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Labor Migration in China: Evidence from the Migration Stability under New-type Urbanization 被引量:7
1
作者 DENG Wei ZHANG Shaoyao +3 位作者 ZHOU Peng PENG Li LIU Ying WAN Jiangju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0年第5期749-764,共16页
Although the factors affecting rural-to-urban migration have been discuss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migrants’ employment and working-citie... Although the factors affecting rural-to-urban migration have been discussed and analyzed in detail, few studies have examined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migrants’ employment and working-cities in the post-immigrate era, which is essential for the citizenization and social integration of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China. This study uses survey data from rural migration laborers across the easter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 to construct a comprehensive labor migration stability index, and compares the determinants of the migration stability of rural labor among cities and industries using Geodetector.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Compared with the midwestern cities, eastern cities have attracted younger and more skilled rural labor, and industries with higher technical content have higher migration stability among rural laborers. 2) Rural laborers more often adapt to changes by changing employment instead of changing working-cities. 3) The individual experiences of rural laborers and urban characteristic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stability of migration, and family and societal guanxi(Chines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enhance migration stability. 4) A unified labor market and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have somewhat slowed industrial transfers and labor backflow. This study enhances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s of industrial transfer and new-type urbanization in shaping the labor geography landscape and provides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the promotion of people-oriented urban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gration stability rural labor Geodetector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new-type urbanization
下载PDF
The Impact of Education Input on Labor Migration and Inequality in 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Li Xin Guan Huijuan 《China Economist》 2018年第6期90-105,共16页
By introducing a general equilibrium framework to China's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icroscopic mechanism of education input to narrow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how to improve the alloca... By introducing a general equilibrium framework to China's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microscopic mechanism of education input to narrow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how to improve the allocation efficiency of education funds in China's "new normal" economy. The empirical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education input is effective in narrowing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and achieving a Pareto improvement state in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ways. However, the effect of education input at different stages varies. In particular, the impac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on improving inequality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e other education levels. With adjustment for the macroeconomic slowdown, raising fiscal expenditures on education can improve potential economic growth by promo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labor productivity in the long run. In all, education input can promote labor migration and narrow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which is conducive to alleviating the contradiction of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lag in employment and achieving inclusive growth targe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UCATION INPUT the urban-rural INCOME gap labor migration
下载PDF
Effects of rural–urban migration on vegetation greenness in fragile areas: A case study of Inner Mongolia in China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仕冀 孙志刚 +1 位作者 谈明洪 李秀彬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6年第3期313-324,共12页
Differe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researchers have paid considerable atten- tion at various levels to improving the eco-environment in ecologically fragile areas. Over the past decade,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have ... Differe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researchers have paid considerable atten- tion at various levels to improving the eco-environment in ecologically fragile areas. Over the past decade,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have emigrated from rural areas as a result of the rapid urbanization in Chinese society. The question then remains: to what extent does this migra- tion affect the regional vegetation greenness in the areas that people have moved from? Based on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NDVI) data with a resolution of 1 km, as well as meteorological data and socio-economic data from 2000 to 2010 in Inner Mongolia,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vegetation greenness in the study area was analyzed via trend analysis and significance test methods. The contributions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natural factors to the variation of vegetation conditions during this period were also quantita- tively tested and verified, using a multi-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We found that: (1)the vegetation greenness of the study area increased by 10.1% during 2000-2010. More than 28% of the vegetation greennes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only about 2% decreased evi- dently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2) The area with significant degradation showed a banded distribution at the northern edge of the agro-pastoral ecotone in central Inner Mongolia.