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3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棱丝瓜种质资源在华南地区夏植的适应性评价
1
作者 郭元元 康德贤 +9 位作者 陈琴 李洋 梁劲 文俊丽 卢发仕 黎冬梅 张力 宋焕忠 农芳玲 陈振东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81,共9页
为鉴定评价有棱丝瓜种质资源夏植的适应性,选育适宜在华南地区夏植的有棱丝瓜品种提供种质基础,本试验以广西玉林市夏植的44份有棱丝瓜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种质夏植中主要农艺性状,并对种质资源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 为鉴定评价有棱丝瓜种质资源夏植的适应性,选育适宜在华南地区夏植的有棱丝瓜品种提供种质基础,本试验以广西玉林市夏植的44份有棱丝瓜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种质夏植中主要农艺性状,并对种质资源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4个有棱丝瓜种质资源在夏植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以单次采收产量折合产量变异较丰富,多样性指数以第一成瓜节位为最高。相关性分析发现,重要性状单次采收折合产量与全生育期长短和单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播种至始收天数和瓜花斑大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第一成瓜节位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将原有11个农艺性状指标转化为4个综合因素指标,累积贡献率达71.987%。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四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包括31份种质,属中低产类型;第Ⅱ类群包含1份种质,属晚熟高产类型;第Ⅲ类群包含1份种质,属长生育期高感霜霉病低产类型;第Ⅳ类群包括11份种质,属早熟高产类型。通过农艺性状综合对比分析,筛选出越夏产量表现较佳的5份种质:LCH8、LCH2、LCH4、LCH14、LCH25,适宜作为华南地区夏植品种选育的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棱丝瓜 种质资源 夏植 聚类分析 适应性评价
下载PDF
商陆(Phytolacca acinosa Roxb.)的锰耐性和超积累 被引量:47
2
作者 薛生国 陈英旭 +2 位作者 骆永明 Roger D Reeves 林琦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89-895,共7页
超积累植物的确证对成功实施重金属污染环境植物修复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野外调查和营养液培养试验 ,研究超积累植物商陆 (PhytolaccaacinosaRoxb )的锰富集特性 ,结果表明 ,商陆对生长介质中的Mn具有很强的耐性和累积能力。商陆在锰含... 超积累植物的确证对成功实施重金属污染环境植物修复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野外调查和营养液培养试验 ,研究超积累植物商陆 (PhytolaccaacinosaRoxb )的锰富集特性 ,结果表明 ,商陆对生长介质中的Mn具有很强的耐性和累积能力。商陆在锰含量高达 114× 10 3 mgkg-1的尾矿废弃地上依然生长良好 ,叶锰含量最高达 19 3× 10 3 mgkg-1。温室培养条件下 ,当生长介质中Mn浓度为 8 0 0 0mmolL-1时 ,虽然其生物量与对照相比有所降低 ,但植株仍能生长。随着生长介质中Mn浓度的升高 ,商陆叶和茎的Mn含量逐渐增加 ,生物富集系数则逐渐降低 ,但是地上部分锰积累量则先增加后减少。当Mn浓度为 5 0 0 0mmolL-1时 ,商陆地上部分锰积累量达到最大值 2 5 8 2mgplant-1;当Mn浓度为 12 0 0 0mmolL-1时 ,商陆仍能完成整个生命周期 ,叶锰含量达到最大值 36 4× 10 3 mgkg-1,生物富集系数为 5 5。不同锰供应水平下 ,商陆吸收的锰有87%~ 95 %被转移到地上部分。这进一步验证商陆的锰超积累特性 ,为利用超积累植物对大面积污染土壤实施植物修复提供了有力证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介质 商陆 积累量 锰含量 耐性 浓度 地上部分 植物修复 超积累植物 污染土壤
下载PDF
基于肠道菌群探讨粗壮女贞总苷对高脂血症金黄仓鼠的降脂作用机制
3
作者 徐晨曦 潘瑞乐 +4 位作者 董梦晨 杨志宏 李晓亚 金文 杨润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6-483,共8页
目的评价粗壮女贞总苷(total 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 extracted from Ligustrum robustum(Roxb.)Blume,LRTPG)对高脂血症金黄仓鼠的降脂作用并探讨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60只仓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LRTPG-... 目的评价粗壮女贞总苷(total 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 extracted from Ligustrum robustum(Roxb.)Blume,LRTPG)对高脂血症金黄仓鼠的降脂作用并探讨其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60只仓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LRTPG-L组、LRTPG-M组、LRTPG-H组。