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Ⅱ)配合物光学氧传感材料的合成及其传感性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斌 左青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1-215,共5页
合成了一种Ru(Ⅱ)配合物功能化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Ru-pyttz-MCM-41,利用红外光谱和小角X射线衍射对该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不同氧气浓度下的发射光谱分析表明,该样品的发光能够有效地被氧分子猝灭,可以作为光学氧传感材料探测氧气浓度... 合成了一种Ru(Ⅱ)配合物功能化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Ru-pyttz-MCM-41,利用红外光谱和小角X射线衍射对该杂化材料进行了表征。不同氧气浓度下的发射光谱分析表明,该样品的发光能够有效地被氧分子猝灭,可以作为光学氧传感材料探测氧气浓度。氧气传感性能研究表明,该样品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较短的响应时间,对环境和生物化学领域氧气浓度的测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配合物 介孔分子筛 光学氧传感器
下载PDF
Ru(Ⅱ)-BINAP型手性催化剂的合成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流星 宋华付 +2 位作者 王玉生 陈玉岩 丁绍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9-280,共2页
在国内外原有Ru(Ⅱ) BINAP合成工艺的基础上,对其起始原料和关键步骤进行了改进。以经过拆分后的联萘酚为起始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偶联反应和络合反应等3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手性催化剂,总收率达到74%。其中在合成BINAP这一关键步骤中... 在国内外原有Ru(Ⅱ) BINAP合成工艺的基础上,对其起始原料和关键步骤进行了改进。以经过拆分后的联萘酚为起始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偶联反应和络合反应等3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手性催化剂,总收率达到74%。其中在合成BINAP这一关键步骤中,选用了更为易得的NiCl2·(PPh3)2作为催化剂,并对关键的后处理工作做了改进,此步反应进行平稳且收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催化剂 联萘酚 ru()-BINAP
下载PDF
取代基对咪唑[4,5-f]-1,10-邻菲罗啉Ru(Ⅱ)配合物的温敏性能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高云燕 王子超 +3 位作者 欧植泽 句宝龙 黄干 冯钊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8-478,共11页
合成了3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咪唑[4,5-f]-1,10-邻菲罗啉配体L1~L3及其Ru(Ⅱ)配合物[Ru(L1)3]、[-Ru(L2)3]和[-Ru(L3)3],并进行了表征。这些Ru(Ⅱ)配合物在溶液中具有π→π*跃迁吸收峰和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跃迁(MLCT... 合成了3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咪唑[4,5-f]-1,10-邻菲罗啉配体L1~L3及其Ru(Ⅱ)配合物[Ru(L1)3]、[-Ru(L2)3]和[-Ru(L3)3],并进行了表征。这些Ru(Ⅱ)配合物在溶液中具有π→π*跃迁吸收峰和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转移跃迁(MLCT)吸收峰,其发光峰位约为590nm左右。将Ru(Ⅱ)配合物掺杂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中得到相应的温敏漆。Ru(Ⅱ)配合物在PMMA膜中的吸收峰精细结构消失,且在长波方向663nm附近有新的发射峰,表明Ru(Ⅱ)配合物在PMMA膜中有聚集。温度升高后,Ru(Ⅱ)配合物在PMMA膜中的发射峰强度逐渐减弱。分别计算了在30-60℃和60-90℃区间内非辐射活化能Enr和温度灵敏度ST。结果表明,具有苯基取代的咪唑[4,5-f]-1,10-邻菲罗啉配体的[-Ru(L1)3]配合物,比咪唑[4,5-f]-1,10-邻菲罗啉Ru(Ⅱ)配合物[-Ru(L2)3]及烷基取代基的咪唑[4,5-f]-1,10-邻菲罗啉Ru(Ⅱ)配合物[Ru(L3)3]具有更高的温度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敏漆 ru()配合物 温度灵敏度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
下载PDF
SiC管中微波辅助芳烃钌(Ⅱ)化合物[(η^6-C6H6)Ru(H2iiP)Cl]Cl的合成 被引量:3
4
作者 吴琼 梅文杰 +3 位作者 吴韦黎 陈燕华 曾玲莉 郑文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63-1867,共5页
