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of the effect of the Astragalus-Coptis drug pair on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1
作者 Mo-Yan Zhang Shu-Qin Zheng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 2024年第7期1562-1588,共27页
BACKGROUND 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is the primary cause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The Astragalus-Coptis drug pair is frequently employed in the management of DKD.However,the precise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BACKGROUND 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is the primary cause of end-stage renal disease.The Astragalus-Coptis drug pair is frequently employed in the management of DKD.However,the precise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its therapeutic effect remains elusive.AIM To investigate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of multiple active ingredients in the Astragalus-Coptis drug pair on DKD through multiple targets and pathways.METHODS The ingredients of the Astragalus-Coptis drug pair were collected and screened using the TCMSP database and the SwissADME platform.The targets were predicted using the SwissTargetPrediction database,while the DKD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was obtained from the 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DKD targets were acquired from the GeneCards,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 database,and DisGeNET databases,with common targets identified through the Venny platform.The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and the“disease-active ingredient-target”network of the common targets were constructed utilizing the STRING database and Cytoscape software,followed by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s and further screening of key targets and core active ingredients.Gene Ontology(GO)function 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pathway enrichments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DAVID database.The tissue and organ distributions of key targets were evaluated.PyMOL and AutoDock software validate the molecular docking between the core ingredients and key targets.Finally,molecular dynamics(MD)simulations were conducted to simulate the optimal complex formed by interactions between core ingredients and key target proteins.RESULTS A total of 27 active ingredients and 512 potential targets of the Astragalus-Coptis drug pair were identified.There were 273 common targets between DKD and the Astragalus-Coptis drug pair.Through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topology analysis,we identified 9 core active ingredients and 10 key targets.GO and KEGG 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es revealed that Astragalus-Coptis drug pair treatment for DKD involves various biological processes,including protein phosphorylation,negative regulation of apoptosis,inflammatory response,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These pathways a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the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receptor for AGE products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as well as the Lipid and atherosclerosis.Molecular