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4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通过去乙酰化酶3激活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雷帕霉素信号通路对脓毒症心肌炎和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林爽 翟京宇 罗彬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肠道粪菌移植(FMT)对脓毒症心肌炎和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改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FMT治疗组(CLP+FMT组)及FMT联合去乙酰化酶3(SIR... 目的探讨正常肠道粪菌移植(FMT)对脓毒症心肌炎和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的改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的脓毒症模型组(CLP组)、假手术对照组(sham组)、FMT治疗组(CLP+FMT组)及FMT联合去乙酰化酶3(SIRT3)抑制剂(3-TYP)治疗组(CLP+FMT+3-TYP组),每组各10只。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ELISA检测大鼠血液中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IL-1β、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去乙酰化酶3(SIRT3)、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AMPK(p-AMPK)、雷帕霉素(mTOR)及p-mTOR表达水平,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大鼠心肌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CLP组、CLP+FMT组、CLP+FMT+3-TYP组心肌组织SIRT3和p-mTOR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而心肌组织p-AMPK和血液中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与CLP组比较,CLP+FMT组心肌组织SIRT3和p-mTOR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而心肌组织p-AMPK和血液中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与CLP+FMT组比较,CLP+FMT+3-TYP组心肌组织SIRT3和p-mTOR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而心肌组织中p-AMPK和血液中IL-1β、IL-6及TNF-α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与sham组比较,CLP组线粒体膜电位的红/绿荧光强度比值显著下降;与CLP组比较,CLP+FMT组线粒体膜电位的红/绿荧光强度比值显著增加;与CLP+FMT组比较,CLP+FMT+3-TYP组线粒体膜电位的红/绿荧光强度比值显著下降(P<0.05)。结论肠道菌群通过SIRT3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对脓毒症心肌炎和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均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粪菌移植 脓毒症心肌炎 线粒体损伤 去乙酰化3 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雷帕霉素信号通路
下载PDF
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预后价值
2
作者 王丽军 韩孟汝 +5 位作者 董春霞 田卫伟 卢馨怡 杨林花 马艳萍 王梅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5-810,共6页
目的:评估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临床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第三医院血液科就诊的116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 目的:评估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临床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2年3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和第三医院血液科就诊的116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PT和APTT正常组及PT或APTT延长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型、分期、出血事件、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血钙、血清白蛋白(ALB)、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肌酐]、细胞遗传学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分析PT或APTT延长对MM患者生存的影响。结果:与PT和APTT正常组相比,PT或APTT延长组更容易发生出血事件(χ^(2)=5.087,P=0.024)、具有更低的ALB水平(χ^(2)=4.962,P=0.026)和PLT水平(χ^(2)=4.309,P=0.038),以及更高的血钙水平(χ^(2)=5.056,P=0.025)。PT或APTT延长组del13q、1q21扩增、del17p阳性率高于PT和APTT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M生存分析显示,PT或APTT延长组具有更短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P=0.032)和总生存期(OS)(P=0.032);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PT或APTT延长(HR=2.116,95%CI:1.025-4.372,P=0.043)、年龄≥65岁(HR=2.403,95%CI:1.195-4.836,P=0.014)是影响初诊MM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但PT或APTT延长对初诊MM患者的PFS没有明显影响(HR=1.162,95%CI:0.666-2.026,P=0.597)。结论:PT或APTT延长的初诊MM患者具有更恶化的临床指标、更短的PFS和OS;PT或APTT延长是影响MM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凝血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时间 预后
下载PDF
椎体骨折合并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1例
3
作者 白心竹 何金徽 +3 位作者 陆松松 李春 王依林 熊建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1-374,共4页
