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assification and Spatial Pattern of Rural Multifunction from the Diversify of Construction Land Use:Taking Tongshan District of Jiangsu Province as a Case Study 被引量:1
1
作者 MA Xiaodong SUN Xinzhe +2 位作者 ZHEN Yu JIAO Feifan LI Xi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5期865-879,共15页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 in suburban(RAS)is comprehensively influenced by the mixed processes of non-farming,local urbanization and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has distinctive multifunctional features on the soci...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 in suburban(RAS)is comprehensively influenced by the mixed processes of non-farming,local urbanization and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has distinctive multifunctional features on the socioeconomic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Multifunction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RAS is mainly manifested by changes in the quantity and struc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land use(CLU).We took Tongshan District of Jiangsu Province as the study case.Following the logic of identifying,clustering,and diagnosing,we assessed the functional features of CLU and analyzed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CLU in RAS,with the aim of identifying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func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se regions.This study found that:1)typical RAS were experiencing multifunctional space reconstruction,and their multifunctional value was emerging and highlighted.The CLU was rapidly expanding,and the types of CLU were evolving from single to multiple uses;2)based on the dominant function of diverse rural CLU,we classified RAS into five types,dominated by the following functions,respectively:commercial services,industrial production,residential living,basic support and public service;3)according to the dominant function and spatial pattern,the development types of RAS were classified into agricultural service,comprehensive services,and integrated industries service,showing a circular spatial pattern from the suburbs to distant suburbs.The results can provide policy implication by creating new development impetus from rural multifunction perspective to promote the RAS revita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area in suburban rural multifunction construction land use development type jiangsu province
下载PDF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
2
作者 张玉军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3-30,共8页
农村产业融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选择,其赋予了农业产业新动能、激发了农村发展新活力、拓展了农民增收新空间。江苏省镇江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表明,培养壮大融合主体、优化集聚融合要素、巩固创新融合模式、稳定完善融合机... 农村产业融合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选择,其赋予了农业产业新动能、激发了农村发展新活力、拓展了农民增收新空间。江苏省镇江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表明,培养壮大融合主体、优化集聚融合要素、巩固创新融合模式、稳定完善融合机制,能够有效地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针对融合层次不高、主体功能不强、要素供给不足等问题,应从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推动生产要素跨界流动、促进增值收益合理分配等方面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以期实现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产业振兴 乡村全面振兴 江苏省镇江市
下载PDF
江苏省苏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的思考
3
作者 徐旭东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4年第4期233-236,共4页
江苏省苏北地区农村中小学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其体育课程建设一直不尽理想,与省内的苏中、苏南地区发展差距较大,成为制约江苏省迈向教育强省、体育强省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研法、逻辑分析法... 江苏省苏北地区农村中小学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其体育课程建设一直不尽理想,与省内的苏中、苏南地区发展差距较大,成为制约江苏省迈向教育强省、体育强省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研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了苏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苏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存在场地和器材不足、体育师资数量和质量短缺、教学内容和方法单一等问题,探讨了苏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的基本原则:公平公正优先原则、教学效益最大原则、课程布局合理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出了苏北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设的优化路径:开源节流,构建农村体育学科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机制;内修外引,强化对体育师资整体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因地制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组织与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主动求变,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和社会资源弥补自身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 苏北地区 农村中小学 体育课程 基本原则 优化路径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皖北传统农区乡村转型发展困境及策略
