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rmiform trace fossils from the Precambrian Ruyang Group, western Henan 被引量:3
1
作者 HU Jianmin, MENG Qingren and LI Wenhou1 Xi’ an College of Geology, Xi’an 710054, China 2.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3 Department of Geology, Northwest University, Xi’an 710069,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7年第3期251-254,共4页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Precambrian lives has been a long-standing controversial problem. It is now generally accepted by most paleontologists that the origin of metazoa can be traced back to more than 1000 Ma, be...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Precambrian lives has been a long-standing controversial problem. It is now generally accepted by most paleontologists that the origin of metazoa can be traced back to more than 1000 Ma, because the Ediacara and latest pre-Ediacara fauna, such as the Huainan fauna, are featured by their diversification of forms, complicated struct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AMBRIAN TRACE FOSSIL ruyang group.
原文传递
豫西地区汝阳群碎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对沉积环境与构造背景的指示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欢 李怀坤 +2 位作者 张健 田辉 常青松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42-2155,共14页
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地区中元古代汝阳群备受关注,尤其在年代学和沉积学方面研究成果丰硕。从沉积地球化学角度入手,探讨汝阳群碎屑岩的物源属性和大地构造背景,恢复古沉积环境,为描述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代地层的精细结构提供依据... 华北克拉通南缘豫西地区中元古代汝阳群备受关注,尤其在年代学和沉积学方面研究成果丰硕。从沉积地球化学角度入手,探讨汝阳群碎屑岩的物源属性和大地构造背景,恢复古沉积环境,为描述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代地层的精细结构提供依据。主量、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显示:①较白草坪组而言,云梦山组样品SiO_(2)含量更高,Fe 2 O_(3)、MgO、CaO和K_(2) O含量较低,亲镁铁的过渡族元素和高场强元素明显亏损,暗示云梦山组样品具有较高的成分成熟度,而白草坪组成分成熟度有所降低。所有样品均表现为稀土元素右倾的配分模式,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平坦,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中等程度的负Eu异常(δEu=0.60~0.85),弱负Ce异常(δCe=0.80~0.96),与大陆上地壳标准化曲线近于平行。②利用微量元素含量及比值(V/Cr、Ni/Co、U/ThSr/Ba、Th/U,Sr/Cu、Rb/Sr值及Ce、Eu异常)进行古环境重建,推测云梦山组和白草坪组为氧化条件下的陆相滨海—浅海相沉积环境,古气候经历了干旱—湿润—干旱的变化。③据主量、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及稀土元素含量推断,云梦山组和白草坪组碎屑岩来自物源区稳定的被动大陆边缘,其中部分点的岛弧属性则由物源原岩继承而来,受原岩沉积时的构造环境影响。结合沉积和年代地层等成果,这套被动大陆边缘性质的滨海—浅海相碎屑沉积,可作为华北克拉通1.8~1.6 Ga的裂解记录,也是哥伦比亚超大陆早期裂解的地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 汝阳群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代沉积地层对比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9
3
作者 胡国辉 赵太平 +1 位作者 周艳艳 王世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491-2507,共17页
