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ravel Distance and Treatment Choice for Low-Risk Prostate Cancer: Results from a Rural State
1
作者 Chris Hellekson Grant Larson +3 位作者 Scott Poswilko James Beal Abe Sahmoun J. Kyle Russo 《Journal of Cancer Therapy》 2016年第9期656-664,共9页
Background: Evidence suggests that cancer patients with increased travel burden to treatment centers may have limited treatment options.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ravel distance to a treatment f... Background: Evidence suggests that cancer patients with increased travel burden to treatment centers may have limited treatment options. Purpose: To inves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ravel distance to a treatment facility and initial treatment choice among young men with low-risk prostate cancer in a rural stat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medical charts review was conducted of young men (65 years or younger) newly diagnosed with low-risk prostate cancer from January 1, 2005 through December 31, 2014 who were treated with either active surveillance, radical prostatectomy, or brachytherapy at either of the two major hospital systems in Bismarck, ND, USA. Results: Information on a random sample of 242 patients was studied.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66%) received radical prostatectomy. Patients who received radical prostatectomy were significantly younger (p-value 0.001). PSA at diagnosis, clinical stage, and Gleason score were not associated with treatment choice (p-value = 0.06;p-value = 0.1794;and p-value = 1.00;respectively). Adjusting for age at diagnosis, PSA a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facility, treatment choice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travel distance (p-value = 0.309). Patients treated at St. Alexius facility were more likely to undergo radical prostatectomy than Sanford health patients (p-value Conclusions: We found no association between travel distance and treatment choice for low-risk prostate cancer. Treatment choice was associated with institution which may suggest institutional bias in patterns of c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RISK Prostate Cancer rural BRACHYTHERAPY Prostatectomy Young men Travel Distance
下载PDF
Fracture of Limbs Bones in a Rural and Post Conflict Health Zone
2
作者 Georges Toha Kuyigwa Canikire Musho +4 位作者 Léon Mukengeshai Mubenga Fabrice Gulimwentuga Cikomola Paul Mungu Akonkwa Budema Gauthier Bahizire Murhula Longombe Ona Ahuka 《Open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23年第3期97-107,共20页
Background: Trauma is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here they are associated with many factors, mainly such as lack of road safety, poverty and inadequate urban planning. We aim to highlight the... Background: Trauma is major public health proble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here they are associated with many factors, mainly such as lack of road safety, poverty and inadequate urban planning. We aim to highlight the epidemiology of the fractures limbs bones in a rural area where people live in a context of low economy, low education and insecurity. Methods: We