高脂饲料诱导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4周,进行血脂和肝脂含量检测,并采集对照组、模型组和LRTPG-H组仓鼠结直肠部位成形粪便进行16S rDNA测序。结果LRTPG对高脂血症仓鼠具有降低血清TG、TC、LDL-C水平和肝脏TG、TC含量的作用。肠道菌群测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LRTPG在门水平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增加拟杆菌门和疣微菌门相对丰度(P<0.01);科水平上明显升高克里斯滕森菌科、消化球菌科、疣微菌科相对丰度(P<0.05或P<0.01);属水平上明显升高颤螺菌属、颤杆菌克属、解黄酮菌属和阿克曼氏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或P<0.01)。这些菌群的变化均有益于LRTPG降脂作用的发挥。结论LRTPG可能通过改善高脂饮食导致的金黄仓鼠肠道菌群紊乱发挥降脂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壮女贞总苷 高脂血症 金黄仓鼠 肠道菌群 16S rDNA 降脂
下载PDF
两面针粗生物碱的富集
4
作者 郑朴 徐兴莲 +3 位作者 邓璐璐 李江 范艳华 穆淑珍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探索两面针对体外人红系白血病细胞(HEL细胞)增殖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粗生物碱富集方法,为两面针药材抗肿瘤活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浓度(60%、70%、80%、90%、100%)乙醇对两面针药材的干燥根进行提取,以最高提取率确定最佳提取条... 目的探索两面针对体外人红系白血病细胞(HEL细胞)增殖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粗生物碱富集方法,为两面针药材抗肿瘤活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不同浓度(60%、70%、80%、90%、100%)乙醇对两面针药材的干燥根进行提取,以最高提取率确定最佳提取条件;通过静态、动态吸附实验考察不同类型(HPD 100、XDA-5、D101、HPD 722、HPD 400)大孔树脂对两面针药材的吸附量确定上样量,富集两面针粗生物碱;采用噻唑蓝(MTT)法研究各组粗生物碱对HEL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两面针药材经5种浓度乙醇提取,其中60%乙醇提取浸膏的得率最高[(11.937±0.002)%];静态、动态吸附实验表明,5种大孔树脂对两面针药材吸附量为1:500(两面针浸膏:大孔树脂);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富集得到的粗生物碱对HEL细胞的增殖活性影响不同,两面针粗生物碱样品浓度为80μg·mL-1时,抑制率分别为(59.62±3.46)%(XDA-5)、(55.81±5.16)%(HPD 100)、(59.33±1.33)%(D101)、(79.63±1.02)%(HPD 722)、(83.97±0.38)%(HPD 400),HPD 400型大孔树脂富集的两面针粗生物碱抑制HEL细胞增殖作用最显著(P<0.01)。结论大孔树脂富集两面针粗生物碱工艺简单、可行,HPD 400型大孔树脂富集的两面针粗生物碱对HEL细胞抑制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 粗生物碱 提取与富集 大孔吸附树脂 抗白血病
下载PDF
气候变化下我国两面针潜在适生区预测分析
5
作者 张志远 钟明利 +2 位作者 李波 张可锋 曹后康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7-13,共7页
目的预测分析气候变化下广西特色药用植物两面针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为两面针的生态保育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结合49条两面针在我国的地理分布信息、19个环境因子和最大熵(MaxEnt)模型,构建物种分布模型,预测分析当前和未来气候变... 目的预测分析气候变化下广西特色药用植物两面针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为两面针的生态保育和人工栽培提供参考。方法结合49条两面针在我国的地理分布信息、19个环境因子和最大熵(MaxEnt)模型,构建物种分布模型,预测分析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下两面针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结果当前气候情景下,两面针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取决于4个环境因子:最冷季度降水量(Bio19)、最暖季度降水量(Bio18)、最干季度降水量(Bio17)、年平均气温(Bio1);未来气候情景下,两面针高适生区质心主要向东北和西北方向迁移,迁移距离范围为13.63~153.95km;两面针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稳定不变的高适生区与当前相比将减少至21.68%左右,且主要分布在广西西南地区,这些稳定不变区域可作为两面针半人工种植的首选地区。结论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制定两面针合理的生态保育和人工栽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以减少未来气候变化对两面针种群传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 气候变化 最大熵 潜在适生区 预测分析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斑兰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6
