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黄河流域乡村水生态发展现状及保护策略
1
作者 于猛 《山东水利》 2024年第1期58-60,63,共4页
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决于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这也是山东省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时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和发展约束之一。为此,通过对山东黄河流域的乡村水生态系统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明确制约黄河流... 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决于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这也是山东省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时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和发展约束之一。为此,通过对山东黄河流域的乡村水生态系统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明确制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同时,从水生态修复和治理的角度出发,提出分区治理、分策治理等对策,以增强山东乡村地区的水生态保护和开发力度,为构建健康稳定的水生态系统,以及促进山东黄河流域的乡村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保护 乡村水生态系统
下载PDF
基于VORC模型的水网乡村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管控策略——以吴江区为例
2
作者 须如怡 丁金华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9-136,共8页
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生态活力及组织力,抵御和适应外界压力,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文章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基于“活力(V)—组织力(O)—恢复力(R)—贡献力(C)”模型,定量评价水网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分析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异特征... 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维持生态活力及组织力,抵御和适应外界压力,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文章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基于“活力(V)—组织力(O)—恢复力(R)—贡献力(C)”模型,定量评价水网乡村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分析生态系统健康空间分异特征,为生态空间分区管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吴江区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在空间分布上呈正相关性,表现出“高值区较离散,低值区较集聚”的特征。健康高值区多聚集于乡村水网密布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较好,生态功能较完善;健康低值区主要集中于乡村工业产业建设集聚区域,受建设用地扩张影响,水网乡村景观生态健康水平下降。结合健康等级将吴江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生态缓冲区、协调发展区和开发管控区等4类空间管控分区,并针对性地提出差异化管控策略。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可为生态空间分区管控提供依据和参考,促进水网乡村生态系统持续、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空间分区管控 水网乡村 苏州吴江区
下载PDF
水网乡村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评价与空间格局优化——以澄湖西北片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丁金华 刘筠琰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5-222,共8页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析可为区域生态规划提供客观依据。苏南水网乡村受城镇化影响目前面临水网生态功能衰退、生态斑块破碎等问题,以具有典型苏南水网乡村特征的苏州市澄湖西北片区为研究案例,运用当量因子法、土地开发指数定量评价生态...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分析可为区域生态规划提供客观依据。苏南水网乡村受城镇化影响目前面临水网生态功能衰退、生态斑块破碎等问题,以具有典型苏南水网乡村特征的苏州市澄湖西北片区为研究案例,运用当量因子法、土地开发指数定量评价生态系统供给与需求,并分析其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分异特征,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功能分区管控规划、生态技术运用实施三个方面提出空间格局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网乡村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关系 空间格局优化
下载PDF
江南水网乡村地方性景观生态系统自然-文化服务耦合协调研究——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滨谊 左佑 张琳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5期9-18,共10页
生态系统自然-文化服务耦合协调发展对乡村人居环境优化与乡民福祉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性客观人居环境要素与主观感知反馈共同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发挥。文章以位于江南水网地区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乡村为例,通过InV... 生态系统自然-文化服务耦合协调发展对乡村人居环境优化与乡民福祉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地方性客观人居环境要素与主观感知反馈共同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发挥。文章以位于江南水网地区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乡村为例,通过InVEST与MaxENT模型进行多元数据融合的生态系统服务量化评估与空间映射,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自然与文化服务间的协调互动关系和空间分异特征,并结合地理探测器探讨乡村人居环境建设对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协调度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示范区乡村景观自然服务均值为0.505,文化服务均值为0.379,生态系统服务综合指数均值为0.431,整体服务供给偏低;2)示范区乡村景观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411,处于失调到耦合协调发展类型的过渡阶段,且村域空间分异明显;3)乡村人工建成环境、地方性景观格局风貌与乡村治理水平是生态系统服务耦合协调度的主要驱动因素。根据研究结果,从评价算法与实践指导层面,提出江南水网乡村地方性景观生态系统自然-文化服务耦合协调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性景观 生态系统服务 耦合协调度 江南水网乡村