4
作者 肖铁桥 宋浩东 杨婷 《蚌埠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4-60,共7页
以“内涵探讨-困境研判-策略制定”为研究主线,探讨皖北传统农区乡村转型发展的困境和策略。研究表明,皖北乡村系统逐渐衰退,人口流失、用地低值低效、产业结构单一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共同制约乡村转型发展。因此为有力有效推动... 以“内涵探讨-困境研判-策略制定”为研究主线,探讨皖北传统农区乡村转型发展的困境和策略。研究表明,皖北乡村系统逐渐衰退,人口流失、用地低值低效、产业结构单一以及经济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共同制约乡村转型发展。因此为有力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皖北地区一方面要统筹协调各级国土规划,逐级引领乡村转型发展,另一方面要聚焦培育人才、推进现代化产业转型、完善配套设施,进而实现国土空间现代化治理与乡村转型发展的协同推进。研究结果对于皖北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转型 传统农区 发展困境 皖北地区
下载PDF
支持农险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财政政策研究
5
作者 徐洪林 赵保康 王亚丽 《农业展望》 2023年第4期3-8,共6页
农业保险作为重要的农业风险管理工具和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对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江苏是中国的经济强省和农业大省,也是独具特色的农业保险大省,以江苏省为代表,探讨如何优化农业保险财政支持政策,更好地满足... 农业保险作为重要的农业风险管理工具和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对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江苏是中国的经济强省和农业大省,也是独具特色的农业保险大省,以江苏省为代表,探讨如何优化农业保险财政支持政策,更好地满足“三农”领域日益增长的风险保障需求,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系统梳理了江苏省农业保险发展的突出成效和主要问题,在对标江苏省乡村振兴现实需求和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化路径,探索具有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的“江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 财政政策 江苏省
下载PDF
建构苏北乡村振兴人才高地对策研究——以淮安为例
6
作者 王蕊 刘岳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59-64,共6页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对淮安近年人口变化、农民教育、农民培训、涉农招生以及农业从业人员等情况展开调研发现,淮安乡村振兴人才高地建设存在供需数量、供需质量、供需结构和供需培养等方面不匹配的问题,这主要受农民迁移、世俗观念...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对淮安近年人口变化、农民教育、农民培训、涉农招生以及农业从业人员等情况展开调研发现,淮安乡村振兴人才高地建设存在供需数量、供需质量、供需结构和供需培养等方面不匹配的问题,这主要受农民迁移、世俗观念、思维定势、统筹缺位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教育资源整合挖掘、构建“乡才”培育体系,对接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培养农产转化人才,突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实施城乡双轮驱动,推进乡村人才政策供给、打造吸引人才高地,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民生活质量,有助于建构苏北乡村振兴人才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乡村振兴 人才高地 资源整合 融合发展 政策供给
下载PDF
江苏省县域农村发展与城镇化耦合协调空间分异及调控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黄璐莹 乔伟峰 +2 位作者 杨泓川 柴逸贝 何天祺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0-378,共9页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有机结合是破解中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主要矛盾的重要前提,研究农村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耦合协调程度可为城乡共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研究构建了农村发展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理论框架,以江苏省为研... 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有机结合是破解中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主要矛盾的重要前提,研究农村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的耦合协调程度可为城乡共治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研究构建了农村发展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理论框架,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县域尺度农村发展与城镇化耦合协调空间分异特征,并针对两者耦合协调程度提出了相应调控策略。结果表明:(1)江苏省农村发展水平整体较高,空间格局大体上呈现由苏南向苏北逐渐降低的趋势。(2)县域之间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不均衡性较为明显。(3)绝大多数区县的农村发展与城镇化呈协调状态,仅有丰县和雎宁县呈轻度失调状态。(4)农村发展和城镇化耦合程度可划分为双滞后型、农村发展滞后型、城镇化滞后型和协调型4种类型,新时期应当因地制宜采取调控策略实现城乡协同治理。综上,江苏省农村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的耦合协调程度整体较好,但需要继续加强农村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动机制以及城镇化对农村发展的拉动机制,构成两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格局 调控机理 农村发展水平 城镇化水平 江苏省
下载PDF
苏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8
