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9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联合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大鼠Integrinα2/FAK/Runx2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韵 陈筱涛 +3 位作者 彭锦兰 邓洪浩 龙碧莹 肖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29-835,共7页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阿仑膦酸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改善作用及对Integrinα2/FAK/Runx2通路调节作用。方法选取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及造模组(24只),采用手术切除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将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骨...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阿仑膦酸钠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的改善作用及对Integrinα2/FAK/Runx2通路调节作用。方法选取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6只)及造模组(24只),采用手术切除卵巢法建立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将造模后的大鼠随机分为骨质疏松模型组、电针治疗组、阿仑膦酸钠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6只。电针治疗组、阿仑膦酸钠组及联合治疗组分别按照相应干预方法干预8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ICIP)、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INP)水平;双能X射线测定大鼠股骨骨密度及骨矿物含量;骨生物力学测定仪测定大鼠骨生物力学指标;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查股骨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测定股骨组织Integrinα2、FAK及Runx2 mRNA水平;免疫印记法(Western blot)测定股骨组织Integrinα2、FAK及Runx2蛋白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骨质疏松模型组血清ALP、BGP、TRACP-5b、ICIP、PINP水平显著升高(P<0.05),骨密度、骨矿物含量、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刚度,股骨组织Integrinα2、FAK及Runx2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骨质疏松模型组比较,电针治疗组、阿仑膦酸钠组及联合治疗组血清ALP、BGP、TRACP-5b、ICIP、PINP水平显著降低(P<0.05),骨密度、骨矿物含量、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刚度,股骨组织Integrinα2、FAK及Runx2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电针治疗组及阿仑膦酸钠组比较,联合治疗组血清ALP、BGP、TRACP-5b、ICIP、PINP水平显著降低(P<0.05),骨密度、骨矿物含量、最大载荷、最大应力、刚度,股骨组织Integrinα2、FAK及Runx2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电针联合阿仑膦酸钠能够显著提高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抑制骨质疏松病理进展,改善大鼠骨代谢及骨生物力学改变,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ntegrinα2/FAK/Runx2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骨质疏松症 Integrinα2/FAK/runx2通路
下载PDF
肿瘤免疫治疗新视角:RUNX的作用与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颖婷 蒋敬庭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1-551,共11页
RUNX属于转录因子家族,是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调控因子,在哺乳动物的细胞增殖、分化、谱系发育、成骨和神经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围绕RUNX的研究已揭示了其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功能。RUNX家族成员在不同类... RUNX属于转录因子家族,是哺乳动物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调控因子,在哺乳动物的细胞增殖、分化、谱系发育、成骨和神经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围绕RUNX的研究已揭示了其功能的多样性以及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功能。RUNX家族成员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具有不一的作用,与肿瘤微环境中的各组分也有不同程度的关联。RUNX家族成员可以调节肿瘤微环境中CD4+辅助性T(Th)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谱系发育分化,调控组织驻留T淋巴细胞的表型、分化和存活,驱动NK细胞的增殖活化和组织驻留。RUNX家族缺失会导致MDSC的增殖和成熟活化,从而诱导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的产生。RUNX家族成员的表达也与肿瘤微环境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的浸润程度、不同免疫细胞的浸润、免疫检查点基因表达和药物敏感性显著相关,它们可作为潜在的肿瘤预后标志物和免疫治疗靶点,与CAR-T细胞疗法的联用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从RUNX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研究及其参与调控肿瘤免疫和微环境中各类组分的作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未来以RUNX为主要靶点的肿瘤免疫治疗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 肿瘤微环境 免疫细胞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翘嘴鲌Runx2b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征分析