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结晶基底之上不整合覆盖着巨厚的中-新元古代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盖层,根据沉积建造特征,将其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地层分布小区,分别为嵩箕地层小区、渑池-确山地层小区和熊耳山地层小区。嵩箕小... 华北克拉通南缘新太古代-古元古代变质结晶基底之上不整合覆盖着巨厚的中-新元古代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沉积盖层,根据沉积建造特征,将其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地层分布小区,分别为嵩箕地层小区、渑池-确山地层小区和熊耳山地层小区。嵩箕小区位于熊耳裂谷盆地东北缘,以硅质碎屑岩(砂岩)为主,渑池-确山地层小区位于熊耳裂谷盆地北缘,以硅质碎屑岩-碳酸盐岩(白云岩)过渡相为主,熊耳山地层小区位于熊耳裂谷盆地南缘,以碳酸盐岩为主。本文通过对三个地层小区的沉积地层剖面和岩石学特征进行研究,认为华北南缘从中元古代开始处于河流相-浅海相的沉积环境,从南向北,海水由深变浅。根据地层的岩性、沉积构造及其组合特征,将其划分为低水位、海侵和高水位沉积体系,最大海侵时期为青白口系早期。通过对熊耳山地区的官道口群的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并结合其已有的碎屑锆石年龄和另外两个地层小区的五佛山群和汝阳群的碎屑锆石年龄以及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三个地层区的沉积地层在中元古代均处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而新元古代则可能处于与大陆岛弧相关的沉积盆地,这一结果表明从中元古代到新元古代华北南缘可能受到秦岭造山带早期微陆块俯冲碰撞的影响,由被动大陆边缘向活动大陆边缘过渡的过程。三套地层最年轻的碎屑锆石207Pb/206Pb年龄基本上在1600Ma左右,从而限定了其最大沉积时代不早于1600Ma。其锆石年龄大多数都分布于古元古代(1700~2400Ma),太古代的年龄极少,说明其物源区以古元古代的地质体为主,且碎屑锆石年龄峰值为~1.93Ga,反映了华北南缘在~1.93Ga发生过重要的构造-热事件,与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中期发生的变质作用时间(~1.91Ga)一致。三套沉积地层的碎屑锆石εHf(t)值变化较大(-20~+6),表明既有新生地壳物质的加入,也有古老地壳物质的再循环。Hf两阶段模式年龄分布于2.3~3.8Ga之间,明显大于其207Pb/206Pb年龄,大部分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集中于2.6Ga和3.0Ga地壳演化线区域内,峰值为2.75Ga,表明2.75Ga左右是华北克拉通南缘重要的陆壳生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五佛山群 汝阳群 官道口群 地层对比 物源区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汝阳群大型具刺疑源类时代再厘定及早期真核生物群演化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彭楠 旷红伟 +5 位作者 柳永清 耿元生 夏晓旭 王玉冲 陈骁帅 郑行海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5-608,共14页
华北克拉通南缘汝阳群中以大型具刺疑源类为代表的真核生物群的时代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新近在豫西汝州阳坡村洛峪群洛峪口组中获得的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639±13 Ma,结合熊耳群和汝阳群已获得的其他年龄数据,将这类形... 华北克拉通南缘汝阳群中以大型具刺疑源类为代表的真核生物群的时代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新近在豫西汝州阳坡村洛峪群洛峪口组中获得的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639±13 Ma,结合熊耳群和汝阳群已获得的其他年龄数据,将这类形态复杂的真核生物群出现的时间限定在1.75—1.64 Ga,即中元古代的早期。这说明,过去一直被认为的代表进化程度较高但仅属于新元古代的一些真核生物群,其实在中元古代早期就已经出现了;由此可以进一步推测,在更古老的地层中应有更原始的微体化石出现,从而华北克拉通南缘中元古界(>1.60 Ga)将成为探寻最古老真核生物祖先的重要窗口。同时,将这些在中元古代早期就已经出现并在以后较长地史时期都存在的真核生物群用于标定地层形成时代或作为相关地层的对比标志,值得重新考虑和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具刺疑源类 早期真核生物 中元古代 汝阳群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豫西中元古代汝阳群微生物形成的沉积构造简介 被引量:8
5
作者 黄秀 张钊 +1 位作者 周洪瑞 刘清俊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99-1404,共6页
