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of the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s an Example
1
作者 Yan Chen Yuanyuan Sun Wanbin Li 《Open Journal of Statistics》 2022年第3期303-323,共21页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the mediation effect is mainly used to test and analyze the regression model, and most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e impac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the income gap. ...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the mediation effect is mainly used to test and analyze the regression model, and most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e impac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the income gap. However, this paper is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main study is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urban and rural income gap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and specifically selecting 22 central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which is also 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this study. The regress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and the four intermediary variables of fiscal expenditure (M<sub>1</sub>), fixed asset investment (M<sub>2</sub>), number of patent applications (M<sub>3</sub>), and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M<sub>4</sub>) are selected, which represent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fixed asset investm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opening-up level, and study and analyze the inherent influence mechanism between each variable. Before doing specific research, I consulted the papers and literature of many other outstanding scholars, among which Cheng Yuhong and Cheng Chi’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income gap” [1] has great reference value for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the expansion of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ill inhibit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so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building a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n urban innovation system, optimizing the rural employment structure to narrow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providing impetus for the continuous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Normalization of the Epidemic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Mediation Effect Model SPSS
下载PDF
Reflections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in Guangshan County,Xinyang City
2
作者 Tingting XIA Minghua GU +7 位作者 Jie LIANG Yongxian LIU Mengling NONG Zhiyue XIONG Wei ZHOU Xinsheng LI Yimiao LI Lishan HE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2年第6期12-14,共3页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shan County we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rural management talents,industrial structure,e-commerce development,and farmers'ideology,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shan County were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rural management talents,industrial structure,e-commerce development,and farmers'ideology,and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we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speed of rural areas in the county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y as a who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angshan County Agricultural talents r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areas
下载PDF
辽宁省农村三产融合综合评价研究
3
作者 王国力 聂新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0-116,共7页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辽宁省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运用熵权法和秩和比综合评价法研究农村三产融合综合水平,对于辽宁省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与...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辽宁省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运用熵权法和秩和比综合评价法研究农村三产融合综合水平,对于辽宁省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首先分析了辽宁省2012—2021年农村三产融合水平的时序变化,然后以2021年为例对辽宁省14地市农村三产融合水平的空间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时间特征来看,辽宁省2012—2021年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综合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受2016年中国经济呈现的放缓态势的影响,2016年融合水平出现明显下降;从空间特征来看,2021年辽宁省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综合水平各地存在空间差异,其中大连排名第一,沈阳次之,抚顺、营口、辽阳排名靠后,前后存在较大差距.采用障碍度模型计算障碍因子,各地应立足自身优势,弥补不足,关注生产效率和产业链延伸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推进辽宁农村三产业融合整体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 熵权法 秩和比综合评价法 障碍度模型 辽宁省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产业结构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谢金霞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1-25,共5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不仅能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对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起到显著作用。鉴于目前农村产业结构所面临的挑战,相关部门需要采取促进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注重绿色发展与环境保护...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不仅能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对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起到显著作用。鉴于目前农村产业结构所面临的挑战,相关部门需要采取促进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注重绿色发展与环境保护、加强政策支持、协调与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构建更加综合、协调和可持续的农村发展新模式,从而有效地支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 产业结构 产业优化
下载PDF
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与机制 被引量:9
5
作者 孙志远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40,共13页
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深刻改变城市与农村生产及生活方式,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及西藏地区)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限效应模型,实证检验... 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深刻改变城市与农村生产及生活方式,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22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及西藏地区)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门限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促进城乡高质量融合、产业结构升级、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促进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产业结构升级、资源要素配置优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对这种非线性影响具有强化作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城乡高质量融合的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从线性影响看,在东部地区最强,在中部地区其次,在西部地区最弱;从非线性影响看,数字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存在单一门限效应,在中部地区存在双重门限效应。为促进城乡高质量融合,应积极推动生产要素数字化转型,加快数字新质生产力形成;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为城乡高质量融合提供动力;畅通资源要素流动渠道,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助力公共服务均等化;结合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培育数字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产业结构升级 资源要素配置优化 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高质量融合
下载PDF
创新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升级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6