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eco-environment is still fragile in this area, which should be paid close at- tention. The area where vegetation greennes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showed a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in the southeast and west of Inner Mongolia. (3) The effect of agricultural labor on vegetation greenness exceeded those due to natural factors (i.e.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 ture). The emigration of agricultural labor improved the regional vegetation greenness sig- nificant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urban migration agricultural labor vegetation greenness NDVI Inner Mongolia
原文传递
Rural Labor Migration and Households' Land Rental Behavior: Evidence from China 被引量:3
4
作者 Xianqing Ji Zhonghao Qian +1 位作者 Linxiu Zhang Tonglong Zhang 《China & World Economy》 SCIE 2018年第1期66-85,共20页
There has been growing debate about whether the changing demographic composition due to rural labor migration could potentially threate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promoting the "th... There has been growing debate about whether the changing demographic composition due to rural labor migration could potentially threate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s promoting the "three rights separation system" to consolidate agricultural land through the land rental market with the explicit intention of fostering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subjects and improving agricultural produetivity. The present paper estimates the effect of rural labor migration on households' participation in land renting in and renting out activities based on a unique dataset from three rounds of nationally representative surveys.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rural labor migration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effect on households renting in land and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households renting out land in rural China.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should adopt targeted policies to effectively encourage farmers with higher agricultural capacity to rent in land to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ffect of rural migration on households renting in land. Supporting policies should guarantee that rural migrants enjoy the same welfare services as urban resid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households' land rental behavior rural labor migration rural-urban China
原文传递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城乡融合——基于产业和城乡协同发展视角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维奇 吴明月 张金龙 《世界农业》 CSSCI 2024年第5期28-42,共15页
数字普惠金融为破除城乡金融体系二元对立、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助推城乡融合开辟了新路径。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从产业和城乡协同发展视角分析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城乡融合的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效促进... 数字普惠金融为破除城乡金融体系二元对立、优化城乡资源配置、助推城乡融合开辟了新路径。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从产业和城乡协同发展视角分析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城乡融合的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效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从各维度来看,覆盖广度与使用深度是促进城乡融合的关键,信贷和保险业务发挥了显著的协同效应,数字普惠金融的城乡融合效应在空间和社会维度上显著;在东部、中部地区和农村资金外流程度较轻的地区,数字普惠金融赋能城乡融合的作用更强;数字普惠金融能够促进生产要素在产业和城乡间流动,发挥劳动力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作用,间接赋能城乡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城乡融合 劳动力转移 产业结构升级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西部地区12个省级面板数据
6
作者 周雪莹 彭艳婷 郭颖梅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23-31,共9页
基于2008—2022年西部地区12省区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DIFGMM模型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分析,探寻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规模、非农... 基于2008—2022年西部地区12省区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DIFGMM模型围绕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分析,探寻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劳动力转移规模、非农产业发展和财政支持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扩大效应,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和人均生产总值则起到缩小效应。因此,为缩小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应当着力实施加大农民教育培训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DIF-GMM模型
下载PDF
劳动力析出对生态脆弱区耕地撂荒的影响 被引量:74
7
作者 田玉军 李秀彬 +1 位作者 马国霞 郝海广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9,共6页
研究目的: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研究农业劳动力析出对生态脆弱区耕地撂荒的影响。研究方法: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撂荒耕地面积与劳动力外出数量、时间及农户所拥有的耕地总面积呈正相关;耕地中的坡耕地和旱地首先被撂荒。... 研究目的:以宁夏南部山区为例,研究农业劳动力析出对生态脆弱区耕地撂荒的影响。研究方法: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撂荒耕地面积与劳动力外出数量、时间及农户所拥有的耕地总面积呈正相关;耕地中的坡耕地和旱地首先被撂荒。研究结论:劳动力析出会促使农户撂荒部分质量差的耕地;这种撂荒行为有助于生态环境的自然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业劳动力 城乡流动 耕地撂荒 宁夏南部山区
下载PDF
乡村劳动力迁移的“双拉力”模型及其就地城镇化效应——基于中国东南沿海三个地区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7
8
作者 祁新华 朱宇 周燕萍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5-30,共6页
