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反馈穴位刺激联合Rood技术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孟海超 曲淑婕 +5 位作者 常永霞 郝丽莎 赵海璐 马秋云 左小宏 王正田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4期341-346,共6页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穴位刺激联合Rood技术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12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均接受...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穴位刺激联合Rood技术对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12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均接受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维持水及电解质稳定性等常规治疗,同时配合作业治疗、物理治疗及心理治疗等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接受Rood技术治疗(感觉刺激诱发肌肉反应训练、感觉刺激抑制肌肉反应训练、依照个体发育规律促进运动控制能力训练),1次/d,40 min/次,5 d/周,共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生物反馈穴位刺激,穴位选择足三里、阳陵泉、解溪、上巨虚穴,刺激频率保持50 Hz,持续4 s,每间隔12 s刺激1次,患者可耐受强度保持20~60 mA,按患者耐受水平调整,1次/d,15 min/次,5次/周,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10 m步行测试(10MWT)、六分钟步行试验(6MWT)、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和功能性步行分级(FAC)量表评估患者步行功能;采用胫前肌表面肌电信号(iMEG、RMS)评估患者胫前肌状态。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TUG明显下降,10MWT、6MWT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UG明显更低,10MWT、6MWT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AC分级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AC分级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胫前肌iEMG明显升高,RMS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胫前肌iEMG明显更高,RMS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穴位刺激联合Rood技术可改善脑卒中康复期患者步行功能、胫前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步行功能 rood技术 生物反馈穴位刺激
下载PDF
rood技术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疗效及对面动脉血流动力学、面部肌电图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徐婧婧 吕玲 张莹莹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6期503-507,共5页
目的探讨rood技术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疗效及对面动脉血流动力学、面部肌电图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rood技术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rood技术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疗效及对面动脉血流动力学、面部肌电图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100例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rood技术治疗,观察组给予rood技术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面动脉、唇上动脉、唇下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和阻力指数(RI)]、面部肌电图(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及鼻肌)。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33,P<0.05),观察组面动脉、唇上动脉和唇下动脉的Vs、Vd均高于对照组(t分别=7.34、5.41、6.49、5.32、6.59、5.22,P均<0.05),观察组面动脉、唇上动脉和唇下动脉的RI均低于对照组(t分别=4.76、4.63、4.42,P均<0.05),观察组眼轮匝肌、口轮匝肌和鼻肌肌电图指标均高于对照组(t分别=3.98、5.53、4.31,P均<0.05)。结论rood技术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疗效较好,能明显改善面动脉血流动力学、面部肌电图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od技术 醒脑开窍针刺法 中枢性面瘫 面动脉血流动力学 面部肌电图
下载PDF
五痿汤加减结合针刺及Rood疗法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临床观察
3
作者 王攀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6期1065-1067,共3页
目的:观察五痿汤加减结合针刺及Rood疗法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的疗效。方法:48例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研究组用五痿汤加减结合针刺及Rood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评分研究组... 目的:观察五痿汤加减结合针刺及Rood疗法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的疗效。方法:48例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治疗,研究组用五痿汤加减结合针刺及Rood疗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运动功能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能力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痿汤加减结合针刺及Rood疗法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脊髓损伤致截瘫 五痿汤加减 针刺 rood疗法
下载PDF
Rood技术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早期肩关节半脱位的作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传道 朱红军 +1 位作者 王海波 杨卫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71-1073,共3页
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GHS)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软瘫期[1],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7%-81%[2-3],与偏瘫后肩痛(hemiplegie shoulder pain,HSP)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处理,可... 肩关节半脱位(glenohumeral subluxation GHS)是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软瘫期[1],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7%-81%[2-3],与偏瘫后肩痛(hemiplegie shoulder pain,HSP)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处理,可严重影响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Rood技术和生物反馈治疗是临床上常见的康复治疗技术。本研究早期使用Rood技术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 肩关节半脱位 rood技术 脑卒中早期 康复治疗技术 脑卒中后 临床效果 常见并发症
下载PDF
Rood技术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软瘫期患者NIHSS、FMA评分及ASS分级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晏小华 熊建忠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1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Rood技术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软瘫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脑卒中软瘫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关节活动度(ROM)训练和低频电刺激;治疗组24例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RO... 目的观察Rood技术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软瘫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48例脑卒中软瘫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关节活动度(ROM)训练和低频电刺激;治疗组24例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ROM训练、低频电刺激的同时再加上Rood技术和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2周以及第4周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NIHSS)和Fugl-Meyer评分(FMA),并在4周后进行改良Ashworth评级(ASS)。结果治疗2周后,2组患者的NIHSS评分都有所下降,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Ashworth评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Rood技术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抑制软瘫期肢体痉挛,有效改善其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rood技术 运动想象疗法 运动功能
