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zation of peroxyacetyl nitrate(PAN)under different PM_(2.5) concentration in wintertime at a North China rural site 被引量:3
1
作者 Zhuoyu Li Guangzhao Xie +5 位作者 Hui Chen Bixin Zhan Lin Wang Yujing Mu Abdelwahid Mellouki Jianmin Che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4期221-232,共12页
As a secondary pollutant of photochemical pollution,peroxyacetyl nitrate(PAN)has attracted a close attention.A four-month campaign was conducted at a rural site in North China Plain(NCP)including the measurement of PA... As a secondary pollutant of photochemical pollution,peroxyacetyl nitrate(PAN)has attracted a close attention.A four-month campaign was conducted at a rural site in North China Plain(NCP)including the measurement of PAN,O_(3),NO_(x),PM_(2.5),oxygenat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OVOCs),photolysis rate constants of NO_(2)and O_(3)and meteorological parameters to investigate the wintertime characterization of photochemistry from November 2018 to February 2019.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and mean values of PAN were 4.38 and 0.93±0.67 ppbv during the campaign,respectively.The PAN under different PM_(2.5)concentrations from below 75μg/m^(3)up to 250μg/m^(3),showed different diurnal variation and formation rate.In the PM_(2.5)concentration range of above 250μg/m^(3),PAN had the largest daily mean value of 0.64 ppbv and the fastest production rate of 0.33 ppbv/hr.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AN’s production mechanism,the light intensity and precursors concentrations under different PM_(2.5)pollution level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sufficient light intensity and high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and NO_(x)precursors concentration even under severe pollution level to generate a large amount of PAN.Moreover,the bimodal staggering phenomenon of PAN and PM_(2.5)provided a basis that PAN might aggravate haze through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s(SOA)for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oxyacetyl nitrate PM_(2.5) Wintertime North China rural site
原文传递
恩施州乡村旅游地农户返贫风险评估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乔花芳 许建波 +2 位作者 刘荣 郭子钰 谢双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9,共11页
有效预防返贫风险是后脱贫时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关键.该研究将风险的概率纳入返贫风险评估体系,从发生概率和破坏程度两方面综合评估其返贫风险,系统反映返贫风险的可能性和破坏性,进而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农户... 有效预防返贫风险是后脱贫时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关键.该研究将风险的概率纳入返贫风险评估体系,从发生概率和破坏程度两方面综合评估其返贫风险,系统反映返贫风险的可能性和破坏性,进而探究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农户各维度的返贫风险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个体风险、家庭风险、社会风险和自然风险,农户受家庭风险和个体风险影响较大,存在明显的内生性、个体化特征.2)依据风险的发生概率和破坏程度,返贫风险可分为“高概率-高破坏”型、“高概率-低破坏”型和“低概率-低破坏”型3种类型,其中,“高概率-高破坏”型风险包括非农就业能力和教育负担,返贫风险指数最高,对农户返贫的威胁最大.3)抚养人数和户主的文化程度等家庭特征是影响返贫风险的主要因素,乡村旅游扶贫开发模式不同导致农户的返贫风险存在显著差异.在返贫防治实践中,应因户施策,重点防治内生性返贫,同时要根据返贫风险发生概率及破坏程度的差异,制定合理的返贫风险预警机制及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州 乡村旅游地 返贫风险指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村镇建筑震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永强 田健叶 +4 位作者 周宝峰 聂桂波 王宏伟 谢贤鑫 戴君武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7,共10页