针对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未通过大规模人口迁移而实现转型的就地城镇化现象,选择3个就地城镇化发达地区,在问卷调查数据的支撑下,构建了"乡村拉力—城市拉力"("双拉力")概念模型,探讨乡村劳动力迁移行为、迁移意... 针对中国东南沿海部分地区未通过大规模人口迁移而实现转型的就地城镇化现象,选择3个就地城镇化发达地区,在问卷调查数据的支撑下,构建了"乡村拉力—城市拉力"("双拉力")概念模型,探讨乡村劳动力迁移行为、迁移意愿及其城镇化效应。结果显示,居民迁移行为不太频繁,且多数为就地就近的近距离迁移;同时迁移意愿不够强烈,并且倾向于近距离的中小城镇。在"双拉力"模型分析框架内,乡村拉力主要表现为就业机会、收入水平(预期收入)、社会保障与乡土情节,城市拉力包括就业机会与收入水平、居住环境、子女教育等,乡村拉力作用强度远大于城市拉力。在这个来源于乡村的动力机制的作用下,当地居民出于个人比较利益最大化的考虑更倾向于选择就地转型,由此导致了与西方传统城市化模式迥异的就地城镇化现象。进一步论证了就地城镇化产生与发展的本地性与客观必然性,深化了对就地城镇化现象微观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劳动力 迁移意愿 就地城镇化 “双拉力”概念模型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下载PDF
农民工回流的选择性与非农就业:来自湖北的证据 被引量:53
9
作者 胡枫 史宇鹏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80,共10页
近年来,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农民工回流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利用来自湖北省的农村劳动力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工的回流原因与返乡非农就业状况。农民工的回流决策不仅要受到其人力资本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农民工回流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利用来自湖北省的农村劳动力调查数据研究农民工的回流原因与返乡非农就业状况。农民工的回流决策不仅要受到其人力资本的影响,也与老人需要赡养、农业负担较重、与家人团聚等家庭因素以及输出地经济的发展程度有关。相对于那些仍然外出的农民工而言,回流农民工往往是负向选择的结果,并没有表现出比从未外出农村劳动力更倾向参与非农就业。因此,农民工回流对输出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可能并不像大部分研究结果所显示的那么乐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劳动力流动 农民工回流 非农就业 湖北省
下载PDF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迁移谜题”的解释——人力资本差异视角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秀芝 孙妍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7-67,共11页
基于两种人力资本差异视角,构建理论模型,探究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迁移谜题"现象,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影响,而转移劳动力的不同层次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正向作用。... 基于两种人力资本差异视角,构建理论模型,探究我国城镇化进程中"迁移谜题"现象,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劳动力人力资本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影响,而转移劳动力的不同层次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有正向作用。随着劳动力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附着在转移劳动力身上的人力资本量流出较多。中、高层次人力资本的外溢及农村人力资本的弱化是城镇化进程中"迁移谜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为此,应对外流的人力资本进行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迁移谜题 人力资本差异 劳动力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下载PDF
刘易斯模型、劳动力异质性与我国农村劳动力选择性转移 被引量:21
11
作者 郭熙保 黄灿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4-68,共5页
刘易斯模型把乡—城劳动力转移建立在劳动力同质性的假定基础上,但这个假定不符合事实,由此得出的结论也不符合我国实际。从调查数据可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它所带来的问题表现为:农村留守劳动力低素质化、农民工非... 刘易斯模型把乡—城劳动力转移建立在劳动力同质性的假定基础上,但这个假定不符合事实,由此得出的结论也不符合我国实际。从调查数据可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它所带来的问题表现为:农村留守劳动力低素质化、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化、农民工非市民化、农村劳动力转移陷阱。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在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农民工教育和培训以及返乡创业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易斯模型 劳动力异质性 农村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适度水平的经济效率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少国 王镇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8-148,共11页
目前城乡差距过大已经成为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过大城乡收入差距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制约了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积累,从严重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对经济持续增长产生了消极影响。但是,城乡收入差距究竟多大才是... 目前城乡差距过大已经成为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过大城乡收入差距抑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制约了农村居民的人力资本积累,从严重阻碍了产业结构升级,进而对经济持续增长产生了消极影响。但是,城乡收入差距究竟多大才是适度的,在理论上并没有明确的阐释。本文通过一个劳动力迁移的两部门模型,确立了以经济效率为参照标准的城乡收入差距适度水平,对适度水平任何方向的偏离都会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以此为标准,本文还对我国城乡差距的适度水平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显示,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已经偏离适度水平,必须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经济效率 劳动力迁移
下载PDF
农地产权、劳动力转移和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20
13
作者 杨金阳 周应恒 黄昊舒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1-53,共13页
通过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区分农地产权的两种效应——生产率改进效应和劳动力转移成本降低效应,分析其对农业-非农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制,以及最终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农地产权强化未必能促进劳动力由农业... 通过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分析框架,区分农地产权的两种效应——生产率改进效应和劳动力转移成本降低效应,分析其对农业-非农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机制,以及最终如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农地产权强化未必能促进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部门转移,但是能够带来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如果城乡的资产分配状况不改善,仅仅依靠劳动力流动,城乡收入差距难以有较大改观。分别运用RUMi C微观调研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试图检验农地"大调整"和"小调整"对家庭非农劳动参与的影响以及省级层面的征地补偿费用(指代农地产权状况)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联系,结果倾向于支持强化农地产权能够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尽管作用有限),并且征地补偿费用越高的地区往往城乡收入差距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权强度 劳动力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两部门模型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不一致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986—2010年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浩 陈中伟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38,共7页
通过对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规范分析,并利用1986—2010年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具有不一致性;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模式下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是造成二者不一致的重要原因;提高... 通过对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影响因素的规范分析,并利用1986—2010年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具有不一致性;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模式下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是造成二者不一致的重要原因;提高农村劳动力城市就业收入水平及其稳定性有利于二者趋同;较低的地租、较高的城市生活成本和城乡二元制度的约束制约了二者一致进行。为此,根据城乡统筹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要求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土地流转 城乡统筹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江西的实证 被引量:21