3
作者 何昌熙 郑建波 +6 位作者 马建波 贾永义 刘士力 蒋文枰 迟美丽 程顺 李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4-1031,共8页
为探究Runx2b基因在翘嘴鲌肌间刺骨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基于转录组数据和PCR扩增技术克隆获得了翘嘴鲌Runx2b基因全长编码序列。通过茜素红整体骨骼染色对肌间刺(IBs)形成的不同阶段进行了分期,同时采用qRT-PCR技术检测了Runx2b基因的... 为探究Runx2b基因在翘嘴鲌肌间刺骨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基于转录组数据和PCR扩增技术克隆获得了翘嘴鲌Runx2b基因全长编码序列。通过茜素红整体骨骼染色对肌间刺(IBs)形成的不同阶段进行了分期,同时采用qRT-PCR技术检测了Runx2b基因的时空表达水平。结果显示,Runx2b基因开放阅读框为1 401 bp,编码466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50.676 ku,理论等电点为9.35;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显示,翘嘴鲌Runx2b氨基酸序列与近源物种的同源性高达95%以上,且都具有高度保守的Runt和RunxI结构域;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翘嘴鲌与团头鲂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在肌间刺发育前,翘嘴鲌的主轴骨骼和附肢骨骼已经发育完全;其中,孵化后15 d,尾部肌隔中开始出现小肌间刺;孵化后30 d,翘嘴鲌幼体的肌间刺发育完全。组织表达结果显示,Runx2b基因在翘嘴鲌各组织中均有表达,鳃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肌肉。此外,Runx2b基因在翘嘴鲌幼体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模式与肌间刺骨化发生的时序保持一致,提示该基因与肌间刺骨化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以为后续无肌间刺翘嘴鲌新种质的创制和肌间刺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鲌 肌间刺 runx2b 基因表达 骨化
下载PDF
基于Runx2研究补肾类中药防治骨质疏松机制进展
4
作者 马骄阳 陈奇刚 +5 位作者 姚娜 耿春梅 陈冲 黄梓越 张瑾 李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04-208,共5页
研究发现Runx2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Runx2通过结合特定的DNA序列来调节许多基因的转录,与骨代谢的关系密切,可通过多个信号通路、细胞因子、激素等对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破骨细胞等具有调控作... 研究发现Runx2在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Runx2通过结合特定的DNA序列来调节许多基因的转录,与骨代谢的关系密切,可通过多个信号通路、细胞因子、激素等对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破骨细胞等具有调控作用。近年来,中医药在防治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许多学者发现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中补肾类中药与Runx2因子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如单药中的淫羊藿、骨碎补、杜仲、鹿茸、补骨脂,复方中的六味地黄丸、左归丸、补肾活血汤、二仙汤、仙灵骨葆胶囊,可通过作用于不同的信号通路,如Wnt/β-catenin、BMPs、MAPK、PI3K/AKT、Hedgehog等信号通路调控Runx2的表达以防治骨质疏松。故该文通过补肾类中药对Runx2因子调控相关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症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2因子 骨质疏松症 信号通路 补肾中药
下载PDF
RUNX家族蛋白在小鼠磨牙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胡佳艺 李琥 +6 位作者 侯伟 林汤毅 张渊岫 马俊青 李文艳 尹璐 陈文静 《口腔生物医学》 2012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观察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RUNX)1、RUNX2、RUNX3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Balb/c小鼠牙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取Balb/c小鼠出生前19.5d和出生后0、6、14、28d的... 目的:观察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t-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RUNX)1、RUNX2、RUNX3在小鼠下颌第一磨牙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Balb/c小鼠牙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取Balb/c小鼠出生前19.5d和出生后0、6、14、28d的包含下颌第一磨牙胚或牙齿的下颌骨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牙齿发育中RUNX1、RUNX2、RUNX3的表达情况。结果:RUNX1在胚胎19.5d的小鼠牙胚中有表达,出生当天、出生后6、14、28d,RUNX1的表达递增。RUNX2在胚胎19.5d和出生当天牙胚中呈颗粒状表达;出生后6、14、28d均有表达,表达量在出生后6d呈现最低,然后又在14、28d时升高。RUNX3在胚胎19.5d和出生当天牙胚中基本无表达;出生后6d,RUNX3在牙本质中表达量最低,出生后14、28d时表达量逐渐升高。结论:RUNX1在成釉细胞分化、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和牙本质成熟过程中起一定作用,RUNX2与牙本质的成熟过程最相关,RUNX3主要与后期牙本质的成熟和牙齿形态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1 runx2 runx3 免疫组化 牙齿发育 小鼠