随着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的逐年上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1]。自身免疫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特点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会影响患者的骨形成和骨吸收[2],继而出现严重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因而发生骨质疏松性椎... 随着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的逐年上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1]。自身免疫病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特点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会影响患者的骨形成和骨吸收[2],继而出现严重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因而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风险更高[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性骨折 狼疮抗凝物 活化部分凝血活时间 骨质疏松
下载PDF
黄芪补肾活血汤对芳香化酶抑制剂诱导骨质疏松模型小鼠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浦冬青 冯丹丹 +4 位作者 张梦棣 刘炳蔚 时光喜 陈翰翰 李静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861-2867,共7页
背景:芳香化酶抑制剂尽管显著提高了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获益,但其相关的不良事件——骨质疏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黄芪补肾活血汤能有效预防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的发生,但是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黄芪... 背景:芳香化酶抑制剂尽管显著提高了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获益,但其相关的不良事件——骨质疏松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黄芪补肾活血汤能有效预防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的发生,但是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究黄芪补肾活血汤对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模型小鼠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60只8周龄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补肾活血汤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小鼠均切除双侧卵巢联合皮下注射来曲唑构建绝经后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模型,黄芪补肾活血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19.24,9.62,4.81 g/(kg·d)黄芪补肾活血汤进行灌胃(1次/d),阳性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5 mg/kg灌胃(1次/周)。给药3个月后,Micro-CT检测胫骨骨密度和骨微结构,对股骨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骨保护素蛋白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结果与结论:①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骨密度显著下降、骨小梁形态疏松断裂、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显著上升,表明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模型构建成功;②与模型组相比,黄芪补肾活血汤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骨密度、骨微结构显著改善,骨小梁形态增粗致密,血清中Ⅰ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显著下降,破骨细胞数量减少,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蛋白表达下降,骨保护素蛋白表达升高。结果表明,黄芪补肾活血汤可能调控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骨保护素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改善骨小梁形态和骨微结构,提高骨密度,进而预防芳香化酶抑制剂所致骨质疏松模型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补肾活血汤 芳香化抑制剂 骨质疏松症 破骨细胞活性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 骨保护素 信号通路
下载PDF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栓弹力图、纤维蛋白单体预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出血和血栓
5
作者 邓爽 方靖舒 甘芳宴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764-769,共6页
目的探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栓弹力图(TEG)和纤维蛋白单体(FM)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出血和血栓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8—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6例行ECMO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出血和血栓分别细分为出... 目的探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栓弹力图(TEG)和纤维蛋白单体(FM)在体外膜肺氧合(ECMO)患者出血和血栓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8—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6例行ECMO治疗的患者。根据是否发生出血和血栓分别细分为出血组(16例)、无出血组(10例)和血栓组(5例)、无血栓组(21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各组凝血参数的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ECMO患者发生出血和血栓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PTT、TEG、FM预测ECMO出血和血栓的效能。结果26例患者出血和血栓发生率分别为61.5%(16/26)和19.2%(5/26),相关事件发生中位天数分别为3和6 d。出血组最大APTT、平均APTT、TEG参数反应时间(R)相关参数[普通杯(CK)、肝素酶杯(CKH)、ΔR(R_(CK)-R_(CKH))]均高于无出血组(P<0.05);血栓组FM高于无血栓组(P<0.05)。最大APTT、TEG R_(CK)、TEG R_(CKH)、TEGΔR是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风险比(HR)分别为1.010、1.029、1.216、1.018;FM是血栓的危险因素(P<0.05),校正混杂因素后,HR为1.008。最大APTT、TEG R_(CK)、TEG R_(CKH)、TEGΔR预测ECMO患者发生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1、0.800、0.763、0.744,联合指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FM预测ECMO患者发生血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68。