conducted a cross-sectional, retrospective study involving all patients admitted for fracture in the surgical department of FOMULAC-KATANA General Reference Hospital from 1<sup>st</sup> January 2011 to 31<sup>st</sup> December 2014. The patients whose medical records were not completed were excluded. Results: Among 136 patients included in our study, 140 bones limbs were registered. Most of them (60.1%) were aged between 15 - 44 years and the average age is 30, 1 year. Male predominance is noticed (72.8%) with a male/female ratio of 2.7/1, and informal professionals are the most found in our patients (67.6%). The main circumstances of fracture occurrence are, respectively, road traffic accidents (57.4%), falls (22.3%) and firearms (10.3%). The leg bones (33.6%) and forearm bones (20%) are the most concerned bones. Open fractures are recorded in 40.7% of patients. The supporting treatment is mainly orthopedic (64.5%) but also surgical (35.5). The mortality rate is 3.6%. Conclusion: The fractures of the limbs bones in Katana General Reference Hospital mainly affect young male which is informal professional. The road traffic accidents are the first circumstance leading to fractures followed by falls. The leg bones are the most fractured body part and fractures are commonly ope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RACTURE rural Post-Conflict Young men
下载PDF
农村中老年男性HIV/AIDS歧视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
3
作者 伍桃 刘秦汐 +3 位作者 杨义 李苑 李娜 杨碧辉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4-808,共5页
目的:分析农村地区50岁及以上男性的HIV/AIDS歧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文化程度、抑郁、艾滋病知识、高危性行为态度影响HIV/AIDS歧视的路径。方法:采用整群与立意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彭州市3个乡镇240名中老年男性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 目的:分析农村地区50岁及以上男性的HIV/AIDS歧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文化程度、抑郁、艾滋病知识、高危性行为态度影响HIV/AIDS歧视的路径。方法:采用整群与立意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彭州市3个乡镇240名中老年男性进行访谈式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HIV/AIDS歧视的影响因素,利用路径模型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在240名农村中老年男性中,HIV/AIDS歧视平均得分为(3.00±0.6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抑郁、艾滋病知识、高危性行为态度是HIV/AIDS歧视的影响因素。路径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对HIV/AIDS歧视有直接效应(β=-0.196,P<0.01)和间接效应(β=-0.190,P<0.01),抑郁对歧视有间接效应(β=0.025,P<0.05),艾滋病知识对歧视有直接效应(β=-0.273,P<0.01),高危性行为态度对歧视有直接效应(β=-0.196,P<0.01),艾滋病知识和高危性行为态度具有中介效应。结论:彭州市农村地区中老年男性HIV/AIDS歧视态度较严重,文化程度和抑郁均可通过艾滋病知识、高危性行为态度影响HIV/AIDS歧视。应重点关注低文化程度农村中老年人群的抑郁和高危性行为态度,通过艾滋病健康教育并加强日常关怀和开展心理咨询服务,以提高他们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减轻抑郁情绪,降低该人群的HIV/AIDS歧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AIDS歧视 农村 中老年男性 抑郁 路径分析
下载PDF
婚姻挤压对农村男性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4
作者 杨雪燕 罗丞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7,共10页
本研究基于中国的性别失衡背景和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分析婚姻挤压对农村男性生命质量的影响。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28岁以上的未婚男性,其生命质量水平较低;无论处于何种年龄阶段和婚姻状态,感受到婚姻挤压的男性生... 本研究基于中国的性别失衡背景和在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分析婚姻挤压对农村男性生命质量的影响。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28岁以上的未婚男性,其生命质量水平较低;无论处于何种年龄阶段和婚姻状态,感受到婚姻挤压的男性生命质量显著低于未感受到婚姻挤压的男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挤压感受和年龄对于男性生命质量均具有显著的独立影响,其影响方向与描述性分析结果一致。这说明婚姻挤压确实会显著降低农村男性的生命质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挤压 性别失衡 生命质量 农村男性