作者 陈苏森 吉训志 +6 位作者 张映萍 贺书珍 宗迎 秦晓威 鱼欢 初众 张昂 《中国热带农业》 2024年第2期53-60,共8页
斑兰叶是海南培育的新兴特色香料作物之一,目前亟待开发适宜斑兰叶的高品质干燥方法。研究通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和对比室内晾干、50℃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3种方式处理后斑兰叶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明确不同干燥方式... 斑兰叶是海南培育的新兴特色香料作物之一,目前亟待开发适宜斑兰叶的高品质干燥方法。研究通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和对比室内晾干、50℃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3种方式处理后斑兰叶主要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明确不同干燥方式对斑兰叶主要挥发性成分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对不同种类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影响较大。针对斑兰叶主要挥发性成分,微波干燥有助于斑兰叶主要香气成分2-乙酰-1-吡咯啉和主要活性成分角鲨烯的保留,但叶绿醇含量较其他干燥方式显著降低;常温干燥对叶绿醇的影响较小,却显著加速斑兰叶2-乙酰-1-吡咯啉和角鲨烯散失;热风干燥后叶绿醇和角鲨烯含量均较显著降低。因此,尽管微波干燥可能对斑兰叶色泽影响较大,但依然是最适宜的高品质斑兰叶的干燥加工方式。研究结果为拓宽斑兰叶应用场景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露兜 微波干燥 热风干燥 2-乙酰-1-吡咯啉 角鲨烯 叶绿醇
下载PDF
刺桐(Erythrina arborescens Roxb.)原形成层向维管形成层转化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兰利琼 包少康 +2 位作者 李平 卿人韦 傅华龙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28-533,共6页
作者对刺桐原形成层向维管形成层转化的研究表明 ,刺桐的维管形成层为叠生形成层 ,由分散的、排列成环的原形成层束转化而来 ,其转化过程是渐进的 .在初生生长的很早阶段就出现了长、短两类细胞 ,即原初的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原初的射线原... 作者对刺桐原形成层向维管形成层转化的研究表明 ,刺桐的维管形成层为叠生形成层 ,由分散的、排列成环的原形成层束转化而来 ,其转化过程是渐进的 .在初生生长的很早阶段就出现了长、短两类细胞 ,即原初的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原初的射线原始细胞 .它们分别发育转化为维管形成层中的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 .在转化过程中 ,长细胞的端壁由平截转变为尖削 ,短细胞则由短的长方形转变成近等径的多边形 .原初的射线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皆含有淀粉粒 ,纺锤状原始细胞的叠生状态直到次生生长出现以后才由于连续的径向垂周分裂而获得 .在 1~ 4年生枝中 ,随着年龄的增长 ,射线高度减小 ,宽度增加 .射线原始细胞可以伸长而转变成纺锤状原始细胞 ,从而将轴向的高射线隔分成矮射线 ,纺锤状原始细胞也可以由于横分裂而产生新的射线 .纺锤状原始细胞的长度一般为 170~ 2 90 μm ;射线原始细胞的长度一般为 2 8~ 5 3μ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桐 原形成层 维管形成层 转化 发育
下载PDF
土茯苓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筛选鉴定研究
8
作者 邹惠亮 陈柯 +4 位作者 王新财 成霄 孟令杰 刘百联 陈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58-1564,共7页
目的采用磁珠固定化酶和LC-MS/MS联用技术快速筛选土茯苓中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明确土茯苓中的降尿酸活性成分。方法以羧基磁珠作为载体通过共价偶联制成固定化黄嘌呤氧化酶。以固定化酶的特异性吸附作用对土茯苓中的黄嘌呤氧化酶抑... 目的采用磁珠固定化酶和LC-MS/MS联用技术快速筛选土茯苓中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明确土茯苓中的降尿酸活性成分。方法以羧基磁珠作为载体通过共价偶联制成固定化黄嘌呤氧化酶。以固定化酶的特异性吸附作用对土茯苓中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进行亲和筛选,以LC-MS/MS和对照品进行分析对比,并对筛选鉴定出的成分进行抑制活性和抑制类型进行考察。结果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表征了固定化黄嘌呤氧化酶的成功合成,酶固载量为70.50μg/mg,相对活力为79.44%。从土茯苓提取物中共筛选出13个活性化合物,并鉴定了11个成分。酶活性试验表明黄杞苷和异黄杞苷的抑制活性最强,与阳性对照别嘌呤醇接近,其IC_(50)值和抑制类型分别为32.25μg/mL、混合型抑制,35.12μg/mL、竞争性抑制。结论本方法直接从土茯苓提取物中筛选鉴定具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活性的成分,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复杂中药体系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茯苓 固定化酶 磁珠 抑制剂 黄嘌呤氧化酶