作者 梅雪莹 罗海蓉 +6 位作者 贾俊丽 贾新平 唐玲 沈鸿猷 曹璞渊 刘华周 苏国东 《农学学报》 2023年第2期93-100,共8页
发展休闲农业有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激活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由于当前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南北不均衡现象突出,苏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步伐相对滞后,但发展潜力雄厚,因此研究苏北地区休闲农业可以补齐短板... 发展休闲农业有助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激活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由于当前江苏省休闲农业发展南北不均衡现象突出,苏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步伐相对滞后,但发展潜力雄厚,因此研究苏北地区休闲农业可以补齐短板,缩小南北发展差距,推动全省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文献查阅、数据统计和实地调研,梳理分析苏北地区休闲农业发展优势、现状特征,苏北休闲农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经营主体不断壮大、营业收入快速增长、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品牌培育水平不断强化、类型模式丰富多样。同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政策扶持有待优化、整体发展规划有待完善、资源优势潜力亟待挖掘、产业融合程度有待增强、服务管理体系有待提高、特色品牌优势有待培育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统筹规划、基础设施、产业融合、品牌培育、运营管理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推动苏北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 苏北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下载PDF
江苏省重点中心镇的演变特征与发展建议
9
作者 王林容 赵毅 黄丽君 《小城镇建设》 2023年第3期67-74,共8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重点中心镇将作为县城的有力补充,成为农民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节点。为有效发挥重点中心镇的集聚辐射作用,本文基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从江苏省小城镇发展研究入手,对江苏省重点中心镇20年来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总结其在... 乡村振兴背景下,重点中心镇将作为县城的有力补充,成为农民就近城镇化的重要节点。为有效发挥重点中心镇的集聚辐射作用,本文基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从江苏省小城镇发展研究入手,对江苏省重点中心镇20年来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总结其在数量变化、空间变化、对象变化、位置变化等方面的演变特征与发展规律,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三点建议:适应发展阶段,探索小城镇多元特色发展构想;基于价值发挥,优化重点中心镇空间布局;加强持续培育,提升重点中心镇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要结合省域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完善培育措施,注重培育对象的稳定性、培育政策的持续性、培育导向的差异性,从提供就业岗位、提高集聚能力、提升治理水平等不同层面进行分区分类引导,切实发挥重点中心镇在县域城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中心镇 乡镇撤并 乡村振兴 新型城镇化 城乡融合发展 江苏省
下载PDF
苏北乡村公共空间适老性设计研究
10
作者 王凤云 《丝网印刷》 2023年第19期109-111,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乡村地区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如何提高乡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成为迫切的问题。以苏北乡村地区为例,通过调查和分析乡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现状,探讨乡村公共空间的适老性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乡村地区老年人口比例不断增加,如何提高乡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成为迫切的问题。以苏北乡村地区为例,通过调查和分析乡村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现状,探讨乡村公共空间的适老性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促进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乡村 公共空间 适老性设计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江苏省乡村振兴与旅游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11
作者 童钰 秦贤宏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233-237,共5页
构建了江苏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11─2021年江苏省2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江苏省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2011年的低发展水平上升至2... 构建了江苏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11─2021年江苏省2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程度。结果表明:江苏省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整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从2011年的低发展水平上升至2021年的高发展水平;在2011─2021年期间,江苏省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稳步上升,并于2021年达到高发展水平;江苏省乡村振兴与乡村旅游的耦合协调程度整体呈上升趋势,耦合协调度从2011年的0.2617上升到2021年的0.9309,耦合协调类型从中度失调型发展至优质协调型。最后结合江苏省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发展水平 耦合协调 江苏省
下载PDF
江苏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及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李涛 朱鹤 +2 位作者 刘家明 陶卓民 琚胜利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6-91,共6页