下载PDF
Rood技术结合面肌协调性训练治疗重度周围性面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许梦雅 朱庆华 +3 位作者 贾艳露 陈素艳 姜波 张振香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1年第24期2168-2175,共8页
目的探讨Rood技术结合面肌协调性训练治疗重度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06—2020-06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针灸、理疗等,治疗组采用Rood技术加面肌... 目的探讨Rood技术结合面肌协调性训练治疗重度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06—2020-06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重度周围性面瘫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针灸、理疗等,治疗组采用Rood技术加面肌协调性训练,同时采取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手段。总疗程4-6周,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Portmann评分。结果治疗后H-B分级:治疗组Ⅰ级8例(26.7%),Ⅱ级16例(53.3%),对照组H-B分级Ⅰ级1例(3.3%),Ⅱ级12例(40%),治疗组H-B分级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Portmann评分:治疗组(17.2±2.7)分,对照组(12.7±3.2)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H-B分级评分和Portmann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面部表情肌的解剖学走向,应用Rood技术结合面肌协调性训练治疗重度周围性面瘫,可使面肌的主、被动运动更充分,传入大脑的感觉信号更具体,更有利于中枢对肌肉再支配的恢复,可促进面部表情肌肌张力恢复,促进运动控制能力的提高,提升疗效,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周围性面瘫 rood技术 面肌协调性训练 面神经功能 神经康复
下载PDF
Rood疗法超早期干预早产儿的效果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满红 常燕群 +3 位作者 彭武江 李容汉 曾柳苑 黄智能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Rood疗法用于早产儿超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胎龄>32周的148例高危脑损伤早产儿,分为干预组(n=74)和常规组(n=74)。常规组进行常规诊治、早产儿日常护理及早产儿饮食。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生命体征稳定后即给予Rood... 目的探讨Rood疗法用于早产儿超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胎龄>32周的148例高危脑损伤早产儿,分为干预组(n=74)和常规组(n=74)。常规组进行常规诊治、早产儿日常护理及早产儿饮食。干预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生命体征稳定后即给予Rood疗法干预。所有研究对象在28 d(校正胎龄达足月)时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进行测试。结果干预组NBNA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在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被动肌张力及一般评估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原始反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ood疗法对促进早产高危脑损伤儿的行为神经发育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超早期干预治疗 rood疗法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下载PDF
Rood技术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郭俐宏 穆敬平 陈雄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Rood技术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Rood疗法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Rood组采用Rood疗法,联合组采用电针和Rood技术联合治疗,... 目的:观察Rood技术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Rood疗法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25例,电针组采用电针治疗,Rood组采用Rood疗法,联合组采用电针和Rood技术联合治疗,3组患者在治疗3周后分别进行疗效评定,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电针组愈显率为64%,总有效率为92%;Rood组愈显率为56%,总有效率为88%;联合组愈显率为84%,总有效率为96%。联合组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电针组和Rood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ood技术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od疗法 电针 周围性面瘫
下载PDF
Rood技术干预与常规口腔干预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营养不良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玲 裘小平 叶李娟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7年第21期1980-1984,共5页
目的探讨Rood技术干预和常规口腔干预对脑卒中存在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旨在为今后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07/2016-06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Rood技术干预和常规口腔干预对脑卒中存在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旨在为今后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07/2016-06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9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Rood技术干预)和对照组(常规口腔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和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48例,1级29例(60.42%),2级11例(22.92%),3级4例(8.33%),4级3例(6.25%),5级1例(2.08%);对照组48例,1级11例(22.92%),2级15例(31.25%),3级7例(14.58%),4级9例(18.75%),5级6例(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患者的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分别为73.69 g/L±2.28 g/L、36.07 g/L±3.36 g/L和122.48 g/L±14.13 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4 g/L±3.29 g/L、30.37 g/L±3.06 g/L和113.65 g/L±12.86 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8例,其中误吸6例(12.50%),肺部感染3例(6.25%),消化道并发症3例(6.25%),营养不良2例(4.17%);对照组48例,其中误吸17例(35.42%),肺部感染12例(25.00%),消化道并发症5例(10.42%),营养不良7例(14.58%).结论Rood技术干预能够有效促进脑卒中存在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误吸和营养不良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od技术 脑卒中 吞咽困难 营养不良
下载PDF
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面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若楠 牛明敏 赵树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18-1522,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多种感觉刺激治疗法或皮肤感觉输入促通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遗症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明显由于脑卒中导致面瘫后遗症状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多种感觉刺激治疗法或皮肤感觉输入促通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遗症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明显由于脑卒中导致面瘫后遗症状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治疗组(试验组)和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同时在相关部位皮肤的特殊区域施加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的治疗。治疗前后对脑卒中后遗症面瘫患者进行评定,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及症状量表的相关内容,结合面神经功能分级(MHBN)。结果治疗后根据评定均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治疗组(试验组)改善更加显著,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介入Rood技术联合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能够很大程度的恢复脑卒中后遗症面瘫患者的面部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面部进食状况,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手法 rood技术 神经肌肉低频电刺激仪 脑卒中后面瘫