使用SiC管为反应容器,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η6-C6H6)RuCl2]2为原料与2-(吲哚基)咪唑[4,5-f]-[1,10]菲啰啉(H2iiP)反应,制得芳烃钌(Ⅱ)化合物[(η6-C6H6)Ru(H2iiP)Cl]Cl(1),并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反应的最佳合成条件为:... 使用SiC管为反应容器,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η6-C6H6)RuCl2]2为原料与2-(吲哚基)咪唑[4,5-f]-[1,10]菲啰啉(H2iiP)反应,制得芳烃钌(Ⅱ)化合物[(η6-C6H6)Ru(H2iiP)Cl]Cl(1),并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正交实验法确定反应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投料比n([(η6-C6H6)RuCl2]2)∶n(H2iiP)=1∶2.2,反应温度90℃,微波辐射时间30 min.该反应的平均产率达到96.0%,反应产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8%,说明微波辐射条件下,在SiC管中能够高产率地制备芳烃钌化合物,并且反应具有良好的重现性.进一步采用MTT方法研究发现,芳烃钌(Ⅱ)化合物1能够选择性抑制MCF-7乳腺癌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吲哚基)咪唑[4 5-f][1 10]菲啰啉 芳烃钌()化合物 SiC管 微波辅助合成 抗肿瘤
下载PDF
Ru(bipy)_2(PIP)(Ⅱ)与DN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及其分析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吕少仿 宋功武 +2 位作者 凌连生 何治柯 曾云鹗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02-304,共3页
利用DNA 对Ru(bipy)2 (PIP)(Ⅱ)(结构见图1)的荧光增强作用建立了测定DNA 的新方法。激发,发射波长分别为469 nm 和590 nm ,当Ru(bipy)2PIP(Ⅱ)的浓度为1.0 μg/m L时,体... 利用DNA 对Ru(bipy)2 (PIP)(Ⅱ)(结构见图1)的荧光增强作用建立了测定DNA 的新方法。激发,发射波长分别为469 nm 和590 nm ,当Ru(bipy)2PIP(Ⅱ)的浓度为1.0 μg/m L时,体系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在选择的最佳实验条件下,体系的荧光强度与小牛胸腺(CT)DNA 的浓度在0~1.25 μg/m 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为11.2 ng/m L。对0.5 μg/m LCT DNA 平行测定11 次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 。将该方法用于合成样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配合物 测定 探针 DNA 荧光光谱
下载PDF
Ru(Ⅲ)、Rh(Ⅲ)、Pd(Ⅱ)离子与ct-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宏娟 于俊生 +1 位作者 王树玲 陈洪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5-360,共6页
本文以中药小檗碱作为分子探针,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Ru?、Rh?、Pd?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键合相互作用。实验发现Ru?离子对小檗碱-DNA二元体系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而Rh?、Pd... 本文以中药小檗碱作为分子探针,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Ru?、Rh?、Pd?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键合相互作用。实验发现Ru?离子对小檗碱-DNA二元体系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而Rh?、Pd?两种离子则对该二元体系产生显著的荧光敏化作用。考察了EDTA对贵金属离子、小檗碱及DNA三元混合体系的荧光光谱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贵金属离子与DNA可能的键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相互作用 抗癌药物 作用机理 ru(Ⅲ) Rh(Ⅲ) Pd() DNA 钌(Ⅲ) 铑(Ⅲ) 钯()
下载PDF
Ru(Ⅱ)多吡啶配合物DNA光裂解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建夫 李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78-982,共5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钌多吡啶配合物1-4的DNA光裂解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用不同的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配合物1-4的氧化还原电势,并对激发态配合物1-4的氧化还原电势进行了准确计算,根据激发态配合物1-4还原电势的大小,合理地解释了配合物1-...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钌多吡啶配合物1-4的DNA光裂解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用不同的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配合物1-4的氧化还原电势,并对激发态配合物1-4的氧化还原电势进行了准确计算,根据激发态配合物1-4还原电势的大小,合理地解释了配合物1-4的DNA光裂解效率(φ),即φ(4)>φ(3)>φ(2)>φ(1).最后,并根据配合物结构的特点,解释了不同的配体对激发态还原电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多吡啶配合物 密度泛函方法 DNA光裂解