下载PDF
基于表型分类的珠芽魔芋种质资源综合评价
9
作者 石超峰 吴林璇 +4 位作者 高重智 谭军 周海燕 刘志 黄红梅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依照魔芋DUS测试方法,对引进的珠芽魔芋种质资源进行叶柄和球茎等性状特征记录,共分类出15份珠芽魔芋种质资源;基于各种质资源的性状开展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个赋值后的形态性状中叶柄主色的多... 依照魔芋DUS测试方法,对引进的珠芽魔芋种质资源进行叶柄和球茎等性状特征记录,共分类出15份珠芽魔芋种质资源;基于各种质资源的性状开展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个赋值后的形态性状中叶柄主色的多样性指数最大,叶柄表面质感的多样性指数最小;10个形态和品质性状中繁殖系数的变异系数最大,叶面半径的变异系数最小;叶面半径与叶柄基部直径、淀粉含量与氨基酸含量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叶柄基部直径与小叶数表现为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了生长势因子、葡甘聚糖(KGM)含量因子和干物质含量因子;以弥勒魔芋(ED43)为对照,筛选出FD21、CO32、JF32、AD21、AE31、JD51等6份种质材料,可作为选育优良珠芽魔芋品种的材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芽魔芋 种质资源 表型分类 多样性
下载PDF
多叶姜黄(Curcuma comosa Roxb.)的化学成分
10
作者 曲扬 许凤鸣 +2 位作者 高慧媛 吉川雅之 吴立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23-526,535,共5页
目的对泰国产姜科姜黄属植物多叶姜黄(Curcuma comosa Roxb.)干燥根茎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C.comosa Roxb.的甲醇提取物经乙酸乙酯-正丁醇-水依次萃取后,对各萃取部分采用正一反相硅胶柱色谱和制备型HPLC... 目的对泰国产姜科姜黄属植物多叶姜黄(Curcuma comosa Roxb.)干燥根茎甲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C.comosa Roxb.的甲醇提取物经乙酸乙酯-正丁醇-水依次萃取后,对各萃取部分采用正一反相硅胶柱色谱和制备型HPLC进行分离,经理化常数测定、核磁共振技术分析等方法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异蓬莪术环二烯酮(isofuranodienone,1),蓬莪术环二烯酮(furanodienone,2),1(10)Z,4Z-蓬莪术二烯-6-酮[1(10)Z,4Z-furanodiene-6-one,3],泽泻醇(alismol,4),2,2,6-三甲基-1-氧螺[2,5]辛-5-烯-4-醇(2,2,6-trimethyl-1-oxaspiro[2,5]oct-5-en-4-ol,5),卜羟基-α,α,4-三甲基-3-环己烯-1-甲醇(1-hydroxy-α,α,4-trimethyl-3-cyclohexene-1-methanol,6),6-羟基-3(卜羟基-1-甲基乙基)-6-甲基-2-环己烯-1-酮(6-hydroxy-3(1-hydroxy-1-methylethyl)-6-methyl-2-cyclohexen—1—one,7),(1S,2S,4R)-1,8桉叶素-2—O-β-D-葡萄糖苷((1S,2S,4R)-2-hydroxy-1,8-cineole β-D-glucopyranoside,8)。结论化合物3—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姜黄(Curcuma comosa roxb.)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两面针质量控制方法改进
11
作者 安定邦 林启焰 +2 位作者 赵祥 程雪梅 王长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0-1446,共7页
目的改进两面针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在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毛两面针素的TLC定性鉴别中,分析采用硅胶GF_(254)薄层板,以氯仿-甲醇-氨水(30∶1∶0.1)为展开剂。建立两面针及其混淆品HPLC指纹图谱。在木兰花碱、氯化两面针碱、白屈... 目的改进两面针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在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毛两面针素的TLC定性鉴别中,分析采用硅胶GF_(254)薄层板,以氯仿-甲醇-氨水(30∶1∶0.1)为展开剂。建立两面针及其混淆品HPLC指纹图谱。在木兰花碱、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的HPLC含量测定中,分析采用Diamonsil Plus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三氟乙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3 nm。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18批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484~0.983,两面针及其混淆品得到有效区分。3种成分在各自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2)=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98.9%~103.3%,RSD 1.17%~1.96%。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为两面针质量控制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 定性鉴别 指纹图谱 含量测定 TLC HPLC