docking and MD simulations demonstrated high affinity and stability between the core active ingredients and key targets.Notably,the quercetin-AKT serine/threonine kinase 1(AKT1)and quercetin-tumor necrosis factor(TNF)protein complexes exhibited exceptional stability.CONCLUS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DKD treatment with the Astragalus-Coptis drug pair involves multiple ingredients,targets,and signaling pathways.We propose a novel approach for investigat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Astragalus-Coptis drug pair on DKD.Furthermore,we suggest that quercetin is the most potent active ingredient and specifically targets AKT1 and TNF,providing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of pharmacologically active ingredients and elucidating their molecular mechanisms in DKD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coptis chinensis franch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Network pharmacology Molecular docking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下载PDF
复合木霉制剂防治黄连根腐病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伍晓丽 王钰 +1 位作者 刘飞 陈大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9,共13页
为评价复合木霉制剂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并揭示其防病机理,为黄连根腐病专用微生物农药的研发奠定基础,本试验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钩状木霉T.hamatum、拟康宁木霉T.koningiopsis等4种木... 为评价复合木霉制剂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并揭示其防病机理,为黄连根腐病专用微生物农药的研发奠定基础,本试验将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长枝木霉T.longibrachiatum、钩状木霉T.hamatum、拟康宁木霉T.koningiopsis等4种木霉配制的复合制剂和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以不同的方式分别施用于黄连,统计根腐病发生情况,检测黄连根部防御酶活性,用高通量测序分析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复合木霉制剂对尖镰孢导致的根腐病具有明显预防效果;复合木霉制剂和尖镰孢分别接种黄连可提高SOD、POD、CAT、PAL、PPO等防御性酶活性,产生诱导抗性;而它们先后接种黄连可产生强化效应,从另一个途径提高植株抗病性。复合木霉制剂和尖镰孢都会降低真菌的数量、多样性,和某些真菌的相对丰度,而复合木霉制剂的抑菌作用更强烈,尤其能明显抑制尖镰孢、Ilyonectria sp.等病原真菌的生长,且能改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木霉和尖镰孢都能在土壤中较长期定殖。可见,复合木霉制剂可以预防尖镰孢导致的黄连根腐病,防病机理包括诱导黄连植株产生抗性,接种后再遭受病原菌侵染产生的强化效应,优化土壤真菌群落结构,抑制土壤中病原菌等,且有效期较长。因此复合木霉制剂具有开发为微生物农药防治黄连根腐病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木霉制剂 黄连根腐病 根际土壤 防御酶活性 真菌群落结构
下载PDF
黄连根腐病土赤壳属病原真菌的鉴定 被引量:7
3
作者 伍晓丽 陈大霞 +2 位作者 刘飞 王钰 李隆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99-305,共7页
【目的】鉴定黄连根腐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组织分离法得到病根土赤壳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步筛选出疑似病原,通过活体回接鉴定出其中的病原菌,对病原菌的菌落形态、产孢结构、孢子类型和形态等进行观察和... 【目的】鉴定黄连根腐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组织分离法得到病根土赤壳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步筛选出疑似病原,通过活体回接鉴定出其中的病原菌,对病原菌的菌落形态、产孢结构、孢子类型和形态等进行观察和测量,同时对其ITS序列测序,在Gene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共分离到土赤壳属真菌38株。不同株系的菌株侵染力有较大差异。其中二株菌致病性强,分离频率高,是病原菌。它们的ITS序列与Ilyonectria liliigena和I.destructans的同源性分别达99%,形态特征与这两株菌一致。结合分子和形态鉴定结果,将二者分别鉴定为I.liliigena和I.destructans。此外,部分土赤壳菌的菌落形态和致病性在培养过程中发生了变异,其ITS序列碱基也发生了突变。【结论】I.liliigena和I.destructans是黄连根腐病的病原真菌,这类土赤壳属真菌基因易发生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根腐病 病原真菌 土赤壳属 基因突变
下载PDF
黄连根腐病腐霉属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6
4
作者 伍晓丽 陈大霞 +2 位作者 刘飞 王钰 李隆云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7-43,共7页
