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6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ummler信道模型的Systemview仿真研究
1
作者 尹立强 余周 +1 位作者 苏新红 张志霞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5期83-86,共4页
无线信道是移动通信的传输媒介,信道性能优劣直接影响通信质量,要提高无线通信质量就必须改善信道性能.阐述了移动信道的特点,介绍了几种典型移动信道的模型,重点分析了Rummler信道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出Rummler信道的仿真电路.采用电... 无线信道是移动通信的传输媒介,信道性能优劣直接影响通信质量,要提高无线通信质量就必须改善信道性能.阐述了移动信道的特点,介绍了几种典型移动信道的模型,重点分析了Rummler信道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出Rummler信道的仿真电路.采用电路与通信系统专用仿真软件Systemview对其进行仿真,给出了仿真波形图,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Rummler信道模型可以适应不同环境的电波传播衰落,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信道 rummler信道模型 SYSTEMVIEW 仿真
下载PDF
基于GRU和LSTM组合模型的车联网信道分配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磊 王永华 +1 位作者 何一汕 伍文韬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80,共8页
针对车联网中高通信需求和高移动性造成的车对车链路(Vehicle to Vehicle,V2V)间的信道冲突及网络效用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组合模型... 针对车联网中高通信需求和高移动性造成的车对车链路(Vehicle to Vehicle,V2V)间的信道冲突及网络效用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并联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和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组合模型的车联网信道分配算法。算法以降低V2V链路信道碰撞率和空闲率为目标,将信道分配问题建模为分布式深度强化学习问题,使每条V2V链路作为单个智能体,并通过最大化每回合平均奖励的方式进行集中训练、分布式执行。在训练过程中借助GRU训练周期短和LSTM拟合精度高的组合优势去拟合深度双重Q学习中Q函数,使V2V链路能快速地学习优化信道分配策略,合理地复用车对基础设施(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V2I)链路的信道资源,实现网络效用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与单纯使用GRU或者LSTM网络模型的分配算法相比,该算法在收敛速度方面加快了5个训练回合,V2V链路间的信道碰撞率和空闲率降低了约27%,平均成功率提升了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IoV) 信道分配 深度双重Q学习 GRU-LSTM组合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复杂信道服务模型的高效可靠链路控制方法
3
作者 韩明钥 周智勇 张金贵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4年第10期132-138,共7页
面向无线通信网络化应用发展趋势,针对无线链路容错概率高、实时变化大、信道带宽窄导致链路可靠控制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复杂信道服务模型的高效可靠链路控制方法;分析了无线传播复杂信道服务模型的多种特点,提出了基于无线信道服务模... 面向无线通信网络化应用发展趋势,针对无线链路容错概率高、实时变化大、信道带宽窄导致链路可靠控制难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复杂信道服务模型的高效可靠链路控制方法;分析了无线传播复杂信道服务模型的多种特点,提出了基于无线信道服务模型紧密耦合高效适配的控制机制,设计了无线链路层自适应分组反馈控制流程,结合帧结构设计给出了数据分组长度、最大重数次数等关键参数演算方法;在物理层最小分组长度对应传输成功率85%~99%条件下,仿真给出最佳分组长度为最小分组的2~9倍,最大重数次数为9次缩减至4次;仿真验证表明:在业务数据包长度为最小分组长度的10~100倍时,相比无链路控制状态,传输成功率由1%~90%改进至99.99%以上,平均吞吐量可提升两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信道 服务模型 链路控制 自适应反馈
下载PDF
机舱环境5G信道传播模型及信号覆盖研究
4
作者 刘宇欣 叶溪涓 +4 位作者 鲍军委 马健 陈小敏 李明昇 朱秋明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5-436,共12页