下载PDF
粗壮女贞及其产品营养成分与活性成分比较
12
作者 张梦雪瑶 石志娇 +4 位作者 阚欢 赵平 刘云 邱嘉丽 张德国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7-264,共8页
该文以粗壮女贞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方法分别对原叶(Ligustrum robustum(Roxb.)Blume,LR)及其产品(Ligustrum robustum(Roxb.)Blume Products,LRP)中的营养成分与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一般营养成分中,LR的蛋白质含量(9.23 g/... 该文以粗壮女贞为研究对象,通过标准方法分别对原叶(Ligustrum robustum(Roxb.)Blume,LR)及其产品(Ligustrum robustum(Roxb.)Blume Products,LRP)中的营养成分与活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一般营养成分中,LR的蛋白质含量(9.23 g/100 g)远高于LRP(8.01 g/100 g),LR中灰分含量(3.90 g/100 g)较高于LRP(3.10 g/100 g),水分和粗纤维含量二者相差不大。LR和LRP中EAA/TAA分别为40.30%和43.98%,EAA/NEAA分别为67.48%和78.50%,∑n6 PUFA/∑n3 PUFA比值分别为0.13和0.12。同时,LR和LRP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LR中Ca含量(7646.67 mg/kg)最高,LRP中K含量(5576.67 mg/kg)最高,二者VE含量分别高达37.10 mg/100 g和27.50 mg/100 g。此外,LR和LRP主要活性成分为粗多糖、茶多酚、总黄酮和总皂苷,除茶多酚含量均为14.30 g/100 g以外,其余活性成分都存在一定差异。其中,LR的总黄酮含量(2.24 g/100 g)高于LRP(0.98 g/100 g),LRP中粗多糖含量(2.90 g/100 g)远高于LR(0.93 g/100 g),总皂苷含量(9.02 g/100 g)略高于LR(8.89 g/100 g)。综上,LR营养成分较高,是典型的“高钾高钙低钠”食品;LRP经过发酵等工艺后其活性成分显著提高,功能性价值更高,“高钾高钙低钠”的食用特性更加显著。该研究为粗壮女贞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及粗壮女贞产品研发提供参考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壮女贞 营养成分 活性成分 品质评价
下载PDF
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 Roxb.)茎次生木质部结构的研究
13
作者 陈树思 张君诚 +1 位作者 唐为萍 马瑞君 《三明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416-419,共4页
利用光学显微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 Roxb.)茎次生木质部结构进行解剖研究,探讨其构造特点。结果表明,茎材横切面为散孔材,生长轮不明显,导管分子单穿孔板,木材分子非叠生,绝大多数射线为异形Ⅲ型,管孔排列方... 利用光学显微技术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 Roxb.)茎次生木质部结构进行解剖研究,探讨其构造特点。结果表明,茎材横切面为散孔材,生长轮不明显,导管分子单穿孔板,木材分子非叠生,绝大多数射线为异形Ⅲ型,管孔排列方式多为茎向复管孔或管孔团,具有内函韧皮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Aquilaria agdlocha roxb.) 次生木质部 解剖构造
下载PDF
羊奶果种质资源叶片光合特性差异分析
14
作者 赵静 蒋娟娟 +3 位作者 唐景美 罗培四 韦优 孔方南 《热带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为了揭示羊奶果种质资源叶片光合特性差异,并以此为依据筛选和鉴定高产羊奶果种质,以收集到的3份羊奶果种质资源L001、幸福三号(XF3)和橄榄坝一号(GLB1)的绿色叶片和新生灰色叶片为材料,对其叶绿素含量、光合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 为了揭示羊奶果种质资源叶片光合特性差异,并以此为依据筛选和鉴定高产羊奶果种质,以收集到的3份羊奶果种质资源L001、幸福三号(XF3)和橄榄坝一号(GLB1)的绿色叶片和新生灰色叶片为材料,对其叶绿素含量、光合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羊奶果新生灰色叶片和绿色叶片的色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灰色叶片的叶绿素a(Chla)、总叶绿素(Chla+b)、叶绿素a/b比值(Chl a/b)和β-胡萝卜素(β-Car)含量均显著低于绿叶;3个种质绿色叶片光合特性和生理指标间存在显著差异,GLB1绿色叶片的Chla、Chlb和Chla+b显著高于其他种质;L001绿色叶片实际PSⅡ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P)、PSⅡ天线光化学荧光淬灭系数(qL)等显著高于其他种质,说明其产量潜力最优。本研究为光合作用分析技术在羊奶果种质资源筛选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奶果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叶绿素 种质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免疫特征基因及其与土茯苓黄酮类化合物的关系研究