下载PDF
婚姻挤压对农村流动男性养老意愿的影响——基于压力应对理论的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郭秋菊 靳小怡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9,共11页
我国农村持续的性别失衡带来严重的男性婚姻挤压,对家庭养老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利用2009年福建省X市的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基于压力应对理论分析主客观婚姻挤压对农村流动男性养老意愿的影响。分析发现,在面对未来养老压力时,客观存... 我国农村持续的性别失衡带来严重的男性婚姻挤压,对家庭养老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利用2009年福建省X市的农村流动人口调查数据,基于压力应对理论分析主客观婚姻挤压对农村流动男性养老意愿的影响。分析发现,在面对未来养老压力时,客观存在的婚姻挤压现状比主观遭受婚姻挤压更能构成养老压力源,大龄未婚男性拥有的养老资源少于已婚男性,因此大龄未婚男性更容易采用消极的退行方式应对养老,即不为养老做任何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挤压 养老意愿 压力应对 农村流动男性
下载PDF
社会网络视角下中国农村成年男性初婚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6
作者 刘利鸽 靳小怡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30,共10页
在婚姻挤压背景下,男性拥有较多的社会网络资源是否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结识异性和获得应急性经济支持的机会,从而增加了其初婚的概率?利用2008年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在安徽x县调查的数据,从社会网络角度出发,采用事件史分... 在婚姻挤压背景下,男性拥有较多的社会网络资源是否意味着他们有更多结识异性和获得应急性经济支持的机会,从而增加了其初婚的概率?利用2008年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在安徽x县调查的数据,从社会网络角度出发,采用事件史分析方法分析影响18~50岁农村男性初婚风险水平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当前农村男性的初婚年龄主要集中在22~27岁之间,27岁以上仍未结婚的男性,其成婚的概率急剧下降,成为婚姻市场的弱势群体;男性自身的特征和资源拥有状况,包括婚前社会网络、个人经济和非经济特征、家庭和社区因素,往往决定着个人的初婚风险水平,一般来说,男性自身特征和资源拥有状况越差,结婚的可能性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婚风险 社会网络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
下载PDF
男性流动农民工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邓艳红 王明 +3 位作者 董海英 李红卫 赵白帆 单文华 《卫生软科学》 2008年第6期512-514,共3页
[目的]了解男性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及行为,探讨针对不同类型的流动务工人员开展性病艾滋病干预的切入点及干预方法。[方法]在昆明选择4家餐馆、3家建筑工地的流动农民工305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主要调查内容是一般情况、艾滋病相... [目的]了解男性农民工的艾滋病知识及行为,探讨针对不同类型的流动务工人员开展性病艾滋病干预的切入点及干预方法。[方法]在昆明选择4家餐馆、3家建筑工地的流动农民工305人,进行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主要调查内容是一般情况、艾滋病相关知识、危险性行为及原因、相关信息的获取途径。[结果]58.7%的调查对象处于性活跃年龄,平均流动时间为3.9年,寂寞、性观念的改变等导致高危性行为普遍,60.3%的调查对象回答"同行人中,配偶或女朋友不在身边的人在外找小姐"。蚊虫叮咬不传播,可以做抽血检测答对率均少于5%,对艾滋病相关信息需求强烈。[结论]对男性农民工的艾滋病干预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加强多部门的协调,有效开展全国农民工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程;不同层次的农民工艾滋病干预重点及方法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农民工 艾滋病 知识 行为
下载PDF
婚姻挤压下农村大龄男性的婚姻观念与婚姻策略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群林 伊莎贝尔·阿塔尼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6-116,93,共12页
利用2014-2015年安康市"家庭性别角色和家庭生活调查"数据,分析了受到婚姻挤压的农村大龄男性的婚姻观念和婚姻策略,探讨了婚姻挤压和婚姻观念对婚姻策略的影响。婚姻挤压强化了农村大龄男性的传统婚姻观念,降低了他们的择偶... 利用2014-2015年安康市"家庭性别角色和家庭生活调查"数据,分析了受到婚姻挤压的农村大龄男性的婚姻观念和婚姻策略,探讨了婚姻挤压和婚姻观念对婚姻策略的影响。婚姻挤压强化了农村大龄男性的传统婚姻观念,降低了他们的择偶标准,增加了选择不婚的可能性。婚姻挤压在婚姻观念对婚姻策略的影响中起着调节作用。在没有受到婚姻挤压的情况下,婚姻观念越传统的人降低择偶标准或选择不婚的可能性越小;但是在受到婚姻挤压的情况下,婚姻观念越传统的人降低其择偶标准或选择不婚的可能性会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大龄男性 婚姻挤压 婚姻观念 婚姻策略
下载PDF
