养条件下最高,20℃培养条件下最低。通过变温继续培养后,假鳞茎数量、大小和须根数T2最多,叶片数量和叶片长度CK组最多。通过炼苗对比,传统云南独蒜兰组培苗炼苗成活率为83.3%,成苗率为72.4%,变温处理后云南独蒜兰组培苗炼苗成活率达到94.6%,成苗率达到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独蒜兰 温度调节 组培苗 生长变化
下载PDF
太宽河野生蕙兰濒危机制分析与保护研究
16
作者 赵腊梅 王刚狮 +2 位作者 刘瑞霞 时宝凌 贾泽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12-115,共4页
[目的]为野生蕙兰(Cymbidium faberi Rolfe)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太宽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生蕙兰种群繁育和恢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固定样方法,对野生蕙兰的资源进行调查,运用濒危系数分析法,以能够反映蕙兰濒危程度... [目的]为野生蕙兰(Cymbidium faberi Rolfe)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太宽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野生蕙兰种群繁育和恢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固定样方法,对野生蕙兰的资源进行调查,运用濒危系数分析法,以能够反映蕙兰濒危程度的活株数、自然枯死株数、幼苗数、开花植株数、坐果植株数、动物啃咬株数、人为采挖株数作为评价指标,对野生蕙兰濒危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各指标濒危系数表现为动物啃咬濒危系数(C动)0.99>坐果濒危系数(C果)0.93>幼苗濒危系数(C苗)0.89>开花濒危系数(C花)0.88>活株濒危系数(C活)0.83>人为采挖濒危系数(C人)0.71>自然枯死濒危系数(C枯)0.53。调查结果显示,综合濒危系数为0.82,依据国际濒危物种等级新标准,处于濒危状态,其中野生动物危害较大和自我更新能力差是导致保护区内野生蕙兰濒危的主要因素,同时与人的因素也密不可分。[结论]建议建立以保护野生蕙兰为主的重点保护区域,积极开展以野生蕙兰种群恢复为主的科学研究;设立野生动物补饲点,减少对野生蕙兰资源的破坏;加大宣传力度,禁止非法采挖、放牧等人为干扰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蕙兰 野生资源 濒危机制 保护 太宽河保护区
下载PDF
蕙兰雌雄配子和胚的发育
17
作者 李亚敏 刘志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4,共6页
以蕙兰(Cymbidium faberi Rolfe)‘郑孝荷’和‘新极品’为试验材料,结合石蜡切片和植物显微技术对蕙兰雌雄配子体和胚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①蕙兰花药4室,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小孢子四分体呈四面... 以蕙兰(Cymbidium faberi Rolfe)‘郑孝荷’和‘新极品’为试验材料,结合石蜡切片和植物显微技术对蕙兰雌雄配子体和胚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①蕙兰花药4室,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小孢子四分体呈四面体型或左右对称型。小孢子四分体在同一个胼胝质内完成有丝分裂形成成熟的2-细胞型四合花粉。②蕙兰开花当天,仅部分胚珠珠心组织分化形成孢原细胞,授粉成功后才能刺激大孢子母细胞形成和胚囊的进一步发育,授粉60 d发育成8核7细胞成熟胚囊。蕙兰胚囊的发育类型属葱型(双孢型),倒生薄珠心胚珠,双层珠被。③受精后,蕙兰的合子通过橫向分裂形成基细胞和顶细胞,基细胞和顶细胞均参与了胚体的形成,至授粉96 d,胚发育成熟。蕙兰胚的发育类型属紫菀型,成熟的蕙兰种子无胚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蕙兰 小孢子发生 雄配子体发育 大孢子发生 雌配子体发育 胚的发育
下载PDF
基于标准汤剂的千斤拔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18
作者 朱笑颜 肖功定 +4 位作者 陈洁 陈林 欧阳习叶 金剑 张水寒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11期1971-1979,共9页
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的千斤拔配方颗粒质量标准,为其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制备15批标准汤剂以建立千斤拔的特征图谱,通过对特征图谱的相似度评价及多元统计分析评价药材的产地、批间差异。制备3批千斤拔配方颗粒,比较配方颗... 目的:建立基于标准汤剂的千斤拔配方颗粒质量标准,为其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制备15批标准汤剂以建立千斤拔的特征图谱,通过对特征图谱的相似度评价及多元统计分析评价药材的产地、批间差异。制备3批千斤拔配方颗粒,比较配方颗粒与标准汤剂特征图谱的一致性,测定千斤拔标准汤剂和配方颗粒的出膏率及染料木苷的含量,计算染料木苷的转移率。