作者 马孟庭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2-27,共6页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创新要素配置逐渐成为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选取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滞后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析创新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创新要素配置逐渐成为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文章选取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滞后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析创新要素配置、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要素配置能赋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且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高农业生产率地区、高科技创新水平地区,创新要素配置对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创新要素配置能够通过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要素配置 产业结构升级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农业农村现代化
下载PDF
现代化产业体系与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影响机理与实证检验
7
作者 方学军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07-112,共6页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理论层面探讨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影响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机理,选用2011—2022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熵权...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加快实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的重要战略任务,也是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理论层面探讨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影响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机理,选用2011—2022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熵权TOPSIS法分别测度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综合指数,并就二者关系展开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这一结果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调节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科技创新、市场化进程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对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影响中发挥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现代化产业体系赋能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效果表现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的分布格局。因此,应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针对不同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科学施策、大力推动农业结构转型升级,以不断提升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市场化进程 科技创新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8
作者 邓鹏辉 阿尔斯兰·吉力力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2期97-100,共4页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枢纽地带,新疆在推动城乡融合与对外开放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城乡融合是新时代下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旨在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城乡产... 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枢纽地带,新疆在推动城乡融合与对外开放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城乡融合是新时代下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旨在实现城乡资源要素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城乡产业结构也逐渐向现代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实现城乡产业的互通和融合。本文测度并对地区层面面板实证检验城乡融合结果显示,目前新疆城乡融合水平较低但正稳步提升,地区差异较大且趋于缩小。对外开放稳健促进新疆城乡融合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发展 对外开放度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新疆城乡融合 城乡产业结构
下载PDF
产业结构、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 被引量:62
9
作者 卢冲 刘媛 江培元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47-150,共4页
本文构建了产业结构、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方法,分析了成都市产业结构、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三次产业结构、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和区域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都有... 本文构建了产业结构、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模型,采用系统广义矩方法,分析了成都市产业结构、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三次产业结构、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和区域经济增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都有正向作用;从分项研究的结果来看,林业、渔业、建筑业成为阻碍成都市城乡收入差距缩小的主要因素;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农村居民收入结构 城乡收入差距
下载PDF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与路径——产业发展的视角 被引量:137
10
作者 朱海波 聂凤英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25,共11页
从脱贫攻坚的“产业扶贫”到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折射出产业发展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根本性作用。基于对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调研中发现的产业扶贫市场机制不彰、可持续性差问题,本文首先以新结构经济学的“有效市场+有... 从脱贫攻坚的“产业扶贫”到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折射出产业发展对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根本性作用。基于对深度贫困地区精准扶贫调研中发现的产业扶贫市场机制不彰、可持续性差问题,本文首先以新结构经济学的“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理论为基础,提出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即应根据当地资源、人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禀赋结构,依循“市场逻辑+政府逻辑”的双重逻辑,培育和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形态,并构建多主体激励相容的参与机制及利益分配机制。进一步,基于对深度贫困地区符合上述逻辑的产业扶贫模式的多案例分析,从微观层面探讨市场逻辑和政府逻辑如何协同推动扶贫产业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并带动贫困户获取可持续的产业扶贫收益:企业发展与企业家才能的有效发挥将本地资源禀赋变成有市场的产品,政府因势利导对企业进行扶持激励并协调提供软硬件服务,从而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并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可持续扶贫产业;在可持续产业带动下,贫困户通过参与产业链订单生产、直接就业,以及将土地租出、到户扶贫资金入股企业等方式获取收入,提高内生发展能力,从而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促进人的发展和福祉提升的最终目标。最后,就进一步推动深度贫困地区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深度贫困地区 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 新结构经济学
下载PDF
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基于东北三省的面板数据 被引量:18
11
作者 史云鹏 赵黎明 贺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118-123,共6页
基于东三省1985-2010年相关数据,利用面板回归研究了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二、三产业总体及第二产业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关系符合库兹涅茨假说;第二产业发展阶段处于拐点之前,比重较小时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时... 基于东三省1985-2010年相关数据,利用面板回归研究了城乡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二、三产业总体及第二产业与城乡收入差距间关系符合库兹涅茨假说;第二产业发展阶段处于拐点之前,比重较小时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较大时将缩小差距;第三产业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关系呈线性,其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研究结论,东三省应注意到产业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长期关系,加快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注意发挥第三产业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采取措施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促进农村劳动力进入二、三产业就业是发挥产业结构升级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乡收入差距 面板回归
下载PDF
基于产业发展导向的浙北乡村景观规划探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项缨 张建国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87-592,共6页
【目的】探究乡村景观品质提升与乡村产业结构优化有机结合的乡村发展路径。【方法】以浙北地区桐乡市荣星村、红星村和合星村等3个不同产业类型的村庄为例,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基于产业发展导向的浙北乡村景观规... 【目的】探究乡村景观品质提升与乡村产业结构优化有机结合的乡村发展路径。【方法】以浙北地区桐乡市荣星村、红星村和合星村等3个不同产业类型的村庄为例,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基于产业发展导向的浙北乡村景观规划探索。【结果】复杂的产业结构和高强度经营对区域乡村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乡村产业发展遇到挑战、乡村社会发展动力不足和生态保护形势日益严峻是3个主要问题。依据乡村景观与乡村产业结构之间互为因果和相互影响的基本原理,提出了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历史遗存与文化惠民相耦合、遗址保护与文化景观相融合三大规划原则。【结论】构建了基于农业生产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优化产业景观、历史遗存保护与文化惠民相耦合构建旅游景观,以及技艺传承与文化创新相融合塑造文创景观建设等具体的规划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乡村景观 问题分析 规划策略 浙北乡村
下载PDF