积石山地震对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房屋建筑造成了严重破坏。调查了地震烈度7度和8度地区的11个调查点的村镇建筑震害。震害调查表明:地震灾区主要为乡镇和农村地区,房屋结构类型主要为土木、砖木和未设防砖混结构;在烈度8度地区,土木结... 积石山地震对甘肃和青海部分地区房屋建筑造成了严重破坏。调查了地震烈度7度和8度地区的11个调查点的村镇建筑震害。震害调查表明:地震灾区主要为乡镇和农村地区,房屋结构类型主要为土木、砖木和未设防砖混结构;在烈度8度地区,土木结构房屋主要表现为严重破坏或倒塌破坏,砖木结构和未设防砖混结构房屋主要表现为中等破坏和严重破坏,设防砖混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主要表现为轻微破坏和中等破坏;在烈度7度地区,土木结构房屋以中等破坏为主,砖木结构和未设防砖混结构房屋以轻微破坏和中等破坏为主,设防砖混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以轻微破坏和基本完好为主。此次地震震害较同级别地震偏重,与震区复杂地形、地震动峰值放大效应、建筑砌筑质量差和结构受力不合理等因素相关。建议进一步开展复杂地形场地放大效应及频谱影响研究,重视建筑非结构构件抗震宣传与实用技术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村镇建筑震害 构造措施 场地放大效应 非结构构件
下载PDF
乡村古建筑史迹数字化保护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彭玉元 高小涵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3期111-115,119,共6页
该文从乡村古建筑史迹数字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选取桂林全州县屏山渡红军古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收集到的图像和数据,构建出三维数字场景,再现当地建筑环境,达到对乡村古建筑史迹数字化保护的目的。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吸引更多... 该文从乡村古建筑史迹数字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出发,选取桂林全州县屏山渡红军古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收集到的图像和数据,构建出三维数字场景,再现当地建筑环境,达到对乡村古建筑史迹数字化保护的目的。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乡村保护,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同时也对于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想法和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数字化保护 古建筑史迹 数字技术 三维
下载PDF
陕西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的文化景观互文性及应用研究
5
作者 张颖 刘晖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82,共6页
乡村聚落文化景观与其周边的历史遗址遗存文化景观构成了互文关系。互文性理论的研究,目前已呈现多元化、跨学科的发展趋势。基于此,对互文性的基本理论进行剖析,并开展对陕西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文化景观的嵌合发展研究,通过实证考察与... 乡村聚落文化景观与其周边的历史遗址遗存文化景观构成了互文关系。互文性理论的研究,目前已呈现多元化、跨学科的发展趋势。基于此,对互文性的基本理论进行剖析,并开展对陕西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文化景观的嵌合发展研究,通过实证考察与资料收集,对成果进行分类对比,形成多个两两对应案例的互文性关系。选择淳化县甘泉宫与凉武帝村、礼泉县昭陵与袁家村、留坝县张良庙及紫柏山与庙台子村3个互文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剖析遗址遗存与乡村聚落的文化景观历史层级脉络,反映出社会变迁的客观规律,并在各自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互文关系。而这种互文关系,可以促进历史遗址遗存的保护、利用与开发,以及乡村聚落的振兴与发展,进而形成乡村聚落文化景观与其周边历史遗址遗存文化景观互文嵌合发展的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遗址遗存 乡村聚落 嵌合发展模式 互文性理论 文化景观
下载PDF
大地湾遗址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的耦合机理及路径
6
作者 陈慧英 俞宁茹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6-82,共7页
大遗址保护利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核驱动力,乡村振兴则为遗址保护利用提供了机遇与抓手。对大遗址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关系进行文献梳理,结合大地湾遗址的实际情况探索耦合机理。研究表明,大地湾遗址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在文... 大遗址保护利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核驱动力,乡村振兴则为遗址保护利用提供了机遇与抓手。对大遗址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关系进行文献梳理,结合大地湾遗址的实际情况探索耦合机理。研究表明,大地湾遗址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在文化资源利用、实施路径、发展目标上具有显著耦合关系,具体体现在文化资源的共融与提升、经济发展的互保与共赢、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与改善、社会参与的广泛与深入。从活态化、体验化、科技化、艺术化、文创化及游戏化六个方面提出大地湾遗址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的耦合路径,为大遗址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建设共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湾遗址 保护利用 乡村振兴 耦合性 机理与路径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岳州窑文化生态保护路径
7
作者 谢娜 万长林 杜雪梅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5期74-78,共5页
