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hat Influences The Family Migration Decision of China’s New Generation Rural-urban Migrants? A Multileve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1
作者 Meiling Hou Xiaoyan Zhou Ronghao Jiang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22年第4期1-15,共15页
The massive scale of new-generation rural-urban migrants in China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scholarly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While previous studies on China’s rural migrant workers focus on migrants’settlement inte... The massive scale of new-generation rural-urban migrants in China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scholarly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While previous studies on China’s rural migrant workers focus on migrants’settlement intentions,migrants’family migration decision-making and the 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old-generation migrants and new-generation migrants are underexplored.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2017 China Migrants Dynamic Survey,this paper adopts a multilevel logistic regression approach to explore family and destination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amily migration decisions of China’s new generation of rural migrant workers.The empir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both the migrants’family and destination attribute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ir family migration decision.The demographic and socio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mily have been pivotal factors underlying the family migration decision of China’s new generation rural-urban migrants,while 16.9%of the chances are explained by between-destination differences.Self-employed migrants with housing properties in host cities,long migration duration and high-income levels are more likely to migrate with their family members.Yet,the possibility of family migration i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ge,education level,number of children and inter-provincial mobility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In addition,new-generation rural-urban migrants’family migration is more likely to be found in cities with service-oriented industry structures,better environmental quality,and higher hukou barriers which is possibly related to more job opportunities.These research findings not only complement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on China’s new generation of rural urban migrants,but also have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for reforming the hukou system and enhancing social integration of the rural-to-urban migrant pop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urban migrants New generation Family migration Multilevel logistic model Hukou threshold China
下载PDF
婚恋失范:流动青年“结婚难”的另一种解释
2
作者 金小红 何超凡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61-71,共11页
现有婚姻市场理论无法有效解释部分农村流动青年“结婚难”问题。本次调查研究发现:选择现代婚恋模式的农村流动青年遇到的“结婚难”问题与婚姻市场理论下的“结婚难”问题不同,主要表现为恋爱难、由恋爱到结婚难。本文从婚恋失范视角... 现有婚姻市场理论无法有效解释部分农村流动青年“结婚难”问题。本次调查研究发现:选择现代婚恋模式的农村流动青年遇到的“结婚难”问题与婚姻市场理论下的“结婚难”问题不同,主要表现为恋爱难、由恋爱到结婚难。本文从婚恋失范视角对部分农村流动青年的“结婚难”问题进行解释,即因为婚恋观和恋爱行为缺乏社会规范指导和约束而导致“结婚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流动青年 结婚难 婚恋失范
下载PDF
我国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的同伴效应研究
3
作者 叶茂盛 高云惠 沐玲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6-266,共11页