下载PDF
Ru(Ⅱ)催化有机叠氮与炔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8
作者 周玉炳 柯卓锋 赵存元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0期2071-2078,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在Ru(Ⅱ)催化剂存在下,有机叠氮化合物和末端炔的反应机理作了深入理论研究.在B3LYP/LANL2DZ水平上,对该反应体系中势能面各驻点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并经振动频率分析确定了过渡态和中间体,通过内禀反应坐标...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在Ru(Ⅱ)催化剂存在下,有机叠氮化合物和末端炔的反应机理作了深入理论研究.在B3LYP/LANL2DZ水平上,对该反应体系中势能面各驻点的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并经振动频率分析确定了过渡态和中间体,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的计算,确认了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相关性.对多个反应通道的协同反应以及分步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协同反应通道Ic和分步反应通道Ⅱc是反应能垒较低的反应通道,活化自由能较其它反应通道低,有利于1,5-二取代1,2,3-三唑的生成,具有特定的区域选择性,与实验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ru()催化 叠氮 反应机理
下载PDF
钌(Ⅱ)配合物[Ru(dpq)2L]^4+的合成、晶体结构及与G-四链体DNA的相互作用(英文)
9
作者 孙静 宋兴栋 +4 位作者 陈文秀 赵轩昊 陈嘉曦 贾振斌 郝洪庆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65-872,共8页
以cis-[Ru(dpq)2Cl2]·2H2O(dpq=二吡啶[3,2-d∶2′,3′-f]二氮萘)为原料与5,5′-二(1-(三乙胺)甲基)-2,2′-联吡啶阳离子(L)合成钌(Ⅱ)配合物[Ru(dpq)2L](PF6)4,并研究了该配合物与G-四链体DNA的作用:FRET实验表明,配合物对人端粒D... 以cis-[Ru(dpq)2Cl2]·2H2O(dpq=二吡啶[3,2-d∶2′,3′-f]二氮萘)为原料与5,5′-二(1-(三乙胺)甲基)-2,2′-联吡啶阳离子(L)合成钌(Ⅱ)配合物[Ru(dpq)2L](PF6)4,并研究了该配合物与G-四链体DNA的作用:FRET实验表明,配合物对人端粒DNA h-telo具有选择性,其作用能力要强于同癌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四链DNA,如c-myc和bcl2;CD光谱表明,在Na+和K+都不存在的情况下,配合物能诱导h-telo形成平行结构;此外,紫外和发射光谱都显示,配合物在K+溶液中与h-telo的作用力要大于在Na+溶液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髤配合物 G-四链体 选择性
下载PDF
一个含有苯并15-冠-5单元的Ru(Ⅱ)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10
作者 成飞翔 罗晓军 吕丽江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10-114,共5页
合成、表征了一个多吡啶配体(L)和相应的Ru(Ⅱ)配合物[(bpy)2RuL](PF6)2.在室温乙腈溶液中,该配合物在452nm显示特征的金属-配体核移跃迁吸收峰,在641nm显示特征发射峰.电化学测试显示配合物有一个基于钌(Ⅱ)的氧化过程和三个基于配体... 合成、表征了一个多吡啶配体(L)和相应的Ru(Ⅱ)配合物[(bpy)2RuL](PF6)2.在室温乙腈溶液中,该配合物在452nm显示特征的金属-配体核移跃迁吸收峰,在641nm显示特征发射峰.电化学测试显示配合物有一个基于钌(Ⅱ)的氧化过程和三个基于配体的还原过程.配合物与钠离子的作用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电化学滴定进行研究.把钠离子加入到配合物的乙腈溶液中,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增加、紫外可见吸收蓝移、基于钌(Ⅱ)的氧化峰向阴极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多吡啶配合物 苯并15-冠-5 光物理 电化学 钠离子
下载PDF
PbS/Ru(Ⅱ)配合物敏化Cd(Ⅱ)掺杂TiO_2纳米晶电极的光电化学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卫华 郝彦忠 +5 位作者 王艳芹 乔学斌 高恩勤 余赤贞 杨迈之 蔡生民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10,共5页
合成了Cd(Ⅱ)掺杂TiO2纳米粒子(掺杂5%Cd(Ⅱ)),用光电化学方法测定了PbS、RuL2(NCS)2(L=2,2′联吡啶4,4′二羧酸)分别敏化及PbS/RuL2(NCS)2复合敏化该纳米晶膜电极的光电... 合成了Cd(Ⅱ)掺杂TiO2纳米粒子(掺杂5%Cd(Ⅱ)),用光电化学方法测定了PbS、RuL2(NCS)2(L=2,2′联吡啶4,4′二羧酸)分别敏化及PbS/RuL2(NCS)2复合敏化该纳米晶膜电极的光电化学行为,实验证明,PbS、RuL2(NCS)2单独敏化和PbS/RuL2(NCS)2复合敏化的Cd掺杂电极比纯的TiO2电极的光电流产生的起始波长都向长波方向移动;在380~600nm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掺杂 纳米晶电极 二氧化钛 太阳能电池 光电极
下载PDF