15
作者 杨欣 黄聪 姚血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4-490,共7页
目的基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结合LASSO逻辑回归、ssGSEA和WGCNA等生物信息学及统计学方法,筛选与特定免疫细胞浸润相关的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标志物,并分析土茯苓黄酮类化合物与其结合情况。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取正... 目的基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集结合LASSO逻辑回归、ssGSEA和WGCNA等生物信息学及统计学方法,筛选与特定免疫细胞浸润相关的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标志物,并分析土茯苓黄酮类化合物与其结合情况。方法通过GEO数据库获取正常对照组和RA组基因芯片。利用R 4.3.0“WGCNA”软件包对数据集进行整合分析,识别其中的共表达模块信息,筛选出与RA密切相关的关键模块。基于R软件中“glmnet”包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LASSO回归分析,筛选RA的特征基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的面积用来评估特征基因对RA的诊断价值。通过R中的“GSVA”、“limma”和“GSEABase”程序包对正常对照组和RA组的基因表达数据进行量化免疫细胞浸润分析。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HPLC-Q-Exactive/MS)技术鉴定土茯苓黄酮类化合物。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分析黄酮类化合物与特征基因的结合情况。结果LASSO回归算法共筛选出5个特征基因(载脂蛋白D,含锌指和BTB域16,趋化因子C-C亚族受体5,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冠蛋白1A),5个特征基因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85,特征基因与多种免疫细胞呈正相关。通过UHPLC-Q-Exactive/MS鉴定出土茯苓黄酮类化合物共20个,其中Mulberrin和Neobavaisoflavone化合物与5个免疫特征基因均有较好的结合。结论土茯苓黄酮类化合物与RA免疫特征基因有较好的结合,能够为RA免疫调节治疗和早期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土茯苓 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特征基因 分子对接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广西特色药材两面针的研究趋势和热点
16
作者 徐浩 霍丽妮 陈睿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245-250,共6页
采用可视化分析的方式对广西特色药材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研究进展和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分析,预测该领域未来发展走向,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两面针提供理论参考。以“两面针”为检索词,从中国知网(CNKI)中整合1971—202... 采用可视化分析的方式对广西特色药材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的研究进展和主要研究方向进行分析,预测该领域未来发展走向,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两面针提供理论参考。以“两面针”为检索词,从中国知网(CNKI)中整合1971—2022年的相关中文文献,运用CiteSpace V 5.7 R5软件从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筛选、排除与主题无关的文献后共纳入788篇文献,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刘华钢,共发文65篇;发文较多的机构集中于广西,广西医科大学为研究两面针最多的机构,且有明显的地域性;高校与企业间合作较多,如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等;关键词分析显示对两面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两面针及其相关中药复方以及产品的质量控制是研究热点。氯化两面针碱的抗肿瘤活性以及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质量控制研究将是该领域的热门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 特色药材 研究趋势 热点分析 广西
下载PDF
优质抗逆有棱丝瓜新品种夏绿5号的选育
17
作者 朱德宁 吴宇军 +2 位作者 曹翠文 林鉴荣 李莲芳 《长江蔬菜》 2024年第8期43-46,共4页