针对机舱无线通信覆盖不全面、速度慢、不稳定等问题,该文基于射线跟踪方法构建了机舱环境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信道模型,并分析了信号覆盖能力及信道参数特性。首先,利用三角面元对... 针对机舱无线通信覆盖不全面、速度慢、不稳定等问题,该文基于射线跟踪方法构建了机舱环境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信道模型,并分析了信号覆盖能力及信道参数特性。首先,利用三角面元对真实的机舱环境进行三维几何重构,以降低射线跟踪方法获取信道参数的复杂度;然后,结合分簇算法构建5G信道传播模型,进而分析了机舱环境下5G信号覆盖和通信性能。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簇功率偏移和簇时延偏移服从高斯分布,簇到达方位角和簇到达俯仰角偏移服从拉普拉斯分布,同时发现,机舱环境中的密集散射体是影响5G信号覆盖范围的关键因素。上述结论可用于机舱环境5G基站的无线通信信号覆盖预测和多径参数评估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舱环境 信道模型 射线追踪 信号覆盖 分簇算法
下载PDF
层流信道中基于模型驱动的信道建模方法
5
作者 王悦 鲍煦 林锋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9-315,322,共8页
针对已有的层流信道模型不能直接应用于存在目标的复杂层流信道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驱动的信道建模方法.研究了存在目标的层流扩散信道的系统模型,在无目标平流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参数,考虑层流和目标对接收分子的影响.结合仿真结果,... 针对已有的层流信道模型不能直接应用于存在目标的复杂层流信道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驱动的信道建模方法.研究了存在目标的层流扩散信道的系统模型,在无目标平流模型的基础上加入参数,考虑层流和目标对接收分子的影响.结合仿真结果,将有目标的复杂层流信道近似为两个稳定的层流信道,建立有目标的点源-接收机层流扩散信道模型.结合神经网络使用Levenberg-Marquardt算法对信道模型参数进行学习和预测,同时提出基于数据和模型驱动结合(combination of data and model driven, CDMD)的检测方法对目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通过公式数据与仿真数据对比验证了其信道模型的准确性,所有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999 15,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可行性;使用神经网络二分类算法验证提出的目标检测方法,检测准确率达到98.8%时,提出的CDMD检测方法所需数据量约为基于数据检测方法的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通信 层流扩散 信道建模 模型驱动 神经网络 目标检测
下载PDF
子载波信道模型盲均衡非合作水声正交频分复用类内调制识别
6
作者 方涛 华波 +3 位作者 韦佳利 王凯 刘今 王彪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61-1072,共12页
针对水声多径信道下传统正交频分复用(OFDM)类内调制识别特征稳健性不足导致识别方法失效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子载波信道模型盲均衡的水声OFDM类内调制识别方法,可识别类内调制方式包括BPSK、QPSK、8PSK及16QAM。首先,提出一种针对OFDM子... 针对水声多径信道下传统正交频分复用(OFDM)类内调制识别特征稳健性不足导致识别方法失效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子载波信道模型盲均衡的水声OFDM类内调制识别方法,可识别类内调制方式包括BPSK、QPSK、8PSK及16QAM。首先,提出一种针对OFDM子载波映射符号的分块策略提高盲均衡的性能。然后,利用期望最大化(EM)算法,在该分块策略下对每个分块内的子载波映射符号进行处理,估计出信道衰落系数和噪声功率;进一步利用K均值聚类(K-means)算法得到该分块映射符号对应的信道衰落系数,并将该信道衰落系数作为EM算法的初始值,使EM算法能够快速收敛。最后,利用最大似然(ML)分类器实现OFDM类内调制识别。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EM-Block-ML方法实现了水声多径信道下高可靠的OFDM类内调制识别,验证了所提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内调制识别 子载波信道模型 盲均衡 期望最大化
下载PDF
基于ROMS模型的水声信道建模仿真
7
作者 肖来祥 于兆磊 +1 位作者 朱智林 段宇涵 《物联网技术》 2024年第2期52-54,共3页