为了探究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的内在规律,更好地促进其健康发展,采用数理统计法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基线数据和二期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同伴效应对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的影响后发现:1)流动儿童的周体育参与时长少于... 为了探究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的内在规律,更好地促进其健康发展,采用数理统计法对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8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基线数据和二期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同伴效应对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的影响后发现:1)流动儿童的周体育参与时长少于本地儿童,初中阶段差距变大;2)流动儿童体育参与的同伴效应呈倒U型曲线,本地同伴的同伴效应拐点为17.286(周时长),流动同伴的同伴效应拐点为9.12(周时长);3)不同流动状态下,个体受到同伴体育参与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更近的流动距离和更长的累计流动时长可以抑制同伴效应的倒U型现象;4)流动儿童体育参与出现同伴效应的原因可能缘于流动儿童融入群体的情感需求。建议:1)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体育促进流动儿童社会融入的重要价值;2)体育教师应考虑同伴效应的临界值问题,采用更为合理的分组教学和评价方式;3)流动儿童家长应更关注子女流动初期的体育参与和运动促进;4)进一步丰富课外体育活动体系并关注流动儿童,满足其群体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情感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效应 流动儿童 体育参与 健康促进 青少年体育
下载PDF
区域流动与婚姻选择:地理通婚圈对流动青年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汪然 杨玲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7-116,共10页
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考察流动青年的地理通婚圈特征及其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并从社会融入视角进行机制分析,可以为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世代的更替,流动青年的地理通婚圈呈扩大趋势,这对其生育... 根据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考察流动青年的地理通婚圈特征及其对生育意愿的影响,并从社会融入视角进行机制分析,可以为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参考。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世代的更替,流动青年的地理通婚圈呈扩大趋势,这对其生育意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工具变量法处理样本选择偏差问题和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地理通婚圈对“乡—城”流动青年、男性流动青年、Z世代流动青年生育意愿的影响更大。从影响机制来看,社会融入是地理通婚圈影响流动青年生育意愿的重要机制。其中,经济融入发挥遮掩效应,关系融入、文化融入和心理融入发挥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通婚圈 流动青年 生育意愿 Z世代 社会融入
下载PDF
Study on Perception of Potential Condom Use among Unmarried Migrants
5
作者 YanSHEN Chao-huaLOU +2 位作者 Er-shengGAO Ye-linXU LingZHANG 《Journal of Reproduction and Contraception》 CAS 2003年第4期227-236,共10页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erception of potential condom us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so as to promote condom use among unmarried migrantsMethod A survey, using self-administered structured anonymous questionnair...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perception of potential condom us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so as to promote condom use among unmarried migrantsMethod A survey, using self-administered structured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was conducted among 1 092 unmarried migrants aged 15~24 years old in urban area of Shanghai. Results The unmarried migrants had some knowledge of condom. However, their knowledge level and their attitude towards condom use were not so optimistic. Subjects' knowledge of contraceptives and STD/AIDS had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ir attitude toward condom use. Subjects with positive attitude to condom use were more likely to use condom in sexual activity (OR=1.61). Conclusion Unmarried migrants have lower rate of condom use if they have insufficient knowledge of condom. Therefore, it i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the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among unmarried sex-active migrants in order to encourage contraceptive use, especially condom u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OM migrantS unmarried youth
下载PDF
客观物质与心理认知如何诱发农村低收入青年获得感——基于fsQCA方法的组态分析
6
作者 韩军辉 李锦 《决策与信息》 2023年第11期58-68,共11页