夏绿5号是有棱丝瓜杂种一代新品种。长绿类型丝瓜,早熟,生长势较强,分枝性较强,播种至开花春季32~38 d,秋季36~40 d;播种到初收春季40~48 d,秋季44~47 d;第一瓜节位春季7.0~14.0节,秋季21.0~25.0节;瓜长50.0~55.0 cm,横径4.8~5.3 cm,单... 夏绿5号是有棱丝瓜杂种一代新品种。长绿类型丝瓜,早熟,生长势较强,分枝性较强,播种至开花春季32~38 d,秋季36~40 d;播种到初收春季40~48 d,秋季44~47 d;第一瓜节位春季7.0~14.0节,秋季21.0~25.0节;瓜长50.0~55.0 cm,横径4.8~5.3 cm,单瓜质量450.0~550.0 g,棱沟浅;果色深绿,有光泽,无花点,棱角墨绿色;瓜条匀称,肉质紧实,口感脆,味微甜,品质优,含维生素C 10.9 mg/100 g,粗纤维0.7 g/100 g,可溶性固形物6.6 g/100 g,蛋白质1.1 g/100 g。以主蔓结果为主,连续坐果能力较强,耐贮运,产量高,一般产量在1 500~3 000 kg/667 m2,耐热性强,抗病性较强,商品性状优良。适合华南丝瓜产区夏秋季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棱丝瓜 杂交 新品种 选育 维生素C
下载PDF
An investigation of 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manganese in hyperaccumlator plant Phytolacca acinosa Roxb. using SRXRF analysis 被引量:9
18
作者 XU Xiang-hua SHI Ji-yan +3 位作者 CHEN Ying-xu XUE Sheng-guo WU Bei HUANG Yu-yi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46-751,共6页
Phytolacca acinosa Roxb. (P acinosa) is a recently discovered manganese hyperaccumulator plant from southern China. It is a good candidate for phytoremediation of manganese(Mn) polluted soil for its high biomass a... Phytolacca acinosa Roxb. (P acinosa) is a recently discovered manganese hyperaccumulator plant from southern China. It is a good candidate for phytoremediation of manganese(Mn) polluted soil for its high biomass and fast growth. Knowledge of the tissue localiz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heavy metals can provide essential information on metal toxicity and bioaccumulation mechanisms. 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SRXRF) microprobe was used in this study to investigate the cellular distributions of Mn and other elements in root, stem, leaf, petiole and midrib of P. acinosa. The highest Mn content was found in the vascular tissues of root, stem, petiole and midrib. Cortex in root played a key role in Mn absorption and Mn was limited in the vascular bundle during the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in stem. Moreover, Mn content in leaf epidermi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mesophyll,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 sequestration of Mn in leaf epidermis might be one of the detoxification mechanisms of P. acinosa. The significance of other elemental (such as P, S, K, Ca, Fe, Zn and Cu)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Mn we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ACCUMULATOR Phytolacca acinosa roxb. MANGANESE element distribution SRXRF
下载PDF
Cytotoxicity study of ethanol extract of the stem bark of asam kandis (Garcinia cowa Roxb.) on T47D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被引量:1
19