从非农产业结构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调整 被引量:5
13
作者 夏永祥 余其刚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115-118,共4页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 ,农村积淀的大量劳动力亟待转移 ,农民收入增加受阻。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本文旨在跳出农业的圈子 ,从非农产业结构的视角 ,提出我...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农产品出现结构性过剩 ,农村积淀的大量劳动力亟待转移 ,农民收入增加受阻。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本文旨在跳出农业的圈子 ,从非农产业结构的视角 ,提出我国当前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调整方向 ,其中重点分析了农村产业结构偏差 ,最后对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作了理论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 结构调整 非农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偏差 中国
下载PDF
产业结构升级、劳动力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基于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 被引量:47
14
作者 刘慧 伏开宝 李勇刚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3-98,共6页
构建数理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运用199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实证结果支持了数理模型的结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产业结构高级... 构建数理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运用1994—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控制了一系列变量的条件下,实证结果支持了数理模型的结论。进一步分析还发现,产业结构高级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合理化却能改善城乡收入差距;劳动力流动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具有门槛效应。研究还表明,产业结构升级的收入分配效应在中国各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劳动力流动 城乡收入差距 门槛模型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明贵 黄新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412-3413,3472,共3页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尤其是其内部构成不合理所导致的就业机会不随产值同比增加,是制约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因素。提...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对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要素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尤其是其内部构成不合理所导致的就业机会不随产值同比增加,是制约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因素。提出了应通过合理发展第三产业以促进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第三产业 欠发达地区 河南
下载PDF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村第三产业发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封进 钟甫宁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3期10-12,共3页
农村产业结构作为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农村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从产业结构转换的一般规律出发,论证了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必要性,剖析了存... 农村产业结构作为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当前我国农村三次产业发展不平衡,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阻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本文从产业结构转换的一般规律出发,论证了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的必要性,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321农村 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农村第三产业 产业发展 可持续发展 经营规模
下载PDF
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对农民增收的门槛效应研究——基于2005—2014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7
17
作者 曹祎遐 黄艺璇 耿昊裔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2-182,189,共12页
运用2005—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设置门槛变量,进行非线性门槛回归,以分析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推动农民增收的具体机制,其结果表明,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增收效应模型中,存在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农村文体娱乐固定资产投资、... 运用2005—2014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设置门槛变量,进行非线性门槛回归,以分析农村一二三产融合推动农民增收的具体机制,其结果表明,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促进农民增收效应模型中,存在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农村文体娱乐固定资产投资、农林牧渔固定资产投资3个门槛变量,而且,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农村文体娱乐固定资产投资、农林牧渔固定资产投资均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因此,有关部门应将农林牧渔及各类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适当水平,培育新型农业创新创业人才,进一步促进文旅产业与农业的融合,从而有效提升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对农民增收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一二三产融合 农民增收 门槛效应
下载PDF
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9
18
作者 田聪华 韩笑 +2 位作者 苗红萍 徐忠 田立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80-588,共9页
【目的】研究针对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现状,构建指标体系,对其发展进行评价,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推进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措施。【方法】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运用德尔菲法,聘请相关专家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 【目的】研究针对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现状,构建指标体系,对其发展进行评价,找出薄弱环节,提出推进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措施。【方法】收集相关文献资料,运用德尔菲法,聘请相关专家对评价指标进行打分,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数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即将步入成长阶段,发展的薄弱环节主要在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业的多功能性的拓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农业科技投入,转移劳动力和农村公共资源短缺等方面。【结论】新疆已经具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核心,以科技为引领,以融合程度高、带动性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依托,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二三产业融合 指标体系构建 应用
下载PDF
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杨晓锋 赵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39-44,共6页
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政府实现宏观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调控手段,具有显著的收入分配效应。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内生分布滞后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产业结... 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政府实现宏观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调控手段,具有显著的收入分配效应。本文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内生分布滞后模型,研究了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结果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在即期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在长期,城乡居民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重塑就业预期,通过调整人力资本投资结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实现职业转换,届时将出现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将高于城镇居民的格局,形成乡城收入赶超效应,产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正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收入分配效应 城乡收入差距 人力资本投资
下载PDF
重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第三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向为民 王旭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8-42,60,共6页
以重庆市1990—2010年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第三产业GDP及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为样本,考察第三产业发展对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第三产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这3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 以重庆市1990—2010年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第三产业GDP及固定资产投资等数据为样本,考察第三产业发展对重庆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第三产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与城乡收入差距这3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且第三产业发展、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城乡收入差距的单向Granger因,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力度的加大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第三产业发展 协整检验 GRANGER因果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