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是影响声呐性能的主要因素,水下声场的计算对声呐布放、航路规划等反潜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基于ROMS模型对海洋数据进行模拟,并使用并行化技术改进后的BELLHOP模型对其进行仿真,实现对水下声场的快速预报。文章通... 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是影响声呐性能的主要因素,水下声场的计算对声呐布放、航路规划等反潜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基于ROMS模型对海洋数据进行模拟,并使用并行化技术改进后的BELLHOP模型对其进行仿真,实现对水下声场的快速预报。文章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及结果的准确性,利用并行化技术改进后的计算速度也有显著提升。仿真实验表明,此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预报水下声场,对声呐设备的工作具有评估和指导作用,为后续反潜作战方案制定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MS模型 水声信道建模 BELLHOP模型 声呐性能评估 声场快速预报 并行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ITS模型的短波宽带移动信道建模与仿真
8
作者 李国军 王彦淞 +1 位作者 叶昌荣 艾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1-621,共11页
短波宽带移动信道模型是远程机动平台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分析评估的基础,现有短波宽带信道模型不能有效表征机动平台移动信道快时变多普勒效应,难以适应机动平台短波移动通信需要。鉴于此,在分析机动平台行为模式与信道时变多普勒效应的... 短波宽带移动信道模型是远程机动平台移动通信系统性能分析评估的基础,现有短波宽带信道模型不能有效表征机动平台移动信道快时变多普勒效应,难以适应机动平台短波移动通信需要。鉴于此,在分析机动平台行为模式与信道时变多普勒效应的映射关系基础上,推导出了机动平台移动信道冲激响应表达式,基于ITS(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society)模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固定与机动不同场景、不同传播模式、宽窄带融合的短波通信信道模型。利用信道冲激响应与信道散射函数从时域色散、频域色散两个维度对本文信道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信道模型能够基于机动平台运动轨迹实现时变多普勒效应传播复现与信道模拟;也能在运动轨迹未知情况下,基于飞行器种类、机动频率等先验信息,实现具有各态历经性的机动平台短波宽带信道仿真,对机动平台短波移动通信系统效能评估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宽带移动信道模型 机动平台 时变多普勒效应 ITS模型 信道模拟
下载PDF
光通信系统的最优信道选择模型构建研究
9
作者 苏婧琼 苏兆兆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8-202,共5页
构建光通信系统的最优信道选择模型,提升光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降低传输时延。首先光通信系统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感知时间和传输时间,以传输速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构建最优信道选择模型,采用改进离散蝙蝠算法求解模型目标函数,... 构建光通信系统的最优信道选择模型,提升光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降低传输时延。首先光通信系统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感知时间和传输时间,以传输速率最大化为目标函数,构建最优信道选择模型,采用改进离散蝙蝠算法求解模型目标函数,获取最小适应度值对应的结果为当前最优解,输出最优信道选择结果。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最优信道选择比率结果均在0.944以上,可极大程度地保证最优信道的选择效果;数据传输最大时延结果为1.08 s,满足应用标准;信道选择后光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均在10 Mbps左右,其中最大值达到10.57 Mb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系统 最优信道 选择模型 通信特性
下载PDF
几类适用于G.fast频段数字用户线路信道模型
10
作者 李俏杰 《长江信息通信》 2024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数字用户线路信道模型是用户通信线路质量,可开通接入速率评估和系统设计的重要基础,其信道模型在标准化工作中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该文总结了几类适用于G.fast频段数字双绞线信道模型,分别为利用传输线一次参数RLCG建立的BT模型,利... 数字用户线路信道模型是用户通信线路质量,可开通接入速率评估和系统设计的重要基础,其信道模型在标准化工作中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该文总结了几类适用于G.fast频段数字双绞线信道模型,分别为利用传输线一次参数RLCG建立的BT模型,利用特征阻抗和传播系数建立的KM模型,以及利用传输线二次参数串联阻抗和并联导纳的KPN模型,对每个信道模型进行分析并给出详细的数学推导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模型 接入速率 特征阻抗 串联阻抗 并联导纳