提升农村低收入青年获得感不仅能够为后2020时代的贫困治理增加温度,同时还可以激发乡村振兴中的青春活力。考虑多个自变量间的复杂依赖关系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组态效应,基于集合论思想,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从客观物质层面和心理认知层... 提升农村低收入青年获得感不仅能够为后2020时代的贫困治理增加温度,同时还可以激发乡村振兴中的青春活力。考虑多个自变量间的复杂依赖关系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组态效应,基于集合论思想,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法,从客观物质层面和心理认知层面将多重前因条件变量进行系统整合,可以揭示诱发农村低收入青年高水平获得感的组态效应。结果表明,绝对收入、社会比较、自我比较、分配公平感和焦虑感均不能单独构成农村低收入青年高水平获得感的必要条件;进一步的组态充分性分析表明,“油然而生”“自我算计”和“社会衬托”是诱发农村低收入青年高水平获得感的主要路径。基于此,应继续增加农村低收入青年经济收入夯实获得感生成物质基础,通过提升劳动收益率增进收入分配公平感,注重培养农村低收入青年的健康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态效应 定性比较分析 分配公平感 农村低收入青年 焦虑感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农民工就业
下载PDF
The Size of Individual Social Networks and Rural-Urban Migrants'Wages-Findings from a Survey of Migrants in China's 6 Provinces and 12 Cities 被引量:1
7
作者 Renkun Yang Ruimin Wang Ran Tao 《China Finance and Economic Review》 2023年第2期94-112,共19页
Based on a survey of migrants in 12 cities across four major urbanizing areas in China,this paper empirically studies the impact of the size of individual social networks on the migrants'wages.After controlling fo... Based on a survey of migrants in 12 cities across four major urbanizing areas in China,this paper empirically studies the impact of the size of individual social networks on the migrants'wages.After controlling for potential endogeneity using an instrumental variable approach,our empirical results from 2SLS estimation provides no evidence for significant average causal effect of network size on wage.A further exploration of quantile regression analysis with endogeneity issue managed by using the control function approach shows that a significant positive network size effect can only be found in the low-income e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urban migrants China social networks wage returns
原文传递
城乡迁移题材电影中进城青年形象嬗变(1978—2022年)
8
作者 林筠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95-501,共7页
以电影中的进城青年形象塑造为切入口,借鉴社会学的思维方式,梳理新时期以来反映城乡迁移题材的电影,总结三个发展阶段及三类典型青年形象。同时指出电影中所存在的一些刻板形象问题,认为塑造更立体更多元的青年形象,是建构中国电影文... 以电影中的进城青年形象塑造为切入口,借鉴社会学的思维方式,梳理新时期以来反映城乡迁移题材的电影,总结三个发展阶段及三类典型青年形象。同时指出电影中所存在的一些刻板形象问题,认为塑造更立体更多元的青年形象,是建构中国电影文化景观与新时代中国社会现实的双向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迁移题材电影 进城青年 形象嬗变
下载PDF
积极青少年发展与健康相关行为的关系:四类青少年的比较
9
作者 王雅琼 叶枝 +1 位作者 李晓燕 林丹华 《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 2023年第2期219-244,319,共27页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个人良好发展和社会繁荣昌盛的基石。本研究立足于积极青少年发展(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PYD)视角,探讨了四类青少年群体(留守青少年、流动青少年、农村普通青少年和城市普通青少年,N=2656,平均年龄为14.61岁,S...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个人良好发展和社会繁荣昌盛的基石。本研究立足于积极青少年发展(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PYD)视角,探讨了四类青少年群体(留守青少年、流动青少年、农村普通青少年和城市普通青少年,N=2656,平均年龄为14.61岁,SD=1.68)的积极发展与健康相关行为的群体差异,并且测查积极青少年发展对一年后多种健康相关行为的预测作用。横向对比发现,四类青少年群体在积极发展以及各个健康相关行为上均有显著差异,其中,留守青少年在积极发展的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个青少年群体,同时吸烟和饮酒的比例最高。纵向分析发现,在全体青少年中,积极青少年发展水平能正向预测一年后的健康饮食和体育锻炼水平,负向预测静坐行为、睡眠障碍和饮酒行为,同时增加他们迄今为止不吸烟和不饮酒的概率。在四类青少年群体中,积极发展对大部分健康相关行为(包括健康饮食、静坐行为、睡眠障碍和吸烟)具有相似的预测作用。然而,流动青少年的积极发展对体育锻炼和迄今为止是否有饮酒行为的预测作用与其他青少年群体相比有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启示,积极青少年发展能够促进积极的健康行为,预防和减少健康危险行为,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需针对不同的健康相关行为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异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青少年发展 健康相关行为 留守青少年 流动青 少年
下载PDF
广东省流动青少年入世出世心理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研究
10