15
作者 尹继东 王秀芝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45,共8页
按照传统理论,劳动力转移会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然而对江西的实证分析显示,由于转移劳动力只能得到其创造财富的较小部分,因而仅有就业转换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不能缩小,反而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为此,应通过加大农业投入、加强... 按照传统理论,劳动力转移会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然而对江西的实证分析显示,由于转移劳动力只能得到其创造财富的较小部分,因而仅有就业转换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不能缩小,反而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为此,应通过加大农业投入、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消除就业歧视以提高转移劳动力工资水平等多种方式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二元经济模型 江西
下载PDF
劳动力流动、流动方向和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9
16
作者 杨建军 李勇辉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7-71,共5页
现有文献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性地分析了劳动力流入和流出两种流动模式对当地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对4个省份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的... 现有文献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针对性地分析了劳动力流入和流出两种流动模式对当地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对4个省份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率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小。进一步的分析指出对于劳动力流入地而言劳动力流动率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小,而对于劳动力流出地而言劳动力流动率越高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劳动力流入 劳动力流出 城乡收入差距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乡劳动力资源变动趋势对比研究——兼论乡城劳动力流迁及其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玉梅 童玉芬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8-86,共9页
文章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区域人口预测模型,利用PADIS软件对未来40年城镇和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结构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在2014年出现高峰,到2025年开始呈快速下降趋势。受... 文章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区域人口预测模型,利用PADIS软件对未来40年城镇和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结构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在2014年出现高峰,到2025年开始呈快速下降趋势。受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影响,劳动年龄人口结构也呈现出城乡分化的差异性特征。未来城镇劳动力资源总量总体呈增加趋势,但会经历先增后减的过程,农村劳动力资源呈逐年下降。从结构观察,城乡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均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各时期城镇劳动年龄人口占比都高于农村。城镇劳动力老化趋势明显,农村劳动力则经历不断老化再到相对合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乡城流迁 劳动力资源
下载PDF
农村劳动力迁移为什么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广东为例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富饶 马斌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4-57,共4页
广东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农村劳动力迁移量和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本文从农村迁移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分布和农村劳动力迁移对城乡人力资本差距的影响两方面对此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相悖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农村... 广东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农村劳动力迁移量和城乡收入差距同时扩大的现象,本文从农村迁移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分布和农村劳动力迁移对城乡人力资本差距的影响两方面对此与传统经济学理论相悖的现象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农村劳动力迁移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一方面因为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受到歧视,一般在城市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另一方面因为农村劳动力迁移扩大了城乡人力资本差距,从而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农村劳动力迁移 城乡收入差距
下载PDF
阜新市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研究——基于博弈的视角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飞 王国辉 蒋思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401-409,共9页
采用博弈的视角,通过分析阜新市农村劳动力乡域迁移决策,探讨政府在促进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过程中职能的重新定位。阜新市应提高对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同时通过优化政府制度供给过程、转变制度运行模式来促进农村劳动力与政府之间亲和性分... 采用博弈的视角,通过分析阜新市农村劳动力乡域迁移决策,探讨政府在促进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过程中职能的重新定位。阜新市应提高对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同时通过优化政府制度供给过程、转变制度运行模式来促进农村劳动力与政府之间亲和性分离,‘进而推进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研究结果为完善阜新城市政府治理模式,推动阜新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乡城迁移 利益博弈 亲和性分离
下载PDF
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多因素动态关系分析——基于1983—2009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乔俊果 金晓宸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6-22,共7页
基于中国1983—2009年的数据,利用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市场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流动推力、拉力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劳动力流动的冲击。结果表明,市场化改革、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劳动力负担状况与农村劳动力流动之... 基于中国1983—2009年的数据,利用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市场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农村劳动力流动推力、拉力因素的变化及其对劳动力流动的冲击。结果表明,市场化改革、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劳动力负担状况与农村劳动力流动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农村劳动力流动自身冲击的波动幅度最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冲击影响存在时滞,市场化改革的冲击持续为正,农村劳动力负担状况的冲击快但波动幅度较小。这说明在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劳动力流动制度性障碍未深入改革之前,以市场机制主导的非国有部门和非正规部门是农村劳动力迁移的蓄水池,发展和壮大此类部门,鼓励其进入部分垄断行业等市场化制度安排是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重要手段;同时,政府应从统筹城乡的角度,提高农业补贴和加大农村耐用消费品的补贴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流动因素 市场化改革 城乡收入差距 农民负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