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方言上声的全次浊分调现象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莉宁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2-59,共8页
文章利用"汉语方言地图集数据库"和其他公开发表的材料,对汉语方言中全浊上与次浊上声调相分的现象进行考察,整理描写这种音变现象的类型,指出上声全次浊分调是一种官话型的音变,在方言地图上以"漏斗式"的演变模式... 文章利用"汉语方言地图集数据库"和其他公开发表的材料,对汉语方言中全浊上与次浊上声调相分的现象进行考察,整理描写这种音变现象的类型,指出上声全次浊分调是一种官话型的音变,在方言地图上以"漏斗式"的演变模式向东南方言扩散,东南方言在完成上声全次浊分调的过程中,有数种不同的演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声调分化 上声 全浊 次浊 漏斗式
下载PDF
对朱熹反切中的全浊清化例证的再探讨 被引量:7
2
作者 黎新第 舟人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0-24,共5页
本文以穷尽的方式考察、分析了朱熹反切中全浊声母字与清声母字有牵连的各例,以为其中半数以上都并非或未必是全浊清化的表现。
关键词 反切 全浊声母 例证 清化 朱熹
下载PDF
古全浊仄声字在晋陕甘宁中原官话里读作送气清声母的类型学考察 被引量:11
3
作者 姚亦登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32-37,共6页
将古全浊仄声字在晋陕甘宁中原官话里读作送气清声母的方言分为晋南深度型、渭南次深度型、宝鸡中度型、永寿次中度型、西安浅度型五种类型。所讨论的既是中古汉语西北方音的层次问题,又是文白异读问题,大致读作不送气为文读,读作送气... 将古全浊仄声字在晋陕甘宁中原官话里读作送气清声母的方言分为晋南深度型、渭南次深度型、宝鸡中度型、永寿次中度型、西安浅度型五种类型。所讨论的既是中古汉语西北方音的层次问题,又是文白异读问题,大致读作不送气为文读,读作送气为白读,文白异读又常常牵涉词汇底层问题。另外,远离城关的乡镇全浊仄声送气字比较多。最后,对晋陕甘宁中原官话的全浊仄声送气字进行了量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全浊仄声字 晋陕甘宁中原官话 送气清声母 类型学
下载PDF
汉语方言入声归派的类型及方式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莉宁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0-100,共11页
本文利用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汉语方言地图集数据库”930个汉语方言点的材料,对汉语方言入声归派的类型、地理分布和演变方式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证明,“入声归平”是最显著的归派类型;“清入归阴调、浊入归阳调”是入声归派的主... 本文利用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汉语方言地图集数据库”930个汉语方言点的材料,对汉语方言入声归派的类型、地理分布和演变方式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证明,“入声归平”是最显著的归派类型;“清入归阴调、浊入归阳调”是入声归派的主要方式,说明了古声母的清浊是影响入声归派的重要因素;此外,“低调”也是影响入声韵舒化速度的因素之一,表现为古浊声母、特别是古全浊声母入声字率先舒化并归入平、上、去等各调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 入声 入归平声 清浊合调 低调
下载PDF
莱芜方言清入声归派的变化——一种正在进行中的声调变异现象 被引量:1
5
作者 亓海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0-124,共5页
莱芜位于山东中部,莱芜方言属于冀鲁官话。莱芜方言清入声的调类归派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音人口中以离散式音变的方式正在逐渐地发生变化,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了普通话的影响,是一种它变型音变。
关键词 莱芜方言 清入声 声调变异 它变型音变
下载PDF
元刊杂剧说白语言即是清入作上、次入作去 被引量:2
6
作者 黎新第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共6页
在元刊杂剧说白语言中,清入声字与次浊入声字的表现,分别同上声字和去声字趋于一致。由此可见,这些清入声字与次浊入声字也应当是分别读作上声和去声。
关键词 元刊杂剧 说白语言 清入作上 次入作去
下载PDF
永嘉方言声母清浊交替构词举隅 被引量:1
7