作者 李美金 崔洪波 +1 位作者 李佳瑜 宋美丹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 了解广东省流动青少年的入世出世心理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入世出世量表对广东省3所中学共1 365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流动青少年427名,本地青少年938名。结果 流动青少年与本地青少年入世出... 目的 了解广东省流动青少年的入世出世心理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入世出世量表对广东省3所中学共1 365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流动青少年427名,本地青少年938名。结果 流动青少年与本地青少年入世出世量表各维度得分比较,流动青少年的平常心、低要求维度得分显著低于本地青少年,在乎结果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本地青少年,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青少年在平常心与低要求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性别差异,均为男生得分高于女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动青少年与本地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各维度得分比较,流动青少年的父母拒绝、父母过度保护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本地青少年,父母情感温暖维度得分显著低于本地青少年,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流动青少年拼搏精神与父母情感温暖呈正相关(P<0.05);在乎结果与父母拒绝、父母过度保护呈正相关(P<0.05);平常心与父母情感温暖呈正相关(P<0.05),与父母拒绝、父母过度保护呈负相关(P<0.05)。结论 流动青少年的家长应当采取健康温暖的方式教育抚养子女,满足子女基本的心理需求,给予子女更多的关怀与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对流动青少年及其家庭的关注,增加对流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和积极引导,加大对流动青少年家庭的支持力度,各方一起努力,为流动青少年群体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青少年 入世出世 父母教养方式 户籍
下载PDF
The Pedagogy of Place in China's Migrant Community
11
作者 Min Yu 《ECNU Review of Education》 2024年第3期554-572,共19页
Purpose: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of place for migrant children in China and advocates the recognition of migrant families'and communities'knowledge as neces-sary,relevant,and impactful... Purpose: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of place for migrant children in China and advocates the recognition of migrant families'and communities'knowledge as neces-sary,relevant,and impactful curriculum.Design/Approach/Methods: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a longitudinal qualitative study conducted in various migrant settlements in Beijing.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migrant parents,teachers,and community activists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s in schools,com-munity meetings,and other gatherings in the communities.Data were coded on themes related to place-based connection,attachment,and belonging and then analyzed.Findings:Findings demonstrate that pedagogical practices can be developed to re-center the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s of Chinese migrant communities.This pedagogical work recognizes and reflects the undervalued and unrecognized knowledge of migrant communities while investi-gating the meaning of“place”for migrant children.OriginalityNalue:This is the first study putting special emphasis on the discussion of what“place”means for migrants and what knowledge is worthwhile for their children in China.A key contribution of this article is that it documents the challenges and benefits of creating a place-based curriculum and pedagogy for migrant children as they construct a sense of belon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longing core/periphery structure migrant children pedagogy of place place-based rural-urban divide
原文传递
青年流动务工者的媒介使用与身份认同研究
12
作者 李镓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7-52,共6页
作为数字原住民的青年流动务工者将媒介嵌入陌生城市环境的适应行动,以媒介化互动和数字化交往对抗流动性风险及身份认同困境。研究通过对23位流动务工者的深度访谈及“三和青年”线上群的非参与式观察,发现青年流动务工者多基于媒介技... 作为数字原住民的青年流动务工者将媒介嵌入陌生城市环境的适应行动,以媒介化互动和数字化交往对抗流动性风险及身份认同困境。研究通过对23位流动务工者的深度访谈及“三和青年”线上群的非参与式观察,发现青年流动务工者多基于媒介技术赋予其身份构建的自主性,建构媒介化为导向的社会关系网络作为其在城市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本。媒介使用帮助其维护原有的强关系、开拓新的弱关系,通过抱团取暖找寻“共同体”。在借助多元自我呈现增强现实认同感的过程中,部分青年流动务工者的宣泄型“伪社交”、唯利价值观加剧了其身份认同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群体 流动务工者 媒介使用 身份认同
下载PDF
新媒体技术赋权下的文化消费:特征、成因与对策——基于南粤L市184名流动青少年的实证调查
13
作者 李凌鸥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2-32,共11页