系列Ru(Ⅱ)配合物的DNA光裂解及光谱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娜丽 王晴晴 +3 位作者 苗体方 孙国栋 宋忠奥 石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41-748,共8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系列钌多吡啶配合物1-3的电子结构、DNA光裂解及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计算了配合物1-3的氧化还原电势,根据配合物1-3激发态还原电势的大小,合理地解释了配合物1-3的DNA光裂解能力.其次,根据配合物1-3的电子结构性...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系列钌多吡啶配合物1-3的电子结构、DNA光裂解及光谱性质进行了研究.首先,计算了配合物1-3的氧化还原电势,根据配合物1-3激发态还原电势的大小,合理地解释了配合物1-3的DNA光裂解能力.其次,根据配合物1-3的电子结构性质,设计了具有较高激发态还原电势的配合物4,从理论上预测配合物4具有较强的光裂解能力.最后,用TDDFT方法,在水溶液中对配合物1-3的电子吸收光谱进行了计算和模拟,计算得到的电子吸收光谱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实验上测得的较强吸收带从理论上被详细地解释,并研究了配合物的主配体对电子吸收光谱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配合物 密度泛函方法 DNA光裂解 光谱性质
下载PDF
一系列Ru(Ⅱ)配合物电致化学发光性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晓彤 董彬 +2 位作者 崔孟超 王科志 金林培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81-1184,共4页
比较研究了以C2O42-为共反应物时5个结构相关的Ru(Ⅱ)配合物[Ru(bpy)2L1]2+,[Ru(bpy)2L2]2+,[Ru(bpy)2L3]2+,[Ru(phen)2L1]2+和[Ru(phen)2L2]2+(其中bpy=2,2′-联吡啶,phen=1,10-邻菲啰啉,L1=4-羧基苯基咪唑[4,5-f][1,10]邻菲啰啉,L2=3... 比较研究了以C2O42-为共反应物时5个结构相关的Ru(Ⅱ)配合物[Ru(bpy)2L1]2+,[Ru(bpy)2L2]2+,[Ru(bpy)2L3]2+,[Ru(phen)2L1]2+和[Ru(phen)2L2]2+(其中bpy=2,2′-联吡啶,phen=1,10-邻菲啰啉,L1=4-羧基苯基咪唑[4,5-f][1,10]邻菲啰啉,L2=3-羧基-4-羟基苯基咪唑[4,5-f][1,10]邻菲啰啉,L3=3,4-二羟基苯基咪唑[4,5-f][1,10]邻菲啰啉)的电致化学发光(ECL)性质.结果表明,酚羟基的存在能有效地淬灭Ru(Ⅱ)配合物[Ru(bpy)2L2]2+,[Ru(bpy)2L3]2+和[Ru(phen)2L2]2+的ECL,其它Ru(Ⅱ)配合物的ECL量子效率与[Ru(bpy)3]2+相差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配合物 电致化学发光 联吡啶 邻菲啰啉
下载PDF
DNAzyme聚乙烯吡咯烷酮/Ru(bpy)3^2+/SiO2纳米粒子相互作用及铅(Ⅱ)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文 蔡林芳 +1 位作者 郭志慧 郑行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9-55,共7页
合成了一种对单、双链DNA具有不同亲和能力的纳米粒子PVP/Silica/Ru(bpy)_3^(2+)。实验结果发现,Pb(Ⅱ)能够诱导DNAzyme结构的变化,纳米粒子PVP/Silica/Ru(bpy)_3^(2+)在Nafion/碳纳米管修饰电极表面具有电化学发光特性,据此建立了一种... 合成了一种对单、双链DNA具有不同亲和能力的纳米粒子PVP/Silica/Ru(bpy)_3^(2+)。实验结果发现,Pb(Ⅱ)能够诱导DNAzyme结构的变化,纳米粒子PVP/Silica/Ru(bpy)_3^(2+)在Nafion/碳纳米管修饰电极表面具有电化学发光特性,据此建立了一种检测铅离子的电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免标记DNA探针、无需固定化DNAzyme、灵敏度高等特点。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方法对铅离子的检测限达0.5nmol/L,实现了水样中Pb(Ⅱ)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DNA酶 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联吡啶钌 Pb()
下载PDF
一种新奇的Ru(Ⅱ)配合物[Ru(bpy)_3](dca)I_0.5(OH)_0.5·3H_2O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英文)
15
作者 董文 廖代正 +2 位作者 姜宗慧 阎世平 程鹏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7-119,共3页
合成了一种新奇的Ru(Ⅱ)配合物[Ru(bpy)3](dca)I0.5(OH)0.5·3H2O并进行了结构表征,该化合物属于六方晶系,P6/mcc晶胞群,晶格参数为a=1.3505(3)nm,b=1.3505(3)nm,c=2.1263(6)nm,α=90°,β=90°,γ=120°.在该化合物中... 合成了一种新奇的Ru(Ⅱ)配合物[Ru(bpy)3](dca)I0.5(OH)0.5·3H2O并进行了结构表征,该化合物属于六方晶系,P6/mcc晶胞群,晶格参数为a=1.3505(3)nm,b=1.3505(3)nm,c=2.1263(6)nm,α=90°,β=90°,γ=120°.在该化合物中,配体bpy和OH-离子之间以及dca和结晶水之间都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配合物 合成 结构
下载PDF
Ru(Ⅱ)联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学性质的研究
16
作者 孙英杰 钟菁 +3 位作者 代奕灵 张燕 黄晴菲 王启卫 《合成化学》 CAS 2022年第1期8-14,共7页