结果:千斤拔标准汤剂特征图谱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共确定了3个共有峰。通过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不同产地的饮片制备的标准汤剂质量有差异,不同批次的饮片制备的标准汤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计算得15批千斤拔标准汤剂的出膏率为7.3%~13.9%,染料木苷质量分数为1.29~3.39 mg·g^(–1)、转移率为36.2%~81.7%。3批配方颗粒特征图谱与标准汤剂对照图谱一致,出膏率,染料木苷含量、转移率与标准汤剂接近,均在质量标准范围内。结论:以特征图谱、出膏率、染料木苷含量及转移率为指标,综合评价千斤拔标准汤剂与配方颗粒的一致性,建立的基于标准汤剂的千斤拔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合理可行,可为千斤拔配方颗粒的工艺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蔓性千斤拔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质量控制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Two New Triterpenes from the Orchid Pholidota yunnanensis Rolfe 被引量:3
19
作者 Zhi-MingBI Zheng-TaoWANG Luo-ShanX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16-119,共4页
Abstract: Two novel triterpenes (1 and 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orchid Pholidota yunnanensis Rolfe. Using chemical and spectral analyses (UV, IR, MS,1D-NMR and 2D-NMR), these two triterpenes were established as 25-me... Abstract: Two novel triterpenes (1 and 2) were isolated from the orchid Pholidota yunnanensis Rolfe. Using chemical and spectral analyses (UV, IR, MS,1D-NMR and 2D-NMR), these two triterpenes were established as 25-methylenecyclopholidonyl p-hydroxy-trans-cinnamate (1; named pholidotine A) and 25-methylenecyclopholidonyl p-hydroxy-cis-cinnamate (2; named pholidotine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CHIDACEAE Pholidota yunnanensis rolfe pholidotine A pholidotine B
原文传递
大叶千斤拔和蔓性千斤拔对大鼠重复给药的毒性研究
20
作者 杨鹏飞 吴梦瑶 +11 位作者 邓友田 卢素云 白璐 赵毅 王志远 蒋飞荣 陈磊 龚云 左之文 魏云 黄魏 刘翔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3期673-678,共6页
目的观察SD大鼠连续3个月经口灌服不同剂量大叶千斤拔干膏粉和蔓性千斤拔干膏粉的毒性反应与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检疫合格的SD大鼠15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大叶千斤拔低、高剂量组(7.6、61.0 g生... 目的观察SD大鼠连续3个月经口灌服不同剂量大叶千斤拔干膏粉和蔓性千斤拔干膏粉的毒性反应与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检疫合格的SD大鼠15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大叶千斤拔低、高剂量组(7.6、61.0 g生药·kg^(-1)),蔓性千斤拔低、高剂量组(6.9、60.6 g生药·kg^(-1)),共5组,每组30只动物,各给药组按10 mL·kg^(-1)灌胃给药,每日一次,连续90 d(3个月)。给药期末及恢复期末分别观测各组动物的体重、摄食量、血液学、血液生化、凝血、尿液及组织病变情况。结果与同期空白对照组比较,大叶千斤拔和蔓性千斤拔各剂量组动物体重、摄食量、血常规、血液生化、凝血、尿液指标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与药物相关的毒理学异常。SD大鼠经口灌服千斤拔3个月,大叶千斤拔和蔓性千斤拔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剂量(NOAEL)分别为61.0 g生药·kg^(-1)(相当于成人临床拟用剂量的22.6~67.8倍)、60.6 g生药·kg^(-1)(相当于成人临床拟用剂量的22.4~67.3倍)。结论大叶千斤拔和蔓性千斤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千斤拔 蔓性千斤拔 重复给药毒性 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剂量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