新媒体作为一种技术赋权下的文化商品与文化载体,已经成为现代文化消费的重要形式,塑造和影响了年轻一代的社会化过程。在对“00后”流动青少年文化消费现状开展调查后发现,流动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呈现科技和网络依赖,但教育发展型文化消... 新媒体作为一种技术赋权下的文化商品与文化载体,已经成为现代文化消费的重要形式,塑造和影响了年轻一代的社会化过程。在对“00后”流动青少年文化消费现状开展调查后发现,流动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呈现科技和网络依赖,但教育发展型文化消费水平较低;新媒体逐渐成为流动青少年文化资本培育的重要途径;家长对子女使用新媒体缺乏有效的教育与引导。可以创设文化消费公共机制,通过公共服务支持与公益赋权,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增进原生家庭文化资本、家校社协同共育、公共文化数字化阵地建设等策略,促进流动青少年在教育发展型文化消费、主体文化资本与高雅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消费 新媒体 文化资本 流动青少年
下载PDF
未婚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35
14
作者 高尔生 左霞云 +1 位作者 沈燕 楼超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8-509,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15~24岁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结构式匿名问卷对上海市长宁区1092名15~24岁未婚流动人口进行自填式调查。结果男性与女性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均较低,总得分中位数...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15~24岁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结构式匿名问卷对上海市长宁区1092名15~24岁未婚流动人口进行自填式调查。结果男性与女性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均较低,总得分中位数分别为53.2和30.5,男性各分类知识得分均高于女性,中位数差值在20分以上。不同性别对象的艾滋病和性病知识得分都高于性生理知识和避孕知识。影响不同性别知识得分的共同因素为受教育程度、是否单独外出打工、是否接受过学校性教育以及是否与他人交流过性知识。此外,男性的性知识还与年龄及是否看过色情录像有关,女性的性知识还与原居住地、月收入、与谁同住、是否主动问过父母性相关问题及与媒体接触时间有关。结论为未婚流动人口提供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应考虑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未婚青年 性知识 性别
下载PDF
未婚流动人口中性相关行为 被引量:47
15
作者 楼超华 沈燕 +3 位作者 高尔生 许业林 张聆 涂晓雯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4-38,42,共6页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中未婚青年性相关行为的发生状况。方法:采用结构式匿名问卷对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1 092名15-24周岁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和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结果:34.8%的男性和12.7%的女性报告有性经历,其...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中未婚青年性相关行为的发生状况。方法:采用结构式匿名问卷对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1 092名15-24周岁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和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结果:34.8%的男性和12.7%的女性报告有性经历,其中45.3%、33.9%的男性和34.2%、32.9%的女性已订婚和同居;22.7%的对象报告有过商业性行为(男:22.8%,女:22.4%);13.0%的对象在过去的一年内有2个及以上的性伴(男:13.5%,女:11.8%);分别有10.9%的对象曾强迫别人发生性交行为和被迫发生性交行为;仅7.3%的对象每次性生活时都使用避孕措施,21.1%的对象从未采取过避孕;41.7%的对象曾经怀孕或使其性伴怀孕(男:39.2%,女:47.4%);过去一年内有过生殖道感染/性病的人数比例为32.8%(男:30.4%,女:38.2%)。结论:未婚流动人口中婚前性行为较为普遍,他们中存在的商业性行为、强迫性行为和多性伴现象使他们面临着未婚妊娠、人工流产、性病和HIV感染等生殖健康问题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未婚青年 性相关行为 发生比例
下载PDF
天津、陕西两省市青年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及避孕现状调查 被引量:17
16
作者 孙昕霙 史宇晖 +3 位作者 纪颖 王燕玲 栗潮阳 常春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5,33,共5页
目的:了解天津、陕西青年流动人口生殖避孕相关知识、行为及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现状。方法:在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对1684名15~24岁流动人口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中未婚者占79.2%,已婚者占20.5%。只有2... 目的:了解天津、陕西青年流动人口生殖避孕相关知识、行为及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现状。方法:在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对1684名15~24岁流动人口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中未婚者占79.2%,已婚者占20.5%。只有26.8%的女性能够正确回答排卵期,男性则只有10.5%。26.4%的未婚者发生过性行为(男性43.1%,女性13.1%)。最近一次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未婚者为63.3%,已婚者为51.0%。有过性行为的未婚者约20.0%自身或其女友发生过意外妊娠。女性已婚者人工流产率高达23.8%。天津、陕西被调查者中分别有14.6%和9.2%接受过生殖健康服务。结论:青年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相关知识贫乏,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安全性行为,相关服务利用率低。需要关注该人群的生殖健康问题,加强相关教育和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青年 生殖健康 避孕
下载PDF
流动人口与农村青年人口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3
17
作者 纪颖 袁雁飞 +1 位作者 栗潮阳 常春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96,共7页