下载PDF
大气湍流模型与大气信道模型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征 廖志文 +5 位作者 梁静远 王瑞 宋鹏 王惠琴 赵黎 柯熙政 《光通信技术》 2023年第3期9-17,共9页
为了克服大气湍流效应对无线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必须建立能准确描述大气折射率起伏的湍流模型。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大气湍流模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不同大气湍流模型的理论建立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比了其适用范围,同时介绍了在实际大气... 为了克服大气湍流效应对无线光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必须建立能准确描述大气折射率起伏的湍流模型。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大气湍流模型方面的研究进展,对不同大气湍流模型的理论建立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比了其适用范围,同时介绍了在实际大气湍流中实验测量所建立的大气信道模型,最后对大气湍流模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光通信 大气湍流效应 大气湍流模型 Kolmogorov谱 大气信道模型
下载PDF
面向电力应用场景的5G信道测量与路损模型修正
12
作者 王海洋 熊稀南 +3 位作者 苏俊浩 黄正宇 刘明刚 刘丹谱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08-813,820,共7页
传统公网5G信道模型一般针对城市、街区等场景进行建模,在变电站等电力工业场景中适应性不足。为支撑5G在电网的规模化应用,需要开展对特定电力场景的信道测量与建模以指导电力5G无线网络规划和系统级仿真。本文在500 kV变电站开展5G频... 传统公网5G信道模型一般针对城市、街区等场景进行建模,在变电站等电力工业场景中适应性不足。为支撑5G在电网的规模化应用,需要开展对特定电力场景的信道测量与建模以指导电力5G无线网络规划和系统级仿真。本文在500 kV变电站开展5G频段的实地信道测量,分析了时延功率谱、路径损耗等信道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引入天线高度矫正因子的路损模型修正方法,以便更准确地对天线高度与路损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同时对比分析与5G标准路损模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更好地适应电力应用场景,可为通信性能评估提供参考与指导,并为电力通信设备的覆盖范围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5G场景 信道测量 路损模型 矫正因子
下载PDF
耦合浅海声信道目标回波建模与检测性能分析
13
作者 许彦伟 薛勐 +2 位作者 谷浩翔 刘明刚 侯朝焕 《声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9-730,共12页
为提高浅海扩展目标回波检测性能,基于浅海声信道模型和多亮点模型,建立了耦合浅海声信道扩展目标回波模型,并基于副本相关积分(RCI)检测理论对浅海多亮点目标回波RCI检测进行了理论推导。采用带宽分别为50 Hz,100 Hz,500 Hz,1000 Hz的... 为提高浅海扩展目标回波检测性能,基于浅海声信道模型和多亮点模型,建立了耦合浅海声信道扩展目标回波模型,并基于副本相关积分(RCI)检测理论对浅海多亮点目标回波RCI检测进行了理论推导。采用带宽分别为50 Hz,100 Hz,500 Hz,1000 Hz的线性调频信号,仿真分析了不同浅海环境下的RCI检测性能。结果表明,海深、声呐深度、目标位置和波形带宽都会影响浅海目标回波扩展特性和RCI检测性能,合适的声呐深度和波形带宽有利于提高浅海扩展目标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目标 浅海声信道 多亮点模型 副本相关积分检测
下载PDF
基于随机几何的输电场景中无人机信道建模
14
作者 韩东升 孙瑞彬 李然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5-186,共12页