下载PDF
伴RUNX1突变的MDS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6
作者 黄楠芳 宋扬 +6 位作者 郭娟 贺琪 吴凌云 张征 李晓 常春康 许峰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3期67-71,77,共6页
目的探究RUNX1突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21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初诊的661例MDS患者的骨髓标本,采用二代测序检测一系列基因突... 目的探究RUNX1突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中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21年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初诊的661例MDS患者的骨髓标本,采用二代测序检测一系列基因突变,重点回顾性分析RUNX1患者的临床特征、共同突变表达谱及预后意义。结果661例MDS患者中,65例伴有RUNX1突变。与无RUNX1突变患者比较,RUNX1突变患者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增加(P<0.001),其预后分层在修订国际预后积分系统(Revised International Scoring System,IPSS-R)较高危组和IPSS-M(IPSS-Molecular)高危/极高危组均占比较高(P<0.001)。59例RUNX1突变患者同时存在其他基因突变,突变频率较高的是ASXL1(24.62%)、TET2(24.62%)、EZH2(21.54%)和U2AF1(21.54%)等,主要为表观遗传学基因(63.62%)和剪切子基因(38.46%)。相关性分析发现,RUNX1突变与EZH2、PHF6和U2AF1突变呈正相关(Q<0.05)。RUNX1突变患者总体生存期较短(16个月vs 47个月,P<0.001),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转化风险较高(P<0.001),但在RUNX1主克隆和亚克隆突变间患者总体生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UNX1突变在MDS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且常伴有表观遗传学基因和剪切子基因突变。RUNX1突变预示着较短的总体生存期和较高的AML转化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runx1 基因突变 预后
下载PDF
微小RNA-15a-5p通过RUNX1增强胶质瘤细胞对替莫唑胺的敏感性机制研究
7
作者 居来提·阿扎提 马涛 +1 位作者 王洋 张晶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9期10-15,21,共7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5a-5p(miR-15a-5p)影响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胶质瘤细胞对替莫唑胺(TMZ)敏感性的机制。方法选取胶质瘤细胞H4、SHG-44、正常星形胶质细胞HA1800及TMZ耐药H4细胞,将miR-NC、miR-15a-5p mimics质粒分别转染至H4... 目的探讨微小RNA-15a-5p(miR-15a-5p)影响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胶质瘤细胞对替莫唑胺(TMZ)敏感性的机制。方法选取胶质瘤细胞H4、SHG-44、正常星形胶质细胞HA1800及TMZ耐药H4细胞,将miR-NC、miR-15a-5p mimics质粒分别转染至H4细胞,记为miR-NC组、miR-15a-5p组;将Vector、OE-RUNX1质粒分别转染至miR-15a-5p组细胞,并分别用400μmoL/L TMZ处理,分别记为miR-15a-5p+Vector组、miR-15a-5p+RUNX1组、TMZ+Vector组及TMZ+RUNX1组。miR-NC组、miR-15a-5p组细胞用400μmoL/L TMZ处理,记为TMZ+miR-NC组、TMZ+miR-15a-5p组。未进行任何处理的细胞设为Control组。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RUNX1 mRNA及miR-15a-5p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RUNX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TargetScan在线网站预测miR-15a-5p与RUNX1的结合位点。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5a-5p与RUNX1的靶向关系。结果H4、SHG-44细胞的RUNX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高于HA1800细胞,H4、SHG-44细胞miR-15a-5p表达水平低于HA1800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与Control组比较,TMZ耐药H4细胞miR-15a-5p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9,P<0.0001);与Control组比较,TMZ耐药H4细胞RUNX1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1、18.07,P<0.0001)。上调miR-15a-5p、TMZ均可抑制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而上调miR-15a-5p联合TMZ可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miR-15a-5p可负性调控RUNX1表达。RUNX1过表达可逆转上调miR-15a-5p、TMZ对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抑制作用。结论miR-15a-5p负性调控RUNX1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以及提高肿瘤细胞对TMZ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5a-5p runx1基因 胶质瘤 替莫唑胺
下载PDF
Runx2 regulates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to promote Schwann cell migration and re-myelination 被引量:2
8
作者 Rong Hu Xinpeng Dun +1 位作者 Lolita Singh Matthew C.Banton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575-1583,共9页