豫西地区中元古代汝阳群砂岩中普遍发育微生物形成的沉积构造(Microbial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tures),简称MISS构造,这些MISS构造在过去通常被误认为前寒武纪后生动物遗迹化石。本文对豫西地区中元古代汝阳群MISS构造的形态、结构... 豫西地区中元古代汝阳群砂岩中普遍发育微生物形成的沉积构造(Microbial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tures),简称MISS构造,这些MISS构造在过去通常被误认为前寒武纪后生动物遗迹化石。本文对豫西地区中元古代汝阳群MISS构造的形态、结构及显微构造特征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发育的MISS构造有4种类型:多边形网状裂隙构造、纺锤形裂隙、鸟足形裂隙和典型的正弦曲线型Manchuriophycus构造。豫西地区中元古代汝阳群微生物形成的沉积构造的发现,不仅表明这些砂岩层面上曾经存在微生物席活动,对今后与一些微生物席活动有关的沉积构造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为过去被误认为各种遗迹化石的修定提供了证据,而且对恢复前寒武纪沉积古地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S构造 汝阳群 中元古代 豫西地区
下载PDF
豫西前寒武纪汝阳群遗迹化石 被引量:29
6
作者 杨式溥 周洪瑞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5-210,T001,共7页
本文研究的遗迹化石:Ruyangichnus loyuensis ichnogen. et ichnosp. nov., Torrowangea rosei Webby, Changchengia ichnosp., Squamodictyon (?) ichnosp.等发现于河南西部鲁山县和汝阳县的汝阳群云梦山组和北大尖组。根据同位素年龄... 本文研究的遗迹化石:Ruyangichnus loyuensis ichnogen. et ichnosp. nov., Torrowangea rosei Webby, Changchengia ichnosp., Squamodictyon (?) ichnosp.等发现于河南西部鲁山县和汝阳县的汝阳群云梦山组和北大尖组。根据同位素年龄值,微古植物和叠层石资料。产遗迹化石的汝阳群应相当于中元古代,可以和蓟县剖面的蓟县系相对比。除描述所发现的遗迹化石,还扼要论述了该遗迹化石群的演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阳群 遗迹化石 后生动物 前寒武纪 古动物
下载PDF
论山西中元古代晚期汝阳群微体化石组合(英文) 被引量:10
7
作者 尹磊明 袁训来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9-46,共8页
我国北方 18— 19亿年前的串岭沟组中获得的大球形疑源类 ,迄今 ,被认为是可信的最古老真核化石记录。自上世纪 80年代以来 ,东秦岭北坡的中元古代晚期汝阳群陆续发现了丰富的球形光面疑源类 ,具刺疑源类 ,丝状微体化石和一些有疑问的... 我国北方 18— 19亿年前的串岭沟组中获得的大球形疑源类 ,迄今 ,被认为是可信的最古老真核化石记录。自上世纪 80年代以来 ,东秦岭北坡的中元古代晚期汝阳群陆续发现了丰富的球形光面疑源类 ,具刺疑源类 ,丝状微体化石和一些有疑问的动物遗迹。很显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生物 中元古代晚期 汝阳群 山西 微体化石组合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西南缘汝阳群沉积时代及其地质意义:来自碎屑锆石U-Pb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猛 王超 王钊飞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15-1139,共25页
汝阳群分布在华北克拉通西南缘,位于河南-陕西-山西交界地区,主要为一套未变质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地层,不整合于熊耳群火山岩系之上,其上被洛峪群整合覆盖。长期以来,其地质时代一直存有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对汝阳群下部白草坪组4个石... 汝阳群分布在华北克拉通西南缘,位于河南-陕西-山西交界地区,主要为一套未变质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地层,不整合于熊耳群火山岩系之上,其上被洛峪群整合覆盖。长期以来,其地质时代一直存有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对汝阳群下部白草坪组4个石英砂岩样品中的碎屑锆石进行LA-ICP-MS U-Pb年龄测定,获得的^(207)Pb/^(206)Pb年龄分布范围为3 000~1 800 Ma,主要集中在2 600~2 400 Ma之间(约占67%),年龄主峰值为2 550~2 500 Ma,说明其沉积物质主要来源于新太古代末以及古元古代的地质体。其中,最年轻锆石的^(207)Pb/^(206)谐和年龄值分别为1 817±22 Ma、1 838±23Ma、1 924±17 Ma和1 829±28 Ma,说明汝阳群沉积时代不老于1 800 Ma,与其上覆洛峪群中近期获得1 611±8 Ma的年龄相吻合,因此其形成时代应为中元古代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阳群 白草坪组 碎屑锆石 LA—ICP-MS U-PB年龄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山西永济白草坪组具刺疑源类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9