结论最大APTT、TEG R_(CK)、TEG R_(CKH)、TEGΔR可预测ECMO患者出血,联合指标预测价值最优。FM可预测ECMO患者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部分凝血活时间 血栓弹力图 纤维蛋白单体 出血 血栓 体外膜肺氧合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因子受体γ及其激动剂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陈娜 臧雷 刘芳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5期1311-1316,共6页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多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因子受体γ(PPARγ)是一类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在免疫调节、炎症控制和骨稳定中发挥重要功能。因此,研究PPAR...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多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因子受体γ(PPARγ)是一类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超家族成员,在免疫调节、炎症控制和骨稳定中发挥重要功能。因此,研究PPARγ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PPARγ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讨论基于PPARγ靶点治疗药物的发展情况,以期为抗类风湿关节炎新药研发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过氧化物体增殖活化因子受体γ 炎症控制 免疫调节 骨稳定
下载PDF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在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7
作者 常青 苑立博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156-161,共6页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变化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接收的92例冠...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变化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医院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接收的9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均行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试者D-D、Fib、APTT水平,术后3个月内以电话形式随访记录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情况,并分析D-D、Fib、APTT与CHD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D-D、Fib水平高于对照组,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D-D、Fib水平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而APTT水平较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低(P<0.05)。经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D-D、Fib、APTT的水平升高是导致CHD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高风险因素(P<0.05)。结论D-D、Fib、APTT指标参与患者病变过程,可有效预测CHD患者PCI术后是否会发生心血管事件,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活化部分凝血活时间 冠心病 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对血小板活化因子的影响
8
作者 闫艳 党治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5期88-91,共4页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及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及对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00例AI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根据病情给予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丹参多酚酸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AF、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及血小板第4因子(PF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低于对照组,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能有效降低AIS患者的PAF水平,减轻神经缺损程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 静脉溶栓 丹参多酚酸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小板活化因子
下载PDF
硫氧还蛋白f介导的烟草Rubisco活化酶的氧化还原调控 被引量:1
9
作者 孙逸 陈娟 +2 位作者 马为民 陈根云 米华玲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88-195,共8页
利用菠菜和烟草的硫氧还蛋白f(Trx-f)在不同氧化还原状态下测定了菠菜、拟南芥、烟草和番茄Rubisco活化酶(RCA)活化其Rubisco的活力,实验结果显示菠菜Trx-f只能介导调控菠菜和拟南芥RCA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改变其活力,而烟草Trx-f介导... 利用菠菜和烟草的硫氧还蛋白f(Trx-f)在不同氧化还原状态下测定了菠菜、拟南芥、烟草和番茄Rubisco活化酶(RCA)活化其Rubisco的活力,实验结果显示菠菜Trx-f只能介导调控菠菜和拟南芥RCA的氧化还原状态,从而改变其活力,而烟草Trx-f介导也只能改变烟草和番茄RCA的氧化还原状态.上述结果表明烟草等物种的单亚型RCA也能受Trx-f介导的氧化还原调控,而且Trx-f介导的RCA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具有种属专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还蛋白f烟草 rubsico活化酶 光合作用 氧化还原调控
下载PDF
小麦Rubisco活化酶的纯化及其活性特性 被引量:30
10
作者 李卫芳 王忠 +1 位作者 韩鹰 顾蕴洁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29-933,共5页
试验以小麦为材料 ,纯化了Rubisco活化酶 ,经SDS 聚丙烯凝胶电泳鉴定呈 2条蛋白质谱带 ,分子量为410 0 0和 45 0 0 0 ,利用14 C标记法测定并探讨了Rubisco活化酶的活性 ,并发现Rubisco活化酶在纯化和储藏过程中都需要ATP以稳定其活性。
关键词 小麦 RUBISCO活化 纯化 活性
下载PDF