以2,2′-联吡啶为原料,合成了Ru(Ⅱ)联吡啶配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ALDI-TOF表征。测试并分析了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室温(298 K)光致发光和低温(77 K)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紫外吸收性能优于Ru(bpy)3(PF 6)2;... 以2,2′-联吡啶为原料,合成了Ru(Ⅱ)联吡啶配合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ALDI-TOF表征。测试并分析了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室温(298 K)光致发光和低温(77 K)光致发光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紫外吸收性能优于Ru(bpy)3(PF 6)2;发射波长位于654,676,680,689 nm处,说明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团,能够有效调控配合物的发射波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吡啶 ru()配合物 紫外吸收 室温光致发光 低温光致发光 合成
下载PDF
系列Ru(Ⅱ)配合物的辅助配体对DNA键合及光谱性质的影响
17
作者 王晴晴 苗体方 +2 位作者 王娜丽 李双 石杰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4期29-32,共4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钌多吡啶配合物1-3的DNA键合及光谱性质进行理论研究.首先,用密度泛函和分子对接方法,获得了配合物1-3和DNA对接的稳定构型,以此构型为基础,计算配合物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合理地解释配合物1-3与DNA键合能力.最后,... 用密度泛函理论,对钌多吡啶配合物1-3的DNA键合及光谱性质进行理论研究.首先,用密度泛函和分子对接方法,获得了配合物1-3和DNA对接的稳定构型,以此构型为基础,计算配合物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合理地解释配合物1-3与DNA键合能力.最后,用TDDFT方法,在水溶液中对配合物1-3的电子吸收光谱进行计算和模拟,计算得到的电子吸收光谱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实验测得的较强吸收带从理论上被详细地解释,并研究了配合物的辅助配体对电子吸收光谱性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多吡啶配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DNA键合 光谱性质
下载PDF
Synthesis, Fluorescence and Electrochemistry of Three New Ruthenium(Ⅱ) Complexes 被引量:1
18
作者 WANG Peng ZHU Guo-y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81-84,共4页
IntroductionELCisatechniquebywhichachemiluminescentreactionisgeneratedfromthereagentsproducedinthevicinityof... IntroductionELCisatechniquebywhichachemiluminescentreactionisgeneratedfromthereagentsproducedinthevicinityofanelectrodesurf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 complex SynthesisFluorescence ELECTROCHEMISTRY
下载PDF
A Novel Salicylic Acid Group-containing Ru(Ⅱ) Complex for Sensitizing Nanocrystalline TiO_2 Solar Cell 被引量:1
19
作者 DONG Bin YAO Qiao-hong +2 位作者 WANG Ke-zhi JIN Lin-pei HUANG Chun-hu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69-470,共2页
关键词 ru() complexes Salicylic acid Nanocrystalline TiO_2 solar cell
下载PDF
Ru(Ⅱ)多吡啶配合物-钠离子探针
20
作者 任明丽 尹红菊 +1 位作者 贺池先 成飞翔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1-25,共5页
合成了一个新颖的多吡啶配体二吡啶并[3,2-a:2',3'-c]吡嗪并-15-冠-5(L)和相应的配合物[(bpy)2RuL](PF6)2(1)[Ru(L)3](PF6)2(2).配合物与Na+的结合性能通过荧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循环伏安法进行研究.当把钠离子加入到配合物1... 合成了一个新颖的多吡啶配体二吡啶并[3,2-a:2',3'-c]吡嗪并-15-冠-5(L)和相应的配合物[(bpy)2RuL](PF6)2(1)[Ru(L)3](PF6)2(2).配合物与Na+的结合性能通过荧光、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循环伏安法进行研究.当把钠离子加入到配合物1和2的乙腈溶液中,配合物的荧光强度逐步增强、紫外可见吸收产生增色效应、基于钌(II)中心的氧化还原电对向阴极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钌()配合物 苯并-15-冠-5 Na+探测 化学传感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