作者 朱赛萍 金理新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7年第2期33-38,共6页
声母清浊交替是上古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从考察温州永嘉方言声母清浊交替典型构词13组来看,永嘉方言部分地继承了古汉语的此类语词;同时,方言自身也通过这种构词机制创新出一些不见于古汉语的新语词。据此,我们认为,汉语分清... 声母清浊交替是上古汉语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从考察温州永嘉方言声母清浊交替典型构词13组来看,永嘉方言部分地继承了古汉语的此类语词;同时,方言自身也通过这种构词机制创新出一些不见于古汉语的新语词。据此,我们认为,汉语分清浊的方言存在由词的清浊变化造出新词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嘉方言 声母清浊交替 继承 创新
下载PDF
粤西北勾漏片粤语古全浊声母的今读
8
作者 黄拾全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2-85,共4页
粤西北勾漏片粤语古全浊声母今读不送气清音不影响其粤语性质,古全浊声母今读的差异表现了粤语发展的不平衡性,只宜作为粤语下位分片的标准之一。粤西北勾漏片粤语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不送气源于浊音清化早期具有显著差异的阴阳... 粤西北勾漏片粤语古全浊声母今读不送气清音不影响其粤语性质,古全浊声母今读的差异表现了粤语发展的不平衡性,只宜作为粤语下位分片的标准之一。粤西北勾漏片粤语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时不送气源于浊音清化早期具有显著差异的阴阳调上升为调位,声调的别义功能取代声母清浊的别义功能,不送气浊音直接清化为不送气清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勾漏片粤语 浊音清化 非平衡演变 声调别义
下载PDF
晋语并州片平声不分阴阳的羡余性质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建校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8-37,共10页
晋语并州片平声不分阴阳的现象很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平声分而又合的结果,一些则认为这是古代一个平声的保留。本文在检视这两派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及方言材料认为,中古时期清声母和浊声母会对平声调产生影... 晋语并州片平声不分阴阳的现象很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平声分而又合的结果,一些则认为这是古代一个平声的保留。本文在检视这两派观点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及方言材料认为,中古时期清声母和浊声母会对平声调产生影响,从而使平声调类相应地分化为清平调和浊平调两个不同调值,并分别与清浊声母共存,具有羡余特征。随着浊声母的消失,并州片中这样的羡余调值并没有继续升格为不同的调类,而是在一定的词汇中以“连调”的形式保存了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语 平声 清声母 浊声母 羡余调值
下载PDF
剑川方言中古日母的清擦化演变及其成因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牟成刚 《大理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43-47,共5页
中古日母在今剑川方言中读清擦音s母,这相对于汉语绝大多数方言读浊擦音?/z母的情况来看,它显然发生了清擦化的演变。浊音清化、日母在音系中的孤立性及其不稳定性,决定了日母在音系中的易变性,这是其产生清擦化演变的内因;白族在剑川... 中古日母在今剑川方言中读清擦音s母,这相对于汉语绝大多数方言读浊擦音?/z母的情况来看,它显然发生了清擦化的演变。浊音清化、日母在音系中的孤立性及其不稳定性,决定了日母在音系中的易变性,这是其产生清擦化演变的内因;白族在剑川为占绝对多数的世居民族,白语剑川方言音系中没有浊擦音?/z母,但有清擦音s母,其极易影响并促使当地的汉语音系向其靠拢趋同,这是剑川方言中古日母产生清擦化演变的外在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川方言 中古日母 清擦化 演变
下载PDF
从今声调看近体诗的平仄
11
作者 于志培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9-81,共3页