2019—2021年成都市农村地区中老年男性艾滋病预防社区干预试验效果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苑 伍桃 +6 位作者 刘杨 李娜 奚静 肖洁 刘秦汐 杨义 范双凤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58-462,479,共6页
目的评价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农村地区≥50岁男性人群艾滋病社区干预后1年的试验效果,以期探索出针对性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在成都市某县级市2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村,以基线调查高危性行为发生率较高的A村为干预组,在常... 目的评价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农村地区≥50岁男性人群艾滋病社区干预后1年的试验效果,以期探索出针对性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在成都市某县级市2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村,以基线调查高危性行为发生率较高的A村为干预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接受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面对面一对一干预;B村为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干预。基线和终末均采用面对面访谈式问卷调查,并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两组基线基本信息、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与近1年高危性行为发生情况可比。基线和终末均未检出HIV(+)者。过去1年,25.24%的干预组接受过入户面对面一对一宣传讲解。干预组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多种途径和多种方式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否从外表上看出来”(58.33%)和“蚊虫叮咬是否会传播艾滋病”(34.38%)等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41.18%和21.18%)(P<0.05)。干预后,干预组近1年“商业性行为”的发生率(1.94%)低于对照组(7.84%)(P<0.05)。结论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面对面一对一社区干预能提高农村地区中老年男性艾滋病关键知识水平,降低高危性行为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信念模式 社区干预 中老年男性 农村地区 艾滋病
下载PDF
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农村维吾尔族男性对宫颈癌及HPV的认知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静 狄丽努尔.热孜木 +2 位作者 古扎丽努尔.阿不力孜 帕提曼.米吉提 李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1365-1368,共4页
目的了解宫颈癌高发区喀什地区伽师县农村维吾尔族男性对宫颈癌及HPV的认知程度,为新疆宫颈癌的干预提供健康教育基础。方法对新疆喀什地区农村维吾尔族男性(n=648)进行有关宫颈癌及HPV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调... 目的了解宫颈癌高发区喀什地区伽师县农村维吾尔族男性对宫颈癌及HPV的认知程度,为新疆宫颈癌的干预提供健康教育基础。方法对新疆喀什地区农村维吾尔族男性(n=648)进行有关宫颈癌及HPV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调查对象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小学文化程度者最多(54.63%),农民占82.72%,经济情况差,86.42%的家庭年总收入<5 000元。(2)648例中仅有28例知道什么是宫颈癌(4.32%),主要知晓途径为电视及收音机等媒介(92.86%)。无一例男性知道宫颈癌的筛查方法及高危因素,只有2例听说过HPV病毒。(3)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与文化层次有关,随着文化层次的提高,对宫颈癌的认知程度提高。结论新疆伽师县农村维吾尔族男性文化程度较低且对宫颈癌及HPV相关知识匮乏,可能是维吾尔族女性宫颈癌防治工作不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维吾尔族男性 农村 认知程度 干预
下载PDF
《醒世姻缘传》是古代唯一一部农村长篇小说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洪强 《菏泽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57-60,65,共5页
《醒世姻缘传》故事主要是以山东明水村为背景,描写了大量的农村田园生活、地主奴役佃农、旱涝之际农村受灾的悲惨情况、地主中的明智之士平均分土地、农村乡绅做善事等,虽然小说中并没有出现一个正面的农民形象,但是《醒世姻缘传》仍... 《醒世姻缘传》故事主要是以山东明水村为背景,描写了大量的农村田园生活、地主奴役佃农、旱涝之际农村受灾的悲惨情况、地主中的明智之士平均分土地、农村乡绅做善事等,虽然小说中并没有出现一个正面的农民形象,但是《醒世姻缘传》仍然称得上古代第一部,甚至是唯一一部农村长篇小说,这在中国古代小说缺乏农村题材的格局下尤为难得,在题材上也是一个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 农村小说 中国文学史
下载PDF
怀化市60—69岁城乡老年人身体机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俊华 屈杰 +3 位作者 燕小妮 宋祖军 吴亿中 雷鸣枝 《怀化学院学报》 2011年第11期49-52,共4页