为比较流动人口与农村青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本研究利用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青年流动人口健康风险评估项目的调查资料,重点揭示15~24岁青年流动人口和农村青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问题。研究发现,青年流动人... 为比较流动人口与农村青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本研究利用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青年流动人口健康风险评估项目的调查资料,重点揭示15~24岁青年流动人口和农村青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及卫生服务利用问题。研究发现,青年流动人口与农村青年人口相比,2周患病率较高,患病后就诊比例和及时就诊比例偏低,保险覆盖率低,患病就诊的报销比例低。多因素分析表明,控制了年龄、自评健康状况、医疗保险拥有情况、近一年体检情况等因素后,流动人口患病就诊的比例依然低于农村青年人口。可以认为,与农村青年人口相比,流动人口面临着更高的健康风险、卫生服务利用不足,值得我们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农村青年人口 卫生服务利用 健康状况
下载PDF
上海市长宁区未婚流动人口的避孕措施使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18
作者 楼超华 沈燕 +3 位作者 高尔生 许业林 张聆 涂晓雯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9-354,共6页
目的:了解未婚流动人口的避孕措施使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结构式匿名问卷对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1092名15~24周岁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和避孕措施使用状况等进行调查。结果:有22.6%的对象自我报告有性经... 目的:了解未婚流动人口的避孕措施使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结构式匿名问卷对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1092名15~24周岁未婚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和避孕措施使用状况等进行调查。结果:有22.6%的对象自我报告有性经历,男女性经历比例分别为34.8%和12.7%。9.4%的对象曾经怀孕或使其性伴怀孕,男女分别为13.7%和6.0%。其中,1/3的对象或其性伴有过2次及2次以上的妊娠。怀孕的主要原因为未避孕(54.4%)。仅7.3%的对象坚持每次性生活都使用避孕措施,21.1%的对象从未使用过避孕措施。59.8%的对象首次性行为时未使用避孕措施。使用最多的避孕方法为避孕套(76.4%),其次是口服避孕药(34.4%)、安全期(33.3%)和体外排精(30.3%)。避孕药具主要来源于药店(60.5%)。不避孕或未坚持使用避孕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偶尔的性生活不会怀孕(36.7%)”、“通常性生活是在无思想准备情况下发生(24.0%)”“不懂得避孕(17.5%)”及“不好意思买/要避孕药具(16.2%)”等。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月平均收入较高、在上海居住时间较短、避孕知识得分较高者避孕使用频率较高;文化程度较高、服务行业职工、避孕知识得分较高、与媒体接触较多者避孕套使用比例较高。结论:未婚流动人口的避孕措施使用率低,提高他们的避孕知识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未婚青年 避孕
下载PDF
成都市未婚流动人群性和生殖健康状况与需求调查 被引量:34
19
作者 崔念 李民享 +3 位作者 田爱平 谢黎 罗世媛 陈晓勤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未婚流动人群的性和生殖健康状况与需求。方法:以匿名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效调查615人,未婚流动人群中有过性行为56.9%,16.72%至少有过一次人工流产;这组人群的性与避孕知识相对缺乏,而对婚... 目的:了解成都市未婚流动人群的性和生殖健康状况与需求。方法:以匿名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效调查615人,未婚流动人群中有过性行为56.9%,16.72%至少有过一次人工流产;这组人群的性与避孕知识相对缺乏,而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较开放。2/3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社会向他们提供的性与生殖健康信息和服务不足。未婚流动人群更希望得到有关避孕方法及使用的信息与服务。结论:社会应关注流动人群的性和生殖健康状况与需求,向他们提供相关教育与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都市 未婚流动人群 性健康状况 需求 调查 生殖健康状况
下载PDF
上海市长宁区未婚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来源调查 被引量:16
20
作者 左霞云 沈燕 楼超华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38-540,共3页
目的:了解15~24岁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来源,为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结构式匿名问卷对长宁区1 092名未婚流动人口获取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进行调查.结果:未婚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来源依次... 目的:了解15~24岁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来源,为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结构式匿名问卷对长宁区1 092名未婚流动人口获取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进行调查.结果:未婚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来源依次是书、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学校性教育,板报、墙报、宣传栏与人交流性知识、社区、单位性教育.男女性与电视、报纸、杂志接触时间无差别,但男性从这些媒体获得有关知识的比例高于女性,获得性知识的程度与接触媒体的时间成正相关.结论:媒体是未婚流动人口获得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不同性别获得知识的程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婚青年 流动人口 生殖健康 知识 生殖健康教育 上海市长宁区 知识来源 未婚 生殖健康知识 大众媒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