Runx2 is a major regulator of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however,the role of Runx2 in peripheral nerve repair is unclea r.Here,we analyzed Runx2expression following injury and found that it was specifical... Runx2 is a major regulator of osteoblast differentiation and function;however,the role of Runx2 in peripheral nerve repair is unclea r.Here,we analyzed Runx2expression following injury and found that it was specifically up-regulated in Schwann cells.Furthermore,using Schwann cell-specific Runx2 knocko ut mice,we studied peripheral nerve development and regeneration and found that multiple steps in the regeneration process following sciatic nerve injury were Runx2-dependent.Changes observed in Runx2 knoc kout mice include increased prolife ration of Schwann cells,impaired Schwann cell migration and axonal regrowth,reduced re-myelination of axo ns,and a block in macrophage clearance in the late stage of regeneration.Taken together,our findings indicate that Runx2 is a key regulator of Schwann cell plasticity,and therefore peripheral nerve repair.Thus,our study shows that Runx2 plays a major role in Schwann cell migration,re-myelination,and peripheral nerve functional recovery following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rophage clearance MIGRATI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regeneration re-myelination runx2 Schwann cells
下载PDF
Runx2对肾性骨病的影响研究进展
9
作者 庞庆彩 杨发奋 谭军华 《右江医学》 2024年第10期940-944,共5页
当前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存期逐步延长,社会在不断发展,许多疾病的发病率随之上升,肾病骨病(CKD-MBD)发病率也逐渐上升。CKD-MBD是慢性肾脏病所导致的骨和矿物质代谢紊乱,主要影响因素是钙磷平衡代谢紊乱、1,25-... 当前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生存期逐步延长,社会在不断发展,许多疾病的发病率随之上升,肾病骨病(CKD-MBD)发病率也逐渐上升。CKD-MBD是慢性肾脏病所导致的骨和矿物质代谢紊乱,主要影响因素是钙磷平衡代谢紊乱、1,25-二羟基维生素D3缺乏,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增多等[1],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肾性骨病的发病机制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其中Runx2转录因子作为成骨细胞的特异性因子之一,在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的分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而参与肾性骨病的发生和病程进展。因此,研究Runx2与肾性骨病之间的关系十分重要,也许能使肾性骨病的治疗策略有一定的进展。本文主要从Runx2诱导成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对肾性骨病的影响、RNA调控Runx2对肾性骨病的影响以及其他因子对Runx2的调控与肾性骨病的关系等方面来阐述Runx2与肾性骨病之间的关系,为肾性骨病的部分发病机制及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2 肾性骨病 成骨细胞 软骨细胞 骨形成
下载PDF
转录因子RUNX1上调MFAP2调控Notch信号通路促进甲状腺癌血管生成
10
作者 张劲男 刘邦卿 +1 位作者 李军 刘晓辉 《西部医学》 2024年第6期838-845,共8页
目的探究微纤维相关蛋白2(MFAP2)在甲状腺癌中的功能以及其影响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方法生信分析靶基因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及其富集通路,预测靶基因潜在的上游转录因子并分析其表达量与靶基因的相关性以及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 目的探究微纤维相关蛋白2(MFAP2)在甲状腺癌中的功能以及其影响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方法生信分析靶基因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及其富集通路,预测靶基因潜在的上游转录因子并分析其表达量与靶基因的相关性以及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验证基因之间的结合关系。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靶基因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信号通路和血管形成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和血管形成实验检测细胞活力和血管形成能力。结果生信分析确定MFAP2在甲状腺癌中高表达(P<0.05),qRT-PCR发现MFAP2在甲状腺癌细胞FTC-133、TCP-1和IHH-4显著高表达于人甲状腺正常细胞NTHYORI3-1(均P<0.05)。MFAP2富集在Notch信号通路上,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与MFAP2表达呈正相关,RUNX1与MFAP2上游2000 bp处有结合位点。qRT-PCR实验证实RUNX1与MFAP2在甲状腺癌细胞中高表达(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ChIP实验验证了RUNX1与MFAP2之间存在靶向结合关系。CCK-8实验和血管形成实验证实MFAP2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促进甲状腺癌细胞的活力和肿瘤的血管生成。回复实验证实RUNX1/MFAP2轴通过Notch轴促进甲状腺癌的血管生成。结论RUNX1/MFAP2/Notch信号网络在甲状腺癌进展中有促癌机制,提示抑制该调控网络的药物开发可能是甲状腺癌治疗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1 MFAP2 NOTCH信号通路 甲状腺癌 血管生成