运用文献综述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怀化市鹤城区、芷江县、中方县、洪江县、通道县60-69岁老年人的安静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进行测试,并与同龄乡村老年人进行身体机能对比.结果表明:1)怀化市60-69岁城乡男性老年人的呼吸... 运用文献综述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怀化市鹤城区、芷江县、中方县、洪江县、通道县60-69岁老年人的安静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肺活量进行测试,并与同龄乡村老年人进行身体机能对比.结果表明:1)怀化市60-69岁城乡男性老年人的呼吸系统机能优于同年龄组的城乡女性老年人,且下降速度也较同年龄组的女性老年人缓慢;2)怀化市60-69岁城乡男性老年人心血管机能弱于同年龄组城乡女性老年人,且下降速度也较同年龄组的女性老年人快;3)怀化市60-69岁城镇男、女性老年人的心血管机能均优于农村同性别老年人,而呼吸系统机能均弱于农村同性别老年人;4)10年间城镇男性老年人心血管机能下降速度及动脉血管壁弹性下降幅度较同龄乡村男性老年人快,而女性呈相反趋势;5)10年间同年龄组农村男、女性老年人呼吸系统机能减弱速度均较城镇同性别老年人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化市 身体机能 城乡老年人
下载PDF
甘肃省市县区域居民心理差异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海钟 赵文进 安桂花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09年第3期105-109,共5页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男女双性化人格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甘肃省河东河西两地居民进行心理差异调查,结果发现:(1)甘肃省城乡居民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较低,总症状指数白银地区显著地大于其它7个地区,天水地区显著地大于酒泉地区 阳性症...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男女双性化人格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甘肃省河东河西两地居民进行心理差异调查,结果发现:(1)甘肃省城乡居民心理健康的总体水平较低,总症状指数白银地区显著地大于其它7个地区,天水地区显著地大于酒泉地区 阳性症状痛苦水平白银地区显著地大于武威、定西、张掖、酒泉和平凉五个地区,天水地区显著地大于武威地区,定西地区显著地大于张掖地区 (2)八个地理区域在9个因子上的检验结果均达到显著 (3)八个地理区域居民社会支持在总分、客观支持分和主观支持分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对支持的利用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4)八个地理区域除在女性化上的分布差异不显著外,在其它三种性别类型上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乡村 区域 居民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 男女双性化人格
下载PDF
失序的欢愉: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性实践考察及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旦萍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69-76,共8页
在婚姻挤压的背景下,大量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无妻可娶。婚内性伴侣的缺位,导致他们不能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满足性需求,而是通过性犯罪、嫖娼和通奸等越轨行为释放性能量、追寻性欢愉。大龄未婚男性越轨的性实践打破并解构了农村社会的性秩... 在婚姻挤压的背景下,大量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无妻可娶。婚内性伴侣的缺位,导致他们不能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满足性需求,而是通过性犯罪、嫖娼和通奸等越轨行为释放性能量、追寻性欢愉。大龄未婚男性越轨的性实践打破并解构了农村社会的性秩序,导致了性的失序与失范。要推进农村社会乡风文明和有效治理,必须在尊重大龄未婚男性性需求的基础上,重建新的性秩序:一方面,要遵守和捍卫原有性秩序中的合理部分;另一方面,要疏导大龄未婚男性的性需求,宽容地理解婚姻与性行为的分离。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性健康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 性实践 性秩序
下载PDF
婚姻挤压下农村未婚男性养老担忧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研究
15
作者 张群林 汪媛媛 李志彬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5期253-256,F0003,共5页
利用农村家庭婚姻状况调查数据探讨了感知婚姻挤压、生活质量与农村未婚男性养老担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感知婚姻挤压对农村未婚男性的生活质量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养老担忧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生活质量对农村未婚男性养老担忧有显著负... 利用农村家庭婚姻状况调查数据探讨了感知婚姻挤压、生活质量与农村未婚男性养老担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感知婚姻挤压对农村未婚男性的生活质量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养老担忧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生活质量对农村未婚男性养老担忧有显著负向影响。中介效应分析表明,生活质量在感知婚姻挤压对养老担忧的影响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即生活质量能减缓感知婚姻挤压对养老担忧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老担忧 感知婚姻挤压 生活质量 农村未婚男性
下载PDF
公共健康视域中的“空壳村”和谐社区构建路径 被引量:2
16
作者 史云贵 刘晓燕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09年第5期14-16,共3页