黄连是我国的重要中药材,根腐病是黄连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大面积爆发,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明确其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病根中的腐霉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步筛选出疑似病原菌,再通过活体回接明确病原菌,利用分子鉴定和... 黄连是我国的重要中药材,根腐病是黄连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大面积爆发,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为了明确其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病根中的腐霉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步筛选出疑似病原菌,再通过活体回接明确病原菌,利用分子鉴定和形态鉴定将病原菌鉴定到种,并筛选出病原菌菌株的最适合培养基.结果共计分离到腐霉属真菌8株,其中Pythium.macrosporum在室温(日均温4.7~11.2℃)和25℃离体回接和活体回接时均显示致病性.根据以上结果推断,P.macrosporum是病原菌之一,且具有在高温和低温都能致病的能力.纯脱皮小麦粒是P.macrosporum的最佳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根腐病 腐霉属 病原菌
下载PDF
黄连须根总生物碱及单体的联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柳明 叶小利 +5 位作者 梁艳婷 王亮 蓝萍 陈新 黄文文 李学刚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44-1646,共3页
目的研究从黄连须根中分离纯化黄连生物碱单体和总碱的联产工艺。方法用0.3%硫酸水加热回流提取黄连须中总生物碱,用石灰乳调节提取液pH为5~6,过滤;滤液用JG-101树脂吸附,用不同洗脱剂分步洗脱;重结晶获得药根碱和小檗碱单体,盐析获得... 目的研究从黄连须根中分离纯化黄连生物碱单体和总碱的联产工艺。方法用0.3%硫酸水加热回流提取黄连须中总生物碱,用石灰乳调节提取液pH为5~6,过滤;滤液用JG-101树脂吸附,用不同洗脱剂分步洗脱;重结晶获得药根碱和小檗碱单体,盐析获得黄连总生物碱;用HPLC分析黄连生物碱及总碱含量。结果用2%氢氧化钠洗脱,酸中和后重结晶得药根碱单体;再用70%酸性甲醇(1%H2SO4)溶液洗脱总生物碱;洗脱液中加入2%NaCl沉淀并重结晶得小糪碱单体;上清液加20%NaCl沉淀获得余下总生物碱。结论用JG-101树脂能够很好吸附黄连总生物碱,药根碱和小檗碱单体的纯度均达到95%以上,总生物碱(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和药根碱之和)的含量为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须根 总生物碱 生物碱单体 联产工艺 树脂
下载PDF
黄连须生物碱时空分布及产地加工工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庞婕 王德珍 +3 位作者 邹宗尧 王燕枝 高倩 李学刚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5-397,共3页
目的:研究黄连须生物碱含量的时空分布,以及黄连须产地加工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时间、不同生长部位黄连须中生物碱含量,并研究了水洗对黄连须鲜品和干品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采收时间的黄连须总生物碱... 目的:研究黄连须生物碱含量的时空分布,以及黄连须产地加工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采收时间、不同生长部位黄连须中生物碱含量,并研究了水洗对黄连须鲜品和干品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采收时间的黄连须总生物碱含量基本不变,为2.5%-2.9%。其中,小檗碱和黄连碱含量较高,达1%左右,巴马汀含量很低,仅0.1%;靠近黄连主根的黄连须(近须)总生物碱含量较高,近4%,远离主根(远须)的总生物碱含量较低,为2%左右;黄连须鲜品洗涤后生物碱含量几乎不变,干品洗涤后生物碱大大减少。结论:灰渣中的近须的利用价值大于丢弃在田间的远须;水洗对黄连须鲜品生物碱含量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须 生物碱含量 时空分布 加工工艺
下载PDF
石柱黄连根腐病发生的相关生态因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成前 余中莲 +4 位作者 杨娟 雷美艳 全健 杨天建 宋旭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0-166,共7页
为明确石柱黄连根腐病发生的生态条件、危害特点和防治对策,对67块石柱黄连地块的海拔、土壤质地类型、植被类型、坡度、荫蔽度、黄连耕作制度、生长年限等生态因子与根腐病发病情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测定了几种杀菌剂对黄连根腐病的... 为明确石柱黄连根腐病发生的生态条件、危害特点和防治对策,对67块石柱黄连地块的海拔、土壤质地类型、植被类型、坡度、荫蔽度、黄连耕作制度、生长年限等生态因子与根腐病发病情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并测定了几种杀菌剂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黄连根腐病的发生程度与土壤质地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290,与耕作制度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503;轮作8年地块以3%甲霜·噁霉灵AS处理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为48.38%;轮作5年地块以75%百菌清WP处理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为52.07%;而连作地以50%多菌灵WP+80%代森锰锌WP(1∶1)混合药剂处理对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为33.34%。综上所述,选择沙壤或壤土且间隔8年以上轮作黄连,结合化学防治可有效控制黄连根腐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根腐病 生态因子 防治对策