近些年,岳州窑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文化传播力与空间价值日渐凸显,但其文化生态现状不容乐观,缺乏系统性活态保护和建设思路。文章通过大量文献研究,提出了运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岳州窑文化生态保护的可能性,并在分析了岳州窑遗址现... 近些年,岳州窑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文化传播力与空间价值日渐凸显,但其文化生态现状不容乐观,缺乏系统性活态保护和建设思路。文章通过大量文献研究,提出了运用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岳州窑文化生态保护的可能性,并在分析了岳州窑遗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岳州窑文化生态保护路径。一方面,从宏观上提升政策引导力;另一方面,从微观上提升乡民参与度和建立依托于主窑遗址地为辐射范围的岳州窑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本研究,既能形成较为完整的岳州窑文化生态保护区体系,实现文化深、百姓富、生态美的优势发展格局,又能推动岳州窑文化生态保护与活态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岳州窑遗址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生态保护
下载PDF
图式理论视角下乡村类世界遗产地旅游者的乡村性认知研究——以安徽宏村为例
8
作者 刘瑞瑞 陆林 +2 位作者 陈劼绮 许艳 李倩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63-2077,共15页
文章以乡村类世界遗产地宏村为例,引入图式理论,通过扎根理论对携程网的游记文本进行深度挖掘,探究乡村类世界遗产地旅游者的乡村性认知图式及生成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者通过具身体验和行为互动2种方式获取世界遗产地乡村性具象图式... 文章以乡村类世界遗产地宏村为例,引入图式理论,通过扎根理论对携程网的游记文本进行深度挖掘,探究乡村类世界遗产地旅游者的乡村性认知图式及生成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者通过具身体验和行为互动2种方式获取世界遗产地乡村性具象图式并使其与既有图式产生共振,既有图式深化丰富具象图式,实现图式的跨时空整合;2)文化背景和个体经验形成的既有图式是旅游者形成认知图式的本我基础,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乡土特征及代代积累的传统文化蕴含于个体既有图式中,旅游者的既有图式与乡村旅游地环境相互作用,经过预期对比、独特性对比、特征联想和跨时空想象进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认知加工;3)乡村性认知图式包括自然生态图式、日常生活图式、文化图式和场所氛围图式4类子图式,自然生态图式为日常生活图式、文化图式提供空间基础,后两者为自然生态图式提供一定外部力量,塑造乡村自然性和人文性特征,文化图式规训乡村日常生活图式,日常生活图式同时也践行和重塑文化图式,三者共同作用于场所氛围图式,形塑乡村性整体认知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类世界遗产地 乡村性认知图式 图式理论 生成机制 安徽宏村
下载PDF
西南传统村落选址布局的生态智慧 被引量:2
9
作者 朱雯雯 曾卫 +1 位作者 冯德懿 付豫蜀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2,共6页
生态智慧是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实践智慧的完美融合。从聚落格局、选址环境、立体单元、空间形态、宗族信仰等方面探讨西南传统村落在复杂地质地理环境下选址布局的生态实践智慧。解读其背后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包括“道生万物”的整体... 生态智慧是生态哲学思想和生态实践智慧的完美融合。从聚落格局、选址环境、立体单元、空间形态、宗族信仰等方面探讨西南传统村落在复杂地质地理环境下选址布局的生态实践智慧。解读其背后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包括“道生万物”的整体环境观、“道法自然”的生态技术观、“以道驭术”的生态自治观。基于传统生态智慧,探索对新时代韧性城乡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选址布局 生态智慧 韧性城乡规划
下载PDF
北京山区农村厨余垃圾就地处理探索与实践
10
作者 巩潇 赵方莹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10期15-19,共5页
农村厨余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收集-运输-集中处理”模式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未获得预期的良好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北京山区农村厨余垃圾探索应用“广分散、少集中”的就地处理模式,该模式在示范项目中取得良好效果。另外,将“广分... 农村厨余垃圾产生量不断增加,“收集-运输-集中处理”模式在农村地区推广应用未获得预期的良好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北京山区农村厨余垃圾探索应用“广分散、少集中”的就地处理模式,该模式在示范项目中取得良好效果。另外,将“广分散、少集中”的就地处理模式与“收集-运输-集中处理”模式在相同处理能力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模式建设投资、运行费用相当,就地处理模式易落地实施,且可以解决一定数量农村人口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农村厨余垃圾 垃圾处理 就地处理
下载PDF
农村场景900MHz设备网络规划策略
11
作者 姚惠 《通信电源技术》 2024年第8期145-147,共3页
新时期,随着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互联网技术的需求日益凸显。特别是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农村互联网。文章主要研究农村900 MHz设备网络规划策略,以此为我国网络通信企业提供借鉴与参考,使其更好地掌握农村场... 新时期,随着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对互联网技术的需求日益凸显。特别是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农村互联网。文章主要研究农村900 MHz设备网络规划策略,以此为我国网络通信企业提供借鉴与参考,使其更好地掌握农村场景下900 MHz设备网络规划的技术要点,推动我国农村互联网的建设进度,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0 MHz设备 网络规划 农村场景 选址策略
下载PDF
农网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分布式光伏协同规划研究