下载PDF
LncRNA TMPO-AS1调节miR-340-5p/RUNX1轴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汉兵 韩建涛 张成鹏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TMPO反义RNA1(LncRNA TMPO-AS1)调控miR-340-5p/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轴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qRT-PCR检测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HCoEpiC、人CRC细胞SW480、HCT116、LOVO、HT-29中TMP...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TMPO反义RNA1(LncRNA TMPO-AS1)调控miR-340-5p/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轴对结直肠癌(CR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qRT-PCR检测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HCoEpiC、人CRC细胞SW480、HCT116、LOVO、HT-29中TMPO-AS1、miR-340-5p、RUNX1表达;将HCT116细胞随机分为:si-ctrl组、si-TMPO-AS1组、mimics NC组、miR-340-5p组、si-TMPO-AS1+anti-miR-ctrl组、si-TMPO-AS1+anti-miR-340-5p组;qRT-PCR检测6组HCT116细胞TMPO-AS1、miR-340-5p、RUNX1水平;CCK-8法检测HCT116细胞活力;EDU法检测HCT116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HCT116细胞迁移和侵袭;western blot检测HCT116细胞RUNX1、PCNA、MMP-2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别验证TMPO-AS1和miR-340-5p、miR-340-5p和RUNX1的关系。结果与HCoEpiC细胞比较,不同CRC细胞中TMPO-AS1、RUNX1表达显著性升高,miR-424-5p表达显著性降低(P<0.05),且HCT116细胞变化结果更显著,后续实验选择HCT116细胞。与si-ctrl组比较,si-TMPO-AS1组HCT116细胞TMPO-AS1、RUNX1 mRNA水平、细胞活力A值、EDU阳性细胞率、迁移与侵袭细胞数、RUNX1、PCNA、MMP-2蛋白水平均显著性降低,miR-340-5p mRNA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与mimics NC组比较,miR-340-5p组HCT116细胞RUNX1 mRNA水平、细胞活力A值、EDU阳性细胞率、迁移与侵袭细胞数、RUNX1、PCNA、MMP-2蛋白水平均显著性降低,miR-340-5p mRNA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与si-TMPO-AS1+anti-miR-ctrl组比较,si-TMPO-AS1+anti-miR-340-5p组HCT116细胞RUNX1 mRNA水平、细胞活力A值、EDU阳性细胞率、迁移与侵袭细胞数、RUNX1、PCNA、MMP-2蛋白水平均显著性升高,miR-340-5p mRNA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TMPO-AS1靶向负调控miR-340-5p表达,miR-340-5p靶向负调控RUNX1表达。结论沉默TMPO-AS1靶向上调miR-340-5p表达,从而下调RUNX1表达,抑制HCT116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TMPO-AS1 miR-340-5p runx1 结直肠癌细胞
下载PDF
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形态学特点分析
12
作者 刘梦娜 王洪玲 +2 位作者 廖焕金 李莉 白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2081-2086,共6页
目的探讨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形态学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初诊的20例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AML病例作为A组,20例融合基因阴性的AML病例为B组,24例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AML病例为C组... 目的探讨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形态学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初诊的20例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AML病例作为A组,20例融合基因阴性的AML病例为B组,24例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AML病例为C组,对骨髓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类似病例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结果A组骨髓中出现不同程度增多的早幼粒细胞,早幼粒细胞数目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部分早幼粒细胞存在形态异常且A组融合基因的表达量与骨髓早幼粒细胞数目呈正相关(r=0.478,P=0.039)。A组CD56、CD19表达及c-Kit突变情况明显高于B组(P<0.05),A、B两组1个疗程化疗缓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易出现CD56和CD19同时表达,易伴随性染色体的缺失。结论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AML在骨髓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骨髓中粒细胞系统易见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变异性大,早幼粒细胞数目的增多及形态异常亦可作为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AML骨髓形态学特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1-runx1T1 融合基因 急性髓系白血病 骨髓形态学