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而导致的"空壳村"普遍存在着"性失衡"问题。从公共健康的角度看,空壳村"性失衡"现象的本质在于个体对"性释放"的追求而危害了乡村的公共健康,或曰"公共之善"... 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而导致的"空壳村"普遍存在着"性失衡"问题。从公共健康的角度看,空壳村"性失衡"现象的本质在于个体对"性释放"的追求而危害了乡村的公共健康,或曰"公共之善"。空壳村性失衡问题既有当地经济发展落后等方面的原因,也与村民错误的性观念等不无关系。广大农村,尤其是空壳村普遍存在着的性失衡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农村和谐社区的构建。空壳村的和谐治理需要从以发展促和谐、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和促进农村留守妇女自组织建设等方面加以理性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壳村 性失衡 性和谐 农村和谐社区 公共健康理论
下载PDF
婚恋期待:女性建构视角下农村婚恋困境的解释进路
17
作者 李辉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71-78,共8页
学界关于农村男青年婚恋困境的研究聚焦在婚姻圈层、区域困境等视角,多以男性为分析起点,较少关注到农村婚恋关系中的女性视角。研究发现,在性别比例失衡、本地婚姻圈层失效以及务工经济下婚姻市场挤压重塑的乡村背景下,农村男青年较为... 学界关于农村男青年婚恋困境的研究聚焦在婚姻圈层、区域困境等视角,多以男性为分析起点,较少关注到农村婚恋关系中的女性视角。研究发现,在性别比例失衡、本地婚姻圈层失效以及务工经济下婚姻市场挤压重塑的乡村背景下,农村男青年较为平庸的个体能力、无望的发展潜力均无法回应当下农村女青年关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而较强的个人魅力体现、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细致的情感回馈则构成了对女性婚恋期待的有效回应。新时代农村女青年的婚恋期待由单纯的物质财富逐渐转变为对家庭发展、情感回馈的多重期待,这成为理解农村婚恋困境的又一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男青年 婚恋困境 女性建构 婚恋期待 乡村振兴
下载PDF
社会支持网对农民健康的影响——基于“差序格局”的视角 被引量:5
18
作者 任义科 郝小艳 杜海峰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6-42,共7页
利用2010年山西省农村人口发展状况调查数据,基于关系的差序格局,分析了社会支持网对农民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支持、情感支持、社交支持网中,混合性关系均最有利于农民健康,情感性关系次之,最后是工具性关... 利用2010年山西省农村人口发展状况调查数据,基于关系的差序格局,分析了社会支持网对农民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影响。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支持、情感支持、社交支持网中,混合性关系均最有利于农民健康,情感性关系次之,最后是工具性关系。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支持网中,与工具性关系相比,情感性关系更不利于农民健康;而在社交支持网中,与工具性关系相比,混合性关系更有利于农民健康。研究结果显示了不同类型的社会互动关系对于农民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社会支持网 差序格局 心理健康 生理健康
下载PDF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生存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问卷调查
19
作者 孙中艮 李玉娟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18期203-207,共5页
大龄未婚男性是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导致的现象之一,带来的社会风险与危害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受传统重男轻女思想和大量年轻女性外流的影响,大龄未婚男性越来越多。由于缺少自有家庭的支持和依靠,他们大多面临孤独终老的生活困境... 大龄未婚男性是人口性别结构失衡导致的现象之一,带来的社会风险与危害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受传统重男轻女思想和大量年轻女性外流的影响,大龄未婚男性越来越多。由于缺少自有家庭的支持和依靠,他们大多面临孤独终老的生活困境,并给当地社会的健康平稳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隐患。基于对河南省驻马店市农村大龄男性的问卷调查,系统考察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生存状况,厘清其面临的生存困境及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这一群体生存状况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大龄未婚男性 生存困境
下载PDF
社会工作视角下的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扶贫策略研究——基于豫南W村的调查
20
作者 栗志强 《社会政策研究》 2018年第1期155-162,共8页
从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增能"(理论)视角来看,农村"大龄未婚男性"脱贫的制约因素主要是:"非正式"系统存在某种缺失,与"正式系统"和"社会系统"的互动和联系被阻断;长期&... 从社会工作的"生态系统"、"增能"(理论)视角来看,农村"大龄未婚男性"脱贫的制约因素主要是:"非正式"系统存在某种缺失,与"正式系统"和"社会系统"的互动和联系被阻断;长期"自我负向评价"和"与环境互动中的负向经验"积累造成的"权能感缺失"。农村"大龄未婚男性"扶贫的关键在于其环境层面的"生态系统"重构与个体层面的"增能",文章从该视角出发提出了农村"大龄未婚男性"的扶贫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增能 农村大龄未婚男性 扶贫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