下载PDF
健康/根腐病黄连根际土壤真菌组成与根部可培养真菌组成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伍晓丽 李隆云 +2 位作者 王钰 刘飞 陈大霞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09-2518,共10页
【目的】揭示黄连根腐病与根部可培养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组成的关系。【方法】用高通量测序法测定健康植株和根腐病植株根际土壤的真菌组成,并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鉴定其根部真菌。【结果】病株和健株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种属没有显著性... 【目的】揭示黄连根腐病与根部可培养真菌及根际土壤真菌组成的关系。【方法】用高通量测序法测定健康植株和根腐病植株根际土壤的真菌组成,并用组织分离法分离鉴定其根部真菌。【结果】病株和健株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种属没有显著性差异。健株根和病株根中分离出的真菌组成有明显差别:病株根中优势种是Phoma herbarum;优势属是Phoma sp.、Ilyonectria sp.。健株根中优势种是DSE真菌Cadophora orchidicola;优势属是Cadophora sp.。黄连根部可培养真菌的Shannon-Wiener指数种水平上病株均比健株高,属水平上健株比病株高。【结论】土壤中真菌数量及组成对根腐病的发生没有显著影响;Ilyonectria sp.可能包含病原真菌。根部真菌属水平多样性的降低可能与根腐病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根腐病 根部可培养真菌 Illumina高通量测序 根际土壤真菌组成 DSE菌
下载PDF
4种药剂对红阳猕猴桃根腐病的田间防治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庄启国 文星刚 +3 位作者 王丽华 李建华 甘铁军 李明章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5年第4期387-389,共3页
以红阳猕猴桃根腐病病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树环浇方法于4月和7月在田间各施用一次甲霜灵(1050mg a.i./L)、恶霉灵(330mg a.i./L)、木霉(5×109孢子/L)、亚磷酸盐(3000mg a.i./L)。结果表明,病株各处理间的株产量无显著差异,药剂各... 以红阳猕猴桃根腐病病株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树环浇方法于4月和7月在田间各施用一次甲霜灵(1050mg a.i./L)、恶霉灵(330mg a.i./L)、木霉(5×109孢子/L)、亚磷酸盐(3000mg a.i./L)。结果表明,病株各处理间的株产量无显著差异,药剂各处理均有增产作用。以正常植株平均果重为指标,木霉处理平均果重95.89g、甲霜灵处理平均果重92.83g,与其他三个处理在0.05水平呈显著差异;恶霉灵(80.64g)和亚磷酸盐(80.54g)与对照(79.67g)无显著差异。8月份甲霜灵和木霉处理落叶率为25%,恶霉灵和亚磷酸盐落叶率分别为35.7%和39.9%,均与对照(67.11%)在0.05水平呈显著差异。综合分析,甲霜灵和木霉菌是防治红阳猕猴桃根腐病的最佳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 根腐病 农药 田间防效
下载PDF
健康/根腐病黄连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及定殖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伍晓丽 韩娟 +4 位作者 刘飞 莫让瑜 潘媛 陈大霞 王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55-63,共9页
近几年来黄连根腐病日益严重,对黄连产业造成了较大影响。前期研究表明,黄连根部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定殖率与根腐病发生有明显关系,拟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从健康的和患有根腐病的黄连根部分离DSE,通过对ITS... 近几年来黄连根腐病日益严重,对黄连产业造成了较大影响。前期研究表明,黄连根部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 endophytes,DSE)定殖率与根腐病发生有明显关系,拟对此进行深入探讨。从健康的和患有根腐病的黄连根部分离DSE,通过对ITS序列进行测序和比对进行分子鉴定,比较其分离频率,并对不同产地的黄连根部DSE定殖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从黄连根部分离得到DSE 10株,健康黄连根部DSE分离频率明显高于患有根腐病黄连,且其优势菌种不同,健康根条的优势DSE为Cadophora orchidicola,根腐病根条优势DSE为Ceratobasidium sp.G3。不同产地、年生的黄连DSE定殖情况有明显差别。结果表明,DSE定殖率和黄连根腐病具有显著关系。DSE的定殖受土壤肥力、耕作措施、气候环境等多种生态、人为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根腐病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 多样性 定殖情况 分子鉴定
下载PDF
黄连、黄芩提取液与二氧化氯复配对结球甘蓝种传黑斑病的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易旸 孙成虎 +1 位作者 尚庆茂 张志刚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1-53,共3页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确立了黄连、黄芩提取液与二氧化氯对甘蓝链格孢菌抑制效果最佳的复配组合:黄连提取液13.48%、黄芩提取液15.56%、二氧化氯0.14%。用此复配剂浸种,芸苔链格孢菌和甘蓝链格孢菌的侵染率分别降低了9...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确立了黄连、黄芩提取液与二氧化氯对甘蓝链格孢菌抑制效果最佳的复配组合:黄连提取液13.48%、黄芩提取液15.56%、二氧化氯0.14%。用此复配剂浸种,芸苔链格孢菌和甘蓝链格孢菌的侵染率分别降低了97.33%和94.85%,且提高了种子发芽势及萌发相关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黄芩 二氧化氯 结球甘蓝 种传病害 黑斑病