12
作者 张慧 王存旭 王亮 《东北电力技术》 2024年第7期9-19,共11页
为推动电动汽车下乡,亟需对县域农网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并对农网内电动汽车和分布式光伏引起的稳定性问题进行无功优化。首先,结合出行链理论和乡村用户出行习惯,运用蒙特卡洛模拟对需求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进行预测,并进... 为推动电动汽车下乡,亟需对县域农网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进行合理规划,并对农网内电动汽车和分布式光伏引起的稳定性问题进行无功优化。首先,结合出行链理论和乡村用户出行习惯,运用蒙特卡洛模拟对需求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进行预测,并进行光伏不确定性建模。其次,建立了多目标双层规划模型,上层模型考虑经济性,以全社会年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下层模型考虑安全性,以农网有功网损最低和电压偏移量最小为目标函数。然后,采用了Voronoi图和改进粒子群算法联合求解,充分利用粒子群算法的全局随机寻优能力和Voronoi图的分区域局部寻优特点,达到对模型的精准求解。最后,以某县域规划区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有效指导农网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规划,并且通过无功优化能够显著降低网络损耗、提高电压质量,达到经济性和安全性的双重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县域农网 选址定容 无功优化 分布式光伏
下载PDF
乡村振兴中文化基因植入策略的探讨——以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张马村乡村振兴实践为例
13
作者 张愚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12期1-3,共3页
主要研究了文化基因植入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价值,包括带动特色产业文化发展、保护地方文化传承、打造新兴IP。以上海市青浦区张马村乡村振兴实践为例,提出了文化基因植入在乡村振兴设计中的具体策略,包括文化转译、回归生活、空间演绎... 主要研究了文化基因植入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价值,包括带动特色产业文化发展、保护地方文化传承、打造新兴IP。以上海市青浦区张马村乡村振兴实践为例,提出了文化基因植入在乡村振兴设计中的具体策略,包括文化转译、回归生活、空间演绎、符号提取、公众参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化基因 场所记忆 空间演绎 公众参与
下载PDF
基于GIS的农村快递末端配送网点选址案例分析
14
作者 李文博 黄斌斌 麻嘉静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6期136-139,144,共5页
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农村快递配送需求,解决农村快递末端配送网点有效选址问题,文章以贵港市中里乡为例,应用GIS技术对该地区的地形和人口居住情况进行研究,结合已有的配送网点位置,利用禁忌搜索算法对该地区快递物流配送网点选址进行重... 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农村快递配送需求,解决农村快递末端配送网点有效选址问题,文章以贵港市中里乡为例,应用GIS技术对该地区的地形和人口居住情况进行研究,结合已有的配送网点位置,利用禁忌搜索算法对该地区快递物流配送网点选址进行重新规划。通过应用禁忌搜索算法对GIS计算模型进行优化,GIS计算模型对中立乡进行了更为系统化的调查研究,给出了更合理的快递物流配送坐标点,这为进一步优化物流服务体验、加快农村物流快递网络有效运转提供了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快递 配送点选址 GIS 禁忌搜索
下载PDF
中西部地区乡村发展的不同样态及振兴逻辑——基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视角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方旭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4,共11页
立足于中西部乡村发展实际,可以将中西部乡村划分为内生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好的城郊乡村及内生资源薄弱、发展基础较差的偏远乡村。探讨不同类型中西部乡村的振兴路径与逻辑对理解我国乡村振兴整体发展图景具有重要作用。乡村产业及... 立足于中西部乡村发展实际,可以将中西部乡村划分为内生资源丰富、发展潜力较好的城郊乡村及内生资源薄弱、发展基础较差的偏远乡村。探讨不同类型中西部乡村的振兴路径与逻辑对理解我国乡村振兴整体发展图景具有重要作用。乡村产业及乡村中人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最终落点也是解决中西部乡村发展困境的最主要突破口,对于内生条件较好的中西部城郊乡村的振兴思路是充分挖掘与有效利用其内生资源,发展特色乡村产业,实现乡村人口的就地城镇化与乡村现代化协同发展;而对于内生资源薄弱的中西部偏远乡村,政府应减少其产业性、生产性投入,将有限投入放在提升乡村人口的市民化能力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市民化 现代化 就地城镇化 市民化能力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农村移民搬迁安置居民点选址浅谈
16
作者 孙坤 张驰飞 《红水河》 2024年第6期83-86,共4页
为研究抽水蓄能电站农村移民搬迁安置居民点选址规划设计,笔者以广西区内已获核准的4个抽水蓄能电站农村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选址为例,从移民搬迁安置选址的重要性、搬迁安置特点、新址选址分析等方面分析抽水蓄能电站农村移民搬迁安置... 为研究抽水蓄能电站农村移民搬迁安置居民点选址规划设计,笔者以广西区内已获核准的4个抽水蓄能电站农村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选址为例,从移民搬迁安置选址的重要性、搬迁安置特点、新址选址分析等方面分析抽水蓄能电站农村移民搬迁安置居民点选址规划设计中的重点、难点及需注意的问题,为今后的抽水蓄能电站农村移民搬迁安置居民点选址工作提供新的工作思路和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移民搬迁安置 居民点 选址 规划设计 抽水蓄能电站
下载PDF
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到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大遗址保护利用规划策略探究——以三星堆遗址为例