近体诗是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声调系统来调平仄的 ,从普通话声调分析近体诗平仄的关键在于辨认古入声字。这里以古今声调的对应关系为依据 ,归纳了排除法 ,声母辨认法 ,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法等 3种方法 ,使古代诗歌爱好者... 近体诗是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的中古声调系统来调平仄的 ,从普通话声调分析近体诗平仄的关键在于辨认古入声字。这里以古今声调的对应关系为依据 ,归纳了排除法 ,声母辨认法 ,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法等 3种方法 ,使古代诗歌爱好者能以他们所熟练掌握的今声调准确分析近体诗的平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仄 拗救 入声字 鼻韵母 不送气 清声母入声
下载PDF
《元曲选·音释》清入考
12
作者 钟惠尧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3期50-52,共3页
《元曲选·音释》是明代戏曲家臧晋叔编辑的《元曲选》中的注音部分,考察其中的清声母入声字,可以发现其归派情况大抵与《中原音韵》相同,但也有些许的例外和略微入声的痕迹,有待进一步的考察和研究。
关键词 《元曲选·音释》 清声母入声字 归派情况
下载PDF
《九经直音》反映的宋代浊音清化问题
13
作者 皮华林 秦显韩 《宜春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75-79,共5页
《九经直音》(下文称《直音》)是宋人孙奕为九部儒家经典作注的一部音注书目。该书中有一些反映"浊音清化"现象的条目,前贤据此推断该书所反映的浊音清化现象已经完成。我们对《直音》条目作全面考察,认为该书中的确存在浊音... 《九经直音》(下文称《直音》)是宋人孙奕为九部儒家经典作注的一部音注书目。该书中有一些反映"浊音清化"现象的条目,前贤据此推断该书所反映的浊音清化现象已经完成。我们对《直音》条目作全面考察,认为该书中的确存在浊音清化的痕迹,但是只有并、奉、从、邪四母清化程度比较高,定、船、群、匣、崇、禅母清化程度较低,而澄母未清化,总体上《直音》大部分浊音未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经直音》 声母 清化
下载PDF
《九经直音》反映的宋代浊音清化问题
14
作者 皮华林 《湘南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64-68,73,共6页
《九经直音》(下文简称《直音》)是一部音注书目。书中有一些反映"浊音清化"现象的条目,前贤据此推断该书所反映的浊音清化现象已经完成。对《直音》条目作全面考察,认为书中的确存在浊音清化的痕迹,但只有并、奉、从、邪四... 《九经直音》(下文简称《直音》)是一部音注书目。书中有一些反映"浊音清化"现象的条目,前贤据此推断该书所反映的浊音清化现象已经完成。对《直音》条目作全面考察,认为书中的确存在浊音清化的痕迹,但只有并、奉、从、邪四母清化程度比较高。总体来看,《直音》中大部分浊音未清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经直音》 声母 清化
下载PDF
闽北方言“弱化声母”及“第九调”的来源新探
15
作者 庄初升 刘泽鑫 杜芊 《方言》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7-275,共19页
学界对闽北方言“弱化声母”和“第九调”的性质、成因等主要有两派观点:以罗杰瑞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主张“弱化声母”源自“原始闽语”或“原始闽北语”,而“第九调”则是“弱化声母”影响声调分化的产物;另一派学者则反对“原始闽语”说... 学界对闽北方言“弱化声母”和“第九调”的性质、成因等主要有两派观点:以罗杰瑞为代表的一些学者主张“弱化声母”源自“原始闽语”或“原始闽北语”,而“第九调”则是“弱化声母”影响声调分化的产物;另一派学者则反对“原始闽语”说,多从语言接触的角度探讨“第九调”的来源,但结论尚不能完全令人信服。近十几年来,我们对闽北建瓯、建阳和石陂等方言点进行两次深度的实地调查,特别是对石陂话的浊塞音、塞擦音作了多人次的实验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有的是典型的带音,有的则是气声,同时还发现了少数传统上被认为清音的字也具有带音或气声的特征。本文考察闽北方言“弱化声母”分布的特点,认为“弱化声母”及“第九调”,即“共同闽语”时期全清声母以及全浊声母清化不送气的那部分字,在闽北地区曾经发生过“清音浊化”的演变,而后再以词汇扩散的方式逐渐清化,尚未清化或走向“弱化”的声母就成为今天的“弱化声母”。而“清音浊化”所导致的带音或气声引发了基频下降,产生了调值普遍偏低的“第九调”。“弱化声母”及其伴随的“第九调”都属于晚起的音变层次,无需构拟“原始闽语”或“原始闽北语”进行循环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语 闽北方言 原始闽语 弱化声母 第九调 清音浊化
原文传递
甘肃环县甜水话古清、次浊入声字的今读调类及其成因
16
作者 谭治琪 《甘肃高师学报》 2024年第4期19-23,共5页
