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解读《长恨歌》——兼述日本现阶段《长恨歌》研究概况 |
下定雅弘
李寅生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2
|
寻找上海——解读王安忆的《长恨歌》 |
崔志远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3
|
呼唤体悟性的智慧批评——对国内研究王安忆《长恨歌》的反思 |
张公善
|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4
|
从《长恨歌》与《长恨歌传》看中唐诗与小说之历史演进 |
徐海容
|
《云梦学刊》
|
2012 |
1
|
|
5
|
景观戏剧民族之路的创意探寻 |
高字民
魏铁平
|
《唐都学刊》
|
2012 |
1
|
|
6
|
民族景观戏剧的特色追求——以中国首部景观舞剧《长恨歌》为例 |
高字民
|
《唐都学刊》
|
2010 |
1
|
|
7
|
《长恨歌》两种译文的比较——基于诗歌翻译的标准 |
尤璐
|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1 |
1
|
|
8
|
论王安忆《长恨歌》的主题内涵 |
宋来莹
|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
2009 |
0 |
|
9
|
现实主义诗人的浪漫笔法——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新探 |
罗璇
|
《科教导刊》
|
2011 |
0 |
|
10
|
杨玉环文学形象演变研究——以《长恨歌》、《梧桐雨》、《长生殿》为例 |
徐晓玲
|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5 |
2
|
|
11
|
略论《长恨歌》的修辞艺术 |
黄玮
|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
2008 |
1
|
|
12
|
“物时代”的“英雄”——王安忆《长恨歌》与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 |
朱永富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2
|
|
13
|
陈鸿《长恨歌传》的阅读与欣赏——古代文言小说作品教学札记之一 |
许彰明
|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4
|
《长恨歌》:建立现代都市民间神话的一种努力 |
姜振月
赵彤
|
《长春大学学报》
|
2006 |
0 |
|
15
|
《长恨歌》中王琦瑶的物化爱情--用马克思“交换--消费”系统解读 |
李玉璞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0 |
1
|
|
16
|
清歌入云霄——关于《长恨歌》与《半生缘》的比较分析 |
李新宇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7
|
弱女子的命运悲歌——白居易《长恨歌》主题再探讨 |
张宁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