下载PDF
笔柏根腐病病原及病原菌的寄生木霉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大椿 刘宝花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1期5-7,18,共4页
经鉴定笔柏(Sabina chinensis cv.Pyramidalis)根腐病病原为白纹羽菌(Rosellinia necatrix(Harting)Berlese=Dematophora necatrix Harting),同时从该病菌上分离得一株寄生木霉,经鉴定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 经鉴定笔柏(Sabina chinensis cv.Pyramidalis)根腐病病原为白纹羽菌(Rosellinia necatrix(Harting)Berlese=Dematophora necatrix Harting),同时从该病菌上分离得一株寄生木霉,经鉴定为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它对白纹羽菌具强烈的拮抗和寄生作用。正交试验测得白纹羽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5~28℃,最适pH6.5;哈茨木霉生长最适温度28℃,在偏酸性条件下生长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柏(Sabina chinensis cv.Pyramidalis) 根腐病 白纹羽菌 哈茨木霉 正交试验
下载PDF
黄连须根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赵邯涛 刘武阳 +2 位作者 李学刚 袁吕江 陈前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目的研究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须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黄连须根95%乙醇提取物氯仿部位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目的研究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须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黄连须根95%乙醇提取物氯仿部位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小檗碱(1)、黄连碱(2)、表小檗碱(3)、巴马汀(4)、药根碱(5)、非洲防己碱(6)、格兰地新(7)、木兰花碱(8)、8-氧化黄连碱(9)、13-甲基小檗碱(10)、阿魏酸(11)、4-O-阿魏酰基奎尼酸甲酯(12)、5-羟甲基糠醛(1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4)、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15)。结论化合物6~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须根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下载PDF
黄连根腐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被引量:7
14
作者 廖海浪 钟芙蓉 +2 位作者 柯汶佳 李娜 马云桐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0-912,共13页
目的分离鉴定黄连根腐病病原菌,从健康黄连根际根内筛选病原菌拮抗菌并对其拮抗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从感染根腐病黄连根系分离鉴定根腐病病原菌,并对其致病性和致病过程进行观察;从健康黄连根系分离拮抗菌并对其拮抗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目的分离鉴定黄连根腐病病原菌,从健康黄连根际根内筛选病原菌拮抗菌并对其拮抗活性进行评价。方法从感染根腐病黄连根系分离鉴定根腐病病原菌,并对其致病性和致病过程进行观察;从健康黄连根系分离拮抗菌并对其拮抗活性进行评价。结果从感染根腐病黄连根系分离获得12株病原菌,鉴定为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和燕麦镰刀菌(F.avenaceum),均具有较高的致病性,且7 d内可以导致离体黄连根系大面积感染。从健康黄连根系分离获得427株根际菌(358株细菌、69株真菌)和345株内生菌(170株细菌,175株真菌),经过平板拮抗实验共获得77株拮抗菌,其中拮抗细菌58株,拮抗真菌19株。细菌主要分布于芽胞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寡养单胞菌属(Stenotrophomonas)等。真菌主要分布于曲霉菌属(Aspergillus)、毛壳菌属(Chaetomium)、木霉菌属(Trichoderma)和青霉属(Penicillium)。在黄连离体根上,4株芽胞杆菌[贝莱斯芽胞杆菌(B.velezensis)GJ-JM-1、枯草芽胞杆菌(B.subtilis)GJ-TR-064、蕈状芽胞杆菌(B.mycoides)GJ-LB-021和假蕈状芽胞杆菌(B.pseudomycoides)GJ-YEM-005]与2种病原菌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结论镰刀菌为黄连根腐病主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健康黄连根系存在大量拮抗菌,可以作为黄连根腐病微生物防治的重要微生物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根腐病 病原菌 拮抗菌 活性评价
下载PDF
黄连根腐病发生与根际土壤、根茎内生、叶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变化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唐涛 袁斌 +4 位作者 王帆帆 郭杰 郭晓亮 段媛媛 游景茂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81,103,共10页