环县甜水镇位于甘宁两省区交界处,其方言处于中原官话秦陇片和兰银官话银吴片交界地带。古清、次浊入声字在甜水话中多数归阳平,少数归阴平、上声、去声。古清、次浊入多数读阳平是甜水话区别中原官话秦陇片陇东小片的一个重要语音特征... 环县甜水镇位于甘宁两省区交界处,其方言处于中原官话秦陇片和兰银官话银吴片交界地带。古清、次浊入声字在甜水话中多数归阳平,少数归阴平、上声、去声。古清、次浊入多数读阳平是甜水话区别中原官话秦陇片陇东小片的一个重要语音特征,其形成跟兰银官话银吴片方言的接触影响有关;少数读上声、去声,可能由普通话、近代汉语声调及词调的影响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宁交界方言 甜水话 古清、次浊入声字 今读调类
下载PDF
山西晋语古清平字的演变 被引量:19
17
作者 沈明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59-265,共7页
古清平字北京话今读阴平,在山西晋语里有五种形式:①太原型:古清平和古浊平不分,只有一个。②忻州型:古清平和古清上、次浊上不分。③离石长治型:古清平和古清上、次浊上调型一致,调值相当接近。④大同型:古清平和古清上、次浊... 古清平字北京话今读阴平,在山西晋语里有五种形式:①太原型:古清平和古浊平不分,只有一个。②忻州型:古清平和古清上、次浊上不分。③离石长治型:古清平和古清上、次浊上调型一致,调值相当接近。④大同型:古清平和古清上、次浊上调型一致,调值差别较大。⑤古清平自成一类。太原型连调中能区分出古清平和古浊平,忻州型连调中能区分出古清平和古清上、次浊上。离石长治型和大同型连调中变调相同。从地域上看,太原型在山西中部,忻州型在山西北中部,离石长治型在山西西部吕梁山区和山西东南部太行山区,大同型在山西北部。山西晋语的舒入调型对应规律是:阳平同阴人,上声同阳入。据此并比较周围方言的调类调型,得知山西晋语的古清平字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晋语 古清平字 演变
原文传递
北京话古清入字归调历史及成因考察 被引量:14
18
作者 高晓虹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19,共10页
本文以元代以来的几种韵书为材料 ,考察了北京话清入字归调的历史 ,指出 :明末北京话清入字已经派入四声 ,清代北京话中清入字归四声的比例与今北京话已经相当接近 ,并且明代以来的韵书中清入字都存在白读音多归阴平和上声、文读音多归... 本文以元代以来的几种韵书为材料 ,考察了北京话清入字归调的历史 ,指出 :明末北京话清入字已经派入四声 ,清代北京话中清入字归四声的比例与今北京话已经相当接近 ,并且明代以来的韵书中清入字都存在白读音多归阴平和上声、文读音多归阳平和去声的趋势 ,与今北京话一致。文章还联系北京地区的历史、周围方言的情况对北京话清入字归调的成因作出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话 古清入字 归调 成因 声调 入声 阴平 上声 阳平 去声
原文传递
原始闽语中的清弱化声母和相关的“第九调”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福堂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5-144,共10页
本文不同意罗杰瑞原始闽语的构拟,认为闽北方言石陂话中来自古清声母的浊音并非由原始闽语清弱化声母演变而成,而是借入吴方言中因壮侗语声母[?b?d?dz?g]影响而生成的浊音的结果。这类声母的特点是吸气,因此只和《切韵》中帮端精见四个... 本文不同意罗杰瑞原始闽语的构拟,认为闽北方言石陂话中来自古清声母的浊音并非由原始闽语清弱化声母演变而成,而是借入吴方言中因壮侗语声母[?b?d?dz?g]影响而生成的浊音的结果。这类声母的特点是吸气,因此只和《切韵》中帮端精见四个全清声母相对应。相关的"第九调"等也不是"清浊交替"或浊音中附带成分的产物,而是声母浊音的影响导致声调分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语 清弱化声母 浊音 声调 汉语方言
原文传递
吴语全浊塞音声母的感知研究——以上海话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轶之 陈忠敏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4-50,共7页
以上海话为例讨论吴语全浊塞音声母的感知特点时,我们发现本地人使用不同的音征来感知浊塞音:在前字位置时,后接元音的基频低是塞音声母被判断为浊音的必要条件;在后字位置时,持阻时长短是塞音声母被判断为浊音的首要条件,后接元音的基... 以上海话为例讨论吴语全浊塞音声母的感知特点时,我们发现本地人使用不同的音征来感知浊塞音:在前字位置时,后接元音的基频低是塞音声母被判断为浊音的必要条件;在后字位置时,持阻时长短是塞音声母被判断为浊音的首要条件,后接元音的基频低起到一个辅助作用,从而解释了为什么全浊塞音声母在不同位置声学特征很不一样但均被感知为浊塞音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语 上海话 全浊塞音声母 感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