为了准确描述输电环境中巡检无人机与地面基站之间无线信道,采用随机几何建模法,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几何的三维信道模型。在该模型中考虑输电线路环境中塔杆,输电线的影响,采用水平圆柱体描述输电设备和周围环境的散射体分布情况,为了防... 为了准确描述输电环境中巡检无人机与地面基站之间无线信道,采用随机几何建模法,提出一种基于随机几何的三维信道模型。在该模型中考虑输电线路环境中塔杆,输电线的影响,采用水平圆柱体描述输电设备和周围环境的散射体分布情况,为了防止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场影响无人机巡检作业安全,在模型中设置安全飞行区域,保证巡检安全。针对提出的信道模型,推导并分析了了空-时相关函数,多普勒功率谱密度,电平交叉率和平均衰落时间等信道统计特性。研究了散射体分布情况,无人机运动状态对信道统计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无人机运动速度大小、飞行方向,散射体分布情况对信道影响显著。理论结果和仿真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可以为输电线路场景下巡检无人机与地面基站之间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信道建模 随机几何模型 输电线路巡检 信道统计特性
下载PDF
基于排队论的一种高吞吐量信道分配协议设计
15
作者 陶志勇 张鑫诺 +1 位作者 王诗 高党召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15-2822,共8页
针对复杂多变的认知无线电系统中难以为次用户高效分配信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吞吐量信道分配协议——TKMA协议。该协议根据主用户(PU)活动、次用户(SU)实时业务需求、信道条件等信息构建用户信道的效用矩阵,在保障PU通信质量的前提下... 针对复杂多变的认知无线电系统中难以为次用户高效分配信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吞吐量信道分配协议——TKMA协议。该协议根据主用户(PU)活动、次用户(SU)实时业务需求、信道条件等信息构建用户信道的效用矩阵,在保障PU通信质量的前提下以SU系统总效用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信道分配,并利用改进Kuhn-Munkras算法结合轮询调度进行求解。为了评估该协议性能,建立了通用的多用户多信道认知无线电系统模型,利用排队理论描述数据包传输过程,并通过马尔可夫稳态求解推导出SU的性能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与以往提出的化简方法和传统的公平随机分配协议相比,使用TKMA协议在SU系统总的吞吐量、平均时延、平均队长、拒绝率等指标上都取得了更优的结果,证明了所提协议和系统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队分析 信道分配协议 认知无线电网络模型 Kuhn-Munkras算法 轮询调度
下载PDF
专题:面向6G的信道测量与建模
16
作者 张建华 李剑 +4 位作者 窦建武 唐盼 黄晨 杨汨 李双德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3-845,共3页
内容导读2023年6月,国际电联(ITU)完成了《IMT面向2030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该建议书作为6G纲领性文件,汇聚了全球6G愿景共识,描绘了6G目标与趋势,提出了6G的六大场景和15个能力指标,标志着6G技术标准化工作正式启动。... 内容导读2023年6月,国际电联(ITU)完成了《IMT面向2030及未来发展的框架和总体目标建议书》。该建议书作为6G纲领性文件,汇聚了全球6G愿景共识,描绘了6G目标与趋势,提出了6G的六大场景和15个能力指标,标志着6G技术标准化工作正式启动。信道是移动通信系统收发端之间信号承载的媒介,而深入掌握6G的传播特性和精确模型对6G系统的研发、评估和优化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系统 国际电联 信道测量 传播特性 能力指标 精确模型 技术标准化 建议书
下载PDF
蜂窝车联网侧行链路信道测量与分析
17
作者 代亮 王宁 +3 位作者 白浩男 宁耀军 孟芸 许宏科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1-370,共10页
蜂窝车联网侧行链路接口(PC5)采用终端到终端直接通信的形式,因其通信延迟低、传输容量大和传输可靠性高的特点而具备广阔的科研和工程前景。为了实测蜂窝车联网侧行链路信道特性,使用具有PC5接口的车载板卡在城市道路进行了通信测量工... 蜂窝车联网侧行链路接口(PC5)采用终端到终端直接通信的形式,因其通信延迟低、传输容量大和传输可靠性高的特点而具备广阔的科研和工程前景。为了实测蜂窝车联网侧行链路信道特性,使用具有PC5接口的车载板卡在城市道路进行了通信测量工作,并依据测量结果从信道特征对PC5接口信道进行了分析。分析了通信收包时延随距离和信噪比变化的特征,将实测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值与自由空间和双射线两种路径损耗经验模型及对数距离和双斜率两种路径损耗拟合模型的预测值进行了对比,并引入了四种相关性分析算法,从数值偏移量、线性相关程度和几何形态相似度等角度分析了模型预测值与实测数据的关联性,最终验证了双斜率路径损耗模型最适合表征PC5接口通信信道在城市环境下的衰落特征,基于该模型测算得到的路径损耗指数和阴影衰落方差也进一步说明此模型能够更好地结合实验环境表征信道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车联网 侧行链路 信道测量 路径损耗模型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基于QuaDRiGa的无人机非平稳信道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倪浩然 华博宇 +3 位作者 王满喜 朱秋明 周彤彤 鲍军委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4-313,共10页