下载PDF
兰州市农村生活用水的水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银萍 罗永清 +1 位作者 陶玲 李玉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8,共6页
结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兰州市不同类型农村生活用水(水窖水、井水、泉水、河水、水库水及自来水等)的主要阴阳离子、矿化度、总硬度、pH、电导率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各类水体矿化度为0.14~2.72g&#... 结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兰州市不同类型农村生活用水(水窖水、井水、泉水、河水、水库水及自来水等)的主要阴阳离子、矿化度、总硬度、pH、电导率等指标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各类水体矿化度为0.14~2.72g·L-1,平均矿化度为0.76±0.63g·L-1,不同水体存在显著差异性,其大小顺序为:井水〉泉水〉水库水〉自来水〉河水〉水窖水;各类水体平均总硬度为397.06±307.13mg·L-1,除水库水外,其余水体均有不同程度超标现象,其大小顺序为:井水〉河水〉自来水〉泉水〉水窖水〉水库水;除钾离子外,其余阴阳离子在不同类型水体中的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性,井水中各离子含量高于其他类型水体;水体硝态氮、硫酸盐及氯化物含量在部分井水水样中有超标现象,但平均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限额;各类水体pH与电导率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性;水窖水、河流水及自来水水体的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型为主,井水以HCO3-Cl-Ca-Mg型为主,泉水以HCO3-Cl-Ca型为主,水库水以HCO3-Cl-SO4-Ca-Na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农村生活用水 水化学特征 离子含量 矿化度 总硬度 水化学类型
下载PDF
基于尊重自然生态系统和规律的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被引量:1
6
作者 石秋池 《中国水利》 2021年第12期15-16,19,共3页
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是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手段之一。我国的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工作从城市开始,期间经历了很多不同的认识,也有一些经验教训。农村河湖水系综合整治需要汲取城市河湖水系综合整治的经验教训,要更加注重保护农村整体生态... 河湖水系综合整治是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手段之一。我国的河湖水系综合整治工作从城市开始,期间经历了很多不同的认识,也有一些经验教训。农村河湖水系综合整治需要汲取城市河湖水系综合整治的经验教训,要更加注重保护农村整体生态系统的自然性,认真研究农村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采取基于自然的方案改善水生态环境;同时要注重水土资源的整体性,各类生态系统的独特性,注意文化和历史的真实性和传承。正确处理好水系整治的适度、局部与整体、自然与人工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自然生态系统 保护
下载PDF
生态补偿方式对农户可持续生计影响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成超 杨玉盛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年第4期53-60,共8页
对长汀县2000年以来的生态补偿措施进行分类,总结出各生态补偿方式的具体形式和补偿客体;并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系统阐述了各生态补偿方式对农户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金补偿部分缓解了因封山育林等措施... 对长汀县2000年以来的生态补偿措施进行分类,总结出各生态补偿方式的具体形式和补偿客体;并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系统阐述了各生态补偿方式对农户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金补偿部分缓解了因封山育林等措施对农户生计造成的不利影响;实物补偿增强了主要参与农户的物质资本,并确定了以农业为主的生计策略和相对稳定的纯收入;政策补偿主要使主要参与农户获得具有稳定产权的山地资源;技术补偿和产业补偿的作用相对较弱.最后,为增强今后各类农户可持续生计,提出技术补偿、政策补偿和产业补偿方式方面的具体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补偿 农户 可持续生计 水土保持 长汀
下载PDF
三峡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申丽娟 丁恩俊 谢德体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23-226,共4页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敏感且脆弱,是我国长江流域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近年来该区面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根据库区生态环境特点和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特征,提出既能有效控制污染发生...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敏感且脆弱,是我国长江流域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地区。近年来该区面源污染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根据库区生态环境特点和农业面源污染发生特征,提出既能有效控制污染发生,又能使经济投入最小化的控制技术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结合国内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已有研究成果,根据库区农户生活生产方式以及地形地貌、土地利用、种植作物等条件,以"水、土、热、气、肥"5要素的综合控制为主线,在农村生活区—农业生产区—消落带生态屏障区3个空间层次构建了库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系统,并提出了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旱坡地—水田—消落带多重拦截与消纳农业面源污染技术体系。该体系已在三峡库区典型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实践案例中进行了验证,实践证明,其所涉及的诸多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思想和技术体系对其它类似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农村居民点—旱坡地—水田 消落带多重拦截与消纳 三峡库区
下载PDF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农村水资源科学发展探析
9