作者 阎玉忠 朱士兴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7-282,338-340,共16页
该文着重报道了山西永济白草坪组(一般认为系中元古界上部相当于蓟县系的层位),以具刺疑源类为主的微化石群,计有4类6属15种,其中包括1新属,4新种,1新组合,1亲近种,2未定种,新属是具细网状纹饰的复杂具刺疑源类Shuiyousphaeridium Yan g... 该文着重报道了山西永济白草坪组(一般认为系中元古界上部相当于蓟县系的层位),以具刺疑源类为主的微化石群,计有4类6属15种,其中包括1新属,4新种,1新组合,1亲近种,2未定种,新属是具细网状纹饰的复杂具刺疑源类Shuiyousphaeridium Yan gen.nov.,4新种是Shuiyousphaeridium membraniferum Yan sp.nov.,Dictyosphaera incrassate Yan sp.nov.,Foliomorpha stipuliferaYan sp.nov.,Manicosiphoninema shuiyouense Yan sp.nov.。本微化石群以球形疑源类为主体,以具刺疑源类的大量发育为特征,并伴生有推测是绿藻和褐藻的化石,其组合面貌与蓟县上前寒武系各组皆有明显区别,具有更高的进化程度,从生物地层标志推测白草坪组所在的汝阳群应归入震旦系。白草坪组具刺疑源类可能是横裂甲藻的原始分子,它在地层对比和藻类进化方面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刺疑源类 白草坪组 山西
下载PDF
河南汝阳熊耳群古火山机构地质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严海麒 赵五洲 云辉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2期300-305,共6页
河南豫西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广泛分布,且遭受多次构造活动、岩浆侵入及剥蚀的影响。在汝阳一带依据岩石中残留的原生构造、古断裂构造、岩石学和岩相学标志、岩层产状及地貌形态等特征识别出高水泉、关家、草立扒、十八盘、双园沟... 河南豫西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系广泛分布,且遭受多次构造活动、岩浆侵入及剥蚀的影响。在汝阳一带依据岩石中残留的原生构造、古断裂构造、岩石学和岩相学标志、岩层产状及地貌形态等特征识别出高水泉、关家、草立扒、十八盘、双园沟等一系列古火山口。火山活动早期为NEE向裂隙式喷溢,中期演化为中心式喷发、伴有裂隙式喷发,晚期为中心式喷发。区域火山活动贯穿整个熊耳期,时间自NE向SW由早到晚。古火山口及受其控制的次火山岩为区域找矿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阳 熊耳群 古火山机构 找矿信息
下载PDF
华北陆块南缘汝阳群次火山岩SHRIMP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文斌 申开洪 +4 位作者 廖诗进 程兴国 陈俊魁 李万忠 霍清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17-1525,共9页
华北陆块南缘汝阳群下部的次火山岩一直被看作是与汝阳群同时代的火山喷发夹层。通过研究测得玄武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213.5±2.4Ma,并在邻近该次火山岩层上部的紫红色泥岩中发现了褪色的角岩化现象,说明该火山岩是晚三叠世沿汝... 华北陆块南缘汝阳群下部的次火山岩一直被看作是与汝阳群同时代的火山喷发夹层。通过研究测得玄武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213.5±2.4Ma,并在邻近该次火山岩层上部的紫红色泥岩中发现了褪色的角岩化现象,说明该火山岩是晚三叠世沿汝阳群下部顺层侵入的次火山岩岩床。通过对该次火山岩岩石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该次火山岩起源于有早期俯冲洋壳或陆壳参与再循环的大陆富集型地幔的部分熔融,它与秦岭造山带几乎同时代形成的超高压榴辉岩、埃达克质岩石、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环斑花岗岩等共同揭示了秦岭造山带自中三叠世全面碰撞造山之后,由碰撞挤压逐渐转变为伸展拉张的深部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陆块南缘 汝阳群 秦岭造山带 晚三叠世 SHRIMP锆石U-PB年龄
下载PDF
豫西鲁山地区中元古界汝阳群上部沉积相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伟 邢智峰 袁余洋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292-301,共10页
豫西鲁山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发育齐全,露头连续,是华北地台中元古界地层发育较好的地区之一。笔者借鉴miall研究河流岩相的方法,结合岩石结构、沉积构造、MISS构造等特征,在鲁山地区中元古界汝阳群上部划分出了25种岩相,根据岩相类型... 豫西鲁山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发育齐全,露头连续,是华北地台中元古界地层发育较好的地区之一。笔者借鉴miall研究河流岩相的方法,结合岩石结构、沉积构造、MISS构造等特征,在鲁山地区中元古界汝阳群上部划分出了25种岩相,根据岩相类型、岩相组合、内部形态和剖面特征,识别出了6种沉积亚相及10种沉积微相,建立了7种沉积相序类型,得出了汝阳群上部的沉积环境由稳定滨岸碎屑沉积环境逐渐向碳酸盐岩沉积转变的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阳群上部 岩相 相序 MISS构造