作者 Elidahanum Husni Faras Nahari +2 位作者 Yan Wirasti Fatma Sri Wahyuni Dachriyanus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SCIE CAS 2015年第3期249-252,共4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ytotoxic effect of ethanol extract of the stem bark of asam kandis[Garcinia cowa Roxb.(G.cowa)]on T47 D breast cancer cell line.Methods:The cytotoxicity of ethanol extract was carried ou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ytotoxic effect of ethanol extract of the stem bark of asam kandis[Garcinia cowa Roxb.(G.cowa)]on T47 D breast cancer cell line.Methods:The cytotoxicity of ethanol extract was carried out against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 line(T47D) by 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colorimetric assay.The extract was added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0.1.1,10 and 100 μg/mL).The level of cytotoxicity was determined by calculating the level of IC_(50),that was based on the percentage of the cell death after 24 h treatment with the extract.Cell morp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by using inverted microscope.Results:The 3-(4.5-dimel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lrazolium bromide assay showed that ethanol extract of G.cowa exhibited significant cytotoxic effect on T47 D with IC_(50) value of(5.10+1.68) μg/mL.Morphological alteration of the cell lines after exposure to ethanol extract of G.cowa was observed under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e in a dosc-dependent manner.ConclusionsThe results suggest the possible use of ethanol extract of asam kandis for preparing herbal medicine for cancer-related ail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CINIA cowa roxb CYTOTOXICITY T47D BREAST CANCER cell LINE
下载PDF
Bibliometric Analysis on Pennisetum Sinese Roxb. in China during 2006-2016 被引量:3
20
作者 Wenwen GUO Mecao ZHUO +3 位作者 Yulong SHI Xingle QU Zhaoqing LI Jiangping F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年第10期82-84,共3页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Pennisetum Sinese Roxb. is receiving much concern of domestic researchers. In this paper,literature of Pennisetum Sinese Roxb. was taken as basis,and bibliometric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Pennisetum Sinese Roxb. is receiving much concern of domestic researchers. In this paper,literature of Pennisetum Sinese Roxb. was taken as basis,and bibliometric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to make statistics of distribution of years,research institutions,authors,and research fiel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esearch fields of Pennisetum Sinese Roxb. in China were mainly ecological restoration,accounting for 13. 27% of the total literature; the research took on dynamic and diversified cooperation trend. In recent 5 years,the number of paper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accounting for 93. 04% of the total literature. The distribution of authors and regions were relatively concentrated,but the overall level of research is 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bliometric analysis Pennisetum Sinese roxb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