为了探讨细菌群落结构与黄连根腐病发生的关系,本文分析了两个不同地点健康和染病黄连的根茎、叶内生细菌和根际土壤细菌的组成和差异。结果显示,黄连根茎、叶片和根际土壤样品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最丰富,根茎内生菌次之。在所有... 为了探讨细菌群落结构与黄连根腐病发生的关系,本文分析了两个不同地点健康和染病黄连的根茎、叶内生细菌和根际土壤细菌的组成和差异。结果显示,黄连根茎、叶片和根际土壤样品中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最丰富,根茎内生菌次之。在所有样品中,主要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相较于健康黄连组样品,染病黄连根际土壤、根茎和叶片样品中多个菌属细菌相对丰度发生显著改变,如Vibrionimona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等,表明可能与黄连根腐病的发生有一定关联。此外,RDA分析表明,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全噬菌属Holophaga和雷尔氏菌属Ralstonia与黄连根际土壤有机质、有效氮、pH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分析了两个不同地点的健康和染病黄连根际、叶片内生细菌和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差异,为综合分析黄连根腐病的成因和机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根腐病 细菌群落结构 高通量测序 多样性
下载PDF
黄连根腐病发病因素分析及防治药剂筛选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昌云 张永至 +4 位作者 申杰 丁振华 陈加伦 聂广楼 孙现超 《植物医生》 2019年第4期24-27,共4页
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料,其根茎部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重庆市石柱县是黄连的重要产区,而近年来黄连根腐病的发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柱黄连产业的发展.因此明确黄连根腐病的发病因素,并筛选有效的化学药剂... 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料,其根茎部位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重庆市石柱县是黄连的重要产区,而近年来黄连根腐病的发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石柱黄连产业的发展.因此明确黄连根腐病的发病因素,并筛选有效的化学药剂,对防治黄连根腐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石柱县黄连根腐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开展室内药剂活性评估.调查与室内研究表明,营养失衡、种源带菌量高、土壤连作是根腐病发生的重要因素;30%噁霉灵300倍液,25%丙环唑250倍液、500倍液、1000倍液等能有效抑制黄连根腐病菌生长,平板抑菌活性可以达到94%以上.此外,笔者提出了黄连根腐病的防治意见,为黄连根腐病化学药剂预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根腐病 发病因素 药剂筛选
下载PDF
不同肥料处理下黄连生长指数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乔会 覃章辉 +3 位作者 万海英 殷红清 龙入海 杨永康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9-94,共6页
以黄连为试材,对黄连苗施用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化肥等不同肥料,并跟踪观测黄连苗根系在长度、体积、分根及粗度,叶片数、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及氮素含量等多个指标,研究了不同肥料对黄连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科学种植黄连提供参考依... 以黄连为试材,对黄连苗施用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化肥等不同肥料,并跟踪观测黄连苗根系在长度、体积、分根及粗度,叶片数、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及氮素含量等多个指标,研究了不同肥料对黄连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科学种植黄连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有机肥、微生物菌肥均可促进黄连苗根系在长度、体积、分根及粗度等多个方面生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黄连苗叶片数的增加及植株的长高,增加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及氮素含量,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搭配使用对黄连苗生长的促进比单独使用有机肥或单独使用菌肥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有机肥 微生物菌肥 根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黄连防治乙型肝炎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欣 李亚辉 +2 位作者 沙宗阁 李尧锋 杨长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5-280,共6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连治疗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分子机制,为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连有效化学成分,借助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TCMSP和Unip...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连治疗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分子机制,为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连有效化学成分,借助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TCMSP和Uniport数据库筛选活性成分潜在靶标。