下载PDF
河南鲁山汝阳群云梦山组遗迹化石 被引量:15
13
作者 齐永安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33-37,共5页
河南鲁山中元古界汝阳群云梦山组发育有丰富的遗迹化石,包括沿层面分布的进食型水平潜穴Planolites,水平移迹Dydimaulichnus和倾斜分布的滤食型居住潜穴Palaeophycus.Palaeophycus是目前元古代所报道的最古老的居住潜穴,这些垂向潜穴的... 河南鲁山中元古界汝阳群云梦山组发育有丰富的遗迹化石,包括沿层面分布的进食型水平潜穴Planolites,水平移迹Dydimaulichnus和倾斜分布的滤食型居住潜穴Palaeophycus.Palaeophycus是目前元古代所报道的最古老的居住潜穴,这些垂向潜穴的出现,为后生动物更好地适应环境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迹化石 汝阳群 鲁山 河南 中元古界 适应环境 后生动物 面分布 元古代 居住
下载PDF
豫西鲁山汝阳群微生物成因构造宏观特征分析及其沉积环境演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伟 齐永安 +1 位作者 邢智峰 袁余洋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4-31,共8页
豫西鲁山地区汝阳群发育了形态特征多样的大量微生物成因构造,主要为多边形网格状脱水裂痕和纺锤形脱水裂痕。通过对微生物成因构造宏观特征的描述和统计分析,探讨了微生物成因构造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微生物成因构造的总体特... 豫西鲁山地区汝阳群发育了形态特征多样的大量微生物成因构造,主要为多边形网格状脱水裂痕和纺锤形脱水裂痕。通过对微生物成因构造宏观特征的描述和统计分析,探讨了微生物成因构造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微生物成因构造的总体特征演化规律与汝阳群趋于稳定的沉积环境演化一致,其形态特征与微生物席厚、暴露时间频繁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山 汝阳群 MISS 演化规律
下载PDF
豫西鲁山汝阳群微生物成因构造宏观特征分析及其环境演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伟 孙凤余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1年第3期170-178,共9页
豫西鲁山地区汝阳群发育了大量形态特征多样的微生物成因构造(microbially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c-tures),简称MISS,是微生物席或微生物膜与其他物理作用营力(如剥蚀作用、沉积作用、搬运作用和变形作用)相互作用的产物,也可被视为... 豫西鲁山地区汝阳群发育了大量形态特征多样的微生物成因构造(microbially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c-tures),简称MISS,是微生物席或微生物膜与其他物理作用营力(如剥蚀作用、沉积作用、搬运作用和变形作用)相互作用的产物,也可被视为一种广义的遗迹化石,其最主要的两种类型是多边形网格状脱水裂痕和纺锤形脱水裂痕。笔者通过对地层中发育的微生物成因构造宏观特征的描述和统计分析,探讨了MISS与沉积环境之间的关系,认为微生物成因构造的总体特征演化规律与汝阳群趋于稳定的沉积环境演化规律一致,其形态特征与微生物席厚、暴露时间频繁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山 汝阳群 MISS 演化规律
下载PDF
河南汝阳恐龙化石群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评价及开发
16
作者 梁会娟 罗自新 +2 位作者 章秉辰 杨小燕 刘艳杰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8年第3期56-60,共5页
汝阳恐龙化石群地质公园是一座以恐龙化石群为主,以花岗岩地貌景观、典型层型剖面为辅,水体景观与生态人文景观相互辉映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它们以大量的信息和物证,准确地记录了该地区地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地理的演化变迁过程和人类... 汝阳恐龙化石群地质公园是一座以恐龙化石群为主,以花岗岩地貌景观、典型层型剖面为辅,水体景观与生态人文景观相互辉映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它们以大量的信息和物证,准确地记录了该地区地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地理的演化变迁过程和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活动等。特别是恐龙化石群的发现为研究我国乃至亚洲白垩纪蜥脚类恐龙的分布、分类、迁徙演化和绝灭及古地理环境等方面均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阳 恐龙化石群 层型剖面 地质遗迹
下载PDF