下载PDF
FISH信号类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在ETV6/RUNX1阳性B-ALL患儿中的诊疗价值评估
13
作者 高雨晴 徐鸥 胡绍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FISH信号类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ETV6/RUNX1阳性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的诊疗价值。方法收集164例ETV6-RUNX1融合阳性B-AL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染色体核型和FISH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FISH信号类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ETV6/RUNX1阳性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的诊疗价值。方法收集164例ETV6-RUNX1融合阳性B-ALL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对其染色体核型和FISH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4例患者中FISH检出163例阳性,其中61例为经典阳性信号2F1R1G;102例为非经典信号,其中2F1G和1F1R2G信号类型最多,提示ETV6缺失;164例患者中有8例患儿未做染色体核型分析,31例患儿因无核分裂象未能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可以进行核型分析的125例患儿中,正常核型106例,异常核型19例,且均未检出t(12;21)易位。结论FISH技术检测ETV6/RUNX1融合基因敏感度高,且多表现为包括ETV6缺失在内的非经典信号类型;染色体核型分析有助于发现复杂核型和超倍体,但不利于t(12;21)融合的检出。因此FISH信号类型和染色体核型分析在ETV6/RUNX1阳性B-ALL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B淋巴细胞白血病 染色体核型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 ETV6/runx1融合基因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RUNX1-IT1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高登山 曹智红 +1 位作者 张秩 李水琴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432-1437,共6页
长链非编码RNA在调节基因表达水平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广泛参与人类疾病的进展。LncRNA RUNX1-IT1被发现在多种疾病中处于失调状态,如肝细胞癌、结直肠癌、肺癌及子宫内膜癌等。本综述总结近些年LncRNA RUNX1-IT1相关研究,试图揭示其在疾... 长链非编码RNA在调节基因表达水平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广泛参与人类疾病的进展。LncRNA RUNX1-IT1被发现在多种疾病中处于失调状态,如肝细胞癌、结直肠癌、肺癌及子宫内膜癌等。本综述总结近些年LncRNA RUNX1-IT1相关研究,试图揭示其在疾病中的进展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runx1-IT1 恶性肿瘤
下载PDF
伴RUNX1基因突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15
作者 陈怡 及月茹 +4 位作者 张静宜 秦炜炜 刘苍春 刘利 严学倩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3-1180,共8页
目的:探讨伴RUNX1基因突变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0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的177例初诊MDS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基因突变检测... 目的:探讨伴RUNX1基因突变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10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就诊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的177例初诊MDS患者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技术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分析RUNX1基因突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共有30例(16.95%)检测出RUNX1基因突变,突变位点均位于21号染色体上,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15例(50.0%),移码缺失突变9例(30.0%),剪接位点突变4例(13.3%),插入突变1例(3.3%),无义突变1例(3.3%)。伴有RUNX1基因突变的患者诊断时中位年龄68.5(62.25-78.50)岁。伴有RUNX1基因突变与非突变患者在年龄、性别、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骨髓及外周血原始细胞比例、IPSS-R细胞遗传学,IPSS-R分期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在血小板计数及是否伴有复杂染色体核型上有统计学差异,伴有RUNX1基因突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更低(P=0.018),初诊时不易出现复杂核型(P=0.01)。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保持其他协变量不变时,血小板计数越高,生存情况愈好(HR=0.995,95%CI:0.990-0.999,P=0.036);IPSS-M预后分层中,保持其他协变量不变时,中高危组、低危组与高危组相比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进展或死亡的风险显著降低(HR=0.149,95%CI:0.031-0.721,P=0.018;HR=0.026,95%CI:0.003-0.234,P=0.00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伴RUNX1基因突变的MDS患者总生存时间差于未突变的患者(P<0.001);在WHO早期组中伴有RUNX1突变患者的中位OS差于非突变患者;IPSS-M危险分层低危组RUNX1基因突变患者的中位OS和中位LFS均差于非突变患者。结论:RUNX1基因突变是MDS患者预后不良因素,尤其IPSS-M预后分层低危、中高危组及WHO分类早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runx1 IPSS-M 基因突变