利用变异系数法构建旅游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同时构建旅游经济贡献率模型、旅游化水平与旅游经济贡献率错位指数模型,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市域旅游化水平、旅游经济贡献率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测度。研究表明:山东省17个地级市旅游... 利用变异系数法构建旅游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同时构建旅游经济贡献率模型、旅游化水平与旅游经济贡献率错位指数模型,对山东省17个地级市市域旅游化水平、旅游经济贡献率及两者之间的协调关系进行测度。研究表明:山东省17个地级市旅游化水平、旅游经济贡献率市际之间均存在明显差异;旅游化水平与资源禀赋条件密切相关,山东省旅游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在沿海地区和陆域腹地数量分布较为均衡;沿海地区旅游经济贡献率市际差异明显高于内陆腹地,少数高旅游经济贡献率的城市带动提升了山东省整体旅游经济贡献率;山东省各地级市旅游化水平与旅游经济贡献率之间均存在错位关系,依据错位方向和错位程度的不同可划分为正向强错位、正向弱错位、负向弱错位和负向强错位4种类型,分析每种错位类型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促进旅游化水平和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产业 发展水平 空间差异 江苏省
下载PDF
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基于江苏省村庄抽样调查截面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45
13
作者 李裕瑞 张轩畅 +1 位作者 陈秧分 刘彦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8-167,共10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内容,探讨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层面解析了人居环境质量影响乡村发展的机理,并基于江苏省村庄抽样调查截面数据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内容,探讨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层面解析了人居环境质量影响乡村发展的机理,并基于江苏省村庄抽样调查截面数据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就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及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①回归分析表明,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②SEM建模分析发现,农村人居硬环境和软环境各构成要素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硬环境方面,基础设施条件直接促进乡村发展,其路径系数为0.40,环境卫生状况、农户居住情况与基础设施条件之间呈现较强的相互促进作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68(环境卫生状况基础设施条件)、0.65(农户居住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和0.54(环境卫生状况农户居住情况);软环境方面,乡村文化活动直接促进乡村发展,其路径系数为0.16;硬环境方面的环境卫生状况、基础设施条件与软环境方面的乡村文化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15(环境卫生状况乡村文体活动)和0.31(基础设施条件乡村文体活动)。研究认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助于乡村空间重构、组织重建、产业重塑,有效推动乡村形态、结构和功能转变。为更好地促进乡村发展转型与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应当“软硬兼施”,以完善基础设施和丰富文体活动为重点,并同步推进环境卫生治理和居住条件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质量 乡村发展 结构方程模型 乡村振兴 江苏省
下载PDF
城乡统筹的评估体系探讨——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48
14
作者 高珊 徐元明 徐志明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2-265,共4页
为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我国提出统筹城乡这一新的发展思路。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历史阶段演变和现状指标的分析,运用定量化的手段,尝试建立地区城乡统筹实现程度的评估体系。文章系统总结了1990年代以来江苏统筹城乡的发... 为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我国提出统筹城乡这一新的发展思路。本文以江苏省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历史阶段演变和现状指标的分析,运用定量化的手段,尝试建立地区城乡统筹实现程度的评估体系。文章系统总结了1990年代以来江苏统筹城乡的发展特点,并以2004年为现状年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13个地市的城乡协调程度进行比较,针对现实状况提出尊重农民权利、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加大农业和农村支持力度、实施区域分异政策等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统筹 江苏 评估体系
下载PDF
苏北乡村转型与土地利用转型的耦合分析——以沛县为例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志江 马晓冬 孙姗姗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36-39,共4页
以沛县为例,分析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苏北乡村转型发展与乡村土地利用转型的耦合特征.研究表明:2006~2012年间,沛县乡村土地利用变化以生产用地向生活用地转变为主,具体体现在耕地-农村居民点用地、耕地-城镇用地的转变.计算结果表明,... 以沛县为例,分析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苏北乡村转型发展与乡村土地利用转型的耦合特征.研究表明:2006~2012年间,沛县乡村土地利用变化以生产用地向生活用地转变为主,具体体现在耕地-农村居民点用地、耕地-城镇用地的转变.计算结果表明,沛县全县乡村性指数较高,为0.06~0.70,其中〉0.50的有8个乡镇,〈0.20的只有2个.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耕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耦合系数与乡村性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等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转型发展 乡村性 乡村土地利用转型 沛县 苏北
下载PDF
村镇建设类型划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段学军 王磊 +1 位作者 康珈瑜 刘圆圆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3-332,共10页
村镇地区是多要素组合的地域单元,由于区位条件复杂多样,资源禀赋差异明显,村镇建设具有多元发展路径。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视角,构建了“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下的村镇建设分类指标体系,采用单向优势指标和复合指标相对优势判断相结合... 村镇地区是多要素组合的地域单元,由于区位条件复杂多样,资源禀赋差异明显,村镇建设具有多元发展路径。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视角,构建了“压力-状态-响应”框架下的村镇建设分类指标体系,采用单向优势指标和复合指标相对优势判断相结合的划定方法,综合考虑国家和省级功能区划、协调乡镇周边区域功能并衔接省国土空间发展战略,以乡镇为分析单元,建立了省级村镇建设分类综合方案,并以江苏省为案例进行村镇建设类型划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江苏省仅有29.61%的乡镇为明显的单一建设类型,村镇建设的综合性发展态势明显;村镇建设类型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苏北地区主要以居住类乡镇和生态类乡镇为主,苏中地区种植类乡镇和养殖类乡镇居多,苏南地区则集聚了商旅类和工业类乡镇。以此为基础提出不同村镇建设类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建设 资源环境承载力 分类 乡镇 江苏