通过可视化和集成发现的数据库(DAVID)生物信息学资源进行通路富集分析,采用Rstudio的ggplot2绘制通路图;通过SYBYL2.1软件分析黄连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相互作用;借助Ligplot软件计算黄连活性最好的化学成分与关键靶点相互作用的氢键、疏水作用。结果筛选出黄连有效活性成分8个,筛选出潜在靶标84个,涉及代谢途径83条,包括乙型肝炎(P-Value=3.5E-19)和非酒精性脂肪肝(P-Value=9.9E-8)通路。通过分子对接明确穆坪马兜铃酰胺、盐酸巴马汀、槲皮素、(R)-四氢小檗碱是黄连治疗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活性成分;促分裂素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MAPK3可能是黄连治疗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键靶标蛋白。活性最好的化学成分穆坪马兜铃酰胺与7个关键靶标蛋白形成16氢键、63个氨基酸位点。结论初步筛选出黄连治疗乙型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活性成分及分子机制,可为黄连保肝活性成分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化学成分 乙型肝炎 脂肪肝 非酒精性 分子对接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Illumina高通量测序揭示黄连根腐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及多样性 被引量:36
19
作者 宋旭红 谭均 +2 位作者 李隆云 王钰 伍晓丽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5396-5403,共8页
目的对黄连根腐病病株及健株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组成、丰富度及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来分析黄连根腐病病株及健株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组成、丰度和多样性。用Spearman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真菌丰富度前35个属的... 目的对黄连根腐病病株及健株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组成、丰富度及多样性进行分析。方法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来分析黄连根腐病病株及健株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组成、丰度和多样性。用Spearman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真菌丰富度前35个属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高通量测序共获得106 267个有效标签(effective tags),主要分为子囊菌门、接合菌门、担子菌门、球囊菌门、壶菌门和Neocallimastigomycota。健株和病株土样真菌种群多样性差异不显著。病株土样中,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壶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株土壤;而接合菌门、球囊菌门和Neocallimastigomycota在病株土样的相对丰度则显著低于健株土样。在属水平上,病株土壤中镰刀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健株土样。Spearman分析结果表明,镰刀菌属与pH值和速效磷的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碱解氮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结论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与土壤真菌多样性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根际土 黄连根腐病 真菌种群组成 种群多样性 丰度
原文传递
黄连根腐病镰刀菌属病原真菌鉴定 被引量:34
20
作者 伍晓丽 王钰 +2 位作者 刘飞 陈大霞 李隆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23-1328,共6页
根腐病是黄连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大面积爆发,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也大大打击了连农的积极性。为了明确其病原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病根镰刀菌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步筛选出疑似病原真菌,再进行活体回接明确病原菌,结合分子... 根腐病是黄连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大面积爆发,给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也大大打击了连农的积极性。为了明确其病原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出病根镰刀菌属真菌,通过离体回接初步筛选出疑似病原真菌,再进行活体回接明确病原菌,结合分子鉴定和形态鉴定将病原菌鉴定到种。结果共计分离到镰刀菌属真菌20株,其中的5株离体回接和活体回接均显示强致病性。根据以上结果推断,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腐皮镰刀菌F.solani、三线镰刀菌F.tricinctum是黄连根腐病的病原真菌,且可能是复合侵染的前期入侵菌,其中尖孢镰刀菌在分离出的镰刀菌中占据优势,其他镰刀菌分离频率相对较低,因此在大田生产中应针对该菌进行重点防护。高温和高湿度会增强镰刀菌的致病性,据此推测,全球气候变暖使原本冷凉的黄连产区气温升高,适合病原菌生长繁殖入侵,可能是导致近年黄连根腐病大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解决黄连根腐病的方法除了研发和施用农药,还可以将种植基地向高海拔地区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根腐病 镰刀菌属 病原真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