下载PDF
RUNX1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调节作用
16
作者 王宽 杨博文 +8 位作者 王菊玉 邓健明 许慧 杨阳 陈洪剑 代飞燕 顾小龙 曲伟杰 张立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0-512,共13页
[目的]探究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发生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感染复数的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后对MAC-... [目的]探究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reu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发生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感染复数的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后对MAC-T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经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后MAC-T细胞的形态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MAC-T细胞后,细胞中EMT标志分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TGF/Smad通路信号分子(TGF-β1、Smad2、Smad3、Smad4)和RUNX1的表达量变化情况;并比较了分别使用RUNX1和TGF-β特异性抑制剂前后细胞EMT标志分子、TGF/Smad通路信号分子和RUNX1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72 h后,MAC-T细胞活力较24和48 h组均极显著下降(P<0.01),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此时细胞出现漂浮死亡现象。因此后续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时设置时间为12、24、36和48 h。当用感染复数(MOI)为100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MAC-T细胞48 h后,细胞形态由上皮细胞典型的“鹅卵石”样转变为间质细胞的“长梭状”;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发现,与正常细胞相比,EMT标志分子E-cadherin mRNA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1),Vimentin、α-SMA、N-cadherin、TGF-β1、Smad2、Smad3、Smad4和RUNX1 mRNA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上调(P<0.01);且Vimentin、α-SMA、P-Smad2和RUNX1蛋白表达量明显上调。经LY2109761抑制剂处理后,与感染组相比,2个抑制剂组MAC-T细胞中Smad2、Smad3、Smad4、N-cadherin、Vimentin、α-SMA和RUNX1的mRNA表达量均极显著下调(P<0.01),E-cadherin mRNA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经抑制剂Ro5-3335处理后,MAC-T细胞形态未出现显著的间质细胞样变化;与感染组相比,2个抑制剂Ro5-3335组细胞中E-cadherin的mRNA表达量极显著上调(P<0.01),N-cadherin、Vimentin、α-SMA(除10μmol/L Ro5-3335抑制剂组α-SMA外)、TGF-β1、Smad2、Smad3和Smad4的mRNA表达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热灭活金黄色葡萄球菌处理MAC-T细胞48 h可激活TGF/Smad通路诱导MAC-T细胞发生EMT变化;RUNX1可通过介导TGF/Smad通路调节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MAC-T细胞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 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RUNX3蛋白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杨晓敏 吴素娜 徐焕海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0期910-914,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RUNX家族转录因子3(RUNX family transcription factor 3,RUNX3)蛋白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80例胃癌癌前病...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RUNX家族转录因子3(RUNX family transcription factor 3,RUNX3)蛋白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80例胃癌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病变组)、10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的病灶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检测RUNX3蛋白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RUNX3蛋白相对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RUNX3 mRNA相对表达量,快速尿素酶试验和改良Ciemsa法检测HP感染情况。结果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比较,癌前病变组的RUNX3蛋白表达阳性率(41.25%比64.00%)、RUNX3蛋白相对表达量[(0.54±0.06)比(1.12±0.12)]、RUNX3 mRNA相对表达量[(1.64±0.14)比(2.35±0.24)]明显降低(P<0.01)。与癌前病变组比较,胃癌组的RUNX3蛋白表达阳性率(16.67%比41.25%)、RUNX3蛋白相对表达量[(0.21±0.04)比(0.54±0.06)]、RUNX3 mRNA相对表达量[(1.00±0.02)比(1.64±0.14)]明显降低(P<0.01)。与HP阴性的病灶组织比较,胃癌组(12.68%比31.58%)、癌前病变组(26.47%比52.17%)及慢性浅表性胃炎组(40.91%比70.51%)HP阳性的病灶组织RUNX3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降低(P<0.01)。胃癌组织(r=-0.683)、癌前病变组织(r=-0.582)及慢性浅表性胃炎组织(r=-0.701)的RUNX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与HP阳性率呈负相关(P<0.01)。结论HP可能通过下调RUNX3蛋白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runx家族转录因子3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基于Runx2/Osterix信号通路探讨自拟益肾接骨汤对胫骨骨折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骨代谢的影响