为了解决无人机信道模型非平稳参数空时不连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三维运动及姿态旋转的无人机非平稳几何随机模型,用于描述和模拟无人机对地多输入多输出通信信道的真实特性。该模型借鉴QuaDRiGa中的“准确定性”思想,基于收发端拓... 为了解决无人机信道模型非平稳参数空时不连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三维运动及姿态旋转的无人机非平稳几何随机模型,用于描述和模拟无人机对地多输入多输出通信信道的真实特性。该模型借鉴QuaDRiGa中的“准确定性”思想,基于收发端拓扑关系更新时变信道参数,考虑路径生灭概率改进信道功率计算方法,引入姿态相位矩阵描述无人机姿态旋转,以实现无人机非平稳信道参数的平滑演进。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模型能够保证功率和角度等参数的平滑演进,输出信道的自相关函数具有非平稳性且受无人机姿态影响显著,可用于无人机通信系统设计和算法优化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信道模型 非平稳信道 平滑演进 姿态相位矩阵
下载PDF
基于自监督学习的IRS辅助矿井通信系统信道估计方法
19
作者 王安义 李新宇 +1 位作者 李明珠 李婼嫚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150,共7页
针对矿井复杂环境导致的多径衰落、非视距通信及真实标签获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监督学习(SSL)的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矿井通信系统信道估计方法。根据井下Nakagami-g衰落信道模型和IRS信号传输模型搭建井下通信系统模型,通过IRS... 针对矿井复杂环境导致的多径衰落、非视距通信及真实标签获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监督学习(SSL)的智能反射面(IRS)辅助矿井通信系统信道估计方法。根据井下Nakagami-g衰落信道模型和IRS信号传输模型搭建井下通信系统模型,通过IRS技术解决多径衰落和非视距通信问题。通过最小二乘(LS)算法进行初步信道估计,再采用SSL框架下的八度卷积(OCT)神经网络优化信道估计结果。OCT直接对高频分量和低频分量进行处理,能同时捕捉信道的粗糙特征和细微差别,提供全面的信道信息,从而更准确地估计信道状态;SSL算法使用接收信号及其带噪版本作为训练数据,通过未标注数据的内在结构提升IRS辅助信道估计的精度和效率,从而降低对人工标签的依赖。仿真结果表明:①引入IRS技术能有效降低信道估计误差。②OCT神经网络的损失值明显低于CNN,数据拟合效果更好;OCT神经网络计算效率高,可提高通信系统信道估计的整体性能;在计算资源有限的环境下,OCT神经网络可保持较低参数量和内存使用量。③SSL算法在所有信噪比条件下均能保持较低的归一化均方误差,验证了其在信道估计中的高效性和鲁棒性。④基于SSL的IRS辅助矿井通信系统信道估计方法在大规模网络中具有较好的扩展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通信 信道估计 井下智能反射面 自监督学习 八度卷积神经网络 Nakagami-g模型
下载PDF
6G智能超表面通信信道测量与建模:进展与挑战
20
作者 黄杰 吴群 白栋 《移动通信》 2024年第10期17-22,共6页
RIS是6G无线通信的潜在关键技术之一,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RIS不仅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可编程、易部署、与现有网络兼容等优点,还可以智能调控通信环境,提升信号质量与通信系统性能。首先介绍了目前的RIS通信信道测量实验,... RIS是6G无线通信的潜在关键技术之一,受到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RIS不仅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可编程、易部署、与现有网络兼容等优点,还可以智能调控通信环境,提升信号质量与通信系统性能。首先介绍了目前的RIS通信信道测量实验,总结了暗室、室内和室外环境中的RIS信道特性,然后,对多种RIS信道模型进行了比较,包括大尺度衰落与小尺度衰落信道模型,并探讨了不同模型的适用场景及特点。最后指出RIS信道研究的挑战,包括新型RIS通信信道测量与建模、新频段新场景RIS通信信道测量与建模、参数可调天线与信道一体化建模、普适RIS通信信道建模等,为未来RIS通信信道研究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超表面 6G无线通信 信道测量 信道特性分析 信道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