下载PDF
Rood技术结合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 被引量:6
11
作者 龙耀斌 李智敏 黄福才 《中国康复》 2011年第5期389-390,共2页
目的:探讨Rood技术结合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并留置鼻饲管。观察组给予积极的Rood技术治疗,包括咽部冷刺激、舌肌按摩及主被动运动、吞咽训练... 目的:探讨Rood技术结合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并留置鼻饲管。观察组给予积极的Rood技术治疗,包括咽部冷刺激、舌肌按摩及主被动运动、吞咽训练,并配合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结果:经过4个月治疗,2组洼田饮水试验达4~5级的患者明显较治疗前增多,其中观察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5)。临床疗效比较,第1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第2组(30.0%、87.6%与13.3%、50.0%,P<0.01)。2组误吸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Rood技术结合间歇口腔胃管营养法能明显促进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降低误吸性肺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rood技术 间歇口腔胃管
下载PDF
眼针配合Rood物理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知博 刘东 +2 位作者 常悦松 乔鹤 贾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年第19期77-79,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确定眼针疗法配合Rood物理治疗技术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眼针配合Rood物理治疗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配合传统康复训练。...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确定眼针疗法配合Rood物理治疗技术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分组对照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眼针配合Rood物理治疗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配合传统康复训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肩痛缓解均有明显效果(P<0.01),且治疗组对于疼痛的缓解明显优于传统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促进患者上肢功能的提高(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眼针疗法配合Rood物理治疗技术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具有较好疗效,并且能够提高患者上肢功能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针疗法 rood物理治疗技术 中风 偏瘫 肩痛
下载PDF
Rood技术联合经口间歇胃管置管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薛芬 杨付连 +1 位作者 鲁娟娟 薛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3期27-28,共2页
目的分析Rood技术联合经口间歇胃管置管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经口间歇胃管置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ood技术。... 目的分析Rood技术联合经口间歇胃管置管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经口间歇胃管置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ood技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吞咽功能、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GF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Rood技术联合经口间歇胃管置管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更利于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rood技术 经口间歇胃管置管
下载PDF
Rood疗法对重度窒息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宁 张金桥 +1 位作者 常燕群 黄智能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2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Rood疗法对重度窒息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诊断为重度窒息的患儿36例为试验组,在常规新生儿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ood疗法为主的早期康复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各行1次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 目的探讨Rood疗法对重度窒息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诊断为重度窒息的患儿36例为试验组,在常规新生儿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Rood疗法为主的早期康复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各行1次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对照组为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上一年收治的诊断为重度窒息的患儿41例,与试验组接受同样的新生儿科常规治疗,并有NBNA测定的详细记录。结果给予Rood疗法治疗的试验组复测NBNA在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及被动肌张力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Rood疗法有利于重度窒息新生儿神经行为能力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od疗法 重度窒息 新生儿 神经行为能力
下载PDF
运用Rood技术刺激手三阳经治疗脑卒中后软瘫期上肢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方存 陈燕飞 +1 位作者 李丹 蒋姚琼 《光明中医》 2019年第21期3238-3240,共3页
目的探讨运用Rood技术刺激手三阳经对脑卒中后软瘫期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脑卒中后软瘫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电针、上肢关节被动活动、滚筒作业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中药烫熨治疗等常规治... 目的探讨运用Rood技术刺激手三阳经对脑卒中后软瘫期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36例脑卒中后软瘫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予以电针、上肢关节被动活动、滚筒作业训练、神经肌肉电刺激、中药烫熨治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ood技术刺激手三阳经。2组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脑卒中后软瘫期患者的上肢肌张力(改良的Ashworth)、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BI)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改良的Ashworth、FMA评分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升高(P<0.05),观察组上肢改良的Ashworth、FMA评分、M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运用Rood技术刺激卒中后软瘫期上肢手三阳经,可以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痿病 卒中后 软瘫期 rood技术 康复
下载PDF