18
作者 刘亚北 段建华 魏军营 《国医论坛》 2024年第3期30-32,共3页
目的:基于Runx2/Osterix通路探讨自拟益肾接骨汤治疗胫骨骨折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的疗效及其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21年9月—2023年5月收治的胫骨骨折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 目的:基于Runx2/Osterix通路探讨自拟益肾接骨汤治疗胫骨骨折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的疗效及其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市人民医院2021年9月—2023年5月收治的胫骨骨折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益肾接骨汤治疗,经治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骨痂生长情况,骨代谢指标,Runx2/Osterix通路相关分子表达。结果:研究组治疗12周、24周后Fenradez-estev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BALP/ALP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β-CTX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2周后Runx2、Osterix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益肾接骨汤可调节胫骨骨折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Runx2/Osterix通路相关分子表达,调控骨代谢,促进骨痂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2/Osterix信号通路 自拟益肾接骨汤 胫骨骨折 非感染性骨不连 骨代谢 临床报道
下载PDF
血清标志物BAGE5、RUNX1T1、SLFN14对比CA19-9在胰腺癌诊断中的比较研究:一项全面评估其临床应用前景的综述
19
作者 王宏基 谭云波 金礼权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884-888,共5页
胰腺癌作为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因尚不明确,临床常表现为上腹不适、腹泻、食欲减退、腹痛、黄疸等。胰腺位于腹腔深部,疾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起病较为隐匿,患者往往难以察觉且临床难以诊断。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生率在国内外均... 胰腺癌作为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病因尚不明确,临床常表现为上腹不适、腹泻、食欲减退、腹痛、黄疸等。胰腺位于腹腔深部,疾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起病较为隐匿,患者往往难以察觉且临床难以诊断。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生率在国内外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胰腺癌的常用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验,目前临床早期筛查胰腺癌的肿瘤标记物是CA19-9,它被认为在胰腺癌检测时敏感性和特异性不理想,CA19-9升高占比低,检测到CA19-9升高时胰腺癌已进展到晚期。有研究表明,肿瘤标记物和生化单独检测对胰腺癌早期诊断价值不高,若用2种及2种以上的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可帮助胰腺癌的筛选以及鉴别,且早期诊断可有效提高胰腺癌患者生存率。BAGE5、RUNX1T1、SLFN14与胰腺癌存在潜在相关性,或可作为新的血清标志物诊断胰腺癌,本文将评估其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CA19-9 BAGE5 runx1T1 SLFN14
下载PDF
RUNX蛋白在不同发育时期小鼠髁状突中的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渊岫 李强 +7 位作者 王震东 许衍 邵胜 李琥 马俊青 胡佳艺 尹璐 陈文静 《口腔生物医学》 2013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索小鼠髁状突形态发育及此过程中RUNX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取胚胎14.5d(E14.5)至出生后7.5d(P7.5)的小鼠下颌骨,制备髁突矢状位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UNX蛋白表达分布。结果:E14.5开始,髁突间... 目的:探索小鼠髁状突形态发育及此过程中RUNX蛋白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取胚胎14.5d(E14.5)至出生后7.5d(P7.5)的小鼠下颌骨,制备髁突矢状位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UNX蛋白表达分布。结果:E14.5开始,髁突间充质细胞聚集,而后逐渐分化出完整的软骨细胞分层,髁突逐渐由半圆变扁平。免疫组化示RUNX1、2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增殖层、前软骨细胞层及部分肥大层细胞,RUNX3阳性信号主要位于前软骨细胞层及肥大层。髁突前后部,RUNX1、2在前软骨细胞层的信号强度较肥大层更高。RUNX整体的表达呈现双峰曲线。结论:髁突前后部成熟较晚,更易发生改建。RUNX1、2协同作用于软骨细胞分化早期,RUNX3调节作用于软骨细胞成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x1 runx2 runx3 髁状突 小鼠 免疫组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