17
作者 甘新越 谭宁馨 +1 位作者 黄雯 衡姝 《城乡规划》 2024年第5期63-71,共9页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代表不同时期我国文物保护利用方式。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遗址,在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过程中,三星堆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三星堆遗址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新的...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代表不同时期我国文物保护利用方式。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大遗址,在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过程中,三星堆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三星堆遗址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通过建设“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实现遗址的多元保护和利用,同时加强与周边城乡的互动联系。文章旨在从示范区范围划定、保护和发展策略制定、支撑系统完善及保障机制建设等方面,探讨三星堆创建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规划创新策略,发掘三星堆遗址在城市转型和乡村振兴中的新角色,力图实现三星堆遗址价值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我国大遗址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 大遗址 三星堆遗址 城市转型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农村旧工厂空间更新策略
18
作者 赵蕾 倪妮 周欣怡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0-78,共9页
农村旧工厂作为农村工业发展进程中遗留下的空间,既反映出农村产业结构的变迁,也成为了地域文化的空间载体。而旧工厂空间的更新,实际上是对农村废旧建筑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对此,本研究从需求、功能、文化等方面对安徽农村旧工厂进行田... 农村旧工厂作为农村工业发展进程中遗留下的空间,既反映出农村产业结构的变迁,也成为了地域文化的空间载体。而旧工厂空间的更新,实际上是对农村废旧建筑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对此,本研究从需求、功能、文化等方面对安徽农村旧工厂进行田野调研,结合乡愁及场景理论,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旧工厂空间更新策略,并针对安徽省凤桥乡老造纸厂旧厂房进行案例设计实践,旨在将安徽农村旧厂房更新为满足居民生活及文化交流的公共活动中心。此次旧工厂空间更新研究不仅有助于废旧建筑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也有助于促进乡村文化交流、乡土文化宣传,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农村旧工厂改造和公共文化空间设计探索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旧厂房 设计策略 旧址改造
下载PDF
农村配电网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研究
19
作者 李裕 吴秋宁 +2 位作者 冷雪梅 邹欢 苏为健 《农村电气化》 2024年第7期15-19,共5页
针对农村配电网技术水平不高、消纳能力有限,以及农村用户重点考虑成本的特点,文章从重点考虑电网安全稳定及经济性出发,构建了以电压偏移最少、网损最小,投资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的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采用3种多... 针对农村配电网技术水平不高、消纳能力有限,以及农村用户重点考虑成本的特点,文章从重点考虑电网安全稳定及经济性出发,构建了以电压偏移最少、网损最小,投资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的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采用3种多目标智能算法(NSGA-Ⅱ、DBO(蜣螂)算法、小生境技术改进的MOPSO算法)进行IEEE33节点的定容选址讨论,验证模型有效性。同时,利用MATLAB编写前推回代潮流计算方法讨论了上述3种计算结果值分别接入系统时的电压分布情况和网损情况,得出基于小生境的MOPSO算法在农村电网分布式电源选址定容方面更具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配电网 分布式电源 选址定容 多目标智能算法
下载PDF
重庆市江津区农村宅基地流转收益分配探析 被引量:22
20
作者 倪静 杨庆媛 +2 位作者 鲁春阳 文枫 翟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0-153,共4页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根据宅基地流转的政府主导型流转模式和市场主导型流转模式,分析流转收益的分配格局,并对两种收益分配格局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市场竞争主导下的宅基地流转模式更适合江津宅基地流转实际.该模式下,宅基地流转与...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根据宅基地流转的政府主导型流转模式和市场主导型流转模式,分析流转收益的分配格局,并对两种收益分配格局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市场竞争主导下的宅基地流转模式更适合江津宅基地流转实际.该模式下,宅基地流转与农用地流转同时进行,较大地促进了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是解决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市场竞争主导下的宅基地流转模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以农耕为主的丘陵山地地区也具有较普遍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流转 收益形成 收益分配 江津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