作者 林畅 周恒 徐志高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412-2415,共4页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生态圈)农村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给鄂西生态圈的科学发展带来极大挑战。阐述了鄂西生态圈农村水资源面临的相关问题,从农村水资源统筹规划、管理监督机制的完善、加强水资源科学利用等方面提出了鄂西生...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以下简称鄂西生态圈)农村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给鄂西生态圈的科学发展带来极大挑战。阐述了鄂西生态圈农村水资源面临的相关问题,从农村水资源统筹规划、管理监督机制的完善、加强水资源科学利用等方面提出了鄂西生态圈水资源科学发展的几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生态圈 农村水资源 科学发展 对策
下载PDF
基于水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苏南乡村空间形态重构 被引量:13
10
作者 纪然 丁金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5-12,共8页
苏南乡村地区具有典型的乡村水网空间特点,随着现代化城乡建设的发展,其原本的水乡空间特色逐渐消解,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角度探讨其空间形态重构路径十分有必要。文章以苏州南星湖片区为研究对象,在走访调研和文献爬梳的基础上,剖... 苏南乡村地区具有典型的乡村水网空间特点,随着现代化城乡建设的发展,其原本的水乡空间特色逐渐消解,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平衡角度探讨其空间形态重构路径十分有必要。文章以苏州南星湖片区为研究对象,在走访调研和文献爬梳的基础上,剖析水网乡村在八大维度上的水生态系统服务能力,根据乡村水生态系统服务效能供需匹配分析评价结果,反思当前规划中乡村空间形态的问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乡村水网空间形态的重构策略,以期最大化地发挥水生态系统服务的作用,为新时代水网乡村空间形态的重构及水生态系统服务效能的优化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网乡村 水生态系统服务 空间形态重构 苏州南星湖片区
下载PDF
有关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与模式的探讨——以江西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龙斌 刘颖 聂丽军 《江西建材》 2019年第12期4-5,共2页
以一个典型的农村黑臭水体作为试点,采用"控制源头+水质净化+水生态修复"的治理模式,成功使该水体总体水质从劣V类水改善提高到地表IV类水的标准,并根据试点工程的相关经验,提出了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农村 黑臭水体 水生态修复
下载PDF
浅谈农村门塘治理技术与模式
12
作者 金鑫 《江西建材》 2021年第3期228-229,共2页
基于一个典型的农村门塘工程,通过重建其水生态系统治理的模式,将水体总体水质从劣V类水提升至地表IV类水的标准,并总结了工程的相关经验,提出了农村门塘治理方面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 门塘 水生态系统
下载PDF
基于传统理水理念的闽东乡村水生态系统优化
13
作者 刘小靖 张春英 汤鸿驰 《热带农业工程》 2019年第6期121-125,共5页
理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重要的造园手法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大量的生态理水经验,作为独特的文化遗产,并在许多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气候异常变化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针对闽东乡村洪涝灾害、水质污染、生态水系统循... 理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最重要的造园手法之一,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积累了大量的生态理水经验,作为独特的文化遗产,并在许多项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气候异常变化和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针对闽东乡村洪涝灾害、水质污染、生态水系统循环不良等问题,在基于中国古典园林传统生态理水理念下,提出"疏、引、阻、汇、净"的区域性理水手法以及生态化水源地、生态化水系流程、生态化水系汇集区域组成的闽东乡村水系区域改善措施,为促进相关乡村水生态系统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理水 乡村 水生态系统 海绵城市
下载PDF
新时期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君轶 傅伯杰 +7 位作者 孙九林 洪增林 张百平 王晓峰 白红英 王飞 赵振斌 曹小曙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449-2463,共15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重大战略,秦岭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清晰认识秦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相关专家就秦岭生态格局与地理过程、科学考察、水资源保护等研究前沿进行访谈,...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的重大战略,秦岭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清晰认识秦岭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相关专家就秦岭生态格局与地理过程、科学考察、水资源保护等研究前沿进行访谈,访谈结果表明: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深刻影响下,新时期的秦岭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更要深入认识秦岭在中国乃至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综合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从系统整体、动态交互等视角持续关注秦岭的重大科学命题。通过综合科学考察及"空—天—地"一体智能监测技术和数据支撑,持续深度挖掘数据,探索新科学问题,在发现秦岭独特地理现象和规律的同时,从机理上深入理解秦岭作为南北地理分界线的生态环境效应,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上的关键作用,开展"基于自然"的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研究;在新流动性范式下,用动态的眼光看待移民安置工程,关注不同群体和类型移民的生计,通过多元化保障体系解决移民问题;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重视秦岭对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响应研究,摸清秦岭水资源的演化规律和变化趋势,开展系统治理工作,保障水资源的长期安全供给,推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为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过程 生态系统 科学考察 乡村振兴 生态安全 水资源管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