下载PDF
苏北农村地区不同体育人口类型状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卢兆振 杨洪辉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3-305,共3页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苏北农村不同人群体育参与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本文采用的体育人口划分标准,苏北农村地区中标准体育人口仅占7%,近似体育人口占10%,偶然体育人口占6%,纯粹非体育人口高达77...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苏北农村不同人群体育参与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按照本文采用的体育人口划分标准,苏北农村地区中标准体育人口仅占7%,近似体育人口占10%,偶然体育人口占6%,纯粹非体育人口高达77%。不同体育人口类型在性别分布、年龄分布、健身意识、身心健康等方面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 农村 体育人口类型
下载PDF
基于ELES模型的苏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张荣 张敏新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6-40,46,共6页
[目的]基于江苏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方法与结果]通过对江苏统计年鉴(2006~2012)农村居民数据处理,首先采用对比分析法,从收入、支出和消费结构3个方面对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苏北农村发展相对落后,消... [目的]基于江苏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方法与结果]通过对江苏统计年鉴(2006~2012)农村居民数据处理,首先采用对比分析法,从收入、支出和消费结构3个方面对江苏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苏北农村发展相对落后,消费结构有待升级。然后,结合苏北农村居民2008~2012年的经济数据,通过消费支出比率核算,得出食品的支出比率基本呈现逐年递减趋势,文教娱乐、家庭设备支出比例基本呈现逐年递增趋势,表明近年来苏北农村居民消费层次有了很大的提升。最后,采用ELES模型,对苏北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特征进行了实证研究。边际消费倾向分析表明,文教娱乐、食品、居住以及交通通讯是苏北农村居民主要消费重点。需求收入弹性分析表明,文教娱乐、家庭设备以及医疗保健为奢侈品,其他为生活必需品。[结论]为促进苏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促进苏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提高农民收入、提升生活品质、加大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并做好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等方面给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S 苏北农村 居民消费 结构
下载PDF
江苏省城乡公共服务发展差距及其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44
19
作者 马晓冬 沈正平 宋潇君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3,共5页
以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评价教育、卫生、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对江苏各省辖市的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区域分异... 以江苏省13个省辖市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评价教育、卫生、环境和基础设施等公共服务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对江苏各省辖市的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城乡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区域分异明显;②不同类型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城乡差距各不相同,基础教育服务城乡差距明显,医疗卫生服务乡村远落后于城市,生态环境服务城乡差距相对较小,基础设施服务城乡差距位居中等;③城乡公共服务协调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城乡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等服务领域发展水平差距是影响多数省辖市城乡公共服务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城乡差距 协调度 障碍度
下载PDF
苏中地区农村就业结构转换态势与机制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丽娟 刘彦随 翟荣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6期135-138,共4页
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江苏苏中地区作为乡镇企业带动型发展的典型地区,其农村就业结构转换的态势在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该地区农村就业结构转换的总体态势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降... 伴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巨大变迁,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江苏苏中地区作为乡镇企业带动型发展的典型地区,其农村就业结构转换的态势在东部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该地区农村就业结构转换的总体态势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上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是第二产业就业;农村就业结构转换,是工业化、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结构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市场经济环境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基础平台,工业化是农村就业结构转换的原动力,城市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农村就业结构转换的直接推动力,产业收入比较利益是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流动的根本动力,而与之相适应的政策措施是其顺利实现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结构 农村发展 转换态势 苏中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