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声景感知对景观评价的影响——以冀南地区为例
1
作者 王首一 黄威 冯华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2期208-210,共3页
文章以冀南地区历史村落为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声景感知与乡村景观评价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1)调研发现游客对自然声和动物声的感知突出程度最高,交通声不明显。(2)乡村声景对不同景观产生影响,提升乡村的声景愉悦... 文章以冀南地区历史村落为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声景感知与乡村景观评价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1)调研发现游客对自然声和动物声的感知突出程度最高,交通声不明显。(2)乡村声景对不同景观产生影响,提升乡村的声景愉悦性有利于提高游客对乡村建筑景观和人文景观满意度评价,从而间接影响声景事件性。研究结论为乡村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声景 声景感知 景观评价 结构方程模型(SEM)
下载PDF
乡村景观生态质量的物元评判模型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谢花林 李蕾 刘黎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184-187,共4页
研究选取若干较为公认的景观生态质量指标 ,依据其意义建立了类型识别的物元评判模型 ,并应用于北京市海淀区 7个乡镇生态质量评价 。
关键词 物元评判模型 乡村景观 生态质量 乡镇 依据 景观生态 质量指标
下载PDF
长株潭新农村景观偏爱模型研究——以长沙光明村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彭重华 于运乐 王丽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81-83,共3页
通过调查光明村的村民及游客对其现有景观的评价,运用数学中多元回归法原理,建立适合于新农村景观评价的方法-景观偏爱模型。应用此模型计算出光明村村落及村野景观偏爱值核心区间,能为今后新农村建设中景观规划设计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景观偏爱模型 景观评价 新农村景观
下载PDF
基于景观特征识别和评价的乡村景观营造模式 被引量:8
4
作者 黄莹莹 谈石柱 +4 位作者 陈倩婷 吴倩倩 斯娜莎 申亚梅 严少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94-901,共8页
【目的】探索符合乡村个性特征的景观营造模式,提出优化乡村景观风貌的规划方法。【方法】以杭州市瓶窑镇为例,从乡村景观特征识别和景观综合评价的角度出发,基于瓶窑镇的空间数据和调研信息,通过ArcGIS对景观特征要素进行空间图示表达... 【目的】探索符合乡村个性特征的景观营造模式,提出优化乡村景观风貌的规划方法。【方法】以杭州市瓶窑镇为例,从乡村景观特征识别和景观综合评价的角度出发,基于瓶窑镇的空间数据和调研信息,通过ArcGIS对景观特征要素进行空间图示表达,划分景观特征区域,并构建与景观特征相联系的景观功能评价模型,对乡村景观特征区域进行评价。【结果】(1)瓶窑镇形成北部山体林地生态文化区、中部平原农业文化区、东部平原遗址文化区、南部平原湿地生态文化区4个乡村景观特征区域;(2)4个乡村景观特征区的项目层指标得分从高到底排序分别是:北部山体林地生态文化区(生态性景观>生活性景观>生产性景观)、中部平原农业文化区(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生态性景观)、东部平原遗址文化区(生活性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态性景观)、南部平原湿地生态文化区(生态性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结论】景观特征识别能为乡村景观规划提供准确信息,鉴于此,本研究为杭州市瓶窑镇提出了4种兼顾景观特征和景观价值的典型乡村景观营造模型:瓶窑镇山地聚落景观营造模式、平原农业景观营造模式、历史遗址景观营造模式和平原湿地景观营造模式,可为乡村景观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图4表3参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特征 乡村景观评价 景观营造模式 景观规划设计 杭州市瓶窑镇
下载PDF
羌族地区乡村聚落景观评价体系与模型建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立群 成斌 +1 位作者 刘帆 陈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167-170,共4页
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理论研究方式,通过景观评价要素筛选和专家打分确定各个景观要素影响因子初步权重,并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分析羌族地域乡村聚落景观评价模型的合理性,揭示羌族地区乡村景观特色主导元素,旨在为景观... 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理论研究方式,通过景观评价要素筛选和专家打分确定各个景观要素影响因子初步权重,并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P)分析羌族地域乡村聚落景观评价模型的合理性,揭示羌族地区乡村景观特色主导元素,旨在为景观设计和建设内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羌族地区 乡村景观 评价体系 模型构建
下载PDF
基于多功能协同评价模型的乡村绿道规划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夏梦婷 徐文辉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6-91,共6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绿道作为绿色线性空间建设的抓手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但在现有技术条件的指导下,乡村绿道建设成效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单一性与不协同性。为此,引入协同学理论,在分析现有绿道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指出乡村绿道...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绿道作为绿色线性空间建设的抓手越来越受到政府重视。但在现有技术条件的指导下,乡村绿道建设成效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单一性与不协同性。为此,引入协同学理论,在分析现有绿道研究水平的基础上,指出乡村绿道规划需达到多功能协同与多因子协同,建立了以生态、文化、游憩、产业4个功能为子系统,以连通性、可达性、适宜性为序参量的乡村绿道协同评价体系,定量分析各功能子系统间的协同作用和乡村绿道整体的协同程度,从而提出乡村绿道规划方法和应用途径,并以嘉善县大云镇乡村绿道规划为例,应用协同评价模型进行实践应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乡村绿道 协同评价 评价模型 规划研究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乡村景观设计效果评估 被引量:12
7
作者 曾丽娟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8-131,135,共5页
为研究乡村景观资源并分析景观问题,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乡村景观设计效果评估方法。以门头沟为例,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乡村景观设计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BP神经网络构建乡村景观设计... 为研究乡村景观资源并分析景观问题,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乡村景观设计效果评估方法。以门头沟为例,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乡村景观设计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并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BP神经网络构建乡村景观设计效果评估模型,从目标层、项目层及指标层三方面指标评估乡村景观设计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评估研究区乡村景观设计效果,其中指标层评估值在0.4~0.64之间,综合评估为优,目标层的综合评估分值是0.60,设计效果为优,项目层的承载力与吸引力综合评估均较优,说明研究区在开展乡村旅游方面潜力与条件充足;该方法误差变化趋势较为平稳,整体相对误差低,说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理想性,可为乡村景观资源问题的分析及设计效果评估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景观设计评估 层次分析法 人工智能技术 景观设计评估模型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评估方法对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