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Rood技术对脑卒中软瘫期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雪迪 徐雪梅 +5 位作者 陈和木 赵凯 刘奔 陈岩 王古月 高晓平 《安徽医学》 2022年第9期995-998,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Rood技术对脑卒中软瘫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软瘫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常规康复治疗)、NMES...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联合Rood技术对脑卒中软瘫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软瘫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常规康复治疗)、NMES组(20例,常规康复治疗联合NMES治疗)和联合组(20例,常规康复治疗、NMES治疗联合Rood治疗)。治疗前后使用平均肌电值(AEMG)评估上肢肌肉的激活程度;治疗4周后,使用改良的Ashworth分级量表(MAS)评估上肢肌张力、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MAS分级、FM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MAS分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7);联合组较NMES组、联合组较对照组FM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治疗前,3组患者AEMG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96,P=0.612);3组患者AEMG值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AEMG值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NMES联合Rood技术可以较好的激活肌肉、促进肌肉主动收缩、更快的渡过软瘫期,改善脑卒中软瘫期患者上肢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rood技术 软瘫期 上肢运动功能 表面肌电
下载PDF
方氏头针联合Rood技术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疗效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赵卫锋 陆鹤 +6 位作者 袁清 安军明 任媛媛 宋峰 韩静 李超 张竞文 《陕西中医》 2018年第5期641-644,共4页
目的:通过方氏头针联合Rood技术对早期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干预,探讨方氏头针对中风偏瘫早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中风偏瘫早期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普通... 目的:通过方氏头针联合Rood技术对早期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干预,探讨方氏头针对中风偏瘫早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中风偏瘫早期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配合Rood技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方氏头针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和Ashworth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FM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shworth量表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方氏头针加Rood技术和普通针刺加Rood技术均可明显改善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方氏头针加Rood技术治疗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疗效优于普通针刺加Rood技术且疗效满意,可作为临床中风偏瘫早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优化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针灸疗法 @方氏头针 @rood技术
下载PDF
Rood技术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磊 焦振兴 姚蔚峦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2793-2794,共2页
[目的]分析Rood技术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6月—12月收治的50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早期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Rood技术。1个疗程后采用Peabody运... [目的]分析Rood技术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6月—12月收治的50例高危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早期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Rood技术。1个疗程后采用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对两组患儿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治疗后PDMS‑2评分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ROOD技术可改善患儿运动功能,促进患儿运动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早期干预 rood技术 运动功能 疗效 应用 效果
下载PDF
方氏头针结合Rood技术治疗早期中风偏瘫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赵卫锋 陆鹤 +3 位作者 刘国强 任媛媛 安军明 盛刚 《陕西中医》 2018年第11期1623-1626,共4页
目的:通过方氏头针结合Rood技术对中风早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进行干预,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照1∶1∶1比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予常规针刺治疗,B组:予方氏头针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方氏头针配合Rood... 目的:通过方氏头针结合Rood技术对中风早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进行干预,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按照1∶1∶1比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予常规针刺治疗,B组:予方氏头针治疗,C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方氏头针配合Rood技术治疗,3组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3、4疗程结束后,分别采用ADL评分、NIHSS评分、Ashworth量表评分、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ADL评分比较,第2、3疗程结束,C组与A、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4疗程结束,A、B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A、B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NIHSS评分比较:第2、3疗程结束后C组与A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4疗程结束后C组与A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C组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B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shworth量表评分:与自身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A、B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简式Fugl-Meyer评分比较:第4疗程结束后,C组上肢FMA评分与A、B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第3个疗程结束后,C组下肢FMA评分与A、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第4个疗程结束后,C组下肢FMA评分与A、B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临床疗效比较:B组与C组比较,虽无统计学差异,但方氏头针与Rood技术组总有效率更高,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方氏头针联合Rood技术治疗中风早期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疗效确切,与单纯使用常规针刺或方氏头针比较,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残疾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遗症 头针 @方氏头针 @rood技术
下载PDF
足部运用Rood技术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曹秀丽 梁英 陈瑞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32期52-53,共2页
目的研究足部运用Rood技术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2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用Rood技术,分别对足底皮肤触压觉及踝关节本体感... 目的研究足部运用Rood技术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2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运用Rood技术,分别对足底皮肤触压觉及踝关节本体感觉进行强化刺激。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对2组患者的平衡功能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结果经过6周治疗,2组患者的BBS评分及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其中,实验组患者的BB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比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足部运用Rood技术结合常规康复治疗能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 rood技术 脑卒中偏瘫 平衡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