Rubisco活化酶基因反义表达载体的构建与水稻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金松恒 翁晓燕 +3 位作者 王妮妍 李雪芹 毛伟华 蒋德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81-886,共6页
利用pGEM Teasy、pBluescriptKS +获得了RCA基因两端可以引入与双元表达载体 pCAMBIA130 1多克隆位点相匹配的单酶切位点 ,将该片段连接到 pCAMBIA130 1载体 ,构建了RCA基因的反义植物表达载体 pCAMR0 2。通过电激法将该载体导入根癌农... 利用pGEM Teasy、pBluescriptKS +获得了RCA基因两端可以引入与双元表达载体 pCAMBIA130 1多克隆位点相匹配的单酶切位点 ,将该片段连接到 pCAMBIA130 1载体 ,构建了RCA基因的反义植物表达载体 pCAMR0 2。通过电激法将该载体导入根癌农杆菌EHA10 5菌株中 ,以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 ,将反义载体 pCAMR0 2转化粳稻品种中花 11,获得了抗潮霉素的再生植株 ,经过GUS组织化学检测和PCR鉴定结果表明 ,目的基因确已经整合到这些转基因水稻基因组中。表型测定显示 ,大部分反义水稻不能在大气CO2 浓度条件下生长 ,存活下来转化株也是生长缓慢 ,植株瘦小 ,RCA和Rubisco含量发生了明显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RUBISCO活化 反义 载体构建 遗传转化
下载PDF
水稻剑叶衰老期Rubisco活化酶对Rubisco活力和光合速率的调节(英文) 被引量:14
12
作者 蒋德安 陆庆 +2 位作者 翁晓燕 郑炳松 奚海福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9-124,共6页
为明确 Rubisco活化酶在叶片衰老期间是否对 Rubisco羧化活性和光合速率起调节作用 ,本文研究了水稻剑叶衰老过程中叶片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Rubisco初始羧化活力及含量 ,Rubisco活化酶活力及含量 .结果表明 :净光合速率与 Rubisc... 为明确 Rubisco活化酶在叶片衰老期间是否对 Rubisco羧化活性和光合速率起调节作用 ,本文研究了水稻剑叶衰老过程中叶片光合速率、可溶性蛋白含量、Rubisco初始羧化活力及含量 ,Rubisco活化酶活力及含量 .结果表明 :净光合速率与 Rubisco初始羧化活力和 Rubisco活化酶的活力间分别为 r2=0 .9663和 r2 =0 .70 2 ,Rubisco初始羧化活力与 Rubisco活化酶的活力和含量间分别为 r2 =0 .81 0 3和r2 =0 .81 4 3 ,Rubisco活化酶含量与 Rubisco和可溶性蛋白间分别为 r2 =0 .92 57和 0 .8675,Rubisco活化酶的活力与含量间 r2 =0 .7587.Rubisco活化酶的含量占 Rubisco含量的 0 .5%~ 1 .0 % ,占叶片可溶性总蛋白质的 0 .5%~ 0 .6% ,随着剑叶衰老 Rubisco活化酶所占的比值加速下降 .这表明水稻剑叶衰老期间 ,Rubisco活化酶对维持 Rubisco初始羧化活力和净光合速率有重要调节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片衰老 光合作用 RUBISCO活化
下载PDF
小麦旗叶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与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卫芳 王秀海 王忠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0-34,共5页
Rub isco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关键酶,其体内活性由Rub isco活化酶调节。研究了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与Rub isco和Rub isco活化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和Rub isco初始活力、Rub isco活化酶活力都存在着明显的日变化;... Rub isco是植物光合作用中的关键酶,其体内活性由Rub isco活化酶调节。研究了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与Rub isco和Rub isco活化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和Rub isco初始活力、Rub isco活化酶活力都存在着明显的日变化;小麦旗叶的光合速率主要取决于Rub isco的初始活力,即Rub isco被Rub isco活化酶活化的程度,而与Rub isco和Rub isco活化酶本身的含量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速率 日变化 RUBISCO RUBISCO活化
下载PDF
江蓠残渣膳食纤维的酶法功能活化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磊 刘生利 +4 位作者 李思东 罗剑秋 宋康丽 吴迪 梁广亮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67-169,173,共4页
为了改善江蓠残渣膳食纤维的性能,采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漂白后的江蓠残渣膳食纤维进行功能活化研究,筛选出了较佳的复合酶活化配方;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活化前后膳食纤维的表面结构。研究结果表明:45u/g纤维素酶和60u/g木聚糖酶复合... 为了改善江蓠残渣膳食纤维的性能,采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漂白后的江蓠残渣膳食纤维进行功能活化研究,筛选出了较佳的复合酶活化配方;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活化前后膳食纤维的表面结构。研究结果表明:45u/g纤维素酶和60u/g木聚糖酶复合酶处理膳食纤维可以使膳食纤维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SDF)、持油能力(OBC)、膨胀力(SW)和持水力(WHC)分别增加29%、26%、15%和14%,活化后的江蓠残渣膳食纤维的膨胀力和持水力分别达到4.71mL/g和648%,功能性指标超过西方国家麸皮膳食纤维的标准(膨胀力4mL/g、持水力400%);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复合酶改性后的膳食纤维的表面结构变得蓬松,有孔隙结构出现,可能是其物理性能变好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蓠 残渣 膳食纤维 功能活化
下载PDF
茶树泛素活化酶基因全长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邓婷婷 吴扬 +3 位作者 李娟 李银花 黄建安 刘仲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00-508,共9页