豫西汝阳群、洛峪群碎屑锆石年代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欢 李怀坤 +2 位作者 田辉 常青松 张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36-2452,共17页
华北克拉通南缘"豫陕裂陷槽"发育大量中—新元古代地层,其中汝阳群和洛峪群分布于渑池-确山地层小区,其形成时代一直存有争议。本文针对汝阳群和洛峪群沉积岩进行了系统的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工作,结合地层发育和岩石组合分析... 华北克拉通南缘"豫陕裂陷槽"发育大量中—新元古代地层,其中汝阳群和洛峪群分布于渑池-确山地层小区,其形成时代一直存有争议。本文针对汝阳群和洛峪群沉积岩进行了系统的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工作,结合地层发育和岩石组合分析,为建立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新元古代地层框架提供依据。根据云梦山组下部碎屑锆石中获得年轻锆石年龄平均值1723.6Ma,结合前人从洛峪群凝灰岩夹层中获得的年代学资料(1611±8Ma、1640±16 Ma、1638±9Ma、1634±10 Ma),将汝阳群-洛峪群的沉积时限限定在1720~1600 Ma之间。本文所采集的云梦山组、白草坪组和崔庄组样品中碎屑锆石^(207)Pb/^(206)Pb年龄分别在2657~1739 Ma、2712~1780 Ma和2654~1819Ma之间,说明三个组沉积物质主要来源于古元古代地质体,部分为新太古代地质体。鲁山地区发育的新太古代—古元古代的太华杂岩,登封地区发育的新太古代登封群以及古元古代嵩山群和花岗质岩石等,均可为中—新元古代沉积岩提供物源。豫西地区汝阳群-洛峪群碎屑锆石中~2.7 Ga、~2.5 Ga、2.1~2.0 Ga和1.85~1.8 Ga的年龄谱峰值分别对应华北克拉通早前寒武纪发生地壳生长、克拉通化、裂谷和造山等重要地质事件。越来越多资料显示华北克拉通在2.2~2.0 Ga时期存在强烈的岩浆活动,豫西地区~2.1 Ga的岩浆作用也逐渐被识别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 汝阳群 洛峪群 碎屑锆石 中—新元古代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南缘中条山地区汝阳群沉积特征与层序地层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严 罗顺社 +2 位作者 吕奇奇 王铜山 詹贵斌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31,122,共11页
为建立山西永济中条山地区汝阳群层序地层格架,分析沉积特征和演化规律,建立沉积模式;根据野外露头剖面观察与实测资料、铸体薄片资料及露头层序界面的识别,利用沉积学理论研究汝阳群沉积环境和层序特征,阐述各层序的相互关系及海平面... 为建立山西永济中条山地区汝阳群层序地层格架,分析沉积特征和演化规律,建立沉积模式;根据野外露头剖面观察与实测资料、铸体薄片资料及露头层序界面的识别,利用沉积学理论研究汝阳群沉积环境和层序特征,阐述各层序的相互关系及海平面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山西永济中条山地区汝阳群为障壁型海岸陆源碎屑岩沉积体系、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混合沉积体系,发育障壁型海岸相、混积滨岸相、浅海陆棚相3种沉积相类型,识别3种亚相及6种微相;汝阳群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体系域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白草坪组和北大尖组沉积体系分布受控于物源和相对海平面的变化;发育碎屑岩障壁型海岸沉积和混合沉积两种相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中条山地区 中—新元古界 汝阳群 沉积相 层序地层
下载PDF
豫西中元古代汝阳群层序地层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雷振宇 周洪瑞 王自强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72-276,共5页
以沉积相为基础,通过对汝阳群的层序地层研究,初步建立了该区中元古代地层格架,共划分了6个层序,并讨论了层序形成的主要控制因素。
关键词 中元古代 汝阳群 层序地层 豫西地区
下载PDF
华北地台南缘汝阳群地质遗迹特征与地质公园建设
20
作者 渠玉冰 张睿 +1 位作者 张忠慧 杜凤军 《资源调查与环境》 2015年第2期144-151,共8页
汝阳群是华北板块结晶基底形成后的第一套陆源碎屑沉积岩,是对比研究华北板块中新元古界与扬子板块震旦纪的关键。汝阳群岩性为紫红色石英砂岩和泥岩组合,具有独特的地貌景观,是建设地质公园的理想岩石。在分析汝阳群分布特征、演化历... 汝阳群是华北板块结晶基底形成后的第一套陆源碎屑沉积岩,是对比研究华北板块中新元古界与扬子板块震旦纪的关键。汝阳群岩性为紫红色石英砂岩和泥岩组合,具有独特的地貌景观,是建设地质公园的理想岩石。在分析汝阳群分布特征、演化历史、地质遗迹和汝阳群分布区地质公园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此类地质公园的发展思路和方向,这有助于提高游客对汝阳群地质遗迹的认知度,保护汝阳群典型地质遗迹,实现这一类型地质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阳群 岩相古地理 地质遗产 地质公园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