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期刊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ousands Pay Respects to Ronald Reagan
1
作者 Ryan Pearson 郑艺 《当代外语研究》 2004年第7期27-29,共3页
各行各业的人从四面八方赶来,向美国前总统里根告别。有人称赞他是“20世纪最好的总统”,有人对他的经济政策大加赞赏。而在反恐战争频繁、恐怖袭击不断的今天,美国人最深的感受是,这位未曾大动干戈的前总统曾经给予他们的安全感。
关键词 Thousands Pay Respects to ronald reagan
原文传递
从走近到疏远:美国与萨达姆政权的交易型代理关系困境(1979-1991)
2
作者 文少彪 王利莘 《战略决策研究》 2023年第6期31-50,I0001,I0002,共22页
本文从交易空间视角,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美国与伊拉克曾存在短暂的赞助-代理关系。关于美国和萨达姆政权的交易型代理关系破裂乃至失控的原因,学界主要从利益分化、能源安全和制裁的视角展开论述。但上述视角均侧重“美国中... 本文从交易空间视角,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美国与伊拉克曾存在短暂的赞助-代理关系。关于美国和萨达姆政权的交易型代理关系破裂乃至失控的原因,学界主要从利益分化、能源安全和制裁的视角展开论述。但上述视角均侧重“美国中心论”,没有足够重视萨达姆政权在赞助-代理关系中扮演的能动性角色。70年代至80年代初,苏伊关系的恶化和伊朗伊斯兰革命的扩张,为美国和伊拉克发展交易空间提供了基础,美伊关系由此经历了一段微妙的升温期。里根政府改变前任的中立政策,加大对伊拉克的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多方位援助,萨达姆政权则借机抬升其地区权势、开拓西方能源市场和购买先进武器。80年代中期至末期,尽管美国逐渐回调倾斜政策,但力度和决心不够,萨达姆政权则反向滥用美国的赞助,包括镇压异己和公然违反国际法使用化武,与美国的矛盾凸显。90年代前后,美苏关系改善,而美伊利益冲突已然难以调和,萨达姆政权强烈抵制融入美国中东新秩序的构想,引发美国对伊拉克惩罚升级。最终,萨达姆政权冒险入侵科威特,美伊交易空间彻底垮塌,双方的赞助-代理关系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赞助-代理关系 交易空间 里根政府 萨达姆政权
下载PDF
“战略防御计划”的提出与里根政府朝野的反应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磊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7-48,共12页
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美苏核均势下前苏联咄咄逼人的对外扩张形势,美国里根政府决定重整军备,提出战略力量现代化计划,发展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彻底消除前苏联的核威胁。除了里根个人对导弹防御的兴趣和信念,其白宫幕僚和以特勒、本德森... 20世纪80年代初,面对美苏核均势下前苏联咄咄逼人的对外扩张形势,美国里根政府决定重整军备,提出战略力量现代化计划,发展和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彻底消除前苏联的核威胁。除了里根个人对导弹防御的兴趣和信念,其白宫幕僚和以特勒、本德森为代表的政府外游说集团的支持与建议,也为里根推出"战略防御计划"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战略防御计划"的提出标志着美国核战略思想由"相互确保摧毁"转向"相互确保安全"的重大转变。虽然它引发了美国朝野的争论,但依然开启了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建设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根 战略力量现代化 导弹防御 “战略防御计划”
下载PDF
20世纪后半期发达国家政府改革思潮及其实践述评
4
作者 李巍铭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5,共5页
20世纪后半期发达国家政府改革可以归纳为"一个起点多重原因,两个模式多种版本,三个领域多个阶段,四个特点影响深远"。所谓"一个起点",是指以凯恩斯主义为主导的政府模式;"两个模式"是指美英模式与莱茵模... 20世纪后半期发达国家政府改革可以归纳为"一个起点多重原因,两个模式多种版本,三个领域多个阶段,四个特点影响深远"。所谓"一个起点",是指以凯恩斯主义为主导的政府模式;"两个模式"是指美英模式与莱茵模式;"三个领域"是指政府功能的重新定位、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以及政府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四个特点"是指主体的广泛性与内容的全面性、各国改革取向的一致性、改革相对于以往政府模式的逆反性激进性、改革进程的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改革 “撒切尔-里根主义”
下载PDF
美苏中程核力量谈判中的亚洲中导问题
5
作者 欧阳洛奇 《军事历史研究》 CSSCI 2022年第2期101-112,共12页
冷战后期,美苏就中程核力量削减问题展开了艰苦谈判。虽然美国在谈判初期提出相关削减必须放眼全球,但由于当时美苏将更多精力聚焦于欧洲中导问题,加之分歧严重,双方的亚洲中导问题谈判一直进展迟缓。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在2000年前... 冷战后期,美苏就中程核力量削减问题展开了艰苦谈判。虽然美国在谈判初期提出相关削减必须放眼全球,但由于当时美苏将更多精力聚焦于欧洲中导问题,加之分歧严重,双方的亚洲中导问题谈判一直进展迟缓。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在2000年前全面销毁核武器的倡议,但仍试图将地理范围限制在欧洲。面对苏联的裁军攻势,美国转而更加强调削减亚洲中导的必要性,以图保持在谈判中的主动权。针对美国的反建议,苏联在该问题上的原有立场开始松动。在雷克雅未克峰会中,美苏初步达成了在欧洲以外地区各保留100枚中导弹头的临时协议。随着美国立场得到更多国家的支持,以及出于彻底消除欧洲中短导的考虑,苏联最终接受了“全球双零点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导谈判 亚洲中导 “零点方案” 戈尔巴乔夫 里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