应用cDNA-AFLP技术分离安吉白茶阶段性返白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获得一白期表达上调片断TDF(transcript derived fragment,TDF)。BLAST比对结果显示,该片段与其他物种的泛素活化酶基因有很高的相似性。通过SMART-RACE技术分别扩增出其... 应用cDNA-AFLP技术分离安吉白茶阶段性返白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获得一白期表达上调片断TDF(transcript derived fragment,TDF)。BLAST比对结果显示,该片段与其他物种的泛素活化酶基因有很高的相似性。通过SMART-RACE技术分别扩增出其3′和5′末端序列,成功获得该基因全长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JN180299)。所得序列全长3 764 bp,其开放阅读框编码1 094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约为121 kD。该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烟草、蓖麻、水稻、小麦、拟南芥中的UBA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分别有82%、81%、79%、79%、77%的同源性。qRT-PCR分析表明,安吉白茶UBA1基因在白化期的表达量是返绿期的2.49倍。泛素活化酶是泛素蛋白酶体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系统中1个关键酶,茶树泛素活化酶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安吉白茶阶段性白化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泛素活化基因 CDNA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酶活化处理条件及其对松木纤维胶合性能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34
16
作者 朱家琪 史广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3-156,共4页
通过测定漆酶处理纤维压制纤维板的内结合强度 ,观察到漆酶对云南思茅松木纤维的活化作用及漆酶处理对木纤维自身胶合的贡献。不同pH值条件下漆酶处理木纤维的内结合强度显著高于水处理纤维压制的板材强度。失活后的酶液与水等效 ,说明... 通过测定漆酶处理纤维压制纤维板的内结合强度 ,观察到漆酶对云南思茅松木纤维的活化作用及漆酶处理对木纤维自身胶合的贡献。不同pH值条件下漆酶处理木纤维的内结合强度显著高于水处理纤维压制的板材强度。失活后的酶液与水等效 ,说明对实现木材自身胶合起作用的主要是漆酶本身。初步探索了pH值、酶剂量、底物浓度、活化处理时间等因素对胶合效果的影响。采用试验得到的较好活化条件压制的板材内结合强度可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 处理条件 松木纤维 胶合性能 纤维板 内结合强度
下载PDF
在肝素抗凝的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适宜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马驰骋 芦昌慧 +5 位作者 刘爱军 路平 牟伟 张慧明 刘平丽 陈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992-1993,1996,共3页
目的研究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中采用肝素抗凝过程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适宜时间范围。方法对比分析使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的88例危重患者的320次过滤时间段中滤器寿命和出血并... 目的研究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中采用肝素抗凝过程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的适宜时间范围。方法对比分析使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的88例危重患者的320次过滤时间段中滤器寿命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所有用肝素治疗的患者中滤器凝血的总发生率为30.5/1 000 h,在APTT为35~44 s时,滤器凝血发生率为90.9/1 000 h;APTT为45~54 s时,滤器凝血发生率为38.2/1 000 h;APTT为55~69 s时,滤器凝血发生率为25.1/1 000 h;APTT≥70 s时,滤器凝血发生率为18.8/1000 h,不同APTT时滤器凝血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血的总发生率为6.2/1 000 h。APTT为35~44 s时,出血发生率为3.0/1 000 h,APTT45~54 s和APTT延长到55~69 s时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9/1 000 h和5.1/1 000 h,≥70 s时出血发生率明显增加,为9.8/1 000 h,不同APTT时患者出血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发生率随APTT的延长而逐渐增高。采用CVVH治疗者和采用CVVHDF治疗者比较,滤器寿命及患者出血发生率间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PTT为55~69 s时,肝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肾脏替代治疗 抗凝 肝素 活化部分凝血活时间
下载PDF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金行 赵明 +3 位作者 赵越 王艳辉 路健 张丽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凝血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时间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条浒苔蛋白核超微结构和Rubisco及其活化酶分子定位 被引量:10
19
作者 何培民 吴庆磊 +4 位作者 吴维宁 陆巍 张大兵 陈根云 张荣铣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5-260,共6页
研究了条浒苔蛋白核超微结构及其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金相免疫分子定位。超微结构显示,条浒苔细胞具有形态及组成相同的1~2个蛋白核,每个蛋白核被淀粉鞘所包围。蛋白核中央均有1条由1个类囊体构成的纵向孔道,并有时局部特别膨大。... 研究了条浒苔蛋白核超微结构及其Rubisco和Rubisco活化酶金相免疫分子定位。超微结构显示,条浒苔细胞具有形态及组成相同的1~2个蛋白核,每个蛋白核被淀粉鞘所包围。蛋白核中央均有1条由1个类囊体构成的纵向孔道,并有时局部特别膨大。纵向孔道两端与叶绿体基质相连接。小球藻Rubisco抗体对条浒苔Rubisco的Western印迹图谱显示仅为1条带,其位置与SDS-PAGE电泳图谱上的主带相对应,分子量大约为55kD。金相免疫分子定位的结果显示,条浒苔Rubisco金标颗粒主要分布于叶绿体的蛋白核(71.86%)和淀粉鞘(27.94%)部位中,按面积密度计算二者总和占99.8%,极少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和基质中(0.2%)。Rubisco活化酶分子定位也显示其主要分布于蛋白核和淀粉鞘中。这些结果均表明条浒苔蛋白核(及淀粉鞘)与单细胞绿藻的蛋白核相同,具有光合作用功能。条浒苔Rubisco初始活性和总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其活化率较高,高达77.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浒苔 蛋白核 超微结构 RUBISCO RUBISCO活化 金相免疫分子定位
下载PDF
水稻Rubisco活化酶的提取和纯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翁晓燕 蒋德安 +1 位作者 陆庆 毛伟华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3-266,共4页
利用35%饱和硫酸铵分部沉淀、DEAE-cellulose和MonoQ柱层析等步骤从水稻叶片纯化了 Rubisco活化酶。 SDS-PAGE电泳显示水稻Rubisco活化酶由45kD和41 kD两个亚基组成。 ATP是该... 利用35%饱和硫酸铵分部沉淀、DEAE-cellulose和MonoQ柱层析等步骤从水稻叶片纯化了 Rubisco活化酶。 SDS-PAGE电泳显示水稻Rubisco活化酶由45kD和41 kD两个亚基组成。 ATP是该 酶活化Rubisco的必需成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活化 提取 纯化 光合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